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自考电视画面编辑基础试题
电视画面编辑第一学期试题

电视画面编辑课程第一学期理论考题范围一览表1、什么是电视画面编辑:是电视片创作的后期工作,它是根据节目的要求对镜头进行选择,然后寻找最佳剪接点进行组合、排列的过程。
2、编辑作为影视制作后期部分是哪四种主要环节的延续:选题、采访、撰写提纲、拍摄。
3、电视画面编辑有哪几个阶段。
每个阶段做哪些工作:①修改拍摄提纲:在实际拍摄过程中,由于采访的深入东西越来越多,采访的对象也会有新的变化,从而产生新的线索,这些都会随时调整拍摄计划和内容,以便使素材更好的与节目的主题、内容、形式、结构等方面相吻合。
②熟悉素材:对镜头做详尽的记录,熟悉声像材料,初步建立一个形象系统。
③与有关人员协调:编辑节目时需与栏目负责人沟通,以求得栏目总体风格一致。
④设计编辑提纲:编辑提纲必须对节目的内容、结构、各段落的安排有一个比较精确的设计和表述。
给剪接工作带来的好处:保证片子在结构上的完整和节奏感;保证选用最能表达意义的镜头;提高编辑工作的效率;保证节目长度上的精确性。
⑤归整镜头:对素材进行分类和整理,以便方便查找。
⑥挑选镜头(粗编)⑦对镜头进行组合排列(精编)4、编辑之前的各环节工作主要为获取与节目有关有意义的那两类素材的种种工作。
检查阶段包括的四个方面:①检查逻辑表述②检查意义表达③检查画面④检查声音5、电视与传统艺术不同的一点是:它的产生就是为了“广播”,为了超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让尽可能多的受众得到信息,受到教育或者娱乐。
6、大众传播学一般把传播过程分为6个阶段:①传播者出于各种目的为公众提供某种信息②这种信息为了满足某一层次公众的需要③这些信息通过某种媒介传送出去④观众在接受信息时用一种随意选择的方式⑤观众会受到信息的一定影响⑥传播效果以各种不同方式反馈回传者7、电视是一种大众媒介,在编辑电视节目时怎样做到与传播规律相结合:①要有真实的内容②要有受众针对性③要充分注意利用电视媒体的特性④要尽可能使节目能吸引观众,叙述节奏上要层层递进,多做节目宣传和包装⑤要考虑传播效果⑥要在与观众的不断交流沟通中了解观众所想所需8、电影与电视特有的蒙太奇思维方式可以调用一切包括哪5种重要的造型手段来做艺术化表现:调动光线、色彩、运动、角度、剪辑9、电视创作是哪三者的统一:形象、理念和情感10、电视观众选择信息的心理因素包括哪3种:①选择性接受②选择性理解③选择性记忆11、电视是一种大众媒介,在编辑电视节目时怎样做到与传播规律相结合:同712、蒙太奇来自什么是什么意思:来自法语,原意是建筑学上的“构成”、“装配”,借用到电影中变成了“组接”、“构成”13、蒙太奇是影视艺术的什么:语言手段14、蒙太奇是作为影视作品的哪三方面的全部艺术技巧:基本结构手段、叙述方式和镜头组合15、蒙太奇作为基本意义是指哪两方面之间的组接:基本意义的镜头之间和镜头段落之间16、电视是通过什么载体来叙事和表意,因此它是一种什么:视觉信息的载体——影像和听觉信息的载体——声音。
电视画面编辑学试题

一,请谈谈你对电视编辑工作性质的认识。
答:1、技巧层面的剪辑因素,它要求制作者掌握基本的电视用画面和声音来表达的方法。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声画剪辑不是简单地堆砌镜头,从广泛意义上来说,它是一项结合了艺术与技术的富有创造活力的工作。
2、内容层面的创作因素,它体现在制作者驾驭节目表现的深度和广度上,因为剪辑只是节目创作中的一个环节,而内容的选择、主题的开掘甚至观念的创新等,这些对于节目质量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不是单纯靠技巧和技术所能解决的,它与编导的综合素质相关联。
二,影响镜头选择的几个因素答:1、技术质量;2、美学质量3、影像的丰富性;4、叙事需要。
选择的镜头的首先标准是“叙事需要”,也就是,要选择有与表现内容相关联的有信息量的镜头,每一个镜头的选择与组合都应该有充分的动机。
另外,需要了解:,声音、画面的组合方式而论的,有“串剪”“平剪”这两种声画组合的基础方式。
5、影响电视编辑的两个基本因素:(1)视听语言语法规律的影响;(2)大众传播媒介特性的影响电视传播特性对于电视编辑影响 A,答:重视节目制作的真实性。
除了电视剧、电视散文等假定性为前提的艺术样式外,电视各类节目大多反映的是现实生活真实的事态和状况。
真实与否也是电视观众节目审美的重要标准。
从电视创作实际看,材料本身的真实的确并不代表电视表现的真实,通过对图像声音素材的有意裁剪,镜头序列的巧妙安排以及其他手段的特殊处理,可以以假乱真。
B,重视电视媒体特性。
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传播特性要求在编辑节目时注意浅显易懂,简洁连贯,有时需要适当的重复和强调;随意收视的传播环境要求编辑更多地考虑节目的开始、结构、节奏、气氛等方面安排,避免拖沓;快节奏、大信息量、新颖的视觉效果、反复的宣传等等,是电视吸引现代观众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时效性现场感要求电视编辑提高编辑效率,重视最新信息的传播,重视对高信息含量的现场反映;现代电脑技术为丰富电视视觉效果提供各种可能性。
2012年1月浙江省自学考试电视摄影造型基础真题

2012年1月浙江省自学考试电视摄影造型基础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拍摄固定画面比较讲究________,不然容易呆板。
()A.重视平面B.重视捕捉动感因素C.重视单个镜头D.重视静态物体2.通常辅助光和________的光比决定了被摄对象基本的影调反差。
()A.修饰光B.主光C.环境光D.轮廓光3.纪实类摄像区别于艺术类摄像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具有时空上的()A.连贯性B.强调性C.不可逆性D.长期性4.由于强光漫射存在,所以电视画面()A.有利于表现发光物体B.不利于表现发光体轮廓线C.对明暗交接线表现有力D.不利于表现软调5.电视摄像机的基准色温是()A.2800KB.3200KC.5600KD.4000K6.通过运动摄像的场面调度方法,有利于形成________纪实性拍摄。
()A.稳定的B.静态的C.跳跃的D.长镜头的7.摇镜头的特殊表现形式有()A.推镜头B.跟镜头C.升降镜头D.甩镜头8.电视画面的以下哪个特性是杂波信号导致的,也是区别于电影银幕的重要特点()A.无纯黑B.像素C.曲像畸变D.宽容度小于电影胶卷9.如果必须合理的越过轴线,那么以下哪一种做法会导致越轴失败()A.利用被摄对象的运动变化改变原有的轴线B.利用摄像机的运动来越过原先的轴线C.利用同轴镜头来越过原有轴线D.利用双轴线,越过一个轴线,由另一个轴线去完成画面空间的统一10.在3200K的灯前面加了5600K的色温纸,出现的情况正确的是()A.色温接近5600KB.色温高于5600KC.色温低于3200KD.发出白光,难以界定色温11.以下哪个焦距数值下对焦点前后清晰的范围最大()A.15MMB.20MMC.25MMD.150MM12.有意识地选择、配置色彩向基调色靠拢,比如让背景环境色、人物服务色,道具色等成为基调色或其邻近色,这种处理色彩基调的方法被我们叫做()A.外部罩色法B.内部设色法C.加色法D.去色法13.以下哪一种不是自然光中常见的形态()A.硬光B.曲光C.软光D.反射光14.与画面主体有紧密联系,在画面中与主体构成特定关系,在辅助主体表现主题思想时候起到作用最关键的是()A.环境B.陪体C.背景D.前景15.万里无云的夏天正午的晴空色温大约是()A.3000K左右B.2000K以下C.4000K左右D.6000K以上二、填空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电视画面编辑基础试题doc(最终)

一、填空题 (本大题共 8 小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剪辑艺术的开展经历了 “原生态 〞时期、 “蒙太奇语言〞 时期、 “动作剪辑 〞时期和 “数字合成〞 时期这四个历史阶段。
2.散点透视的核心是 移动 视点。
?3.音乐剪辑点需要解决音乐和画面的关系以及音乐的4.剪辑率是形成影视作品 打动 调子的两大因素之一。
节奏 问题。
5.影视创作一般分为前期和后期两个阶段;前期的核心环节是拍摄;后期的核心环节是剪辑。
6.影视时空布局确切地说,应该包罗 三个层面:总体时空布局、 段落 时空布局和镜头时空布局。
不雅看 时间。
7.我们可以把影视的时间分为三层涵义:即影视节目时间、叙事时间和8.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中将蒙太奇分为 叙事 蒙太奇和 表示 蒙太奇。
9.在电视行业里,“编纂〞一词通常有双重含义,既指代一个创作环节,又是一项工种名称。
11. 电视创作是一个较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这项工程里, 涉及到多个环节, 此中包罗 筹划 、选题、采访、 拍摄 、 剪辑 、合成等。
12. 作为工种而言, 编纂 是创作的主要参与者和带领者。
13. 在电视创作中,编纂是必需承当 后期布局节目 、 取舍镜头 的剪辑任务。
14. 蒙太奇 是影视艺术的语言手段,是艺术反映显示生活的独特方式,也是镜头组合的根本布局手段和全部技巧的 总称 。
15. 从不雅众接受角度划分,影视时间存在着三种不同性质的时间形式: 播映时间 、 表达时间 和 不雅众欣赏的心理时间 。
16. 主题运动 、 摄像机运动 以及 镜头转换 形成的运动共同构成了屏幕运动形态。
17. 镜头内位置、 方位关系 、 视线 、 色彩 、景别等各种构成元素的匹配,是明确叙事的根底。
18. 用 特技 方式连接镜头是影视语言的根本表示手段之一。
19. 镜头转换应该符合 生活 的逻辑。
二、 不定项选择题〔 2×10=20 分〕请选择适宜的答案填入括号中,此为不定项选择题,允许多项选择。
电视画面编辑学试题

一,请谈谈你对电视编辑工作性质的认识。
答:1、技巧层面的剪辑因素,它要求制作者掌握基本的电视用画面和声音来表达的方法。
在这里要注意的是,声画剪辑不是简单地堆砌镜头,从广泛意义上来说,它是一项结合了艺术与技术的富有创造活力的工作。
2、内容层面的创作因素,它体现在制作者驾驭节目表现的深度和广度上,因为剪辑只是节目创作中的一个环节,而内容的选择、主题的开掘甚至观念的创新等,这些对于节目质量更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不是单纯靠技巧和技术所能解决的,它与编导的综合素质相关联。
二,影响镜头选择的几个因素答:1、技术质量;2、美学质量3、影像的丰富性;4、叙事需要。
选择的镜头的首先标准是“叙事需要”,也就是,要选择有与表现内容相关联的有信息量的镜头,每一个镜头的选择与组合都应该有充分的动机。
另外,需要了解:,声音、画面的组合方式而论的,有“串剪”“平剪”这两种声画组合的基础方式。
5、影响电视编辑的两个基本因素:(1)视听语言语法规律的影响;(2)大众传播媒介特性的影响电视传播特性对于电视编辑影响 A,答:重视节目制作的真实性。
除了电视剧、电视散文等假定性为前提的艺术样式外,电视各类节目大多反映的是现实生活真实的事态和状况。
真实与否也是电视观众节目审美的重要标准。
从电视创作实际看,材料本身的真实的确并不代表电视表现的真实,通过对图像声音素材的有意裁剪,镜头序列的巧妙安排以及其他手段的特殊处理,可以以假乱真。
B,重视电视媒体特性。
线性传播、转瞬即逝的传播特性要求在编辑节目时注意浅显易懂,简洁连贯,有时需要适当的重复和强调;随意收视的传播环境要求编辑更多地考虑节目的开始、结构、节奏、气氛等方面安排,避免拖沓;快节奏、大信息量、新颖的视觉效果、反复的宣传等等,是电视吸引现代观众注意力的重要手段;时效性现场感要求电视编辑提高编辑效率,重视最新信息的传播,重视对高信息含量的现场反映;现代电脑技术为丰富电视视觉效果提供各种可能性。
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电脑动画

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福建省统一命题考试电脑动画试题课程代码:07227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卷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的无效。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下列关于光线跟踪贴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它可以用于任何种类的材质,但不可以与其他贴图类型一同使用B.它与光线跟踪材质相同,能提供完全的反射和折射效果C.它比光线跟踪材质有更多的衰减控制D.它比光线跟踪材质的渲染速度慢一些2.下列有关[衰减]贴图描述不正确的是A.它基于表面发线方向创建灰度图像B.它通常用于不透明贴图,可以为对象不透明度增加更多的控制C.它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效果D.它与视图法线平行的区域为白色,与视图法线垂直的区域为黑色3.下列关于[摄影机校正]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需要使用校正数取决于摄影机的倾斜程度B.摄影机校正修改器不会出现在[修改]面板的修改器列表中C.摄影机校正修改器在摄影机视图中使用3点透视D.摄影机校正时,如果设置[方向]值大于90度,则向左偏移校正4.下列关于样条曲线顶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对于顶点可以使用软选择B.曲线上显示顶点的编号顺序不可以改变C.删除顶点时,顶点之间的线段也会被一同删除D.任何曲线都只能有一(多)个首顶点5.明暗基本器基本卷展栏的右侧提供下列4种附属效果,常用于透明材质,可以渲染出模型法线反向的一面的是A.线框 B.双面 C.面状 D.面贴图6.下列不属于建模类型的是A.多边形建模 B.面片建模C.NURBS建模 D.复合对象建模7.使用圆锥体工具不产生A.圆台 B.棱台 C.纺锥 D.凌锥8.下列不属于标准灯光类型的是A.自由平行光 B.mr区域泛光灯C.天光 D.目标灯光9.可以方便地访问和改变关键帧数值的是A.时间配置 B.轨迹栏C.关键帧模式切换 D.重缩放时间10.关于[火效果]说法不正确的是A.由一组大小不同的Gizmo组成的火焰,可以将它运用到其他场景,直接用文件菜单栏中Merge合并命令即可B.[火效果]不能作为场景的光源,它不产生任何的投射效果C.同一场景中可以创建任意数量的[火效果]D.要求指定给[大气装置]建立的Gizmo对象,通过Gizmo物体确定形态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二、填空题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请把正确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电视画面编辑试题

名词解释:5个蒙太奇:先根据剧本确定很多单个拍摄的镜头;然后将单个拍摄好的镜头按计划剧本分别组合在一起;诞生于导演构思时而定稿于剪辑台;它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还是一种美学思想;更是一种影视艺术的创作方法..长镜头:是与短镜头相对而言;是在一个较长的不同短镜头里;通过推拉摇移跟等组合运动摄像或摄影一种时空连续的场面调度;完整的纪录一个事件段落的全过程;形成独特的纪实风格;长镜头技巧从剪辑角度讲又称镜头内部蒙太奇..镜头组接:上下镜头之间的剪辑;是电视编辑的基本技巧;要求是流畅..段落剪辑:是一组镜头链;是按一定逻辑;内容需要组接在一起的一系列镜头;是表现内容单元相对完整的某一连续的过程..场面调度:出自法文;初始于舞台剧;指导演对一个场景内演员的进走路线、地位和演员之间的交流等活动进行艺术性处理..后借用到电影艺术中来;指导演对画框内事物的安排;是导演引导观众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去观察银幕上的镜头..轴线:又称关系线、运动线、180°线;是拍摄中为保证空间统一而形成的一条无形的假想线..轴线规律:在拍摄中一般只在轴线的一侧进行;不能越过轴线到另一侧去拍摄..转场:场面转换简称转场;一般指镜头之间的链接..填空:20个1、蒙太奇——苏联爱森斯坦、库里肖夫、普多夫金2、蒙太奇功能:构成情节、声画结合、创造时空、营造节奏..3、蒙太奇叙事方式:叙事蒙太奇——连续式、平行式、交叉式、颠倒式;表现蒙太奇——积累式、对比式、隐喻式、重复式..4、长镜头语言:纪实、独特的造型、可以使单一完整的叙事段落..5、轴线的分类:动作轴线、关系轴线、方向轴线..6、电视画面构图的特点:动态性、时限性、多视点、画幅的构图性和构图处理的现场一次性、构图结构的整体性..7、电视编辑过程:前期策划、中期拍摄、后期剪辑..简答:5个1、蒙太奇的基本原理答:蒙太奇就是根据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和观众的心理顺序;将一部影片分别拍摄成许多镜头;然后再按照原定的构思组接起来..一言以蔽之:蒙太奇就是把分切的镜头组接起来的手段..由此可知;蒙太奇就是将摄影机拍摄下来的镜头;按照生活逻辑;推理顺序、作者的观点倾向及其美学原则联结起来的手段..首先;它是使用摄影机的手段;然后是使用剪辑的手段..蒙太奇源于法语建筑学上的专有名词;原意是"构成"、"装配";被电影借用后就成为"组接"之意..它既指节目影片的总体结构安排;包括时空结构、段落布局、叙述方式等;也指镜头的分切组合、镜头的运用、声画组合等技巧..2、为什么说电视是门时空综合艺术答:电视电影艺术是时间艺术与空间艺术的复合体;它既像时间艺术那样;在延续时间中展示画面;构成完整的银幕形象;又象空间艺术那样;在画面空间上展开形象;使作品获得多手段、多方式的表现力..但是;在以往的影视创作中;比较强调影视艺术作为时间艺术的观点一直影响着我们的创作方法..法国电影理论家马塞尔马尔丹曾说:“在作为电影世界支架的空间——时间复合体或空间——时间连续中;只有时间才是电影故事的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构件;空间始终是一种次要的、附属的参考范围..”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长期以来我国的故事片大多数都是以叙述故事情节的发展来结构影视;它是一种线性的思维方式;是按故事情节开展的环境背景来考虑空间的;但影视故事与一般的故事是不同的;它必须以造型——空间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造型表现手段——光影、色彩和线条所组成的构图、色调和影调来叙述故事;抒发情感;阐述哲理..因此;更确切地说;影视艺术应是一种时空综合艺术..3、影视节奏与镜头长短的关系答:就是镜头的长短造成的节奏;好像音乐里的节拍造成的节奏.不断增加镜头的长度延缓节奏;或者连接越来越短的镜头创造加速的节奏..4、叙事剪辑与表现剪辑在编辑上的差异答:叙事剪辑是以展示事件;说明事实为目的的;主要依循情节发展的时间逻辑顺序来组合镜头;重在叙事功能..表现剪辑强调通过镜头对列和画面中各种形象的不断发展更换;传达出超出表面现象的更深刻的意义和情绪;以“意义”而非时空联系作为组接镜头的依据..5、不同题材的电视作品叙事结构的差异答:电视作品叙事结构是复杂多变的;因为没有一部电视作品的叙事结构是与另一部完全相同的;戏剧性冲突的安排;因果事件的发展;讲述人的角度等等方面都不可能完全吻合;所以电视作品叙事结构的模式也只是一个相对化的概念;即便是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电视作品叙事模式;它们也不可能是纯粹的单独个体;它们之间依然会具有着一些融通的交汇点..6、电视编辑在电视节目中的创作地位答:电视编辑是电视创作的重要的重要环节;是一项具有高度创作性的创作活动..对于电视编辑工作性质的认识应该上升到观念层面上;即编辑思维应该贯穿于节目创作的始终..7、运动剪辑的基本原理答:运动状态的三个变量—速度、方向、动势..8、画面组接中常用的关系是什么答:1“动接动”运动镜头接运动镜头;2“静接静”固定镜头接固定镜头;3“动静相接”:a“动接静”运动镜头接固定镜头b“动接静”固定镜头接运动镜头..9、场面划分和转换的依据是什么答:场面转换的视觉心理依据:a心理隔断性 b视觉连续性场面划分的依据:a时间的转换b空间的转换c情节的转换10、蒙太奇与长镜头在影视中如何运用答:蒙太奇是事先依照剧本拍摄多个单个镜头;然后将多个镜头组接起来..不同的组接可以表现出不同的叙述意义;一般经拍摄好的镜头按照原有的计划剧本分别组合在一起的..具有创作者的主观特性;镜头紧凑凝练;在造型处理上;是有角度的人工手段;是一种重于编辑的强制性的封闭叙事..长镜头则通过变化拍摄角度和调整景别的距离;用一个连续的镜头完成一组分切式镜头所负担的镜头组合任务..以保证叙事时间的连续性和空间的统一性;具有客观性;叙事内容丰富全面;在造型处理上;是自然的;是一种重于摄影的开放型叙事..论述:2个1、用写实的手法组接一组画面;表现你最尊敬的人2、设计一组画面表现运动场上的激烈场面3、从剪辑角度谈一谈你对一部电影的感受4、电视与电影作品结构的异同答:电视作品的结构是指整体布局和段落层次安排的方式..其结构形式灵活多样;包括顺序结构、交叉结构、板块式结构、倒叙结构..即使是同一题材;也可以采用不同的结构形式;没有固定的格式..电视作品要根据题材和主题表现的需要而确定;然后再根据结构形式的要求去组织安排材料..好的选题和立意固然是重要的;但是如果没有好的结构形式;电视作品就不能吸引人、感染人;达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所以;要求创作者为电视作品找到一种恰当的表现形式..电影作品的结构;包含有两层意思:一个是整体布局;这是对整体形式的把握;目的是使作品层次分明;结构完整..一个是内部构造;这是对电影作品中各局部的构成和转换的把握;目的是使作品上下贯通;过渡自然..其叙事结构是一种较之文字叙事结构更为复杂精细的叙事结构;它需要创作者对事件的安排和情节的设置更为巧妙;这种特点不是仅仅指那些有着严密因果联系或是很强故事性的影片本文;也包括着那些看似无序、松散的影片本文;因为无论什么样的影片本文;都是由它自身的叙事结构所支撑的..电影叙事结构复杂多变;没有一部影片的叙事结构是与另一部完全相同;戏剧性冲突的安排;因果事件的发展;讲述人的角度等等方面都不可能完全吻合;所以电影叙事结构的模式也只是一个相对化的概念..电影作品的结构包含于电视作品结构;都要求故事或主题的完整、自然、新颖、严谨、统一..备用:电视结构是指剧作家或编导根据对生活的认识;按照塑造形象和表现思想内涵的需要;运用电视思维把一系列生活材料、人物、事件等;分别轻重主次合理而匀称地加以组织和安排;使其符合生活规律;达到艺术上的完整统一;因此总的来说;电视在时空表现的自由度上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电影中;情节可以淡化;可以用时空交错式结构电影的结构是可以相对松散的;特别是娱乐片;它的结构是可以不那么严谨;重要的是设计好形象及其内在的变化或外在的运动;因为虽然这些内容脱离了情节;但却是最吸引观众注意的..因而松散性正是电影结构的特点——它是由构成电影本体的元素及元素之间的组合特性决定的..一般情况下;无论是电视剧还是电影;剧作者对结构的概念越淡薄;其情节的组织可能会越完美;越有创造..无论是灵感之所得;还是冥思苦想的结果;它主要不是受了某些结构理论或结构模式的感化;而是剧作者在观察生活、观察自我以至把握情节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形成的..。
电视画面编辑(自考)

电视画面编辑一、什么是电视编辑工作?在电视行业里,“编辑”一词通常有双重含义,既指代一个创作环节,又是一项工种名称。
二、什么是工种和编导?作为工种而言,编辑是创作的主要参与者和领导者(电视剧、文艺节目称之为导演,其他类型的节目称为编导)。
三、什么是创作环节?作为创作环节,编辑工作主要是指电视创作的后期阶段。
电视节目创作的多个环节一般可归为前期后后期两个阶段。
四、电视编辑工作的性质实质上由两方面因素决定?1. 是技巧层面的剪辑因素,它需要制作者掌握电视语言的变现方式和表达技巧;2. 是内容层次面的创作因素,它要求制作者能驾驭节目变现的广度与深度,这是以创作者多方面的素质和长期实践为基础的。
五、电视画面编辑工作的基本流程?1. 准备阶段:修改脚本——熟悉素材——确定风格基调——撰写编辑提纲。
2. 剪辑阶段:整理素材——选择素材——剪辑(粗编、精编)——检查声音画面。
3. 合成阶段:配解说、加字幕、配音乐音效,最终合成为播出版六、选择电视镜头的要求?1. 技术质量:即镜头影像是否清晰、曝光是否准确、运动镜头速度是否均匀。
2. 美学质量:即光线、构图、色彩等造型效果如何,有时还需要考虑辅助元素的可用量。
也就是需要考虑那个镜头适合配以音乐或音响等辅助元素,用以抒情或起承转合。
3. 影像的丰富多变性;尽可能丰富形象变现力和画面信息量,选择恰当的景别和角度,避免使用重复或过于相近的镜头为观众提供多视点多角度的观看方式。
4. 叙事需要:所选镜头应该是与内容变现相关的。
七、什么是粗编、精编?什么是平剪、串剪?什么是组合编辑法、插入编辑法?1. 粗编:就是根据节目表达需要和时长规定,将镜头大致串联在一起,基本完成节目结构形态,他是精编的基础。
2. 精编:是对已粗编的节目进行调整。
修改和包装,从而达到播出要求。
3. 平剪:就是在连接镜头时,上一个镜头的画面和声音同时同位结束,下一个镜头的画面和声音同时同位进入,上下镜头的声音画面同时转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2012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电视画面编辑基础试题
课程代码:0117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开放构图的特点是( )
A.采用大景深镜头,造成强烈的纵深感和透视感
B.采用长焦距镜头压缩空间
C.画面内部是一个完整均衡的结构形式,动作的发生者和接受者都在同一个画面中
D.在构图上把画内、画外空间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2.在线性编辑中会出现断磁现象的是( )
A.直接编辑
B.间接编辑
C.组合编辑
D.插入编辑
3.视觉距离最近的景别是( )
A.近景
B.全景
C.特写
D.中景
4.画面中主体运动的速度越慢,动作轴线所起的作用越( )
A.明显
B.不明显
C.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D.恰到好处
5.其他视听元素一致的情况下,有字幕的镜头和没有字幕的镜头相比,镜头长度( )
A.短
B.一样
C.长
D.没影响
6.下列关于剪辑率和剪辑调子关系的说法,哪种是正确的?( )
A.如果剪辑率过低,其剪辑调子的总值就会越来越高
B.如果剪辑率过低,其剪辑调子的总值趋向于零
C.只要保持高剪辑率,其剪辑调子就会一直增长
D.如果剪辑率过高,其剪辑调子会先下降,再上升
7.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的发展为目的的剪辑是( )
A.表现剪辑
B.诗意剪辑
C.叙事剪辑
D.直接剪辑
8.延伸的时间是指( )
A.节目时间短于事件时间
B.节目时间长于事件时间
C.节目时间和事件时间一样
D.节目时间进行,事件时间停滞
9.常用于表现情绪气氛愈益高涨的叙事句型是( )
A.后退式句型
B.前进式句型
C.循环式句型
D.积累式句型
10.同一时空内主体动作组接的基本方法是主体( )
A.不出画、不入画
B.出画、入画
C.不出画、入画
D.出画、不入画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梅里爱对剪辑的贡献是突破了用__________来叙述一个故事的限制。
2.根据格式塔心理学,在电视中观众看见运动是因为__________现象。
3.由于观看条件的不同,在电视中特写使用的频率要比电影__________。
4.叙事性影视节目在剪辑时一般先剪__________。
5.相连镜头组接符合动接动、静接静原则的称为__________。
6.镜头取舍时必须考虑的三个主要视觉因素是镜头长度、运动和__________。
7.单位时间内镜头个数少,剪辑率就__________。
8.表意的剪辑是以表达创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__________为目的的一种剪辑手法。
9.匈牙利的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把电影的时间分为放映时间、观看时间和__________。
10.从一个时空中引出第二时空,再从第二时空中引出第三时空等的时空结构称为__________。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闪回镜头
2.幻觉
3.30度规则
4.再现空间
5.变奏式重复剪辑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剪辑的意义是什么?
2.“完形”法则具体包括哪些内容?
3.熟悉素材要注意哪些问题?
4.简述合理越轴的基本策略和常见方法。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结合具体作品分析对比剪辑的作用。
2.结合具体作品分析文学语言和视听语言有哪些差异。
六、综合应用题(本大题15分)
一首表现离别的MTV在剪辑时要注意哪些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