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测试

最新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测试
最新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测试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测试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总分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评卷人得分

1、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

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

时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2、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图1所示

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3、如图2所示,通电螺线管周围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N极指向正确的是【】

A、a、b、c

B、a、b、d

C、a、c、d

D、b、c、d

4、过山车是一项非常惊险刺激的娱乐休闲活动.过山车时而从轨道的最低端上

升到最高端,时而从最高端飞驰而下(图3).不计能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a点机械能小于b点机械能

B、d点动能最大,b点势能最大,c点机械能最大

C、由a到b的过程中,动能减少,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由b到c的过程中,动能增大,势能减少,机械能变大

5、王伟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

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图4)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

验是【】

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

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5所示【】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

7、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

移动时,对电表读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电流表A、电压表V1示数都减小,电压表V2示数增大

B、电流表A、电压表V1示数都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

C、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两电压表示数不变

D、三个电表的示数都不变

8、如图7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9、在今年理化生实验技能测试中,实验室准备的器材有:电源、电压表、电流

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待测电阻及导线若干。在做测电阻的实验时,小明

在连接电路过程中,由于疏忽,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给颠倒了,其它连

接正确无误.这个电路闭合开关后所产生的现象是【】

A、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的读数几乎为零

B、电压表将被烧坏

C、电压表有读数,电流表的读数几乎为零

D、电流表将被烧坏

10、家庭电路及家用电器在设计安装上都考虑到用电安全问题.下列措施中,与

安全用电无关的是【】

A、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上

B、连接各户的总开关上安装漏电保护器

C、洗衣机、电冰箱等用电器应使用三线插头

D、为使用方便安装插座

评卷人得分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1、我们日常生活用电的电压是,对人体来说只有不高于的电压是安全的.

12、原子弹和核电都是利用链式反应,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原子弹爆炸时发生的链式反应是,核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

13、雨、雪、霜、露都是水的不同状态,从物态变化的角度来看,属于凝华

的是

.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14、如图8甲所示,让一束太阳光通过棱镜射到白屏上,在光屏上就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其颜色自上而下依次是不同颜色的光.若在白屏上贴一张红纸(图8乙),则光屏上就出现.

15、诗人常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描述物体的运动.图9所示是一首描述“云”和“月”运动的诗,之所以对这个现象“难意会”,是因为.

16、图10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

管倾斜放置,两管液面相平,比较两管中的液体对管底压强的大小p甲p乙.

17、某电磁波的波形如图11所示.则该电磁波的波长是,频率是

18、图12所示的是恒温箱的简易电路图.其

工作原理是,接通工作电路后,电热丝加热,箱内温度升高,当箱内温度达到温

度计金属丝A所指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接通,电磁铁有磁性,衔铁被吸下,工

作电路,电热丝停止加热.当箱内温度低于金属丝A所指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断开,衔铁被,工作电路再次工作,电热丝加热,从而保持恒温箱内温度恒定.

19、在以“力”为主题的辩论赛中,正方和反方提出了许多观点,小明把他

们的观点归纳整理如下表.你认为正确的观点有.(只填序号)

正方反方

观点1.两个物体相接触,就一定有力的作

2.两个物体接触,但不一定有力的

作用

3.两个物体不接触,一定没有力的作

4.两个物体不接触,也可能有力的

作用

5.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6.力可以脱离物体而单独存在7.力的产生总涉及两个物体8.一个物体也可以产生力的作用9.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10.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20、某工厂开发研制了一种高、中、低三档家用电火锅,观察其内部结构发现是

由两个相同的发热电阻丝构成.改变档位就是改变电热丝连入电路的方式.研究发现:旋动开关,当转换开关在中档位置时,发热功率为600W,这时只有一个电阻丝连入电路.那么,当转换开关分别处于高、低两档位置时,其

发热功率分别为W和W。

三、作图题(共4 分)

21、自行车是一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它包含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自行车尾灯就包含了光学知识.它本身不发光,但在夜晚,当有汽车灯光照射到尾灯上时,就会发生反射,以引起

司机注意.尾灯的结构如图13所示,请在图13中画出反射光线,并说明反射光线有什么特点.

评卷人得分

四、分析简答题(22题4分,23题6分,共10分)

评卷人得分

22、某工厂在节能增效活动中,仅20XX年下半年就节电5000kW·1h一位电视记者在报道这个工厂节

约用电的经验时,手举一只理发用的电吹风说:“我这里有一只理发用的电吹风,它的功率是500瓦,也就是0.5千瓦,这个厂半年节约的电力可以开动10000个这样的电吹风.”

请你指出这位记者报道中的说法错误之处,并说明错误原因.

冰封莱州湾

20XX年1月下旬,莱州湾出现了近30年来同期最为严重的海冰灾害,港

口封冻、航道阻塞,近海养殖区全部被冰封,单目远望,昔日波涛汹涌的大海几

乎全部被冰覆盖(图14).

通常情况下,海水结冰比陆地上的淡水结冰困难得多.淡水的凝固点是0℃,而海水的凝固点是不确定的.10‰盐度水的凝固点是—0.5℃,24.7‰。盐度水的凝固点是—1.33℃,35‰盐度水的凝固点是— 1.9℃.今年海冰灾害发生早于往年,而且发展又如此迅速,主要是因为今年的气象条件与往年有较大的不同.进入20XX年11月以后,我国北方地区经历了几次大的寒流天气,由于莱

州湾相对封闭,海水的交换能力和流动性较差,寒流天气使海面气温下降,海水向外散热,海水冷却,温度降低,这是海水结冰的重要因素.伴随着寒流天气,

与往年相比,提前到来的连续不断地几场大雪更是造成冰封莱州湾的罪魁祸首!23、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

(1)陆地和海洋同处在寒流天气中,为什么海水容易散失热量?

(2)为什么“雪”成了冰封莱州湾的罪魁祸首?

五、实验探究题(24题、25题各4分,26题、27题、28题各6分,共26分)

24、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我们需要让蜡烛、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

(2)其中的一次实验情景如图15所示,凸透镜的焦距是15cm,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光屏应向透镜的方向移动(“远离”或“靠近”).

25、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16甲).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图16乙).

(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2)它说明了什么?

26、经过两年的物理学习,同学们使用过很多的实验基本仪器,实验探究技

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请你利用使用过的实验基本仪器,设计两种原理不同的方案区分水和盐水(写出实验仪器及方法步骤)

27、在探究“浮力大小等于什么”的实验中,小明同学的一次操作过程如图

17所示.

(1)测出铁块所受到的重力G铁

(2)将水倒入溢水杯中

(3)把铁块浸入溢水杯中,读出测力计示数 F

(4)测出小桶和被排开水的总重G

(5)记录分析数据,归纳总结实验结论,整理器材

分析评估小明的实验,指出存在的问题并修正.

28、为了探究影响电热的因素,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装满煤油的烧瓶、两个带有橡皮塞的粗细均匀的相同玻璃管,两根不同阻值的电阻丝,以及滑动变阻器、开关、导线、电源等.两个实验小组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分别设计了图18甲、乙所示的两个方案.

(1)这两个方案的共同点是通过观察什么知道电热的多少.

(2)甲方案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3)乙方案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六、应用创新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9、小明同学用三个电表(电压表或电流表)、两个小灯泡、开关、导线及电源连接成如图19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闭合开关后,两灯泡均发光,小明记录

的三个电表的读数为:

6V;1.5 A;0.5A.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过关题精选

第一章声现象 1、一切发声体都在。声音的传播需要,不能传声。 2、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 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用回声测距的公式是:。 3、音调是指声音的,它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响度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它跟发声体的有关,还跟距离的远近有关;不同的发声体同时发声,通过能够区分开发声体。 4、人耳的听声范围是:到。人们把高于的声波叫做声波;把低于的声波叫做声波。蝙蝠、海豚等动物可以发出和接收,医院里也常用超声波来;而火山爆发、核弹爆炸、台风等可以产生声波。 5、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凡是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1)、;(2)、;(3)、。 7、声音可以传递,例如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的情况;声音还可以传递,例如:。 第二章光现象 8、能发光的物体叫。光在同种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月食的形成、日食的形成、瞄准等都是利用。 9、光在中的速度最快,是 m/S= k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速度。 10、光的反射定律:在同一平面内,和分居在法线的两侧;等于。反射时光路是的。 11、平行光线射到物体表面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 例如:积雪耀眼,上课看黑板上的字;若射到物体表面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这种反射叫做,例如:黑板反光,玻璃耀眼等。任何反射都遵循 ...光的。12、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物,,像物连线与镜面。在几何上也就是像和物关于镜面对称。 13、凸面镜对光线起作用,常用于汽车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线起作用,常用于、、望远镜的物镜等。 14、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面上,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在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了,这是光发生的原因。由于折射,从岸上看水里的物体感觉其位置了;从水里看岸上的物体也感觉它的位置了。 15、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两侧;折射角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简记为中的角大,即这种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折射时光路是的。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16、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它对光具有作用,因此又叫做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它对光具有作用,因此又叫做透镜。 17、每个透镜有条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这个点叫透镜的。 18、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主光轴上一点(对凸透镜)或反向延长线会聚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大全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大全 一、测量 1、长度L主单位:米;测量工具:刻度尺;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光年的单位是长度单位。 2、时间t主单位:秒;测量工具:钟表;实验室中用停表。1时=3600秒,1秒=1000毫秒。 3、质量m:物体中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主单位:千克;测量工具:秤;实验室用托盘天平。 二、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发生变化的运动。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运动必须选取另一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2、匀速直线运动:①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a、比较在相等时间里通过的路程。B 、比较通过相等路程所需的时间。②公式:1米/秒= 3、6千米/时。 三、力 1、力F: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物体间力的作用总是相互的。力的单位:牛顿(N)。测量力的仪器:测力器;实验室使用弹簧秤。力的作用效果: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

生改变。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是指物体的速度大小或运动方向改变。 2、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叫做力的三要素。力的图示,要作标度;力的示意图,不作标度。 3、重力G:由于地球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方向:竖直向下。重力和质量关系:G=mg m=G/g g= 9、8牛/千克。读法: 9、8牛每千克,表示质量为1千克物体所受重力为 9、8牛。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规则物体的重心在物体的几何中心。 4、二力平衡条件:作用在同一物体;两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直线上。物体在二力平衡下,可以静止,也可以作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处于平衡状态的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为零。 5、同一直线二力合成方向相同: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F 1、F2方向相同;方向相反:合力F=F1-F2,合力方向与大的力方向相同。 6、相同条件下,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得多。滑动摩擦力与正压力,接触面材料性质和粗糙程度有关。 【滑动摩擦、滚动摩擦、静摩擦】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汇总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物理基础知识汇总 中公教育海南分校 第一部分:声、光、热 一、声 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的。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3、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 4、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由振幅决定; 5、音品又叫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发声方式决定。 6、振动有规律,悠扬、悦耳,听来感觉舒服的声音叫乐音。音调、响度、音色是乐音的三要素。 7、超声波由于频率高,所以应用广泛。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超声波清洗精密仪器等。 8、减弱噪声的途径:声源处减弱,传声途径中减弱,接受点处减弱。 二、光 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影子、日食、月食都是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 m/s,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接近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光在其他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3、光在反射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4、白光通过三棱镜后,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 5、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6、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成的虚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所在直线成轴对称。虚像与物等大。 7、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8、光在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光路都是可逆的。 9、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靠拢。 10、光的折射定律:一面、二侧、三随大、四空大。 11、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又叫会聚透镜),凸透镜对光起会聚作用; 2014公务员国考海南区交流群:241353593 网址:https://www.360docs.net/doc/546867111.html,

初二物理上册基础知识测试卷

博雅教育2017年八年级物理(上)先修测试卷 姓 名: 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3分×16=48分) 1、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 2.物理学中经常用图像来表示物体的运动规律,则图2中能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3、用刚从冰箱取出、长时间冷冻的钢尺去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与物体的真实长度相比() A.大于真实值 B.小于真实值 C.等于真实值 D.无法判断 4、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钢球的直径,测得的四次结果是 1.82cm,1.87cm,1.68cm, 1.81cm,则小球的直径应取() A.1.83cm B.1.89cm C.1.76cm D.1.759cm 5、在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小华新潮澎湃 B.小船随波逐流 C.“五四”运动 D.铁钉生锈 6、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河岸上的树 B. 船

舱 C. 迎面驶来的船 D. 河水 7、判断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依据是() A.每隔一秒沿直线运动的路程相等 B.只需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 C.1秒内运动5m,2s内运动10m,3s内运动15m D. 任何相等时间内,沿直线运动的路程都相等 8、手拨动琴弦,发出悦耳的声音,发声的物体是() A.手指 B.琴弦 C.弦柱 D.空气 9、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A.不能传播声音 B.吸收了声波 C.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11、一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 A、v与s成正比 B、v与t成反比 C、s与t正比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宇航员在飞船外工作时的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讯设备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可以直接对话,其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 B.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 C.用通讯设备对话更方便 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 13、使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液体的温度,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计的玻璃泡部分浸入液体中B.温度计的玻璃泡置于液面之上 C.把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后再读数D.温计度的玻璃泡全部浸在液体中,但不碰到容器 14、某物体从200℃开始熔化,直到250℃还未熔化完,则这种物质一定是() A.晶体B.非晶体C.晶体或非晶体 D.不能确定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大纲: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2018年教师资格证考试笔试大纲:初级中学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导语:2018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已经向我们缓缓走来,复习却刻不容缓,各位考生们都准备好了吗?2018教师资格证考试无忧考网辅导全新升级,快跟着无忧考网一起高效备考,赢在起跑线,通过不再是梦。 一、考试目标 (一) 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 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 物理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

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 物理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 物理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 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 1. 物理专业知识 (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过关题精选2016

初三物理中考总复习必记知识 第一章声现象 1、一切发声体都在。声音的传播需要, 不能传声。 2、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s以上,人耳才能把回声与原声区分开。用回声测距的公式就是: 。 3、音调就是指声音的,它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响度就是指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它跟发声体的有关,还跟距离的远近有关;不同的发声体同时发声,通过能够区分开发声体。 4、人耳的听声范围就是: 到。人们把高于的声波叫做声波;把低于的声波叫做声波。蝙蝠、海豚等动物可以发出与接收,医院里也常用超声波来;而火山爆发、核弹爆炸、台风等可以产生声波。 5、从物理学的角度瞧,噪声就是指发声体做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瞧,凡就是人们正常休息、学习与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6、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1)、; (2)、; (3)、。 7、声音可以传递,例如医生可以通过听诊器了解病人的情况;声音还可以传递, 例如: 。 第二章光现象 8、能发光的物体叫。光在同种中沿直线传播。影子的形成、小孔成像、月食的形成、日食的形成、瞄准等都就是利用。 9、光在中的速度最快,就是m/S= km/S;光在其它介质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速度。 10、光的反射定律: 在同一平面内, 与分居在法线的两侧; 等于。反射时光路就是的。 11、平行光线射到物体表面时,反射光线射向不同的方向,这种反射叫做 例如:积雪耀眼,上课瞧黑板上的字;若射到物体表面的平行光反射后仍然平行,这种反射叫做,例如:黑板反光,玻璃耀眼等。任何反射都遵循 ...光的。 12、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就是:像物, ,像物连线与镜面。在几何上也就就是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13、凸面镜对光线起作用,常用于汽车的观后镜;凹面镜对光线起作用,常用于、、望远镜的物镜等。 14、光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在两种介质的面上,光的传播方向一般会,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在水中的筷子,瞧上去好像了,这就是光发生的原因。由于折射,从岸上瞧水里的物体感觉其位置了;从水里瞧岸上的物体也感觉它的位置了。 15、光的折射规律: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两侧;折射角入射角;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光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入射角(简记为 中的角大,即这种介质中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大)。折射时光路就是的。 第三章透镜及其应用 16、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它对光具有作用,因此又叫做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它对光具有作用,因此又叫做透镜。 17、每个透镜有条主光轴,主光轴上有一个特殊点,通过它的光线传播方向,这个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大全,配超详细解析

力学部分1一、速度公式 物理计算式国际主 单位常用单 位 换算关系 速原V V = s/t m/s Km/h lm/s = 3.6km/h 路程5S = vt m Km1km = 1000m 时间t t = s/v s h lh 二60min=3600s 火车过桥(洞)时通过的路程s= L桥+ L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 X108m/s 二、密度公式 , 3 3 (卩水=1.0 采0 kg/ m ) 物理星计算式国际主 单位 第用单位 换算关粟 密度p p= m/v Kg/ m 刁g/ Cmr lg/ Cm3二 1000kg/ 质星 ITi M = pv Kg g1kg = lOOOg 体积甘V = m/p m3Cm^ 1 = lO^dm^ IL 二10 冰与水之间状态发生变化时m水=m冰卩水>p冰v水v v冰同一个容器装满不同的液体时,不同液体的体积相等,密度大的质量大空心球空心部分体积V空=V总一V实三、重力公式 G= mg (通常g取10N/kg,题目未交待时g取9.8N/kg) 同一物体G月=1/6G地m月=m地 四、杠杆平衡条件公式 F i l i =F2I2 F i /F2= I2/11

五、动滑轮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 1/2(G动+ G物)s= 2h 六、滑轮组公式 不计绳重和摩擦时F= 1/n(G动+ G物)s= nh 七、压强公式(普适) P= F/S固体平放时F= G= mg S的国际主单位是m2 1m2= 102dm2= 106mm2 八、液体压强公式P= p gh 液体压力公式F= PS= p ghS 规则物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公式通用 九、浮力公式 (1)F浮=F' F压力差法) (2)F浮=G- F视重法) (3)F浮=G漂浮、悬浮法) (4 )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p液gV排(排水法)十、功的公式 W= FS把物体举高时W = GhW= Pt 十一、功率公式 P= W/tP = W/t=Fs/t=Fv (v= P/F) 十二、有用功公式 举高W有=Gh水平W有=FsW有=W总—W额十三、总功公式 W总=FS(S=门小⑷总二W有/耳用总= W有+ W 额W总=P总t 十四、机械效率公式n= W有/W总n= P有/ P总 (在滑轮组中n= G/Fn) (1)n= G/ nF(竖直方向) (2)n= G/(G + G动)(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n= f / nF (水平方向) 冋因 热学部分 十五、热学公式 C水=4.2 采03J/(Kg C)

初中物理三大类型实验题解题技巧

初中物理三大类型实验题解题技巧 第一类型:测量型实验 初中物理测量型实验主要有直接测量型和间接测量型两种,共15个实验,这些是中考物理实验测试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直接测量型实验共10个实验:⑴用刻度尺测长度,⑵用秒表测时间,⑶用量筒测固、液体的体积,⑷用水表测家庭自来水使用量,⑸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⑹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⑺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⑻用电流表测电流,⑼用电压表测电压,⑽用电能表测电功的大小。 直接测量型实验主要针对一些常用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读数方法等,而这些知识和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已逐步渗入,常用物理测量工具的共性都需要看量程、分清分度值。所以只要掌握好其一,便可基本无碍。 2. 间接测量型实验共5个实验:⑴用刻度尺、秒表测平均速度, ⑵用天平、量筒测物质密度,⑶用刻度尺、弹簧测力计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⑷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⑸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功率。这五种实验都涉及到诸多的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也同时具有相应的实验原理:⑴物体通过的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测量实验原理是v=s/t,⑵测物质密度的实验原理是ρ=m/v和排水法,⑶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实验原理主要是η=W有/W总、W=

F·S及二力平衡,⑷测电阻的实验原理是欧姆定律I=U/R的推导式R=U/I,⑸测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的原理有两种,①伏安法的实验原理即为P=U·I,②电能表、秒表测电功率实验的原理即为P=W/ t。解决此类题时,一定要细心,确保基本的物理测量工具的使用、读数不出错。同时还应注意题意的局部拓展性变化。近年来各地的中考物理测量型实验在这类题中变化较多,要格外注意。 第二类型:探究型实验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目标就是学生探究精神的培养,所以现行各种教材中探究型的课题每个章节都有渗透。探究型试题也已成为当今中考必考类型试题,而且这类试题大都紧密联系着我们的生活实际。初中物理探究型实验一般按教材内和教材外分为两类。 1.不同版本的教材内物理探究型实验共计有14个实验:⑴探究物质的一种属性——密度,⑵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⑶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⑷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⑸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⑹探究液体压强的特点,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⑻探究动能(重力势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⑼探究物质比热容,⑽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⑾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⑿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⒀探究电流热效应,⒁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2. 不同版本的教材外物理探究型实验包括新课改以来物理课外读物上设计的探究活动和各地中考试题中出现的,其中最常见的有: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打开物理世界的大门 1.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中各种物理现象的规律与物质结构的一门科学。物理实验就是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方法之一。 2.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第二章运动的世界 1.长度的测量就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就是 刻度尺。 2.长度的主单位就是米,用符号:m表示,我们走 两步的距离约就是1米,课桌的高度约0、75米。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um)、纳米(nm), 它们关系就是: 1km=1000m=103m;1dm=0、1m=10-1m 1cm=0、01m=10-2m;1mm=0、001m=10-3m; 1um=10-6m;1nm=10-9m。 3.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与最小 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不要用磨损 ..的零刻度线);(3)、刻度尺的刻度线要紧靠被测物体,尺的位置要放正;(4)、读数时视线要与正对刻度线,不可斜视;(5)、在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结果由数字与单位组成。 4.在实验室里常用量筒、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它们常用毫升做单位,1毫升=1厘米3;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的凹形底部(或凸形顶部)相平。 5.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就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 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就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6.特殊测量方法: (1)累积法:把尺寸很小的物体累积起来,聚成可以用刻度尺来测量的数量后,再测量出它的总长度,然后除以这些小物体的个数,就可以得出小物体的长度。如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测量一页纸的厚度、 (2) 替代法:有些物体长度不方便用刻度尺直接测 量的,就可用其她物体代替测量。如:怎样测地图上一曲线的长度? (3) 平移法:方法如图 7.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8.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就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 9.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就是运动还就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10.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的路线就是直线的运动。这就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11.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12.速度的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公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点整理

科学之旅 1、物理学:研究声、光、热、电、力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 2怎样学习物理:勤于观察,勤于动手;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第一章声现象 一声音的产生及传播 1、声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记录声音的方法:机械唱片磁带激光唱盘 3、声音的传播条件:介质(如木材,金属,空气等) 4、声是怎样传播的?以波的形式,叫做声波 5、声速:大小及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2)温度高传声快 (3)一般:固体>液体>气体;海水>水;铁>铝>铜 二我们怎样听声音 1、耳朵感知声音的途径 外界声音鼓膜震动听小骨及其他组织听觉神经大脑2、耳聋:骨膜听小骨损坏引起传导性耳聋(能够通过其他途径将振动传递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损坏引起神经性耳聋 3、骨传声: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这种传导方式叫做骨传导。 4、双耳效应: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是不同的,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

的重要基础 5、双声道立体声是什么意思? 三声音的特性 1、频率:物理学中用每秒内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来描述振动的快慢。 2、频率的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3、100Hz的含义:在1s的时间里振动100次 4、音调由什么决定?频率 5、音调及频率的关系: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 6、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范围:20Hz----2000Hz 7、超声波:高于2000Hz的声音 8、次声波:低于20Hz的声音 9、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和人不同: 10、次声波: (1)大象的语言声音是次声波 (2)火山喷发、地震、台风、海啸等,都伴随次声波 (3)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次声波 (4)次声波对人体的健康有害 11、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做响度 12、振幅:物体振动的幅度, 13、振幅及响度的关系: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14、音色:及发生体的材料,结构有关,音色不同,波形不同 15、乐音:悠扬,悦耳,听起来感觉舒服的声音

初中物理最基础知识点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 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及换算 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微米(um)纳米(nm) 1Km 103 m 10 m 10 dm 10 cm 10 mm 103um 103 nm 长度的单位换算时,小单位变大单位用乘,大单位换小单位用除 3、正确使用刻度尺 (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2)使用时要注意 ①尺子要沿着所测长度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度线,如因零刻线磨损而取另一整刻度线为零刻线的,切莫忘记最 后读数中减掉所取代零刻线的刻度值。 ③厚尺子要垂直放置 ④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 4、正确记录测量值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1)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 (2)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误差不能避免,能尽量减小,错误能够避免是不该发生的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 小误差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 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卡尺法 (3)代替法 二、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 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1)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 物体不动 (2)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

最新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测试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测试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 总分人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评卷人得分 1、吉它是年轻人喜爱的一种乐器.在演奏前,需要调 整琴弦的松紧程度,这样做的目的是调节琴弦发声 时的【】 A、振幅 B、响度 C、音调 D、音色 2、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图1所示 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 3、如图2所示,通电螺线管周围小磁针静止时,小磁针N极指向正确的是【】 A、a、b、c B、a、b、d C、a、c、d D、b、c、d 4、过山车是一项非常惊险刺激的娱乐休闲活动.过山车时而从轨道的最低端上 升到最高端,时而从最高端飞驰而下(图3).不计能量损失,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a点机械能小于b点机械能 B、d点动能最大,b点势能最大,c点机械能最大 C、由a到b的过程中,动能减少,势能增大,机械能不变 D、由b到c的过程中,动能增大,势能减少,机械能变大 5、王伟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通过动手动脑,学习物 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下面的实验(图4)不是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实 验是【】

6、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 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5所示【】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 量 D、加热相同的时间,甲液体温度升高的比乙液体温度升高的 多 7、在图6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滑片P向右 移动时,对电表读数的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电流表A、电压表V1示数都减小,电压表V2示数增大 B、电流表A、电压表V1示数都变大,电压表V2示数变小 C、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两电压表示数不变 D、三个电表的示数都不变 8、如图7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示意图,其中属于做功冲程的是【】 9、在今年理化生实验技能测试中,实验室准备的器材有:电源、电压表、电流 表、滑动变阻器、开关、待测电阻及导线若干。在做测电阻的实验时,小明 在连接电路过程中,由于疏忽,把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位置给颠倒了,其它连 接正确无误.这个电路闭合开关后所产生的现象是【】 A、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的读数几乎为零 B、电压表将被烧坏 C、电压表有读数,电流表的读数几乎为零 D、电流表将被烧坏 10、家庭电路及家用电器在设计安装上都考虑到用电安全问题.下列措施中,与 安全用电无关的是【】 A、控制家用电器的开关应安装在火线上 B、连接各户的总开关上安装漏电保护器 C、洗衣机、电冰箱等用电器应使用三线插头 D、为使用方便安装插座 评卷人得分

2020从化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测试题

初中毕业班物理第二学期基础测试试卷 物 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你的答案填涂在题后的答题卡上。 1.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 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 2.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是 A .看到插入水中的铅笔弯折 B .平静的水面映出一轮明月 C .小丽对着镜子练习舞蹈 D .在阳光的照射下,地上有树的影子 3.下列光学仪器中,通常情况下成放大实像的是 A .照相机 B .放大镜 C .投影仪 D .平面镜 4.图1甲是小红连接的实验电路,这个电路对应的电路图是图1乙中的 5.小明要测量L 1中电流大小,图2中正确的电路图是 6.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B .家用电器是以串联方式接入电路的 C .保险丝是以并联方式接入电路的 D .保险丝熔断了,一定是电路中某处发生短路造成的 7.自动照相机能够根据光的强弱自动调整暴光量,所用的感光元件是一个光敏电阻。 制成光敏电阻的主要材料是 A .超导材料 B .导体材料 C .半导体材料 D .绝缘材料 8.图3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的作用力均用F 表示,则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图1 甲 乙 图2 图3

9.1962年,美国马萨诸塞工学院把红宝石激光射向月球,大约经过2.6s 后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已知光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 ,由此可计算出月球与地球相距约为 A .7.8×108m B .3.9×108m C .3×108m D .3.4×108m 10.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4所示, 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A .非晶体的熔化过程 B .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C .晶体的熔化过程 D .晶体的凝固过程 11.图5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其中用来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 与线圈匝数关系的是 A B 图5 C D 12.图6是我国跳水队员为迎接北京xx 年奥运会而刻苦训练的情景,在她离开跳板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的整个过程中,关于她的动能、重力势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动能一直增大 B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 .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 D .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请用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在答题卡上涂上横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4分,计16分) 13.学习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后,小明同学做了以下小结。请你在横线上为小明填上空缺。 (1)悠扬的笛声是空气_________ 产生的; (2)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________ (填“大于”、“等于” 或“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3)在月球上,声音不能传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7所示,甲、乙是两种声音的波形图,由图形可知:图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 甲 图7 乙 图4 图6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物理基础知识重点记忆 一、测量的初步知识 1.测量:长度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最常用的工具是刻度尺 2.长度的单位:长度的国际单位是米(m) ,常用的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它们的关系是: 1千米=1000米=103米 1分米=0.1米=10-1米 1厘米=0.01米=10-2米 1毫米=0.001米=10-3米 1微米=0.000001米=10-6米 1纳米=0.000000001米=10-9米 3.正确使用刻度尺 使用刻度尺之前,要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分度值(三看)。 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的直线,不利用磨损的刻度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4.正确记录测量结果:测量结果是由数字和单位组成的。 只写数字而无单位的记录无意义;读数时,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 5.误差 测得的数值和真实值的差异,叫做误差。 减小误差的基本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另外,选用精密仪器,改进测量方法也可以减小误差 误差不是错误。错误是由于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读取、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等原因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能消除的。 6、特殊方法测量 (1)累积法:如测细金属丝直径或测张纸的厚度等 (2)滚轮法: (3)代替法: 二、简单的运动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 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这就是说运动是绝对的,我们平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而言的,所以,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 2、参照物 研究机械运动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参照物并不都是相对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只是选哪个物体为参照物,我们就假定物体不动 参照物可任意选取,但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对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的描述可能不同 3、判断物体静止或运动,以及运动情况的方法 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再看参照物与被判断物体之间位置的变化情况。 4、相对静止 两个以同样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的物体,或它们之间的位置不变,则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 5、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 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物体在任意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从化市初三物理基础知识测试题及答案

班别: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外 请 不 要 答 题 2007学年第二学期从化市初中基础测试试卷 物 理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计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你的答案填涂在题后的答题卡上。 1.一种新型保险柜安装有声纹锁,只有主人说出事先设定的暗语才能打开,别人即使 说出暗语也打不开锁.这种声纹锁辨别主人声音的依据是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声速 2.下面列举的各种现象中,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是 A .看到插入水中的铅笔弯折 B .平静的水面映出一轮明月 C .小丽对着镜子练习舞蹈 D .在阳光的照射下,地上有树的影子 3.下列光学仪器中,通常情况下成放大实像的是 A .照相机 B .放大镜 C .投影仪 D .平面镜 4.图1甲是小红连接的实验电路,这个电路对应的电路图是图1乙中的 5.小明要测量L 1中电流大小,图2中正确的电路图是 6.关于家庭电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 B .家用电器是以串联方式接入电路的 C .保险丝是以并联方式接入电路的 D .保险丝熔断了,一定是电路中某处发生短路造成的 7.自动照相机能够根据光的强弱自动调整暴光量,所用的感光元件是一个光敏电阻。 制成光敏电阻的主要材料是 A .超导材料 B .导体材料 C .半导体材料 D .绝缘材料 8.图3的四种情景中,人对物体的作用力均用F 表示,则人对物体做了功的是 图1 甲 乙 图2

9.1962年,美国马萨诸塞工学院把红宝石激光射向月球,大约经过2.6s后收到了从月球反射回来的激光信号,已知光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由此可计算出月球与地球相距约为A.7.8×108m B.3.9×108m C.3×108m D.3.4×108m 10.某种物质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4所示, 该图象反映的可能是 A.非晶体的熔化过程B.非晶体的凝固过程 C.晶体的熔化过程D.晶体的凝固过程 11.图5是有关电与磁实验的装置图,其中用来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 与线圈匝数关系的是 A B图5C D 12.图6是我国跳水队员为迎接北京08年奥运会而刻苦训练的情景,在她离开跳板向上运动到最高点的整个过程中,关于她的动能、重力势能以及它 们之间的相互转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动能一直增大B.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C.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请用铅笔将选择题的答案在答题卡上涂上横线(▅)。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B] [B] [B] [B] [C] [C] [C] [C] [C] [C] [C] [C] [C] [C] [C] [C]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 20 21 22 23 24 25 得分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题4分,计16分) 图4 图6 图3

初中物理100个基础知识点汇总

初中物理100个基础知识点汇总 电学 1.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金属导体里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规定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方向为电流方向。 2、电流表不能直接与电源并联。 3.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安全电压应不高于36V,家庭电路电压220V。4.金属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玻璃温度越高电阻越小)。 5.能导电的物体是导体,不能导电的物体是绝缘体(错,“容易”,“不容易”)。6.在一定条件下导体和绝缘体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7.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温度有时不考虑)。8.滑动变阻器和电阻箱都是靠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9.利用欧姆定律公式要注意I、U、R三个量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10.伏安法测电阻原理:R=U/I伏安法测电功率原理:P=UI。 11.串联电路中:电压、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正比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功、电功率、电热与电阻成反比。 12.在生活中要做到: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13.开关应连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两孔插座(左零右火),三孔插座(左零右火上地)。 14.“220V100W”的灯泡比“220V40W”的灯泡电阻小,灯丝粗。 15.家庭电路中,用电器都是并联的,多并一个用电器,总电阻减小,总电流增大,总功率增大。 16.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保险丝熔断,产生的原因有两个:①短路②总功率过大。

17.磁体自由静止时指南的一端是南极(S极),指北的一段是北极(N极)。 磁体外部磁感线由N极出发,回到S极。 18.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异名磁极相互吸引。 19.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附近。 20.磁场的方向:①自由的小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②该点磁感线的切线方向。21.奥斯特试验证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电生磁、电流的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磁生电、发电机)。 22.电流越大,线圈匝数越多电磁铁的磁性越强(有铁心比无铁心磁性要强的多)。23.电磁继电器的特点: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无磁性(自动控制)。 24.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法拉第)。25.电动机是根据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要受到力的作用这一现象制成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6.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①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②切割磁感线。27.磁场是真实存在的,磁感线是假想的。 28.磁场的基本性质是它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光学 29.白光是复色光,由各种色光组成的。 30.光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31.光是电磁波,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光速:c=3×108m/s=3×105km/s(电磁波的速度)。 32.在均匀介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手影)。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物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及能力 掌握物理专业知识、技能以及所使用的实验手段和思维方法;了解物理学发展的历史和最新发展动态;理解初中物理课程的性质和基本理念;熟悉《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基本内容和教学要求;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理论,并能在教学中灵活运用。 (二)物理教学设计能力 能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针对初中生的认知特征、知识基础、学习需要及个体差异等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选择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设计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能创设物理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将学生引入学习活动,合理设置作业。 (三)物理教学实施能力 掌握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和策略,能依据物理学科特点和初中生的认知特征,恰当地运用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有效学习;掌握物理教学的基本形式和策略,能有效组织多样化的教学,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种媒体的教学功能;能指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和研究性学习;能适时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能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优化教学。 (四)物理教学评价能力 掌握物理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能恰当地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目标的多元化,能利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发展;了解教学反思的基本方法和策略,能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提出改进教学的思路。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一)物理学科与教学知识 1. 物理专业知识 (1)掌握与初中物理密切相关的大学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以及原子和原子核物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初中物理的知识和技能,能运用物理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分析和

完整版初中物理基础知识清单汇总

中考物理总复习——基础知识清单 专题一:声现象 1.声音是由产生的,停止,发声也停止。声音靠传播,一般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在液体中传播速度较,而在气体中传播速度最;常温下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米/秒。中不能传声。 2.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而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叫。人耳朵能把回声和原声区分开的条件是:回声到达人耳的时间比原声晚秒以上人就能听到回声;如果不到0.1s,回声与原声相混使原声(t ≥2×17/340 t≥0.1秒)。 3.乐音的三要素是: ①(是指声音的高低,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决定的,越大,音调越高)。 ②(是指声音的大小,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还跟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越大,距发声体越近,越大)。 ③(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的情况下,是不同的。) 4.从物理学角度讲,噪声是指发声体做时发出的声音;人们用来计量噪声的强弱,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30分贝;为保证工作和学习,噪声不应超过70分贝;为保证休息和眠噪声不应超过50分贝。 5.人能识别的声音频率范围是,我们将频率 叫做超声波,频率叫做次声波。 6.超声波的应用中主要是其能传递和。 专题二:光现象 1.光源是指。天然光源如,人造光源如。 2.光在中沿直线传播,它可以用来解释、等现象。真 空中的光速是。m/s 3.光的反射定律内容是:(1),(2),(3) 。反射时光路。 ;成像特点是成.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 4 像;物像到镜面的距 ;物、像的连线与镜面离。

;当光由空气进入水中时,折射角反入射角;5.光的折射的条件是 之,折射角。入射角。折射时光路 6.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分成七种色光,这是光的现象。白光由组成。 专题三:透镜及作用 1.凸透镜是指中间,边缘的透镜,它对光有作用。 2.凹透镜是指中间,边缘的透镜,它对光有作用。 .凸透镜成像规律:3 。、、,成1 ()当物距u>2f时,像距v像,它的应用如 。、, 时,像距(2)当f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