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练习题

合集下载

《边城》《离骚》《品质》练习

《边城》《离骚》《品质》练习

《边城》巩固练习一、基础知识:1、下列黑体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傩(nuó)送挣(zhēng)扎埋(mái)怨气喘吁吁(xū)B、蘸(zhàn)酒喧阗(tián)镂(lòu)空怏怏(yàng)不乐C、泅(qiú)水擂(léi)鼓拮据(jù)强横(hèng)无理D、犬吠(fèi)拌和(huò)休憩(qì)并行不悖(bó)2、下列各句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但船拢岸时,那人跳上了码头,一手铜钱向船舱里一洒,却笑眯眯的匆匆忙忙走了。

老船夫手还得拉着船让别人上岸,无法去追赶那个人。

B、龙船水刚刚涨过,河中水皆泛着豆绿色,天气又那么明朗,鼓声蓬蓬响着,翠翠抿着嘴一句话不说,心中充满了不可言说的快乐。

C、城中军营里,税关局长公馆,河街上一些大字号,莫不预先截老毛竹筒,或镂空棕榈树根株,用洞硝拌和磺炭钢砂,一千槌八百槌把烟火做好。

D、一切玩得正好时,忽然落了行雨,无人衣衫不被雨湿透。

为了避雨,祖孙二人同那只黄狗,走到顺顺吊脚楼上去,挤在一个角隅里。

3、下列各句中,黑体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课堂上有人大笑,有人微笑,有人莞尔而笑,听杨老师上课真开心。

B、有些同学写作文从来不打草稿,笔一拔就在纸上信口开河,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凑足800字了事。

C、沈从文的小说《边城》篇幅较长,可称得上是长篇大论。

D、近年来由于纸张价格上涨,报纸杂志竞相提价,让学子们惊呼,洛阳纸贵今又来。

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沈从文曾有“京派作家”之称,但最能代表他创作成就的是描写湘西边地风土人情的“湘西小说”。

B.《边城》一方面在有意识地歌颂边地人民的原始人性美,另一方面又似乎不自觉地流露出对这种人性美被封建文明、“近代文明”污染、破坏的忧虑。

C.沈从文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小说家、历史文物研究家。

离骚练习题 及答案

离骚练习题 及答案

《离骚》练习题(答案)一.文学常识(5×0.5=2.5)《离骚》出自楚辞,创作者屈原,是一位浪漫主义(爱国)诗人,开创了“香草美人”意象传统。

这首诗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

二.字音(20×0.5=10)1.謇.朝谇.而夕替2.蕙纕.3.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4.揽茝.5.众女嫉.余6.偭.规矩7.忳.郁邑余侘傺..兮8.宁溘.死9.鸷.鸟10.方圜.11.攘诟.12.兰皋.13.制芰.荷14.岌岌.15.谣诼.三.通假字(1×6=6)1.偭规矩而改错通措措施2.忳郁邑余侘傺兮通悒苦闷3.何方圜之能周兮通圆方枘圆凿4.延伫乎吾将反通返返回5.进不入以离尤兮通罹遭受6.芳菲菲其弥章通彰明显四.词类活用(1×14=14)1.謇朝.谇而夕.替在早晨在晚上2.屈.心而抑.志兮使·受委屈使·受压制3.伏清白以死.直兮为·而死4.何方圜之能周兮方枘圆凿5.步.余马于兰皋兮使·步行6.固前圣之所厚.看重7.回.朕车以复路兮使·返回8.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高使·加长9.哀.民生之多艰为·悲伤10.忽反顾以游.目兮使·放纵11.鸷鸟之不群.兮合群五.古今异义(1×8=8)1.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荒唐没有准则2.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善于取巧3.偭规矩而改错古义改变措施4.竞周容以为度古义把·当做5.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路)阻塞不通引申走投无路6.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随水流而消逝7.长余佩之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8.自前世而固然古义本来这样六.重点实词(1×35=35)1.哀民生之多艰百姓的生活2.余虽好修姱以鞿羁兮爱慕崇尚;修洁而美好;束缚3.謇朝谇而夕替谏诤;废弃4.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许多小人;高尚品德5.又申之以揽茝加上;采集6.谣诼谓余以善淫造谣7.偭规矩而改错违背8.背绳墨以追曲兮准则9.竞周容以为度苟合取容;准则10.忳郁邑余侘傺兮忧闷;失意的样子11.宁溘死以流亡兮突然死去12.忍尤而攘诟责骂;忍受;侮辱13.伏清白以死直兮保持14.悔相道之不察兮观察选择道路15.延伫乎吾将反久立16.进不入以离尤兮不被君王所用16.退将复修吾初服原先的志向17.苟余情其信芳只要;确实;美好18.高余冠之岌岌兮高耸的样子19.唯昭质其犹未亏光明纯洁的本质20.忽反顾以游目兮放眼观看21.将往观乎四荒辽阔的大地22.余独好修以为常修身养性23.岂余心之可惩受创而改变七.虚词(0.5×12=6)之 1.哀民生之多艰主谓之间取句子独立性 2.又申之以揽茝代词3.众女嫉余之蛾眉兮的4.高余冠之岌岌兮定后标志以 1.长太息以掩涕兮顺承“而” 2.既替余以蕙纕兮因为3.谣诼谓余以善淫用而 1.謇朝谇而夕替转折 2.偭规矩而改错并列3.自前世而固然顺承4.夫孰异道而相安转折5.屈心而抑志兮并列八.句式(1×6=6)根据语境默写名句:表现作者刚正不阿、一身正气的诗句: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诗经》两首和《离骚》练习题

《诗经》两首和《离骚》练习题

《诗经》两首和《离骚》同步练习班级:姓名: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犭严狁之故()()不遑启居()我戍未定()王事不盬()小人所腓()靡使归聘()2.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望风披糜忧心忡忡即来之,则安之世外桃园B.糜糜之音纵横驰聘弥天大谎人才辈出C.兵荒马乱戍马倥偬仓遑逃窜箭拔弩张D.寻物启事莫名其妙沧桑巨变山清水秀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问候C.行道迟迟:很晚 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高大的样子4.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A.岁亦莫止/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我行不来C.彼尔维何/彼路斯何 D.象弭鱼服/小人所腓5.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

《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二、课文揣摩与拓展6.《采薇》一共分为六章,概括各部分的内容:第1章写第2、3章写第4、5章写第6章写7.阅读4、5两章,完成下列题目(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

君子之车。

”简析这四句诗表现的内容及作用的艺术手法。

内容:艺术手法:(2)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的特点:。

8.阅读下面《诗经》里的一首诗,完成诗后的题目。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基础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基础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基础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1.2离骚1.下列各句中,不是特殊句式的一项是()A.恐年岁之不吾与B.恐美人之迟暮C.不吾知其亦已兮D.高余冠之岌岌兮2.对下列加粗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①日月忽其不淹兮(久留)②谣诼谓余以善淫(谣言)③延伫乎吾将反(久久)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谦称)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做官)⑥忍尤而攘诟(排斥)⑦宁溘死以流亡兮(突然)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⑨及行迷之未远(等到)⑩驰椒丘且焉止息(驱马疾行)A.①④⑤⑦⑩B.③⑤⑦⑧⑩C.②④⑥⑧⑨D.①③④⑥⑨3.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活用类型,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伏清白以死直兮A.步余马于兰皋兮B.哀民生之多艰C.谣诼谓余以善淫D.纫秋兰以为佩4.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①帝高阳之苗裔兮②恐美人之迟暮③桑之未落④长余佩之陆离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5.下列对《离骚(节选)》中有关诗句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表现诗人刚正不阿,一身正气。

B.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表现诗人嫉恶如仇,不同流合污。

C.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表现诗人勇于追求,锲而不舍。

D.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表现诗人忧国忧民,热爱祖国。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屈原庙赋苏轼浮扁舟以适楚兮,过屈原之遗宫。

览江上之重山兮,曰惟子之故乡。

伊昔放逐兮渡江涛而南迁去家千里兮生无所归而死无以为坟悲夫人固有一死兮处死之为难徘徊江上,欲去而未决兮,俯千仞之惊湍。

赋《怀沙》以自伤兮,嗟子独何以为心!忽终章之惨烈兮,逝将去此而沉吟。

吾岂不能高举而远游兮,又岂不能退默①而深居?独嗷嗷其怨慕兮,恐君臣之愈疏。

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

苟宗国之颠覆兮,吾亦独何爱于久生?托江神以告冤兮,冯夷②教之以上诉。

2022届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基础过关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2022届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基础过关练习  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

2022届统编版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离骚(节选)》基础过关练习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下第一单元离骚(节选)基础过关练一、通假字:写出下列通假字所通之字并解释。

1.扈江离与辟芷兮“辟”同“”,2.来吾道夫先路“道”同“”,3.偭规矩而改错“错”同“”,4.何方圜之能周兮“圜”同“”,5.伏清白以死直兮“伏”同“”,6.进不入以离尤兮“离”同“”,7.芳菲菲其弥章“章”同“”,二、一词多义: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度2.信3.固4.虽5.以6.之7.乎三、古今异义: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义。

1.春与秋其代序古义:今义:代替序言的文章(多自有标题)。

2.恐美人之迟暮古义:今义:美貌的女子。

3.怨灵修之浩荡兮古义:今义:水势大;形容广阔或壮大。

4.固时俗之工巧兮古义:今义:细致,精巧(多用于工艺品或诗文、书画)。

5.偭规矩而改错古义:今义:改正错误。

6.吾独穷困乎此时也古义:今义:生活贫穷,经济困难。

7.宁溘死以流亡兮古义: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而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8.自前世而固然古义:今义:表示承认某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9.长余佩之陆离古义:今义:形容色彩繁杂。

四、词类活用: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名余曰正则兮2.字余曰灵均3.余虽好修姱以兮4.謇朝谇而夕替5.谣诼谓余以善淫6.鸷鸟之不群兮7.何方圜之能周兮8.屈心而抑志兮9.伏清白以死直兮10.固前圣之所厚11.步余马于兰皋兮12.高余冠之岌岌兮13.长余佩之陆离五、特殊句式:指出下列句子在句式上的特殊之处并翻译。

1.帝高阳之苗裔兮。

特殊句式:译文:2.肇锡余以嘉名。

特殊句式:译文:3.恐年岁之不吾与。

特殊句式:译文:4.謇朝谇而夕替。

特殊句式:译文:5.步余马于兰皋兮。

特殊句式:译文:6.不吾知其亦已兮。

特殊句式:译文:7.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特殊句式:译文:8.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特殊句式:译文:9.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

《离骚(节选)》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离骚(节选)》同步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人教部编版高中语文选修下册第1课离骚(节选)古代诗歌阅读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两小题。

远游屈原悲时俗之迫阨①兮,愿轻举而远游。

质菲薄而无因兮,焉托乘而上浮?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

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

步徙倚而遥思兮,怊惝怳而乖怀②。

意荒忽而流荡兮③,心愁悽而增悲。

神儵忽④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留。

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

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

【注】①迫阨:困阻灾难。

②怊(chāo)惝(chǎng)怳(huǎng):惆怅失意。

乖怀:心愿违背,心气不顺。

③荒忽:恍惚,神思不定。

流荡:心情不定,无所依托。

④儵(shū)忽:形容迅速的样子。

(1) 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悲时俗之迫阨兮,愿轻举而远游”揭示了屈原“远游”的原因:对恶浊朝廷的迫害充满悲愤,只得去远游了。

B.“遭沉浊而污秽兮,独郁结其谁语”表现了屈原内心的愤懑:身处污浊黑暗的楚国社会,独自苦闷却无从诉说。

C.“夜耿耿而不寐兮,魂茕茕而至曙”表达了屈原由于自己不被理解,于漫漫长夜之中,孤单独守直到天明的苦楚。

D.“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采用联想手法,想到天地的无穷无尽,百姓辛苦的日子也与天地一样没有尽头。

(2) “内惟省以端操兮,求正气之所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态度?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两小题。

涉江①屈原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

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佩宝璐。

世溷浊而莫余知兮,吾方高驰而不顾。

驾青虬兮骖白螭,吾与重华游兮瑶之圃。

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同光。

哀南夷之莫吾知兮,旦余济乎江湘。

乘鄂渚而反顾兮,欸秋冬之绪风。

步余马兮山皋,邸余车兮方林。

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

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疑滞②。

朝发枉陼兮,夕宿辰阳。

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僻远之何伤?入溆浦余儃佪③兮,迷不知吾所如。

《离骚(节选)》译文与练习

《离骚(节选)》译文与练习

【作者简介】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名平,字原,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政治家,“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爱祖国爱人民,坚持真理,宁死不屈的精神和他“可与日月争光”的巍巍人格,千百年来感召和哺育着无数中华儿女。

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课文点译】【课文全译】我是古帝高阳氏的苗裔子孙,我先父的尊名叫做伯庸。

正当夏历寅年的孟春正月,又在庚寅之日我便降生。

生父观察我初生的器宇容度,始将美名赐予儿身。

我的美名叫做正则,我的表字称为灵均。

我既有华盛的内在美质,又有清秀的外貌丰姿。

披佩那连接缉续的江离、白芷,又将秋兰联缀成串作为佩饰。

我勤勉修行,匆匆若将不及,唯恐时不我待,人生易老。

我在清晨攀折山冈上的木兰花枝,薄暮又去采摘江洲中的紫苏香草。

日月匆迫而不久留,春去秋来而依次更代。

感念草木的飘零陨落,只恐美人又年迈色衰。

何不趁此少壮而抛弃邪秽,何不改变这不善的态度?驾着骐骥而自由驰骋吧,请来啊,我在前面为你引路!古昔的三王德行纯粹,当时原有众芳荟萃一堂。

交杂地佩用申椒与菌桂,难道只将香蕙、白芷缀饰身上?那尧、舜何其光明正大,遵循正道而得大路畅通。

那桀、纣何其狂悖不羁,只贪走便道而寸步难行。

那结党营私之辈,但知苟且偷安,使其所导之路幽暗而险隘。

难道我畏惮己身获罪遭殃吗?我只担心君王之车倾覆败坏。

我匆遽黾勉地在前后效劳奔走,但愿能追及先王的步武。

君王不谅察我内心的一片赤情,反而轻信谗言而对我勃然暴怒。

我本知忠直谏诤会招来祸患,却宁受苦难也不舍弃正途。

我指苍天起誓,让天作证,我的忠忱只是为了君王之故。

(选自袁梅《屈原赋译注》,齐鲁书社1983年版。

袁本“曰黄昏以为期,羌中道而改路”译文空缺。

此译诗与课文注释可能有所不同,仅供参考。

《离骚》随堂练习(含答案)

《离骚》随堂练习(含答案)

《离骚》随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帝高阳之苗裔兮苗裔:后代B.皇览揆余初度兮揆:思量C.纷吾既有此内美兮纷:众,很多,指美盛的样子D.又重之以修能修:长2.以下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①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②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

A.汩:水流很快的样子B.与:给与C.岌岌:高耸的样子D.陆离:修长的样子3.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组是()①日月忽其不淹兮(久留)②谣诼谓余以善淫(谣言)③延伫乎吾将反(久久)④回朕车以复路兮(皇帝的谦称)⑤进不入以离尤兮(到朝廷做官)⑥忍尤而攘诟(排斥)⑦宁溘死以流亡兮(突然)⑧苟余情其信芳(苟且)⑨及行迷之未远(等到)⑩驰椒丘且焉止息(驱马疾行)A.①④⑤⑦⑩ B.③⑤⑦⑧⑩ C.②④⑥⑧⑨ D.①③④⑥⑨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他开创的骚体诗六言为主,但又长短参差,形式自由,多用“兮”字,富有抒情成分和浪漫色彩。

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

“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始于楚辞。

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二、非选择类5.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离骚( ) 苗裔( ) 摄提( ) 庚寅( ) 孟陬( )(2)览揆( ) 肇( )锡扈( ) 辟芷( ) 汩( )(3)搴( ) 阰( ) 骐骥( ) 修姱( ) 謇( )(4)朝谇( ) 揽茝( ) 谣诼( ) 侘傺( ) 溘( )死(5)鸷( )鸟方圜( ) 攘( )诟相( )道兰皋( )(6)芰( )荷岌( )岌杂糅( )6.实词练习楚王信()屈原,屈原以为美言不信(),故每谏必以信()告之,后子兰短之,屈原见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离骚随堂巩固一、语基落实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羁(jī)朝谇.(suì)揽茝.(chǎi)B.谣诼.(zhuó)侘傺.(chì)鸷.鸟(zhì)C.攘诟.(ɡòu)相.道(xiànɡ)芰.荷(zī)D.缤.纷(bīn)岌.岌(jí)修姱.(kuā)2.下列加点的词从词类活用角度看,不同类的一项是()A.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謇朝谇而夕替B.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C.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D.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都不同的一组是()①偭规矩而改错..以游目兮⑤佩缤纷..其繁..之能周兮④忽反顾..②吾独穷困..乎此时也③何方圜饰兮⑥自前世而固然..以死直兮..兮⑧伏清白..⑦宁溘死以流亡A.①②③⑥⑦B.②③④⑤⑦C.①④⑤⑦⑧D.②③⑤⑦⑧4.对下列语句的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的意思是:违背准绳而随意歪曲啊,竞相把苟合取悦于人奉作法度。

B.“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的意思是:世俗本来是适合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

C.“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的意思是:后悔选择道路时没有看清啊,我久久伫立而想返回。

D.“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的意思是:虽然你体察了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心能接受别人的惩罚吗?二、阅读理解5.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

既替余以蕙纟襄兮,又申之以.揽茝。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

忳郁邑余侘傺兮,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

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下列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謇朝谇.而夕替谇:谏诤。

B.固时俗之工.巧兮工:仔细。

C.竞周容以为度.度:法度、准则。

D.宁溘.死以流亡兮溘:突然、忽然。

6.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A.①长太息以.掩涕兮②又申之以.揽茝B.①怨灵修之.浩荡兮②鸷鸟之.不群兮C.①屈心而.抑志兮②忍尤而.攘诟D.①虽.九死其犹未悔②虽.体解吾犹未变兮7.下列对有关诗句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现了诗人的极度苦闷、难以排解的心情,为下面情感的抒发奠定了基调。

B.“余虽好修姱以羁兮”至“又申之以揽茝”四句,既写了诗人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又点明其原因是自己不注重修身。

C.“背绳墨以追曲兮,竞周容以为度”,说明当时楚国混乱,人们的行为没有准则可言,朝廷上下一味投机取巧,钻营逢迎。

D.“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表明作者将古代的圣贤作为榜样,同时也透露了诗人精神力量的源泉是古代的圣贤。

8.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2)固时俗之工巧兮,偭规矩而改错。

(3)伏清白以死直兮,固前圣之所厚。

拓展作业一、积累运用(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拮.据/攻讦.毗.邻/濒.临穷形尽相./相.机行事B.辍.学/掇.拾缔.造/谛.听济.济一堂/人才济.济C.梦魇./赝.品徜徉./佯.装狼吞虎咽./咽.喉要道D.殉.职/殒.灭解.数/解.读量.体裁衣/车载斗量.2.下列语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偭规矩而改错B.何方圜之能周兮C.唯昭质其犹未亏D.进不入以离尤兮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悔相道之不察.兮察:观察,了解。

B.步.余马于兰皋兮步:缓行。

C.苟.余情其信芳苟:只要。

D.岂余心之可惩.惩:受创而改变。

4.下列加点的“虽”字意义和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虽.九死其犹未悔B.余虽.好修姱以羁兮C.虽.体解吾犹未变兮D.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二、阅读鉴赏(18分)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9题。

屈原列传《史记》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为.楚怀王左徒。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入则与王图议国事,以出号令;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王甚任之。

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

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因谗之曰:“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以为‘非我莫能为’也。

”王怒而疏.屈平。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怛,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娴:擅长。

B.平伐.其功伐:夸耀。

C.王怒而疏.屈平疏:疏远。

D.明.道德之广崇明:光明。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治乱之.条贯②上官大夫见而欲夺之.B.①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②信而.见疑,忠而被谤C.①竭忠尽智以.事其君②中述汤、武,以.刺世事D.①为.楚怀王左徒②怀王使屈原造为.宪令7.下列六句话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屈原写作《离骚》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②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③信而见疑,忠而被谤④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⑤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⑥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A.①②⑥B.③④⑥C.①③⑤D.①④⑤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因为当时朝廷内部邪恶不正的人危害公正无私的人,端方正派的人不为朝廷所容,所以屈原忧愁苦闷,作了《离骚》。

B.屈原在楚怀王面前称颂远古的帝喾,称道近古的齐桓公,称述中古的商汤、周武王,目的是讽刺楚国当世没有贤君。

C.屈原文笔简约,言辞含蓄,志趣高洁,品行端正,这些都表现在他的《离骚》当中,文如其人,志洁行廉是文约辞微的基础。

D.屈平正道直行,竭尽忠心和智慧来侍奉君王,却遭到小人离间,处境艰难,怨恨遂生,这是他写作《离骚》的内在原因。

9.把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每小题3分)(1)王使屈平为令,众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

(2)其志洁,故其称物芳。

其行廉,故死而不容。

##一、语基落实1.答案:C思路解析:C项,“芰”的读音应为“jì”。

2.答案:C思路解析:C项,“高”“长”,都是形容词用作动词,加高、加长。

其余三项都是名词用作动词。

3.答案:A4.答案:D思路解析:D项应翻译为:“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因受挫而改变的吗?”二、阅读理解5.答案:B思路解析:B项,“工”的意思是“善于”。

6.答案:A思路解析:A项,“以”:①连词,表并列关系;②连词,因。

B项,“之”都是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项,“而”都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

D项,“虽”都是连词,“即使”。

7.答案:B思路解析:B项,“原因是自己不注重修身”说法错误,从这四句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是很注重修身洁行的。

8.参考答案:(1)这也是我内心所追求的啊,即使为此多次而死,我也绝不后悔。

(2)世俗本来是适合于投机取巧啊,违背规矩而任意改变。

(3)保持清白而献身正道啊,本来是古代圣贤所推崇的。

思路解析:这三个语句翻译的重点都是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分别是“善”“九”“固”“工巧”“偭”“错”“伏”“死”“厚”等。

一、积累运用1.答案:D思路解析:A项,分别读jié/jié,pí/bīn,xiàng/xiàng;B项,分别读chuò/duō,dì/dì,jǐ/jǐ;C项,分别读yǎn/yàn,yáng/yáng,yàn/yān;D项,分别读xùn/yǔn,xiè/jiě,liàng/liáng。

2.答案:C思路解析:A项,“错”通“措”;B项,“圜”通“圆”;D项,“离”通“罹”。

3.答案:A思路解析:A项,“察”的意思是“清楚”。

4.答案:B思路解析:B项,“虽”的意思是“虽然”。

其余三项都是连词,即使。

二、阅读鉴赏5.答案:D思路解析:D项,“明”是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阐明。

6.答案:C思路解析:A项,“之”:①助词,的;②代词,它。

B项,“而”:①连词,表修饰关系;②连词,表转折关系。

C项,“以”均为表目的关系的连词,可译为“来”。

D项,“为”:①动词,担任;②动词,写作。

7.答案:A思路解析:④是《离骚》的内容;⑤是赞美屈原高洁的品行,不是原因。

排除这两句即可。

8.答案:B解析:B项理解错误,不是“在楚怀王面前”,应为在《离骚》之中。

9.参考答案:(1)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

(2)他的志向高洁,所以作品中多用芳草香花作比喻。

他的行为清廉,所以到死都不愿苟且取容。

思路解析:这两句话的翻译重点是文言实词,要注意以下字的含义:“为”,写作;“莫”,没有谁;“伐”,夸耀;“称”,运用;“容”,被容纳。

参考译文:屈原名平,与楚国国君同姓。

他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

见识广博,记忆力很强,明白国家治乱的道理,擅长应对的辞令。

在朝廷内与国王商量国家大事,发号施令;对外接待宾客,应酬诸侯。

怀王很信任他。

上官大夫与屈原的官位相同,想争夺国王的宠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干。

怀王让屈原起草国家的重要法令,这个法令还未定稿时,被上官大夫看见了,上官大夫想要修改,屈原不同意。

他就在怀王面前讲屈原的坏话说:“大王让屈原起草法令,大家没有谁不知道,每一道法令颁布后,屈原总要夸耀自己的功劳,认为‘除了我,没有人能起草这种法令’。

”怀王听了很恼怒,从此疏远屈原。

屈原痛心怀王不能明辨是非,被谗言媚语蒙蔽了眼睛,以致让邪恶的人陷害公正的人,使端方正直的君子为朝廷所不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