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学课件教程 第十三章 国际要素流动与跨国公司

合集下载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件:要素国际流动

国际经济学(第四版)课件:要素国际流动
2
X
2
X
2 2
Y Y
当δXY=1,有: p X X pY Y
当δXY<1,有: p X X pY Y
当δXY=-1,有:
p X X pY Y
两种资产的收益变动完全正相关,证券组合的风险是两种
证券风险的平均数;
两种资产的收益变动不完全正相关,组合的风险小于两种
表10-1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损失和利益
从表10-1可知,劳动力的国际转移使劳动力市场上不同的利益
集团受到的影响不同。在B国,劳动的需求方受损而劳动的供给
方获利,该国的净利益为e。在A 国,该国本土工人受损而雇主
获利,该国的净利益为b。从世界角度分析,劳动力的国际转移
能使整个世界获利。
三、劳动力国际流动与劳动力市场
会低于、而价格会高于完全竞争状态中的均衡值,
外资的流入可扩大该行业的产量,并降低产品价
格,从而使福利上升。
三、资本流动效应模型
投资国资本
边际生产力
受资国资本
边际生产力
MPKA
M
E1
E0
E
C
D
A
F
n
OA 投资国
N
K0
KA KB
图10-6 资本流动效应模型
肯普认为,
MPKB FDI在国际间
自由流动后,
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1.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福利效应
假设两国的劳动力是同质的、可移动的,劳
动力会从丰富的、低工资的地区流动到稀缺的、
高工资的地区。劳动力的这种流动会导致移出地
的工资上涨,而移入地的工资下降。如果不存在
流动成本,那么,劳动力的流动将一直持续到两

《国际要素流动》课件

《国际要素流动》课件

类型
流行文化和传统文化的交流和传 播。
国际要素流动的利弊
1

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文化交流等。
2

国内资源外流、经济体系紊乱和文化失衡等。
结语
1 国际要素流动的未来
趋势将越来越明显,但应注意对贫困地区的带动效应。
2 我国应对策略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立优质人才引进机制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国际要素流动
国际要素流动是指资金、技术、人员和资源等要素在国际范围内的自由流动。 这形成了一个全球化的生产要素流通网络。
什么是国际要素流动
定义
国际要素流动是指国际范围内自由流动的资金、技术、人员和资源等,形成的全球化的生产 要素流通网络。
包括哪些要素
主要包括劳动、资本、技术和文化等要素。
影响因素
开放程度、国际市场、投资环境、政策法规等因素。
政策措施
技术引进、知识产权保护和技术合作等。
国际文化流动
定义
国际文化流动是指在全球范围 内文化事务及文化艺术、文化 旅游等方面的互动。
类型
电影、音乐、艺术品和体育等 文化要素的交流与演出。
影响因素
旅游、文化交流、国际传媒等 因素。
政策措施
优惠政策、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 交流等。
影响因素
文化传承、国际认可和文化多样 性等因素。
2
类型
高技能和低技能劳动力的流动。
3
影响因素
国际贸易、跨国公司和移民政策等因素。
4
政策措施
签证政策、劳动人事管理和保护本国劳动力等。
国际技术流动
定义
国际技术流动是指国际范围内的技术创新在不 同国家之间的流动和转化。

《国际贸易学A》PPT课件

《国际贸易学A》PPT课件

12/24/2020
10
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是指一国或地区同别的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 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从一个国家看这种交换活动,称 为对外贸易,从国际的角度来看这种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 动,就称为国际贸易或世界贸易。海岛国家,如英国、日 本等,也常用海外贸易(Overseas Trade)来表示对外贸 易。
显示在一国的海关统计上,无形贸
易不经过海关办理手续,其金额不
反映在海关统计上,但是显示在、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Direct Trade and Entrepot Trade)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直接卖买商品行为,称为直接贸易。商品从生产 国直接卖给消费国,对生产国而言是直接出口,对消费国而言是直接进口。
由于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因此从世界范围来看,所有国家
进口的合计理应等于所有国家出口的合计。但是,由于各国一般都是按离 岸价值(FOB价)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价)计算进口额,因此, 世界出口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总额。通常所说的国际贸易额是指世界出 口总额。
对外贸易量是以货币所表示的对外贸易额经常受到价格变动的影响,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商 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世界各国经济在国际分工的基础上相 互联系、相互依赖的主要形式。从国家的角度来看,这种交换 活动为该国的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从国际范围来看,人 们常把它称为国际贸易,又称世界贸易(World Trade)。对外贸 易是国际贸易的组成部分,国际贸易是对外贸易的总和。
12/24/2020
3
第一章 国际贸易导论
第一节 国际贸易课程的研究对象 第二节 国际贸易课程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第三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跨国公司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PPT课件

第三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跨国公司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PPT课件

跨国公司的产生
早在17世纪,西班牙、荷兰在亚洲、美洲建立 的种植园以及东印度公司,已经具有跨国公司的某 些特点,但严格来讲,它们并不是跨国公司,而是 欧洲各公司国进行海外殖民掠夺的殖民组织。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跨国公司的产生
东 印 度 公 司 海 上 商 队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跨国公司的产生
早期 跨国 公司 形成 的因 素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一、跨国公司的概念
广义的跨国公司是指那些在它们的基地所在的 国家之外,拥有或控制工厂、矿山、销售机构和其 他财产,从事跨国经营活动的企业都可以叫做跨国 公司。
狭义的跨国公司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 和水平后,一国的垄断企业以本国为基地,通过对 外直接投资,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投资、设厂,进行 国际化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垄断企业。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二)按投资的方式和性质来划分
1.对外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FDI) 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投资者把生产资本输出到国外进行 投资,并由投资者直接经营和管理该企业,以获取利润为 目的的一种投资方式。 2.对外间接投资(Foreign Indirect Investment,FII) 对外间接投资是指用于购买外国公司的股票和其他证券的 投资以及中长期国际信贷,是跨越国界的间接投资行为。 其特点是投资者不直接参与这些资本企业的经营和管理, 主要包括国际证券投资和借贷资本输出。
第三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跨国公司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一、国际资本移动的含义 二、国际资本移动的类型 三、国际资本移动对国际贸易
的影响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
一、国际资本移动的含义
国际资本移动(International Capital Mov ements)是指国际间的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移 动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即资本在国际范围内的 转移。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国际资本流动包括资 本流入和资本流出两个方面。

《国际贸易学》(第五版)电子课件

《国际贸易学》(第五版)电子课件
素的数量。
LOGO
• 三、要素禀赋论的内容 • (一)要素禀赋论的基本假设条件 • (二)要素禀赋论的理论分析 • 四、要素价格均等化学说 • 由于每个国家出口的商品生产中,都密集地使用了它所拥
有的丰富的生产要素,当生产要素在各国间不能直接移动 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将导致各国生产要素的相对价格和绝 对价格的平均化。因此,国际贸易在一定程度上是国际生 产要素流动的代替物。
LOGO
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历史发展阶段
•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国际贸易
• (一)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 • (二)封建社会的国际贸易 •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 • (四)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的国际贸易 • (五)帝国主义时期前期(1870一1945年)的国际贸易
LOGO
•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国际贸易
界,在方法论上是形而上学的。 • 其次,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在笼统论证了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开
展专业化生产和贸易对所有参加国都有利之后,对于更复杂的 问题,诸如引起各国劳动成本差异的原因、互利贸易利益的范 围以及贸易利益的分配等问题,却没有触及。 • 再次,比较优势论虽然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但就整体而言, 李嘉图的劳动价值论是不完全的、不彻底的。
• 一、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发展 • 二、产业内贸易的理论解释 • 产业内贸易指的是同一产业部门内部的差异产品
的交换及其中间产品的交流。
• (一)产品差异论 • (二)规模经济与不完全竞争论 • (三)偏好相似论
LOGO
• 三、产业内贸易程度的测定
• 产业内贸易程度可通过产业内贸易指数(B)来测量:
XM B1.0
内均衡点的边际机会成本不同,因而成为贸易产生的原因
LOGO

国际经济学课件-要素国际流动

国际经济学课件-要素国际流动

三、勞動力國際流動與勞動力市場
WA
W
a
W1
WB
EA
S
b
D
w1 w
淨效果?
s′ EB′
c
de
s
EB
d
OA
L1 L
L2 LA
OB
l1
l
l2 LB
勞動的價格
勞動供給者(勞 動者)剩餘
勞動需求者(企 業主)剩餘
A國
勞動流 勞動流 動前 動後
變化
W
W1
下降
減少:-a
增加:+(a+b)
B國
勞動流 勞動流 動前 動後
0
K0E0CKA + K0E0CKA
投資收入-產量減少= E0CD
OA
投資國:A國
MPKB
m
E1 a
E0
C
e
D F
n
N
K0 KA KB
OB
第二節 資本國際流動的經濟效應
資本量
資本流動 資本流動


變化 MPKA
M
OBK0 +K0KA
資本邊 際產出 KBE!
K0E0
-CE!
產量
OBmE1KB OBmE0K +K0E0E!KB
第三節 勞動力國際流動
勞動力國際流動的形式: 永久移民式的勞動力國際流動; 中短期國際勞務出口(工程、服務等工作人 員); 留學人員; 技術性勞務合作(人才流動); 外資機構的工作人員(未跨國界的流動)。
第三節 勞動力國際流動
二、勞動力國際流動的經濟效應
勞動流動 勞動流動


變化 MLKA

国际资本流动与跨国公司概述(ppt28张)

国际资本流动与跨国公司概述(ppt28张)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在产品成熟阶段,产品需求增加,产品逐渐标准化,企
业的技术垄断地位和寡占市场结构被削弱,价格因素在 竞争中的作用增强。由于产品基本定型,仿制增加,加 上西欧国家市场扩大,劳动力成本低于美国,以及关税 和运输成本的不利影响,导致美国对西欧国家直接投资 ,以就近占领当地市场并出口发展中国家。
企业自身拥有垄断优势
跨国公司拥有垄断优势。
技术优势; 规模经济; 资金和货币优势; 组织和管理优势。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继海默之后,其他跨国公司理论研究陆续出现。其中, 美国经济学家弗农(Vernon Raymond)的产品生命周 期理论是影响较大、特点也较突出的一种 。 弗农提出,在不同的产品发展阶段,企业应采取不同的 投资战略。在产品成熟特别是标准化以后,企业应以国 际直接投资方式将生产转移到低工资和低成本地区。 在产品创新阶段,由于前期高研发投入和高生产成本, 产品生产也尚未标准化,消费群体主要为高收入的美国 消费者。在该阶段生产一般集中在美国国内,并部分出 口满足其他发达国家的消费需求。
《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第三节 跨国公司的形成与发展
跨国公司的起源 跨国公司是垄断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产物,跨国公司的 出现是生产资本国际化的结果。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 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输出大大地发展,成为重要 经济特征,真正意义的跨国公司便产生了。 早期的跨国公司起源于19世纪60年代中期,当时在发达 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在海 外设立分支机构和子公司。
指跨国公司根据全球战略目标,在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 司与子公司之间交换商品和劳务的交易价格。这种价格并不 由生产成本、正常营业利润或国际市场价格决定,存在很强 的人为性。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教学课件演示(21张)

跨国公司与国际贸易教学课件演示(21张)

(4)运行方式开放化 跨国公司通常把营运过程的各个阶段全部地 或部分地放在海外进行,所以其运行方式是
(5)生产经营跨国化 ❖ 跨国公司的资本、商品、人才、技术、管理和信息
等 “一揽子活动”是在母公司控制下在世界范围内 进行。
❖ 跨国公司的国内外经济活动关系紧密并有其必然性: 一方面,国外子公司受制于国内母公司,另一方面, 母子公司的业务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融为一体,相 辅相成。
四、公司内国际贸易的特点 (1)公司内国际贸易在研究与开发密集度较高的产业
中的比率高于其他产业,产品的研究和开发密集度 最高的跨国公司,出口额中公司内贸易方式所占的 比重平均达到50%以上,而研究和开发密集度最低 的公司,这一比重低于20%。 (2)公司内国际贸易的产品构成主要是最终产品,这 是为了避税的需要。

6.在语言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 约定俗 成的语 法规则 ,并随 着社会 的发展 而进行 必要的 更新; 其中, 尤以某 些词语 在词性 、词义 和用法 的变化 ,新词 汇的不 断涌现 最为显 著。

7.磁砖是一种陶瓷,但许多人并不知 道,陶 是陶而 瓷是瓷 ,陶瓷 是对它 们的合 称,实 际上指 的是两 回事。
❖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统计,20世70年代中期,西方发 达国家有跨国公司7276家,受其控制的国外子公司 有2.7万家。1995年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数目有4万家, 受其控制的国外子公司和分支机构为25万家。2001 年全世界的跨国公司数目达到6.5万家,其控制的子 公司共有85万家。
❖ 2001年,全球所有外国子公司共有雇员5,400万人, 这些外国子公司的年销售额近19万亿美元,是当年 世界出口额的两倍以上,外国子公司的销售额和产 品出口额,分别占全球GDP总值和世界货物贸易出 口总额的10%和3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 如图所示
VMPKA F
N C
VMPKB
J
M
H
E
R
T
G
OA
B
A
OB
图13-1 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由图可见,B 国的资本报酬率(OBH)比
A 国(OAC) 高,所以AB 数量的资本率在 BE处
相等。结果是:A 国的资本报酬率上涨,而
计专利。
三、技术国际转移的方式
(一)许可贸易
❖ 1.许可贸易是指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的所 有人作为许可方,通过与被许可方(引进方) 签订许可合同,将其所拥有的技术授予被许 可方,允许被许可方按照合同约定的条件使 用该项技术,制造或销售合同产品,并由被 许可方支付一定数额的技术使用费的技术交 易行为。
(二)特许专营
❖ 它是指由一家已经取得成功经验的企业,将其 商标、商号名称、服务标志、专利、专有技术以及 经营管理的方式或经验等全盘地转让给另一家企业 使用,由后一企业(被特许人)向前一企业(特许人)支 付一定金额的特许费的技术贸易行为。
二、技术国际转移的内容
(一)专利 ❖ 1.专利的含义
由政府机构或代表几个国家的地区机构,根据申请 而发给的一种文件,文件中说明一项发明并给予它一 种法律上的地位,即此项得到专利的发明,通常只能 在专利持有人的授权下,才能予以利用(制造、使用、 出售、进口) ❖ 2.专利的总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外观设
❖ 并购企业:从证券市场取得企业的股权证券,或 者在企业增资时以适当的价格取得企业增发的股权 证券,或者是同企业直接谈判购买条件以取得企业 的所有权。
二、资本国际流动的理论
(一)费雪模型
❖ i=r+I,其中i为名义气利率,r为实际利率,I 为通货膨胀率。
❖ 一国名义利率的上升幅度和通货膨胀率完全相 等,否则,就会存在国家之间的实际利率差异,产 生国际资本流动的动力。实际利率高的国家会向利 率低的国家出口金融资产(有价证券),进口货币 资本;实际利率低的国家会向利率高的国家出口货 币资本,进口金融资产。另一方面,国际资本流动 的最终结果将消除两国实际利率差异。
❖ (一)劳动力流动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国际 劳务合作空间广阔;
❖ (二)国际劳动力流动方向呈现多样化; ❖ (三)普通型劳动力的流动趋缓,技术型劳
务限制放宽; ❖ (四)服务业劳务需求明显增长 ;
第三节 技术国际转移
❖ 一、技术国际转移的概念与特点 ❖ 二、技术国际转移的内容
一、技术国际转移的概念与特点
由图可见,B 国的工资(OBH)比 A 国(OAC) 高, 现假定国际劳动力自由迁移,AB 数量的劳动力从 A 国迁移到 B 国,直至两国工资在 BE处相等。结果是 :A 国的工资上涨,而 B 国的工资下降。另一方面, A 国产品总量从OAFGA下降到OAFEB,而B 国产品 总量从OBJMA 上涨到OBJEB,世界产量净增加EGM 。值得注意的是,迁出国A 国的国民收人朝着有利于 劳动者方向进行再分配,而迁入国B 国则朝着非劳动 力资源方向再分配, A 国也可能从它的侨居者那里收 到一些汇款。
第十三章 国际要素流动与跨国公司
第一节 资本国际流动 第二节 劳动力国际流动 第三节 技术国际转移 第四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国际贸易 第五节 跨国公司
第一节 资本国际流动
❖ 一、资本国际流动形式 ❖ 二、资本国际流动的理论 ❖ 三、资本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一、资本国际流动方式
(一)货币资本流动 ❖ 1.国际借贷
(一)技术国际转移的基本概念 ❖ 技术转移是指拥有技术的一方通过某种方
式将其技术出让给另一方使用的行为。 ❖ 国际技术转移是指不同国家的企业、经济
组织或个人之间,按照一般商业条件,向对 方出售或从对方购买技术使用权的一种商业 行为。
(二)技术国际转移特点
❖ 1.交易标的性质不同。 ❖ 2.交易双方当事人不同。 ❖ 3.交货过程不同。 ❖ 4.所涉及的问题和法律不同。 ❖ 5.政府干预程度不同。
(二)两缺口模型
❖ 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经济学家钱纳里(H. Chenery)和斯特劳特(A. Strout)等提出的,用以 分析发展中国家投资大于储蓄和进口大于出口时利 用外资弥补国内资金短缺的一种经济模型。
❖ I-S=M-X ❖ I-S是投资与储蓄差额,被称为储蓄缺口; ❖ M-X是进口与出口的差额,被称为外汇缺口。
根据罗步津斯基定理,给定充分就业,在 商品相对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B国劳动力 的增长会导致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口产品)产 出扩张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产品)产出会 缩减。与此同时,A国由于劳动力减少,相应 地减少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产品)的生产 。两国都具有“超逆贸易效应”。
三、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发展趋势
2.许可贸易的五种形式
❖ (1)独占许可:许可方自己和任何第三方都不得 使用
❖ (2)排他许可 :仅排除第三方面不排除许可方 ❖ (3)普通许可:许可方还有权再向第三方转让该
项技术
❖ (4)可转让许可:被许可方经许可方允许 ,进一 步转让给第三方
❖ (5)交叉许可:交易双方互惠交换技术的使用权 ,供对方使用
(一)按劳动力国际流动的期限,分为“移民 ” 和 “外籍劳工”。 (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原因 ❖ 第一,劳动力移动的收益与成本比较。 ❖ 第二,经济周期的变化。 ❖ 第三,劳动力禀赋状况。
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VMPLA F
N C
VMPLB
J
M
H
E
R
T
G
OA
B
A
OB
图13-2 劳动力国际流动效应
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 商 业银行贷款以及出口信贷 ❖ 2 . 国际证券投资 ❖ 国际股票投资 ❖ 国际债券投资
(二)外国直接投资
❖ 新建企业:既可以是由外国投资者在东道国创立 一个拥有全部控制权的独资企业,也可以由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投资者共同创立一个国际合资企业,投 资合作者可以是东道国的投资者,也可以是第三国 的投资者。
B 国的资本报酬率下降。另一方面,A 国产
品总量从OAFGA下降到OAFEB,而B 国产品总量 从OBJMA 上涨到OBJEB,世界产量净增加EGM。
第二节 劳动力国际流动
❖ 一、劳动力国际流动的主要形式 ❖ 二、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效应 ❖ 三、 劳动力国际流动的发展趋势
一、劳动力国际流动的主要形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