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常见成分赘余的例子
病句——成分赘余

一个人自学是否能够成功,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 用。 2)他向国家捐献了一枚古代玉佛具有很高的工艺美 术价值。
(2)、藕断丝连
结构完整的一句话的最后一部分用做另一句的 开头硬凑起来。 ①我们向政府提意见是人民的责任。 (把“我们向政府提意见”和“向政府提意见是 人民的责任”凑在一块儿,应该删去“我们”。) ②你可知道,要出版一本译作是要经过多少人的 努力以后,才能与读者见面的。 (是把“要出版......的努力”和“一本译作...... 见面的”凑在一块儿,用哪一句都可以。)
【训练26】判断正误,如有错则加
以修改。 1) 屈原出生在春秋战国时代,以 及后来的各个历史时期,人民对屈 原这一历史人物的评价都很高,都 称他为爱国诗人。 2) 我们在这大是大非面前,我们 有能力办好这些事情。
(4),反客为主
把上半句主语以外的成分用来做下半句的主语,因 此而纠缠。 ①因此,当匪徒们偷袭游击队的时候,被游击队反包围 了,歼灭了无数匪军。 (“被游击队反包围”的主语是“匪军”,但“歼灭了 无数匪军”的主语只能是游击队,作者却把它一气呵成, 不加闪待。应该把末一分句改作“歼灭了一大部分”或 “不计其数”;这样“歼灭”是接着“被游击队”下来 的,就连贯了。) ②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是应当加以揭露,而且能够把它 揭露的。 (就上半句说,谁“加以揭露”,当然是“我们”,但 这个词隐而未现,正式主语应当是受揭露的“恐怖分子 的阴谋活动”。可是下半句的“能够把它揭露的”主语 就不可能还是“恐怖分子的阴谋活动”,而只能是“我 们”。这一句应该在“是应当”前加“我们”。)
2。范围不清
①从事业的发展上看,还缺乏各项科学专 家与各项人才。 (各项人才包括科学家,不宜并列,该说 “各学科的专家与其他人才”。) ②他们一面拚命地向上爬,一面又不免跌 落深渊。 (“一面......一面......”表示两件事同时进 行,句中的两件事显然不是同时的,应改 为“他们虽然拚命向上爬,但是终不免跌 落深渊。”)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语文病句之成分残缺或赘余

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语文病句之成分残缺或赘余高考语文必备知识点:语文病句之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要包括不合事实,前后矛盾、语言错误等。
句子成分不符合省略条件而省掉,或滥用介词使主语残缺,定语太长致使宾语残缺,以致结构不完整。
有时也因为该省略而没有省掉,语意重复多余而赘余。
(1)联合国设立“国际家庭日”的目的,是为了促使各国政府和民众更加关注家庭问题,提高家庭问题的警觉性,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2)苏通大桥建造的初衷是,拉近苏北、苏南的距离,进一步推动江苏省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读完徐志摩的《我所知道的康桥》,读者就会被这诗一般的语言所谱写的回忆梦幻曲所感染,使读者感到余味无穷,不忍释手文。
(4)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5)这篇文章介绍了传统相声所用的押韵、谐音、摹声等方面的详细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效果,内容丰富,饶有趣味。
(6)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它向世界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内致力于构建和谐杜会,对外努力建设和平繁荣的美好世界。
(7)运动员的高超技能可以通过日常的刻苦训练获得,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却要通过临场的无数竞技才能练就出来。
(8)对家庭盆栽植物的摆放,专家提出如下建议:五松针、文竹、吊兰之类最好摆在茶几、书桌上比较合适,而橡皮树、丁香、腊梅等最好放在阳台上。
(9)天津市为大部分农民工办理了银行卡,建立工资“月支付,季结算”,维护了广大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10)不少学生偏食、挑食、导致蛋白质的摄入量偏低,钙、锌、铁等营养素明显不足,营养状况不容令人乐观。
(11)那些在各条战线上以积极进取、不折不挠对待生活和工作的人,才是我们尊敬和学习的对象。
(12)英国一本杂志编的《野性大地》,摄影质量令人惊异,打开扉页那七八幅跨页图片,如同名角亮相,开场便一鸣惊人。
(13)艾滋病有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等三大传播途径,我们需要采取紧急行动制止它的传播,否则不采取紧急行动,将会迅速蔓延,给人类健康带来巨大的威胁。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成分残缺或赘余

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总复习:成分残缺或赘余所谓成分残缺或赘余,是指句子的主、谓、宾等主要成分或应该有的修饰成分、关联词语等遗漏或者出现重复多余的问题,使语意表述不清楚或者啰唆。
常见的成分残缺或赘余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成分残缺或赘余类型
例11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随着大会的召开,在全国上下引起了热烈的反响。
[错因分析]滥用介词导致主语残缺,可删掉“随着”。
例217世纪至18世纪,荷兰铸制著名的马剑银币,逐渐流入中国台湾和东南沿海地区,至今在中国民间仍有不少收藏。
[错因分析]暗换主语,可在“铸制”后面加“的”。
例3自1993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我市老龄化速度加快。
据统计,我市60周岁以上的老龄人口已达145.6万,占总人口的17.7%,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错因分析]缺主语中心语,“老龄人口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应改为“老龄人口百分比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第1 页共1 页。
“成分赘余”常见病例

“成分赘余”常见病例Victorlu1、报刊杂志。
刊意即杂志,删去“杂志”两字。
2、互相厮打。
厮已含有互相的意思,删去“互相”。
3、这其中.这其间。
其即这,删去“这”。
4、付诸于行动、见诸于报端、发诸于真情、取诸于生活。
“诸”是文言中的一个兼词,是“之于”的合音,应删去“于”字。
5、否则不这样。
否则就有不这样之意,删去“不这样”。
6、大好良机。
良即很好,故应删去“大好”。
7、十分万恶。
万恶就是极端恶毒,删去“十分”。
8、亲眼目睹。
目睹即亲眼看到,故应删去“亲眼”。
9、共同协商。
协意思是共同合作,因此,应删去“共同”。
10、这可能是地方政府当初始料未及的。
“当初”与“始料”中的“始”语义重复。
11、如果我所管的“闲”事能给群众带来哪怕一点点的幸福和快乐时,我也很幸福,很快乐。
.“时”赘余。
12、科学工作者认为,目前国内具有如此独特的适于华南虎种群自然繁衍的生态环境,已经不多了。
“具有”赘余,应去掉。
13、到目前为止的四年多来,他坚持每天早上锻炼四十分钟。
定语多余,“到目前为止的”删去。
14、前来光顾。
顾就是到来的意思,删去“前来”。
15、我们要在思想上自觉地抵制不良的坏风气。
(定语、状语均出现多余。
既然“自觉地”就不必再加“思想上”了,“不良”与“坏”重复。
)16、开始启动。
启动指(仪器仪表等)开始工作,所以不必再用“开始”修饰。
17、十分优异。
优异就是不一般.很好,故删去“十分”。
18、十分罕见。
罕意为十分,故直说“罕见”即可。
非常罕见("罕"就是"非常、很"之意。
删去"非常")19、无故旷课。
旷课即无故缺课,再以“无故”限制,实属多余。
20、热切渴望。
渴望就是迫切地希望,删去“热切”。
21、昨天是转会截止日期的最后一天。
“截止日期”与“最后一天”意思相同,应删掉其中之一。
截至到。
("截至"即"截止到" 某个时候,与"到"字意思重复。
成分赘余的病句及答案

成分赘余的病句及答案修改病句,指对一句有语病的句子进行修改,使其不改变原意,句子更通顺。
病句专题之成分赘余有哪些呢?下面是整理的病句专题之成分赘余,欢迎欣赏病句专题之成分赘余1 1、我们学校有许多莘莘学子。
(莘莘含有众多的意思,与许多重复)2、被人贻笑大方。
(贻笑大方意即被大方之家笑话,已经含有被动之意,前面再加上被人就多余了。
)3、忽然恍然大悟。
(恍然就有忽然之意,前缀忽然自然显得多余。
)4、现在当务之急。
(当务已经含有现在的意思,不必前缀现在。
)5、囊括全部金牌。
(囊括即全部包括,后面没有必要再加上全部。
)6、漫山遍野到处都是水果:梨呀、苹果、柿子(漫山遍野与到处重复,最好删掉到处,因漫山遍野更有强调意味)7、只有密切接触社会,联系群众,才能对国家安危和人民忧乐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意见。
(真知灼见与意见语义重复。
)8、这台晚会的节目非常精彩,当看到黄宏演出的小品时,一向严肃的父亲也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忍俊不禁是忍不住笑了起来的意思。
其中已含有笑了起来的意思,病例中在忍俊不禁后又加了个笑了起来,岂非叠床架屋?)9、80年代中期,他独自孓然一身来到深圳闯天下。
(孑然一身,孤单一人,独自已含在其中。
)10、本来我们已经说好了去送他,可因临时有事没能去送行,我对自己的失约一直耿耿于怀,迄今也不能忘记。
(耿耿于怀指心事牵萦回绕,不能释怀,迄今也不能忘记已含在其中。
)11、所以,在台湾问题上不要怕,一个小小的弹丸之地,只要当局敢下决心解放台湾,凡地球上的炎黄子孙都会赞成的。
(小小的与弹丸之地重复,去掉小小的)12、他们一起收拾一番,就各自分道扬镳了。
(去掉各自)13、他有难言之隐的苦衷。
(难言之隐中隐就是苦衷的意思,苦衷与隐重复)14、玩具店里挂满了各种形形色色的玩具,像轮船、飞机、坦克等。
(形形色色指各种各样种类很多,与句子各种重复)15、对于我们这些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也可以闪光。
(芸芸众生原指世间一切生灵,后指平凡普通的人,句中平凡普通与之重复)病句专题之成分赘余2 1.岗下是一条沟,涌着竹柳杨榆、青枫梧桐的绿,深而不可叵测。
高考病句之成分残缺或赘余

高考病句之成分残缺或赘余成分残缺或赘余按现代汉语的结构规律,凡是应该有的成分而没有,就是句子的成分残缺。
句子的成分残缺会导致意思模糊不清,甚至不可理解。
相反,因滥用词语而造成重复多余的,就是成分赘余。
●主语残缺●谓语残缺●宾语残缺●定语残缺●状语残缺●关联词语残缺一、主语残缺。
例1、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提高了对环保的重要性的认识。
例2、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
例3、从大量观测事实中告诉我们,要掌握天气的连续变化,最好每小时都进行观测。
※滥用介词造成主语残缺,介宾短语不能作主语,抓重点介词(由于、通过、经过、由于、为了)例3、一九七二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特地用烤鸭来宴请他的随行人员。
(暗中更换主语而造成主语残缺。
)例4、疫苗的研制是工程浩大的项目,耗时数年的潜心研究不可或缺,而且绝不是一个人的战斗,而是一场指向整个人类的战斗。
(后一分句暗换主语或谓语中心语残缺。
可在“耗时”前加“需要”,并去掉“不可或缺”。
)例5、一位农民向国家文物部门献出了一枚祖传的大颗粒珍珠,具有极高的观赏、保存价值。
例6、看到老师傅认真负责地工作,忘我劳动,使我很感动。
二、谓语残缺。
例1、作家应当深入生活,了解各种各样的人物,才能真实深刻地反映生活的目的。
(缺少“目的”的谓语“达到”,应在“才能”后补上。
)例2、我们应当把端正考风当作重要问题,并且一直坚持下去。
(“问题”后应加上“来抓”。
)三、宾语残缺。
例1、工尚行政管理部门严肃查处了这家公司出售翻版光碟.(末尾应加上“的问题”。
)例2、农民们在生活上无微不至地关怀我们,在生产上手把手地教会了农活。
(“教会”后应加上“我们”。
)四、定语残缺。
例1、要想取得优异成绩,必须付出劳动。
(“劳动”前加“艰苦的”。
)例2、刚完成了兴修水利的郑主任昨天回去了。
(定语不完整。
“水利”后应加“任务”。
病句类型五 成分赘余

成分赘余⑴我们班的同学都好学,上课时我们都能认真听讲。
(后句主语赘余)⑵我们的革命前辈,为了人民的利益,他们流了多少血,献出了多少宝贵的生命。
前边有了主语“革命前辈”,因而主语“他们”赘余。
⑴他正在进行打球,可上劲了。
(谓语“进行”赘余)⑵他们谩骂法院执行人员,殴打执行公务的干警,这实属是藐视国家法律尊严与权威的违法行为。
“实属”意为“实际是”,应删去“是”。
⑴其实这是过虑的想法。
(宾语“想法”和助词“的”赘余)⑵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宾语“的地方”多余,应删去。
⑴这话里包含多少无声的潜台词啊!(定语“无声”和助词“的”赘余)⑴我在心里由衷地感谢他们。
(状语“在心里”赘余)⑵由于战云笼罩,伊拉克各大医院药品非常奇缺,很多伤员只能硬撑,形势十分严峻。
(状语“非常”赘余)⑴为精简字数,不得不略加删改一些。
(补语“一些”赘余)⑴由于历史动乱和气候的潮湿,珍贵的绘画损坏殆尽。
(“气候”后“的”赘余)⑵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
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他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因此原句应将“老师的重视”中的“的”去掉)一、成语引发成分赘余1.他只不过在做自己的事情,顺便帮了一下别人,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
(“不虞”就是“没有想到”、“没有料到”的意思,与句子中的“没料到”重复。
)2. 疏通河道,让水路畅通,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当务之急”中的“当”就有目前、当前的意思,应去掉“目前”3.随着自然环境的恶化,川陕一带剩下的虎种更为弥足珍贵。
“弥足珍贵”为“更加值得珍贵”之意,与前文“更”重复。
4.一项社会调查显示:如果丈夫的收入低于妻子,一部分男性难免会感到自惭形秽,甚至无端地对自己进行心理折磨。
(“自惭形秽”的意思是因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惭愧。
病句“成分赘余”例析

病句“成分赘余”例析“赘余”是高考所要考查的病句类型之一。
所谓“赘余”,即多余的,无用的。
一个句子结构是完整的,语义也明确,但添加了不必要的词语,自然就是多余的,成了赘余。
具体说来,“赘余”有三种类型:词语堆砌、语义重复和成分多余。
下面结合实例,对这种语病进行分析。
一、词语堆砌所谓词语堆砌,就是在一个句子的某处,用上一个词语即可,却偏偏用上了两个或多个词语,以致形成了赘余。
如:1.现在渔民自己选出了行政组长,负责掌握渔民的生活及生产的管理。
(“负责”与“掌握”形成词语堆砌,应删去“掌握”)2.我们要贴近受众去进行播讲,要像在家里和自己的亲人、朋友交谈一样,切忌不可以有凛然不可侵犯的装出来的声威,我们不是坐在衙门里升堂的老爷。
(“切忌”即切实避免或防止,它与“不可以”形成词语堆砌,应删去)二、语义重复所谓语义重复,就是在一个句子中,相同意思的词语用了两个或多个,或者后一个词语已包含了前一个词语的意思。
如:1.他同老农多次反复地进行小麦高产实验。
(“多次”与“反复”重复,任删一个)2.这篇课文读一遍大约需要半个小时左右。
“大约”是个表推测或估计的副词,本身有一种不确定的因素;“左右”是个概数,即大概的数目,也有不确定的因素,二者连用即形成词语重复。
此例说明,表推测或估计的副词,如“大约”“大概”“可能”“或许”等,不能与概数连用。
概数有以下两种:或者用几、多、来、左右、上下等表示,如“几年”“三斤多米”“十来天”“一百步左右”“四十岁上下”;或者拿数字连用表示,如“三五个”“一两天”“七八十人”。
3.这是我的舍弟,请多多关照。
“舍弟”是谦辞,即对人称自己的弟弟,说“我的舍弟”,即形成赘余,应删去“我的”。
与别人谈话、写文章时,称自己的长辈或年长的平辈时称呼前加“家”字,如家严(父)、家慈(母)、家兄等;称比自己辈分小或年龄小的家里人时,称呼前加“舍”字,如舍弟、舍侄,有时也加“愚”字,如愚兄、愚妹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分赘余的例子
通过以上典型例子可以看出,句子成分赘余大多属于以下两种情况:一是词语同义反复,二是修饰语与中心词重复。
(01)感到自惭形秽(“惭”本身有“感到”之意,删去“感到”)
(02)凯旋而归、凯旋归来(“旋”本身有“归”之意,删去“而归”和“归来”)
(03)被人贻笑大方(“贻笑大方”本身有被动之意,“大方”本身就是表人的,删去“被人”)
(04)出乎意料之外(“出乎”与“之外”重复,删去“之外”)
(05)长期以来的夙愿、多年的夙愿(“长期以来的”与“夙”重复,删去“长期以来”和“多年的”)
(06)除了……之外(以外)(“除了……”本身表示在什么之外,相当于“……除外”,其与“之外”或“以外”不能同时使用)
(07)众多莘莘学子、一位莘莘学子(“莘莘”本身就是众多之意,用“众多”就重复了,用“一位”就相矛盾)
(08)显得相形见绌(“见”有显现之意,与“显得”重复了,应去掉“显得”)
(09)互相厮打(“厮”已含有互相的意思,删去“互相”)
(10)这其中、这其间(“其”即这,删去“这”)
(11)见诸于、付诸于(“诸”是文言中的一个兼词,是“之于”的合音,应删去“于”字)(12)否则不这样(“否则”有不这样之意,删去“不这样”)
(13)大好良机(“良”即很好,故应删去“大好”)(14)十分万恶(“万恶”就是极端恶毒,删去“十分”)
(15)亲眼目睹(“目睹”即亲眼看到,故应删去“亲眼”)
(16)共同协商(“协商”即“共商”,是共同商量之意,故应删去“共同”)
(17)十分炎热(“炎热”指天气十分热,再用“十分”修饰,纯属蛇足)
(18)过度酗酒(“酗”已包含无节制之意,故删去“过度”)
(19)一致公认(“公认”指大家一致认为,故删去“一致”)
(20)欢迎前来光临指导(“临”本身就是来到,到来之意,故删去“前来”)
(22)到此光临(删去“到此”)(23)开始启动(“启动”指仪器仪表等开始工作,故不可再用“开始”修饰)
(24)十分优异(“优异”就是不一般,很好,故删去“十分”)(25)十分罕见(“罕”意为十分,删去“十分)
(26)无故旷课(“旷课”即无故缺课,再以“无故”限制,实属多余)
(27)热切渴望(“渴望”就是迫切地希望之意,删去“热切”)
(28)敌我力量悬殊很大(“悬殊”即相差很大,故删去“很大”)
(29)国际间(“际”就是彼此之间,故应删去“间”或将“际”改为“家”)
(30)多余的废话(“废”就是无用多余的,删去“多余的”)
(31)过高的奢望(“奢”即过分的,与“过高的”意思一样,语意重复)
(32)葱绿的大葱(“葱绿”就是像葱那样绿,与大葱重复,应将“葱绿”改为“碧绿”)(33)值得可歌可泣(“可”在此词中的意思为值得,故“值得”一词就是多余)
(34)不堪忍受雇主的歧视和侮辱(“堪”本身就有忍受,承受之意,去掉“忍受”或将“堪”改为“能”)
(35)可堪称(“堪”已有可以,能够之意,删去“可”)(36)致信给某某(“致”已有“给”之意,删去“给”)
(37)更加至关重要(“更加”与“至关”重复,保留其中一个即可)
(38)使人民生灵涂炭(“生灵涂炭”的意思是使百姓陷入泥沼,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其已含有“使人民”之意,故删去“使人民”)
(39)留下的遗产(“遗”已有留下之意,去掉“留下的”)
(40)万一若(“万一”表示可能性极小的假设,与“若”重复)
(41)切忌不要贪睡(“切忌”“不要”均表示否定,修饰贪睡不当,删去其中一个)(42)涉及到(“涉及”中的“及”就是到之意,删去“到”)
(43)年轻的小伙子(“小伙子”岂不是年轻人?用“年轻”修饰“小伙子”,纯属多此一举)
(44)并非是(“非”是文言色彩较浓的一个词,不是的意思,因此其后不必再加“是”)(45)从心里由衷感谢(“由衷”就是“从心里”,故该词累赘)
(46)您的令尊(“令尊”是敬辞,用于称别人的父亲,因此“您的”一词多余)
(47)没想到受到不虞之誉(“不虞”就是“没有想到”,与“没想到”重复)
(48)全身被打得遍体鳞伤(“遍体”与“全身”重复)
(49)卫生洁具(“洁”就是“卫生”,只说“洁具”即可)
(50)酒水和饮料(“酒水”包含“饮料”,删去“和饮料”)
(51)邂逅相遇(“邂逅”里已包含“相遇”,故该句赘余)
(52)全部囊括(“囊括”已含“全部”的意思,去掉“全部”)
(53)先进楷模(“楷模”本身就是先进的,删去“先进”)
(54)我俩个(“俩”就是两个的意思,删去“个”)
(55)突然恍然大悟(“恍然”指突然清醒的样子,故应删去“突然”)
(56)第一次破天荒(“破天荒”这个熟语是指从来未曾有过或者是第一次,故删去“第一次”)
(57)相互分手(分手岂能是一方的行为?故相互多余)
(58)这个中原因(“个中”的意思是这其中的意思,已含“这”,故应删去“这”)(59)刻骨铭心的难忘的教训(“刻骨铭心”已包含难忘之意,应删去“难忘”)
(60)人民生灵涂炭(“人民”与“生灵”重复)
(61)浑身遍体鳞伤(“浑身”与“遍体”重复)
(62)寒舍蓬筚生辉(“寒舍”与“蓬筚”重复)
(63)正方兴未艾(“正”与“方”重复)
(64)各自分道扬镳(“各自”与“分道”重复)
(65)独逢孑然一身(“独逢”与“孑然”重复)
(66)我的拙作(不明谦敬称造成了语意重复)
成分赘余方法总结:
1.见有隐性词语出现,检查是否患同义重复症。
2.见句中有并列短语,检查是否患意义包容症。
3.见句中有虚词出现,检查是否患虚词多余症。
常见的句式杂糅形式:
1、错误:本着……为原则正确:本着……原则;以……为原则
2、错误:以……即可正确:以……为宜;……即可
3、错误:是为了……为目的的正确:以……为目的的;是为了……
4、错误:对于……问题上正确: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5、错误:由于……下正确:由于……;在……下
6、错误:原因是……造成的正确:原因是……;是由……造成的
7、错误:经过……下正确:经过……;在……下
8、错误:出于……决定的正确:是出于……;是由……决定的
9、错误:借口……为名正确:借口……;以……为名
10、错误:是因为……的原因正确:是因为……;……是原因
11、错误:有……组成正确:有……;由……组成
12、错误:靠的是……取得的正确:靠的是……;是……取得的
13、错误: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正确:关键在于……;……是十分重要的
14、错误:围绕以……为中心正确:围绕……中心;以……为中心
15、错误:大多是以……为主正确:大多是……;以……为主
16、错误:成分是……配制而成的正确:成分是……;由……配置而成的
17、错误:是由于……的结果正确:是由于……;是……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