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综合》考试大纲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教学大纲执笔人:***** 编写日期:2014年9月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编号:1712L20012. 课程名称(中文):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课程名称(英文):Introduction to Resource Recycling Science and Engineering3. 课程层次/性质:专业平台课/必修4. 学时/学分:16/15. 先修课程:无6. 适用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二、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本课程综合介绍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工业技术,系统概述资源循环利用的现状及其技术的进展。
主要内容有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的学科定义以及相关的基础理论与基本概念,资源循环科学基本原理与工程技术基础,金属材料、无机材料、有机合成材料和生物质材料的再生利用,生物质能利用技术,能源循环利用与低碳技术。
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新入学的大学生提高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在国家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地位和认识,激发起对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热爱和的兴趣。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1绪论基本要求:了解资源、再生资源和资源循环利用,了解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现状与发展,掌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学科定义及相关概念,了解学科的来源及其体系、研究方法与手段、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重点:资源循环利用的基本概念,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学科的定义及其体系。
难点:介绍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 资源循环科学基本原理基本要求:了解资源循环科学的理论基础,了解减量化与多重利用原理,了解基于产业循环的资源利用原理,了解资源循环利用经济学原理。
重点:资源循环科学的理论基础。
难点:了解基于产业循环的资源利用原理。
3 金属材料的再生利用基本要求:了解金属材料的含义及分类,了解钢铁材料及其回收利用,了解有色金属材料及其回收利用。
重点:废钢铁的回收利用,废有色金属的回收利用。
武汉工程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复试《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综合》考试大纲

武汉工程大学2024年硕士研究生复试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综合》考试大纲
考试时间:2小时
分数:100分
教材:资源加工学,王淀佐,邱冠周,胡岳华,科学出版社。
一、考试内容
1.绪论
①资源加工学的学科体系
②资源加工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2.物料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
①物料的鉴别
②物料的物理性质
③表面化学性质
3.粉碎与分级
①粉碎
②分级
4.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
①流体的基本性质
②颗粒在流体中的沉降
③流体中颗粒的相互作用
④气泡在流体中的运动
⑤流体中气泡与颗粒的碰撞
5.物理分选
①重力分选
②磁场分选
③电场分选
④复合物理场分选
6.表面物理化学分选
①概述
②颗粒表面润湿性与浮选
③双电层
④聚集与分散
⑤泡沫
7.矿物加工药剂
①低相对分子质量有机药剂
②大分子药剂
③无机盐类药剂
8.化学方法
①化学分选概述
②化学浸出
③化学沉淀
④溶剂萃取
⑤离子交换法
⑥膜分离过程
二、基本要求
1. 掌握物料的基本物理化学特性,熟悉常用粉碎及分级方法,掌握颗粒在流体中的运动规律。
2. 掌握几种常见的资源加工方法及其原理。
第1章-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课件

第一节 资源与资源危机
资源问题与危机 资源问题主要是指由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 对资源的过量开采、不合理开发利用和过度使 用而产生的影响资源质量的一系列问题。 具体有:资源的过量开采,资源的过的流失
非再生资源是指地壳中有固定储量的可得资源,
由于它们不能在人类历史尺度上由自然过程再生,
或由于它们再生的速度远远慢于被开采利用的速度,
它们是可能耗竭的,如矿产、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非再生资源是一切资源问题中的核心问题!
第一节 资源与资源危机
资源的概念
人力资源与资本资源
• 人类通过组织人员和提供劳动也被认为是一种资源,称为人力资源。
指人类通过自身劳动,在开 发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提供 的物质与精神财富
矿产、石油、天然气资源等 土地、作物、煤炭等
劳动力资源,经济资源,以及 科学、技术、文化、信息和管 理等非物质形态的资源
指能提供热、光、动力 和电能等各种形式的能 量来源 指投入生产过程以制造 新产品的物质 一个国家拥有的资源 两个或多个国家共有的 资源
潮汐能、水能)
光合作用 过程(长期:
木材 短期:农作 物)
资源的分类:单一划分法Fra bibliotek依据可更新性
分类
可更新资源
定义
指在人类参与下可重新 产生的资源
举例
可循环利用资源(如太阳能、空气、 雨水、风能、水能和潮汐能等)和 生物资源
不可更新资源 指那些储量和体积均可 测算出来的资源 属性 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 功能 能源 指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 生成的物质与能量
社会资源的特点
特点 具体体现
自然资源分布的不平衡性;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的不平衡性; 管理体制和经营方式的差异性;社会制度对人才、智力和科技发 展的影响以及作用的不同。 通过3条途径实现:①人力资源通过人类的遗传密码继承、延续 和发展;②通过载带信息的载体长期保存并继承下来,人类社会 通过书籍、音像、磁带和教育手段等继承人类的精神财富;③劳 动创造了人本身,人又把生产劳动中学会的知识、技能物化在劳 动上的结果,即物质财富上而继承下来。 ①社会资源决定资源的利用和发展的方向;②把社会资源变为社 会财富的过程中,它表现并贯彻了社会资源的主体即人的愿望、 意志和目的。 ①劳动力可以从甲地迁到乙地;②技术可以传播到各地;③资料 可以交换,学术可以交流,商品可以贸易。 ①不同的社会生产方式产生不同的种类、不同的数量和不同的质 量的社会资源;②社会资源是可超越国界、超越种族关系的,谁 都可以掌握和利用它创造社会财富。
第3章-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课件

干法分选 湿法分选
以金属为主的颗粒
后续处 理
纯度较高的贵金属单体
以非金属为主的颗粒 非非金金属属再再利利用用
电子废弃物中贵金属回收的工Fra bibliotek流程示意图1、金属提取技术
1、金属提取技术
材料科技巨头优美科(Umicore) 曾经告诉BBC,他们仅需35部废旧手机, 就可提炼出1克黄金()
而常规的冶炼技术中,提炼这么多 黄金几乎需要1吨的高品位金矿。是不 是在痛惜那些年我们扔过的手机?
但是,污泥来源于各种工业和生活污水,所以不可避免
含有一些对环境和生物有害的物质。其中的重金属,如镉、
铅、砷、铜、锌等,由于具有难迁移、易富集、危害大等特
点,一直是限制污泥农业利用的最主要因素;污泥中含有大
量的铁、铝、钙、镁、硫、钠等其它元素,进入土壤系统后,
长期累积对土壤生态系统会产生一定影响;另外,污泥中含
• (4)从电子废弃物中贵金属回收工艺 • 金(Au)、银(Ag)、铂(Pt)、锇
(Os)、铱(Tr)、钌(Ru)、铑 (Rh)和钯(Pd)共8种金属。
电子废弃物
日本松下公 司自动拆卸元 器件干馏设备
可回收利用元器件
拆 解
不可回收利用元器件
转式破碎机 剪切式破碎机
用于新设备生产 或投放市场
破碎
电子废弃物颗粒
• 目前,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 占到城市垃圾总量的30%~ 40%。建筑垃圾年排放量己超 过4亿t,其中北京、上海等大城 市年排放量均在3000万t以上。
工业废渣免烧砖的生产工艺
建筑垃圾制砖工艺
3、农业生产及其技术
堆肥化(堆肥技术):是指依靠自然界广泛分布的细菌、放线菌、真菌 等微生物,人为的促进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向稳定的腐殖质生化转化的微生 物学过程。堆肥化的产物称为堆肥。
2016年南开大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学院)考研考试科目-考研参考书

2016年南开大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生命科学学院)考研考试科目-考研参考书专业研究方向指导教师专业研究方向备注拟招生人数考试科目0830Z2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01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Y104M6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2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综合02资源循环利用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技术Y104M6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2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综合03资源循环利用产业规划与管理Y104M60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2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综合专业课的复习和应考有着与公共课不同的策略和技巧,虽然每个考生的专业不同,但是在总体上都有一个既定的规律可以探寻。
以下就是针对考研专业课的一些十分重要的复习方法和技巧。
一、专业课考试的方法论对于报考本专业的考生来说,由于已经有了本科阶段的专业基础和知识储备,相对会比较容易进入状态。
但是,这类考生最容易产生轻敌的心理,因此也需要对该学科能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做到知己知彼。
跨专业考研或者对考研所考科目较为陌生的同学,则应该快速建立起对这一学科的认知构架,第一轮下来能够把握该学科的宏观层面与整体构成,这对接下来具体而丰富地掌握各个部分、各个层面的知识具有全局和方向性的意义。
做到这一点的好处是节约时间,尽快进入一个陌生领域并找到状态。
很多初入陌生学科的同学会经常把注意力放在细枝末节上,往往是浪费了很多时间还未找到该学科的核心,同时缺乏对该学科的整体认识。
其实考研不一定要天天都埋头苦干或者从早到晚一直看书,关键的是复习效率。
要在持之以恒的基础上有张有弛。
具体复习时间则因人而异。
一般来说,考生应该做到平均一周有一天的放松时间。
四门课中,专业课(数学也属于专业课)占了300分,是考生考入名校的关键,这300分最能拉开层次。
例如,专业课考试中,分值最低的一道名词解释一般也有4分或者更多,而其他专业课大题更是动辄十几分,甚至几十分,所以在时间分配上自然也应该适当地向专业课倾斜。
南开大学考研提纲

研究方向06-10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格拉斯哥国际合作项目招生,招生名额含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计划录取的Y104M60中。
Y104M6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0环境管理学
0830Z2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01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
Y104M6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2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综合
院系所
专业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专业研究方向备注
拟招生人数
考试科目
040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071300生态学
01环境生态学
Y104M6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7生态学
02污染生态学
Y104M6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17生态学
03工业生态学
Y104M60
Y104M6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0环境管理学
03环境经济
研究方向06-10为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和格拉斯哥国际合作项目招生,招生名额含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计划录取的Y104M60中。
Y104M6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③302数学二④820环境管理学
04环境法与政策
04城市安全工程
专业硕士。不允许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强军计划和国防生报考。本专业招生名额:Y40M20,不含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计划录取的Y104M60中。
Y104M60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4英语二③302数学二④819环境工程学
05区域与城乡环保工程
专业硕士。不允许少数民族骨干计划、强军计划和国防生报考。本专业招生名额:Y40M20,不含在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计划录取的Y104M60中。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本科阶段所学全部课程

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本科阶段所学全部课程1. 资源循环的概念和意义1.1 什么是资源循环资源循环是指将废弃物转化为有用资源的过程,通过再利用和回收,将资源持续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实现可持续发展。
1.2 资源循环的意义资源循环有助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能源消耗,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科学工程本科阶段所学全部课程2.1 课程设置和内容本科阶段的科学工程课程包括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科学、工程设计等内容,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
2.2 课程意义和应用这些课程不仅有助于学生建立扎实的科学基础,还培养了他们的学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实践打下基础。
3. 资源循环在科学工程领域的应用3.1 工程设计与资源循环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可以考虑材料的可再生性和再利用性,设计出符合资源循环理念的产品和工程方案,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3.2 计算机科学与资源循环运用计算机科学技术,可以提高废弃物回收的效率和精度,实现资源的智能化循环利用,推动资源循环的发展和应用。
4. 个人观点和总结4.1 个人观点在学习科学工程的过程中,资源循环的概念和应用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还能指导我们在实践中更加注重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再生利用,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2 总结通过学习资源循环与科学工程本科阶段所学全部课程,我深刻认识到资源循环在科学工程领域的重要性,也意识到自己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该注重资源的循环利用,为创建一个更加可持续的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结和回顾性的内容通过本篇文章的撰写和总结,我对资源循环和科学工程本科阶段所学全部课程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
资源循环不仅是一种技术手段,更是一种理念和思想,能够指导我们在工程设计和科学实践中更好地利用资源、减少浪费,为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科学工程本科阶段所学全部课程则为我们打下了扎实的科学基础,培养了我们的专业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下载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74269287804d2b160b4ec0e3.png)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下载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概论1、清洁生产清洁生产是指将综合的环境策略持续的应用于生产过程和产品中,以便减少对人类和自然环境的风险。
清洁生产是指既可满足人们的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而是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就生产过程而言,清洁生产包括解约原材料和能源,淘汰有毒原材料并在全部排放物的废弃物离开生产过程以前减少它和数量和毒性。
对产品而言,清洁生产策略旨在减小产品在整个生产周期过程中对外部环境人类和环境的影响。
清洁生产包含的三方面内容:1.能源清洁。
(a常规能源的清洁;b可再生能源的利用;c新能源的开发;d新能源的开发和各种节能技术)2.生产过程清洁。
包括尽量少用或不用有毒有害原料,产出无毒无害的中间产品,减少或消除生产过程的各种危险因素。
3.产品清洁。
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所节约原料天然橡胶和能源,尽量用到核能可再生能源或二次能源,截叶减少昂贵和稀缺资源的使用,产品的包装、使用损耗功能和使用寿命设计合理,产品潮汐能已于回收且可再生为原料,易处理、降解且无污染。
清洁生产的理论支撑体系:1.守恒和平衡理论。
生态系统守恒定律中的物质要素总是保持守恒,既不能无缘无故增减,又不能居然缺位,只是从一种形态分解为另一种形态。
2.创新理论。
就企业生产而言,把纯粹从来没有过的关于不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
2、堆肥生活垃圾堆垃圾堆肥技术与秸秆的堆肥技术技术原理相同,也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降解和转化关键步骤有机物质的生物化学过程,在此投资过程中实现垃圾减量。
根据堆肥条件不同,可分为好氧堆肥和需氧堆肥。
由于好氧堆肥比厌氧堆肥时间短、肥效好、异味少,一般生活垃圾堆肥均指的是好氧堆肥。
生活焚化炉由于成分复杂,而堆肥过程中只有可降解有机物才能发挥作用,因此在堆肥前垃圾中的金属、塑料、碎玻璃、陶瓷等必须经过分选祛除,分选后的垃圾可单独堆肥,也可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或者农业废弃物混合后堆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综合》考试大纲
一、考试目的
本考试是全日制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入学资格考试之专业基础课。
招生院校根据考生参加本考试的成绩和其他三门考试的成绩总分来选择参加第二轮,即复试的考生。
二、考试的性质与范围
本考试是考查考生掌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考试范围包括本大纲规定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基础、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关键技术、循环经济规划与管理相关知识。
三、考试基本要求
1. 具备全面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基础知识。
2. 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3. 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基础知识对具体问题进行分析的能力。
四、考试形式
本考试采取客观试题与主观试题相结合,单项技能测试与综合技能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强调考生掌握基础知识以及综合运用的能力。
试题分类参见“考试内容一览表”。
五、考试内容
本考试包括三个部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基础、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关键技术、循环经济规划与管理。
总分150分。
I.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基础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基本概念、资源循环科学基本原理、资源循环工程技术基础。
掌握相关仪器分析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典型应用,具体包括:光谱分析法(原子吸收光谱、原子发射光谱、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色谱分析法(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
具有综合运用这些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题型
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
II.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关键技术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对典型工业原材料和部件产品、工矿业固体废弃物、生物质资源和水资源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具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重点掌握不同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的特点、应用范围和基本原理。
2. 题型
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III. 循环经济规划与管理
1.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掌握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产业体系生态化、资源循环利用产业发展、绿色消费),物质流分析与产业代谢,循环经济规划原则与内容,循环经济水平评价方法,循环经济激励与约束政策工具。
2. 题型
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
答题和计分
要求考生用钢笔或圆珠笔做在答题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