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详解
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

社会学研究1996年第5期论社会学的“基本问题”谭 明 方 当前,在我国社会学理论界,关于社会学的“研究角度”、“研究特点”、“研究对象”以及“研究范式”等研究范畴的研究,存在着较大的偏误。
其主要原因,是研究者们忽视对社会学“基本问题”的研究。
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是关于“行动者个体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社会共同体的存在和作用”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的问题。
从社会学理论研究的逻辑上讲,社会学的“基本问题”,应该是决定社会学的“研究角度”、“研究特点”、“研究对象”、“逻辑出发点”、“研究范式”、“范畴体系”和“理论体系”的“总根源”。
作者:谭明方,男,1956年生,中南财经大学政法系讲师。
一、考察社会学“基本问题”的必要性在我国,有相当数量的社会学研究者都认同这样的观点,即把社会学看成是从“整体的角度”对社会进行研究的学科;认为社会学对社会进行研究的特点,就是将一种社会事物或社会现象与其他相互关联的社会事物或社会现象联系在一起进行“系统地、整体地”考察。
并且,在此基础上,把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定义为“社会整体”,或者“社会系统”、“社会整体良性运行的机制和条件”、“社会生活”等。
我们认为,这种对社会学的“研究角度”、“研究特点”、“研究对象”的认识,其实是对社会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的误解。
而造成这种误解的根本原因,就在于研究者们在提出上述各种社会学的“研究范畴”时,缺乏对社会学“基本问题”的思考。
1.从对社会学“研究角度”和“研究特点”的研究状况看考察社会学“基本问题”的必要性社会学的“研究角度”和“研究特点”的问题,是关于社会学在对社会进行研究时,与其它的社会科学有什么不同的特殊性的问题。
社会学显然不是像经济学、政治学、法学、教育学等学科那样只研究社会生活的某一个特殊领域的学科,而正是由于这种不同,使研究者们产生了社会学是“对社会作整体研究”的推断。
并且,认为只有通过这种区分,才可能将社会学与其它的社会科学相互区别开来。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0条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20条这是社科学术圈推送的第2050篇文章中国社会科学的发展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如下四个方面问题。
一是社会科学性质问题;二是理论与经验关系问题;三是中国社会科学主体性的问题;四是中国社会科学建设机制的问题。
仅以20条分别论述之。
一、社会科学的性质1、概念化。
将关于事物的朴素印象,上升至对事物必然性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需要借助概念。
概念化即意味着学术化,是跨越日常经验至学术经验的必须手段。
概念化须符合逻辑推演,符合形式逻辑。
2、理论化。
社会科学是对经验的抽象、概括和简化。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去粗取精,去伪存真,透过现象看本质。
就是说,社会科学应当形成对经验更有概括力的认识,应当使人们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社会机制,更加低成本地掌握和运用社会规律。
3、范式。
一套具有共识性的概念、理论和方法构成社会科学范式。
社会科学范式提供一整套的认识、解释经验现象和理论问题的框架和路径。
4、学科化。
科学范式与教育体制、研究制度及其它科学制度结合形成学科。
社会科学的学科化,可以使社会科学相对独立地发展演化,使理论具有相对自主演进的可能,使社会科学研究较低成本地组织起来。
理论的重大突破往往是对新经验的回应,而不是理论自我演进的结果。
二、经验与理论的关系5、社会科学理论是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提炼,经验构成理论的“本体”。
西方社会科学理论是对西方历史经验的总结,中国社会科学理论是对中国历史经验的总结。
6、发展中国社会科学时,须借鉴西方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
西方已有成熟的社会科学传统,应站在理解中国经验的立场上,对其理论和方法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洋为中用。
7、理论运用应提倡片面的深刻。
理论可以是片面的,但必须是深刻的。
不可用现成大词简单地概括表述中国经验。
也不可以用没有具体语境也无具体所指的哲学思考来代替对中国问题的研究。
8、扎根中国经验。
长期田野调查形成厚重经验,形成经验质感,重视田野的灵感,经验的意外。
理论思考要与经验互动,不断地从经验中吸取营养。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方法学问题

目录
• 引言 • 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 方法学问题与挑战 • 解决方法与建议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研究背景与意义
研究背景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人文社会科 学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更新和变革。为了更好地 理解和应对社会现象,研究者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研究 方法。
总结词
混合方法研究是一种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的研究范式,整合不同数据是其中的 一个重要环节。
详细描述
在混合方法研究中,研究者需要综合运用定量和定性两种方法来收集数据,并进行相应的分析和 解释。由于两种方法的数据来源、收集方式和处理手段不同,如何将它们有效地整合在一起是一
个重要的问题。研究者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以确保不同数据的可比性和一致性。
案例二:民族志研究中的主观性影响
总结词
主观性影响可能会导致民族志研究结果的不准确和偏颇。
详细描述
如果研究者不能完全排除主观性的影响,那么民族志研究的结果可能会出现偏差 ,无法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因此,研究者需要对自身的立场和偏见进行反思和审 视,以确保研究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案例三:混合方法研究中整合不同数据的问题
总结词
通过深入探究个体的经验和意义来理解社会现象,强调主观 性和解释性。
详细描述
定性研究方法注重对研究对象的主观感受和意义进行深入探 究,通过访谈、观察、参与式观察和案例研究等方法来收集 数据,并运用归纳和演绎等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 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深层含义和逻辑。
混合研究方法
总结词
结合定量和定性两种研究方法的优点,以提高研究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样本选择偏差
人文社科研究方法300问 -回复

人文社科研究方法300问-回复“人文社科研究方法300问”收集了大量与人文社科研究方法相关的问题,本文将对其中一些问题进行回答,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人文社科研究方法。
一、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设计1. 研究方法的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在选择研究方法时,需要考虑研究对象的性质、研究目的、数据类型、资源和时间限制等因素。
不同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需要采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同时还需要考虑实施的可行性和效率。
2. 什么是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指研究者在进行研究时所采用的整体计划或策略,包括研究问题的设定、数据的收集方法和分析方法等。
研究设计应根据研究目的和问题合理选择,并保证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3. 研究设计的类型有哪些?研究设计的类型包括实证研究设计和理论研究设计。
实证研究设计旨在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检验和验证假设或理论,而理论研究设计则主要关注理论的构建和发展。
二、数据收集与分析4. 数据收集的方法有哪些?数据收集的方法包括问卷调查、访谈、实地观察、文献研究等。
不同的研究目的和问题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确保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
5. 问卷调查的设计要注意哪些问题?问卷调查的设计要注意问题的准确性、清晰性和适切性。
问卷要设计简洁明了的问题,并避免冗长和复杂的描述,确保参与者能够理解和回答。
6. 数据分析的步骤有哪些?数据分析的步骤包括数据清理、数据编码、数据输入、数据检验、数据分析、结果解释和报告撰写等。
数据分析要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并运用相应的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三、文献研究与学术写作7. 文献研究的作用是什么?文献研究是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全面和深入的综合分析和评价,可以帮助研究者了解研究领域的发展和动态,并为研究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8. 如何进行文献研究?进行文献研究时,可以使用数据库、图书馆资源和学术搜索引擎等工具,检索和收集相关文献,并进行文献综述和文献回顾等工作。
社会科学研究中几个基本问题

定量研究方式与定性研究方式
哲学基础 研究范式 逻辑过程 理论模式 主要目标 分析方法 主要方式 资料收集技术 研究特征
定量研究
实证主义 科学范式 演绎推理 理论检验 确定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 统计分析 实验、调查 量表、问卷、结构观察等
客观
定性研究
人文主义 自然范式 归纳推理 理论建构 深入理解社会现象 文字描述 实地研究 参与观察、深度访问等
例: 失地农民
研究主题:失地农民
研究问题:权益保障问题、补偿安置问题、再社会化问 题、养老问题、医疗保障、生存状况、就业体系、制 度变迁、社会认同、城市适应、社区治理模式
2.研究设计阶段
如果说选择研究问题的意义在于确定研究的目标和方向,那 么研究设计阶段的全部工作,就可以理解成为实现研究的目标 而进行的道路选择和工具准备。
不同的研究类型和不同的设计方案也决定了不同的研 究方式
研究设计的类型划分
从研究目的上可分为描述性研究,解释性研究和探索 性研究 从研究的时间性上可分为横剖研究和纵贯研究 从调查的范围上可分为普查、抽样调查和个案调查 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
3.研究的实施阶段
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具体贯彻研究设计中所确 定的思路和策略,按照研究设计中所确定的方式、方 法和技术进行资料的收集工作。
所谓道路选择,指的是为达到研究的目标而进行的研究设计工作, 它涉及研究的思路、策略、方式、方法以及具体技术工具等各 个方面。
所谓工具准备,主要指的是对研究所依赖的测量工具或信息收集工 具如问卷、量表、实验手段等等的准备。
研究设计
研究设计是对研究类型、研究程序和具体方法加以选 择并制定详细的研究方案
以实地研究为代表的定性研究方式,则集中地 体现了人文主义方法论的倾向
社会学问题的设问与解答..

(四)实验:
实验方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 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
(五)文献研究:
是通过搜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 讨各种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
(二)社会学研究的四种主要研究方法的优劣
文献研究
根据所研究的文献类型,不仅能提供 研究者依赖于现存的资料,而这些资料 大量的数据,还能提供有深度的原始 可能是片面的。 资料。 一项研究整体上市历史性研究或具备 资料可能难以解释在何种程度上体现了 明确的历史维度时,这种方法很重要。真正的趋势,就像某些官方统计那样。
四、社会学研究的客观性与伦理性
社会学问题的提出与解答
社会学研究就是要超越人们对日 常生活的表层理解。
—— 安东尼·吉登斯
一、社会学问题的提出
(一)社会学的问题:海面下的冰山 问题:社会的运作方式不同于社会是应当如何运作的。(实然知识与应然知识两类知识在 提问时的作用)
A.经验研究(经验性问题或事实性问题)
B.理论研究(理论性问题) 第一,描述性研究目的是说明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什么?(who、when、where)。 第二,解释性研究的目的是说明社会现象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发生的(how、why)? (二)研究步骤 (1)提出问题(核心概念的操作化) (2)文献回顾 (3)研究设计(明确问题、提出假设、获得数据、建立分析模型) (4)提出假设—关于两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之间联系方式的推断性陈述 (5)实施研究 (6)解释
三、研究方法
(一)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
定性方法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性质和特 征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一般说,实地研究和非介入性研究属于定性方法。 定量方法是对社会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与数量变化进行分析的一种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关系:在实际研究中,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是经常配合使用的。 在进行定量分析之前,研究者须借助定性方法确定研究对象的性质;在进行定性分析过程中, 研究者又须借助定量研究确定现象发生质变的数量界限和引起质变的原因。
社会学问题的设问与解答

问卷调查 有可能有效地搜集大量的个体数据。 所搜集的资料可能是肤浅的;如果调查 允许对答卷者的回答进行精确的比较。问卷高度标准化,就可能忽略答卷者的 观点之间的重要差异。 答案可能是人们声称认为而非实际所认 为的。 实验 研究者可以控制特定变量的影响。 通常更容易被以后的研究者所重复。 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不能带进实验室。 那些研究者的反应可能受其实验情境的 影响。
(二)研究步骤
(1)提出问题(核心概念的操作化)
(2)文献回顾
(3)研究设计(明确问题、提出假设、获得数据、建立分析模型) (4)提出假设—关于两个变量或多个变量之间联系方式的陈述 (5)实施研究 (6)解释 (7)报告研究发现
二、理解因果
(一)因果关系:是指一个事件或情境引发另一事件或情境的一种关联 (二)因果与相关
社会学问题的提出与解答
社会学研究就是要超越人们对日 常生活的表层理解。
—— 安东尼·吉登斯
一、社会学问题的提出
(一)社会学的问题:海面下的冰山
问题:社会的运作方式不同于社会是应当如何运作的。
A.理论研究(理论性问题) B.经验研究(经验性问题或事实性问题) 第一,描述性研究目的是说明何时、何地、何人发生了什么?(who、when、where)。 第二,解释性研究的目的是说明社会现象是“如何”以及“为什么”发生的(how、why)?
A.相关是指在两组事件或变量之间存在着一种规律性的关系。 B.变量是指个体或群体在上述规律性关系方面各见差异的某一向度。 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在因果关系中的原因变量,或解释性变量。 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因变量是因为自变量的变化而产生的现象变化或结果。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摘要: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逐渐重视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大有知耻而后勇的作风,然而,对于人文与社会科学这一重要的研究对象,却始终得不得足够的重视,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几乎陷入了泥沼而难以自拔。
本文针对当前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问题一、引言人类的科学体系,是由自然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共同构成的。
人类需要自然科学来指导自己改造自然;同时,人类也需要人文与社会科学来指导自己改造社会。
人类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自然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共同指导和推动的结果。
所以人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就必须密切注意保持人类科学体系的综合发展。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逐渐重视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大有知耻而后勇的作风,然而,对于人文与社会科学这一重要的研究对象,却始终得不得足够的重视,在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几乎陷入了泥沼而难以自拔。
本文针对当前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二、开展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意义开展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够通过逐渐形成一整套系统的的理论和方法来对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影响因素及其创新力进行分析,从而摸索出一条持续发展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康庄大道,并进一步丰富这一领域内的理论成果;开展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研究,也能够帮助相关的决策部门对于不同学科以及同一学科的不同领域的发展现状和人文与社会科学在可预见的未来的竞争力发展趋势进行正确的分析和判断,从而为相关的决策部门在政策的制定、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等方面提供充实可靠的依据;开展人文与社会科学的研究,还能够帮助相关的决策部门对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发展优势及其制约因素进行精确的分析和探究,从而可以及时地调整政策和策略,并最终从根本上大大提高我国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发展水平和能力。
三、我国当前人文与社会科学研究的几个问题1、教科书批判情结教科书批判情结产生的原因是很复杂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ersonal Motivations- based on the idea that people have
expectations for the outcomes of their choices and select activities accordingly
– Social foundation of ROS
Norms – Contend that there are fundamental agreements about
appropriate and desired settings among groups of unassociated people
– Research related to acceptability, capacity, support for management and limitations, trade-offs
不同的学科也有不同的方法论 在社会研究中应遵循何种方法论,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因为研究社会现象有各种可供选择的方法论、研究途
径和判断标准,这就要对具体现象作具体分析
因此,在做具体研究时,研究者一般是根
据研究课题的性质,来选择更适于这一课题
的方法论和学科理论作为指导,或者是根据
自己在理论、方法论方面的专业特长来选择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研究的过程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理论问题
§1 社会研究方法体系
一、方法论 methodology
方法论是指指导研究的一般思想方法或哲 学,包括研究的基本假设、逻辑、原则等 问题。
社会研究的方法论所探讨的主要问题包括:
社会现象的性质及其理解; 社会研究的哲学基础及其假定; 社会研究过程和结果的客观性问题; 社会研究者的价值与研究之间的关系; 社会研究中的不同范式及其应用; 不同研究方式的内在逻辑等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Feminist paradigms
- examines how previous images of social reality have often come from and reinforced the experiences of men.
– Are the needs, demands, and interests of women adequately responded to in recreation? – Are there equal professional opportunities for women in natural resources management? – How is power allocated and assigned in professional, academic and community settings?
Structural functionalism
- focuses on the functions the elements of society perform for the whole system of society.
– What is the purpose of parks, and how do fees help or interfere with providing those goods and services
社会科学研究的两种方法论
(一)实证主义方法论 positivist sociology
社会研究应向自然科学研究看齐,要通过具体客观的观察、通过
经验概括得出结论。
定量研究
(二)人文主义方法论
anti-positivist sociology
社会研究要考虑人的特殊性,要发挥研究者在研究中 的主动性。 定性研究
Ethnomethodology
focuses on how people make sense of life while they are living it.
– Multiphasic aspects of the experience, 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 fire-fighter?
Symbolic interactionism
- examines development of shared meanings and social patterns in the course of social interactions.
– Studies of visitor types, desired setting conditions, specialization, etc.
适当的研究题目。
二、研究方式
定义:指研究采取的具体形式或研究的具体类型 研究方式包括研究法与研究设计类型
社会科学常用研究方式
调查研究 实验研究 实地研究 文献研究
Consumer choice theories-
using principles of microeconomic theory, visitors and tourists will make vacationing and recreational decisions based on a cost-benefit analysis that considers scarcity, opportunity cost, substitutability and external factors such as pressure by family members.
Other Common Social Science Paradigms in Recreation Conflict
- focuses on attempts of a person or group to dominate and avoid being dominated.
– Competition between users, conflict between management and visitors, community concerns,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