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革命

合集下载

二月革命的名词解释

二月革命的名词解释

二月革命的名词解释二月革命,又称为俄国一九一七年革命或二月起义,是指发生在1917年2月的一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革命事件。

本文将通过对二月革命相关名词的解释,来探讨这场革命的背景、动因、影响等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解释“二月革命”的含义。

二月革命是指俄国在1917年2月爆发的一场政治动荡。

它的导火索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俄罗斯战场上的平民伤亡和经济拮据的局势。

而从更广义上讲,二月革命是整个1917年俄国革命的开端,为后来十月革命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沙皇制度”这一名词的含义。

沙皇制度是指沙皇国家体系下的政治体制。

俄国的统治者被尊称为沙皇,他们拥有绝对的权力,并通过贵族、辅佐官员等手段来管理国家。

然而,沙皇制度并未解决俄国的社会问题,使得社会不公、经济困顿、战争疲惫等问题逐渐累积,最终形成了二月革命的爆发点。

接着,我们来解释“持续压迫”这一名词的意义。

持续压迫指的是以沙皇制度为代表的政府对普通民众的剥削和限制。

在沙皇统治下,民众的权益和自由被严重侵犯,尤其在经济衰退和战争带来的困苦中,人们的不满情绪不断积累,最终引发了二月革命。

然后,我们需要解释“自由主义”这一概念的内涵。

自由主义是指一种关注个人自由、权利和责任的政治和经济理论学派。

在二月革命中,自由主义的思潮成为主导,在众多的政治派系中占据重要地位。

自由主义者倡导废除沙皇专制,建立民主制度,推进政治和社会改革,以实现人民的自由与平等。

接下来,我们来解释“临时政府”这一名词的意义。

临时政府是在二月革命爆发后沙皇政权瓦解后成立的政府组织。

临时政府致力于推进民主改革,为俄国人民带来政治自由和民主权益,但其能力和合法性却备受争议。

临时政府与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之间的斗争最终导致了十月革命的爆发。

最后,让我们来解释“十月革命”这一名词的含义。

十月革命是指1917年10月发生的俄国革命事件。

在这次革命中,布尔什维克党领导者列宁发动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全新的政权体制。

俄国十月革命PPT

俄国十月革命PPT
评价:(1)能够集中全国旳财力、物力、 人力来确保战争旳胜利。
(2)但只能是战时政策,违反了 经济发展旳规律,不利于调 动工人、农民旳生产主动 性,不能用于恢复经济。
在帝国主义包围和干涉下,在 那么困难旳条件下,苏维埃政权为 何能取得胜利?
1、事业旳正义性,得到人民旳支持。 2、红军旳英勇作战。 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旳实施。 4、以列宁为首旳布尔什维克党旳正确领导。 5、各国无产阶级旳增援,红军中就有中国支队 。
俄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旳事件有:1861年改革、俄国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旳主观原因:布尔什维 旳正确领导。
克党 历史上俄、英都发生过标志新旳历史时期到来旳革命;两者主
要旳不同在于: 建立旳社
二月革命 时间:
性质:
成果:1)
2)
。 。
年 月,长久流亡国外旳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人 回
5、十月革命旳历史意义
(1)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第一次取得胜利 旳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种社会主义国家 由此诞生。
(2)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旳统治,推动了国 际社会主义运动旳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 地人民旳解放斗争。
二 月 革 命
资产阶级 继续战争 临时政府 工兵代表
苏维埃 《四月提要》
七十 月月 事革 件命
3、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旳诞生
主席:列宁 性质:世界上第一种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采用措施:①②③④⑤
4、苏维埃政府旳巩固
措 军事——挫败协约国武装干涉及内战 施 经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苏维埃政权采用旳措施:
1)建立新型旳无产阶级政权 2)将银行、铁路和大工业企业收归国有; (最能体现无产阶级政权性质旳措施,体现了社会主
“阿芙乐尔”号巡洋舰,为俄国波罗旳海舰队旳巡洋舰,于1923年 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21时45分,投入革命阵营旳该舰官兵按 照列宁旳起义计划,用炮声发出攻打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旳信号, 为十月革命旳胜利立下功勋。

俄国二月革命

俄国二月革命

俄国二月革命二月革命,是指1917年3月8日至12日(儒略历2月23日至27日),俄罗斯帝国爆发的革命运动,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的统治,二月革命后出现了两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俄国临时政府(俄罗斯共和国)和苏维埃政权。

二月革命为俄国人民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它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这次革命的胜利,促进了欧洲各国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反对战争、反对本国政府,争取民主权利和民族解放的革命运动的高涨。

后又因为临时政府的措施不当,爆发了十月革命,以列宁为首的苏维埃政权控制了局面。

简介1917年1月,俄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罢工示威,纪念1905年的“流血星期日”。

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响应布尔什维克的号召,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打倒战争!”、“面包与和平!”的口号。

这次行动成为二月革命的前奏。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彼得格勒50家工厂约13万男女工人举行罢工和游行,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

第二天,参加罢工示威的群众增加到20万。

[1]在布尔什维克党(后改称俄国共产党)领导下,首都各大工厂举行了有30万人参加的联合总罢工。

革命风暴吓坏了沙皇尼古拉二世,他下令不惜采取任何措施,迅速恢复首都秩序。

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的各领导人和其他一百多名革命积极分子被逮捕,这激起了群众的极大愤怒。

他们上街游行,抗议政府暴行,但遭到更野蛮的镇压。

于是领导罢工的维堡区党委决定将总罢工转变为武装起义,推翻沙皇政府。

工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攻占军火库,夺取枪支弹药,筑起街垒,与反动军警展开战斗。

同时工人们还积极开展争取军队的工作,在工人们的宣传、感召下,有数万名士兵公开站到革命的一边。

他们同起义工人一起,占领了沙皇的巢穴冬宫和政府各部,逮捕了沙皇的大臣和将军。

首都起义获得完全胜利。

尼古拉二世不甘心自己的失败,立即从前线调军队企图夺回首都,但沙皇军队在革命影响下也发生了兵变。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比较

第2课 苏联的崛起
〖课程标准〗 概述20世纪二三十年代苏联
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 存在的严重弊端。
斯大林上任时, 苏联的经济状况 如何?
实行“新经济政策”后,经济于1925年回升到 1913年水平。(水平如何?) • 1913年,俄罗斯帝国人口占世界1/7,工业 产值仅占世界2.6%。国民生产总值中,工业、建 筑业和运输业仅占40%,商业占8.6%,农业占 51.4%。人均国民收入102.2卢布,仅分别为德国、 法国、英国和美国的1/3、2/7、2/9和1/7。
工业
我们比先进国家落后了五 十年至一百年。我们应当 在十年内跑完这段距离。 或者我们做到这一点,或 者我们被人打倒。 ——斯大林
1925年,苏联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 化和农业集体化经济建设路线。
背景:当时苏联的工业极端落后,且面临国际帝国主义 的包围和战争威胁
一、理想与成就
1.社会主义工业化 : ? ( 1 )重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 2 )措施: 实行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 ( 3 )成果: 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强国
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给了我们什么教训?
①在发展重工业的同时,也要兼顾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 (重、农、轻应该按比例协调发展) ②发展经济要尊重市场规律,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 发展,既抓产值和产量,也抓产品品种创新和产品质量 提高; ③要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必须切实维护广大农民的利 益; ④大力保护环境和资源,提倡可持续发展,注重经济效 益等; ⑤在政治上要防止个人专断,切实加强民主与法制。
邓小平说过:“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 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 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 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 了。” “后来苏联的模式”是指?

俄国二月革命简介 二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俄国二月革命简介 二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俄国二月革命简介二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本文导读:二月革命为俄国人民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它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这次革命的胜利,促进了欧洲各国被压迫人民和被压迫民族反对战争、反对本国政府,争取民主权利和民族解放的革命运动的高涨。

1917年3月(俄历2月),第一次世界大战正酣时,俄罗斯爆发了第二次民主革命——二月革命。

二月革命前的俄国,是一个经济上落后、政治上反动的军事封建帝国主义国家,国内充满尖锐复杂的矛盾。

处于饥寒交迫之中的人民再也无法忍受沉重的压迫,群众斗争此起彼伏,连绵不断。

沙皇尼古拉二世虽然平庸无能,却是镇压革命的老手,人民称他为“血腥的沙皇”。

1905年~1907年的俄国第一次民主革命就是被他扼杀的,为了转移人民斗争的视线,也为了对外掠夺,尼古拉二世把俄国拖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果俄国军队屡遭失败,本来就很落后的经济遭到了极大的破坏,战争的灾难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强烈不满。

1917年1月,俄国各地爆发了大规模罢工示威,纪念1905年的“流血星期日”。

首都彼得格勒工人响应布尔什维克的号召,举行罢工和示威游行,他们:高呼“打倒战争!”、“面包与和平!”的口号。

这次行动成为二月革命的前奏。

1917年3月8日(俄历2月23日)是“三八”国际妇女节,彼得格勒50家工厂约13万男女工人举行罢工和游行,拉开了二月革命的序幕。

第二天,参加罢工示威的群众增加到20万。

在布尔什维克党(后改称俄国共产党)领导下,首都各大工厂举行了有30万人参加的联合总罢工。

革命风暴吓坏了沙皇尼古拉二世,他下令不惜采取任何措施,迅速恢复首都秩序。

布尔什维克彼得格勒委员会的各领导人和其他一百多名革命积极分子被逮捕,这激起了群众的极大愤怒。

他们上街游行,抗议政府暴行,但遭到更野蛮的镇压。

于是领导罢工的维堡区党委决定将总罢工转变为武装起义,推翻沙俄政府。

工人们立即行动起来,攻占军火库,夺取枪支弹药,筑起街垒,与反动军警展开战斗。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

俄国二月革命推翻沙皇统治俄国二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2月23日至2月27日,是俄国历史上一场影响深远的重大事件。

这场革命最终导致了沙皇尼古拉二世的退位,结束了沙皇统治,为俄国历史带来了巨大变革。

下面将从背景、起因、经过和影响几个方面,来探究这场历史事件。

背景: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俄的社会矛盾和民众不满日益加剧。

封建制度下的农民和工人受到压迫,而在城市中则形成了庞大的工人阶级。

工人们长时间劳作,却只能得到微薄的工资,而生活条件极为恶劣。

此外,俄国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战争人口和物资的巨大损耗,也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

起因:二月革命的导火索可以追溯到1917年2月23日(俄历2月10日),在圣彼得堡一家著名的巧克力工厂中爆发了一场罢工。

工人们要求改善工作条件和增加食物供应,迅速得到了其他工厂工人的响应。

这场罢工很快蔓延到整个城市,并得到了市民的大力支持。

经过:在2月26日的示威中,骚乱局势进一步扩大。

针对当时的政治氛围,的沙皇政府发动了军队镇压示威者。

然而,士兵们很快站在了人民一边,拒绝开枪射击。

这使得示威队伍的士气大振,局势更加紧张。

2月27日,示威者和士兵不顾政府的禁令,涌入街头,要求沙皇退位和建立新政府。

面对愈演愈烈的抗议,尼古拉二世被迫于2月27日晚间签署了退位诏书。

从此,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掌握了政权,宣布成立了临时政府。

影响:俄国二月革命彻底粉碎了沙皇统治,为俄国历史带来了重大变革和影响。

首先,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被广泛认可的革命,标志着沙皇专制制度的结束。

其次,革命为俄国开启了一条崭新的政治道路,为后来的十月革命创造了条件。

最后,由于二月革命的成功,俄国开始向民主制度转型,对全球范围内的对权威和专制统治的反思和启示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结:俄国二月革命是俄国历史上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革命。

它推翻了沙皇统治,为俄国社会带来了深刻变革,并为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夺取政权创造了条件。

(完整word版)浅析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

(完整word版)浅析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

浅析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在初中历史学习中,由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同学们普遍对九年级世界历史下册第一课《俄国十月革命》中二月革命的性质很难理解,认为俄国1861年改革后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而这场革命是由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人阶级是领导阶级,主力军又是俄国广大的人民群众,所以其性质应是无产阶级革命而非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针对这一误区,特做如下分析,以克服教学中的这一难点。

俄国1861年改革是由农奴主施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改革后即走上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道路,但是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仍然实行沙皇专制统治,因此俄国人民仍然面临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

二月革命只是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而没有改变俄国资本主义社会的性质。

当时列宁在《四月提纲》里也提到这是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判断革命的性质最主要的是看革命任务,其次是领导阶级和主要革命力量。

从历史发展趋势看,推翻封建专制统治的任务该由资产阶级完成,目标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所以就叫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而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社会主义则是无产阶级的任务,所以叫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俄国二月革命因发生于1917年俄历2月(公历3月)而得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战争使俄国经济濒于崩溃,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社会各种矛盾空前激化。

1917年初,俄国革命运动急剧发展。

资产阶级也感到沙皇政权已经摇摇欲坠,企图发动宫廷政变。

1917年3月3日,彼得格勒普梯洛夫工厂工人开始罢工。

10日,发展成为反对饥饿、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反对沙皇制度的政治总罢工,罢工人数达到25万人。

沙皇政府下令开枪镇压参加示威和集会的群众,激起人民更强烈的反抗。

11日,布尔什维克维堡区委员会决定将罢工转变为武装起义。

12日(俄历2月27日),起义席卷全城。

驻守彼得格勒的士兵拒绝向工人开枪,大批转到革命方面。

起义士兵和工人逮捕沙皇的大臣和将军,释放政治犯,布尔什维克党中央发出《告全体俄国公民书》,宣布首都已经转到起义人民手中,革命在全国迅猛展开。

俄国二月革命的背景、性质及影响

俄国二月革命的背景、性质及影响

考点:俄国二月革命的背景、性质及影响背景: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影响:1917年3月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易错微析1917年3月是俄历二月,故称这一时间爆发的革命为“二月革命。

”例题1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A.无产阶级革命B.资产阶级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D.民族解放运动答案:B解析: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答案B。

例题2俄国1917年爆发的二月革命,其直接目标是()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反对参加世界大战D.推翻临时政府答案:A解析:二月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答案A。

1.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导致这一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俄国农奴制危机B.克里木战争激化了国内矛盾C.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灾难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工人起义2.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3.1917年,俄历2月23日是“国际三八妇女节”,首都彼得格勒受失业和饥饿威胁的工人与市民举行了大规模的集会和示威活动,提出了“打倒战争”“反对饥饿”等口号。

这一天参加罢工的工人超过了12万人。

随后罢工和示威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

材料表明当时俄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A.取得争霸战争胜利B.实现和平,发展经济C.进行无产阶级革命D.巩固政权,建成社会主义4.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

⋯⋯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国历史上推翻帝制的伟大革命——二月革命》节选自李光耀-司马恩《苏俄历史研究-列宁篇》的文章:《俄国历史上推翻帝制的伟大革命——二月革命》理智使你追求幸福与未来,千万要懂得珍惜而今现在。

[1]一、俄国二月革命前的基本情况面对这令人茫然不解的苍穹,越看越像光怪陆离的走马灯。

[2]当第一次世界大战进行到第三个年头时,俄国的经济情况日益恶化,对德作战的俄军由于指挥上的昏庸无能、粮食和武器弹药供给不足而连遭败绩;蝼蚁尚且惜生,何况于人?士兵们不想冤枉送死,开小差的日益增多。

叵耐那漫漫归途,没吃没喝的,怎么办呢?他们只好靠乞讨或者抢劫度日了。

1916年,俄国的逃兵数目已经超过150万人。

屋漏偏逢连阴雨,这一年,俄国的粮食歉收。

1917年1月9日,德皇威廉二世作出了恢复无限制潜艇战的决定。

这使精疲力竭的俄国在粮食、原料、燃料等方面短缺的情况更加严重。

1月底,彼得格勒处在零下30-40度的冰冻之中,人们却面临着饥饿的威胁:全城仅存有10天的面包,三天的食油,肉类供应则完全中断。

社会各界及所有工厂都处在危机之中,当时首都有工人23.4万人。

首都断粮,其他地方就可想而知了。

彼得格勒和其他城市打着纪念1905年“1-9”流血星期日事件的旗帜,爆发了罢工和示威游行,以发泄他们对沙皇政府的强烈不满。

[3]罗曼诺夫王朝沙皇尼古拉二世深深地爱着他的皇后,并对她言听计从。

而这位皇后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夫娜是一个德国人-德国皇族——德意志黑森-莱茵大公的女儿,还是一位哲学专业的大学毕业生。

沙皇夫妇都十分崇拜并宠信一个从西伯利亚波克罗夫斯科耶村来的“圣愚”——格里戈里-叶菲莫维奇-拉斯普廷。

而拉斯普廷则需要千方百计地赢得他们的信任。

所谓“圣愚”是俄国民间苦修的一种特殊群体,有着东正教与原始萨满教的混合传统及仪式。

他们自称为基督而受苦,但在常人看来无异于疯癫。

他们外貌奇特,服饰另类,行为乖张,思维怪诞,多少还有一点催眠和疗疾的技艺,所以让人又敬又怕。

早在成吉思汗时代就设立“别祈”教长管理萨满事务。

萨满巫师即中国的巫觋,他们在蒙古通常主持祭天、祭地、祭火神和祭敖包活动,主持大人物的所谓登基仪式。

萨满巫师要么说自己是神灵附体,要么就表现的“神智恍惚”,时而激动,时而癫狂,说自己能预知未来,有通天的本事。

此前,沙皇夫妇已请遍了全俄有名的的巫师,都不甚满意。

最后,遇上了圣愚-拉斯普廷,他那淡蓝色的眼睛明亮而深邃,具有奇特的吸引力;让他们十分着迷、崇拜,多少还有些畏惧之心。

原来,皇太子阿列克谢患有先天性血友病,发起病来,群医束手无策,只有拉斯普廷运用催眠术可以减轻他的病症。

圣愚-拉斯普廷何许人也?在西伯利亚他的同乡眼中,那就是个典型的流氓无赖、盗窃犯外加骗子。

村民卡尔塔采夫曾经向当局控诉说:“有一天,拉斯普廷偷我家的干草垛围栏换酒喝,被我当场抓住,打了他一顿。

谁知道他竟然狠狠地报复了我:不仅奸污了我的小女儿,还拐走了我的老婆!连我的两匹马也不见了”。

[4] 拉斯普廷举止粗鲁,浑身狐臭,他经常偷盗和胡作非为。

后来,他加入了鞭身教的某个分支,摇身一变成了“圣愚”。

一方面不断地吹嘘自己可以探知未来预示天机,另一方面则大力宣扬淫乱救赎教义,鼓励他的信徒们纵情享乐,恣意群交。

因此,拉斯普廷又成了放荡的代名词。

1905年,黑色百人团成员发现了他,把他带到了首都。

由于他预言俄罗斯某地将有三个月的干旱,并且治好了沙皇的叔父尼古拉大公的一条狗而名声大噪。

1914年,战争爆发初期,沙皇信心满满,人民热情高涨;他指望着在短期内就能够获胜;而拉斯普廷“长老”却极力反对俄国参战。

[5]1915年8月,由于战局不利,沙皇在拉斯普廷和皇后的撺导下,免去皇叔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的职务,沙皇自任俄军最高总司令。

这样一来,沙皇需要亲临莫吉廖夫大本营指挥战事,于是,安排皇后亚历山德拉主持国政。

而皇后凡事都需要请示圣愚-拉斯普廷。

拉斯普廷大显身手的时候就来了。

这一时期,在圣愚-拉斯普廷的主导下,沙俄政府走马灯似的轮换了近20名大臣和好几名内阁总理。

在他哥罗賀瓦亚街64号住宅门前,车水马龙,门庭若市,达官贵人,络绎不绝。

上流社会不少女性都想与他共度良宵,拉斯普廷纵酒宣淫,无法无天;他的秘书西马诺维奇说:“他有点应接不暇了。

”拉斯普廷替人要官的条子,在沙皇夫妇那儿,一个月就有100-150多张。

拉斯普廷替自己的狂热信徒亚历山大-德米特里耶维奇-普罗托波波夫要官的请求,通过皇后转达后,仅一个星期,普罗托波波夫就当上了主持内务部工作的内务大臣,由他管辖着全俄的秘密警察、密探和反间谍网。

到1916年,皇后又私下将彼得格勒粮食供应的事情也交给了普罗托波波夫。

皇后在给皇帝的信中说:我们的朋友格里戈里说这可是绝对必要的;他认为普罗托波波夫将会牢牢地掌握这一命脉以拯救俄国。

司徒默和普罗托波波夫二人都十分相信我们这位朋友无边的神力和通天的智慧。

[6]沙皇在给皇后的信中写道:你管好那些大臣就等于在帮我。

皇后和拉斯普廷不仅扰乱国政,甚至还对军事方面进行干预。

1915年11月,皇后向最高统帅传达圣愚的神策:“现在,我必须向你转达我们的朋友的委托,以免忘记。

他于夜间忽得一梦,请求下令在里加附近发起进攻。

他说,这是必要的。

”1916年俄军夏季大反攻中,皇后亚历山德拉写信给沙皇:“此刻,我们的朋友认为,不宜在西线发动强攻……冒失地进攻并在两个月之内结束战争是可以做到的,但这会使成千上万的人牺牲自己的生命;如果忍耐些,同样能达到目的,且不致造成如此巨大的牺牲。

”拉斯普廷阻止了北线和西线的作战行动后,又开始了对西南方向的干扰。

皇后及时地向沙皇转达:“我们的朋友希望我们不要越过喀尔巴阡山,甚至不要做出夺取该地区的态势……哟,我亲爱的人儿,他们(俄军)干嘛发疯似的一个劲地向前冲,别让他们再往前挺进了。

”不管是战线司令,还是内阁大臣,甚至连内阁总理都无法把拉斯普廷从沙皇面前赶走。

因为皇后离不开拉斯普廷。

尼古拉二世曾经说过:“宁可要一个拉斯普廷,胜过她(皇后)一天十次歇斯底里大发作。

”皇后与圣愚-拉斯普廷的绯闻与丑闻交相辉映、并驾齐驱,不胫而走。

关于沙皇的这个德国皇后有可能在为德皇威廉服务,关于拉斯普廷与德国情报机关有染的消息,早已是尽人皆知。

这些消息传到前线,使俄军士气大受打击:我们在前线同德国人拼杀,宫廷里的“德国女人”却同德国人勾勾搭搭。

1916年11月1日,历史学家、立宪民主党的首领米留柯夫在国家杜马会议上宣读了他新近刚从欧洲收集到的有关资料,他在杜马讲坛前大声吼道:“叛变和变节的可疑流言到处传播。

这些流言涉及到高层人物,……皇后的名字同围绕着她的冒险分子被一再提起,……这到底是愚蠢还是背叛?”会场一致怒吼:“是背叛!”进步党首领鲍勃林斯基历数了政府的种种腐败无能,他说:“政府继续存在已经完全不可能了” (7)彼得格勒秘密警察局的一份报告指出:最近立宪民主党人的政治影响出人意料地加强起来,他们的领袖米留柯夫“成了当前真正的英雄。

”杜马成员、保守派“十月党”的代表人物巴希尔-舒尔根也主张“要把政府搞得头破血流。

”因为这个“拉斯普廷是个两面派。

在皇族面前他显出谦卑的长老面孔,皇后看着他便不由自主地相信他就是上帝附体。

但是,在平民面前,他就现出了原型,那个来自托伯尔斯克的好色秃驴污秽的一面。

……由于双方……无法互相了解……于是沙皇和人民便同时把对方推到了深渊的边缘。

” [8] 国家杜马要求沙皇不要让皇后干政,驱逐拉斯普廷,撤换拉斯普廷安排的可疑人物譬如普罗托波波夫。

尼古拉二世使用拖延战术,不置可否。

贵族集团已经无法容忍拉斯普廷的胡作非为,不仅是对皇后,对沙皇本人也是议论纷纷。

在军官俱乐部或者军官会议上,人们开始争论有关革命的话题。

1916年12月,在罗曼诺夫皇族成员的参入下,拉斯普廷被暗杀。

皇后向沙皇告状说:“他们想干什么?他们想撵走你,把我送进修道院。

”沙皇夫妇参加了拉斯普廷的葬礼,皇后强忍着泪水,没有让自己嚎啕大哭。

拉斯普廷被安葬在皇村附近,甚至专门为他修建了一座精致的小教堂。

沙皇指派内阁总理特列波夫召见刺杀拉斯普廷的“嫌疑人”菲利克斯-尤苏波夫大公。

尤苏波夫说:“请您禀奏陛下,那些谋杀拉斯普廷的人……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拯救沙皇和祖国免遭灭顶之灾……现在,每一分钟都很宝贵……应该团结起来一致行动。

难道还看不出,我们正面临最可怕的革命前夜?……”两位杀害拉斯普廷的“嫌疑人”被调离彼得格勒,内阁总理也换了人——拉斯普廷生前极力推荐的戈利岑上台了。

有人说,戈利岑集团简直把俄国引上死路一条。

市杜马和国家杜马成员纷纷要求撤换普罗托波波夫,受到皇后的拦阻;皇后宁愿解散杜马,也不愿意将普罗托波波夫罢官。

而沙皇只听皇后的。

沙皇的弟弟米哈伊尔大公对国家杜马主席罗将柯说:“我们全家都知道亚历山德拉-费奥多罗夫娜是多么地有害。

只有一些卖国贼包围着我的兄长和她。

一切有品格的人全走了。

现在,该怎么办呢?”1917年1月,已经有人在酝酿着政变的事情。

从前线回来的克里木夫将军对杜马议员说:“假如你们采取极端手段,我们会支持你们。

”十月党人希特洛夫斯基嚷嚷着:“不必怜悯和姑息,他正在毁灭俄罗斯。

”博罗西洛夫说:“假使让我们在沙皇与俄国中间挑一个,那我们就追随俄国。

”立宪民主党人盛加略夫说:“将军说的对,政变已不能避免。

……但是,让谁去干呢?”1-2月间,彼得格勒保安局长葛洛巴切夫将军向政府不停地报告:“首都各界的情绪,特别令人焦虑”,形势就像1905年那样。

“居民用不能容忍的尖锐言辞公开批评政府的一切措施”。

政府所面临的,“不是与一小撮微不足道的杜马成员作斗争,而是与整个俄国人民作斗争”。

居民日益增长的不满情绪和破坏行为可能会成为“革命的开端”。

[9]1917年2月下旬,国家杜马主席罗将柯向沙皇直谏:“陛下,我们正处于伟大事件前夕,结果难以预料。

看来您选择了解散杜马这条最危险的道路。

我确信,不出三个星期,就会爆发推翻陛下的革命;那时,陛下将不能再继续统治了”。

沙皇惊讶地问:“你是从哪里知道的?”“从所有既成的事实。

不能再这样忽视人民的自尊心、意志和自我意识了。

……您,皇上,正在收获自己种下的苦果,”罗将柯如是说。

犹如魔鬼附身般的尼古拉二世并没有太在意:“上帝会保佑的。

”罗将柯大胆地反驳说:“上帝不会保佑,您和您的政府毁了一切,革命已不可避免。

”沙皇授权内阁总理戈利岑负责研究成立一个只对杜马负责的政府。

尼古拉二世回去与皇后商量,皇后坚决反对:她要把一个完整的君主专制国家留给儿子。

面包的短缺成了二月革命的导火索。

而粮食供应恰好是归普罗托波波夫负责的。

二、俄国杜马党团和人民群众在二月革命中的巨大作用文章高手主持正义当为国之瑰宝,最可宝贵的是学识渊博饱经世事;不可暴虐狂躁贪婪榨取胡作非为;万世不朽的是清廉正直造福人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