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机械设计的实际操作,加深学生对机械原理和设计方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通过实验,学生将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内容。

1.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进行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和组装;3. 进行机械结构的强度分析和性能测试;4. 总结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三、实验步骤。

1. 确定设计方案,根据实验要求和给定条件,确定机械零部件的设计方案,包括零部件的形状、尺寸、材料等;2. 绘制零部件图纸,根据设计方案,利用CAD软件绘制各个零部件的图纸,并进行合理布局和标注;3. 制造零部件,根据图纸,使用机械加工设备对零部件进行加工和制造;4. 组装机械结构,将加工好的零部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组装,确保结构的稳固和合理;5. 进行强度分析,利用相关测试设备对机械结构的强度进行测试,分析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6. 进行性能测试,对机械结构的运动性能、精度等进行测试,评估结构的设计合理性;7.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分析实验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提出改进建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

经过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并制造了一台具有较好性能的机械结构。

在强度分析和性能测试中,结构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和运动精度,符合设计要求。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刻理解了机械设计的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实验总结。

本次实验使我们对机械设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机械结构的设计和制造有了更多的实践经验。

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更加注重实践操作,不断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

六、致谢。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七、参考文献。

[1] 《机械设计基础》,XXX,XXX出版社,200X年。

[2] 《机械原理与设计》,XXX,XXX出版社,200X年。

以上是本次机械设计实验的报告内容,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机器设计实验报告范文

机器设计实验报告范文

一、实验名称机器设计实验二、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机器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学习使用相关设计软件进行机器设计。

3. 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4. 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三、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围绕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展开,包括:1. 机械运动学:研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规律和运动学参数。

2. 机械动力学:研究物体在运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和运动规律。

3. 机械结构设计:研究机械部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等。

4. 机械强度计算:研究机械部件在受力时的强度和刚度。

四、实验内容1. 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如齿轮传动装置、连杆机构等。

2. 使用SolidWorks等设计软件进行三维建模。

3.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结构优化和材料选择。

4. 进行机械强度计算,确保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5.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过程和心得体会。

五、实验过程1. 方案设计(1)确定机械装置的功能和性能指标。

(2)选择合适的机构类型和运动形式。

(3)初步确定各部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

2. 三维建模(1)使用SolidWorks等设计软件建立三维模型。

(2)细化各部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

(3)进行装配,检查各部件的配合关系。

3. 结构优化(1)根据设计要求,对结构进行优化。

(2)调整各部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

(3)重新进行装配,检查各部件的配合关系。

4. 机械强度计算(1)根据受力情况,进行强度计算。

(2)分析计算结果,确定各部件的强度和刚度。

(3)对设计进行修改,确保强度和刚度满足要求。

5. 实验报告撰写(1)总结实验过程和心得体会。

(2)对设计进行分析和评价。

(3)提出改进意见和展望。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三维模型(1)成功建立了机械装置的三维模型。

(2)各部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符合设计要求。

(3)装配过程顺利,各部件配合关系良好。

2. 结构优化(1)对结构进行了优化,提高了设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调整了各部件的形状、尺寸和材料,满足了设计要求。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通过实验可以加深对机械设计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次实验的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熟悉常见机械零件和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2、掌握机械零件的测绘方法和绘图技能。

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对机械零件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分析。

4、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机械零件实物,如齿轮、轴、带轮、螺栓等。

2、测量工具,包括游标卡尺、千分尺、直尺、角度尺等。

3、绘图工具,如绘图板、丁字尺、铅笔、橡皮等。

4、计算机及绘图软件(如 AutoCAD)。

三、实验内容1、机械零件的测绘选取典型的机械零件,如齿轮、轴等,仔细观察其结构形状、尺寸大小和工艺特征。

使用测量工具对零件的主要尺寸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零件的草图,标注尺寸和技术要求。

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绘制零件的工作图。

2、机械机构的运动分析组装简单的机械机构,如平面连杆机构、凸轮机构等。

手动操作机构,观察其运动规律和特点。

分析机构中各构件的运动速度、加速度和位移等参数。

3、机械零件的精度测量与分析选择具有一定精度要求的机械零件,如轴的圆柱度、齿轮的齿距误差等。

使用相应的测量工具和仪器进行精度测量。

对测量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误差分析,判断零件是否符合精度要求。

四、实验步骤1、机械零件测绘步骤观察零件:仔细观察零件的外形、结构、各部分的作用以及相互关系。

确定表达方案:根据零件的结构特点,选择合适的视图和剖视图来表达其形状和内部结构。

测量尺寸:使用测量工具准确测量零件的主要尺寸,包括长度、直径、角度等,并记录测量数据。

绘制草图:根据测量数据和观察结果,在图纸上绘制零件的草图,标注尺寸、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技术要求。

绘制工作图:使用计算机绘图软件,按照国家标准和规范,绘制零件的工作图。

2、机械机构运动分析步骤组装机构:按照实验要求,将各构件正确组装成机械机构。

机械设计专业实习报告3篇

机械设计专业实习报告3篇

机械设计专业实习报告机械设计专业实习报告3篇在现在社会,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

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报告很难写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机械设计专业实习报告3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机械设计专业实习报告篇1一、实习目的1、通过现场参观,了解某一产品的即席制造生产过程。

2、熟悉主要典型零件(机座,机体,曲轴,凸轮轴,齿轮等或减速机箱体,转动轴,齿轮等)的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了解拟定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的一般原则及进行工艺分析的方法。

3、了解典型零部件的装配工艺。

4、了解一般刀、夹、量具的结构及使用方法。

5、参观工厂计量室与车间检验,了解公差与测量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

6、参观工厂的先进设备及特种加工,以扩大学生的专业知识面以及对新工艺、新技术的了解。

二、实习内容与要求1、机械制造的生产过程:了解该厂的主要机械设备的正个生产过程情况及生产中的主要工艺文件(如机械加工过程卡片、机械加工工序卡片等)。

2、典型零件工艺(1)箱体零件的加工:了解某机械设备机座、机体的机械加工方法,并纪录其工艺过程。

分析箱体零件加工平面与孔系的主要加工方法。

(2)轴类零件的加工:了解轴类及其机械加工工艺并记录其工艺过程。

了解某道工序的具体加工工艺(技术要求,刀、夹、量具,切削液等)。

(3)齿轮加工:了解一至两种齿轮的机械加工工艺,并记录其工艺过程,分析滚齿、插齿加工的运动及特点。

结合工厂的参观,简述磨齿、等的齿轮精加工方法。

3、了解刀、夹、量具的结构及使用方法,常用机床型号及其特点。

4、装配工艺:(1)了解机械设备的结构特点及其装配工艺;(2)了解机械设备装配后的最终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3)了解主要零部件在加工车间的检验情况,论述公差与技术测量在现场应用的实例。

三、实习地点山东莱阳信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公司简介:山东莱阳信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地处胶东半岛腹地莱阳市区军民路中段,分别距青岛、烟台两个开放城市(机场、港口)100公里,距蓝烟铁路6公里,莱潍高速公路10公里,烟青一级公路2公里,其交通条件便利,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电力、水力资源丰富。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郑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设计实验报告(一)一、实验目的二、实验设备的构造简图及各部分的作用三、实验记录及计算数据表系统刚度为δ∆=FC 试验证 21C C C += )(2121δδδ∆+∆=∆, 11δF C '=, 22δF C '=四、绘制受力——变形曲线力——变形曲线用坐标纸绘制,建议纵坐标(力)比例:40N/mm ,横坐标(变形)比例:0.0004mm/mm 。

五、实验误差1.螺栓总拉力误差0016116110010)(10⨯⋅⨯⨯+''-⋅⨯⨯--A E F F A E μεμε2.预紧力误差00161262161100101010⨯⋅⨯⨯⋅⨯⨯-⋅⨯⨯---A E A E A E μεμεμε3.协调变形误差00121100⨯∆∆-∆μεμεμε机械设计实验报告(二)一、原始数据及实验记录传动带型号规格 初拉力=0F1201=D mm 1202=D mm表中1M ——主动电机上的转矩 2M ——被动电机上的转矩η——效率 ε——滑动率 F ——皮带传动的圆周力二、效率和滑动率曲线允许传递的有效圆周力〔ec F 〕= N允许传递功率 10000VF P ec ⋅= KW机械设计实验报告(三)一、实验目的二、试验机结构简图及工作原理三、实验结果1.叙述滑动轴承产生液体摩擦现象2.测试数据及处理结果a.数据表表2n 曲线b.摩擦系数与特性系数pc.油膜压力分布曲线d.承载能力曲线四、实验结果分析。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是机械类专业学生的重要实践环节,旨在通过实验操作,加深对机械设计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本次实验的具体目的包括:1、熟悉常见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

2、掌握机械零部件的测绘方法和绘图技能。

3、学会使用测量工具对机械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和精度分析。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设备和工具1、实验设备减速器若干台。

机械传动实验台。

2、测量工具游标卡尺。

千分尺。

钢板尺。

内、外卡钳。

3、绘图工具绘图板。

丁字尺。

绘图铅笔、橡皮、圆规、三角板等。

三、实验内容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分组拆卸减速器,观察其内部结构,了解各零部件的名称、作用和装配关系。

使用测量工具对减速器的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记录测量数据。

根据测量数据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在机械传动实验台上安装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装置。

改变输入转速和负载,测量不同工况下的传动效率、扭矩和转速等参数。

分析实验数据,研究传动性能与参数之间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1、减速器的拆装与测绘(1)分组并熟悉实验设备和工具,了解减速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按照正确的顺序拆卸减速器的箱盖、轴、齿轮、轴承等零部件,注意做好标记,以便装配时能正确安装。

(3)仔细观察各零部件的结构和形状,分析其工作原理和加工工艺。

(4)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测量工具对主要零部件进行尺寸测量,如轴的直径、齿轮的模数、齿宽等,并记录测量数据。

(5)根据测量数据和观察结果,按照国家标准绘制减速器的装配图和零件图,标注尺寸、公差、技术要求等。

2、机械传动性能测试(1)选择一种机械传动装置,如带传动、链传动或齿轮传动,安装在实验台上。

(2)调整传动装置的张紧力或中心距,使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启动实验台,逐渐增加输入转速和负载,记录不同工况下的扭矩、转速和传动效率等参数。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机械设计实验实验日期: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机械实验室实验人员:XXX、XXX、XXX一、实验目的1. 了解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

3.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原理机械设计实验是研究机械系统性能、结构优化和制造工艺的重要手段。

本实验以机械零件的受力分析和强度计算为基础,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提高学生对机械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1. 实验材料与设备(1)材料:金属棒、螺丝、垫圈、销轴等。

(2)设备:万能试验机、卡尺、测力计、剪刀等。

2. 实验步骤(1)测量零件尺寸:使用卡尺测量金属棒、螺丝、垫圈等零件的尺寸。

(2)组装实验装置:按照设计要求,将金属棒、螺丝、垫圈等零件组装成实验装置。

(3)施加载荷:使用万能试验机对实验装置施加预定的载荷。

(4)记录数据:记录实验装置在载荷作用下的变形、破坏情况。

(5)分析数据: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1)金属棒长度:L = 100mm。

(2)金属棒直径:d = 10mm。

(3)螺丝直径:D = 12mm。

(4)垫圈厚度:t = 5mm。

(5)载荷:F = 1000N。

2. 实验结果(1)金属棒最大变形量:δ = 0.5mm。

(2)螺丝最大变形量:δ = 0.3mm。

(3)垫圈最大变形量:δ = 0.2mm。

3. 数据分析(1)根据理论计算,金属棒、螺丝、垫圈的强度分别为:σ = 235MPa、σ = 220MPa、σ = 160MPa。

(2)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说明本实验设计合理,实验方法可行。

五、实验结论1. 本实验验证了机械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提高了学生对机械设计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验证了理论计算的正确性,为实际工程应用提供了参考。

3. 本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了基础。

2023大学生机械工程设计实习报告

2023大学生机械工程设计实习报告

2023大学生机械工程设计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简介
我在2023年暑假期间在某机械制造企业进行了为期8周的机械工程设计实习。

该企业位于广东省珠海市,是一家集设计、制造、销售于一体的机械制造企业,主要产品有数控机床、减速机、液压传动系统等。

二、实习任务和工作内容
在实习期间,我所在的实习小组主要负责了一个新产品的机械设计和制造的所有工作。

我作为小组成员,参与了以下具体工作:
1.参与产品原型设计,通过3D建模软件Pro/E进行设计。

2.参与机械零件加工、装配和测试、调试工作。

3.负责了部分机械元器件的仿真分析和优化改进。

在以上工作中,通过与其他实习小组成员的协作,我学会了如何对一项机械加工制造任务进行具体的分工和执行,并了解了一些相关的加工制造工艺和流程。

三、实习收获和体验
在本次机械工程设计实习中,我不仅学到了一些实际应用中的机械设计和制造知识,还加深了对机械加工制造流程的理解,更重要的是明确了自己未来的职业目标和方向。

此外,在与实习小组成员和企业工作人员的互动中,我也学会了更加有效地沟通和协作,提高了自身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总结
通过此次机械工程设计实习,我深刻认识到实践是检验理论的重要途径,只有将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需求。

同时,在实习过程中所学到的知识和经验,也为我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实验内容与过程:
基本内容
1.熟悉减速箱的基本结构,了解常用减速箱的用途及特点。
2.了解减速箱各组成零件的结构及功用,并分析其结构工艺性。
3.了解减速箱中零件的装配关系及安装、调整过程。
4.测定方法。
实验步骤
1.观察减速器的外形,用手来回推动减速器的输入输出轴,体会轴向窜动;打开观察孔盖,转动高速轴,观察齿轮的啮合情况。注意观察孔开设的位置及尺寸大小;通气器的结构及特点;螺栓凸台位置(并注意扳手空间是否合理);轴承座加强筋的位置及结构;吊耳及吊钩的型式;减速器箱体的铸造工艺特点以及加工方法。特别要注意观察箱体与轴承盖接合面的凸台结构。
4、绘制轴系结构草图
5、测量零件结构尺寸(支座不用测量),并作好记录。
6、将所有零件放入实验箱内的规定位置,交还所借工具。
7、根据结构草图及测量数据,在图纸上用1:1比例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要求装配关系表达正确,注明必要尺寸(如轴承跨距,齿轮直径与宽度,主要配合尺寸),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
三、实验总结:
(2)了解轴、轴承、联轴器与离合器等轴系零部件的类型、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装配型式、常用材料、失效形式及应用场合等。
2.机械传动
(1)了解各种带传动的类型、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张紧方法及失效形式等。
(2)了解齿轮传动的类型、常用材料、加工原理、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及失效形式等。
(3)了解蜗杆传动的类型、常用材料、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受力分析、自锁现象及失效形式等。
通过本次实验,让我脱离课本实践了解轴的作用,通过课本学到的知识,会考虑轴的选择及其作用。通过描绘轴的结构,深刻意识到轴的固定方式,及其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现场的观察和老师的解答让我印象深刻。加深了对轴结构的理解。
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实验项目二:减速器结构分析及拆装
1、实验目的:
本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经过装配、调整、拆卸等全过程,增强学生对轴系零部件结构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结构设计的基本要领,达到提高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4)了解链传动的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失效形式等。
(5)了解螺旋传动的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及失效形式等。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实验
专业班级:机械11级B班
姓 名:钟晓林
学 号:2011100202060
指导教师:袁严辉
实践时间:2014-4-18至2014-5-23
教学单位:机电工程学院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2014年6月20日
实验项目一:轴系结构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熟悉和掌握轴的结构和轴承组合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加深课堂上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工程实践能力,为后面的综合课程设计训练打好基础。
3. 了解常用润滑剂及密封装置的类型、工作原理和组成结构。
4. 观察了解机械零部件的工作原理,加深与扩展理论教学内容。
5. 观察了解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准则。
实验步骤
1.常用联接件、轴系零部件
(1)了解螺纹联接、键联接、花键联接、销联接的常用类型、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受力情况、装配方式、防松原理及方法、失效形式及应用场合等。
二、实验内容与过程:
基本内容
1、熟悉并掌握轴,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用,工艺要求和装配关系;
2、熟悉并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
3、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
实验步骤
1、明确实验内容,理解设计要求;
2、构思轴系结构方案
(1)根据齿轮类型选择滚动轴承型号;
(2)确定支撑轴固定方式(两端固定;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6)测量各种螺钉直径,,根据实验报告的要求测量其它有关尺寸。
(7)按拆卸的相反顺序将减速器复原,并拧紧螺钉。
三、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观察了减速器之后,了解减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实现减速的关键点,也知道了减速箱的设计规范尺寸,通关了解其结构,意识到箱体与轴承盖接合面的凸台结构重要性,也通过老师的指导,知道了一个设计小细节的关键点。
4.取出轴承压盖,将轴系部件取出并放在木板或胶皮上,详细观察轴系部件上齿轮、轴承、封油环等零件的结构,分析轴及轴上零件的轴向定位方法及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方法;分析由于轴的热胀冷缩时轴承预紧力的调整方法和零件安装、拆卸方法。并绘制轴系部件的结构草图。
5.观察减速器润滑与密封结构装置,分析齿轮与轴承的润滑方法及轴承的密封方法;油槽及封油环、甩油环的应用;加油方式、放油塞,油面指示器的位置和结构。
(3)根据齿轮圆周速度(高,中,低)确定轴承润滑方式(脂润滑,油润滑);
(4)选择端盖形式(凸缘式,嵌入式)并考虑透盖处密封方式(毡圈,皮碗,油沟);
(5)考虑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轴承间隙调整等问题;
(6)绘制轴系结构方案示意图。
3、组装轴系部件
根据轴系结构方案,从实验箱中选取合适零件并组装成轴系部件,检查所设计组装的轴系结构是否正确。
6.利用钢皮尺、卡尺等简单工具,测量减速箱各主要部分参数与尺寸。
(1)测出各齿轮的齿数,求出各级分传动比及总传动比。
(2)测出中心距,并根据公式计算出齿轮的模数,斜齿轮螺旋角的大小。
(3)测量各齿轮的齿宽,算出齿宽系数;观察并考虑大、小齿轮的齿宽是否应完全相等。
(4)齿轮与箱壁间的间隙,滚动轴承型号及安装方式等。

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年月日
实验项目三:轴系结构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机械机构(机器)展示示教,帮助学生了解机械发展历史、加深对主要机械零件的认识,提高机械结构设计能力。
二、实验内容与过程:
基本内容
1. 了解常用联接件、轴系零部件的类型和结构,掌握其特点与应用。
2. 了解常用机械传动的类型、工作原理、组成结构及失效形式。
2.观察定位销孔的位置,取出定位销,再用扳手旋下箱盖上的有关螺钉,借助启盖螺钉将箱盖与箱体分离。利用起吊装置取下箱盖,并翻转180~一旁放置平稳,以免损坏结合面。
3.观察箱体内轴及轴系零件的结构、各零、部件间的相互位置,分析传动零件所受的径向力和轴向力向机体基础传递的过程,并进行必要的测量,将测量结果记于实验报告的表格中。画出传动示意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