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护理学备课教案
《老年护理》教学教案

《老年护理》教学教案一、第一章:老年护理概述1. 教学目标:了解老年护理的定义、重要性以及基本原则。
掌握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
理解老年护理的服务内容和目标。
2. 教学内容:a. 老年护理的定义与重要性b. 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c. 老年护理的原则与服务内容d. 老年护理的目标与挑战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老年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原则。
b.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年护理的实际应用。
4. 教学评估:a.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加深对老年护理的理解。
b.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二、第二章: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护理1. 教学目标: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及其对护理的影响。
掌握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
2. 教学内容:a.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b.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其护理方法c. 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要点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和常见疾病。
b. 实践操作法:演示老年人日常生活护理技巧。
4. 教学评估:a.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其护理方法。
三、第三章: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1. 教学目标: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及其对护理的影响。
掌握老年人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内容:a. 老年人的心理变化b. 老年人心理护理的方法和技巧c. 老年人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和心理护理方法。
b. 角色扮演法:模拟老年人心理护理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教学评估:a.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关注老年人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方法。
b.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模拟场景中的表现,提高心理护理能力。
四、第四章:老年人的社会需求与护理1. 教学目标:了解老年人的社会需求及其对护理的影响。
掌握老年人社会护理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内容:a. 老年人的社会需求b. 老年人社会护理的方法和技巧c. 老年人社交活动的组织与策划3. 教学方法:a. 讲授法:讲解老年人的社会需求和social care 方法。
老年护理学教学案

一、教学目标:1.了解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变化的特点;2.掌握老年人生理健康的评估和护理;3.掌握老年人心理健康的评估和护理;4.了解老年人社会养老服务的组织和实施。
二、教学内容:1.老年人的生理特点1)老年人的生理变化2)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变化3)老年人的常见疾病与护理2.老年人的心理特点1)老年人的心理变化2)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评估3)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护理3.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1)老年人的社会工作2)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组织与实施3)老年人的居家护理服务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给学生讲授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变化的特点,以及评估和护理的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深入理解老年人的特点和护理方法,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讨论法:进行老年护理学相关的话题讨论,促进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四、教学步骤:1.老年人的生理特点1)讲解老年人的生理变化,如骨骼、心血管、消化、泌尿、呼吸等系统的变化。
2)讲解老年人的免疫系统变化及其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
3)讲解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中风等疾病的护理。
2.老年人的心理特点1)讲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如认知能力、记忆力、情绪等方面的变化。
2)讲解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如老年抑郁、老年痴呆等心理健康问题的评估。
3)讲解老年人心理健康护理的方法,如心理支持、疏导情绪等。
3.老年人的社会养老服务1)讲解老年人的社会工作,如社区照料中心、养老院等。
3)讲解老年人的居家护理服务,如居家照料、病情监测等。
五、教学资源:1.老年护理学教材、教具等。
2.案例分析、讨论题,提供老年人护理相关的案例。
六、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检测学生对老年护理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通过实践操作,考察学生对老年人生理、心理和社会养老服务的评估和护理能力。
3.通过小组讨论和个人总结,评价学生对老年护理学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老年护理教案设计模板

一、课程名称:老年护理学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老年化的概念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 了解老年护理的特点和原则。
- 熟悉老年常见疾病的护理措施。
2. 技能目标:- 学会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
- 掌握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操作技能。
- 提高与老年人沟通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老年人的关爱之心。
- 增强学生的职业责任感。
三、教学内容:1. 老年化概述2.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3. 老年人心理护理4. 老年人生活照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老年护理学的意义和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对老年人的关爱经历和感悟。
(二)讲授新课1. 老年化概述- 老化的概念- 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老年护理的特点2. 老年人常见疾病及护理- 心血管疾病-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内分泌系统疾病- 骨关节疾病- 肿瘤疾病3. 老年人心理护理- 老年人心理特点- 老年人心理问题的表现- 老年人心理护理的方法4. 老年人生活照料- 个人卫生护理- 日常生活照料- 安全护理(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老年护理案例,引导学生分析。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护理方案。
(四)实践操作1. 教师示范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操作。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提问和讨论情况。
2. 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提问、作业等形式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技能操作能力:通过实践操作环节考察学生的护理技能。
4. 情感态度:观察学生对老年人的关爱之心和职业责任感。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 老年护理操作模型、病案等教学辅助工具。
3. 网络资源、视频资料等。
注:本模板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老年护理教案设计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老年护理学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老年护理的基本概念、特点及重要性。
(2)了解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常见疾病。
(3)熟悉老年护理的评估、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2. 技能目标:(1)能够进行老年人的健康评估。
(2)掌握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技术。
(3)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爱老年人、尊重老年人的情感。
(2)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常见疾病。
(2)老年护理的评估、诊断、治疗及预防措施。
(3)老年人的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
2. 教学难点:(1)老年护理评估的准确性。
(2)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技术。
(3)老年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的实施。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及常见疾病。
(2)阐述老年护理的重要性。
2. 课堂教学(1)老年人护理评估1)讲解老年护理评估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示范老年护理评估的操作。
3)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2)老年人常见疾病护理1)讲解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
2)示范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技术。
3)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老年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1)讲解老年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2)示范老年心理护理和康复护理的操作。
3)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3. 总结与反思(1)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2)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总结学习收获。
(3)提出改进措施,提高教学效果。
五、课后作业: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巩固所学知识。
2. 查阅资料,了解老年人常见疾病的护理进展。
3. 思考并撰写一篇关于老年护理的论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出勤率、参与度、合作精神等。
2. 课后作业:完成质量、创新性等。
3. 实践操作:操作技能、规范程度等。
4. 综合评价:根据学生在课堂、课后和实践中的表现,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老年护理学备课教案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 掌握老化的概念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老年护理的特点。
2. 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以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作为重要的护理目标。
[教学重点]老化的概念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健康老龄化的内涵和积极老龄化的目标。
[教学难点] 老年护理的特点[教学手段] 利用PPT课件,讨论[教学课时] 4课时(其中: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一、老化的概念及其特点(一)老化的概念老化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引起机体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表现。
(二)老化的特点(丘比特)特征1.累积性;2.普遍性;3.渐进性;4.内生性;5.危害性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一)老年年龄的划分1、根据WHO的规定,WHO二条标准:(1)发达国家>65岁为老年人(2)发展中国家>60岁为老年人2、WHO新通用标准:<44岁青年人45-59岁中年人60-74岁年轻老人75-89岁老老年人> 80岁高龄老人> 90岁很老的老年人长寿老人3、中国现用标准(中华老年医学会1982年通过)年龄分期称谓45-59岁老年前期中年人60-89岁老年期老年人≥80岁老年期老龄老人≥90岁长寿期长寿老人≥100岁长寿期百岁老人三、人口老龄化(一)人口老龄化的常用指标1、老年人口系数2、老年人口负担系数3、老龄化指数4、长寿水平5、平均期望寿命6、健康期望寿命(二)老龄化国家(地区)的划分标准:根据WHO的规定1.发达国家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该国家(地区)人口总数的7%;2.发展中国家标准60岁以上人口数量占该国家(地区)人口总数的10%(三)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1.世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1)世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2)以发展中国家为主(3)区域分布不均衡(4)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5)女性老年人增长速度快(6)高龄老年人快速增长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1)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3)区域分布不均衡我国人口环境是未富先老(4)城乡倒置(5)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6)女性老年人比例高(7)文化程度低(8)婚姻状况稳定(9)我国人口的发展是未富先老(四)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1.社会负担加重2.社会保障费用增加3.现有产业结构需要调整4.传统养老模式受到影响5.保健服务需求增加6.老龄工作急需大力加强(五)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1.健康老龄化的背景、概念、内涵(1)老年人个体的健康(2)老年人的家庭健康(3)老年群体的整体健康(4)社会环境健康2.积极老龄化(1)目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2)工作格局: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3)发展策略:A.将老龄事业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B.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C.发展老年人福利事业;D.营造全社会的敬老、养老、助老的风气。
老年护理学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老年护理学的基本概念、老年人群的生理、心理特点,掌握老年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护理程序。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老年护理的基本操作技能,如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饮食护理等。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关爱老年人,提高护理职业道德素养。
教学重点:1. 老年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护理程序。
2. 老年人群的生理、心理特点。
教学难点:1. 老年护理操作技能的掌握。
2. 老年人群心理护理的技巧。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老年护理操作视频、案例资料。
2. 学生准备:提前预习教材,了解老年护理学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老年护理学的定义和发展历程。
2. 学生分享自己对老年护理学的认识。
二、讲授新课1. 老年护理学的基本概念- 介绍老年护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任务。
- 阐述老年护理学在护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 老年人群的生理、心理特点- 介绍老年人群的生理变化,如器官功能减退、代谢减慢等。
- 分析老年人群的心理特点,如记忆力减退、情绪波动等。
3. 老年护理的基本原则和护理程序- 阐述老年护理的基本原则,如整体护理、个性化护理等。
- 介绍老年护理的程序,包括评估、诊断、计划、实施、评价等步骤。
三、实践操作1. 教师演示老年护理操作技能,如生命体征监测、体位护理、饮食护理等。
2. 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四、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老年护理问题。
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解决方案。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老年护理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反思自己在老年护理方面的不足。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老年护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参与度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
2. 教师关注学生的反馈,提高教学质量。
老年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老年护理学二、授课班级:护理学XX班三、授课教师:XXX四、授课时间:XX年XX月XX日五、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掌握老化的概念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2)了解老年护理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3)熟悉老年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
2. 能力目标:(1)具备对老年人进行健康评估的能力。
(2)能够根据老年人的需求制定护理计划。
(3)提高与老年人沟通的技巧。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关爱老年人的情感。
(2)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教学内容:1. 老年化的概念及老年人年龄划分标准2. 老年护理的特点3. 老年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4. 老年人的健康评估5. 老年护理计划的制定6. 老年人与护士的沟通技巧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系统讲解老年护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病例,让学生掌握老年护理的实践应用。
3. 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就老年护理中的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老年护理的实践过程。
八、教学过程:1. 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老年护理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2)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2. 讲授(1)老年化的概念及老年人年龄划分标准(2)老年护理的特点(3)老年常见疾病的护理方法3. 案例分析(1)教师提出典型病例,引导学生分析病例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提出护理方案。
4. 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老年护理中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
5. 角色扮演(1)学生分组扮演不同角色,模拟老年护理实践过程。
(2)教师点评,总结角色扮演中的优点和不足。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提出自己的疑问。
九、教学评价:1. 学生对老年护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和角色扮演中的表现。
3. 学生对老年护理实践的兴趣和热情。
老年护理教学教案模板范文

一、课程名称:老年护理学二、课时安排:2课时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掌握老化的概念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 了解老年护理的特点和重要性。
- 熟悉老年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评估要点。
2. 技能目标:-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老年护理评估。
- 掌握老年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
- 具备为老年人进行日常照护的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老年人的关爱和尊重。
-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1. 老年的概念和年龄划分标准。
2. 老年护理的特点和重要性。
3. 老年疾病的临床特点及护理评估要点。
五、教学难点:1. 老年护理评估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老年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以“老龄化社会与老年护理”为主题,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了解我国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和老年护理的重要性。
2. 讲授新课:- 老年的概念和年龄划分标准- 老年护理的特点和重要性- 老年疾病的临床特点3. 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老年护理评估的要点和老年常见疾病的护理要点。
4. 课堂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老年护理中的常见问题,如跌倒、坠床、压疮等,并探讨相应的护理措施。
第二课时1. 复习巩固:-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并进行课堂提问。
2. 技能训练:- 分组进行老年护理技能训练,如测量血压、血糖、协助老人更衣等。
3. 模拟演练:- 模拟真实场景,让学生进行老年护理操作演练。
4. 总结反思:-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课堂参与度、讨论积极性、回答问题准确性。
2. 技能考核:- 老年护理技能操作考核。
3. 课后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如撰写老年护理案例分析报告等。
八、教学资源:1. 教材:- 《老年护理学》2. 多媒体资源:- 图片、视频、案例分析等。
3. 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 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老年护理操作训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教学目标]1. 掌握老化的概念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老年护理的特点。
2. 学习过程中应注意以实现“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作为重要的护理目标。
[教学重点]老化的概念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
健康老龄化的内涵和积极老龄化的目标。
[教学难点] 老年护理的特点[教学手段] 利用PPT课件,讨论[教学课时] 4课时(其中:第一节2课时,第二节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老年人与人口老龄化一、老化的概念及其特点(一)老化的概念老化是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产生的一系列人体结构和功能上的退行性变化,引起机体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渐减退的表现。
(二)老化的特点(丘比特)特征1.累积性;2.普遍性;3.渐进性;4.内生性;5.危害性二、老年人的年龄划分标准(一)老年年龄的划分1、根据WHO的规定,WHO二条标准:(1)发达国家>65岁为老年人(2)发展中国家>60岁为老年人2、WHO新通用标准:<44岁青年人45-59岁中年人60-74岁年轻老人75-89岁老老年人> 80岁高龄老人> 90岁很老的老年人长寿老人3、中国现用标准(中华老年医学会1982年通过)年龄分期称谓45-59岁老年前期中年人60-89岁老年期老年人≥80岁老年期老龄老人≥90岁长寿期长寿老人≥100岁长寿期百岁老人三、人口老龄化(一)人口老龄化的常用指标1、老年人口系数2、老年人口负担系数3、老龄化指数4、长寿水平5、平均期望寿命6、健康期望寿命(二)老龄化国家(地区)的划分标准:根据WHO的规定1.发达国家的标准:65岁以上人口数量占该国家(地区)人口总数的7%;2.发展中国家标准60岁以上人口数量占该国家(地区)人口总数的10%(三)世界人口老龄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1.世界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1)世界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加快(2)以发展中国家为主(3)区域分布不均衡(4)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5)女性老年人增长速度快(6)高龄老年人快速增长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趋势(1)我国老龄人口绝对值为世界之冠(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3)区域分布不均衡我国人口环境是未富先老(4)城乡倒置(5)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6)女性老年人比例高(7)文化程度低(8)婚姻状况稳定(9)我国人口的发展是未富先老(四)中国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影响1.社会负担加重2.社会保障费用增加3.现有产业结构需要调整4.传统养老模式受到影响5.保健服务需求增加6.老龄工作急需大力加强(五)健康老龄化与积极老龄化1.健康老龄化的背景、概念、内涵(1)老年人个体的健康(2)老年人的家庭健康(3)老年群体的整体健康(4)社会环境健康2.积极老龄化(1)目标: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2)工作格局: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3)发展策略:A.将老龄事业纳入当地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划中;B.加强社区建设,完善社区服务功能;C.发展老年人福利事业;D.营造全社会的敬老、养老、助老的风气。
第二节老年护理学概述一、老年护理老年护理是以老年人群为服务对象,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
二、老年护理学定义老年护理学是研究、诊断和处理老年人对自身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的学科。
三、老年护理的发展(一)国外老年护理发展(二)中国老年护理发展四、老年护理的范畴1.老年护理主要工作与目标,2.老年护理场所,3.老年护理人员角色五、老年护理的特点(一)健康老年人的护理特点:1.老年人的生理特点与护理2.老年人的心理特点与护理3.老年社会问题与护理(二)患病老年人的护理特点1.病史采集困难且参考价值小2.临床表现不典型3.多种疾病同时存在4.病程长、恢复慢、并发症多5.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六、老年护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一)职业素质1.高度的责任心、爱心、耐心及奉献精神2.“慎独”3.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合作精神(二)业务素质1.具有博、专兼备的专业知识2.具有准确、敏锐的观察力和正确的判断力第二章老年人各系统的老化改变[教学目标]1. 掌握老年人各系统老化的主要改变表现特点。
2. 学习过程中应加强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通过分析推理、比较区别等方法来理解各系统的老化改变与老年性疾病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老年人的感觉器官、循环系统的老化改变特点。
[教学难点] 老年人内分泌、神经系统的老化改变特点。
[教学手段] 利用PPT课件,讨论[教学课时] 4课时(其中:第1节—第3节为2课时,第4节—第8节为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感觉器官的老化改变1.视力、听力减退,出现老视、耳聋。
2.嗅觉、味觉、痛觉、温觉及触觉感觉迟钝→对不良刺激的防御和抵抗力下降,易发生外伤。
3、皮肤衰老的特征 40~50 开始老化(1)皮肤出现皱纹、松弛、变薄。
(2)下眼睑出现“眼袋”。
(3)皮肤干燥、多屑、粗糙,指甲变脆,趾甲增厚变弯。
(4)头发脱落、稀疏。
(5)皮脂腺及汗腺分泌减少。
(6)皮肤浅感觉功能减弱,皮肤表面的反应性减低、皮肤抵抗力降低。
(7)老年色素斑见于面部、手背、前臂。
第二节呼吸系统的老化改变1.咳嗽反射减弱,支气管粘膜清除异物能力减低,易出现咳嗽、排痰困难。
2.老年肺:肺泡数量减少、弹性降低,支气管壁变硬3.桶装胸形成,呼吸肌萎缩,呼吸效能降低。
→呼吸道阻塞、呼吸功能下降。
第三节消化系统的老化改变1.牙齿脱落、唾液分泌减少、味觉减退、吞咽功能下降,→影响食物的摄入和消化。
2.食管粘膜及平滑肌逐渐萎缩,蠕动性收缩减少,食道下端括约肌松弛,排空延迟,食管扩张,→吞咽困难、食物残留、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癌。
3.胃液分泌减少,胃肠蠕动减慢,肠壁肌萎缩,引起消化不良、便秘。
4.肝细胞变性、数量减少,结缔组织增加→纤维化→合成蛋白能力下降。
肝细胞内各种酶的活性降低,对内、外毒素的解毒功能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及肝损害→药物性肝炎。
第四节循环系统的老化改变1.心脏改变:左室肥厚,左室腔相对变小,心肌细胞供需不平衡。
心肌细胞结构改变→心肌收缩力↓→心输出量下降→重要脏器血流量(心、脑、肾)↓2.血管与血压的改变血管僵直、断裂,动脉弹性下降,大动脉迂曲、延长→血压↑。
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升高→动脉栓塞。
3.心脏电生理的改变窦房结起搏功能衰退,传导系统退行性变→心率减慢,易发生房室传导阻滞。
4.心电图改变:心肌细胞和传导系统退行性变导致:P波振幅降低 P-R间期轻度延长 QRS波电轴左偏Q-T间期延长 T波低平。
第五节泌尿系统的老化改变1.肾动脉粥样硬化,肾脏血流量减少。
2.肾脏功能下降尿酸的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均下降。
3.膀胱肌肉萎缩,容量减少。
易出现尿频、尿失禁、夜尿量增多等。
4.尿道:女性尿道腺体的腺上皮分泌粘液减少,尿道抗菌能力减弱,易发生尿路感染。
男性因前列腺增生,压迫尿道引起尿路梗阻,易发生排尿不畅,排尿困难。
第六节内分泌系统的老化改变各种激素分泌减少,激素调节功能减弱,易出现内分泌紊乱而引起疾病,如骨质疏松、前列腺增生、糖尿病等。
第七节运动系统的老化改变(一)骨骼骨质密度减少导致骨质疏松,出现脊柱弯曲、变短,身高降低。
易发生变形和骨折。
骨的新陈代谢缓慢,骨的修复与再生能力逐渐减退。
骨折愈合时间较长,不愈合的比例增加。
(二)关节关节的退行性改变,尤以膝关节、腰和脊柱最明显。
关节及韧带的老化和退行性变 --- 关节活动范围缩小,(三)肌肉肌肉萎缩、肌力减退 ---易疲劳,腰酸腿痛。
活动减少,肌肉无力。
第八节神经系统的老化改变脑组织萎缩,神经细胞数量减少,脑血管硬化等改变,使老年人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老年性痴呆发病率高。
第三章老年人的健康保健[教学目标]1. 掌握老年保健的概念。
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
老年保健的策略与措施。
2. 学习过程中注意以“指导老年人进行自我保健”作为重要的护理目标,加强知识、技能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老年保健的概念,老年保健的策略与措施。
[教学难点] 老年保健的策略与措施。
[教学手段] 利用PPT课件,讨论[教学课时] 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概述一、老年保健的概念老年保健:是指在平等享用卫生资源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使老年人得到基本的医疗、护理、康复、保健等服务,以维护和促进老年人健康为目的,发展老年保健事业。
二、老年保健的目标:健康老龄化:1、保持老年期活跃而具有独立活动能力,2、即最大限度地延长老年期健康的时段,3、缩短带病期、伤残期、改善身心健康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健康预期寿命。
即老龄人口健康化三、老年人保健需求的特点1.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特点(1)社区是实施老年保健的最主要场所;(2)家庭养护是老年人保健的主要方式;2.老年人对保健服务和福利设施需求的特点;四、老年保健的重点人群高龄老人独居老人丧偶老人患病的老年人新近出院的老年人精神障碍的老年人第二节老年保健的发展一、国外老年保健的发展(一)国外老年保健的发展英国美国日本(二)国内老年保健的发展1996年10月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三节老年保健的基本原则、任务和策略一、老年保健的基本原则1.保健的预防为主的原则老年保健应集健康教育、预防、治疗、康复、保健于一体,充分发挥老年人的主观能动性,做到自我保健、家庭保健、社区保健相结合,共同担负起老年保健职责。
2.保健的全面性原则老年人的健康包括身体、心理、社会三方面。
全面性多层次:躯体、心理、精神健康多阶段:疾病或残障的治疗;疾病的预防和康复3.保健的区域化原则(服务社区化)家庭保健和家庭帮助;日间医疗服务;日间护理;提供交通和护送服务;为老人制定营养方案;开展各种健康教育、文娱、体育活动。
4.保健的费用分担原则政府财政、单位和个人分别承担保险公司的保险金补偿一部分5.保健的个体化原则6.保健的功能分化原则老年保健的功能分化是随着老年保健的需求增加,在对老年保健的多层次性有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对老年保健的各个层面有足够的重视,在老年保健的计划、组织和实施及评价方面有所体现。
7.保健的联合国老年政策原则(1)独立性原则(2)参与性原则(3)保健与照顾原则(4)自我实现与自我成就原则二、老年保健的任务(一)老年人医院或老年病房的保健护理(二)中间服务机构中的保健护理(三)社区家庭中的医疗保健护理三、老年保健的策略与措施(一)老年保健的策略“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教”(二)老年保健的措施1.国家在老年保健方面的举措2.老年自我保健(1)自我保健的意义(2)自我保健的具体措施:自我预防自我观察自我治疗自我护理定期健康体检(3)自我保健的注意事项(二)老年保健的措施3.家庭保健4.社区保健(1)开展社区保健的意义;(2)开展社区保健的具体方法第四章老年人的心理卫生[教学目标]1. 掌握老年人的心理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