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答案 (3)

合集下载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部分习题及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部分习题及答案

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何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答: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具与工件接触的区域可分为3个变形区:①第一变形区(基本变形区):是切削层的塑性变形区,其变形量最大,常用它来说明切削过程的变形情况;②第二变形区(摩擦变形区):是切屑与前面摩擦的区域;③第三变形区(表面变形区):是工件已加工表面与后面接触的区域。

它们之间的关联是: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此处的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就在此处与工件基体发生分离,大部分变成切屑,很小的一部分留在已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的控制积屑瘤的手段是什么?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7车削时切削合力为什么常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来分析?分力作用是什么?答:(1)车削时的切削运动为三个相互垂直的运动:主运动(切削速度)、进给运动(进给量)、切深运动(背吃刀量),为了实际应用和方便计算,在实际切削时将切削合力分解成沿三个运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分力。

(2)各分力作用:切削力是计算车刀强度、设计机床主轴系统、确定机床功率所必须的;进给力是设计进给机构、计算车刀进给功率所必需的;背向力是计算工件挠度、机床零件和车刀强度的依据,与切削过程中的振动有关。

2-11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是否一样?为什么?如何运用这一定律知道生产实践?答:不一样。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2-1。

金属切削过程有何特征?用什么参数来表示?答:2-2。

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答:第一变形区:变形量最大。

第二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刀面流出时有很大摩擦,所以切屑底层又一次塑性变形.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区域.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在此处于工件基体分离,变成切屑,一小部分留在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 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4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答: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

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2—5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答:分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P17)。

工作角度是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确定的刀具角度。

2-6金属切削过程为什么会产生切削力?答:因为刀具切入工具爱你,是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并成为切屑,所以(1)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2)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塑性变形的抗力,(3)要克服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力和后刀面与过度表面和以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四章 机械加工质‎量及其控制‎4-1 什么是主轴‎回转精度?为什么外圆‎磨床头夹中‎的顶尖不随‎工件一起回‎转,而车床主轴‎箱中的顶尖‎则是随工件‎一起回转的‎?解:主轴回转精‎度——主轴实际回‎转轴线与理‎想回转轴线‎的差值表示‎主轴回转精‎度,它分为主轴‎径向圆跳动‎、轴向圆跳动‎和角度摆动‎。

车床主轴顶‎尖随工件回‎转是因为车‎床加工精度‎比磨床要求‎低,随工件回转‎可减小摩擦‎力;外圆磨床头‎夹中的顶尖‎不随工件一‎起回转是因‎为磨床加工‎精度要求高‎,顶尖不转可‎消除主轴回‎转产生的误‎差。

4-2 在镗床上镗‎孔时(刀具作旋转‎主运动,工件作进给‎运动),试分析加工‎表面产生椭‎圆形误差的‎原因。

答:在镗床上镗‎孔时,由于切削力‎F 的作用方‎向随主轴的‎回转而回转‎,在F 作用下‎,主轴总是以‎支承轴颈某‎一部位与轴‎承内表面接‎触,轴承内表面‎圆度误差将‎反映为主轴‎径向圆跳动‎,轴承内表面‎若为椭圆则‎镗削的工件‎表面就会产‎生椭圆误差‎。

4-3 为什么卧式‎车床床身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答:导轨在水平‎面方向是误‎差敏感方向‎,导轨垂直面‎是误差不敏‎感方向,故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要‎求高于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要求。

4-4 某车床导轨‎在水平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为0.015/1000m ‎m ,在垂直面内‎的直线度误‎差为0.025/1000m ‎m ,欲在此车床‎上车削直径‎为φ60m ‎m 、长度为15‎0mm 的工‎件,试计算被加‎工工件由导‎轨几何误差‎引起的圆柱‎度误差。

解:根据p15‎2关于机床‎导轨误差的‎分析,可知在机床‎导轨水平面‎是误差敏感‎方向,导轨垂直面‎是误差不敏‎感方向。

水平面内:0.0151500.002251000R y ∆=∆=⨯=mm ;垂直面内:227()0.025150/60 2.341021000z RR-∆⎛⎫∆==⨯=⨯ ⎪⎝⎭mm ,非常小可忽‎略不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2版)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部分习题参考解答第三章机械制造中的加工方法及装备3-1 表面发生线的形成方法有哪几种?答:(p69-70)表面发生线的形成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展成法。

具体参见第二版教材p69图3-2。

3-2 试以外圆磨床为例分析机床的哪些运动是主运动,哪些运动是进给运动?答:如图3-20(p87),外圆磨削砂轮旋转n c是主运动,工件旋转n w、砂轮的横向移动f r、工作台往复运动f a均为进给运动。

3-3机床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试分析其主要功用。

答:(p70-71)基本组成部分动力源、运动执行机构、传动机构、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支承系统。

动力源为机床运动提供动力;运动执行机构产生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传动机构建立从动力源到执行机构之间的联系;控制和伺服系统发出指令控制机床运动;支承系统为上述部分提供安装的基础和支承结构。

3-4什么是外联系传动链?什么是内联系传动链?各有何特点?答:外联系传动链:机床动力源和运动执行机构之间的传动联系。

如铣床、钻床传动链;内联系传动链:执行件和执行件之间的传动联系。

如车螺纹、滚齿的传动链。

外联系传动链两端没有严格的传动关系,而内联系传动链两端有严格的传动关系或相对运动要求。

3-5 试分析提高车削生产率的途径和方法。

答:(p76)提高切削速度;采用强力切削,提高f、a p;采用多刀加工的方法。

3-6 车刀有哪几种?试简述各种车刀的结构特征及加工范围。

答:(p77)外圆车刀(左、右偏刀、弯头车刀、直头车刀等),内、外螺纹车刀,切断刀或切槽刀,内孔车刀(通孔、盲孔车刀、)端面车刀、成形车刀等。

顾名思义,外圆车刀主要是切削外圆表面;螺纹车刀用于切削各种螺纹;切断或切槽车刀用于切断或切槽;内孔车刀用于车削内孔;端面车刀切断面;成形车刀用于加工成形表面。

3-7试述CA6140型卧式车床主传动链的传动路线。

答:(p82)CA6140型卧式车床主传动链的传动路线:3-8 CA6140型卧式车床中主轴在主轴箱中是如何支承的? 三爪自定心卡盘是怎样装到车床主轴上去的?答:(p83-84)3-9CA6140型卧式车床是怎样通过双向多片摩擦离合器实现主轴正传、反转和制动的?答:如教材图3-17和3-18所示,操纵手柄向上,通过连杆、扇形齿块和齿条带动滑套8向右滑移,拨动摆杆10使拉杆向左,压紧左边正向旋转摩擦片,主轴实现正转;若操纵手柄向下,通过连杆、扇形齿块和齿条带动滑套8向左滑移,拨动摆杆10使拉杆向右,压紧右边反向旋转摩擦片,主轴反转。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

第二章2-1.金属切削过程有何特征?用什么参数来表示?答: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答:第一变形区:变形量最大。

第二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刀面流出时有很大摩擦,所以切屑底层又一次塑性变形。

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区域。

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在此处于工件基体分离,变成切屑,一小部分留在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4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答: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

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2-5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答:分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P17)。

工作角度是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确定的刀具角度。

2-6金属切削过程为什么会产生切削力?答:因为刀具切入工具爱你,是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并成为切屑,所以(1)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2)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塑性变形的抗力,(3)要克服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力和后刀面与过度表面和以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完整版

场么什用适刀车的 0 9 = r � � 么什是则原 择选般一� 用功何有工 加削切对角偏主
。合重度角作工的具刀与度角态静的具 刀为认以可 �时小常非说来度速动运主于对相度速给进且 �时态状装安准标于处具刀当 。用采时态状削切具刀析分在是度角作工的具刀 。用采时具刀验检和磨刃、造制、计设在是度角态静的具刀 同不途用、b 。系考参作 工立建向方动运给进和向方动运削切成合的下态状装安际实以是度角作工的具刀 。的系考参态 静立建来向方动运给进和向方动运主定假的下态状装安准标以是度角态静的具刀 同不准基的系考参立建、a �点两下以在别区的者二 。面底的体刀刀车于直垂向方动运主的定假的点定选刃削切具刀过、 �3 �行平相面底 刀车与并内面平法的�线轴�体刀刀车于位向方动运给进的定假的点定选刃削切具刀过、 �2 �点原的系考参止静具刀是�内面平轴的件工定假于位点定选的上刃刀、 �1 �的立建下件条定假列下在是系考参止静具刀 �系考参的度角态 静的具刀义定是系考参度角态静的具刀 �系考参的度角作工具刀义定是系考参作工具刀 �答 �合重系考参度角注标与系考参度角作工下件条么什 在�别区何有者二这�系考参度角态静的具刀叫么什�系考参度角件工的具刀叫么什 9-2 。利有更大增 ps a 比 f 大增�下提前的 量余同相除切在。小最 c v �之次 f�大最响影的力削切对 ps a 中之者三。小减之随就也 力削切�小减力抗形变�小减 h � 时大增 c v 若�之反�大增力削切故�大增力抗形变大

� %�

1
(
2 3. 0
) c v 2 ( �C �
ps 4 0. 0
有则� f
ps 4 0. 0 ps 40.0
2
a
c � v C � 2� � f 2 3. 0 �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

第二章2-1.金属切削过‎程有何特征‎?用什么参数‎来表示?答:2-2.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答:第一变形区‎:变形量最大‎。

第二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刀‎面流出时有‎很大摩擦,所以切屑底‎层又一次塑‎性变形。

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区域。

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在此处‎于工件基体‎分离,变成切屑,一小部分留‎在加工表面‎上。

2-3.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4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答: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

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2-5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答:分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P17)。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答案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版答案【篇一: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第三章课后习题答案】ss=txt>3-1 表面发生线的形成方法有哪几种?答:(p69-70)表面发生线的形成方法有轨迹法、成形法、相切法、展成法。

具体参见第二版教材p69图3-2。

3-2 试以外圆磨床为例分析机床的哪些运动是主运动,哪些运动是进给运动?答:如图3-20(p87),外圆磨削砂轮旋转nc是主运动,工件旋转nw、砂轮的横向移动fr、工作台往复运动fa均为进给运动。

3-3 机床有哪些基本组成部分?试分析其主要功用。

答:(p70-71)基本组成部分动力源、运动执行机构、传动机构、控制系统和伺服系统、支承系统。

动力源为机床运动提供动力;运动执行机构产生主运动和进给运动;传动机构建立从动力源到执行机构之间的联系;控制和伺服系统发出指令控制机床运动;支承系统为上述部分提供安装的基础和支承结构。

3-4 什么是外联系传动链?什么是内联系传动链?各有何特点?答:外联系传动链:机床动力源和运动执行机构之间的传动联系。

如铣床、钻床传动链;内联系传动链:执行件和执行件之间的传动联系。

如车螺纹、滚齿的传动链。

外联系传动链两端没有严格的传动关系,而内联系传动链两端有严格的传动关系或相对运动要求。

3-5 试分析提高车削生产率的途径和方法。

答:(p76)提高切削速度;采用强力切削,提高f、ap;采用多刀加工的方法。

3-6 车刀有哪几种?试简述各种车刀的结构特征及加工范围。

答:(p77)外圆车刀(左、右偏刀、弯头车刀、直头车刀等),内、外螺纹车刀,切断刀或切槽刀,内孔车刀(通孔、盲孔车刀、)端面车刀、成形车刀等。

顾名思义,外圆车刀主要是切削外圆表面;螺纹车刀用于切削各种螺纹;切断或切槽车刀用于切断或切槽;内孔车刀用于车削内孔;端面车刀切断面;成形车刀用于加工成形表面。

3-7 试述ca6140型卧式车床主传动链的传动路线。

答:(p82)ca6140型卧式车床主传动链的传动路线:3-8 ca6140型卧式车床中主轴在主轴箱中是如何支承的? 三爪自定心卡盘是怎样装到车床主轴上去的?答:(p83-84)3-9 ca6140型卧式车床是怎样通过双向多片摩擦离合器实现主轴正传、反转和制动的?答:如教材图3-17和3-18所示,操纵手柄向上,通过连杆、扇形齿块和齿条带动滑套8向右滑移,拨动摆杆10使拉杆向左,压紧左边正向旋转摩擦片,主轴实现正转;若操纵手柄向下,通过连杆、扇形齿块和齿条带动滑套8向左滑移,拨动摆杆10使拉杆向右,压紧右边反向旋转摩擦片,主轴反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机械加工方法1-1 特种加工在成形工艺方面与切削加工有什么不同?答:1加工是不受工件的强度和硬度等物理、机械性能的制约故可加工超硬脆材料和精密微细的零件。

2加工时主要用电能、化学能、声能、光能、热能等出去多余材料而不是靠机械能切除多余材料。

3加工机理不同于一般金属切削加工不产生宏观切削不产生强烈的弹、塑性变形故可获得很低的表面粗糙度其残余应力、冷作硬化、热影响度等也远比一般金属切削加工小。

4加工能量易于控制和转换故加工范围光、适应性强。

1-2 简述电火花加工、电解加工、激光加工和超声波加工的表面形成原理和应用范围。

答:1电火花加工放电过程极为短促具有爆炸性。

爆炸力把熔化和企划的金属抛离电极表面被液体介质迅速冷却凝固继而从两极间被冲走。

每次电火花放电后是工件表面形成一个凹坑。

在进给机构的控制下工具电极的不断进给脉冲放电将不断进行下去无数个点蚀小坑将重叠在工件上。

最终工作电极的形状相当精确的“复印”在工件上。

生产中可以通过控制极性和脉冲的长短放点持续时间的长短控制加工过程。

适应性强任何硬度、软韧材料及难切削加工加工的材料只要能导电都可以加工如淬火钢和硬质合金等电火花加工中材料去出是靠放电时的电热作用实现的材料可加工行主要取决于材料的导电性及热学特性不受工件的材料硬度限制。

2电解加工将电镀材料做阳极接电源正极工件作阴极放入电解液并接通直流电源后作为阳极的电镀材料就会逐渐的溶解儿附着到作为阴极的工件上形成镀层。

并由电解液将其溶解物迅速冲走从而达到尺寸加工目的。

应用范围管可加工任何高硬度、高强度。

高韧性的难加工金属材料并能意见单的进给运动一次加工出形状复杂的型面或行腔如锻模、叶片3激光加工通过光学系统将激光聚焦成一个高能晾凉的小光斑再次高温下任何坚硬的材料都将瞬间几句熔化和蒸发并产生强烈的冲击波是融化的物质爆炸式的喷射去处。

激光束的功率很高几乎对任何难度加工的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如皋熔点材料、内热合金及陶瓷、宝石、金刚石等脆硬材料都可以加工也可以加工异型孔。

4超声波加工工作中超声振动还是悬浮液产生空腔空腔不断的扩大直至破裂或不断压缩至闭合。

质疑过程时间极端空腔闭合压力可达几百兆帕爆炸时可产生水压冲击引起加工表面破碎形成粉末。

适宜加工各种脆硬材料特别是电火花加工和电解加工难以加工的不导电材料和半导体材料如玻璃、陶瓷、石英、硅、玛瑙、宝石、金刚石等队遇到点的硬质合金、淬火钢等也能加工但工作效率低。

1-3车削加工能形成那些表面?答各种回转面和平面1-4镗削与车削有什么不同?答(1)主运动不同(2)加工精度不同,一般车削高于镗削。

1-5 简述滚切斜齿轮时的四条传动链。

第二章金属切削切学原理与刀具2 - 1 .金属切削过程有何特征用什么参数来表示答金属切削是会产生很大的力和切削热量。

一般以刀具为准,刀具的几个重要参数:主倾角,刃倾角,前角,后角,副倾角,副后角2 - 2 .切削过程的三个变形区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联答第一变形区变形量最大。

第二变形区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沿前刀面流出时有很大摩擦所以切屑底层又一次塑性变形。

第三变形区已加工表面与后刀面的接触区域。

这三个变形区汇集在切削刃附近应力比较集中,而且复杂金属的被切削层在此处于工件基体分离变成切屑一小部分留在加工表面上。

2 -3 .分析积屑瘤产生的原因及其对加工的影响生产中最有效地控制它的手段是什么答在中低速切削塑性金属材料时,刀屑接触表面由于强烈的挤压和摩擦而成为新鲜表面,两接触表面的金属原子产生强大的吸引力,使少量切屑金属粘结在前刀面上,产生了冷焊,并加工硬化,形成瘤核。

瘤核逐渐长大成为积屑瘤且周期性地成长与脱落。

积屑瘤粘结在前刀面上,减少了刀具的磨损积屑瘤使刀具的实际工作前角大,有利于减小切削力积屑瘤伸出刀刃之外使切削厚度增加降低了工件的加工精度积屑瘤使工件已加工表面变得较为粗糙。

由此可见积屑瘤对粗加工有利生产中应加以利用而对精加工不利应以避免。

消除措施采用高速切削或低速切削避免中低速切削增大刀具前角降低切削力采用切削液。

2 - 4切屑与前刀面之间的摩擦与一般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有无区别若有区别而这何处不同答切屑形成后与前刀面之间存在压力所以流出时有很大的摩擦因为使切屑底层又一次产生塑性变形而且切屑与前刀面之间接触的是新鲜表面化学性质很活跃。

而刚体之间的滑动摩擦只是接触表面之间的摩擦并没有塑性变形和化学反应2 - 5车刀的角度是如何定义的标注角度与工作角度有何不同答分别是前角、后角、主偏角、副偏角、刃倾角.工作角度是以切削过程中实际的切削平面、基面和正交平面为参考平面确定的刀具角度。

2 - 6金属切削过程为什么会产生切削力答因为刀具切入工具是被加工材料发生变形并成为切屑所以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弹性变形的抗力要克服被加工材料塑性变形的抗力要克服切屑与前刀面的摩擦力和后刀面与过度表面和以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力。

2 - 7车削时切削合力为什么常分解为三个相互垂直的分力来分析分力作用是什么答(1)车削时的切削运动为三个相互垂直的运动:主运动(切削速度)、进给运动(进给量)、切深运动(背吃刀量),为了实际应用和方便计算,在实际切削时将切削合力分解成沿三个运动方向、相互垂直的分力。

(2)各分力作用:切削力是计算车刀强度、设计机床主轴系统、确定机床功率所必须的;进给力是设计进给机构、计算车刀进给功率所必需的;背向力是计算工件挠度、机床零件和车刀强度的依据,与切削过程中的振动有关2 . 8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的影响有何不同答背吃刀量和进给量都会影响切削力大小,当进给量增大的时候,切削力的增大不成比例的增大,而背吃刀量增大的时候,切削力成比例的增大。

这样就对切削刀的影响是磨损就不同了2 - 9切削热是如何产生和传出的仅从切削热产生的多少能否说明切削区温度的高低答被切削的金属在刀具作用下会发生弹性和塑性变形而消耗功因此切削热的主要来源就是切屑的变形功和前、后刀面的摩擦功。

不能因为产生切削热的同时还通过切屑、刀具、工件将一部分热量散入到空气中因此无法说明切削区温度的高低。

2 - 1 0切削温度的含义是什么他在刀具上是如何分布的他的分布和三个变形区有何联系切削温度一般是指前刀面与切屑接触区域的平均温度。

三个发热区与三个变形区是相对应的。

2 - 1 1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对切削力和切削温度的影响是否是一样为什么如何指导生产实践答不一样。

切削速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

从他们的指数可以看出指数越大影响越大。

为了有效地控制切削温度以提高刀具寿命在机床允许的条件下选用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比选用打的切削速度更为有利。

2 - 1 2增大前角可以使切削温度降低的原因是什么是不是前角越大切削温度越低答因为前角增大变形和摩擦减小因而切削热减小但前脚不能过大否则到头部分散热体积减小不利于切削温度的降低。

2 - 1 3刀具的正常磨损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特点是什么刀具的磨损应限制在哪一阶段答1初期磨损阶段新刃磨的道具后刀面存在粗糙不平之处以及显微裂纹、氧化或脱碳层等而且切削刃较锋利后刀面与加工表面接触面积较小应力较大所以该阶段磨损较快。

2正常磨损阶段刀具毛糙表面已经磨平这个阶段磨损比较缓慢均匀后刀面磨损量随着切削时间延长而近似地称正比例增加这一阶段时间较长。

3急剧磨损阶段刀具表面粗糙度值增大切削力与切削温度均升高磨损速度增加很快一直刀具损坏而失去切削能力。

2 - 1 4刀具磨钝标准是什么意思他与哪些因素有关答刀具磨损到一定限度就不能继续使用这个磨损限度称为磨钝标准2 - 1 5什么叫刀具寿命刀具寿命和磨钝标准有什么关系磨钝标准确定后刀具寿命是否就确定了为什么答一把新刀或重新刃磨过的刀具从开始使用直至达到磨钝标准所经历的实际切削时间叫做刀具寿命。

2 - 1 6简述车刀、铣刀、钻头的特点。

答书中找2 - 1 7切削用量对刀具磨损有何影响在VTm= C关系中指数m的物理意义是什么不同刀具材料m值为什么不同答切削速度影响最大进给量次之背吃刀量最小和对切削温度影响顺序完全一致。

m 是刀具寿命线的斜率。

因为不同的材料耐热性不同因此有不同的m值耐热性越低斜率越小切削速度对刀具寿命影响越大也就是说切削速度改变一点刀具寿命变化很大反之亦然。

2 - 1 8选择切削用量的原则是什么从刀具寿命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切削用量从机床动力出发时按什么顺序选择为什么答:(1)指定切削用量时,要综合考虑生产率、加工质量和加工成本,选用原则为:①考虑因素:切削加工生产率;刀具寿命;加工表面粗糙度;生产节拍。

②粗加工时,应从提高生产率为主,同时保证刀具寿命,使用最高生产率耐用度。

③精加工时,应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然后才是考虑高的生产率和刀具寿命,一般使用小的切削深度和进给量,较高的切削速度。

(2)从刀具寿命出发,优先选用大的ap ,其次大的f ,最后大的V,因为由V→f→ap对T的影响程度是递减的。

(3)从机床动力出发时,优先选用大的f ,其次大的ap ,最后大的V,因为由V→ap→f 对F2的影响程度递2 - 1 9粗加工时进给量选择受哪些因素限制当进给量受到表面粗糙度限制时有什么办法能增加进给量而保证表面粗糙度要求答粗加工时以提高生产率为主同时要保证规定的刀具寿命因此一般选取较大的背吃刀量和进给量切削速度不能很高。

要保证零件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时则往往逐渐减小贝齿道理那个来逐步提高加工精度进给量的大小主要依据表面粗糙糙度的要求来选取。

2 - 2 0如果初定切削用量后发现所需的功率尝过机床功率时应如何解决答分两次或多次进给降雨量切完。

2 - 2 1提高切削用量可采取哪些措施答采用切削性能好的新型刀具材料,改善工件材料加工性,改进刀具结构和选用合理刀具几何参数,提高刀具的刃磨及制造质量,采用新型的性能优良的切削液和高效率的冷却方法。

2 - 2 3刀具材料应具备那些性能常用的材料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1高硬度、高耐磨性、高耐热性、足够的强度和韧性、良好的工艺良好的热舞理性和耐热冲击性能。

2碳素工具钢硬度高价格低廉但耐热性较差温度达到2 0 0°C时就会失去原油硬度淬火时易变形和裂纹。

合金工具钢与碳素工具钢相比热处理变形减小耐热性有所提高。

高速钢其耐热性比前两者有显著提高 6 0 0°C时仍能正常切削许用的切削速度较高强度、韧性、工艺性都较好。

硬质合金耐磨、耐热性好许用切削速度高但强度和韧性比高速钢滴工艺性差。

2 - 2 4试比较磨削和单刃刀具切削的异同答磨削的切削刃很多所以加工过程平稳、精度高、表面粗糙度值小。

2 - 2 6高速切削有何优点答加工效率高、加工精度高、加工表面质量高、加工能耗低、节省制造资源2 - 2 7分析切削切削时切削力、切削热、与切削速度变化的关系答1切削开始时随切削速度的增加摩擦因数增加剪切角减小切削力增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