隧道施工安全评估方案-(经典版)

合集下载

隧道施工方案安全评价

隧道施工方案安全评价
施工人员安全评价:评估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确保符合施工要求。
施工设备安全评价:检查施工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安全性能,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施工环境安全评价:评估施工环境的安全状况,包括地质、气象等方面的因素,确保施 工安全。 施工管理安全评价:检查施工管理的安全制度、应急预案等,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可控。
收集相关资料:收集隧道施工方案、设计图纸、施工组织计划等相关资 料。
确定评价标准:根据隧道施工的特点和安全要求,确定安全评价的标准 和指标。
进行定性评价:根据现场勘查和相关资料,对隧道施工方案的安全性进 行定性评价。
进行定量评价:运用数学模型或计算机模拟等方法,对隧道施工方案的 安全性进行定量评价。
加强设备维护和检修:定期对隧道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防止因设备故 障导致安全事故。
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规范操作流 程,减少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详细的安全管理规定和应急预案,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 的安全职责,确保各项安全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制定改进措施: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隧道施工方 案的安全性。
制定评价标准
确定评价对象和范围 收集相关资料和信息 制定具体的评价标准 确定评价方法和指标
实施评价
确定评价 对象和范 围
收集相关 资料和信 息
制定评价 方案和标 准
进行现场 调查和检 测
综合分析 和评价
编写评价 报告并提 交
综合评价方法
综合评价方法的定义和目的 综合评价方法的分类和适用范围 综合评价方法的应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综合评价方法的优缺点和改进方向
隧道施工方案安全评价的实践案例

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方案

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方案

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方案
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方案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的方法,用于评估隧道存在的各种安全风险,以确定风险等级和采取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方案:
1. 风险识别:对隧道风险进行辨识和识别,包括对可能的风险源、风险因素和风险事件进行收集和整理。

2. 风险分析:对已识别的风险进行分析,包括对风险的概率、严重程度和可能的后果进行评估。

可以采用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如故障树分析和事件树分析。

3. 风险评估: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各类风险进行综合评估,确定风险等级。

可以使用风险矩阵或其他评估工具来确定风险等级。

4. 风险控制:根据确定的风险等级,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

可以采取控制、减轻、转移或接受等不同的风险管理策略。

5. 风险监测和审计:对已采取的风险控制措施进行监测和审计,评估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及时调整和改进风险管理策略。

在进行隧道安全风险评估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 结构安全:包括隧道的稳定性、结构强度、裂缝和坍塌等情况。

- 火灾安全:包括隧道内的火灾风险、烟气扩散和人员疏散等
情况。

- 交通安全:包括隧道内的车辆行驶安全、交通流量和拥堵情况等。

- 环境安全:包括对隧道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排放物的处理和保护自然资源等情况。

根据具体的隧道类型和特点,可以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风险评估方案,并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事件响应措施。

同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的检查和维护也是保障隧道安全的重要环节。

隧道安全专项方案评估

隧道安全专项方案评估

隧道安全专项方案评估
隧道安全专项方案评估是对隧道安全方案进行综合评估和分析,以确定其可行性和有效性,评估结果可以为隧道安全方案的优化和改进提供依据。

评估隧道安全专项方案时,通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风险评估:评估隧道安全专项方案设计中存在的各种风险,包括火灾、塌方、交通事故等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并分析其可能对隧道安全造成的影响。

2. 技术可行性评估:评估隧道安全专项方案中所采用的各种技术措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包括火灾防控设备、排烟系统、疏散通道等的设计和使用情况。

3. 经济评估:评估隧道安全专项方案中所采用的各种措施的经济成本和效益,包括方案实施的投资和维护成本,以及可能节约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 环境评估:评估隧道安全专项方案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包括噪声、震动、空气质量等因素,并确定是否存在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情况。

5. 社会评估:评估隧道安全专项方案对社会的影响,包括方案实施对交通流量、出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以及是否能够满足公众对隧道安全的需求和期望。

通过以上评估,可以对隧道安全专项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全面评估,从而为方案的优化和改进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评估结果也可以为其他隧道安全工作的决策和实施提供参考。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经典版))

隧道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经典版))

梅岭隧道施工安全专项风险评估一、编制依据1、《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交质监发【2011】217号;2、《S323鸿门至旌德公路梅岭隧道及接线工程施工合同文件》、二阶段施工图设计;3、交通部颂发的《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09年版)》、现行《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现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现行《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等相关规范;4、《公路施工手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5、现场踏勘调查、搜集的实地资料;6、我单位在类似工程中的施工经验和相关工程的技术总结、工法成果等;7、依据以上文件、规范、标准及工程实地勘察情况,结合我公司现有技术装备、施工能力、管理水平,以及多年从事复杂地形地质条件隧道施工的丰富经验,并针对本工程施工特点,以“保质量、保工期、保安全、创精品”为目标,编制本梅岭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二、工程概况(一)、隧道工程概况S323鸿门至旌德公路梅岭隧道行政区域隶属于安徽省宣城市宁国市。

梅岭隧道进口位于宁国市胡乐镇梅树下村原曙光厂附近梅岭山脚,出口位于宁国市胡乐镇梅岭脚村附近梅岭山脚。

隧道进洞口离S323约300米,有机耕道路前往,出洞即为S323,交通条件较好。

隧道为单洞双车道,隧道长度为939m,起止里程为K7+722~K8+661,属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

(二)、隧道设计技术标准1公路等级:二级公路;2隧道设计行车速度:40km/h;3隧道建筑限界:净宽10.0m,净高5.0m;4洞内路面设计荷载:BZZ-100;5行车方式:双向行车;6通风方式:机械通风;7隧道防水等级:二级;二次衬砌砼抗渗等级不小于S6。

(三)、隧道工程地质概况1、地层岩性根据区域地质、野外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和钻孔揭露资料,并结合室内试验结果,隧址区地层可划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和奥陶系新岭组(O3x)基岩。

⑴第四系松散堆积物(Q4)第四系残、坡积层(Q4e1+d1):主要由灰色、黄灰色角砾石(含碎石、块石)混低液限粘土、低液限粘土混角砾石、低液限粘土组成,分布于山坡、山谷及基岩区表层,工程性质较差。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中国中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一、工程概况一、工程地质条件王家寨隧道位于织金县牛场镇北东方向约4.0km,有乡村道路通到距隧道300m 处,交通不方便。

区内地势起伏大,最低海拔:1207。

4m,最高海拔:1516.5m,相对高差为309。

1m,隧道通过段高程:1320。

36,1482。

66m,相对高差162.3m。

隧道入口位于孤立山体斜坡上,前半段坡度平缓,地表为耕地和果园,出口位于山体斜坡上,坡度较陡,覆盖层较薄,植被发育多为灌木.属于高原型溶蚀型低中山地貌。

王家寨隧道为分离式双洞单线公路隧道,单洞长度1776m(左线895,右线881)。

?级围岩共940m(左线470,右线470),采用S-?a初衬型式,全断面开挖;?级围岩共400m,其中左洞进口端160m\出口端40m,右洞进口端160m\出口端40m,分为SX-?a、SX—?b、S—?c三种衬砌型式,根据?级围岩的特性及复合式衬砌结构要求,采用正台阶开挖法;?级围岩:共396m,其中左洞进口端175m\出口端30m, 右洞进口端171m\出口端20m,分为SX—Va、SX—Vb、SX—Vc三种衬砌型式,洞口段衬砌采用S-Ma型式。

王家寨隧道左线起讫里程ZK42+945 ,ZK43+840,最大埋深146m;右线起讫里程为YK42+949,YK43+830,最大埋深146m.隧道位于S型曲线上,左右幅隧道平面线形进口段分别位于半径1800m、1910m的圆曲线上,出口分别位于半径为1410m、1415m的圆曲线上。

左右幅隧道均为下坡,左幅隧道纵坡为-2。

9%和-2。

398%,右幅隧道纵坡分别为—2。

9%和-2.426%.开挖时洞室稳定性差,极易坍塌,甚至塌至地表.……………第1页……………中铁三局集团霍永高速公路西段六总队中国中铁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二、围岩级别王家寨隧道围岩级别构成表? ? ?明洞隧道名称长度比例比例长度比例长度进口出口 (m) (%)(m) (%) (m)(%)王家寨隧道左线470 52.5 200 22。

城市隧道安全评估报告模板

城市隧道安全评估报告模板

城市隧道安全评估报告模板[城市隧道安全评估报告模板]1. 隧道基本情况:- 隧道名称、位置、总长度- 建设年代、设计标准2. 隧道结构及设施情况评估:- 结构:隧道洞内及洞外结构是否完好,有无裂缝、掉落物等- 照明系统:隧道内是否亮度充足,有无灯光故障- 通风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满足隧道内的空气流通要求- 排水系统:是否完备,能否有效排除雨水涝情况- 紧急出口及撤离通道:是否明确标识,通畅易于找到;应急通道是否安全完整3. 隧道安全设备评估:- 消防系统:灭火设施是否齐全,对隧道内可能发生的火灾有无有效措施- 监控系统:是否安装有视频监控设备,覆盖范围是否全面,是否能及时发现异常- 公告及指示标志:是否针对隧道的具体情况设置了合理的标志与标牌,是否清晰易懂- 通信设施:隧道内是否建有紧急呼叫设备,便于隧道内的人员紧急求助4. 隧道安全运营管理评估:- 管理机构:隧道管理责任部门是否明确,是否有详细的管理制度- 应急预案:隧道事故应急预案是否详尽、完备;是否定期进行演练- 事故处理能力:是否建立了规范的事故处理机制,是否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及设备- 维护保养情况:是否定期对隧道进行监测和维护5. 隧道交通安全评估:- 道路标线:是否完整清晰,是否易于辨认- 交通信号灯:是否正常工作,是否根据交通流量进行合理调整- 车辆速度:是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是否有实时监控手段- 交通管制能力:是否能及时采取交通管制措施,应对突发交通事件6. 隧道环境安全评估:- 空气质量:是否达到相应安全标准,是否有污染源- 噪音:车流噪音是否超过国家标准,是否有噪音隔离设施- 其他环境因素:如震动、排放等其他可能对隧道使用安全造成影响的因素7. 结论与建议:- 对隧道的结构、设施、运营管理等方面评估的总体情况和隐患存在的问题- 针对每个问题的改进措施和建议- 紧急情况下的应急预案建议注意事项:1. 隧道安全评估应基于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客观准确评估隧道的安全性;2. 需要对关键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和隐患;3. 在撰写报告时要注意语言准确、简明扼要,结论明确,建议具有可操作性;4. 报告最后要注明评估报告编制者的机构和联系方式,以便随时跟进相关问题。

高速公路工程隧道风险评估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高速公路工程隧道风险评估方案优秀工程方案

高速公路工程隧道风险评估方案优秀工程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满是图纸的桌面上,我泡了杯咖啡,准备开始这场思维的旅程。

这个高速公路工程隧道风险评估方案,已经在我心中酝酿了许久,就让我用这十年的经验,把它一气呵成。

一、项目背景与目标想起那天甲方过来的场景,他们焦急的眼神,仿佛看到了一个未知的风险正在逼近。

项目的背景很简单,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投资巨大,影响深远,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风险评估,提前发现并规避这些潜在的风险。

二、风险评估范围1.地质条件: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下水、地震等。

2.施工技术:包括隧道设计、施工工艺、施工设备、施工队伍等。

3.安全管理:包括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安全培训、事故应急预案等。

4.环境保护:包括噪声、粉尘、废水、废渣等污染物的处理。

三、风险评估方法我们要选择合适的风险评估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定性评估、定量评估和半定量评估。

考虑到这个项目的特点,我们决定采用半定量评估方法,结合专家意见、现场调查和数据分析,对风险进行量化。

四、风险评估流程评估流程,就像一条流水线,每个环节都不能出错。

1.收集资料:包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设计文件、施工方案等。

2.确定评估指标:根据项目特点,确定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3.评估风险:采用半定量评估方法,对风险进行量化。

4.制定风险应对措施:针对评估出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

5.编制风险评估报告:将评估结果和应对措施整理成报告。

五、风险评估成果1.风险评估结果:列出所有风险及其量化值。

2.风险应对措施:针对每个风险,提出具体的应对措施。

3.风险管理建议:对项目整体风险管理提出建议。

六、项目实施与监督评估完成后,项目进入实施阶段。

我们要对风险评估成果进行跟踪,确保风险应对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同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监督,确保项目顺利进行。

回想起这个项目的点点滴滴,我感到无比自豪。

这是一份优秀的高速公路工程隧道风险评估方案,它凝聚了我们团队的智慧和汗水。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防护与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防护与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案

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防护与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案第一节:引言隧道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而危险的任务,因此安全防护和风险评估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探讨隧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风险评估的技术方案。

第二节: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防护为确保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安全防护措施。

首先,对施工场地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并制定详细的安全计划。

其次,确保所有工人都接受必要的培训,熟悉施工规范和流程,并严格遵守安全操作程序。

另外,为工人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防护眼镜和手套等。

此外,保证施工现场的清洁与整洁,避免杂物和垃圾堆积,以免引发安全事故。

最后,监督施工过程,确保所有设备和机械的正常工作,及时进行维护和修理。

第三节:地质勘测与风险评估在隧道工程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地质勘测和风险评估。

地质勘测的目的是了解地质结构和地质条件,以确定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和风险。

通过地质勘测数据,可以制定出针对性的施工方案,并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和工艺流程。

风险评估则是根据地质勘测和其他相关数据,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评估和分析。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第四节:导线测量与导线控制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导线测量和导线控制是至关重要的技术方案。

导线测量用于测量隧道的几何形状和位置,确保施工的精确性和准确性。

导线控制则是通过控制点和基线,对隧道的形状和位置进行调控和管理。

通过导线测量和导线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偏差和错误,保证隧道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第五节:排水与通风系统排水和通风系统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两个重要方面。

排水系统用于处理和排除隧道内部的积水和排水问题,避免因积水而导致的地质灾害和工程事故。

通风系统则用于保证隧道内部的空气流通和人员的呼吸安全,防止有害气体的积聚。

通过合理设计和安装排水和通风系统,可以提高隧道施工的效率和安全性。

第六节:火灾防护与应急救援火灾是隧道工程施工中的一种常见安全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深圳市龙岗区红棉路市政工程隧道工程隧道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报告根据深圳市交通工程安全监督站深交安监【2012】42号文件,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工作的通知,为了加强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优化施工组织方案,提高施工现场安全预控有效性,交通部于2011年5月颁布了《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试行)》(后文简称“指南”),对施工单位在开工前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工作,根据桥梁或隧道工程的地质环境条件、建设规模、结构特点等孕险环境与致险因子,评估隧道工程整体风险,估测其安全风险等级,经过整体风险评估,对于3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等级的隧道工程,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红棉路隧道,在2012年底完成坳背路隧道拆迁之后,具备了隧道两端同时施工的条件,一端从隧道出口处下穿机荷高速掘进,一端在隧道入口处,向求水山掘进,目前,隧道入口定于6月份左右正式开始掘进,下穿机荷高速部分,由于以前未进行安全评估,虽然已经开工,仍纳入评估部分,文中重要语句,用加黑强调,一边阅读方便。

一、工程概况1、工程概述深圳市龙岗区红棉路西接布吉东西干道立交,东至龙岗中心城南通道,全长12.80公里,为双向六车道的城市Ⅱ级主干道。

本标段工程为红棉路东段,设计桩号范围为K9+960~K11+360,设计道路长度 1.4公里,隧道衬砌采用复合式,初期支护以钢架、锚杆、钢筋网、喷射砼共同组成联合支护系统,二次衬砌为模筑钢筋砼。

2、工程地质线路原始地貌为低丘、台地及台地间沟谷地貌,隧道段地面起伏较大,表层多为坡、残积粘性土,强微风化砂岩,人工填土层及种植土层,隧道段下伏强风化砂岩、强风化炭质砂岩。

3、水文条件沿线的地下水主要有赋存与素填土及冲洪积砂层中,为上层滞水及潜水,在下伏基岩中赋存有裂隙水。

地下水主要由大气降水补给,水位随季节而变。

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分解类腐蚀、无结晶类及结晶分解复合类腐蚀。

4、主要技术指标道路等级:主线,城市Ⅱ级主干道。

计算行车速度:主线50km/h;路面设计标准荷载:BZZ—100;设计年限:道路交通量20年,路面使用年限15年;交通等级:重交通;抗震烈度:Ⅶ设防,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防水等级:S8。

5、施工分段下穿机荷高速段左线:明洞42m,6级围岩:163m;右线:明洞43m,6级围岩:177m;下穿求水山段左线:465m,明洞:40m,5级围岩: 270m,4级围岩: 155m;右线:500m,明洞:52m,5级围岩: 413m,4级围岩:35m。

6、隧道截面图1开挖断面图开挖断面,高度最高位置11m,宽度,最宽位置为16m,顶部圆弧尺寸为7605mm和8223m两种,基本情况如上图所示。

7、本工程的重难点穿越机荷高速也是本工程最大的重难点,隧道在出口端左线ZK10+765~ ZK10+928(163m)和右线YK10+800~ YK10+977(177m)下穿机荷高速公路,埋深6m~8m,开挖跨度约16m,覆跨比 (H/D)小于0.5(覆跨比小于0.6为超浅埋),地质主要为人工素填土、淤泥质土、粉质黏土、强风化泥质砂岩、松散松软结构构成,围岩等级为Ⅵ级。

围岩无自稳能力,隧道雨季时期掌子面有水流、渗水出现。

由于受软弱围岩地质、地下水、行车强动载的影响,开挖过程极易出现坍塌。

右线隧道YK10+662~YK10+785里程123m的范围,为暗挖浅埋段,地质主要由回填土及强风化砂岩组成,施工存在较大风险,前期对此段进行地表注浆加固处理,并利用工作井施工了25m直径108mm的管棚,作为超前支护。

二、隧道整体评估1、评估依据(1)国家标准规范交通部《公路桥隧建设隧道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稿);《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2)设计勘察文件地质勘探院出的地质勘探资料;红棉路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红棉路隧道工程设计图纸;2、基本思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评估主要考虑隧道地质条件,建设规模,气候与地形条件等评估指标。

通过评估指标的分类,赋值标准计算风险等级进行评估。

按照实事求是原则、风险管理的主动性、及时性和动态性原则,以保证风险评估全面、可靠,风险处理合理、有效,反馈及时。

安全风险评估主要对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工程经济损失等风险事件进行评估。

对总体风险评估,危险性达到 3级(高度风险)及以上等级的隧道工程,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

整体评估的基本步骤:(1)风险评估的对象及目标;(2)本项目结合实际情况,遵循指南要求,建立评估体系;(3)根据项目情况,参照评估体系,选择合适的分值;(4)建立评估等级,并确定本项目整体评估的等级;3、风险评估的对象及目标(1)风险评估对象为红棉路隧道整段区间,左线:ZK10+970~ 300,共计670m;右线为:YK11+020~ 300,共计720m;(2)风险评估的目标风险评估的目标:通过对安全风险评估工作,识别所有潜在的风险因素,确定风险等级,提出风险处理措施,将各类风险降到可控水平,从而达到保障安全、保证工期、提高效益的目的。

4、建立风险评估体系风险评估体系由项目经理领导,各部门成员参与。

图2 风险评估组织机构5、整体性风险评估整体性风险评估,首先根据“指南”中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表,对地质G 、开挖断面A 、隧道长度L 、洞口形式S 、洞口特征C ,根据红棉路求水山隧道的实际情况进行打分,根据得分判断其安全等级。

表1 隧道工程总体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副组长(技术负责人): 杨孝成,雷亚峰风险评估组织成员:唐 鹏 奥朋飞 何学金 彭从荣副组长(生产副经理):总体风险评估指标取值:(1)G地质a围岩情况本隧道根据前面分段得知,左线5级围岩270m,6级163m,右线5级围岩413m,6级177m,共计5和6围岩L1=270+163+413+177=1023m。

隧道总长度:L2=670+720=1390m。

5和6围岩占隧道总长度L1/L2=1023/1390=73.6%,围岩情况取a=3分;b瓦斯含量,本隧道根据地质勘探资料显示不会出现瓦斯,故b=0分;c富水情况,本隧道在部分区段含有地下水,故c=1分;G=(a+b+c)=3+0+1=4分(2)A开挖断面,本隧道为单洞三车道大断面,A=3分(3)L隧道全长,本隧道全长1390m,介于1000m和3000m之间,属于长隧道,故L=3分;(4) S洞口形式,本隧道为水平洞,S=1分;(5)C洞口特征,本隧道进口施工较为容易,属于第二种情况,C=1分;(6)总计得分: R=G(A+L+S+C)=4*(3+3+1+1)=32分6、风险等级的确定根据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确定总体风险分级,本项目得分32分,高于22分,属于等级4(极度风险),表2 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总体风险分级标准根据指南,对于总体风险评高于3级(高度风险)的隧道工程,需要组织开展专项风险评估,红棉路隧道等级4(极度风险),以下为专项风险评估。

三、专项风险评估1、基本思路专项评估前首先按照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工法,分解施工作业程序,结合工序特点、环境条件等致险因子,辨识施工作业活动中典型事故类型,建立风险普查清单,通过风险分析和估测,确定重大风险源,按照“指南”的指标体系,评估重大风险源的风险等级,确定的风险控制措施。

图3 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专项风险评估流程图:22.1456IV(⑥、左右两侧开挖落地⑦、边墙初期支护⑧、仰拱浇筑混凝土、仰拱回填⑨、防水层铺设、钢筋绑扎、模板台车就位、二衬混凝土浇筑Ⅴ双侧壁导坑法施工程序:①、超前注浆小导管施工②、两侧导坑开挖(每个掌子面错开10~15m)。

③、侧导坑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格栅拱架、中空注浆锚杆、挂双层网片、喷锚;④、中间上部开挖,初期和临时支护;每次拆撑长度不超6m;⑤、中间中部开挖;⑥、中间下部开挖,支护;⑦、分段拆除临时支撑;⑧、仰拱浇筑混凝土、仰拱回填;⑨、防水层铺设、钢筋绑扎、模板台车就位、二衬混凝土浇筑。

Ⅵ双侧壁导坑法(带临时仰拱)分部法施工程序:①、拱部超前大管棚和超前注浆小导管施工;②、两侧上导坑开挖和临时仰拱(每个掌子面错开10~15m);③、两侧上导坑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格栅架、中空注浆锚杆、挂双层网片和喷锚);④、两侧下导坑开挖;(每个掌子面错开10~15m)⑤、两侧下导坑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格栅架、中空注浆锚杆、挂双层网片和喷锚);⑥、中间上部开挖和临时仰拱;⑦、中间上部支护和临时仰拱支护;⑧、中间中部开挖⑨、中间下部开挖,支护;⑩、分段拆除临时支撑(每次拆撑长度不超过6m);⑾、分段施做仰拱、仰拱回填;⑿、防水层铺设、全断面模筑二次混凝土衬砌;2.2超前支护超前支护主要采用超前小导管和管棚支护,在隧道入口出左右线各设置65根直径108管棚,超前小导管采用Φ42钢管,延开挖轮廓180°布置,环纵间距0.3 m×1.5m,采用1:0.5~1:1水灰比水泥浆进行注浆。

隔栅拱架主筋为4根28的钢筋,“8”字筋采用B14钢筋,隔壁和临时仰拱,采用工22a型工字钢。

2.2初支施工清除松动的石块,超挖的部分在初喷时找平。

钢筋网片,8@200mm×200mm钢筋网片要满铺于钢架之间;喷射混凝土C20网喷混凝土;初喷混凝土分段、分片、分层、由下而上进行,分段长度不大于6m。

2.3二衬防水施工材料选用1.5mm厚PVC防水板+350g/㎡无纺布;施工缝:拱墙及仰拱纵、环向施工缝均设置两道防水措施,拱墙环向施工缝采用缓膨型橡胶止水条+外贴式橡胶止水带防水(300mm宽)。

变形缝:变形缝在明暗分界处及地质或结构断面变化较大处设置,宽20mm采用中埋式橡胶止水带+外贴式止水带+填缝材料+嵌缝材料进行防水处理。

2.4二衬钢筋施工材料二衬主筋B28,间距165mm,环向钢筋B18间距165mm。

2.5二衬混凝土施工分层浇筑:每层厚度为40~60cm,从一端向另外一端,两侧对称浇筑。

振捣顺序:下料入仓后,用插入式振捣棒采用单一的行列形式,从一侧到另一侧按顺序振捣,以免漏振。

振捣中移动振捣器时注意电力线绞缠和磨损,防止漏电,振捣时间每一振点的捣固延续时间,宜为15~30s,隔20~30min后进行第二次复振,使混凝土表面呈现浮浆和不再沉落;振捣间距,振捣时的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器作用半径的1.5倍。

振捣器与模板的距离不大于其作用半径的0.5倍,避免碰撞钢筋、模板等;振捣深度在浇筑过程中正确控制间歇时间,上层混凝土在下层混凝土初凝之前浇筑完毕,使上下层混凝土之间更好的结合。

2.5隧道监控量测监控量测由专门量测小组实施量测计划,通过监控量测了解各施工阶段地层与支护结构的动态变化,施工结构物的安全状态和对环境的影响并进行全面的监控,以判定围岩稳定性,支护、衬砌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