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管理战略

合集下载

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实施框架研究

企业知识管理战略实施框架研究
施 等进 人组 织 记 忆 , 存 于 企业 的 数 据库 中 . 于员 工获 储 便 取. 这些 组织 记 忆有 利 于员 工 对知 识 的创 造和 利用 。学者
机 和能力 。因此 , 企业 有 战略 价 值和 独特 性 的人 力资 源 织 同样 也 有利 于 内部 的交 流 。 且分 权化能 让组 织更具柔 对 并 进行 管理 , 能够 促进企 业采 用 内部 学 习和外 部学 习战 略 。 认为 I T能够 提高组 织 的知识 管理 能力 但 因 为 I T会被竞 争对 手通 过购 买 的方式 进行 模 仿 . 以技 术 本 身并不 能 创 所
( ec ,0 0 。 T ee 2 O )
企业 知识 的来源 存在 于 内部 和外部 。企业 内部 的知识
因此 , 企业 知 识 管理 战略 的研 究 . 对 也成 为知 识 管理 存 在 于员 工 的头 脑 里 , 入 在 员 工 的 日常行 为 、 理 流程 嵌 管 领域 内 的一个热 点 二、理论 框架
的获 取 , 取决 于企 业开 发 和配置 以知识 为基 础 的资 源。企 获 取 观念 , 管理 措 施 和行 为 。 求 与其 他 建立 组织 合作 的 寻 业 必须 采用 合 适 的知 识管 理 战 略 来 面对 动 态 的环 境 和激 关 系 。通 过外 部学 习 可 以拓 宽企 业 的知识 基础 , 而增加 进 烈 的竞争 , 而促进 自身 的发 展 。 进 根据 前人研 究 的结果 . 本 企业 的柔 性 ,这对 处 于动 态环 境 中 的企 业 是非 常重要 的 。 文认 为知 识 管 理 战 略 主要 包 括 : 编码 化 、 个人 化 、 知识 创 采用 外部 学 习战 略 的企业 整合 知 识 的能力 很强 . 向外 界学

制造型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方案研究

制造型企业知识管理战略方案研究
制造 型企业
知识 管理 战略方案研 究
张德茗 徐
【 文章摘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 识被视 为一种
重要 的 战略 资源 ,一 个 企 业甚 至 一 个 国
彭 中南 大学商 学院
4 0 3 1 8 0
家的竞争优 势更多地来 自于对知识资源 的有 效 开 发和 管理 。 本文 认 为 实施 知 识 管理 战略 具 有很 重要 的意 义 ,并探 讨 其
和运用。
战不再是像过去的经济体制那样的生产管理 问题 , 而是一个更为艰巨的任务一 整合 知识资产 , 也就是构造、 联合和集成数千个 体的知识资产。 制造型企业往往会面临不完 善 的知识 管理 , 而导致 令客 户 不满 意 的产 从 品和服务质量。 知识 管 理 的 内容 包括 鉴 定 和分 析 现有 及昕需知识 ,以及随后的规划和控制行为, 以发展 知识 资产实 现组 织的 目标 。 知识 资产 是 通过学 习过 程 建立起 来的 , 就是一 些 与市 场 、产 品、技 术和 组织业 务有 关 的数据 , 这 些数据是商家独 自拥有并且可以产生利润的 数据 。 资金管 理 的重点 是如何 预 订和管 理软 件。良好的 成本监控 系统 可 以监测 制造 型企 业完成 整个 的制造 加工 过程 。开 发成 本 、 制 造费用、 销售预计都是产品财务状况的重要 指标 , 反映 了知识 管理 的 匝量 ,它f  ̄够直 rE l 接相互作用, 让有能力的计划在产品完成过 程 中同时体 现 已取得 的成绩 。良好的 生产管 理, 目的是在预算成本内及时为客户提供高 品质 服务 ,在各 个方 面都 优于 竞争 对手 。
三 、制 造型 企业 推 进知 识 管理 有效 途 径
二 、制造 型企 业亟 需加 强知 识管理

知识管理战略

知识管理战略

知识管理战略现代社会中,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最为重要的资产之一。

面对日新月异的市场变化,如何合理地运用知识、挖掘知识、管理知识,已经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

因此,知识管理战略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

一、认识知识管理战略知识管理战略简单来说就是对知识进行系统化地捕捉、组织、储存、共享、开发和应用的过程。

它能够帮助企业合理利用自身的知识资源,提高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管理战略可以使企业的知识资产化,同时将企业文化和体系与知识管理紧密结合,为企业不断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知识管理战略的目标知识管理战略的核心目标是使企业能够更快、更好地利用知识资源,提高工人的技能水平和创造性,提高企业工作效率。

通过实施知识管理战略,企业能够实现以下目标:1. 完善知识管理体系,将知识管理纳入企业日常经营的方方面面。

2. 实现对知识的全面、有效管理,活化企业各部门和人员的知识,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

3. 提供员工成长和企业发展的基础。

使企业资源的利用得到优化,同时减少企业的快速变动所带来的风险。

4. 确保知识资产在企业内部的传承。

使企业的知识资产得以保留并进一步发掘,为其发展提供动力。

5. 为企业创造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环境。

推动企业的创新机制建设,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文化。

三、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知识管理战略的实施是一个全面、渐进的过程。

知识的管理需要企业对知识和自身的了解,以及清晰的目标和规划。

企业应该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建立相应的知识管理机制,包括知识搜集、整理、培训和应用等。

首先,企业应该建立知识管理的责任体系。

明确知识管理工作的具体责任人和职责,并将其纳入到企业日常管理中。

其次,企业应该建立知识管理的流程体系。

明确知识管理的流程和标准,确保知识管理的全过程的有效执行。

再次,企业应该建立知识层次结构。

将知识按照不同层次进行分类,满足不同层次员工的知识需求。

最后,培训和激发员工的学习热情。

通过各类培训和学习机制,增强员工知识体系,并让员工论述自己的学习成果和体验,提高企业的知识化生产力。

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及其战略模式探讨

企业知识管理的内容及其战略模式探讨

济 合 作 与 发展 组 织 明确 的将 知 识 经 济 运用集 体 的智 慧 , 高知识 型企业 员 识的传播是指知识从一个地方转移到 提 从 并 目 定 义 为 以 知 识 为 基 础 的 经 济 工 的 应 变 与 创 新 能 力 , 而 使 企 业 具 另 一 个地 方 , 通 过学 习 而 被 吸 收 ,
三、 知识管理的战略模式 1 .知识管理 战略 的基本任务
知识 管理主要 侧重于 两个方 面 :

本 的特征是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地 位
的空 前 提 高 。
当 确 定 了企 业 的 目标 以 后 , 识 知
管理的任务则是不言而喻的。知识管
知 识 经 济 是 以 知 识 为 基 础 的 经 理的任务是对企业的显性 知识及隐性
是 社 会 最 重 要 的 战 略性 资 源 , 识 管 来 , 供 给企 业 员 工分 享 、 收 、 知 提 吸 利用 。 知 识 管理 战略 首 先 关心 的是 创 造

理是知识经济的条件 下做 出的战略性 知识 管理 的任务大致包 括 四个 步骤 :
的反映 。

个 有 利 于创 造性 知识 生产 与共 享 的
( o e g — ae cn my 。 Kn wl e b sd E o o ) 著名 有更强 的竞争力 。知识管理的两个直 的 是 促 进 知 识 共 享 ,使企 业 中 的员 工 d 学者杨 福家指 出 , 知识经济 是一种 以 接 目标 是 知识 共 享 与 知识 创 新 。个 人 能 够 在 需 要 某 种 知 识 时 ,就 可 以在 第 创造性 智力 活动为主 , 以知识和数据 的价值 并不在于 他掌握 了别人 不懂 的
() 1 使知 识企业 化 ;2 提高 知识密 集 环境 ,通过企业安排和 制度安排保证 () 度 ;3构建知识 的基础框架 ;4 创建 个 人 有 价 值 知 识 的 最大 化和 个 人 知识 () ( )

华为知识管理架构

华为知识管理架构

华为知识管理架构
华为知识管理架构是指华为公司建立的一套知识管理体系,该体系旨
在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创新,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具体来说,华为
知识管理架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知识管理战略:华为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知识管理战略,包括知
识管理目标、知识管理原则和知识管理框架等。

通过这些战略,华为
公司可以更加有效地管理和运用公司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

2. 知识管理组织:华为公司建立了一套专门的知识管理组织结构,包
括知识管理委员会、知识管理部门和知识管理团队等。

这些组织机构
可以协调公司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促进知识的共享和创新。

3. 知识管理流程:华为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知识管理流程,包括知
识获取、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等一系列环节。

这些流程可
以帮助公司更加高效地管理和运用知识资源,提高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4. 知识管理技术:华为公司采用了许多先进的知识管理技术,例如知
识管理系统、知识图谱和人工智能等。

这些技术可以更好地促进知识
的共享和创新,提高公司的知识管理水平。

华为知识管理架构的建设对于公司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这套体系,华为公司可以更好地管理和运用知识资源,推动公司的创新发展。

同时,这套体系也可以帮助公司优化业务流程,提高公司的绩效和竞
争力。

2、知识管理的战略

2、知识管理的战略
4. 内化与演练之场
• 当组织中能分享显性知识时,其他员工也开始内化这些知识。
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的知识螺旋模型 (1995)
Ikujiro Nonaka andHirotaka Takeuchi(1995),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how Japanese companies create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个人层次
群组层次
组织层次
跨组织层次
共享的组织网络
人内心世界中的空间 个人分享经验 情绪 感觉
团体分享 通过沟通达成
提供合适的组织网络 整个组织间的整合沟通
Ba的四种形态
Ba:知识动态交换的场所 起源场(Originating Ba):个人分享经验、感觉、情绪和心
智模式的场合 社会化网络 家庭、会议场、办公室、餐厅、酒吧、娱乐场所等 对话场(Dialogue Ba):提供团体分享心智模式与技能的场 合 外部话组织网络
知识螺旋模型
Knowledge creation is not a sequential (连续的)process. It depends on a continuous and dynamic interaction
between tacit and explicit knowledge throughout the four quadrants. The knowledge spiral shows how organizations articulate
Ikujiro Nonaka 和Hirotaka Takeuchi研究日本公 司在创意与创新的成功因素,发现它绝不是机械式 地处理客观知识。

基于SWOT分析的企业知识管理战略

基于SWOT分析的企业知识管理战略
是 I er rCl mt,ef Bi,e r 优势, n M Bi ,o n S i Go a Pt n a i h f n e 即知识创新战略、 知识转移战略以及知 知识的处理方法, 在维持企业知识管理活动正
U sohS pe ar n r ,t hnM ga Jh .o o w t e w和 onL r n等 识保护战略。 Gd 它们所涉及的知识处理活动包括 常运作的前提下,对此类知识进行适当的运 六位英国教授在 锄 s,a n t nt:e 知识的获取( kgpadseg ky r h 在环境中辨别知识并转移这些知 用、 替代或淘汰。“ 明星知识’ 般表现为显性 L _
管理战略已经做了一定的探讨与研究, 并得到 威胁为另一方, 构造二维矩阵: 最后, WO 识管理人才队伍, 以S T 进而在企业中培育知识管理 了一系列具有价值的研究成果 。其中包括 分析得出的结论为参考依据, 制定企业管理战 文化 。 Bw r 将 S T分析用于帮助组织确定 略。 oe W. WO D 战略 目 并通过实例分析为组织选择实施知 标, ( 企业知识管理战略。 二) 在以信息技术为
发展问题; oe 在 19 年提出将 S T 渐成为中 R w J 99 A WO 国企 业界、 学术界研究的热点。 分析框架与信息技术相整合并运用于企业决
优势与发展机会或是知识劣势与外部威胁, 最
随着知识管理战略研究的兴起, 国内外学 后有效地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企业知识管理
策制定的不同阶段, 以更为有效地支持企业决 者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化, 从不同角度对 战略。因此, 企业应善于运用 s T W0 分析工具 策:国内学者吕巍及吴韵华根据 Zc . akM H的 其内 身知识管理现状进行分析。 下面, 本文就 涵进行了界定。在国外研究领域, .. 对自 WM 理论提出企业知识资源分析框架以及相应的 Chn DALv t l WO 分析为工具, 分析企业的知识现状。 oe 和 .. ih 认为, en a 知识管理战略在 以S T 知识管理战略。但是, 这些研究成果大多侧重 资源观的框架内可以视为一种全面的变化过 ( 知识需求.知识作为一种独立的资 一) 从企业内 部角度分析企 业知识管理战略, 程和组织变革形式。它通过新知识的创造、 而关 传 本, 识经济时 在知 代对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发挥 于企业如何运用 S O 分析工具, WT 明确组织知 播和应用实现组织创新。另外一位学者 M・ ・ 着决定性作用。 H 就所面临的来 自外部环境的机

知识管理的战略与规划

知识管理的战略与规划

知识管理的战略与规划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崛起,知识管理成为了企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知识管理涉及到整合组织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并将其运用于创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然而,要有效地进行知识管理,需要有明确的战略和规划,本文将探讨知识管理的战略与规划。

二、知识管理的战略知识管理的战略是指为了实现组织目标,确定和规划知识管理活动的长期方向和方法。

以下是几个关键的知识管理战略。

1.知识共享与传递知识共享与传递是知识管理的核心目标之一。

组织应该建立适当的机制和平台,促进知识的共享与传递。

例如,可以通过内部社交平台、团队会议和培训等方式,让员工之间进行知识交流,促进知识的流动和利用。

知识创新与创造是保持组织竞争力和创新力的重要方面。

组织应该鼓励员工进行知识的创新和创造,创造有价值的知识资产。

例如,可以设置创新奖励机制,鼓励员工提出创新的想法和解决方案。

3.知识保护与安全对组织的知识资产进行保护和安全控制是知识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组织应该建立适当的安全机制和规章制度,防止知识的泄露和盗用。

例如,可以设置权限控制,限制个别员工对敏感知识的访问和操作。

4.知识评估与价值组织应该对知识进行评估,了解其价值和贡献度。

通过评估,可以确定知识的重要性和优先级,使组织能够更好地配置和管理知识资源。

例如,可以使用知识评估工具和指标,对知识进行测量和分析。

三、知识管理的规划知识管理的规划是指为了实现知识管理战略,制定具体的计划和措施。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知识管理规划。

组织应该通过各种途径,如文档管理系统、数据库和专业网络等,收集和整合内部和外部的知识资源。

这样可以确保组织能够及时获取和利用最新的知识,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2.知识分类与归档对知识进行分类和归档,可以使组织更好地管理和利用知识。

组织应该建立一个清晰的知识分类系统,将知识进行归类和标记,方便员工查找和利用。

3.知识传递与培训组织应该通过培训和知识分享活动,促进知识的传递和学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确保高附加值竞争力
• 确保及共享高品质知识 • 进行业务流程为基础的知识管理 • 更新重复及过期知识 • 加强知识管理推广组织
建立全球化N/W经营体系
• 加强海外法人之间的全球化知识利用 • 加强与Enterprise Portal之间的联系
1. 知识管理的目的(继续)
知识管理的长期目标 •通过建立第二代知识 • 通过利用核心知识 产权, 管理体系, 创造以知识为基础的 提高业务生产力以及 高附加值 一人多用功能
2002~2003
• 推进知识优化活动 • 建立知识管理体系 • 业务流程与知识流程相结合 • 知识管理奖励制度 • 设立KSG(知识专家组)以及KLG(知识库管理员组) • 补充知识管理系统功能
知识管理战略的理论基础
• 1.1 知识管理战略的内涵 • 1.2 知识管理战略的理论来源 • 1.3 知识管理战略的基本流派 • 1.4 知识管理战略模式
– 三星建设糖尿病。
– 三星化工先天性残废,一开始就不应该存在。
三星集团的成绩
• 目标:2010年成为电子3强,事实上2006年 就实现了。 • 2000年开始,连续获得“全球最受钦佩的 企业”称号。 • 全球第3大手机品牌,占12%时常分额 • 全球价值上升最快的品牌,品牌价值全球 20位,品牌价值近200亿美元。
系统的人性化 (新知识,e-mail服务) 适用Knowledge Portal概念 建立Community知识活动 体系
综合了业务程序和知识管
理程序
知识管理的目的
知识管理的短期目标 以专家为主导的组织文化
• 以行业专家为中心,展开知识管理活动 • 确立各事业/技术领域的专家为主的组织化、战略化的知识管理文化 • 加强知识管理的奖励制度
1.1 知识管理战略的内涵
• 知识管理战略的最终目标是帮助组织获得 持续的竞争优势
• 知识管理战略是指组织将内外部有价值的 知识视为最重要的资源,通过一系列策略 和方法来实现有效管理,从而提高组织知 识创新能力,形成并保持组织的核心竞争 力。
1.2 知识管理战略两大理论来源
• 资源基础理论
– 核心思想是:组织的资源差异会导致竞争优势的差异 ,组织的竞争优势取决于其拥有的有价值资源。只有 组织拥有了预期业务和战略最相匹配的资源,该资源 才具有价值。
为何知识是组织的优势资源与核心能力(续) • 知识有先占优势,根据Cohen & Leventhal (1990)的吸收能力理论(Absorptive Capability Theory),知识具有下列各项特 点:
– 知道得愈多,学得愈快、愈多 – 知道愈多,愈有机会与新知识产生绩效 – 知识的报酬递增法則
核心能力的基本概念
• 是一种知识、技术、资源、流程和管理文化的组 合,是一种综合能力,而非單一资源 • 有长期演化能力
• 产业中居支配領先地位
• 数目有限
• 能产生支持其他资源的杠杆作用
• 能产生客户价值
• 企业的基础竞争力來源
什么是核心能力
• 从顾客的观点:没有替代品
• 从竞争对手的观点:难以模仿
核心力量
■ 人才 ■ 全球网络
- Global Operations - 战略性合作以及 商务合作伙伴
知识的 共享与 创造活动
- 最高水准的IT专家 - 人才培育
知识管理引进背景及推广经过
知识管理的必要性提上议程
Ⅰ. 概要
以专家为主导的组织文化 -培养技术人才、新员工快速融入 确保高附加值事业竞争力 -确立核心竞争力、提高生产力、最优化的客户服务 建立全球化N/W经营体系 -知识共享工具、全球化的知识管理
企业该如何选择战略?
• 1企业提供标准化产品还是定制产品? • 2你的产品是成熟产品还是创新产品? • 3员工靠显性知识还是隐性知识解决问题?
• 编码战略与个人化战略的应用差异 • 遵循编码战略的企业依赖的是“反复使 用的经济学”。一旦知识资产,如软件编 码或手册开发出来,且每次使用时又无需 大的修改的话,就可以以较低的成本反复 多次地使用。由于知识已经存储在电子知 识库中,它能被许许多多的咨询员在多种 工作中使用。知识的反复使用节省了工作 量,减少了沟通的成本,从而允许企业去 接手更多的项目。
• 肯德鸡的核心竞争力
核心能力理论的观点
• 产品商品化 • 产品生命周期縮短 • 控制核心能力則能控制产品的创新 • 核心能力比最終产品更有利润 • 核心能力是树根,最終产品只是树叶
核心能力、核心产品与最終产品
最終产品(甲) 最終产品(乙)
核心产品(1)
核心产品(2)
核心产品(3)
核心产品(4)
1.3 知识管理战略的基本流派
• 根据Michael Earl 的分类划分为:
1、技术流派(technocartic school)
强调技术在知识管理战略实施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学派)
2、经济流派(economic school)
强调保护和开发组织的知识资产,重视知识价值的实现(欧洲 Karl-Erik Sveiby为代表)
APQC 六种知识管理战略模式
• 金字塔的I、II、III层次表明了知识 管理战略的三个不同层次 • III层次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强调针对 组织的某一方而或环节实施知识管 理 • II层次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强调组织 建立知识管理系统 • I 层次知识管理战略模式强调组织 的价值来自知识
• 资源分类:物质资本资源、人力资本资源以及组织资本
资源
• 一个组织要获得最优绩效,就必须对资源进行鉴别、培 育、保护与配臵,开发出一系列独特的具有竞争力的资 源并将其配臵到拟定的战略中去。
资源基础理论
• 资源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
– 以提升企业內部资源的“能力”为核心,其认为企业
之所以可以立足于市场,主要是依賴组织所拥有的价 值、与对手的差异性,以及是对手不易获得、不易转 移与模仿的优势资源。
• 核心能力理论
– 所谓组织的核心竞争能力,是指组织能力中最核心的 部分,即能为组织在市场竞争中创造竞争优势,并进 而使组织获得超额利润的能力。
资源基础理论
• 资源是组织在向社会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过程中能够实现
组织战略目标的各种要素的组合。它是组织所控制的所
有资产、能力、组织过程、组织特质、信息、知识等等 ,是由组织为了提升自身的效率和效益而用来创造并实 施战略的基础。
核心能力(A)
核心能力(B)
核心能力(C)
核心能力(D)
核心能力(E)
核心产品(5)
核心产品(6)
核心产品(7)
最終产品(丙)
组织的竞争优势
• 组织的竞争优势应該是以核心能力与知识
为主,而非产品线,其主張如下:
– 组织的设计应該是核心能力的组合(Portfolio)而
非事业群的组合
– 核心能力与知识要自己控制不能外包
是通过个人与个人的直接接触和交流
• APQC的知识管理战略模式
美国生产力与质量研究中心APQC提出六种知识管理战略模式
编码化战略与人格化战略的区别
编码化战略 竞争形态 通过对现有知识的大规模再利用, 提供高质量、可靠的产品或服务 经济模式 规模经济 在知识资本上一次投资,多次利用 经营策略 主要依靠显性知识;提供成熟、标 准化的产品或服务 系统模式 人力资源 开发电子文档系统 使用善于利用现有知识解决问题的 人员;奖励使用文档数据和为文档 数据库做贡献的人 人格化战略 通过个人知识和经验的交流, 提供创造性 的,符合客户特殊要求的产品或服务 专家经济 针对独特问题的高度用户化的解决方案 主要依靠隐性知识; 提供创新、 个性化的 产品或服务 开发个人联系的网络系统 使用喜欢挑战、 善于创造的人员; 奖励与 他人直接共享知识的人
1.1 知识管理战略的内涵
• 一种观点认为:知识管理战略是一种促进组织变 革和创新的战略,它通过新知识的创造、传播和 应用实现组织创新(W.M.Cohen 和 D.A.Levinthal) • 另一种观点:知识管理战略是指为了组织及其成 员的利益而更好地管理组织知识的一种规划,知 识管理战略应该与组织的总体战略和目标相匹配
• 资源基础理论的知识管理战略思考
– 目前组织投资的知识管理资源能否产生竞争价值?
– 目前所投资的知识管理资源能否产生产品/服务的差 异性? – 目前所投资及深入經营的知识管理是否为对方难以模
资源基础理论的基本模式架构
资源有无竞争 价值 Yes 对手有无相同 价值 No 对手不容易 模仿 Yes 长期可持续的优势 No 短暫无法持续的优势 Yes 同流平等竞争 No 无竞争优势
• 与此相反,个人化战略依赖的是“知识经济学” 的逻辑。战略咨询公司向客户提供的建议是那些 丰富的、难以言表的知识。共享深层次知识的活 动是极花时间的、昂贵的和缓慢的,而且不能够 被系统化,因而效率较低。这就意味着:(1) 在这些企业中咨询员与合伙人的比率是相对较低 的;(2)要想在短期内雇佣到许多新的咨询员 是十分困难的,因为每位新人都需要大量的一对 一培训。基于此,这类战略咨询公司在实践中往 往会发现:如果不以牺牲用户化的方法为代价的 话,就很难实现快速增长。然而,高度用户化方 案的提供,使他们比那些提供标准服务的公司能 够收取更高的费用。
目标 & 任务
目标 & 任务
目 任
标 务
“世界前10位全球化IT服务企业”
通过产业信息化加强客户竞争力 通过信息产业化创造未来新产业 高附加值 事业结构
经营方针
价值经营
企业家型 组织文化 全球化 N/W型 经营体系 ■ Know-how
- 多种行业经验 - 软件的Package化 - 先进的品质保证体系 - 信息资源的稳定性
知识管理推广经过
96.6~98.9(ARISAM V1.0) 98.10~99.10(ARISAM V2.0) 99.11~00.12 (ARSIAM V3.0) 01.01 ~ (ARISAMV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