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长度单位 —— 千米
《千米的认识》PPT精品-课件(共27页)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合适? (1)测量铅笔的长度( 厘米) (2)测量硬币的厚度( 毫米) (3)测量课桌的高度( 分米) (4)测量大树的长度( 米)
• 思考:
• 测量从码头到广饶的距离,可以选用我们学习过的 哪个单位呢?
在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 的长度时,由于都是比较长的长度,通 常我们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符号km 来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
丽和宽广。 “全面理解材料,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这是新材料作文题的基本要求,它提供的材料将更为广阔,便于考生多角度立意,也留给他们更大的发挥空间。 “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这是陆游一生的伟大志向。但在积贫积弱的南宋,君上昏聩,奸佞执政,使得陆游空有满心报国志,却志不得伸,事无可成。于是,61岁的陆游只能 是空以“塞上长城”来自许,览“镜中衰鬓”而自哀。虽然仕途坎坷,其志难成,但身处逆境中的陆游依然没有放弃自己的信念,收复中原的信念始终不渝,报国之情至老不衰。 定义:为了使抽象的道理具体生动、使单薄的内容充实丰富、使烦琐的语言简洁明了,因而借助历史故事、名人逸闻、寓言笑话、诗词歌赋等,这种表现手法叫作“用典”。
沿着跑道走4圈就是( 1000 )米。
也就是:1千米
如果走100米需要1分钟左右, 估计一下,走1千米大约走多少时间?
10分钟
如果爸爸一大步1米,估计一下,走 1千米大约走多少步?
1000步
15km
800km
80km
100km
每小时行使的路程
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丰南到唐山距离16( 千米);
24110020米米,厉害吧!游玩后,我刚出公园大门准备回家时
千米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教学资料: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70-71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明白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本事、实践本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本事,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1、量出100米的实际长度,走一走大约有多少步。
2、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几分钟?3、向家长了解一下从自我家到那里大约是一千米?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昨日,教师和小朋友一齐在操场上量出了100米的实际长度。
下头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米)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分米厘米毫米一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齐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适宜?(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
(4)测量教室的长。
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唐山吗?如果要测量乐亭到唐山的距离,可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学生讨论,得知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师:对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乐亭到唐山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
那用什么单位呢?今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千米的什么知识?提出学习目标: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千米的应用。
[说明: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能够帮忙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
引导学生自我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进取性。
]二、探索新知(一)认识1千米的长度。
千米的认识知识点

千米的认识知识点千米是长度的单位之一,通常用于测量长距离,特别是针对一些国际竞赛和比赛,比如马拉松、竞走、自行车比赛等。
在物理学、地理学、航空航天学等领域中也广泛使用该单位。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千米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包括定义、换算、历史、应用等方面,希望能帮助您深入了解千米这一长度单位。
一、定义千米,又称公里,是长长度的计量单位,通常按国际法规定是1千米=1000米。
在公制系统中,千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之一,并被广泛使用于许多领域。
在许多国际标准中,千米也是用来测量路程的主要单位,在很多体育运动中也被广泛使用。
二、换算千米的换算比较简单,因为它与米的换算关系已经被明确了。
1千米等于1000米,也就是说,1000米=1千米。
在应用中,我们还可能会遇到将千米转换成其他长度单位的情况。
比如,将千米转换成英里,1千米约等于0.6214英里。
另外,有些人可能会用到毫米、厘米等更小的单位,此时,我们需要将千米乘以不同的系数,如1千米=1000000毫米,1千米=10000厘米等。
三、历史千米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7世纪,意思是“千步”。
但是,这个定义并没有被统一使用,因为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使用的“步”长也可能不一样。
直到19世纪中叶,随着公制系统的推广,千米这一单位才真正被确定下来。
在1889年巴黎会议上,国际计量委员会正式将千米定义为1000米。
此后,千米成为国际上广泛使用的度量长度单位,也被选择作为许多体育比赛中的主要单位。
四、应用千米作为长度单位,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除了最常见的路程测量外,也被用于物理学、地理学、航空航天学等学科的研究和实验中。
以下是千米在不同领域的具体应用:1.体育运动:千米是奥运会、世界杯、世界田径锦标赛、马拉松等比赛中用来测量路程的主要单位。
在运动员的日常训练中,也经常使用千米来度量不同的距离。
2.交通运输:千米在航空、铁路、公路等领域中广泛使用。
比如,航空业中飞机的巡航高度一般是在千米以上;铁路交通中列车的时速也常常以千米为计量单位。
千米的认识小学数学教案

千米的认识小学数学教案千米的认识小学数学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教案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千米的认识小学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千米的认识小学数学教案篇1教学内容:第73、74页“千米的认识”,例1、例2和“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公里),建立千米长度的概念,知道1千米=1000米2、学会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进一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网]简单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千米与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具准备:一根米尺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1.复习前面学过的长度单位2.出示米尺,你能比划出1米有多长吗?3.你能猜一猜教室的长是多少米吗?二、教学新课1.引入“千米”测量教室的长可以用米做单位。
但是如果我们用它来量比较长的距离,比如量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是多少?你觉得用米这个长度单位来量怎么样?既然“米”小了就必须要用一个新的比米要大的长度单位来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比米要大的长度单位“千米”。
(板书:千米的认识)2.认识千米(1)平时我们也把千米说成公里。
大家打开书,看第一幅图,图上的“公里”就是千米。
提问:那么一千米到底有多长呢?首先我们来想一想100米有多长,学校跑道一圈大约是200米!100米也就是它的一半,你能想象出它的长度吗?几个100合起来是1000呢?那么1000米就等于把()(板书:1000米)1000米用千米做单位就是()(板书:=1千米)(2)感知1千米路程刚才我们了解了1千米到底有多长,那么你能说出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路程大约是1千米吗?我们同学1分钟大约可以走100米,你们想一想如果要你走1000米要用几分钟呢?3.千米与米的简单换算(1)教学例1下面我们来看这样一道题,出示:4千米=()米让学生看一看,千米和米哪个大,就是由大的换成小的。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授千米认识知识点

本篇文章将针对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中关于千米认识的知识点进行详细讲解,希望能对广大教师及学生有所帮助。
一、认识千米千米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是一个非常常见的长度单位,它是表示距离的一种标准单位,也是国际标准单位制中的一种。
千米的全称是千米特,由千和米两个基本单词组成,意思是一千米。
二、千米与米、厘米、分米的换算在学习千米的概念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
1. 千米与米的换算千米与米是长度换算中最常见的两个单位,在进行换算时需要掌握以下规律:1千米=1000米1米=0.001千米例如:30米=0.03千米,5千米=5000米2. 千米与厘米的换算厘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在进行千米与厘米的换算时需要注意以下规律:1千米=100000厘米1厘米=0.00001千米例如:2千米=200000厘米,5000厘米=0.05千米3. 千米与分米的换算分米是长度单位中的次小单位,在进行千米与分米的换算时需要注意以下规律:1千米=10000分米1分米=0.0001千米例如:0.3千米=3000分米,900分米=0.09千米三、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千米不仅仅是一种长度单位,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千米在实际中的应用场景。
1. 国际交流千米是国际标准单位制中的一种基本单位,其具有国际通用性,在国际交流中广泛应用。
2. 计算旅程距离在旅行或者交通运输过程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出旅行的距离,此时便需要用到千米这种标准单位。
3. 体育竞技竞技体育是一个需要精确计算的领域,千米作为长度单位在体育竞技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长跑比赛中的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就会采用千米作为标准单位进行计算。
四、教学方法在进行千米概念教学时,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生动形象地解释千米的概念,并通过实例演示千米与其他长度单位的换算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千米的概念和应用方法。
1. 生动形象的解释千米的概念通过图片、物品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千米的概念,帮助学生理解千米是什么,干什么用的。
《千米的认识》ppt课件

千米的认识
PART 1
01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02
单击此处输入你的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的阐述观点;
汽车一小时要跑很远
汽车时速限制标志 公路上里程牌标志
计量路程的长度,通常要用千米作单位。千米也叫公里。
第一章节
10个100米连起来就是1000米。 1000米用千米作单位就是1千米。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一根拔河绳长 12 米。
02
小冬肩宽 30 厘米。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 60 米。
03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文字是您思想的提炼,请尽量言简意赅地阐述观点。
一本数学书厚 8 毫米。
04
北京到温州之间相距 2510 千米。 杭州到温州之间相距 367 千米 。 学校到温州动物园相距 8 千米 。
1000
10
10
100
全课总结:
公共汽车1小时可行驶40千米。 火车1小时可行驶驶80千米。 飞机1小时可飞行700千米。
01
大桥建成后,将使慈溪到上海的路程缩短 200( )。 A 厘米 B 米 C 千米
2、世界上最大跨海大桥——宁波杭州湾
02
填空: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街头到天台距离27( ); 数学课本厚7( ); 学校跑道长250( ); 成人3小时行15( )。
4
4
4
4
350
4
350
例2、
6000米=( )千米 9000米=( )千米 2750千米=( )千米( )米 5830千米=( )千米( )米 7308千米=( )千米( )米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之认识千米——千米的定义和特点

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之认识千米——千米的定义和特点千米是我们经常使用的长度单位,如同公斤是我们经常使用的重量单位一样,千米代表的就是长度。
在三年级的数学课上,学习千米常常成为难点之一。
千米的定义和特点对于学习千米至关重要,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千米的定义和特点。
一、千米的定义千米是长度单位,它的缩写是km,是“公里”的意思。
它是国际标准单位制(SI)中的一个长度单位,相当于一千米。
千米的定义是:千米是长度单位,等于一千米,即1000米。
二、千米的特点(一)千米是国际标准单位制(SI)中的一个长度单位国际标准单位制(SI)是一种用于测量物理量的标准。
千米作为SI中的一个长度单位,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被广泛使用。
(二)千米是常用的长度单位在科学实验、交通运输等领域都使用千米作为常用的长度单位,例如:计算两地之间的距离、计算车速等。
(三)千米是一种大单位千米是一种较大的长度单位,它比厘米、分米等小长度单位更大。
当我们从大单位向小单位转换时,要乘以相应的数量级比如1千米等于1000米,1米等于100厘米,1厘米等于10毫米,1千米等于100000厘米。
(四)千米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千米是一种没有具体形状的抽象概念,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看不到千米,只能从计算中感受到它的长度。
(五)千米与公里是同义词千米是我们通常使用的长度单位,而公里是千米的同义词。
在不同场合、不同国家地区中,人们常常使用千米和公里来表示长度,两个词在表示长度单位上是等价的。
总而言之,千米是由SI制定的国际标准长度单位之一。
它是大长度单位,常用于度量较长的距离,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千米常常被使用到,因此学生掌握千米的定义和特点就显得格外重要。
作为考试或者平时测试的内容之一,我们应该多花时间重点学习和掌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6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6篇〕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通用6篇〕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根底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通过理论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才能和合理推理的才能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才能。
3.浸透数学知识来于生活理论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假如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拟适宜?测量教室的长度呢?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间隔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
2.老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拟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作单位?你们想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三、自主探究,研究问题: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
学生汇报时,老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老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间隔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间隔长1000米;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
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1千米=1000米〕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想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间隔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记忆进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练习二第二题
(2)补充题(略)
四、全课总结:
第
千
教学内容:
教材第七页至第八页例三和例四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准备:
要求学生到路边观察路标,教师制作一块路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千米
1、学生汇报到路边观察到什么。
2、出示老师制作的第一块路标,让学生理解、体会从某路口到南宁市外环线6千米的含义,
3、让学生看书第七页的例三,理解到叶镇21千米、灵山23千米的意义。
4、小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二、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
师:从某路口到南宁外环线6千米,那么你是否知道从某路口到那里大约是1千米,1千米又有多长呢?
生:想
师:从某路口到某处就是1千米,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200米,5圈就有1千米。
1、让学生到运动场看一看跑道,想一想5圈约有多长。
2、让学生动手测量1千米的跑道有多少米。
汇报板:1千米=1000米
3、举出例子说一说在我们生活周围有1千米长的物体吗?
三、巩固知识、动用知识:
1、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二第一题和第四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