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金矿构造成矿动力学分析与隐伏矿体定位预测 1

 -大水金矿构造成矿动力学分析与隐伏矿体定位预测 1
 -大水金矿构造成矿动力学分析与隐伏矿体定位预测 1

石家庄经济学院

第七届学生科技基金科研项目

立项申请书

项目名称:大水金矿构造成矿动力学

分析与隐伏矿体定位预测

申请人:刘玉翠

所属学院:研究生学院

起止年月:2010年 3月——2010年12月

申请经费: 2300 元

填表日期: 2010年3月11日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技工作指导办公室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2007年11月制

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执行标准,遵守《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技基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及学生科技工作指导办公室和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的有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技工作指导办公室和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本表用计算机认真如实填写。除特殊说明必须手写的部分,其它部分必须计算机打印,表格空间不够时可以适当扩大,要求整体排版美观大方。

二、封面左上方2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封面右上方在相应处填入“√”,其他栏目由申请人填写,其中“项目专业”填写选项代码。

三、申请书报送一式3份,其中至少1份原件。请用A4纸单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报送二级学院以前,应填写好ABCDEF项,再报各二级学院进行筛选和推荐,经过二级学院推荐的由二级学院有关领导填写G项。

四、注意事项:“宿舍电话”、“手机”应填写能及时联系到的号码,更换号码应通知校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所有“签章”“签字”部分必须填写者本人签名。

五、联系方式:咨询QQ群:9298904;咨询QQ:592309017;校学生科协办公室值班咨询:每周一、二、四的工作时间,惠馨园608室。

六、资料下载:学生科技网(科协主页,从校园网首页“多彩校园”栏目进入),网址:

A.项目基本情况表

B.项目申请人基本情况表

C.项目组其他成员登记表(不包括项目申请人,其他项目组成员最多不超过5名)

E.申请项目的情况

F.

G.二级学院审批推荐意见表

H.校学生科技基金科研项目评审委员会意见

赤峰柴胡栏子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Ser i es N o.348 June2005金属矿山 M ETAL M I N E 总第348期 2005年第6期 *基金项目:中科院知识创新重大工程项目/华北东部盆山系统与战略资源预测0(KZCX1-07)。 李德亭(1968-),男,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100083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0号北京科技大学610#信箱。 #地质与测量# 赤峰柴胡栏子金矿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方向* 李德亭袁怀雨 (北京科技大学) 摘要内蒙古赤峰市柴胡栏子金矿是一座以蚀变岩型为主、石英脉型为辅的中型黄金矿床,控矿构造研究表明,矿区内构造可划分为导矿构造、运矿和容矿构造;运矿和容矿构造发育在导矿构造两侧120m范围以内,并直接控制着矿体的空间产出形态;成矿后期发育的N E向和近E W向的构造常被脉岩充填并切穿和错动矿体,但总体断距不大。因此其主要找矿方向应是寻找导矿构造的隐伏延伸部分以及两侧的运矿和容矿构造,并根据此认识在矿区外围钻探获得了工业矿体,使找矿工作取得了突破。 关键词导矿构造运矿和容矿构造工业矿体黄金矿床 O re-controlling Law of Struct ures and Ore Prospecti n g D irection i n Chaihulanz iGold D eposit,Chifeng R egion L iDe ti n g Yuan H ua i y u (Universit y of S cience&T echnology Beijing) Abstrac t Cha i hu l anzi go ld deposit i n chifeng city,Inner M ongo li a i s of m edi um size,w ith a ltered rock type as the m a i n type and quartz vein type,the aux iliary.T he investi ga tion of its ore-contro lli ng struc t ures show s tha t the ore-con-trolling struct ures in this area can be dev i ded i nto ore-trans m itti ng,ore-carry i ng and ore-depositi ng t ypes.The ore-carry- i ng and ore-depo siti ng structures are d istri buted w ith i n120m w i de range a l ong bo t h si des o f the ore-trans m itti ng structure and d irectly contro l t he spac ial occurrence s hape of t he orebody.T he NE and near E W d i recti on structures dev eloped i n the later period o f ore for m ation a re frequentl y filled by the vein rock and the ore body is cut or stagg ered,but w ith no t larg e fracture d i stance on the whole.T he re f o re,t he m a i n o re-pro specti ng dr i ec ti on shou l d be to look for the hidden ex tending part o f ore-trans m itti ng struct ure and the o re-carry i ng and o re-depositi ng struct ures a l ong its both sides.A ne w orebody has been f ound by drilli ng i n t he per i phery o f t he m i ne d i str i c t accord i ng to t h is understand i ng ga i n i ng a breakt hrough i n ore prospec ting. K eywords O re-trans m itti ng structure,O re-carry ing and ore-depo siti ng structures,i ndustria l o rebody,G o l d depo sit 内蒙赤峰市柴胡栏子金矿床位于赤峰市西约40km的松山区初头郎镇,位于著名的赤峰-朝阳金矿集中区的西段,本区内有柴胡栏子、莲花山、红花沟、索虎沟等金矿床。该矿经过20多年的生产,近年来已出现了资源危机,并有较多的科研单位对本矿区及周围开展了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工作,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1~4]。但由于金矿区第四系黄土覆盖厚,多年来找矿工作一直没有取得突破性进展。在矿山的支持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开展了新一轮联合科研工作,本文介绍的是其中部分研究成果。 1矿床地质特征简介 柴胡栏子金矿在大地构造位置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东段燕北隆起区内,即以往所称的内蒙地轴东段,其具体位置处在铭山隆起北东端(图1)。矿区黄土覆盖严重,出露地层主要是晚太古界变质岩系,上太古界建平群是本区出露的最古老地层,已发生角闪岩相和麻粒岩相变质,构成本区的结晶基底。建平群可以进一步划分为2个岩组,下部为小塔子沟组,相当于冀东的迁西群,莲花山金矿和红花沟金矿即产于该地层中,其岩石组合主要为斜长角闪岩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麻粒岩、斜长角闪(辉石)岩及少量磁铁石英岩等;上部为大营子组,相当于冀 # 30 #

金矿构造化探问题解析

金矿构造化探问题解析 在找矿地质学和矿床地质学中,构造控矿是一项非常重要的问题,构造是通过利用矿物的构造对其进行探测和研究,构造化探属于构造控矿中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针对金矿的构造化探问题,从主成矿阶段矿物组合、基底控矿、盖体、岩体、重磁线性构造、矿床密集区及系统论工程的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研究,以供参考。 标签:金矿构造化探多角度 在研究构造和地球化学之间的联系中,构造化探起到了核心作用,占据着关键地位,构造化探主要是通过对成矿构造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明确其化学元素的组合。对于矿床、矿田、矿体等各种富含矿物的密集区域,构造是这些区域的重要控矿因素。在矿床地质学和找矿地质学中,构造控矿是其中很关键的一个问题,随着互联网水平的不断提高,在信息化的今天,构造化探研究更是获得了更多便利条件的支持。 1控矿条件 1.1主成矿阶段控矿。主成矿阶段化探的指示元素对于控矿来说尤为重要,为控矿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导向指标,基于此,其选择要根据主成矿阶段的矿物组合来进行,对于矿田、矿体和矿床来说,它们含有的矿种都不尽相同,造成了矿物的化学元素的组成不同,对于高温组合的金矿床来说,其中的标志矿物主要有毒砂、白钨矿、黄铁矿等,指示元素主要有Sn、W、Mo等;中温组合的金矿床主要以铅矿、黄铜矿和闪锌矿为主,其指示元素主要有Cu、Pb 、Zn等,在低温组合金矿床中,其标志矿物主要是辰砂、雌黄、辉银矿等,相应的指示元素有Hg、Sb、Ag等,构造化探分析研究的前提是明确不同矿种的金矿组合的标志矿物和其指示元素的种类,对其进行分类和归纳。 1.2基底控矿。在基底控床中,金矿床是比较典型的范例,基底指的是前震旦纪的变质岩系,经过地质工作大量实践证明,金矿床的矿源层的构成主要是基底。在宏观分析方面,基底对金矿床矿源层的分析提供了主要的基础分析数据和信息,在微观方面,基底在矿源层中提供了相对比较高的密度体,不同矿种的密度不尽相同,从整体上来看,差别较大。对于密度体构造的分析研究,主要可应用线性基底构造分析、重力信息环形研究分析等方法,一般来说,分布在线性和环形构造交界处的金矿床及金化探异常都比较重要,具有代表性,对这些交界处的金矿床和金化探的分析研究具有普遍的说服力和代表性。通常情况下,对于裸露基底和隐藏基底的推断可以用用重力信息和出露变质岩系相关联的方法,推断的结果一般是金矿床和其密度集中区的金异常一般分布在裸露基底和隐藏基底的边缘地带,这种现象被称之为基底边缘控矿。前震旦纪的基底,在宏观分析方面,向EW方向展开布设,其余方向的变质岩系的块体是构造切割产生的结果。而NW、NE、SN向的重力构造属于基底构造,基地构造是重要的挖金构造。在出路基底分布的金矿类型一般有韧性剪切带型、绿岩型、蚀变型,同时这些类型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会泽铅锌矿隐伏矿定位预测中的应用

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在会泽铅锌矿 隐伏矿定位预测中的应用 刘名龙,黄德镛,李 勃,韩润生,李玉惠,伏云发 (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昆明650093) 摘 要: 模糊综合评判(FCA )模型是基于模糊数学理论并结合隐伏矿预测理论而建立的一个找矿模型。在会泽铅锌矿隐伏矿定位预测中,运用FCA 模型,进行了成矿因素评价集的确定,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并根据流程作出找矿预测的异常图。预测结果与实际工程施工验证相吻合,证明所构造的模型有效。该模型还可以推广到其他矿山进行隐伏矿定位预测。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判;隐伏矿床;定位预测;会泽铅锌矿 中图分类号: P612;P61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21412(2005)0120057204 会泽铅锌矿是云南省经济效益较好的国有大型 企业。但是,截止1998年6月,会泽铅锌矿尚保有铅锌金属储量按现有生产能力计算只能满足7~8年的生产需求。在老矿山深部及外围寻找矿体是国内外大力推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做法,它既可以充分利用原有矿山已建成的大量辅助设施和外部设施,又有利于所在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根据己采矿体的实际情况,其资源特点为铅锌品位高(w (Pb +Zn )=35%)、伴生的有用组分多,是国内外罕见的特富矿。但是,矿床成因至今还不十分清楚,隐伏矿定位预测及增储也无显著的突破。所以,在矿区深部及外围进行隐伏矿定位预测及有效增储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在找矿方法和手段上,目前有许多传统地质数学数据处理方法[1,2],虽然这些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并被广泛应用,但因其存在固有的缺点,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矿预测的准确性和可信度[3]。由于神经网络理论和模糊数学具有它们独特的优越性[4],有必要探索研究它们在隐伏矿体定位预测中的应用。 1 FCA 模型概述 FCA 模型是根据隐伏矿预测理论、方法和发展 趋势,考虑成矿往往是受多种因素的控制和影响,并 且成矿与其多因素之间是不确定的、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等特点,综合信息预测、运用已知的区域成矿规律进行隐伏矿床预测,同时利用模糊数学中模糊综合评判理论及方法,针对会泽铅锌矿深部矿体的成矿因素及特点,建立的隐伏矿定位预测模型。充分发挥了专家及模糊数学在处理寻找隐伏矿床中所遇到的模糊现象、模糊行为的优势。模糊综合评判就是对与研究对象密切相关的众多模糊因素进行综合的多元信息处理,以期望得到满意的结果。这就是用模糊综合评判原理和方法进行隐伏矿预测的依据。所谓综合评判,就是对所研究的对象进行评价。这里,评判是指按照给定的条件对事物的优劣进行评比、判定。综合是指评判条件包含多个因素。因此,模糊综合评判又可说是对受到多个因素影响的事物作出全面的评价。以隐伏矿预测区为评价对象,对它的矿化程度或成矿有利度的优劣进行评价,评判条件是与成矿密切相关的多个控矿因素,如断裂因素、地层因素、地球化学因素等。 FCA 模型的研究对象是矿区中划分的单元。对研究区进行单元划分是进行地质研究(如矿产资源评价、成矿靶区圈定、地质信息提取)最基础的环节。其目的为了确定地质变量观察尺度和取值范围,提高评价结果的准确性,而单元类型和大小,犹如样品采集和分析那样,其取样的方法及大小不同, 收稿日期:2004202204 基金项目:云南省省科技合作项目(项目编号:2000YK 204)资助。作者简介:刘名龙(192),男,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采矿工程。 第20卷 第1期 2005年3月 地 质 找 矿 论 丛 Vol. 20 No.1 Mar.2005

金矿成因

主要金矿类型的地质特征与矿床实例 (2006-1-10) 一、岩桨一热液金矿床 本类金矿床分布于古地块周围断陷盆地的边缘,或两个构造单元之间的深断裂带附近。滨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控制了本类型的矿床,如密山一清源深断裂,郯城一庐江深大断,裂浙闽沿海的丽水一海丰深断裂带等。混合岩化一交代重熔、同熔型花岗岩类与含金建造变质岩系有着内在联系,所形成的含金花岗岩或偏碱性的花岗岩类小侵入体,岩株对岩浆期后热液金矿床有直接的控制作用,本类型金矿床可分3个亚类: (一)重熔岩浆热液金矿床 成矿母岩为含金的重落型花岗石。在燕山期,它们沿着深切基底的断裂构造侵入到不同时代的盖层中。金矿化多沿台、槽分界断裂私隆起区的边缘断裂展布。在隆起区以金矿化为主,伴有多金属矿化,在凹陷区以多金属矿化为主,而在过渡带则为金一多金属矿化。在侵入体内为石英细脉浸染型金矿化,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产于岩体的边缘或其顶部,而含金石英脉带赋存于接触带和围岩的构造裂隙中。 河北峪耳崖金矿床实例: 燕山期花岗杂岩体居于矿区中心。同位素年龄1.4亿年。呈北东一南西向分布,岩体的长轴方向与区域构造线一致,长2 km,宽0.7km,平面上中间膨大两端狭小,呈一菱形状(图1一4)侵入于长城系高于庄组白云岩中,接触带局部有矽卡岩化现象。侵入杂岩体主要由同源不同阶段侵入的似斑状斜长花岗岩和黑云母花岗岩组成。金矿化带主要分布于内接触带附近和岩体中,仅极少数分布于自云岩或岩枝边部的断裂构造中,白云岩中的矿体,一般距接触带50-100m。 成矿断裂主要有两组,一组走向北40o一80o东,倾向北西,倾角400-80o,贯穿全区,规模较大,破碎带发育,另一组走向为2900-280o倾向北东,倾角40o一60o,仅在若休内部发育,与第一组斜交,规模小。 已查明地表矿带有14条,深部盲矿带10余条,每一矿带由1一6条矿体组成。大多数矿带平行于岩体长轴方向,呈平行脉状,雁行排列,地表规模较大,长几百米,厚度不足1 m,最厚5 -10M。 含金地质体共有3种:①含金黄铁矿石英脉;②含金黄铁矿石英细脉带;③含金破碎蚀变带。围岩蚀变强烈,以黄铁矿化、绢云母化、硅化、钠长石化为主。 金矿物以自然金为主,其次有银金矿和啼金矿,金属矿物有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辉翎矿等。金品位为5.37-9. 01g/t,一般在7 g/t以上。矿石铅属古老正常铅,模式年龄为15亿年.

云南羊拉铜矿江边矿段三维地质建模及隐伏矿床(矿体)定位预测

Advances in Geosciences地球科学前沿, 2020, 10(9), 857-868 Published Online September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548239826.html,/journal/ag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548239826.html,/10.12677/ag.2020.109084 云南羊拉铜矿江边矿段三维地质建模及隐伏矿床(矿体)定位预测 坚润堂1*#,邹国富2,张俊岭3,苏富彬1,宋小美1 1百色学院,广西百色 2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3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广州 收稿日期:2020年9月4日;录用日期:2020年9月20日;发布日期:2020年9月27日 摘要 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在寻找隐伏矿床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地表矿化信息不足的地段,具有传统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羊拉铜矿床江边矿段因构造破坏和不同期次岩浆作用的叠加,地表找矿信息较少,常规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法进行深部预测往往成果高且效果不佳。本文在深入研究区域成矿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研究区已有的勘查数据,以Surpac软件为平台,建立了江边矿段的三维地质模型,并以此模型为基础,建立了成矿预测信息模型,并采用三维信息量法,开展了找矿预测,圈定了3处远景预测区,对于指导区内下一步的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羊拉铜矿江边矿段,找矿预测,三维地质建模,信息量法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 and Location Prognosis of Concealed Ore Deposit (Bodies) in Jiangbian Section of Yangla Copper Mine, Yunnan Province Runtang Jian1*#, Guofu Zou2, Junling Zhang3, Fubin Su1, Xiaomei Song1 1Baise university, Baise Guangxi 2Kunming Prospecting Design Institute of China Nonferrous Metals Industry Co., Ltd., Kunming Yunnan 3Guangzhou Institute of Geochemistr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Guangdong *第一作者。 #通讯作者

中国金矿的分布规律

中国金矿的分布规律 2008-03-23 12:53:32| 分类:中国资源|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一)岩金矿床 1.我国岩金矿床成矿的层控特征 1)大多数岩金矿床产在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的某一特定含矿建造中。矿床(点)密集分布,成群成带产出,其延伸与地层产状总体是一致的。 2)矿化围岩的含金丰度往往大于地壳中同类岩石丰度值的几倍至数十倍。 3)多数金矿矿体与围岩的同位素组合特征基本相似。如河南省小秦岭地区文峪金矿,矿石硫同位素δ34S 为1.35‰,杨砦峪矿区硫同位素δ34S为1.55‰,金洞岔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3.58‰,而两矿区地层δ34S为3.39‰,表现出矿石硫与地层硫特点相似。以此说明容矿层往往是矿源层。 4)我国岩金矿床产出的地层以太古宇为主,其次为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均有金矿产出,但发育程度不一。矿化围岩有变质岩、沉积岩、火成岩类,其矿化情况各异。现就其主要矿化密集区的层控性概述如下: (1)华北地台金矿成矿域本区金矿床(点)集中分布于板块的边缘及基底构造层的隆起区,并且主要产于太古宇结晶基底的中深变质岩系中。 ①燕山金矿密集区金矿集中分布于山海关及密云隆起区,容矿岩层为太古宇迁西群马兰峪组。该组混合岩化作用较强。岩层含金丰度0.7~0.83×10-6,高于同类岩石的25~200倍。本区已知金矿床(点)115处,有109个产于本岩层中。 ②辽西建平-北票金矿密集区区内金矿床(点)80%以上集中分布于建平隆起区内。容矿岩层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的斜长角闪岩及斜长角闪片麻岩类。 ③夹皮沟金矿田金矿床主要产于太古宇鞍山群三道沟组下部的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角闪岩中。围岩含金丰度值平均41.5×10-9。根据320个硫同位素的研究,矿石硫δ34S平均为5.6‰;围岩硫δ34S为2.1‰。二者相近,硫源相同。 ④小秦岭金矿田:金矿围岩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等。岩层含金丰度值平均为1.24×10-9。金矿δ34S平均为2.71‰,两者近乎相等,具密切成生关系。 上述各区容矿围岩,经原岩恢复为基-中基性火山岩建造。岩石呈黑绿色,亦称绿色岩系。这套含金建造是本区金矿的原始矿源层。它不仅是变质热液型金矿的矿源层,而且也是本区其他类型金矿的重要矿源层。 (2)江南古陆金矿成矿带金矿主要分布于江南古陆的雪峰隆起与幕府山隆起两区。其金矿床(点)95%左右产于元古宇冷家溪群及板溪群的含凝灰质绢云母板岩、砂质板岩中,其原岩为含泥质、凝灰质碎屑岩建造。局部可能有火山沉积岩。岩层含金丰度值平均为0.0012~0.03g/t,矿石δ34S为2.85‰;围岩δ34S 为7.9‰。

-大水金矿构造成矿动力学分析与隐伏矿体定位预测 1

石家庄经济学院 第七届学生科技基金科研项目 立项申请书 项目名称:大水金矿构造成矿动力学 分析与隐伏矿体定位预测 申请人:刘玉翠 所属学院:研究生学院 起止年月:2010年 3月——2010年12月 申请经费: 2300 元 填表日期: 2010年3月11日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技工作指导办公室 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 2007年11月制 申请者的承诺: 我承诺对本人填写的各项内容的真实性负责,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如获准立项,我承诺以本表为有约束力的执行标准,遵守《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技基金科研项目管理办法》及学生科技工作指导办公室和学生科学技术协会的有关规定,按计划认真开展研究工作,取得预期研究成果。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技工作指导办公室和石家庄经济学院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有权使用本表所有数据和资料。

申请者(签章): 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本表用计算机认真如实填写。除特殊说明必须手写的部分,其它部分必须计算机打印,表格空间不够时可以适当扩大,要求整体排版美观大方。 二、封面左上方2个代码框申请人不填,封面右上方在相应处填入“√”,其他栏目由申请人填写,其中“项目专业”填写选项代码。 三、申请书报送一式3份,其中至少1份原件。请用A4纸单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报送二级学院以前,应填写好ABCDEF项,再报各二级学院进行筛选和推荐,经过二级学院推荐的由二级学院有关领导填写G项。 四、注意事项:“宿舍电话”、“手机”应填写能及时联系到的号码,更换号码应通知校学生科学技术协会。所有“签章”“签字”部分必须填写者本人签名。 五、联系方式:咨询QQ群:9298904;咨询QQ:592309017;校学生科协办公室值班咨询:每周一、二、四的工作时间,惠馨园608室。 六、资料下载:学生科技网(科协主页,从校园网首页“多彩校园”栏目进入),网址: A.项目基本情况表 B.项目申请人基本情况表

金矿构造化探相关问题的分析

金矿构造化探相关问题的分析 金属构造控矿在矿床地质学与找矿地质学占非常重要地位。本文分别从基底控矿、矿床密集区、主成矿阶段矿物组合、岩体、盖层、重磁线性构造以及系统论工程等方面深刻研究了关于金矿构造化探的问题。 标签:构造化探线性构造金矿综合信息 1引言 化探相比较其他找矿方法,优势是能更清晰明了的反映成矿元素及一些相关矿元素的分布规律,从而为深部隐伏矿的定位预测提供依据。而构造化探是地球化学与研究构造两者间的联系,可以通过多种统计与分析来确定金属成矿构造的化学元素组合[1] 。金矿构造是内生矿床、矿带、矿体、矿床密集区与矿田的重要的控矿因素。金属构造控矿在矿床地质学与找矿地质学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矿床预测信息化,为探究金矿构造化探提供了非常方便的条件。找矿地质学与矿床地质学的发展,为探究金矿构造化探提供了详细的理论基础,矿产预测及综合信息研究为构造化探研究提供了方法与体系。 2矿田构造 矿田构造系一般是指控分布的地质构造要素与控制矿床形成的总和,研究矿田的构造成分有利于矿床分布规律与成因深入认识,通过对成矿作用与构造体系演化之间关系的研究,探究成矿物质的聚、生、改、移的过程。随着我国近几代矿床与地质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逐步总结出一系列关于构造控岩控矿的理论,加快我国矿田在构造学中发展,也使得我国在成矿预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显著成绩 曾庆丰在1975至1986间总结了关于矿田构造的一系列的规律性,并形成了一套崭新的工作方法与理论方法;第一个提出了构造矿床学这一概念,作为一种介于构造与矿床之间的一种边缘类的学科;在国内首先便对矿田构造应变史、脉体充填的力学机制及矿田的发展规律等学科进行了论述;谈论矿田构造的发展规律与基本特征:使构造岩组的微观定向规律提供或判别动力学分析、运动方式、应变规模、应力状态等一系列的构造信息推断出一定范围内构造动力性质与运动性质,再通过岩组的分析进行对矿田构造有关方面的深入研究,。 矿田构造一搬指的是控制矿床的形成与分布的地质构造的所有要素总和,对矿田构造进行研究有利于深入的了解矿床分布规律及成因,通过对成矿作用和构造体系演化两者关系的研究,可以探究与讨论成矿质的生成、移动、聚集及改变的演变过程。在我国几代的矿床与地质人员的不懈努力下,逐渐生出一套比较完整构造控矿控岩理论体系,不仅加速了我国当代的矿田构造学的发展,而且在成矿的预测中也广泛的得到了应用并得了非常显著优异的成绩。

山东平邑铜石金矿田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第17卷 第3-4期 山 东 地 质 2001年8月 文章编号:1009-0258(2001)03,04-0059-06 山东平邑铜石金矿田成矿系列及成矿模式 于学峰 (山东省地质科学实验研究院,山东济南 250013) 摘要:铜石金矿田主要由隐爆角砾岩型(归来庄式)、碳酸盐岩层状微细浸染型(磨坊沟式)、 夕卡岩叠加型、斑岩型和蚀变岩型等多种类型的矿床(点)组成,矿种以金为主,伴有银、铜、铁 矿化,构成一个较完整的成矿亚系列。成矿作用与铜石富钾碱性次火山杂岩关系密切,岩浆 活动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热液和热源。泰山岩群为主要矿源层;寒武纪朱砂洞组上灰岩段之 白云质灰岩、灰质白云岩为磨坊沟式金矿的有利含矿层位;寒武系上部—奥陶系下部的白云 质灰岩、白云岩等是归来庄式金矿的有利围岩。杂岩体构成的次火山穹窿及伴生的环形放射 状构造,控制着矿体的分布。 关键词:成矿系列;次火山穹窿;成矿模式;铜石金矿田 中图分类号:P618.51;P612 文献标识码:A 1 成矿地质背景 铜石金矿田位于滨西太平洋成矿域中部,中朝准地台东南缘;郯庐断裂带以西的鲁西断块隆起区南部,尼山凸起与平邑凹陷的接壤部位。区内地层主要为新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变质岩系;古生代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中生代侏罗系—白垩系碎屑岩及火山岩等。断裂构造发育,NNW向的主干断裂及次级NW向断裂控制了地层及岩浆岩的展布;近EW向及NW向的次级断裂是本区的主要控矿构造。新太古代花岗闪长岩及古元古代二长花岗岩构成了本区的结晶基底。中生代燕山早期构造岩浆活动强烈,形成了主要由二长闪长质岩石、二长正长质岩石构成的铜石次火山杂岩体(图1)。 1.1 控矿地层 (1)矿源层:鲁西新太古代绿岩带由泰山岩群组成,矿田内主要出露山草峪组,主要岩石的金含量为:黑云斜长片麻岩5.9×10-9(n=45),长英质片岩7.04×10-9(n=17),斜长角闪岩8.2×10-9(n=5)。据赵鹏大、陈永清等(1998年)研究成果,泰山岩群金元素含量10.7×10-9(n=139)[1]。可见,新太古代泰山岩群中金丰度值明显高于地壳丰度值4.1×10-9(黎彤,1988)。显示了成矿组分可能主要来源于泰山岩群。 (2)赋矿地层:早寒武世朱砂洞组不整合于前寒武纪花岗质变质基底之上,其下部的灰质白云岩,脆性大,化学活动性强,角砾状构造和岩溶孔隙发育,有利于含矿热液的运移 收稿日期:2001-07-17;修订日期:2001-08-06;编辑:游文澄 作者简介:于学峰(1962-),男,山东泰安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金矿床研究及资源评价工作。

地质构造对金矿成矿的影响

地质构造对金矿成矿的影响 摘要:地质构造,即岩层、岩体因地球内外应力发生变形、位移后遗留的形态,具体表现有岩石褶皱、断裂、劈埋及其他线面型构造,其与地壳运动、热液作用 等相关,并内含多种物质成分。金矿成矿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多样,有地质构造、地壳运动、热液作用、地球化学环境、大气成分等,其中地质 构造对其的影响尤其重大,值得相关人士探讨。 关键词:地质构造;金矿成矿;影响 引言 黄金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到相当关键的作用,被广泛运用至通信、化工等 各种领域,其一方面是关键的全球性战略资源,另外一方面还是全国金融体制的 基石。但是矿山服务年限在很大程度上随着资源开采率的持续扩增而不断缩减, 因此加大金矿资源的勘探力度是处理黄金供应与需求之间矛盾的关键途径之一。 对金矿矿区的地层及岩浆岩等信息的研究多是来自单方面,缺乏整体的考量,没 有具体的找矿预测方法。 1金矿成矿地质背景 金矿的形成有着较为复杂地质原因,金矿在地壳中丰值度本来就较低。金矿 的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砺岩型、斑岩型、新生代砂矿型等。以我国为例,金矿 储藏量在世界范围内与其他国家相比较为丰富。我国金矿的主要产区有胶州半岛、小秦岭地区、云南贵州地区和西北地区,在长白山余脉也有比较丰富的储藏量。 我国的矿藏纯自然金不多见,大都包含一定量的Ag,形成Au-Ag矿物化合物。从 我国大量矿藏测试的研究结果来看,辽宁丹东五龙山地区矿物的化学成分变化是 连续的,具有金矿的一些分布特征。地质构造形态及地壳的运动,不仅为矿液的 运动间接或直接地提供了驱动力,而且还为金矿的成矿提供了容矿和导矿的时间 和空间条件。在我西部地区,地形较为复杂,有着丰富的金矿资源。比如,地层 出露大面积的三叠纪巴颜喀拉山群,在巴颜喀拉山脉系统中,仅有一部分第三纪 和第四纪地层出露。而该山脉主要以板岩夹砂岩、砂岩夹板岩、砂岩为主,为一 套砂泥质复理石类。山脉内岩浆活动较弱,火山岩和侵入岩有少量的形成,而石 英脉沿构造破碎带,却有十分良好的发育。从世界范围内的大金矿形成条件来看,区域性断裂带的形成、地层的褶皱、错动,及地壳的剧烈活动等地质活动,不同 性质、不同产状、及不同规模的断裂断裂带、破碎带、及裂隙的产生,都为金矿 的产生提供了极为有利的地质条件。由此可见,金矿成矿的地质背景较为复杂, 在地形复杂的山地地区、及地表多山和褶皱的地区,容易形成金矿。 2地质概况 该金矿为一大型金矿床,区内地层出露共四类,由中基性火山岩、碳酸盐岩、碎屑岩、砂岩、板岩夹板岩、砂岩夹板岩等组成,变质相大致可分为两种,蓝闪- 绿片岩相与低绿片岩相。区内构造破碎带上石英脉十分发育,侵入岩及火山岩少 量发育,且岩浆目前活动较弱,主要构造线方向为北西~南东,二叠纪岩与石三 叠纪岩有较低程度变质,断裂与褶皱十分发育。 3地质构造对金矿成矿的影响 3.1成分含量 本矿区地质构造成分主要包括硫化物类、氧化物类、硅酸盐类、其他矿物类。金矿矿床形成需要几种必要物质,其中微量元素、同位素是金矿形成的两种重要 来源。首先,可根据测得的微量元素种类及含量推断金矿得以形成的原因与过程,

隐伏矿体预测的技术方法及其进展

第61卷 第1期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 2009年1月  隐伏矿体预测的技术方法及其进展 陈伟,王琳琳,李应栩 (北京科技大学土木与环境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矿产勘查出现了许多新的技术方法。总结了目前矿产勘查应用的新技术方 法和取得的成果,并对技术的进展做了展望。地球化学新技术方法主要有地气法、构造-地球化学填图法、地电化学法、同位素法及生物地球化学找矿法等法;地球物理新技术方法有高精度航空物探测量系统、可控源大地电磁测深、瞬变电磁法、小波放大技术等;综合预测新技术主要有成因矿物学预测法、流体包体研究、隐伏矿体综合预测技术等。勘查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以计算机的应用,并结合目前物理学方面的最新进展,来带动传统技术的进步。这些技术方法在实际应用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些方法也都有一定的局限性,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提高预测的准确性,来提高勘查的效率。 关键词:隐伏矿体;定位预测;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技术;综合预测 中图分类号:T D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172(2009)01-0025-04 Technology and D evelopm en t of Pred i cti n g Bli n d O re body CHEN W ei,WANG L inlin,L I Yingxu (Civil and Envir on ment Engineering school,UST B,Beijing 100038,China ) Abstract:There are s ome ne w technol ogy for surveying and exp l orati on with devel 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This paper su m up ne w technol ogy and results of surveying and exp l orati on at p resent .Ne w geoche m ical technol ogy have geogas,geoelectr oche m ical,tect onics 2geoche m ical mapp ing,and ne w geophysical technol ogies have high 2p recisi on aer o 2geophysical integrated survey,CS AMT,transient electr omagnetic method and wavelet analysis et al .Technol ogies of inte 2grated p redicti on mainly have genetic m ineral ogy;study on fluid inclusi on,integrated p redicti on on blind ore bodies et al .Devel opmental trend of exp l orati on technol ogy is that app licati on of computer and ne west devel opment in physics i m p r ove traditi onal technol ogy .The ne w technol ogies gain s ome succeed,but have s ome li m itati on .The next work is t o increase p recise and efficiency in exp l orati on . Key words:blind ore body;site p redicti on;geoche m istry;geophysics;re mote sensing;integrated p redicti on 作者简介:陈伟(1969-),男,博士研究生 隐伏矿体定位预测一直是矿产勘查领域中急迫而又艰 难的课题。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隐伏矿体定位预测具有技术研究探索性强的特点,要取得良好预测效果,必须重视新方法的应用。许多传统技术在找矿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局限性也很明显,为了提高勘查的准确性,应运而生了许多新技术和新方法。 1 传统技术方法 勘查技术主要分为地球化学、地球物理、遥感技术和综合预测技术。传统的地球化学技术主要是原生晕和次生晕[1]。20世纪90年代以来,李惠在深入研究原生晕分带理论的基础上,根据热液金矿床具有多期多阶段脉动叠加成晕特点,开创了原生叠加晕法,该模型为各矿区深部及外围盲矿体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和手段[2],并在山东金青顶金矿成功应用[3]。近年来原生叠加晕法又有新突破,发展为构造叠加晕法,并且在小秦岭杨寨峪金矿、文峪金矿、黑岚沟金矿、陕西太白金矿和山东乳山金青顶金矿得到成功应用[4]。原生晕法还在云南保山金厂河铜铁多金属矿、东天山石英滩 金矿田和个旧锡矿高松矿田取得很大成果[5-7] 。传统的地 球物理方法主要为电法、磁法和重力测量;传统的综合预测 方法中,国外采用的主要有,1)非地质标志估计法:如齐波夫定律、时律法;2)成矿地质标志法:如编码打分法,回归分析预测法;3)定量地质标志估计法:如逻辑信息法、特征分析 法、有利因素相关法;4)成因地质模型法等[8] 。国内预测隐伏矿体的方法主要有:有利因素相关法[9]、三联成矿预测方法[10]。 2 新技术方法 2.1 地球化学方法 除传统的原生晕法和次生晕法外,地球化学勘查还发展了一批寻找隐伏矿体(床)的新方法,如地气法、构造-地球 动力学填图法[11] 、地电化学法、同位素法及生物地球化学找矿法等。其中以地气法和地电化学法最为重要。 地气法又分为地气溶胶测量法、元素分子形式法[12-13]、元素活动态提取法(热磁法、有机络合物法)、酶浸析法和顺 磁共振法[14] 。是瑞典布利登矿业公司和伦德科学技术学院核物理系合作于20世纪80年代推出的在厚层覆盖区寻找隐伏矿床的找矿方法[15],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物理公司研制出名为元素分子形式法的地气找矿方法[16]。该方法在捷克斯洛伐克、芬兰、俄罗斯、蒙古、德国和其他一些国家成功

金矿的形成要有什么条件

金矿的形成要有什么条件 世界上的黄金宝藏,主要以岩金和沙金两种形态蕴藏于地下,此外还有伴生金.天体运行、地球形成、火爆发、古造山运动、岩浆喷涌、金元素从地核中被夹带喷薄而出等形成岩金;富含金元素的崇山峻岭,在日照风化、雷鸣电闪、狂风暴雨、山体滑坡、泥石俱下、洪水泛滥、河流稳水地段沉淀等形成沙金。 据科学的测定与推断,大约在二十六亿年前的太古代,火山喷发把大量的金元素,从地核中沿着裂隙,带到地幔和地壳中来,后经海洋沉积和区域变质作用,形成最初的金矿源.大约在一亿年前的中生代,因受强大力的作用,地壳变形褶,褶露出海面,金物质活化迁移富有集,形成金矿田,即我们所说的岩金. 在岩金富集地带,岩石氧化后往往留下许多自然金.地表浅层的岩金,经过数千万年的风化与剥蚀,岩石变为沙土.因金的性质稳定,因而被解离为单体,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又因其比重大,因而在河流的稳水处沉积下来,于是形成沙金矿.同时由于沙金具有亲和力,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由小滚大,形成大小不等的颗粒金.迄今为止,人类发现的最大的金块重达280公斤,它产于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州. 大自然变迁中形成的黄金矿床,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岩金矿床、沙金矿床和伴生矿床。在世界上,岩金、伴生金和沙金的储量比例,大约为:70:15:15。其中,岩金矿床,又可划分为若干成因类: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火山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热水溶滤型和变质砾岩型等。 各种类型的金矿床,在世界总储量中所占的比例,依次为:变质砾岩型56.2%,变质热液型12.4%,伴生金9.5%,沙金8.9%,岩浆热液型及火山热液型7.0%,热水溶滤型0.9%。 从全球范围来看,按金矿产出的大地构造单元来分,又可分为四类:地盾成矿区、地台及边缘成矿区、地槽褶皱带成矿区和环太平洋成矿带。其中,产于地盾的金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25.6--27.8%;古地台盖层局部中生代活化区,占1.1--1.3%,优地槽区,占12.9--15.6%;冒地槽区,占 1.1--1.2%;而古地台盖构造区,则占47.1--47.7% 大自然变迁中形成的黄金矿床,大致可划分为三大类:岩金矿床、沙金矿床和伴生矿床。在世界上,岩金、伴生金和沙金的储量比例,大约为:70:15:15。其中,岩金矿床,又可划分为若干成因类: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火山热液型、沉积变质型、热水溶滤型和变质砾岩型等。 金矿一般就是原来富集金的岩石经过岩浆热液或变质等作用使金再次富集,从而形成品味比较高的可供开采的见矿石啊!金一般和富含黄铁矿的石英脉有关 在宇宙很远的地方,有着比太阳系还大的恒星,他们在燃烧中,发生聚变反应,由氢到氦,再由氦到更重的金属,最后,当聚变到金这种物质时,恒星就会发生爆炸爆炸,把大量的金原子喷射到宇宙中。之后,由一个原子一个原子的组成大的物质, 在45亿年前,地球形成的时候,很多宇宙中的小天体带有一些金,在撞击地球的时候被熔化,由于金的密度大,于是,金便往地心下沉,所以现在挖金矿都在地下, 所以,也许在地心附近有大量的黄金。金矿的形成是地球形成时期的宝贵遗产,凡此类物质均被人类称之为金。地球形成时期由于超新星爆炸,制造了很多重金属元素,其中就包括金,

成矿理论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作用 —以波尔盖拉金矿床及高松山金矿床为例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成矿作用 —以波尔盖拉金矿床及高松山金矿床为例 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是金、银矿床的一种重要类型。按林格伦(1922,1933)对浅成热液的定义,这类矿床包括贵金属(碲化物或硒化物)、贱金属、汞和辉锑矿等矿床,矿床是在低温(小于200℃)和中压条件下从有火成喷气的含水溶液中形成的,是指发生在浅处并常在火山岩中定位的矿化体,常出现一些不协调的矿物组合,即在同一矿床中同时出现高温矿物组合和低温矿物组合。现代矿床学研究认为这类矿床普遍存在过较高的成矿温度(200~300℃),有时可达400℃,成矿压力低于112MPa。尽管如此,现在仍然沿用了/浅成低温这个术语,但概念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变化,并不意味着这类矿床必须形成于低温(如小于200℃)条件下。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包括火山、次火山热液矿床,热泉型矿床以及微细浸染型矿床。前两类矿床的成矿围岩通常为火山岩、次火山岩。后一类矿床的成矿围岩为碳酸盐岩和碎屑岩。本文将只讨论前两类矿床。目前比较流行的分类如下:Silberman等(1986)将浅成热液矿床划分为高硫和低硫的富矿囊型以及高硫和低硫热泉型;Heald等(1987)分为明矾石-高岭石型(酸性硫酸盐型)和冰长石-绢云母型;Bonham(1986)将这类矿床为低硫型、高硫型和碱性岩型。其中以Heald的分类和Bonham的分类应用最广。 1.成矿背景及成矿作用 浅成低温热液矿床形成的构造环境主要为岩浆弧和弧后的张裂带。这种岩浆既可以是陆缘岩浆弧,也可以是岛弧环境。这样的构造在全球主要有3条,即:环太平洋成矿带、地中海-喜马拉雅成矿带和古亚洲成矿带。在环太平洋东西两带均发育有火山、次火山内外两条带。在环太平洋东带,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除沿美洲西海岸岩浆弧分布外,在弧后几百公里有一条平行于火山弧的弧后引张带。该带在不同地段表现形式不同,在北美,表现为盆地-山脉省,正断层广泛发育,地堑(盆地)和地垒(山脉)相间平行排列,其双峰式火山作用表明拉张应力场的存在,系弧后裂谷作用早期阶段的表现。盆岭省为北美一条长700 km的裂谷系的一部分。包括哥伦比亚河玄武岩的运道岩墙和斯内克河平原西部的地堑。在南美的安第斯山脉东侧,有大片高原碱性橄榄玄武岩发育,说明在火山弧的内侧,弧后引张作用广泛存在。在西太平洋也存在两条成矿带,一条从日本列岛经我国台湾、菲律宾、加里曼丹岛、巴布亚新几内亚及所罗门群岛,形成于岛弧环境。日本的菱刈、串木野、春日,中国台湾的金瓜石矿及新西兰的豪拉基矿带,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波尔盖拉矿均

金矿地质资源特征

金矿地质资源特征 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 (一)岩金矿床 1、我国岩金矿床成矿的层控特征(1)大多数岩金矿床产在一定的构造环境的某一特定含矿建造中。矿床(点)密集分布,成群成带产出,其延伸与地层产状总体是一致的。(2)矿化围岩的含金丰度往往大于地壳中同类岩石丰度值的几倍至数十倍。(3)多数金矿矿体与围岩的同位素组合特征基本相似。如省小岭地区文峪金矿,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 1.35‰,砦峪矿区硫同位素δ34S为1.55‰,金洞岔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3.58‰,而两矿区地层δ34S为3.39‰,表现出矿石硫与地层硫特点相似。以此说明容矿层往往是矿源层。(4)我国岩金矿床产出的地层以太古宇为主,其次为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均有 金矿产出,但发育程度不一。矿化围岩有变质岩、沉积岩、火成岩类,其矿化情况各异。现就其主要矿化密集区的层控性概述如下: (1)华北地台金矿成矿域本区金矿床(点)集中分布于板块的边缘及基底构造层的隆起 区,并且主要产于太古宇结晶基底的中深变质岩系中。①燕山金矿密集区金矿集中分布于山海关及密云隆起区,容矿岩层为太古宇迁西群马兰峪组。该组混合岩化作用较强。岩层含 金丰度0.7~0.83×10-6,高于同类岩石的25~200倍。本区已知金矿床(点)115处,有109个产于本岩层中。②辽西建平-北票金矿密集区区金矿床(点)80%以上集中分布 于建平隆起区。容矿岩层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的斜长角闪岩及斜长角闪片麻岩类。③夹皮沟金矿田金矿床主要产于太古宇群三道沟组下部的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 角闪岩及角闪岩中。围岩含金丰度值平均41.5×10-9。根据320个硫同位素的研究,矿石硫δ34S平均为5.6‰;围岩硫δ34S为2.1‰。二者相近,硫源相同。④小岭金矿田:金矿围岩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等。岩层含金丰度值平均为1.24×10-9。金矿δ34S平均为2.71‰,两者近乎相等,具密切 成生关系。上述各区容矿围岩,经原岩恢复为基-中基性火山岩建造。岩石呈黑绿色,亦称绿色岩系。这套含金建造是本区金矿的原始矿源层。它不仅是变质热液型金矿的矿源层,而且也是本区其他类型金矿的重要矿源层。 (2)江南古陆金矿成矿带金矿主要分布于江南古陆的雪峰隆起与幕府山隆起两区。其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