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报告
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引言:在大学中,实验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之一。
作为一门重要的科学实验课程,生物化学实验通常涉及生物化学原理的研究,如酶活性测定、蛋白质分离纯化等。
本实验报告将重点介绍一次生物化学实验的设计、操作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和技术。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观察和分析酶活性对温度和pH的影响,进一步理解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实验,我们希望探究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对酶活性的影响,并进一步理解酶的特性及其应用。
二、实验材料和设备:材料:A酶液、B底物液、C缓冲液、D洗涤液、E抗原液。
设备:吸光度计、温度控制仪、离心机、电子天平、试剂瓶、试管架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实验设备,并按照实验操作要求准备好所需试剂、药品和仪器。
2. 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将A酶液和B底物液分别装入试管中,加入不同温度和pH的缓冲液,并设置对照组进行比较。
3. 反应条件控制:将试管置于温度控制仪中,使其保持恒定的温度,并在一定时间内进行反应。
记录每组试验的开始时间和持续时间。
4. 酶活性测定:取出试管,使用吸光度计测定样品的吸光度,并将测定结果记录下来。
5. 数据分析:根据测定结果,绘制出不同温度和pH值下的酶活性曲线,并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四、实验结果和讨论:根据实验数据统计和分析,我们观察到酶活性与温度和pH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在一定范围内,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超过一定温度后,酶的活性会迅速下降。
这是因为高温会破坏酶的三维结构,使其失去催化活性。
此外,不同pH值对酶活性也有一定影响。
实验结果显示,酶活性在特定的pH值下达到最大值,而在过高或过低的pH环境下,酶的催化活性显著降低。
这是因为酶的催化反应需要特定的酸碱环境,而超出其最适pH范围会导致酶结构发生变化,从而降低其活性。
综合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酶活性受温度和pH的影响较大,而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因酶的种类而异。
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大学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引言:生物化学实验是大学生物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
本篇文章将以一次生物化学实验为例,介绍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讨论,并对实验的意义进行探讨。
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酶的催化作用,研究酶对底物浓度的影响,并探讨酶的最适底物浓度。
通过本实验,旨在加深对酶活性和酶底物反应的理解,为生物化学领域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实验原理:酶是一类能够加速生物体内化学反应速率的蛋白质。
酶底物反应是酶与底物之间的特异性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进而催化底物转化为产物。
酶的活性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底物浓度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底物浓度低时,酶与底物的结合速率较慢,反应速率较低;而当底物浓度增加时,酶与底物结合的速率增加,反应速率也随之增加。
然而,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酶的活性将达到最大值,此时增加底物浓度已无法进一步提高反应速率,这被称为酶的最适底物浓度。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仪器:酶溶液、底物溶液、酶活力检测试剂盒、试管、移液管等。
2. 将一定量的酶溶液和不同浓度的底物溶液分别加入试管中,并在恒温水浴中预热。
3. 在每个试管中加入相同体积的酶活力检测试剂盒,并迅速混匀。
4. 将每个试管放入恒温水浴中,控制反应温度。
5. 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出试管,立即停止反应。
6. 使用酶活力检测试剂盒中的试剂,按照说明书进行检测,并记录各组实验的吸光度值。
7. 根据吸光度值,绘制底物浓度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及讨论:根据实验数据,我们绘制了底物浓度与酶活性的关系曲线。
曲线呈现出一种特定的形态,即先上升后趋于平稳。
从曲线可以观察到,在底物浓度较低时,酶活性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底物浓度的增加提高了酶与底物的结合速率。
然而,随着底物浓度的进一步增加,酶活性逐渐趋于平稳,这是因为酶的活性已经达到最大值,无法再进一步提高。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共2篇)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共2篇)篇一:生物化学实验报告2012年生物化学实验b姓名:学号:实验时间:实验分组:组内成员:任课教师:实验报告xxxx 2012年11月17日摘要1. 实验部分1.1试剂与仪器1.试剂:(2)1 mol/l 醋酸,1 mol/l naoh,硫酸铵。
(3)平衡缓冲液:0.01 mol/l tris-hcl,ph 8.0。
(5)酶的底物溶液:用底物缓冲液配制15×10-3 mol/l 对硝基苯磷酸二钠溶液。
(7)分离胶缓冲液:1.5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8.8,已加入10% sds。
(8)浓缩胶缓冲液:0.5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6.8,已加入10% sds。
(13)脱色液:500 ml 10%甲醇和10%冰醋酸的脱色液1000 ml。
匀浆机、eppebdorf5型冷冻离心机、gsy—2型恒温水浴、uv76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1.2 小牛肠碱性磷酸酶提取方法2)将小肠粘膜液集中倒入匀浆机中,加冰冷蒸馏水,高速匀浆,重复多次。
3)缓慢加入冰冷正丁醇高速匀浆重复多次。
在4℃,10000 rpm条件下离心。
4)用滤布过滤去除杂质,倒入分液漏斗中,静止分层,取下层水相,用hac溶液调ph到4.9。
5)得到上清后放入离心管中,用naoh溶液调ph至6.5,称取硫酸铵加到离心管中溶解;再加冰冷丙酮,混匀,4℃静置30 min以上。
6)上清液中加入冰冷丙酮,4℃放置30 min以上。
4℃,10000 rpm,离心。
7)取沉淀溶于平衡缓冲液至全部溶解至冰箱保存待用。
1.3 小牛肠碱性磷酸酶酶活检测方法2)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条件为405 nm波长,测定时间60 s,取值2 s,记录范围0.0-1.5。
上下倒2次,放回分光光度计中,测定酶动力学曲线1.4 聚丙烯凝胶制备分离胶制备(浓度10%,制备量10 ml)试剂用量 h2o30% 丙烯酰胺1.5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8.810% 过硫酸铵temed4.1 ml 3.4 ml 2.4 ml 100 μl 10 μl浓缩胶制备(浓度5%,制备量6 ml)试剂 h2o30% 丙烯酰胺0.5 mol/l tris-hcl缓冲液ph 6.810% 过硫酸铵temed用量3.4 ml 1.0 ml 1.5 ml 60 μl 8 μl1.5 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含量3)各取100 μl加入到5 ml考马斯亮蓝试管中,混匀,反应5 min以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生物化学实验的原理和应用,提高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实验原理,生物化学实验是利用生物化学原理和方法,对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和代谢过程进行研究的实验。
其中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碳水化合物等生物分子的分离、鉴定和定量分析。
实验材料和仪器,本次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蛋白质、核酸、酶、碳水化合物等生物分子样品;试剂,酚酞、硫酸、氢氧化钠、蛋白质定性试剂、酶定性试剂等;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显微镜等。
实验步骤:1. 蛋白质的定性实验,取少量蛋白质样品,加入蛋白质定性试剂,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结果。
2. 核酸的定性实验,取少量核酸样品,加入核酸定性试剂,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结果。
3. 酶的定性实验,取少量酶样品,加入酶定性试剂,观察反应情况并记录结果。
4. 碳水化合物的定性实验,取少量碳水化合物样品,加入酚酞试剂,观察颜色变化并记录结果。
5. 生物分子的定量分析,利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电泳仪等仪器,对生物分子进行定量分析。
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对样品中的蛋白质、核酸、酶、碳水化合物等生物分子进行鉴定和定量分析,从而了解生物体内的化学成分和代谢过程。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了解了生物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
实验意义,生物化学实验是生物化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生物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理解,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验教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不仅学会了生物分子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还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生物化学实验的原理和应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结果分析能力,为今后的科研工作和实验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范例

生物化学实验报告范例
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生物化学中的某一特定现象/理论/反应。
实验原理
在这一部分,我们对本次实验所涉及的生物化学理论或原理进
行介绍。
这有助于读者了解实验的背景和相关知识。
实验材料
列出本次实验所用到的材料和试剂,包括其名称、规格、供应
商等信息。
实验步骤
详细描述实验的操作步骤,包括使用的仪器和试剂的准备,以
及各个步骤的操作方法。
实验结果
将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记录。
可以使用表格、图表或文字描述的形式展示实验结果。
数据分析与讨论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解释实验所得结果与理论之间的
关系。
如果有多组数据进行比较,可以使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的处
理和分析。
结论
总结本次实验的结果和主要发现,给出一个简明扼要的结论。
实验总结
针对本次实验,总结实验的优点和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
同时,还可以对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提出一些建议。
参考文献
列举实验中所涉及的参考文献,包括教科书、期刊论文等。
确
保引用的内容是可靠和可确认的。
附录
如果有需要的话,将实验中的详细数据、图表、记录表格等附
在文档的末尾。
致谢
感谢在实验中提供帮助的老师、同学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在这一部分对他们表示感谢。
以上是一份生物化学实验报告的范例。
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适度增加和调整各个部分的内容。
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报告(毛豆总蛋白质的提取及亲缘关系的研究)

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毛豆总蛋白质的提取及亲缘关系的研究姓名:学号:201064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10-2班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引言 (2)目的 (3)原理 (3)试剂与器材 (5)实验操作流程 (6)实验结果及处理 (8)讨论 (11)参考文献 (12)毛豆不同组织可溶性蛋白提取和多肽组分差异研究摘要:本实验对毛豆的子叶与豆荚中可溶性蛋白进行提取,用考马斯亮蓝法对其定量分析,并采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不连续电泳分离且比较其中的多肽组分,掌握蛋白质的一般研究方法和操作,而且对毛豆的不同组织的可溶性蛋白的性质有所了解。
关键词:毛豆可溶性蛋白考马斯亮蓝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Abstract:The experiments of soybean cotyledon and it's rind of soluble protein extraction, with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to test its quantitativeanalysis, and even a SDS polyace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separationand is one of the protein components, polypeptide of the generalmethod ,and operation of sweet potatoes,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protein in nature have been resolved.Keywords:soybean solution protein Coomassie Brilliant Blue SDS-PAGE 引言蛋白质的性质、结构和功能的研究,以及生物体内蛋白质构象的变化都是建立在蛋白质分离纯化基础上的。
生物化学综合实验报告

存车处生物化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项目名称:核酸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指导教师:商亚芳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类13-04班姓名:俞海清学号:2013218687 日期:2015/07/02-07/03 小组成员:俞海清曾斯棋核酸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摘要:提取植物组织DNA和动物肝脏的DNA,先要破碎细胞,然后通过离心获得沉淀。
分理出脱氧核糖蛋白(DNP)。
利用阴离子除垢剂(SDS),将蛋白质和DNA 分离开来,用氯仿-异戊醇去蛋白质蛋白质变性,然后离心除去变性蛋白质,之后用乙醇将DNA沉淀出来,得到粗蛋白质。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DNA,采用适量的RNase来降解残留的RNA,再利用乙醇来提取DNA,重复多次来获得较纯的DNA。
再利用DNA紫外吸收特性测定DNA的纯度时,发现提取出来的DNA纯度比较高。
利用二苯胺法测定DNA的含量,发现DNA含量偏低。
DNA产率很低。
最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来分离DNA,测定DNA片段的分子质量。
结果实验成功的在紫外线下观察出了标准DNA条带以及待测样品条带。
Abstract: In order to extract the plant’s DNA and the pluck’s DNA.we should break cells,then separate the e the SDS to break protein and DNA.Phenol – chloroforM – isoaMyl alcohol Mixture can make protein denaturation .place it on the centrifugal machine to remove the protein .Then,take let the DNA dip into ethylalcohol.it can separate the DNA .In order to obtain high purity DNA, use the right amount of RNase to degradate residual RNA, recycled ethanol to extract DNA over and over ing ultraviolet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 the purity of DNA .we found that the purity of DNA is high.Diphenylamine is used to check the content of DNA, the discovery of DNA’s content is low. DNA’s yield is very low.Finally,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 is used to separate DNA and check molecular weight of DNA fragments.Under the uv light,we found standard DNA banding and the banding which belong to pending text sample successfully.关键词:DNA 分离二苯胺乙醇琼脂糖凝胶电泳氯仿-异戊烷Key words:DNA separate diphenylamineethylalcohol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Phenol – chloroforM – isoaMyl alcohol Mixture前言:核酸(nucleic acid)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
大学生物化学实训报告范文

一、实训背景随着生物科学的快速发展,生物化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生物技术、医药、食品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我们的实践能力,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我们学院组织了一次生物化学实训活动。
本次实训旨在让我们深入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实验技能和实际应用,提高我们的科研素养。
二、实训目的1. 熟悉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了解生物化学在生物科学领域的应用。
2. 掌握生物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提高实验技能。
3.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与协作能力。
4. 增强科研素养,为今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三、实训内容1. 生物化学基本理论实训期间,我们学习了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生物大分子的组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作用。
通过学习,我们对生物化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实验操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2. 生物化学实验(1)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本次实训中,我们学习了蛋白质的分离与鉴定实验。
通过实验,我们掌握了SDS-PAGE电泳、考马斯亮蓝G250染色、Western blot等蛋白质分离与鉴定技术。
(2)核酸的提取与鉴定我们学习了核酸的提取与鉴定实验,掌握了CTAB法提取DNA、琼脂糖凝胶电泳、EB染色等核酸提取与鉴定技术。
(3)酶活性测定在酶活性测定实验中,我们学习了酶的催化反应原理、底物与产物检测方法等,掌握了酶活性测定的实验操作。
3. 生物化学应用实训期间,我们还学习了生物化学在生物技术、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应用。
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生物化学在实际生产、科研中的重要作用。
四、实训过程1. 实训准备在实训开始前,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包括查阅相关资料、熟悉实验操作流程、了解实验原理等。
2. 实验操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注意实验安全,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3. 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实验现象。
4. 实训总结实训结束后,我们进行了总结,对实验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提出改进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存车处生物化学综合实验实验报告项目名称:核酸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指导教师:商亚芳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类13-04班姓名:俞海清学号:2013218687 日期:2015/07/02-07/03 小组成员:俞海清曾斯棋核酸的分离纯化及其性质研究摘要:提取植物组织DNA和动物肝脏的DNA,先要破碎细胞,然后通过离心获得沉淀。
分理出脱氧核糖蛋白(DNP)。
利用阴离子除垢剂(SDS),将蛋白质和DNA 分离开来,用氯仿-异戊醇去蛋白质蛋白质变性,然后离心除去变性蛋白质,之后用乙醇将DNA沉淀出来,得到粗蛋白质。
为了获得高纯度的DNA,采用适量的RNase来降解残留的RNA,再利用乙醇来提取DNA,重复多次来获得较纯的DNA。
再利用DNA紫外吸收特性测定DNA的纯度时,发现提取出来的DNA纯度比较高。
利用二苯胺法测定DNA的含量,发现DNA含量偏低。
DNA产率很低。
最后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来分离DNA,测定DNA片段的分子质量。
结果实验成功的在紫外线下观察出了标准DNA条带以及待测样品条带。
Abstract: In order to extract the plant’s DNA and the pluck’s DNA.we should break cells,then separate the e the SDS to break protein and DNA.Phenol – chloroforM – isoaMyl alcohol Mixture can make protein denaturation .place it on the centrifugal machine to remove the protein .Then,take let the DNA dip into ethylalcohol.it can separate the DNA .In order to obtain high purity DNA, use the right amount of RNase to degradate residual RNA, recycled ethanol to extract DNA over and over ing ultraviolet absorption characteristics determine the purity of DNA .we found that the purity of DNA is high.Diphenylamine is used to check the content of DNA, the discovery of DNA’s content is low. DNA’s yield is very low.Finally,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 is used to separate DNA and check molecular weight of DNA fragments.Under the uv light,we found standard DNA banding and the banding which belong to pending text sample successfully.关键词:DNA 分离二苯胺乙醇琼脂糖凝胶电泳氯仿-异戊烷Key words:DNA separate diphenylamineethylalcohol agarose gel electrophoresPhenol – chloroforM – isoaMyl alcohol Mixture前言:核酸(nucleic acid)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基因表达的物质基础。
核酸是由许多核苷酸聚合成的生物大分子化合物,为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核酸广泛存在于所有动植物细胞微生物体内,生物体内的核酸常与蛋白质结合形成核蛋白。
无论是进行核酸结构,还是功能研究,首先需要对核酸进行分离和纯化。
核酸样品质量将直接关系到实验的成败。
在核酸分离提取中最重要的是要防止核酸的生物降解,细胞内或外来的各种核酸酶能消化核酸的磷酸二酯键,破坏核酸一级结构。
所用器械和一些试剂需高温灭菌,提取缓冲液中需加核酸酶抑制剂。
实验原理:1.植物组织中核酸的分离与纯化原理:DNA存在于细胞核中,天然状态的DNA大多数是以脱氧核糖核蛋白的形式存在,从细胞中提取DNA时,一般先获得脱氧核糖(DNP),在将蛋白质除去。
阴离子去垢剂SDS可使DNA与蛋白质分离,再用含少量的氯仿去蛋白质,最后用乙醇把DNA从抽提液中沉淀出来。
DNP与核糖核蛋白(RNP)在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溶解度差别很大,利用这一特性可将二者分离。
以NACL为例RNP0.14mol/LNACL中溶解度很大,而DNP在其中的溶解度仅为纯水中的1%;当NACL浓度逐渐增大时,RNP的溶解度变化不大,而DNP的溶解度则随之增加;当NACL的浓度为1mol/L时,DNP的溶解度最大,为纯水中溶解度的2倍,因此通常可用1mol/LNACL提取DNA。
进一步制备高纯度的DNA,可用适量的RNase处理提取液,以降解DNA中掺杂的RNA.为了防止提取过程中DNA被细胞中释放出来的DNase 降解以及DNA变性,整个提取过程应该在低温度下进行,同时可在研磨缓冲液中加柠檬酸三钠和Na2-EDTA抑制DNase的活性。
提取的DNA是否为纯净,双链,高分子化合物,一般要通过紫外吸收,化学测定和电镜观察等方面的鉴定,本实验采用紫外吸收法。
2. 肝脏中DNA的提取及纯度鉴定原理:在细胞核内,核酸通常是与某些组织蛋白质结合成复合物-核糖核蛋白和脱氧核糖核蛋白形式存在的,因此,在制备核酸时,需先将组织或细胞匀浆或破碎,使之释放出核蛋白,再设法将这两大类蛋白分开,再通过蛋白质变性如苯酚,氯仿等,去垢剂如十二烷磺基硫酸钠或使用蛋白酶处理,除去蛋白质,使核酸与蛋白质分离,从而将核酸与蛋白质分离开。
RNP和DNP在不同浓度的电解质溶液中的溶解度差异很大。
如在高浓度氯化钠(12mol/L)溶液中,脱氧核糖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大,核糖核蛋白的溶解度很小。
在低浓度氯化钠溶液中(0.14mol/L),DNP的溶解度很小,RNP的溶解度很大。
因此,可以利用不同浓度的氯化钠,将两者分离。
将抽提得到的核蛋白用SDS或苯酚处理使核蛋白解聚,DNA/RNA及与蛋白质分开;用氯仿-异戊醇将蛋白质沉淀除去,而DNA 则溶解于溶液中。
经上述分离纯化后的核酸盐溶液,再利用其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性质,而使其在适当浓度的亲水有机溶剂(如乙醇)中呈絮状沉淀析出。
重复进行上述处理,即可制成所要求纯度的脱氧核糖核酸制品。
提纯的DNA或DNA钠盐为白色纤维状固体。
为了防止DNA酶解,提取时加入EDTA。
因为EDTA是抑制DNA酶活性最好的抑制剂之一,由于DNA 酶的酶解作用必须有Ca2+及Mg2+的存在,故只要在提取液中加入少量的金属螯合剂EDTA,就可使DNA酶失活。
本实验采用动物新鲜肝脏为提取DNA的材料,通过组织匀浆,使细胞破碎,利用RNP和DNP在一定浓度氯化钠溶液中溶解度不同的特点,提取DNP。
用SDS使蛋白质变性和核蛋白解聚,释放出DNA。
用氯仿使蛋白质变性沉淀,离心去除。
用乙醇作沉淀剂,得到较纯的DNA。
用Rnsae去除RNA,再用氯仿使酶蛋白变性沉淀,离心去除,最后用乙醇作沉淀剂,得到更纯的DNA。
DNA纯度鉴定需要测定A260,A230和A280的值,经验数据表明,高纯度DNA样品A260/A280的值在1.9左右,当比值高时说明样品中混杂有RNA,当比值低时表明样品中蛋白质没有脱净;而A260/A230应大于或等于2.0,若比值过小则表明有杂质(一般多酚类或色素)。
因此,可利用A260/A280和A260/A230比值的大小来鉴定DNA样品的纯度。
3. 二苯胺法测定核酸的含量原理:脱氧核糖核酸中的α—脱氧核糖在酸性环境中变成ω—羟基—γ酮基戊醛与二苯胺试剂一起加热产生蓝色化合物,在595nm处有最大的吸收,在每毫升含DNA20~400微克范围内,光密度与DNA的浓度成正比,在反应液中加入少量乙醛,可以提高反应的灵敏度。
除DNA外,脱氧木糖,阿拉伯糖也有同样的反应。
DNA HO CH2C — CH2 CHO 蓝色化合物酸性条件二苯胺==Oω—羟基—γ酮基戊醛4.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原理:DNA分子在碱性环境中(pH8.3缓冲液)带负电荷,外加电场作用下,向正极泳动。
不同的DNA片段由于其电荷、分子量大小及构型的不同,在电泳时的泳动速率就不同,从而可以区分出不同的区带,电泳后经溴乙锭染色,在波长254nm 紫外光照射下,DNA显橙红色荧光。
琼脂糖凝胶电泳对DNA的分离作用主要依据DNA的分子量及分子构型,同时与凝胶的浓度也有密切关系。
一定大小的DNA 片段在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中,电泳迁移率不相同。
不同浓度的琼脂糖凝胶适宜分离DNA片段大小范围见表1。
因而要有效分离大小不同的DNA片段,主要是选用适当的琼脂糖凝胶浓度。
不同构型的DNA 在琼脂糖凝胶中的电泳速度差别较大。
在分子量相当的情况下,不同构型的DNA移动速度次序如下:共价闭环DNA>直线DNA>开环的双链环状DNA。
在同一浓度的凝胶中,分子量较小的DNA片段比较大的片段快。
DNA片段的迁移距离(迁移率)与它的大小(分子量)的对数成反比。
将未知DNA的迁移距离与已知分子大小的DNA标准物的电泳迁移距离进行比较,即可计算出未知DNA片段的大小。
琼脂糖凝胶浓度/% 可分辨的线性DNA大小范围/kb0.3 60-50.6 20-10.7 10-0.80.9 7-0.51.2 6-0.41.5 4-0.22.0 3-0.1表5-1 DNA大小范围与琼脂糖凝胶浓度的关系1.实验仪器与试剂:1.实验试剂(1)以小白菜为材料提取DNA(2)研磨缓冲液:1mol/氯化钠,0.045mol/L 柠檬酸三钠盐,0.1mol/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Na2-EDTA),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并调到PH=7.0.(3)氯仿-异戊醇(V/v):氯仿:异戊醇=24:1(4)95%乙醇溶液(5)RNase溶液(6)TE溶液:含10mmol/L的Tris-HCL, 1mol/L的Na2-EDTA。
动物新鲜肝脏(猪)。
(7) 4mol/L 氯化钠溶液:将233.84g氯化钠溶于水,稀释至1000mL.(8) 0.14mol/L氯化钠-0.15mol/L乙二胺四乙酸钠溶液:溶解8.18g氯化钠及37.2g 乙二胺四乙酸钠于蒸馏水,稀释至1000mL。
(9) 10%的SDS溶液:25g 十二烷基硫酸钠溶于100mL 蒸馏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