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九年级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历史试卷

试卷满分:7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1. “诸子学说,兴于上古政治制度之变化;而其衰也,则衰于西汉中世统一学术

之后,此亦时代环境使然。”“西汉中世统一学术”指的是

A.颁布“推恩令”

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大兴文字狱

D.八股取士

2. “直到隋唐时期,统治者们才摸索出一套防止富室贵族垄断权力的官僚制度。”

材料中的“官僚制度”是

A.行省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3. “在国内外市场同时得到开拓、商业规模远远超迈前代的情况下,原先具有神

奇魅力的铜钱这种交换手段,因其分量重又价值低而显得力不从心……,于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在北宋前期的川蜀地区率先登上商品交换的历史舞台。”纸币产生的根本原因是

A.铜钱分量重、价值低

B.北宋时期造纸业发达

C.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北宋政府的强力推动

4. “从汉到唐,和从宋到清,其间的历史,有一个不大相同之点,便是:从汉到

唐,中国是征异族的;从宋到清,中国是给异族征服的。”下列选项中曾两次入主中原建立全国性政权的“异族”是

A.蒙古族

B.鲜卑族

C.女真族

D.契丹族

5. “这是一个重要的条约,使中、俄得到和解,为中、俄两国带来一百七十年的

和平,跟十一世纪中国与辽帝国澶州和解带来一百一十四年的和平同样重要。”

这个条约是

A.绍兴和议

B.《尼布楚条约》

C.澶渊之盟

D.《瑷珲条约》

6. 19世纪前期,英国为了扩大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原料,把中国作为主

要的侵略目标,悍然发动了侵略战争。这场战争是由鸦片走私引起的,被称为“鸦片战争”。该战争使中国

A.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B.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7. “由于历代王朝所经历的兴衰都有许多规律性,使学术上得以采用‘朝代循环’

的概念。但只有清朝的衰落带来了真正的革命。”材料中“真正的革命”是指

A.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制度

B.中国人开始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C.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斗争

D.推翻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8. “《新青年》的基本政治主张在于奠定真正的共和根基,不仅反击帝制复辟的

政治企图,而且铲除帝制复辟的社会基础。”为“铲除帝制复辟的社会基础”,陈独秀等人发起了

A.维新变法运动

B.“自强”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9. 《人民日报》曾经刊载文章写道:“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该文章评价的是

A.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中国恢复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的召开

10. 新中国成立后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所犯严重错误主要有三:经济建设

急于求成,所有制结构急于求纯,阶级斗争扩大化。这些错误给党、国家和人民带来巨大损失。其中“所有制结构急于求纯”是指

A.“大跃进”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土地改革

D.改革开放

11.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冷战的结束,越来越多的国家顺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趋势。为此,中共十四大作出了

A.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决定

C.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

12. 习近平在《告台湾同胞书》40周年大会上指出:“70年来,我们把握两岸关

系发展时代变化,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主张和“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基本方针…”“一国两制”的前提和核心是

A.尊重两岸制度差异

B.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C.大陆放弃武力统一

D.加强两岸经贸往来

13. “发生在欧洲14世纪至17世纪的“文艺复兴”是一段社会和文化的改革时期。

“文艺复兴”意味着继承、复兴、更生和再生。”有关文艺复兴实质说法正确的是

A.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复兴

B.公开抨击封建专制与天主教会

C.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运动

D.追求个性解放与思想自由

14. “选民通过普选选举议会,议会多数党或若干党派的联合组成政府,政府对议

会负责。首相根据党派原则挑选内阁,内阁指导各部工作。国王虽世袭而且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国王的职务完全是礼仪性的,不具有任何行政功能。”

材料反映的是哪国政治体制?

A.前苏联

B.中国

C.美国

D.英国

15.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科技发明)多半是由非凡才能的技工完成的。1870年

以后,科学开始起了更加重要的作用。渐渐地,它成为所有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这段话说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

A.科学家比技工伟大

B.自然科学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C.发明家主要来自非凡才能的技工

D.机器生产代替了手工劳动

16. 历史学家认为“17世纪后期科学革命的胜利为启蒙运动提供了先决条件。”

这说明欧洲启蒙思想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A.达尔文生物进化论

B.牛顿经典力学体系

C.人文主义

D.法拉第电磁学

17. “弗兰茨·斐迪南在萨拉热窝遇刺事件被推动战争的两大军事集团所利用,更

是被奥匈帝国当做了对塞尔维亚发动战争的口实。”这段话说明

A.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导火线

B.“一战”是民族自卫战争

C.“一战”根源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

D.萨拉热窝事件是“一战”开始的标志

18. “二战”后,美国外交官乔治·凯南形容当时世界:“美国是鲨鱼,苏联是老

虎,二者虽然都很凶猛,却生活在截然不同的环境,暂时不会兵戎相见。”“暂时不会兵戎相见”的原因有

A.德、意、日法西斯的溃败

B.意识形态、社会制度的对立消失

C.双方势均力敌

D.北约、华约的相继成立

19. 20世纪50—60年代,苏联赫鲁晓夫改革没有取得实质性突破,其根本原因在

A.西方的“和平演变”

B.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拖累

C.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的个性缺陷

20. 下图是某一国际组织的标志。有关该组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B.其成员必须是主权国家

C.总部在美国纽约

D.目的是推动全球经济的整体发展

二、非选择题:共4题,第21题8分,第22题7分,第23题7分,第24题8分,

共30分。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对应位置上。

21.(本题8分)加强国防建设,维护国家安全是国之责任,民之义务。阅读下列

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战国到唐代,草原地区基本上都是游牧民族的天下。那时候汉民族又要进行中原争夺,又要防范游牧民族掠夺,所以北方的一些国家就修建了长城。中国古代的万里长城,作为军事设施,早已完成她的历史使命。今天,当人们把长城喻为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时,长城又具有了新的现实意义。

——《古代长城》(朱耀廷著)(1)根据材料一回答,中国古代修长城的最初目的是什么?(1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修建长城等徭役对秦朝政权巩固有什么危害?(1分)

长城“新的现实意义”是什么?(1分)

材料二李鸿章多次强调:“筹办海防,欲与洋人争衡,非治土寇可比,必须时加戒备。方今强邻环逼,藩属倾危,岂可稍存侥幸无事之心,顿忘暦火积薪(把火种放在易燃的柴草下面,喻指所行之事隐藏着很大的危险,后患无穷。)之诫”“日本狡焉思逞,更甚于西洋诸国,今之所以谋创水师不遗余力者,大半为制驭日本起见。”——《中国近代史》(李侃著)

(2)根据材料二回答洋务派筹办海防的主要目的是什么?(1分)

在随后的哪一场战争中,北洋水师不仅未“制驭日本”反而全军覆没?(1分)

材料三台儿庄战役是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重大胜利。在历时半个多月的激战中,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牺牲,参战部队4.6万人,伤亡失踪7500人,歼灭日军1万余人。它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凶焰,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坚持抗战的必胜信心。——《中国抗日战争全史》(军事科学院军事历史研究部)(3)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相互配合,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材料三中的台儿庄战役属于哪一类?(1分)

材料四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官兵,持续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我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进一步打牢官兵高举旗帜、听党指挥、履行使命的思想政治基础。——《习近平谈治国理政》(3)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回答,“党指挥枪”的原则是在红军哪一次改编中确立的?(1分)

改革开放新时期应该如何加强人民军队建设?(1分,写出一条建议即可)

22.(本题7分)历史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毛泽东。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洪秀全、康有为和孙中山,是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向西方寻求真理的代表性人物。中国选择走资本主义道路实现富强的实践,从鸦片战争以后的摸索阶段算起,共经历了一百多年。但是,帝国主义的侵略一次次打破了中国学西方的梦。——《中国近现代史论》(祝小宁朱著)

(1)材料一中康有为、孙中山分别领导了中国的哪一场近代化运动?(2分)

材料二(毛泽东、朱德)在江西和湖南腹地,开展着独立的、相对来说不太正统的活动,组织农民和创建苏维埃。他们采取了游击战术,发动了“平均主义”的土地革命,……。他们在不依靠共产国际或驻上海党领导人之帮助或指导的情况下,发展了一块自给自足的根据地……。

——《中国近代史》(徐中约著)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回答,毛泽东、朱德“独立的、相对来说不太正统的活动”开辟了怎样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2分)

材料三中国共产党依据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所创造的政治条件,实行“由发展新民主主义经济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并采取逐步改造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具体政策,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十分落后的国家里,在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做到了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从而比较顺利地实现了社会主义的目标。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

(3)根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回答,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的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1分)

其中,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实行了什么样的政策?(1分)

(4)上述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践给我们什么启示?(1分)

23. (本题7分)从电报、电话到计算机网络,世界联系愈加密切、快捷。阅读下

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人们铭记……主要是因为他发明了电话(另有贝尔发明电话一说)和电灯泡,但是,正是由于电报方面的背景和对股价呼报机的改良,他才取得

了追求发明事业所需的财务自由。讽刺的是,正是由于他和其他发明者所做的改进,最终导致了电报及其周边产业的消亡;因为,任何一个创建在特定技术领域上的行业,都面临着在新发明面前土崩瓦解的危险。

——摘编自《维多利亚时代的互联网》(汤姆·斯丹迪奇著)(1)材料一中电灯是哪一次工业革命的成就?(1分)

发明者是谁?(1分)

材料二因特网起源于阿帕网,阿帕网UCLA第一节点与斯坦福研究院(SRI)第二节点的连通,实现了分组交换技术(又称包切换)的远程通讯,才是互联网络正式诞生的标志。UCLA联网实验的主持者正是克兰罗克教授,不过,准确的时间是1969年10月29日22点30分。

——《电脑报》(2000年4月17日)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在哪个国家?(1分)

互联网的运用对人类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2分)

材料三国产通信产业从零起步,如今发展到与世界通信巨头并驾齐驱,并在5G时代展现出领跑能力,绝不是得益于自我封闭。……面对高科技的技术攻关,封闭最终只能走进死胡同,只有开放合作,道路才能越走越宽。

——《人民日报<中兴事件:切肤之痛激发理性自强>》(2018年4月19日)(3)根据材料三概括,国产电信产业怎么才能“越走越宽”?(2分)

24.(本题8分)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日本研究中心副主

任周永生认为,中国一定要重视同美国关系的改善,同美国关系能够持续改善,和日本的关系就会顺水推舟,变得比较容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半个世纪中,除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几年外,美、日始终在对华问题上既是竞争对手,又是合作伙伴,而中国则处于一种十分被动、受美日宰割的地位,……。在美日的竞争中,美国总是对日本采取姑息、纵容的态度,每到关键时刻,都是以美国做出让步而达成妥协。太平洋战争将中美两国推到了一起,……随着中国革命的胜利,美国又回到了扶植日本的道路上去。

——《敌人朋友还是伙伴》(刘建飞著)

(1)根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回答,美国对日本法西斯侵略行为的姑息、纵容态度是什么政策的体现?(1分)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对日本什么态度?(1分)

中国革命胜利后,美国为什么又回到了扶植日本的道路?(1分)

材料二中美关系的历史性缓和推动了中日关系的解冻、回暖。为了迅速抓住中日关系解冻的这一机遇,在周恩来的领导下,中国外交部和中日友协精心工作、认真布置,为中日两国首脑的复交谈判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周恩来与中日关系的历史性转折》(徐行著)(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回答,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1分)

对中日关系实现正常化有什么影响?(1分)

材料三进入21世纪后,日本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以上几项战略措施的实施上进一步加大力度,争取进一步扩大国际影响,最明显的做法就是加快了“入常”速度,早日实现做政治大国的目标。但由于历史的原因,日本的以上做法又势必引起亚太各国的警觉甚至反感,从而对日本做政治大国起到牵制作用,日本通向政治大国之路并不平坦。——《战后国际关系透视》(苏华著)(3)根据材料三回答,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根本原因是什么?(1分)

亚太各国对日本“入常”警觉甚至反感的历史原因是什么?(1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国际关系的认识。(1分)

九年级中考模拟试卷历史答案

一、选择题(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选项 B D C C B C D C B B

题号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选项 D B C D B B A C C D

二、材料题(30分)

21.(本题8分)

(1)作为军事设施,防御游牧民族南下掠夺。(1分)加重老百姓负担,激化社会矛盾,导致秦末农民战争,加快秦朝灭亡。(1分,意思正确即可)长城体现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团结一致的民族精神;长城也是中华民族抗击外辱的国防象征;长城也是凝聚着民族集体记忆的符号。(1分,答出其中一层意思正确即可)

(2)防范西洋诸国侵略,尤其是防范日本侵略。(1分)甲午中日战争。(1分)(3)正面战场。(1分)

(4)三湾改编。(1分)言之有理即可,可以从武器装备建设、技战术训练、作风建设、思想建设等方面回答。(1分)

22.(本题7分)

(1)戊戌变法、辛亥革命。(2分)

(2)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分)

(3)促进国民经济发展,赢得群众拥护;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确立;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消灭了剥削制度,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等等。(1分)赎买政策。(1分)

(4)和平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必须与时俱进,改革创新;从国情出发,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等等。(1分,言之有理,答出一点即可)

23.(本题7分)

(1)第二次工业革命。(1分)。爱迪生(1分)

(2)美国。(1分)是人类能够远距离、高速度、大容量的信息交流,大大缩短了全球空间,使人类进入“信息时代”。(2分)

(3)在对外开放中实现自主创新。(2分,涉及“对外开放”“自主创新”其中每一层意思各1分)

24.(本题8分)

(1)绥靖政策。(1分)美国民众同仇敌忾,政府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1分)将日本变为对抗共产主义(或美苏冷战)的亚洲基地。(1分)

(2)1972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即上海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步入正常化轨道。(1分)推动了中日关系的解冻、回暖,加快中日邦交正常化的实现。(1分)

(3)日本经济实力的增强。(1分)日本未能就侵略行为向中、韩等“二战”受害国道歉。(1分)

(4)不姑息、不纵容侵略行为;国家利益是外交政策的根本出发点。等等。(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