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卫生服务需求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第二节 卫生服务需求弹性
一、弹性的概念 弹性表示两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函数关系时,因 变量的相对变化对自变量的相对变化的反映程度。 用弹性系数来表示弹性的大小、衡量因变量相对 变化对自变量相对变化的灵敏程度。(计算公式见 P20)
13
第二节 卫生服务需求弹性
需求通常主要受价格、收入、相关服 务价格的影响,即需求的价格弹性、收 入弹性、交叉价格弹性。
此例子说明什么经济学道理?
2
第一节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
一、卫生服务需求与需要
(一)卫生服务需要
是指从消费者的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支付能力的情况 下,尽可能保持或变得更健康所应获得的卫生服务量。
通常是由医学专业人员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
及获得卫生服务的合理数量。
3
(二)卫生服务需求
在一定时期内,在不同的价格下,消 费者愿意而且能购买某种卫生服务的数量。 卫生服务需求包括卫生服务的个人需求和卫 生服务的市场需求。
4
(二)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的个人需求是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 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计划购买(愿意而且能购买)的某种卫 生服务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消费者相对于价格、 保障状况的收人水平(预算约束 )、卫生服务的效果和个人 或家庭的消费目标和偏好。
5
(二)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的市场需求表示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 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愿意而且能购买 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它是个人需求的总和。
四、医疗保健制度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不同的医疗保健制 度对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不同,免费医疗、部分免 费医疗与完全自费医疗患者相比较,前者由于没有 支付就医所需的全部医疗费用,因而与自费患者相 比,通常更多的利用卫生服务。
《卫生经济学》2卫生服务需求

卫生服务需求 管理系 朱丰根副教授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演讲人姓名
1
2024/8/30
教学目标
01
掌握一般的需 求理论及有关 概念
熟悉卫生服务 需求的特点及 影响因素
02
03
解释需求价格 弹性的概念及 意义
2024/8/30
温州医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2
温州医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40
6)对未来物品(服务)供应情况的预期
对未来物品(服务)供应情况,包括对价 格和供给量的预期,也影响着当前的需 求量。
2.健康状况
健康状况是卫生服务需求发生的决定因素, 但由于并不是所有健康状况不良者都对自身 的健康损害有所认识,也不是认识到自身健 康状况不良者都去利用卫生服务,因而健康 不是卫生服务需求发生的充分条件。
2024/8/30
温州医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29
1)卫生服务价格
通常,价格越高,需求量越低;价格越低,需求 量越高。
2024/8/30
温州医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30
2) 需求者收入
收入越高,消费者对卫生服务的支付能力越 强,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通常对卫生服务 需求也越高;反之,亦然。
2024/8/30
温州医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02
可通过降低时间成本方法增加某些人口对卫生服务的
利用
2024/8/30
温州医学院人文管理学院
52
6.供给者的双重身份
在卫生服务的提供过程中医生具有双重身份, 既是病人选择卫生服务的代理人,同时又是 卫生服务的提供者,所以医生的决策成为决 定卫生服务选择是否合理的关键因素
2024/8/30
3.2卫生服务需求概述2

THANKS
谢
谢
聆
听
1、卫生服务需求的表达方式和定律——需求曲线
需求函数: Qd=f(P)
P D
P1
E1
P2
E2
Q1 Q2
Q
卫生服务需求量与卫生服务
价格之间有一一对应关系,
把这些对应关系用图示法表来自示,就得到一条曲线是卫生
服务需求曲线。
卫生服务的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
P
Q
1、卫生服务需求的表达方式和定律——变动
卫生服务需求的变动 卫生服务本身的价格不变,其他 影响因素改变,导致的卫生服务
需求量的变动。
P
P
E1 E2
Q1 Q2
Q
需求的变动
卫生服务需求量的变动
当其他因素不变,只有价格变动时, 卫生服务的需求量也随之改变。
P
P1
E1
P2
E2
Q1 Q2
Q
需求量的变动
案例:减少香烟需求量的两种干预方法
P
P
P
E1 E2
P1
E1
P2
E2
Q1 Q2
Q
需求的变动
Q1 Q2
Q
需求量的变动
(1)通过香烟的需求曲线的移动,即需求改变(需求减少)实 现减少吸烟数量。
(2)通过提高价格促使需求数量的减少。
2、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
消费者信息缺乏 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卫生服务费用支付的多元性
卫生服务需求概述2
辽宁何氏医学院 张硕
“吸烟危害健康”怎样减少需求
吸烟可以导致呼吸道疾病 和肿瘤,因此一个重要公 共卫生政策是减少吸烟数 量。
2卫生服务需要、需求与利用-yxx

卫生服务需求(demand)
1.经济学把人们在一定时期内的一定价格条件下所愿意购 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称为需求。即形成需求有两个条 件:一是人们的购买愿望,二是购买者或消费者的购买 能力。
2.卫生服务需求(demand):是指人们在一定时期内一定 价格水平下愿意,并有能力消费的实际发生的卫生服务 行为
3.目前常用的是:疾病指标和死亡指标来反映人群的卫生服 务需要。
1.与疾病指标相比,死亡指标比较稳定、可靠,资料也比 较容易通过常规登记报告或死因监测系统收集,并且可 获得连续性资料。
2.但是死亡是疾病或损伤对健康的影响达到最严重时的结 果,因而用死亡指标反映人群健康问题不太敏感,还需 要结合疾病指标进行分析。
2020/9/5
2
为什么研究卫生服务需求
1.在任何时点,个人决定是否寻求医疗服务、获取何种 形式、何种强度的卫生服务,都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
2.虽然不可能完全了解每个人的卫生服务使用行为,但 是可以通过研究识别对大多数人而言都非常重要的一
些因素,这就是所谓的需求分析(demand analysis)
3.疾病指标一般包括两个方面:疾病的频率(度)指标和 严重程度指标
疾病频率(度)指标
1. 两 周 患 病 率 = 前 两 周 内 患 病 人 ( 次 ) 数 / 调 查 人 数 ×l00 % 或 1000‰
国家卫生服务总调查将“患病”的概念定义为: ① 自觉身体不适,去医疗卫生单位就诊、治疗; ② 自觉身体不适,未去就诊治疗,但采取了自服药物或一些辅助疗
休工、休学或卧床一天
医疗服务的概念
医疗服务利用 医疗需求 医疗需要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的关系
未认识到认识
的需要 到的
Ⅰ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再生性和反复性。即边际效用的递减有时间性 4〕边际效用为正值。正常的消费者通常不会
花钱购置给自己带来负效用的消费品。
一.基数效用分析
3.消费者均衡 在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水平下,当消费者 所选择的各种产品与服务的组合到达效 用最大,这种选择就是效用最大化选择, 这时也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换言之, 消费者均衡就是消费者把自己的收入用 于各种产品与服务的消费,总效用到达 最大化时的状态。
况出发,在不考虑支付能力的情况下, 要保持或到达某种健康状况所必需获得 的卫生服务数量。通常由医学专业人员 来判断消费者是否应该获得卫生服务以 及获得卫生服务的合理数量与类别。
一.需求的基本理论
〔三〕需要与需求的关 系
1.有效需求 2.无效需求 3.潜在需求
有需要无支付能力; 既无需要也无支付能力。 潜在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反 映了卫生服务利用障碍 的大小。
二.序数效用分析
2.消费可能线〔预算约束线〕 概念:是指在收入与价格既定前提下,消费者
可能购置到的各种物品数量的最大组合。在这 条消费可能线上任何一点,消费者购置到的两 种物品的支出总和都等于其总收入。
消费可能线的移动:消费可能线是由收入和价 格决定的,如果收入或价格发生变化,会影响 到消费者对物品的可能消费量,表现为消费可 能线的移动。
持续时间短,弹性小;反之亦然。
市场的竞争程度
市场竞争越强烈,价格弹性越大
三.需求的收入弹性
1.概念 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响程度。用需 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2.经济含义 0<ER<1,需求量的增加幅度小于收入增加幅度,是必 需品。 ER<0,需求量随收入增加而减少,是劣等品。 ER>1,需求量增加幅度大于收入增加幅度,是奢侈品。
第二章.卫生服务需求

第一节卫生服务需求有关概念、法则与特点一、与卫生服务需求有关的概念(一)卫生服务要求概念:指居民希望获得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
反映: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公众对改进社会卫生工作的呼声、反映和关注的焦点问题;专门组织的健康询问调查中收集居民的卫生服务要求:农村卫生服务抽样调查。
(二)卫生服务需要(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概念: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是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
组成:1、个人察觉到的需要:个人察觉到的需要与医学专家判定的需要存在异同;消费者是否有接受卫生服务的需要应以医学专家的判定为准,但实际卫生服务的利用取决于消费者的认识。
2、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进行健康教育和进行人群的健康筛选。
3、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数量。
(三)卫生服务需求概念:指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
需求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愿望;二、消费者有支付能力。
或一、获得卫生服务的愿望和需要;二、支付卫生服务费用的能力。
分类:结构性、根源性1、结构性角度:个人需求、市场需求。
个人需求:指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决于消费者相对于价格、保障状况和收入水平(预算约束)、卫生服务效果等个人或家庭的消费目标和偏好。
卫生服务的市场需求: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水平下所有费者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卫生数量,是个人卫生服务需求的总和。
卫生经济学2

卫生经济学1、卫生服务需要:(health service need):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应该获得的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
2、卫生服务需求(demand of health services):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愿意并且购买的卫生服务及其数量。
需求的形成需要两个必要条件:消费者有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消费者有支付能力。
3、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如果在一定资源配置状态下,任何一方当事人的经济福利的在增进必然使其他当事人的经济福利减少,这种状态的资源配置就实现了帕累托最优。
4、帕累托改进(Pareto improvement):如果经济上可以在不减少某人效用的情况下,通过改变资源的配置而提高其他人的效用,则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称为帕累托改进。
5、个人卫生支出:又叫直接现金支出,是指个人在接受各类卫生服务时,以现金方式直接支付的门诊、住院、护理以及其他专业性医疗保健费用,其来自家庭可支配收入。
6、医疗服务的价值:是医疗机构在医疗服务过程中所消耗的物质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值,反映社会物化劳动和劳动力的消耗。
卫生服务价格是医疗服务价值的货币表现形式,卫生服务价格的最低界限为医疗服务成本。
7、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由疾病死亡和疾病伤残而损失的健康生命年的综合测量。
计算一给定人群的DALY,就是将该人群的早亡所致生命年损失YLL和伤残所致生命年损失YLD进行综合计算,再以生命年的年龄相对值和时间相对值作加权调整。
8、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是一种个体健康状况的综合评价指标,全面考虑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各方面,把生命质量和生命数量相结合以时间为测量单位反映。
9、卫生总费用(卫生保健总支出)Total Health Expenditure ,THE:卫生总费用即卫生保健总支出,以货币形式作为综合计量手段,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全社会用于医疗卫生服务所消耗的资金总额。
卫生服务需求

O 56
10
6
DB
Q O 5 10
10
6
DC
QO
10 16
Q
卫生服务需求
第20页
公共产品需求——垂直相加
P
DA
6
O
3
P
DB
4
QO
3
P
DC
10
QO
3
卫生服务需求
Q
第21页
二、卫生服务需求法则
㈥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卫生服务需求
第22页
1、需求量变动
P
P2 P1 O
卫生服务需求
D
Q2
Q1
Q
第23页
2、需求变动
第一节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
一、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 二、卫生服务需求法则 三、卫生服务需求特点
卫生服务需求
第1页
一、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
㈠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概念
1、需求
• 经济学把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条件下, 愿意而且能购置某种物品数量称为需求。
• 两个主要条件:消费意愿与实现购置
卫生服务需求
P
P1 O
卫生服务需求
I P0 T
D1
D2
Q1
Q2
Q
第24页
三、卫生服务需求特点
讨论:与普通商品需求不一样点 提醒:消费意愿与费用支付两个方面考 虑
卫生服务需求
第25页
卫生服务需求
第11页
(二)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关系
需要 Ⅱ
需求
Ⅰ
Ⅲ
卫生服务需求
第12页
(三)卫生服务需要与卫生服务需求 在政策和计划中作用
阅读 P16-1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卫生服务需求的被动性
表现:卫生服务的种类和数量由医生决定。 原因:主要来源于以下两个方面 1)消费者医学知识缺乏,卫生服务的需求主要受医护人员判断的
影响,因此是被动状态下利用卫生服务。
2)供需双方之间救援与被救援关系,不存在平等的交换关系。 影响:医生可能会损害患者的利益。 政策意义:采取措施规范医生的行为
2.需求函数(demand function)
Q = f( X1,X2,……,Xn)
Q: 需求量 Xn:影响因素
3.需求定理(Law of demand)
需求曲线与需求定理
需求定理的例外
需求量的变动
影响需求的因素
3.1 需求曲线与需求定理
• 影响需求量的因素不止一个,分析需求量的 变化,不可能在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同时变化 的情况下进行 • 假定其它影响因素不变,只考察一个因素( 商品自身的价格P)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
卫生服务综合评价模式
高医疗需求 卫生服务利用 高资源 低资源 B 型 高资源 E 型 低资源 F 型
低医疗需求
A 型
高
资源分配适宜 资源利用率高 过度利用 资源利用率高
C 型
低
D 型
G 型
H 型
资源利用率低 资源投入低 资源投入过度 资源分配适宜
卫生服务需求分析
1.需求分析的目的
发现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及其影响 程度,以解释不同特征人群卫生服务 利用的特点、差异和变化,并预测未 来卫生服务需求水平。
卫生服务的市场需求:
在某一特定市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 价格水平下所有消费者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 ,它是个人需求的总和。
卫生服务利用( health services utilization )
是指实际发生的卫生服务的数量, 可以直接反映卫生系统为人群健康提供 卫生服务的数量和工作效率,间接反映 卫生系统通过卫生服务对居民健康的影 响。 卫生服务需求通常用消费者实际利 用卫生服务的数量来衡量。
原因:卫生服务的不确定性、正外部性。
影响:改变了卫生服务消费者购买力及对价格的敏感程度,改
变了消费者消费行为和供给行为也改变了卫生服务需求
的数量。
政策意义:采取措施引导和规范消费者的卫生服务利用行为。
为什么要研究卫 生服务需要与需 求、利用?
主要就是为了对卫生资源进行优化配臵, 为我们国家制定卫生事业发展规划、方针、 政策以及加强现代化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要食物,这是生理需求。
然而,如果他没钱,他这种
要求便无法传递给市场,市
场经济只照顾经济需求而不 顾生理需求。 ——茅于轼
卫生服务需求( demand of health services )
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购买卫生服务的愿望 消费者具有一定的支付能力。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之间关系
需要 需求
卫生服务需要(health services need)
狭义: 指从消费者健康状况出发,在不考虑实 际支付能力的情况下,由医学专业人员根 据现有的医学知识,分析判断消费者是否 应获得卫生服务及卫生服务的数量。 广义: 卫生服务需要包括个人觉察到的需要、 个人未认识到的需要以及医疗卫生专业人 员判定的需要三部分。
需要
需求
利用
A
C
B
有支付能力&没有 支付能力
需要与需求的关系
两周患病率 —— 调查前两周内每千人口患病 人次数; 慢性病患病率 * ——调查前半年内每千人口患 慢性病人数; 两周患病持续天数 —— 调查前两周内每千人 口患病持续天数累计; 两周患病休工、休学天数 —— 调查前两周内 每千人口患病休工、休学天数累计; 伤残率——每千人口中伤残人数。
4、卫生服务需求的不确定性
表现:疾病发生具有不确定性,很难预测具体的患 病时间、疾病类型、严重程度,需要卫生服务的类 型和数量。
影响:部分消费者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放弃利用卫
生服务。 政策意义:需要要建立医疗保险制度消除不确定性 带来的风险。
5、卫生费用支付的多源性
表现:政府、保险、个人和社会救助承担卫生服务费用。
卫生服务需求与需 要、利用之间有什 么关系?
卫生服务需要与需求、利用关系
卫生服务需要是卫生服务需求的前提
消费者认识到的需要,如果有愿望同时又有
支付能力就会转化为卫生服务需求,这样卫 生服务得到充分利用。
卫生服务需求不一定就是来源于卫生服务需
要(狭义),这样会造成部分卫生服务利用 的浪费。
3、卫生服务利用的效益外在性
定义及表现:许多卫生服务消费的效益不仅限于消费者本人,对消费
者本人之外(他人和社会的福利)产生影响,即外部性(正外部性和负 外部性)。
例如:传染病的防治,治愈病人的同时,也消除了传染源,切断了传播途径, 取得了正外部性。 滥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抗生素失效,既负外部性。
第二章
卫生服务需求
Demand of Health Service
经济学中的需求和供给
需求和供给是经济学家使用最多的 两个词汇。 需求和供给是使市场经济得以运行 的两种势力。 现代微观经济学是关于供给、需求 和市场均衡的学科。
2
市场
买者决定需求(demand) 卖者决定供给(supply)
重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居民卫生
服务水平进行综合评价。
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
• 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覆盖到全国31个省的
94个县(市、区)、470个乡镇(街道)、
940个行政村(居委会),共有56400住户
,近20万城乡居民接受了询问;
• 机构调查:主要涉及样本地区乡(街道)
、村(居委会)两级的基层卫生组织;
I :没有认识到的需要(潜在
需求) II:已被认识但未转化为需求
Ⅰ
Ⅱ
Ⅲ
Ⅳ
的需要 (潜在需求) III:由需要转化而来的需求
(有效需求)
IV:没有需要的需求 (资源 浪费)
从结构性角度分类
卫生服务的个人需求:
指个人在一定时间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下 将购买的某种卫生服务数量,其实现类型及数量取 决于价格、收入水平、卫生服务效果、个人或家庭 消费目标和偏好。(基础)
政策意义-卫生资源配臵的依据
• 需要指出的是,现阶段在制订卫生计划时要对不同地
区、不同时期、不同领域以及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卫生服务区别对 待,既要保证城乡居民获得基本的卫生保健服务,满足他们的基 本需要,以体现社会公平,又要适当地引入市场机制,提高卫生 资源的配置效益,兼顾需求。 • 例如,对于基本的医疗卫生服务,在我国的农村地区尤其是 贫困地区,群众支付能力较差,需要难以转变为需求,主要靠国 家提供社会保障,制订卫生计划时要更多地考虑需要;对于超出 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一些特殊服务,完全可以依据需求制订卫生 计划。此外,制订不同时期卫生计划的依据也应有所侧重。一般 来说,短期卫生发展计划可相对多地考虑需求,而长期卫生发展 计划则可更多地考虑需要。
衡量卫生服务需求的指标: 需求: 两周就诊率——调查人群中调查前两周内就诊 人次数/调查人数(%); 住院率——调查人群中调查前一年内住院人次 数/调查人数(%) 潜在需求: 未就诊率 ——两周内有病患者未就诊人次数 /患病人次数(%); 未住院率 ——一年内经医生诊断应住院未住 院人次数/应住院人次数(%)
政策意义-卫生资源配臵的依据
根据需要配臵卫生资源:
估计资源量>实际利用量:资源过剩 估计资源量<实际利用量:资源短缺
根据需求配臵卫生资源:公平性问题 效率与公平的选择和/或平衡
在我们国家卫生资源有限 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如何 来配臵卫生资源,让卫生 资源达到最优的利用?
一般认为,根据公共、准公共和私人消费品 卫生服务的分类,兼顾卫生服务的需求和需要, 根据卫生事业现况和发展目标进行区域 卫生规划和卫生资源的配臵。 只有经过这样配臵的卫生资源才是有效的。
个体与医学专家对卫生服务需要的确定
医学专家 个体
有卫生服务需要
有卫生服务需要 无卫生服务需要
A
无卫生服务需要
B
C
D
A:专家和个人都认为有卫生服务的需要,因而有必要得到卫生服务 B:个人实际存在健康问题,尚未被个体所认知,但从医学的角度上看该个体需要利用 医疗卫生服务 C:个体认为有健康问题,需要利用卫生服务 ,但医学专家认为没有卫生服务的需要 ,主要是由于个体疑病或存在无需利用医疗服务的极小健康问题所致 D:专家和个人都认为没有卫生服务的需要,因而不需要得到卫生服务
影响:卫生服务利用量不足或过度。
政策意义:政府应鼓励消费正外部性的卫生服务,如确保传染病患者
得到必要的卫生服务;限制负外部性的卫生服务消费量。
中国是22个结核病高负担国
家之一,结核病人仅次于 印度居于第二位,结核病 死亡占全球结核病死亡25 %,耐药菌率达46%。
一个没有接受治疗的传 染性结核病人平均每年 可传染10~20个健康人 。80%的结核病病人在 农村,且分布在老少边 穷地区。
卫生服务要求(want of health services)
指居民希望获得预防保健、增进健康、 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 是由滋生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 体现在: 公众对政府卫生、环保等相关部门和 机构的希望、要求和建议等。
可以在专门组织的健康询问调查中收集 居民的卫生服务要求。
卫生服务调查 • 目的:了解并分析一国或一省居民的卫生 服务需要、需求、利用和费用投入情况, 评价一国或一省的卫生服务水平,为卫生 服务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决策依据和政 策性建议。
卫生服务调查 • 方法: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以家庭为单位 、以人为调查对象的多阶段分层整群系统 随机抽样,通过样本估计总体。采用描述 性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分析方法 ,在以主、客观两种赋权方法确定指标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