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分析及应用(完整电子教案)
集成运算放大器教案

集成运算放大器教案课程名称:集成运算放大器课程主题: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概念与应用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
2. 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电路连接方法。
3. 能够应用集成运算放大器解决简单的电路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投影仪、黑板、粉笔、实验板、示波器等。
2. 学生准备:笔、纸。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利用黑板或投影仪呈现一组基本的电路图,并向学生提问:你们了解这些电路吗?这些电路中是否使用了什么元件?2.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集成运算放大器在电路中的作用。
二、讲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概念(2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定义、特点和分类。
2. 教师讲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阻抗、输出阻抗等重要参数,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三、讲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电路连接方法(2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讲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虚拟地点、反馈电阻、电压放大电路的连接方法。
2. 教师利用实验板和示波器进行实验演示,向学生展示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二课时:四、讲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领域(20分钟)1. 教师通过课件或黑板介绍集成运算放大器在电子电路中的常见应用,如比较器、积分器、微分器等。
2.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和探讨这些应用的原理和特点。
五、练习与巩固(20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种基于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特定电路应用。
2. 学生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设计思路和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 教师进行总结,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进行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概念、特性和应用领域。
本节课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与实践应用的结合,通过实验演示和小组讨论,增强了学生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理解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分析与应用PPT课件

R1
uo Au(u+- u-)
第24页/共94页
一、比例运算电路(续)电压串联负反馈
2. 同相放大电路
Rf
∵I- = I+ ≈ 0
U
R1 R1 Rf
Uo
R1
-
R2
Uo
∵U+=U-
Ui
R1 R1 Rf
Uo
Ui
+
Uo
(1
Rf R1
)U
i
AUf
Uo Ui
1
Rf R1
rif ≈rid ≈∞
小结:同相放大电路输出Uo与输入Ui呈比例关系, 且相位相同,比例因子为 1+Rf/R1 ,因此,该电路 常用于同相比例运算。
第6章 集成运放的分析及应用
6.1 集成运算放的组成及基本特性 6.2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6.3 运放的线性应用及理想运放模型 6.4 基本运算电路 6.5 电压比较器 6.6 波形发生器 6.7 集成运放的其他应用电路
小结
第1页/共94页
6.1 集成运算放的组成及基本特 性
一、 概述 二、集成电路的基本结构 三、 模拟集成运放的典型电路
692型钢截面只需少量加工即可用作构件省工省时成本低但型钢截面受型钢种类及型钢号限制难于完全与受力所需的面积相对应用料较多按照电路的功能进行分类1运算放大器2模拟乘法器除法器3对数放大器4函数发生器5滤波器6压控振荡器7集成功率放大器8集成稳压电源集成电路通用型专用型按照集成电路分类792型钢截面只需少量加工即可用作构件省工省时成本低但型钢截面受型钢种类及型钢号限制难于完全与受力所需的面积相对应用料较多集成电路的基本组成结构输入模块功能模块输出模块电源模块控制补偿模块保护模块892型钢截面只需少量加工即可用作构件省工省时成本低但型钢截面受型钢种类及型钢号限制难于完全与受力所需的面积相对应用料较多模拟集成电路组成输入级中间级输出级偏置电路992型钢截面只需少量加工即可用作构件省工省时成本低但型钢截面受型钢种类及型钢号限制难于完全与受力所需的面积相对应用料较多组成
集成运算放大器_电子电路

集成运放:是一种高放大倍数的直接耦合 多级放大器。 直接耦合存在的最主要问题是:温漂问题 解决的办法:采用差动式放大电路
一.基本差动放大电路
(一)工作原理: 各元件相同:即T1,T2管对称 RS1=RS2=RS Rb1=Rb2=Rb Rc1=Rc2=Rc(两边严格对称)
优点:结构简单,符合集成电路特点
缺点:I。受Vcc、R、VBE影响,要使I。得到小电流, R必须很大,集成电路制作难。
二、微电流源电路
Io小电流,R值不太大,应使I。<IR
从PN结中伏安特性方程:
IE=Is(eUbe/UT-1),当Ube》UT时,
第三节
一、 镜像电流源电路 VB1=VB2→IB1=IB2=IB
电流源电路
集成运算放大中,常用电流源提供偏置电路作为有源负载。
(Ic1=Ic2=Ic0)→IR=Ic1+2IB=Ic1(1+2/) =I0(1+2/β)或I0=IR/(1+2/β) 当 β 》2,Vcc》VBE I。=IR=(Vcc-VBE)/R≈Vcc/R 当Ir 大小固定时,电流源输出I。也相应恒定,故称镜像电流
当静态工作时:Ic1Q=Ic2 Q
温度升高:Ic1升,Uc1降(对称性)Uc1Q=Uc2Q, U。=Uc1Q-Uc2Q=0 Ic2升,Uc2降 克服温度变化而引起的零点漂移现象
(二) 放大倍数
1、 差模放大倍数Ad: 当输入信号Ui1及Ui2时(幅度相同; 极性相反)(Ui1=-Ui2)或Ui1=Ui/2,Ui2=-Ui/2 Ui1:T1放大,UC1与Ui2反相;Ui2:T2放大,Uc2与Ui2反相 (U。=UC1-UC2) (差动或) 设单管放大倍数为A1,则:UC1= Ui1 A1=1/2 UiA1 U。=UC1-UC2= UiA1
NO8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电子教案 电工电子技术

模块八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应用教学目标教学目的:让学员了解放大电路中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如何进行类型判断,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各种类型和分析方法,以及在电路中的具体应用等等。
教学要求:要求教师应对集成运算放大电路中反应的基本知识进行入门导学,可结合具体的一些集成芯片进行举例分析,让学生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在各类电路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集成运算放大器中反应的基本方法和类型判断教学难点: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各类应用和分析方法解决方法:课堂教学结合实物、现场演示、课堂体验综合讲解。
教学板书课程引入:课程的专业地位,课程的知识结构,课程的服务对象。
学习单元1放大电路中的反应一、反应的基本概念1.反应的定义反应:放大器输出电量(电压或电流)中的一局部(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称反应网络),送回到输入回路,与原输入信号一起加到放大器的净输入端,从而使输出电量得以自动调节。
2.反应系统的组成放大电路无反应称为开环,放大电路有反应称为闭环。
有反应的放大电路称为反应放大电路。
反应网络:它向输出电路索取电量,并将该电量转换成与原输入量纲一致的电量。
二、反应的类型和判断一个系统有无反应,主要是判断系统电路是否存在信号的逆向通路——反应通路。
1.交直流反应和交流反应(1)直流反应——反应信号为直流量的反应。
(2)交流反应——反应信号为交流量的反应。
(3)交、直流反应——反应信号既有直流量又有交流量的反应。
2.电压反应和电流反应(1)经典法。
也称负载短路法,将输出电压端短路(输出电压置零), 假设反应回来的反应信号为零,那么为电压反应;反之为电流反应。
(2)关联节点法。
按信号取样与比拟方式判定电压电流反应或串并联反应的方法,关联节点定义为该节点电压在断开反应网络后与输出电压或输入电压信号成线性关系的节点。
3.串联反应和并联反应在放大电路输入端,按照反应信号与输入信号的连接(比拟)方式来分,有串联反应与并联反应。
4.负反应和正反应根据前面反应深度的分析,按照反应极性可将系统引入的反应大体上分为负反应与正反应。
集成运放与其应用PPT课件

在非线性区内,(u+ - u-)可能很大,即 u+ ≠u-。 “虚地”不存在
2. 理想运放的输入电流等于零
i i 0
P
N
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条件:电路开环或引入正反馈
第7页/共35页
一般来说运放没有引入负反馈工作在线性区的范围
将很小。
实际运放 Aod ≠∞ ,当 u+ 与 u-差值很小时,仍有
Aod (u+ - u- ),运放工作在线性区。 uO 例如:F007 的 UoM = ±
-( RF R1
uI1
RF R2
uI2
RF R3
uI3 )
R R1 // R2 // R3 // RF
当 R1 = R2 = R3 = R 时,
uO
-
RF R1
(uI1
uI2
uI3 )
第19页/共35页
2 同相求和运算电路
由于“虚断”,i = 0,所以:
uI1 - u uI2 - u uI3 - u u
2
(1
2
2 2
1
105
)
2
M
2
105
M
第18页/共35页
6.2.2 加减运算电路
一、求和运算电路。
1. 反相求和运算电路
由于“虚断”,i- = 0 所以:i1 + i2 + i3 = iF
又因“虚地”,u- = 0
所以: uI1 uI2 uI3 - uO
R1 R2 R3
RF
图 7.2.7
uO
uO1
-( RF1 R1
uI1
RF1 R3
uI3 )
-(0.2uI1
1.3uI3 )
模拟电子技术教学课件-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全

4.1.8 有有源源滤波低器通——滤常用波的器有源滤波器
通频带内的电压放大倍数:
电路的传输函数:
当电路频率为
性能良好的低通滤波器通带内的幅频 特性曲线比较平坦,阻带内的电压放 大倍数基本为0。其幅频特性如:
2021/7/25
通带
阻带
0
ω0
4.1.8 有有源源滤波高器通——滤常用波的器有源滤波器
根据“虚短”可得:
0
t
式中的RFC1为电路的时间常数
2021/7/25
微分电路举例
已知微分运算电路的输入量, ui =-sin ωtV,求 uo 。
ui
0
t
uo
2021/7/25
0
t
90°
4.1.7 积分运算电路 V-= V+= “地”电位“0”
V-
因为
V+
所以
将i1代入uo表达式:
实现了输出对输入的积分。式中的R1CF为电路的时间常数。
cc 4.集成运放能处理________。
a.交流信号 b.直流信号 c.交流信号和直流信号
5.由理想运放构成的线性应用电路,其电路放大倍数与运放本
b 身的参数________。 b a.有关 b.无关 c.有无关系不确定
2021/7/25
2021/7/25
4.1.8 有源滤波器
滤波器的概念
使有用频率信号通过而 同时抑制或衰减无用频 率信号的的电子装置。
由虚断可得: 数值代入后整理可得: 通频带内的电压放大倍数:
2021/7/25
4.1.8 有有源源滤波高器通——滤常用波的器有源滤波器
通频带内的电压放大倍数: 传输函数为:
电路的特性频率为: 当输入信号的频率f等于通带截止频率f0时: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基本运算电路) 教案

教案共7页第2页共7页第3页共7页第4页教师活动和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备注2、电路分析:(引导学生分析电路,并板书结论)(1)分析i-与i+的大小:根据“虚断”的特性,两输入电流均为0;(2)分析U P及Un的大小:因为i+=0,R2两端的电压为0,即U P=0;根据“虚短”的特性,Un=Up=0。
(3)分析U0与Ui之间的关系:由节点电流定律得:i1= i- +=i f i1= (Ui -Un)/R1=Ui /R1i f=(Un-Uo)/Rf=-Uo/Rf即:Auf=UO/Ui=-Rf/R1——放大倍数只与外电路参数有关,与集成运算放大器本身没有关系。
(4)放大倍数为“—”的含义: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反;解释比例运算的含义。
(5)分析R2的作用及大小:集成运放输入级利用差分放大器的对称性抑制零漂,在集成运放内部是对称的,但是反相输入端的外部联接了R1和Rf,所以为了保证差分放大器仍然对称,学生跟随老师,利用集成运放的特性及电工基本定律,分析电路并进行相关量的计算回顾集成运放的输入级电路及其特性,分析R2的作用及大小共7页第5页教师活动和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备注就要在同相输入端电阻加R2,称为平衡电阻。
R2=R1∥Rf3、典型应用电路:选取R1=Rf=R时,Auf=Uo/Ui=-1即: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大小相等,相位相反——反相器。
4、练习:(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发现学生的问题并帮助解决)练习一:电路如图,分析、计算输出电压与输入量之间的关系。
并确定R3的大小。
总结:1、点评学生分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起注意;2、总结分析过程,点评学生结论;3、结论:Uo=-(Ui1+Ui2)Rf/R(二)同相比例运算(教法: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电路,并得出结论)1、电路组成:(板书电路图)学习分析并记忆学生讨论、分析练习画图,并观察与反相比例运算电路的异同共7页第6页教师活动和教学内容学生活动备注2、电路分析:引导学生讨论、分析,(1):分析反馈类型;(2):Up与Un的关系及大小,i+、i-的大小;(3):i1、if、i-的关系,并根据它们计算Auf;(4):根据Auf判断电路的功能;(5):电阻R2的作用及大小。
电子课件电子技术基础第六版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框图
(1)输入级 通常是具有较大输入电阻和一定放大倍数的差动放大电路 ,利用它可以使集成运算放大器获得尽可能高的共模抑制比 。 (2)中间级 中间级的作用是使集成运算放大器具有较强的放大能力, 通常由多级共射极放大器构成。
一、零点漂移
放大直流信号和缓慢变化的信号必须采用直接耦合方式, 但简单的直接耦合放大器,常会发生输入信号为零输出信号 不为零的现象。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如温度的变化、 电源电压的波动、电路元件参数的变化等,都会使静态工作 点发生缓慢变化,该变化量被逐级放大,便会使放大器输出 端出现不规则的输出量,这种现象称为“零点漂移”,简称“零 漂”。
三、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为了表征集成运算放大器的性能,生产厂家制定了很多参 数,作为合理选择和正确使用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依据。下面 介绍几项主要的参数,见表。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3-3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电路
学习目标
1. 了解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概念。 2.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线性工作区和非线性工作区的 特性及工作特点。 3. 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虚短”“虚断”的概念。 4. 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直流平衡电阻的配置。
2. 消除自激振荡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多级放大器,具有极高的电压放大倍数 ,但它极易产生自激振荡,使运算放大器不能正常工作。为 了防止自激振荡的产生,通常按产品手册要求,在补偿端子 上接指定的补偿电容或 RC 移相网络,以便消除自激振荡现 象。
四、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保护 电路
1. 防止电源极性接反 为了防止电源极性接反而损坏集 成运算放大器,可利用二极管的单向 导电特性来控制,如图所示,二极管 V1、V2 串入集成电路直流电源电路 中,当电源极性接反时,相应的二极 管便截止,从而保护了集成电路。 防止电源极性接反保护电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分析及应用(完整电子教案)3.1 集成运算放大器认识与基本应用在太阳能充放电保护电路中要利用集成运算放大器LM317 实现电路电压检测,并通过三极管开关电路实现电路的控制。
首先来看下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工作原理。
【项目任务】测试如下图所示,分别测量该电路的输出情况,并分析电压放大倍数。
信息单】集成运放的实物如图3.2 所示。
图3.2 集成运算放大1. 集成运放的组成及其符号各种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结构相似,主要都是由输入级、中间级和输出级以及偏置电路组成,如图3.3 所示。
输入级一般由可以抑制零点漂移的差动放大电路组成;中间级的作用是获得较大的电压放大倍数,可以由共射极电路承担;输出级要求有较强的带负载能力,一般采用射极跟随器;偏置电路的作用是为各级电路供给合理的偏置电流。
图3.3 集成运算放大电路的结构组成集成运放的图形和文字符号如图3.4 所示。
图3.4 集成运放的图形和文字符号其中“ -”称为反相输入端,即当信号在该端进入时,输出相位与输入相位相反;而“+”称为同相输入端,输出相位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同。
2. 集成运放的基本技术指标集成运放的基本技术指标如下。
⑴输入失调电压U OS实际的集成运放难以做到差动输入级完全对称,当输入电压为零时,输出电压并不为零。
规定在室温(25℃ )及标准电源电压下,为了使输出电压为零,需在集成运放的两输入端额外附加补偿电压,称之为输入失调电压U OS,U OS 越小越好,一般约为0.5~5mV 。
⑵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od集成运放在开环时(无外加反馈时),输出电压与输入差模信号的电压之比称为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A od。
它是决定运放运算精度的重要因素,常用分贝(dB) 表示,目前最高值可达140dB(即开环电压放大倍数达107)。
⑶共模抑制比K CMRRK CMRR 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之比,即K CMRR = A A od,其含义与差动放大器中所定义的K CMRR 相同,高质量的运放K CMRR 可达160dB 。
⑷差模输入电阻r idr id 是集成运放在开环时输入电压变化量与由它引起的输入电流的变化量之比,即从输入端看进去的动态电阻,一般为M Ω数量级,以场效应晶体管为输入级的r id 可达104M Ω。
分析集成运放应用电路时,把集成运放看成理想运算放大器可以使分析简化。
实际集成运放绝大部分接近理想运放。
对于理想运放,A od、K CMRR 、r id 均趋于无穷大。
⑸开环输出电阻r or o 是集成运放开环时从输出端向里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其值越小,说明运放的带负载能力越强。
理想集成运放r o趋于零。
其他参数包括输入失调电流I OS、输入偏置电流I B、输入失调电压温漂d UOS/d T 和输入失调电流温漂d IOS/ d T、最大共模输入电压U Icmax、最大差模输入电压U Idmax 等,可通过器件手册直接查到参数的定义及各种型号运放的技术指标。
3. 集成运算放大器 LM358LM358 内部包括有两个独立的、高增益、内部频率补偿的双运算放大器,适合于电源 电压范围很宽的单电源使用, 也适用于双电源工作模式, 在推荐的工作条件下, 电源电流与 电源电压无关。
它的使用范围包括传感放大器、直流增益模组,音频放大器、工业控制、 DC增益部件和其他所有可用单电源供电的使用运算放大器的场合。
LM358 的封装形式有塑封 8 引线双列直插式和贴片式。
特性如下:(1) 内部设有频率补偿。
(2) 直流电压增益高 (约 100dB) 。
(3) 单位增益频带宽 (约 1MHz) 。
(4) 电源电压范围宽:单电源 (3-30V) ;双电源 ( ±1.5- 1±5V) (5) 低功耗电流,适合于电池供电。
(6) 低输入偏流。
(7) 低输入失调电压和失调电流。
(8) 共模输入电压范围宽,包括接地。
(9) 差模输入电压范围宽,等于电源电压范围。
(10) 输出电压摆幅大( 0至 Vcc-1.5V)图为 LM358 的管脚图。
图 3.5 集成运算放大器 LM3583.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分析该电路为何出现上述结论?下面分析其中原因。
对于 LM358 ,A od 、 K CMRR 、r id 均由于参数值比较大,为了方便分析,可视作趋于无穷大。
(a)DIP 塑封引脚图引脚功能(1) 由于集成运放的差模开环输入电阻R id →∞, 输入偏置电流 I B ≈0,不向外部索取电流,因此两输入端电流为零,即 i -=i +=0。
也就是说,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两输入端均无电流,称为“虚断”。
(2) 由于两输入端无电流,则两输入端电位相同,即u-=u+ 。
由此可见,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时,两输入端电位相等,称为“虚短”。
由“虚断”和“虚短”这两个概念从理论上分析一下实验电路。
3. LM358 实验电路原理分析LM358 应用电路如下图 3.6(a), 图 3.6(b) 为输出波形。
输入为第一通道,输出为第二通 道。
该电路为反相输入式放大电路,输入信号经R 1 加入反相输入端, R F 称为反馈电阻,同 相输入端电阻 R 2用于保持运放的静态平衡,要求R 2=R 1∥ R F ,R 2称为平衡电阻。
图 3.6 反相输入式放大电路 (multisim)由于集成运放工作在线性区,根据虚断i -=i +=0 ,即流过 R 2 的电流为零,则 u -=u +=0,说明反相端虽然没有直接接地, 但其电位为地电位, 相当于接地, 是虚假接地, 故简称为 “虚 地”。
虚地是反相输入式放大电路的重要特点。
利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有i 1=i -+i F i f则输出电压为: u oRFu iR 1由此得到反相输入运算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为R FR 1式中, A uf 是反相输入式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由上可知,反相输入式放大电路中,输入信号电压 U i 和输出信号电压 U o 的相位相反,u i u R1u u 0R FA ufu ou i大小成比例关系,比例系数为 R F /R 1,可以直接作为比例运算放大器。
当 R F =R 1 时, A uf =-1 ,即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的大小相等、相位相反,此电路称为反相器。
【训练与提高】参考电路图 3.6所示,搭建一个比例放大倍数为50 的运算电路。
3.3.2集成运算放大器基本运算电路分析除了反相比例运算电路之外,还可以利用 LM358 等高增益的集成运放搭建其他应用 电路。
项目任务】掌握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加法、减法等应用电路设计。
信息单】1.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电路如图 3.7(a)所示。
i f R F(a) 同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b)电压跟随器图 3.7 比例运算电路根据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两条分析依据可知:0 uu i i 1R 1 R 1由此可得:-Δ∞i++uoi 1 i f , uuu ii fu u o u i u oR FR Fu oR FR 1u i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相位相同。
同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一样,为了提高差动电路的对称性,平衡电阻R p R 1 // R F 。
由此可得:闭环电压放大倍数为:A ufu ou iR FR 1可见同相比例运算电路的闭环电压放大倍数必定大于或等于 1。
当 R f 0 或 R 1 时,u o u i,即A uf 1 ,这时输出电压跟随输入电压作相同的变化,称为电压跟随器,电路如图 3.7(b) 所示。
2.加法运算电路加法运算电路如图 3.8(a)图所示。
ui1 R 1 i 1 i f R Fui2 R 2 i 2 Δ-R pu ou i1 R 1Δ-∞u i2 R 2+ +u(a) 加法运算电路 (b) 减法电路 图 3.8 加减运算电路 根据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两条分析依据可知: i f i 1 i 2i 1u i1u i 2R 1, i2 R 2i fu oR Fu oR F( R R 1F u i1R F R 2u i 2若 R 1 R 2 R F ,则:u o (u i1u i2)可见输出电压与两个输入电压之间是一种反相输入加法运算关系。
这一运算关系可推广到有更多个信号输入的情况。
平衡电阻R p R 1 // R 2 // R F 。
3.减法运算电路减法电路如图 3.8(b) 图所示。
由叠加定理:u i1 单独作用时为反相输入比例运算电路,其输出电压为: R Fu ou i1R 1u i2 单独作用时为同相输入比例运算,其输出电压为:u ou i1 和 u i2 共同作用时,输出电压为:u o u o u oR FR 1R 3R 2R 3u i2R FR 1 u i1R FR 1 R 3R 2 R 3u i2R F若 R 3 (断开),则:若R 1 R 2 ,且 R 3 R F ,则:R F u o(u i2 u i1)R 1若R 1 R 2 R 3 R F ,则:u o u i2 u i1由此可见, 输出电压与两个输入电压之差成正比, 实现了减法运算。
该电路又称为差动 输入运算电路或差动放大电路。
例:有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如下图 3.9 所示,求输入与输出关系。
解:电路由第一级的反相器和第二级的加法运算电路级联而成。
u o1ui 2例 2:一集成运算放大器电路如下图 3.10 所示,求输入与输出关系。
图 3.10 运算电路解:电路由两级放大电路组成。
第一级由运放A 1、A 2 组成,它们都是同相输入,输入电阻很高, 并且由于电路结构对称, 可抑制零点漂移。
根据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两条分析依 据可知:u oRFR 1 u i1 R FR 1u i2u o( R F 1u i 1R 2Fu o1)RFu i 2R 2i 2RF u i 1R 1i 1图 3.9 运算电路u ou 1u 1 u i1u 2 u 2 u i2R 1(u o1 u o2 )u i1u i2 u 1 u 2R 1 2R 22R 2 故: u o1 u o2 1 (u i1 u i2)R 1第二级是由运放 A 3 构成的差动放大电路,其输出电压为:R 4u o R(u o2 u o1)R 41R 32R 2(u i1 u i2)R 1电压放大倍数为:A ufuuou R 4 12R 2u i1u i 2R 3R 13.积分运算电路积分运算电路如图 3.11(a)图所示。
(b) u i 为恒定电压时积分电路 u o 的波形图 3.11 积分运算电路由于反相输入端虚地,且 i i ,由图可得:i R i Ci Ru iRi CC d d u t C du o dt由此可得:u o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