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设计

合集下载

标准化项目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标准化项目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一路市政道路工程标准化项目建设实施方案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三工程局有限公司平潭金井一路项目部2013年4月20日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1.1 工程简况 (1)1.2 参建单位 (1)第二章编制依据 (1)第三章工程目标 (1)3.1 质量目标 (2)3.2 安全文明目标 (2)3.3 指导思想 (2)第四章标准化建设保证体系 (3)4.1 标准化项目建设组织机构 (3)4.2 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3)4.3 质量保证体系 (4)第五章安全文明标准化 (5)5.1 安全生产管理 (5)5.1.1 一般规定 (5)5.1.2 目标责任 (6)5.1.3 分部(分项)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7)5.1.4 全检查 (7)5.1.5 安全教育培训 (7)5.1.6 班前安全活动 (8)5.1.7 特种作业人员 (8)5.1.9 安全管理资料 (9)5.2 文明施工 (9)5.2.1 一般规定 (9)5.2.2 项目部布置 (9)5.2.3 职工食堂 (10)5.2.4 职工宿舍、办公室、会议室 (11)5.2.5 其他设施 (11)5.2.6 施工现场 (11)第六章工程质量标准化 (12)6.1 路面基层 (12)6.1.1 级配碎石层 (12)6.1.2 水泥稳定碎石层 (13)6.2 路面面层 (17)6.2.1 透油层、粘层及下封层 (17)6.2.2 沥青混合料摊铺 (19)6.2.3 路面压实及成型 (21)6.2.4 接缝处理 (23)6.2.5 开放交通及其他 (24)6.2.6 质量检验 (24)6.3 交通工程 (27)6.3.1 交通标志 (27)6.3.3 其它注意事项 (28)6.3.4 质量验收 (29)6.4 桥涵工程 (29)6.4.1钢筋加工与绑扎 (29)6.4.2 模板制作与安装 (31)6.4.3 混凝土浇筑 (33)6.5 管道闭水试验 (36)6.6 水压试验 (38)6.7 绿化景观工程 (42)6.7.1 苗木种植 (42)第一章工程概况1.1 工程简况金井一路为金井湾片区一条重要城市主干路,起始桩号为K1+190~K4+300,道路全长3.11km,北起跨海山路,南至天大山北路;机动车道采用沥青砼路面,设计年限为15年,轴载标准BZZ-100KN,其中跨海山路至金井湾大道段行车速度设计为50km/h,道路红线宽度40.0m,双向六车道;金井湾大道至天大山北路段车速度设计为60km/h,道路红线宽度50.0m,双向六车道。

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方案

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方案

管理制度体系建设方案篇一:公司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经典)关于印发《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科室:为进一步加强医院规章制度体系建设,逐步实现医院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制度化,结合等级医院评审相关要求和医院实际,制定了《贵州航天医院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现下发各科室,望遵照执行。

二〇一三年八月贵州航天医院规章制度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为进一步加强医院规章制度体系建设,结合等级医院评审相关要求和医院管理工作实际,梳理我院现有规章制度,构建更为科学、高效、实用的规章制度体系,指导开展各项业务工作,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本次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〇六一基地《规章制度体系建设方案》和《规章制度管理规定》、《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相关管理规定为指导,紧紧围绕医院发展实际,对现行规章制度进行梳理、补充,并汇编成册。

通过规章制度体系建设,使医院的各项工作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依、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检查,充分发挥规章制度在医院管理中的规范、引导和保障作用。

二、工作目标本次制度建设的工作目标是:通过2~3年时间,对现有规章制度进行全面清理和补充修订,增加一批新的规章制度,初步形成适合我院发展和建设需要的规章制度汇编(草案),再逐步完善,形成我院规章制度汇编(正式版)。

坚持用规章制度管人、管权、管事,实行科学管理,做到公正公开,运转高效,实现医疗工作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三、主要内容1.本次规章制度汇编包括三个主要部分:行政(含党务)管理制度汇编、医疗管理制度汇编、各科室及人员岗位职责汇编。

2.行政管理制度汇编包括院级委员会工作制度、行政、党群工作、信息、人力资源、安全保卫、财务、审计工作、物资供应、后勤保障等各项管理工作制度。

3.医疗管理制度汇编包括医政工作、医技、急(危)重症、手术安全、门诊、护理、感染控制、药事、病案、医保、新农合、教学、科研、职业卫生、职工健康体系等各项管理工作制度。

(完整word版)《T5050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完整word版)《T50502-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GB/T 50502—2009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2009年10月1日起实行目录1 总则 (2)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4 施工组织总设计 (6)4。

1 工程概况 (6)4。

2 总体施工部署 (6)4.3 施工总进度计划 (7)4.4 总体施工准备与主要资源配置计划 (7)4。

5 主要施工方法 (7)4.6 施工总平面布置 (8)5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9)5.1 工程概况 (9)5.2 施工部署 (9)5.3 施工进度计划 (10)5。

4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10)5.5 主要施工方案 (11)5.6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1)6 施工方案 (12)6.1 工程概况 (12)6.2 施工安排 (12)6.3 施工进度计划 (12)6。

4 施工准备与资源配置计划 (13)6.5 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3)7 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13)7。

1 一般规定 (13)7。

2 进度管理计划 (14)7。

3 质量管理计划 (14)7。

4 安全管理计划 (14)7.5 环境管理计划 (15)7。

6 成本管理计划 (15)7.7 其它管理计划 (16)1 总则1。

0.1为规范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等建筑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1。

0。

3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应结合地区条件和工程特点进行编制.1。

0。

4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 术语2。

0.1施工组织设计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以施工项目为对象编制的,用以指导施工的技术、经济和管理的综合性文件。

2。

0.2施工组织总设计general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plan以若干单位工程组成的群体工程或特大型项目为主要对象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对整个项目的施工过程起统筹规划、重点控制的作用。

(完整word版)水利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水利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word文档良心出品)

水利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中发〔2011〕1号,以下简称中央一号文件)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关于深入开展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安委〔2011〕4号,以下简称《指导意见》)精神,结合水利实际,制定水利行业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大力推进水利安全生产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贯彻实施,进一步规范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行为,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基础管理,促进水利施工企业市场行为的标准化、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标准化、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规范化,推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安全管理。

通过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稳步推进,逐步实现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安全生产工作的标准化,促进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实现水利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的安全生产保障。

二、目标任务在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推行标准化管理,实现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单位达标,进一步提高水利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水利工程项目法人、水利系统施工企业、大中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要在2013年底前实现达标;小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农村水电企业要在2015年底前实现达标。

通过开展达标考评验收,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将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纳入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全过程,有效提高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本质安全水平。

三、实施方法(一)制定标准,建立机制按照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要求,水利部要在2011年底前完成水利施工企业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水利施工现场安全生产标准化评定标准、水利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考评办法的制定工作,完成农村水电站安全管理分类及年检办法的修订工作。

(完整word版)公路现行标准规范大全

(完整word版)公路现行标准规范大全

公路规范大全一、基础规范:1、公路工程标准体系JTG A01-2001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3、公路工程名词术语JTJ 002-874、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 003-865、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 004-896、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JTG/T B05-20047、公路环境保护设计规范JTJ/T 006-988、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9、公路工程混凝土结构防腐蚀技术规范10、公路工程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283-9911、道路工程制图标准OBJ50162-9212、《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二、路线、路基、路面设计类:1、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 D20-20062、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04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034、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065、公路加筋土工程设计规范JTJ 015-91(作废)6、公路粉煤灰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6-93(作废)7、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作废)8、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J 018-969、公路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JTJ/T 019-98三、桥梁、隧道类:1、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2、公路圬工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3、公路钢筋混凝土与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4、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 024-855、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025-866、公路隧道设计规范JTG D70-20047、公路隧道通风照明设计规范JTJ 026.1-19998、公路斜拉桥设计规范JTJ 027-969、公路桥梁抗风设计规范JTG/T D60-01-200410、公路隧道交通工程设计规范JTG/T D71-200411、公路桥梁板式橡胶支座JTT 4-2004四、施工类: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30-2003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4、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5、公路加筋土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 035-916、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滑模施工技术规范JTJ 037.1-2000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 041-20008、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9、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 051-931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11、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G E30-200512、公路土工合成材料试验规程JTG E50-200613、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JTG E41-200514、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 056-8415、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J 057-9416、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17、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J 059-95五、测量类:1、公路勘测规范JTJ 061-99(作废)2、公路工程水文勘测设计规范JTG C30-20033、公路隧道勘测规范JTJ 063-85(作废)4、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5、公路摄影测量规范JTJ 065-97(作废)6、公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JTJ/T 066-98(作废)7、1:1000000数字交通图分类与图示规范JTJ/T 0901-988、公路工程地质遥感勘察规范JTG/T C21-01-20059、公路桥位勘测设计规程JTJ 062-91(作废)10、公路勘测规范JTG 六、检测评定类: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二册机电工程) JTG F80/2-20043、公路工程施工监理规范JTG G10—20064、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JTG/T F81-01-20045、高速公路护栏安全性能评价标准JTG/T F83-01-2004(10-2007)七、养护类:1、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962、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1-20013、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养护技术规范JTJ 073.2-20014、公路桥涵养护规范JTG H11-20045、公路隧道养护规范JTG H12-20036、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047、公路养护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 075-948、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JTJ 076-959、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2005八、安全类:1、高速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设计通用规范JTG D80-20062、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G D81-20063、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细则JTG/T D81-20064、公路交通安全设施施工技术规范(JTG F71—2006)。

(完整word版)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

(完整word版)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

国家苹果标准果园建设标准本标准规定了苹果标准果园的建设标准,内容主要包括综合指标、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品种和砧木选择、栽植、土肥水管理、树形管理、花果管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果品分级包装和冷藏、果品的流通和品牌创建、果园档案管理等技术标准。

1 综合指标1.1 产量要求丰产稳产,范围2.5~4吨/亩。

1.2果实质量果品质量达到品种特征要求,符合无公害水果质量标准。

商品果率95%以上,优质果率80%以上。

平均单果重大果型200g以上,中果型180g以上,小果型160g以上。

大果型80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90%,中果型75mm以上果实不低于60%,70mm 以上果实不低于90%。

小型果75mm以上不低于50%,70mm以上不低于80%。

果面平均着色面积,嘎啦大于50%,红星系大于85%,富士系大于70%。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12%~14%以上;病虫果率5%以下。

1.3 树体中庸健壮,新梢年平均生长量25cm以上;果树投影覆盖率为70%~80%;秋后保叶率90%以上。

1.4 管理制度有完善的果品质量控制和追溯体系,果园信息化系统和果农服务培训系统健全。

2 果园的环境条件与选园标准2.1 环境条件标准苹果园要选在生态条件良好,远离污染源,并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果园环境应符合无公害食品苹果产地环境条件(NY5013—2001)的要求,特别是空气、水、土壤条件要按照附表1—3中所要求的标准执行。

园地坡度小于15°。

土壤以黄绵土、沙壤土为宜,土层厚度2 m 以上,土壤肥沃,地下水位在2 m以下。

2.2 选园标准主要内容包括园地规模及行向、小区的设计、道路与排灌系统、防护林的设置和附属建筑设施等。

通常苹果树栽植面积应占园地总面积的85%以上,其它非生产用地不应超过总面积的15%。

2.2.1 园地规模及行向园地应集中连片,面积在1000亩以上。

平地采用南北行向,或按山坡地栽植行沿等高线延长。

(完整word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50319-.14

(完整word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T50319-.14

(完整word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14目次1 总则2 术语3 项目监理机构及其设施3.1 一般规定3.2 监理人员职责3.3 监理设施4 监理规划及监理实施细则4.1 一般规定4.2 监理规划4.3 监理实施细则5 工程质量、造价、进度控制及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5.1 一般规定5.2 工程质量控制5.3 工程造价控制5.4 工程进度控制5.5 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6 工程变更、索赔及施工合同争议处理6.1 一般规定6.2 工程暂停及复工6.3 工程变更(完整word版)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T50319-2013.14 6.4 费用索赔6.5 工程延期及工期延误6.6 施工合同争议6.7 施工合同解除7 监理文件资料管理7.1 一般规定7.2 监理文件资料内容7.3 监理文件资料归档8 设备采购与设备监造8.1 一般规定8.2 设备采购8.3 设备监造9 相关服务9.1 一般规定9.2 工程勘察设计阶段服务9.3 工程保修阶段服务附录A 工程监理单位用表附录B 施工单位报审、报验用表附录C 通用表本规范用词说明附:条文说明1.0.1为规范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行为,提高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水平,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服务活动。

1.0.3实施建设工程监理前,建设单位应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监理单位,并以书面形式与工程监理单位订立建设工程监理合同,合同中应包括监理工作的范围、内容、服务期限和酬金,以及双方的义务、违约责任等相关条款。

在订立建设工程监理合同时,建设单位将勘察、设计、保修阶段等相关服务一并委托的,应在合同中明确相关服务的工作范围、内容、服务期限和酬金等相关条款。

1.0.4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将工程监理单位的名称,监理的范围、内容和权限及总监理工程师的姓名书面通知施工单位。

1.0.5在建设工程监理工作范围内,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涉及施工合同的联系活动,应通过工程监理单位进行。

(word完整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word完整版)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它贯穿于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和实施阶段的全过程,牵涉到建设工程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施工质量的预控、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施工质量验收各方面各环节的工作。

只有认真把住每个环节按质量要求严格控制它,才能建造出高质量、高水准的工程。

建设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是工程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质量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方针和目标指导下,通过对具体作业技术和管理活动的计划和实施过程,致力于实现预期的质量目标,是一种过程性、纠正性和把关性的质量控制。

只有严格对建设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包括建立和运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采取施工质量预控,实施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严把施工质量验收,才能实现建设工程施工的质量目标。

1、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是以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机构为主体,根据施工部门质量管理体系和业主方的工程项目质量控制总体系统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而建立的。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需要根据施工管理的范围,结合工程的特点建立,其主要内容有:①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目标体系;②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业务职能分工;③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基本制度和主要工作流程;④现场施工质量计划或施工组织设计文件;⑤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点及其控制措施;⑥现场施工质量控制的内外沟通协调关系的能力。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是通过以上内容所形成的现场施工质量保证的制度性和程序性的文件体系,为现场施工管理组织注入质量控制的活力和机制.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有如下特点:系统性、互动性、双重性、一次性.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以质量计划为首,过程管理为重心,按照循环原理展开,即计划,明确目标并制定实现目标的行动方案;实施,包含两个环节,计划行动方案的交底和按计划规定的方法与要求展开施工作业技术活动;检查,对计划实施过程进行各种检查;处置,对质量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原因分析,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纠正。

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应按照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相结合的模式依次展开.2、施工质量预控施工质量计划预控,是以预防为主作为指导思想,在施工前,通过施工质量计划的编制,确定合理的施工程序、施工工艺和技术方法,以及制定与此相关的技术、组织、经济与管理措施,用以指导施工过程的质量管理和控制.落实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对于施工过程的顺利展开并有效控制施工管理目标,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准规范体系建设方案设计1.1需求分析1.1.1采购范围与基本要求收集智慧园区建设涉及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管理规范、技术标准和信息标准,编写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的接口规范、信息交换标准、元数据标准等。

1.1.2建设内容要求(1)编写《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元数据信息标准》《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代码规范目录》《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交换方式》《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交换内容标准》《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接口标准》《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采集规范》《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处理规范》《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质量规范》《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管理制度》《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系统运维管理规范》《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文档管理制度》《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标准》(2)收集《智慧城市公共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住建部智慧城市文件(2013年4月)《智慧城市评价模型及基础评价指标体系》(全国通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工信部,2013年4月)《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GB/T21063-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GB/T21062-2007)《信息技术大数据术语》(20141191-T-469)《信息技术大数据参考架构》(20141191-T-469)《关系数据管理系统技术要求》(GB/T28821-1012)《城市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国家电子政务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见》《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住建部2005年)《城市地下空间开法利用管理规定》(建设部59号、第108号)《电信建设管理办法》(国发委第20号)《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1.2设计方案XX高新区智慧园区是一个大规模的建设工程。

该工程以业务系统的相关数据为业务处理核心,以其它相关部门为信息交换对象,实现跨机构的大型综合与分布式的信息化系统。

面对这样一个大型的信息系统,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首先必须建立完善的标准体系和相关制度。

保障XX高新区智慧园区生态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标准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互通。

1.2.1标准在系统建设中的作用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与标准规范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生态XX高新区智慧园区各项内容的建设必须遵循标准和规范,其设计、开发和实施等需要标准和规范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和维护离不开生态XX高新区智慧园区的建设实践,标准和规范必需符合实际需求,随着生态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的不断建设和推广,标准和规范也要根据生态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的进展不断完善。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生态XX高新区智慧园区及其配套体系的建设需要相应的标准和规范进行指导。

标准和规范具有以下指导作用:➢有利于确保XX高新区智慧园区相关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有利于确保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网络互联互通;➢有利于确保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安全可靠;➢有利于规范和促进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和系统运营;➢有利于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总体设计和可持续发展。

标准和规范的建设要和具体系统的建设结合起来。

具体上讲,就是要与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的建设相结合,XX高新区智慧园区在实践中对标准和规范进行完善和补充。

1.2.2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的标准体系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并不断完善生态智慧XX高新区智慧园区平台、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的标准体系,为XX 高新区智慧园区平台建设和政务信息资源目录建设提供支持与服务;➢制定一系列XX高新区智慧园区的关键建设标准,为实现众多系统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业务协同、信息安全打好基础;建立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标准贯彻实施机制,为标准的实施提供有效服务和支撑。

1.2.3标准体系建设框架下图给出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标准体系框架。

如上图所示,XX高新区智慧园区建设标准体系框架由八个分体系构成,即总体标准分体系、信息资源标准分体系、数据交换标准分体系、业务应用标准分体系、应用支撑标准分体系、网络标准分体系、安全标准分体系和管理标准分体系。

1.2.4标准体系建设内容基于标准体系框架,给出XX高新区智慧园区标准体系建设的具体建设内容。

1.2.5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工作方案标准规范体系建设工作方案的主要步骤包括:第一步:制定并完善XX高新区智慧园区平台信息化标准体系按照智慧XX高新区智慧园区平台的目标及工程各构成要素对标准的总体需求和具体需求,按照面向应用而不是面向技术的原则,研究和制定符合XX高新区智慧园区平台的标准体系,提出并建设XX高新区智慧园区平台建设所需的各种标准,指导XX高新区智慧园区平台的建设和应用,使其少走弯路,在高起点上沿着标准化、规范化的轨道有序、高效、快速、健康地发展。

第二步:制定和发布一系列关键业务和技术标准在制定和完善标准体系的基础上,明确急需制定的一系列关键技术标准,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合作”的工作思路,组织和协调好这些标准的制定。

在摸索、总结、提高的基础上,在各相关部门的共同支持下,将一些共性的标准制定形成若干个XX高新区智慧园区电子政务的建设标准。

第三步:建立标准咨询服务机制,组织相关的宣贯工作围绕标准体系的总体建设思路、建设目标和建设实际,系统地编制相关宣贯教材,建立标准咨询服务机制,为工程建设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人员、软件开发商和系统集成商提供咨询服务,使其了解标准、熟悉标准,能在系统建设过程中自觉地运用标准,并通过一定的强制性测试和实施监督机制,保证工程建设在标准化、规范化的基础上健康发展,促进信息共享与交换的长效机制的建立。

标准和规范的建设与应用系统建设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系统建设必须遵循标准和规范,其设计、开发和实施等需要标准和规范进行指导;另一方面,标准和规范的制订和维护离不开系统实践,标准和规范必需符合系统应用与服务的实际需求,随着城市级数据交换与共享平台以及XX高新区智慧园区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和目录体系的不断建设和推广,标准和规范也要根据系统建设的进展不断完善。

1.2.6标准规范体系建设预期成果本项目预期成果包括如下的标准规范的编写《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元数据信息标准》、《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代码规范目录》、《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交换方式》、《XX 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交换内容标准》、《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接口标准》、《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采集规范》、《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处理规范》、《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质量规范》、《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管理制度》、《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系统运维管理规范》、《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文档管理制度》、《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运营管理标准》。

(1)《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元数据信息标准》元数据标准(Metadata Standards)描述某类资源的具体对象时所有规则的集合。

不同类型的资源可能有不同的元数据标准,一般包括完整描述一个具体对象所需的数据项集合、各数据项语义定义、著录规则和计算机应用时的语法规定。

元数据(Meta Data)是关于数据仓库的数据,指在数据仓库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有关数据源定义,目标定义,转换规则等相关的关键数据。

同时元数据还包含关于数据含义的商业信息,所有这些信息都应当妥善保存,并很好地管理。

为数据仓库的发展和使用提供方便。

元数据是一种二进制信息,用以对存储在公共语言运行库可移植可执行文件 (PE) 文件或存储在内存中的程序进行描述。

将您的代码编译为 PE 文件时,便会将元数据插入到该文件的一部分中,而将代码转换为 Microsoft 中间语言 (MSIL) 并将其插入到该文件的另一部分中。

在模块或程序集中定义和引用的每个类型和成员都将在元数据中进行说明。

当执行代码时,运行库将元数据加载到内存中,并引用它来发现有关代码的类、成员、继承等信息。

元数据以非特定语言的方式描述在代码中定义的每一类型和成员。

存储的信息:程序集的说明。

标识(名称、版本、区域性、公钥)。

导出的类型。

该程序集所依赖的其他程序集。

运行所需的安全权限。

类型的说明。

名称、可见性、基类和实现的接口。

成员(方法、字段、属性、事件、嵌套的类型)。

属性。

修饰类型和成员的其他说明性元素。

(2)《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代码规范目录》根据各项静态基础数据的特点,以及数据准备工作量和难度,分别采用如下准备策略:1)简单基础数据制定编码规范,安排业务培训,下发Excel格式的编码模板,由各项目人员自行准备,此类基础数据比较简单,人员按示例数据整理即可,并能采用简单方法导入系统(导入方法在“导入实现方式”章节详细说明)。

检查编码规范执行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工作指导。

2)复杂基础数据制定编码规范,安排业务培训,下发Excel格式的编码模板,与简单基础数据相比,数据结构要复杂得多,并且存在一些关联关系,对数据准备要求也比较高,占全部工作量50%以上,因此,需要采用专门的处理方法,其导入方法也比较特别。

因此,复杂数据单独作为一类,企业需要配备更多的人员进行处理。

以业务编码为例,除了物资管理部门外,技术部门也需要参与基础数据准备,以保证编码质量。

重点进行指导检查,并根据实际需要提供更多的支持。

3)固定基础数据为了使业务流程趋同,为业务汇总创造有利条件,因此,对于此类编码由项目顾问组提出建议方案,一般不再需要调整,以固定编码的方法主导实施,使业务流程趋于一致化(配合业务流程规范)。

此类编码一般内容固定,有规范可遵循,数据量很少,按照统一的编码导入即可。

(3)《XX高新区开发区智慧园区数据交换方式》数据交换技术(data switching techniques),是在两个或多个数据终端设备(DTE)之间建立数据通信的暂时互连通路的各种技术。

在数据通信系统中,当终端与计算机之间,或者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不是直通专线连接,而是要经过通信网的接续过程来建立连接的时候,那么两端系统之间的传输通路就是通过通信网络中若干节点转接而成的所谓“交换线路”。

在一种任意拓扑的数据通信网络中,通过网络节点的某种转接方式来实现从任一端系统到另一端系统之间接通数据通路的技术,就称为数据交换技术。

数据交换技术主要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和报文交换。

这三种交换方式各有优缺点,因而各有适用场合,并且可以互相补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