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器分析实验讲义1-8
武汉大学第五版仪器分析仪器分析讲义

仪器分析讲义绪论(Introduction)仪器分析是化学类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把握经常使用仪器分析方式的原理和仪器的简单结构;要求学生初步具有依照分析的目的,结合学到的各类仪器分析方式的特点、应用范围,选择适宜的分析方式的能力。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状态和结构的科学。
它包括化学分析和仪器分析两大部份。
化学分析是指利用化学反映和它的计量关系来确信被测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一类分析方式。
测按时需利用化学试剂、天平和一些玻璃器皿。
它是分析化学的基础。
仪器分析是以物质的物理和物理化学性质为基础成立起来的一种分析方式,测按时,常常需要利用比较复杂的仪器。
它是分析化学的进展方向。
仪器分析与化学分析不同,具有如下特点:(1)灵敏度高,检出限量可降低。
如样品用量由化学分析的ml、mg级降低到仪器分析的µL、µg级,乃至更低。
它比较适用于微量、痕量和超痕量成份的测定。
(2)选择性好。
很多仪器分析方式能够通过选择或调整测定的条件,使共存的组分测按时,彼其间不产生干扰。
(3)操作简便、分析速度决,易于实现自动化。
(4)相对误差较大。
化学分析一样可用于常量和高含量成份的分析,准确度较高,误差小于千分之儿。
多数仪器分析相对误差较大,一样为5%,不适于常量和高含量成份的测定。
(5)需要价钱比较昂贵的专用仪器。
§1-1.仪器分析方式的内容和分类(Classification of Instrumental Analysis)分类:1.光学分析法以物质的光学性质为基础的分析方式(1) 分子光谱: 红外吸收可见和紫外分子荧光拉曼光谱(2) 原子光谱: 原子发射AES 原子吸收AAS 原子荧光AFS(3) X射线荧光: 发射吸收衍射荧光电子探针(4) 核磁共振顺磁共振2.电化学分析法溶液的电化学性质用于确信物质化学成份的方式(1)电导法:电导分析法电导确信物质的含量电导滴定法溶液的电导转变确信容量分析的滴定终点。
化验室设备仪器分析培训讲义完整

1.9 脱盐水系统
1.9.1 岗位目的及意义 脱盐水站负责供给工艺装置和锅炉所需的脱盐水。此外,工艺冷凝液、蒸汽冷凝液和
电子给予体的叫软碱,具有小的电子给予体的分子叫硬碱,这就是硬软酸碱理软亲软,软硬交界不分亲近.
甲醇:CH3—OH 是由甲基 CH3+和羟基—OH-两官能团组成的分子,而甲基是一个软酸官能
团,羟基是一硬碱官能团.而 H2S 属于硬酸软碱类.CO2 属于硬酸类.所以甲醇吸收 CO2、H2S
应是:
CH3——OH
H-HS CO2
这也反映了甲醇既可吸收 CO2,又可以吸收 H2S 之特性.
甲醇对 CO2、H2S 有高的溶解度,而对 H2、CH4、CO,等溶解度小,说明甲醇有高的选择
性,另一方面表现在对 H2S 的吸收要比 CO2 的吸收快好几倍,溶解度前者比后者大,所以可
以先吸收 CO2,再吸收 H2S.脱除的 H2S 和 CO2 经过闪蒸和富集去硫回收和罐区。净化气中的
中间化合物,最后生成高能活性甲醇分子 CH3OH 四、解析:高性能甲醇在催化剂表面发生解析,生成游离态甲醇. 五、扩散:反应产物 CH3OH 自气体催化剂界面扩散到气相中去.
精馏是利用物质挥发性不同(沸点不同)而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分离开的过程,精馏过
程在精馏塔内完成, 1.4.3 分析项目
本工段分析合成气进、出口气,循环气、驰放气、膨胀气、粗甲醇、还原用气、汽 包排污液、精甲醇、废水、杂馏成分、NaOH 水溶液
仪器分析实验

仪器分析实验Standardization of sany group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仪器分析试验讲义(第二版)授课人:李蓉王小刚西北大学化工学院食品科学系2004年6月编制实验一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一.实验目的1.了解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掌握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的方法。
(1)吸收曲线的测绘;(2)标准曲线的测绘;(3)未知样中铁含量的测定;二.原理图1-1 分光光度计光学系统图1-光源 2-进光狭缝 3,6-反射镜 4,7-透镜 5-棱镜8-出光狭缝 9-比色皿 10-光电调节器 11-硒光电池 12-检流计1.分光光度法及其测量的条件:分光光度法主要利用的是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按照郎伯-比尔定律,在一定的线性范围内(即浓度范围内)找出吸光度A与物质含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主要受显色条件和测量吸光度条件的影响,其中显色条件主要与显色剂的用量、介质的酸度、显色温度、显色时间以及干扰离子的消除等有关;而测量吸光度的条件则与入射波长λ、吸光度范围以及参比溶液等有关。
2.邻二氮杂菲-亚铁配合物:在显色前,首先用盐酸羟胺把Fe3+离子还原为Fe2+离子,其反应式如下:在pH=2-9的条件下,Fe2+离子与邻二氮杂菲生成极稳定的橘红色配合物,其反应式如下:该配合物的lgK稳= ,摩尔吸光系数ε510= ×104。
测定时,溶液酸度控制在pH=,以避免酸度过高导致反应速度过慢,酸度过低Fe2+离子水解,从而影响显色;此外,若溶液中存在着可与显色剂生成沉淀(Bi3+、Cd2+、Hg2+、Ag+、Zn2+)或有色配合物(Ca2+、Cu2+、Ni2+)的离子时,应注意它们的干扰作用。
三.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1.打开电源开关,使仪器预热20分钟;2.按“方式键”(MODE)将测试方式设置为吸光度方式;3.按“波长设置”键(p,σ)设置想要的分析波长;4.打开样品室盖,将盛有参比和被测溶液(约2.5 cm)的比色皿分别插入比色槽中,盖上样品室盖;5.将参比溶液推入光路中,按“100%T”键调整零ABS;6.将被测溶液拉入到光路中,此时显示器上所显示的是被测样品的吸光度值。
仪器分析实验讲义

仪器分析实验讲义基础化学实验教学中心2008年9月13日目录《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对学生的基本要求 (3)实验一分光光度法测定邻二氮菲一铁(Ⅱ)络合物的组成 (5)实验二食品中NO2-含量的测定 (7)实验三有机化合物紫外吸收光谱及溶剂对吸收光谱的影响 (9)实验四红外光谱的校正—薄膜法聚苯乙烯红外光谱的测定 (11)实验五红外光谱测定有机物结构 (13)实验六磷酸的电位滴定 (16)实验七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灵敏度和自来水中钙、镁的测定 19 实验八巯基棉分离富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痕量镉 (21)实验九原子吸收法测定矿石中某些金属元素的含量 (23)实验十电位滴定法测定陈醋中的总酸含量 (26)《仪器分析实验》课程对学生的基本要求1. 对预习的要求为了避免实验中“照方抓药”的不良现象,使实验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实验前必须进行预习:①认真阅读实验教材、参考教材、资料中的有关内容。
②明确本实验的目的。
③掌握本实验的预备知识和实验关键。
④熟悉本实验的内容、步骤、操作和注意事项。
⑤写好简明扼要的预习报告后,方能进行实验,若发现预习不够充分,应停止实验,要求熟悉实验内容后再进行实验。
2. 对实验的要求①认真操作,细心观察,如实记录,不得抄袭他人数据。
实验中测量的原始数据必须记录在专用的实验记录本上,不得将数据记录在纸片上或其他地方,不得伪造和涂改原始数据。
实验完成后,需经任课教师在数据记录本上签字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②认真阅读“实验室规则”和“实验室学生须知”,要遵守实验制度,养成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实验中保持肃静,遵守规则,注意安全,整洁节约。
③实验过程中应勤于思考,仔细分析,力争自己解决问题,遇到难以解决疑难问题时,可请教师指点。
④设计新实验和做规定以外的实验时,应先经指导教师允许。
⑤实验完毕后,将公用仪器放回原有的位置,擦净桌面,填好实验记录卡,并交给指导老师。
最后由值日生负责打扫卫生,装去离子水,清理水池废物,倒垃圾。
《仪器分析实验》PPT课件

实验内容
归一化法测定混合芳烃中各组分的百分 含量。
面积外标法定量测定气体中甲苯含量
.
11
归一化法
气相色谱中,把所有出峰组分含量之和以百分之百计算的 定量分析方法称为归一化法
样品中所有组分都能从色谱柱流出来并被检测到 各个组分的含量不能相差太大
归一化法所得色谱图
在FID上,各种烃类的相对质量 校正因子都很相近,混合芳烃中 各组分的百分含量近似等同于面 积的百分含量
=>
.
47
一 NMR的三要素--磁性核、静磁场、射频场
2. 静磁场:没有外加静磁场时,原子核的自旋是任 意取向的,样品的宏观磁矩为零。当把含磁性 核的样品放入静磁场时,对于自旋I=1/2的原 子核,核自旋有两种取向:一种与外加静磁场 平行,原子核的能量降低;另一种与外加静磁 场反平行,原子核的能量升高,即原子核产生 能级分裂。
.
36
3、Varian Satrun GC/MS 是具有大质谱功能的台式质谱仪
内离子源设计
MS/MS设计
The Quadrupole Ion Trap
Top endcap Ring Electrode Bottom Endcap
Filament assembly GC column inlet
浓度为100,500,1000 ppm,直接进样1 μL
归一化法所得色谱图
.
工作曲线
14
外标法测定样品时对体积要求如何?是否像归一化法一 样,进样体积不一定要非常准确?
外标法不同于归一化法,它对进样体积的要求 非常严格,一定要很准确,这样才能得到较好 的定量依据。
归一化法测得的是百分含量
不同仪器得到的工作曲线是不一样的,在做实 验的时候,要使结果准确,还要对工作曲线进 行及时的校正
《仪器分析实验》讲义-2012.9.10

《仪器分析实验》讲义化学化工学院2012年09月目录葛根样品溶液的制备:将葛根药材用植物粉碎机粉碎,过60目筛,置于小烧杯中,于烘箱中60℃干燥2h,取出,置于干燥器中冷却备用。
(4)实验三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铜-标准曲线法 (5)实验四分子荧光光谱法测定二氯荧光素 (7)实验五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痕量硒 (9)实验六紫外吸收光谱法测定废水中的苯酚 (10)实验七气相色谱法测定混合苯的组成 (12)一、实验目的 (12)二、实验原理 (13)三、仪器与试剂 (13)四、实验步骤 (13)五、结果处理 (13)六、注意事项 (13)七、思考题 (14)实验八薄层色谱法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 (14)实验九库仑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 (17)实验十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 (20)水中苯系物的组成 (20)实验十一ICP-OES法测定自来水中的Cu、Pb含量 (22)实验十二松果菊中组分的LC-MS分析 (24)1实验一离子色谱法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无机阴离子一、实验目的1、掌握离子色谱法测定自来水中的阴离子的原理和方法2、熟悉ICS-90型离子色谱仪的正确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离子色谱法是高效液相色谱的一种。
在高压泵的作用下,淋洗液通过定量管,将样品载带到离子交换分离柱中,依据各组分对离子交换剂亲合力的不同而得到分离。
亲和力越大,则保留值越大,出峰越晚。
淋洗液和分离后的各组分进入抑制器,可降低淋洗液的背景电导,增加样品离子的响应值,提高测定的灵敏度;然后通过电导池,测量出各组分的信号响应值;通过与标准溶液对照,用外标法计算出自来水中Cl-和SO42- 的浓度。
在离子色谱中,抑制器串联在分离柱与电导检测器之间,通过电解水产生H+。
其作用:(1) Na+, A-→H+, A- 提高待测离子的电导值,从而提高灵敏度。
(2) OH-, H+→H2O 降低淋洗液的背景电导值,以减少噪音。
ICS-90离子色谱仪由以下几个基本部分组成:淋洗液,高压输送泵,进样阀,分析柱,抑制器和电导池。
仪器分析实验讲义

实验1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铁条件的研究及微量铁测定一、实验目的1.通过本实验学会分光光度法测定条件的选择方法2.联系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应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定量分析时,通常要经过称样、溶解、显色及测量等步骤,其中显色反应条件是影响测定灵敏度和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显色反应条件包括显色剂用量、溶液酸度、显色反应时间和温度、试剂加入顺序及干扰物质的影响等,均需一一加以研究,以便拟定出最佳分析方案,使测定既准确又快速。
本实验通过对Fe(Ⅱ)-邻二氮菲显色反应条件的研究,初步了解拟定分光光度法测定条件的方法。
邻二氮菲是测定微量铁的高灵敏性、高选择性试剂,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是化工产品中微量铁测定的通用方法。
在酸度为pH 2~9的溶液中,邻二氮菲和Fe2+生成橘红色配合物:该化合物的lgK稳= 21.3(20℃),在510 nm 处有最大吸收,摩尔吸收系数ε510 = 1.1×104L•mol-1•cm-1。
三、试剂和仪器100 μg/mL铁标准溶液:准确称取0.8634 g NH4Fe(SO4)2.12H2O于100 mL烧杯中,加入20 mL盐酸(6.0 mol/L)及少量水溶解,移入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作为储备液。
用时稀释成10.0μg/mL的工作液。
1.0 mol/L pH 5.0 NaAc-HAc缓冲溶液:称取分析纯NaAc.3H2O 32 g,溶于适量水中,加入6 mol/L HAc 68 mL, 稀释至500 mL。
1.0 mol/L HCl 溶液;0.4 mol/L NaOH 溶液;10% 盐酸羟胺溶液(新鲜配制);0.12%邻二氮菲水溶液(新鲜配制)。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酸度计。
四、实验步骤(一)测定条件的研究(1)吸收曲线的绘制吸取分别取铁工作液(0.0010 mol/L)3.0 mL于50 mL 容量瓶中,加入1 mL的10% 盐酸羟胺溶液;振荡后,放置2 min。
仪器分析实验讲义-精选文档132页

定量测定的方法
1. 标准曲线法
2. 标准加入法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法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以溶液中物质分子对光的选择性 吸收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类分析方法。 特点:带光谱
分子光谱 应用:定性分析-最大吸收波长
定量分析-朗伯-比尔定律(标准曲线法和标准加入 法)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实验目的 学习确定实验条件的方法,掌握邻二氮菲分光
仪器分析实验
漆红兰、高强、杜建修、岳宣峰
组成(10个实验): 光 四个实验 (分光光度法、紫外吸收光谱法、
荧光分析法和原子吸收光谱法) 电 四个实验(电位分析法(离子选择电极和
电位滴定法)、电解分析法、循环伏安法) 色谱 两个实验(气相色谱和液相色谱)
实验目录
1. 邻二氮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铁 2. 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 3.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最佳实验条件的选择 4. 荧光光度法测定多维葡萄糖粉中维生素B2的含量 5. 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离子 6. 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NaOH浓度 7. 库仑滴定测定硫代硫酸盐 8. 循环伏安法测定亚铁氰化钾 9. 苯、甲苯和乙苯混合物的分离与定量分析 10. 反相色谱法测定中药样品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
实验目的 学习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原理。
掌握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含量的实验技术。 掌握TU-190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使用方法并了
解此仪器的主要构造。
实验原理
本实验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蛋白质 含量。蛋白质中酪氨酸和色氨酸残基的苯环 含有共轭双键,因此,蛋白质具有吸收紫外 光 的性质,其 最大吸收峰位 于 280 nm附 近 (不同的蛋白质吸收波长略有差别)。在最 大吸收波长处,吸光度与蛋白质溶液的浓度 的关系服从朗伯-比耳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实验仪器及参数
AFS-933 原子荧光光度计及 SA-10 形态分析仪(北京吉天仪器有限公司)、 阴离子交换柱:Hamilton PRP-X100 (250mm×4.1mm i.d.,10μm ) 保护柱:Hamilton PRP-X100 (25mm×2.3mm i.d.,12-20μm) pH 酸度计(德国梅特勒-托利多)、砷空心阴极灯、微量注射器(100µL)
离子水稀至 100mL,摇匀。 (4)硼氢化钠-氢氧化钠溶液(15g·L-1):称取 5g 氢氧化钠溶于 200mL 去离子水,加
入 15g 硼氢化钠并使其溶解,用去离子水稀至 1000mL,摇匀。 (5)2% 盐酸溶液(v/v):移取 20ml HCl(GR),用去离子水稀释至 1000mL,摇匀。 (6)(1+1)盐酸溶液(v/v)。
6.00,经过0.45 μm滤膜过滤,超声脱气10min。 实验所用水为超纯水。
四、实验步骤
1. 样品前处理
称取两份 0.5 g 茶叶样品,同时做样品空白,分别加入 20 mL (V/V)为 70 %甲醇作为提 取剂,混匀后置于超声波中室温超声萃取超声提取 90min,然后在 4000 r/min 离心 20 min, 倒出上清液于比色管中,在 60 ℃下氮吹至约剩下 2 mL,冷却后用超纯水稀释、定容至 5 mL, 然后通过 0.45 um 的滤膜过滤,用于砷的形态分析。
水稀至 100mL,摇匀。 (4)硼氢化钠-氢氧化钠溶液(15g·L-1):称取 5g 氢氧化钠溶于 200mL 蒸馏水,加
入 15g 硼氢化钠并使其溶解,用蒸馏水稀至 1000mL,摇匀。 (5)2% 盐酸溶液(v/v):移取 20ml HCl(GR),用蒸馏水稀释至 1000mL,摇匀。 (6)(1+1)盐酸溶液(v/v)。
三、样品的测定 1.10ng·mL-1 砷标准溶液的配制 移取 1mL 砷工作溶液(1ug·mL-1),加入 4mL(1+1)HCl 和 10mL 硫脲溶液,用去离
子水定容至 100mL,摇匀,静置 30min。 2.水样的配制 吸取水样 1mL 于 100mL 的容量瓶中,加入 4mL(1+1)HCl 和 10mL 硫脲溶液,用去
电流、载气等进行实验,数据填入表 2 中。
表 2 条件实验
灯电流(mA)
40
50
60
70
80
荧光信号 IF
载气(mL·min-1)
200
400
600
800
1000
荧光信号 IF
4.上机测试 按仪器的操作要求,测定标准系列及改变条件后的荧光信号,并记录数据。测试完成后,
清洗 10 次,测试完成。 五、数据处理
实验三
一、实验目的
HPLC-AFS 测定茶叶中不同形态砷的分离测定
1. 了解液相色谱分离原理; 2. 了解形态分析仪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3. 掌握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测砷形态的方法原理 ; 4. 了解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二、方法原理
砷普遍存在于各种环境介质中,是元素周期表中第四周期第V主族的类金属元素,在地 壳中的丰度列第20位,在环境和生物体中存在的砷化合物形态有50种。砷及其化合物毒性和 生物有效性及迁移释放活性与其赋存状态密切相关,不同形态的砷环境毒理学性质相差迥异, 砷总量的测定不足以评价其毒性、有益性以及生物有效性,甚至有可能产生误导。因此,测 定砷元素在特定样品中的存在形态,才能可靠评价其对环境和生态体系的影响。
四、测量条件的选择
1.10ng·mL-1 标准溶液的配制 移取 1mL 砷工作溶液(1ug·mL-1),加入 4mL(1+1)HCl 和 10mL 硫脲溶液,用蒸馏 水定容至 100mL,摇匀。
2.水样的配置 移取 1mL 水样溶液,加入 4mL(1+1)HCl 和 10mL 硫脲溶液,用蒸馏水水定容至 100mL, 摇匀。 3. 标准空白和样品空白溶液的配置 移取 1mL 蒸馏水,加入 4mL(1+1)HCl 和 10mL 硫脲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 100mL, 摇匀。
离子水定容至 100mL,摇匀,静置 30min。 3. 标准空白和样品空白溶液的配置 移取 1mL 蒸馏水,加入 4mL(1+1)HCl 和 10mL 硫脲溶液,用蒸馏水定容至 100mL,
摇匀。 4.仪器参数:按表一所示,设置最佳参数。
表一
负高压 V 灯电流 mA 辅助灯电流 mA
280
60
20
原子荧光光谱仪工作原理:
在一定工作条件下,荧光强度 IF 与被测元素的浓度 c 成正比,其关系如下: IF = K c
氢化物发生原理
BH4- + H++ 2As3+ +3H2O →2AsH3↑+H2↑ + BO33-
生成的 AsH3 蒸汽在载气的带动下,经过火焰原子化,As 原子接受由低压砷灯发出激发 光照射,基态砷原子被激发到高能态,当返回到基态时辐射出共振荧光,此荧光经聚光镜聚 焦于光电倍增管,实现光电转换,最后得到信号。
实验二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水样中总砷的含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 掌握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测定水样中总砷含量的方法。
二、仪器设备与试剂材料
1.PF6 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北京普析通用)
2. 砷高强度空心阴极灯。 3.试剂: (1)砷标准贮备液(1000ug·mL-1):国家标准。 (2)砷实验工作溶液(1ug·mL-1):由砷标准贮备液 1000ug·mL-1 逐级稀释得到。 (3)硫脲溶液(100g·L-1):称取硫脲 10g,加入 80mL 去离子水,水浴加热溶解,去
在原子荧光光谱分析中测量条件选择得是否正确,直接影响到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精密
度和准确度。本实验通过砷的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测量条件的选择,如灯电流、载气流量等,
确定这些测量条件的最佳值。
三、仪器设备与试剂材料
1.PF6 型原子荧光光谱仪(北京普析通用),砷高强度空心阴极灯。
2.试剂: (1)砷标准贮备液(1000ug·mL-1):国家标准。 (2)砷实验工作溶液(1ug·mL-1):由砷标准贮备液 1000ug·mL-1 逐级稀释得到。 (3)硫脲溶液(100g·L-1):称取硫脲 10g,加入 80mL 蒸馏水,水浴加热溶解,蒸馏
2. 标准系列溶液的配制
(1) 单标的配制:
如表 1 所示,分别准确移取四种砷的标准储备液 1.00mL 于 10 mL 的比色管中,用超纯 水稀释至 10.00mL,摇匀待用。配成浓度分别为 100ug/L 的砷的四种不同形态的标准溶液。
(2) 混合标准溶液的配制:
分别准确移取四种砷的标准储备液 2.00mL 于 10mL 的比色管中,用超纯水稀释至 10.00mL。配制成浓度为 200ug/L 的砷的混合标准溶液,摇匀待用。
3.60
3.20
2.80
定容总体积 (mL)
4.0
2.00
2.40
2.00
4.00
4.00
3. 砷形态的分离与测定
(1) 色谱柱的平衡
第一步:将滤头放入事先配置好的流动相之内,然后打开形态预处理主机的电源,将排空阀 逆时针拧松半圈,长按 “hplc” 按钮,屏幕会自动进入 purging(高速排废界面), 出现排废120秒倒计时,时间到零后泵自动停住。
IF = K c
BH4- + H++ 2As3+ +3H2O →2AsH3↑+H2↑ + BO33生成的 AsH3 蒸汽在载气的带动下,经过火焰原子化,As 原子接受由低压砷灯发出激发 光照射,基态砷原子被激发到高能态,当返回到基态时辐射出共振荧光,此荧光经聚光镜聚
焦于光电倍增管,实现光电转换,最后得到信号。
1.根据实验数据绘制各项参数对荧光强度的关系曲线。 2.列出选定砷测量条件的最佳参数:
表 3 仪器最佳工作参数
负高压 V
灯电流 mA
辅助灯电流 mA
原子化器高度 mm
载气流量 屏蔽气流量 读数方式 测量方法
mL·min-1
mL·min-1
六、问题讨论
1.简述影响原子荧光测定的因素。 2.为什么 15g/L 硼氢化钠要现配现用,溶液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的作用是什么? 3.为什么载气流量过大时会使荧光信号下降? 4.原子荧光光谱仪与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在结构上主要有哪些不同点?
本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PLC-HG-AFS)分离测定亚 砷酸根As(III)、砷酸根As(V)、一甲基砷酸(MMA)、二甲基砷酸(MMA)四种砷的形态, 该方法分离速度快,仪器测定砷的灵敏度好,检出限低,采用氢化物发生技术,还可以大大 消除来自样品的化学干扰和背景光谱干扰。HPLC-HG-AFS 联用系统已经被成功应用于大量 环境和生物样品中砷形态分析。
实验一 原子荧光光谱法测量条件的选择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基本结构及使用方法; 2.掌握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测量条件的选择方法及测量条件的相互关系及影响,确定各
项条件的最佳值。
二、方法原理
原子荧光光谱仪工作原理:
在一定工作条件下,荧光强度 IF 与被测元素的浓度 c 成正比,其关系如下:
氢化物发生原理:
2.仪器初始参数
表 1 测量初选条件
负高压 V
灯电流 mA
280
60
辅助灯电流 mA
原子化器高度 载气流量 屏蔽气流量 读数方式
mm
mL·min-1
mL·min-1
测量方法
30
7
600
400
峰面积 标准曲线
3.条件选择试验
按仪器条件允许范围对灯电流(60-100mA)、载气流量(400-1000mL·min-1)对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