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路器防跳回路解析
断路器防跳回路浅析

断路器防跳回路浅析摘要:保护装置和断路器操作回路均有电气防跳回路。
若二个防跳回路接线配合不当,会出现装置故障。
通过分析发电机保护装置和断路器操作机构防跳回路工作原理,以及同时采用两种防跳回路产生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为现场运行维护人员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断路器;发电机保护装置;防跳回路1引言在电力系统中,断路器的防跳回路是二次回路中最重要的回路之一,防跳回路的存在可以避免断路器出现“跳跃”问题,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
但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微机保护装置中的防跳功能总会与断路器的防跳产生冲突,这就要考虑断路器操作回路和微机保护装置二次回路防跳回路接线配合问题。
本文通过分析了保护装置防跳回路和断路器操作机构防跳回路,以及同时采用两种防跳回路时产生的问题,并给出实际工作中检查防跳回路正确性的试验方法。
2防跳工作原理2.1保护装置防跳工作原理保护测控装置合分闸及防跳回路如图1所示图1 发电机微机保护装置原理防跳继电器(跳闸保持继电器)TBJ有电压线圈和电流线圈,其中电流线圈为启动线圈,串接在跳闸回路;电压线圈为自保持线圈与合闸线圈并联接法。
QF 为断路器辅助接点,YC为断路器合闸线圈,YT为断路器分闸线圈,S8和S9为断路器试验和工作位置接点,TWJ和HWJ为跳闸、合闸位置继电器,BH为保护跳闸接点。
发电机为同期合闸,当发电机同期合闸时HBJ常开接点闭合,合闸线圈YC得电,断路器动作合闸。
若此时一次系统发生故障,保护动作,保护跳闸接点BH 接通,跳闸线圈YT得电动作于跳闸,而串接在跳闸回路的防跳继电器(跳闸保持继电器)TBJ电流线圈得电,合闸回路TBJ常闭接点断开,切断了合闸回路。
避免合闸继电器HBJ常开接点粘住,而导致跳闸后又合闸并重复上述动作情况发生。
同时防跳继电器TBJ的两副常开接点也得电闭合,跳闸回路TBJ常开接点闭合自保持,TBJ电压线圈得电也自保持,双重保护防止跳跃事故发生。
直到合闸继电器HBJ失电,其常开接点恢复断开后,防跳继电器(跳闸保持继电器)TBJ 电压线圈失电,TBJ所有接点复归。
断路器防跳回路解析

·以手动跳闸为例:防跳第一步:有跳闸命令(即常开接点叮闭合),整个-跳闸回路接通(图一红色线表示,TBJ圈带电动作,常开接点TB闭-合(有两副接点红框A、B表示,见图二),回路一为跳闸自保持回路,-自保持回路的 用,是为了防止保护出口继电器T叮的触点被烧坏。因为自-动跳闸时,叮的触点可能较断路器辅助触点先断开,以致被 弧烧坏。由-于防跳继电器电流线圈的触点叮B-A与它并联,即使T叮的触点先断,也不-会被烧坏。-·防跳第二步 T叮B-I带电的同时,T叮B-B接点也动作,使T叮B-V带电动作,-则T叮BV常开接点闭合,T叮BV常闭接 打开,T叮BV常开接点闭合后起自保-持的作用使T叮B-V带电动作持续动作(见回路二),T叮BV常闭接点打开 -断路器合闸回路断开,也就是说即使由于合闸接点粘死,一直有断路器合-闸命令,断路器不会再次合闸,发生反复分 的情况,达到防跳的目的。
ZD6-27-防跳回路是由防跳继电器来-g41D5-克411-实现的,防跳继电器有两个-4119-中4n1 2-线圈-4a1040-操作电源-电压线圈-021-回网回-4n103D17-跳位监视-TBJY-4101 071mC2:17-合将保持-41D10 4mL10-的16-壁合同-即-TBJW-防蚍-41084l12 舞2-手合-311Sg31g-2119-间-手艷-1"线路拉柜1m5-705抱进子-4n108-隔-1王资 P酒-LCP-12L-ILPI-G01-402-D项1粉-里保时-4儿P9-115-1i6-电流线圈-a原 5-31B-保护就铜-31022-1LP6-501-562-日1aR-B-416-始居年承护-502-21 P5-213351331-41D1371Y9-CB21:18-8四必-4nT06-保护动作 -断路器跳闸;若此时断路器合闸命令仍未解除,断路器将再次-合闸,这样断路器反复合分-合分称为断路器跳跃。跳 情况的-发生,可能致使断路器爆炸。所以必须针对断路器可能发生的-合闸跳跃问题装设防止跳跃装置,即防跳装置。 国内断路器的电气防跳,主要通过在断路器分合闸回路中设-置防跳回路。回路是由防跳继电器来实现的,防跳继电器有 -个线圈,一个是电流启动线圈,一个是电压保持线圈。电流线-圈串联在跳闸回路中,以便当继电保护动作于跳闸时, 防跳-继电器可靠地启动。电压线圈的并联在断路器的合闸回路中,-主要作用是在保护动作后可靠地切断合闸回路,防 断路器再-次合上。
总变10kV进线断路器防跳回路分析

总变10kV进线断路器防跳回路分析中海油东方石化有限责任公司的研究人员李勇,在2015年第5期《电气技术》杂志上撰文,断路器跳跃现象对开关及负载具有频繁冲击,防跳回路是保护开关的重要二次部分。
以南瑞NSP30C操作机构防跳和西门子3AH5断路器本体防跳为例,分析两种防跳原理。
并对总变10kV进线断路器所使用的两套防跳机构配合可能出现状况进行分析,提出几种可避免防跳失效改造,完善防跳回路,保障供电可靠性。
断路器(开关)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一次设备,在其手动或自动装置合闸后,如果操作控制开关未复归导致粘连或控制开关触点、自动装置触点卡主,此时保护动作使断路器跳闸时,断路器将会合闸于故障线路,而发生多次“跳-合”现象。
因此需要防跳回路,以防止开关发生跳跃现象,进而保护开关装置以及负载免受频繁冲击。
我厂总变10kV进线开关柜使用西门子3AH5断路器,经由南瑞集团的NSP30C操作箱控制。
本文对操作箱与断路器本体的防跳回路的接线和作用进行比较分析,并进一步探讨两者使用配合问题。
1 防跳工作原理1.1 操作机构防跳工作原理NSP30C高压开关操作箱具备操作所需所有功能,包括跳合闸监视功能,较多用于110kV或35kV的三相开关操作NSP30C防跳回路工作原理如图一。
防跳回路选用的是电流启动,电压保持的双线圈继电器。
电流线圈TBJ串接于分闸回路作为启动线圈,电压线圈TBJV接于合闸回路,作为保持线圈。
当分闸时,电流线圈TBJ经分闸回路启动,其常开接点TBJ闭合。
如果合闸回路发生开关粘连现象,或处于手动合闸位置时,电压线圈TBJV启动,并通过其常开接点自保持,其常闭接点马上断开合闸回路,保证断路器在分闸过程中不能马上在合闸。
此外NSP30C在合闸时通过HBJ实现合闸保持回路与TBJ实现跳闸保持回路,以保证开关的可靠分合闸和防止分合闸接点因拉弧而烧坏。
图一操作机构防跳回路图中:HHJ-合后继电器;TBJV-防跳继电器;TBJ-跳闸保持及防跳继电器;HBJ-合闸保持继电器;TWJ-合闸回路监视继电器;HWJ-跳闸回路监视继电器;R-分压电阻;HC-合闸线圈;TQ-跳闸线圈;CB断路器辅助触点1.2 断路器本体防跳工作原理进线断路器选用西门子的3AH5断路器,3AH5真空断路器采用特殊触点执行真空断路的连接动作并为这些触点专门开发了改良型操作机构,同时该产品为适应中国电力系统的运行工况采用了大爬距绝缘设计,配用最新开发的大爬距真空灭弧室,因其产品优质性而广泛应用于电力、石化、冶金行业等。
断路器本体防跳回路原理

断路器本体防跳回路原理断路器是一种电力设备,用于在电路中保护其他电气设备免受过流和短路等故障的影响。
在电力系统中,断路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断路器能够正常运行,一种称为防跳回路的原理被广泛采用,以防止断路器在发生故障时意外地恢复其工作状态。
防跳回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断路器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之间添加保持电路来实现的。
当断路器处于打开状态时,保持电路会接通并吸引辅助触头,这样即使主触头在故障恢复后突然关闭,辅助触头仍然保持吸合,从而防止断路器的跳回。
在断路器主体中,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控制电路、熔断器、分断器、触头、保持电路和弹簧机构。
这些部分协同工作,以保证断路器的正常运行。
控制电路是断路器的核心部分,它负责控制断路器的开关状态。
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或发生短路时,控制电路会接收信号并触发断路器的切断动作。
控制电路还监测断路器的状况,如过温、超载等,以避免潜在的故障。
熔断器位于断路器主体的前端,主要用于检测电流是否超过额定值。
当电流超过熔断器的额定值时,熔断器内的电阻丝会瞬间熔断,切断电流的通路,从而保护其他设备免受过载电流的影响。
分断器是断路器的关键组件之一,它位于断路器的断口处。
当断路器被触发切断电路时,分断器会迅速分开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从而有效切断电流的通路。
触头是用于传输电流的金属零件,它是断路器打开和关闭的关键部分。
主触头和辅助触头通过电磁力或机械力紧密接触在一起,在断路器关闭时形成电流通路。
保持电路是为了防止断路器跳回而设计的。
当断路器被打开时,保持电路会接通,并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将辅助触头固定在位,从而阻止断路器的意外恢复。
弹簧机构是断路器的动力来源,它提供足够的力量来闭合和断开断路器。
当断路器被触发打开时,弹簧会释放能量并将触头分离,同时在断路器关闭时,弹簧会重新压缩并闭合断路器。
断路器的防跳回路原理是通过在断路器主触头和辅助触头之间添加保持电路来防止断路器在故障恢复后意外地跳回。
断路器防跳回路原理

断路器防跳回路原理一、引言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常用的保护设备,其作用是在电路发生短路或过载时自动切断电源,以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但有时候,由于某些原因,断路器会出现跳回的情况,即在断开电路后又自动合闸。
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断路器防跳回路的原理。
二、断路器的工作原理首先需要了解一下断路器的工作原理。
断路器是通过磁场力和弹簧力来实现开关动作的。
当电流通过断路器时,会产生磁场力使得触头吸合;当电流超过额定值时,则会产生过载保护动作;当电流突然增大到很高值时,则会产生短路保护动作。
三、跳回现象及其危害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负荷不均衡或接地故障等,断路器可能会出现跳回现象。
这种情况下,虽然已经切断了电源,但由于某些原因(如接触不良等),触头又自动合闸了。
这会给电力系统带来很大的危害,如:1.对设备造成损坏,甚至引起火灾;2.给人员带来安全隐患,可能导致触电事故的发生;3.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瘫痪。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止断路器跳回。
四、断路器防跳回路的原理为了解决断路器跳回的问题,可以采用防跳回装置。
这种装置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检测部分,用于检测是否出现跳回现象;另一个是动作部分,用于切断电源。
1.检测部分检测部分一般采用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等传感器进行监测。
当出现跳回现象时,传感器会感应到异常信号,并将信号传递给动作部分。
2.动作部分动作部分一般采用继电器等开关元件进行控制。
当检测到异常信号时,继电器会自动切断电源,以避免出现危险情况。
五、总结通过上述介绍可以看出,在断路器中加入防跳回装置是非常必要的。
这种装置可以有效地避免断路器跳回所带来的危害,保障电力系统和人员的安全。
断路器防跳回路分析及规范

断路器防跳回路分析及规范防跳回路是断路器合闸回路中的重要部分,用于防止断路器跳跃现象。
跳跃现象指的是合闸回路出现故障或机构问题,导致断路器多次分合或反复合闸分闸。
防跳回路分为操作箱内和断路器就地操作机构内两类。
在操作箱内的防跳回路中,继电器12TBIJa动作后,防跳继电器1TBUJa启动。
若出现保护重合闸脉冲过长、开关机构辅助接点故障或操作把手接点粘连等情况,继电器2TBUJa将启动并自保持,使开关合闸回路不能导通,达到防跳的目的。
操作箱防跳回路的优点是实现简单,缺点是容易受到操作箱内部故障的影响。
断路器就地操作机构内的防跳回路则相对复杂,但不受操作箱内部故障的影响。
其实现原理类似于操作箱内的防跳回路,但需要考虑机构的特殊性质,如机构脱扣等。
总之,防跳回路对于保证断路器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在设计和使用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防跳回路种类,确保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操作箱防跳回路的优点在于它能够保护操作箱内的回路,运行环境良好,不容易出现故障。
然而,它的缺点是保护范围受限,只能防止合闸命令接点误导通造成的断路器跳跃问题,无法避免因操作箱以外的寄生回路或二次回路接地引起的断路器跳跃。
此外,当断路器本体三相不一致继电器动作启动跳闸时,操作箱防跳回路无法启动。
还有一个问题是12TBIJa继电器需要与开关的跳闸电流箱配合。
机构防跳的原理是以___3AP/3-F1断路器A相回路为例,如图2所示:当开关合闸至合位后,S1LA开关常开辅助接点闭合。
若就地合闸接点K76粘连或保护合闸脉冲持续保持,则防跳继电器K75LA启动并自保持;合闸回路中的防跳继电器常闭接点断开,防跳功能实现。
机构防跳的优点是断路器机构防跳回路仅并联在合闸回路中,对分闸回路没有影响,回路相对比较简单,可以实现就地保护,有效地消除了从保护装置到断路器机构箱间的保护死区现象。
然而,它的缺点是机构防跳继电器安装在断路器机构箱或汇控柜中,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存在受断路器振动影响等隐患,随着年限增长,运行状况逐渐变坏。
高压交流断路器防跳回路原理与防跳失败原因浅析

高压交流断路器防跳回路原理与防跳失败原因浅析【摘要】高压交流断路器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设备,用于在电路发生故障时切断电路以保护设备和人员安全。
防跳回路是一种保护措施,能够防止断路器在故障消失后自动闭合,造成设备再次受到损坏。
本文围绕高压交流断路器的防跳回路原理展开讨论,介绍了其工作原理和实现方式。
分析了高压交流断路器防跳失败的一些常见原因,包括电气故障、机械故障等。
强调了高压交流断路器防跳回路的重要性,指出其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作用。
通过对高压交流断路器防跳回路的深入了解,可以帮助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障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关键词】关键词:高压交流断路器、防跳回路、原理、失败原因、重要性。
1. 引言1.1 高压交流断路器概述高压交流断路器是一种重要的电气设备,用于在电路中断开或闭合电流。
它通常用于高压电网中,以保护电网和相关设备免受过载或短路的损坏。
高压交流断路器可以快速断开电路,并可靠地在电压大时承载电流。
高压交流断路器通常由断路器本体和辅助装置组成。
断路器本体主要由触头、触头间隙、灭弧室等组件构成,用于实现对电路的开合。
而辅助装置中的防跳回路则是确保断路器在断开电路后不会自身跳回闭合的关键部件。
在高压交流断路器中,防跳回路通过检测电流和电压的状态来确保断路器在断开电路后不会自动闭合。
防跳回路的原理是利用电磁力使得触头保持在打开状态,避免意外闭合造成的设备损坏和人员安全问题。
高压交流断路器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而防跳回路则是确保断路器正常工作的关键部件之一。
对于高压电网来说,高压交流断路器的概述及其关键部件的工作原理都至关重要。
2. 正文2.1 高压交流断路器防跳回路原理高压交流断路器防跳回路原理是指通过设置电气或机械装置,使得在断路器发生过电流或过负载时,能够防止断路器因电力系统的反冲而导致跳闸。
高压交流断路器通常采用电磁触发机构或无过负载保护的励磁机构,通过这些机构实现对断路器的控制和保护。
断路器防跳回路接线及原理介绍

3.并联式防跳回路 防跳继电器KO的电压线圈并联在断路器的合闸回路上。如有一个持续的合闸命令存在时,合闸 整流桥输出经Y3、S2、S3、S1、K0(2-1)接通。断路器合闸后,并联在合闸回路的辅助接点S3 闭合,启动防跳继电器KO,KO接点即由2-1位置切换到4-1位置,断开合闸回路并保持。若此时 线路或设备故障,继电保护动作跳闸,但由于合闸回路已可靠断开,从而防止了开关跳跃。
5.跳闸线圈辅助接点式防跳回路 在合闸过程中出现短路故障时,保护装置使得断路器跳闸,由跳闸线圈操动的常开辅助接点 TQ2闭合,保持跳闸线圈继续通电,跳闸线圈的常闭辅助接点TQ1断开,切断合闸回路。如此时 合闸命除后,跳闸线圈失电,接线恢复原 来状态。
1.对于没有防跳装置的断路器应加装电气防跳回路,串联式防跳回路性能最优,应优先采用,可 收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2.串联式防跳继电器的启动电流线圈应按灵敏度不小于2选型,且安装时应注意电流线圈与电压 线圈的极性一致; 3.当保护装置内部和开关操作机构都有电气防跳回路时,推荐采用什么回路?,而操作机构中的 防跳回路甩掉,这样使用可靠,维护方便; 4.对于弹簧储能式操作机构,有人认为其储能机构本身已具有防跳功能,似乎不必再加电器防跳 回路,但储能机构并不能防止因合闸接点粘连而造成的开关跳跃,又没有防止保护出口接点断 弧烧毁的功能,所以还是加装电气防跳回路为好。 会议通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化为一个跳闸操 作机构的线圈
断路器跳闸回路
图一
TJBV常闭
断路器合闸回路
回路二
防跳自 保持回 路
B TJBV常开
A
回路一 跳闸自保持回路
图二
防跳回路是由防跳继电器来 实现的,防跳继电器有两个 线圈,一个是电流启动线圈, 一个
防跳继电器 电压线圈
防跳继电器 电流线圈
以手动跳闸为例:防跳第一步:有跳闸命令(即常开接点TJ闭合),整个 跳闸回路接通(图一红色线表示),TBJ-I线圈带电动作,常开接点TBJ闭 合(有两副接点红框A、B表示,见图二),回路一为跳闸自保持回路, 自保持回路的作用,是为了防止保护出口继电器TJ的触点被烧坏。因为自 动跳闸时,TJ的触点可能较断路器辅助触点先断开,以致被电弧烧坏。由 于防跳继电器电流线圈的触点TJB-A与它并联,即使TJ的触点先断,也不 会被烧坏。
国内断路器的电气防跳,主要通过在断路器分合闸回路中设 置防跳回路。回路是由防跳 继电器来实现的,防跳继电器有两
个线圈,一个是电流启动线圈,一个是电压保持线圈。电流线 圈串联在跳闸回路中,以便当继电保护动作于跳闸时,使防跳 继电器可靠地启动。电压线圈的并联在断路器的合闸回路中, 主要作用是在保护动作后可靠地切断合闸回路,防止断路器再 次合上。
yxi保护动作, 断路器跳闸;若此时断路器合闸命令仍未解除,断路器将再次 合闸,这样断路器反复合分-合分称为断路器跳跃。跳跃情况的 发生,可能致使断路器爆炸。所以必须针对断路器可能发生的 合闸跳跃问题装设防止跳跃装置,即防跳装置。
防跳第二步:TJB-I带电的同时,TJB-B接点也动作,使TJB-V带电动作, 则TJBV常开接点闭合,TJBV常闭接点打开, TJBV常开接点闭合后起自保 持的作用使TJB-V带电动作持续动作(见回路二), TJBV常闭接点打开使 断路器合闸回路断开,也就是说即使由于合闸接点粘死,一直有断路器合 闸命令,断路器不会再次合闸,发生反复分合的情况,达到防跳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