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获得性肺炎

合集下载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是指在社区环境中获得的肺炎,不包括医院内感染或长期护理机构中的感染。

CAP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感染,可由多种病原体引起,包括细菌、病毒和真菌。

正确的诊断对于CAP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因此,建立明确的诊断标准对于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CAP的诊断需要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根据美国胸科学会/感染病学会(ATS/IDSA)发布的指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表现,CAP的临床表现常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等症状。

对于老年患者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CAP的临床表现可能不典型,需要特别注意。

2. 影像学检查,胸部X线或CT检查是诊断CAP的重要手段。

通常CAP在X线或CT上表现为肺部实变、浸润、渗出等病变。

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CAP的诊断。

3.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痰培养、血培养等实验室检查有助于确定CAP的病原体。

细菌性CAP的患者常表现为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水平升高。

病原体的培养和PCR 检测可以帮助确定CAP的致病菌种类。

4. 临床评分,根据CAP的严重程度和预后风险,医生可以使用临床评分系统(如CURB-65评分、Pneumonia Severity Index)来评估CAP患者的病情。

这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和确定住院的需求。

除了上述诊断标准外,对于CAP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呼吸道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栓塞、肺炎支原体感染等。

此外,对于CAP 合并其他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还需要进行相应的器官功能检查和评估。

总之,CAP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

对于CAP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医生应当熟悉并准确应用CAP的诊断标准,以提高CAP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菌血症
糖尿病 肿瘤
单身、失业、吸烟
类固醇和支气管舒张剂治疗
神经系统疾病
社区获得性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炎(CAP)
病理学
大叶性病变:以叶间胸膜为界 病变局限叶、段;分充血期、 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 散期;四期未必按时序出现, 可几期同时出现;典型病变常 见于肺炎链球菌感染,而肺炎 克雷白杆菌、流感嗜血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其 它链球菌的肺炎,亦可呈现大 叶性病变
社区获得性肺炎(CAP)
痰细菌学检查标本的采集、送检和实验室处理(草案) 采集:⑴时机:治疗前;⑵方法:先漱口,深咳嗽,取脓 性痰;⑶无痰时,雾化吸入高渗盐水导痰,可检查分支杆 菌和卡氏肺孢子虫;⑷分支杆菌、真菌检查应收集3次清 晨痰标本;⑸通常细菌,先做细胞学筛选,1次即可 送检: ⑴ ≯ 2小时; ⑵延迟送检或待处理标本,应置于 4℃保存(疑似肺炎链球菌感染不在此列),≯24小时 实验室处理: ⑴脓性部分涂片作革兰氏染色,挑取合格 标本; ⑵接种于琼脂和巧克力两种培养基(标准4区划线 法半定量培养),必要时选加其它; ⑶涂片油镜见典型 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形态,有诊断价值; ⑷合格 标本:鳞状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多核白细胞<25 个/低倍视野,或二者之比< 12.5
影响CAP病原体分布的宿主因素(表1)
因素或状态 酒精中毒 近期抗菌药治疗 COPD或吸烟 口腔卫生不良 住在护理院 流感 结构性肺病 接触鸟或动物 流感流行 吸入或毒瘾 常见病原体 肺炎链球菌、厌氧菌、G- 杆菌、结核杆菌 耐药肺炎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卡他莫拉菌
厌氧菌 肺炎链球菌、嗜血流感杆菌、厌氧菌、
显微镜检 FA(嗜肺 军团菌)

《社区获得性肺炎》课件

《社区获得性肺炎》课件

常见病原菌
常见的病原菌包括肺炎链球 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症状和诊断
1 典型症状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典型症 状包括咳嗽、发热、胸痛 等。
2 诊断方法
诊断方法主要包括临床表 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 查和实验室检查。
3 鉴别诊断
社区获得性肺炎需要与其 他呼吸道感染或肺部疾病 进行鉴别诊断。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原则和药物
治疗原则
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原则包 括早期诊断、合理用药和个体 化治疗方案。
药物分类和作用机制
常用的药物分类包括抗生素、 抗病毒药物和抗真菌药物,作 用机制各不相同。
常用药物
常用的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 菌素、大环内酯类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常见并发症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并发症包 括肺脓肿和肺栓塞等。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中感染的肺炎病,其发病原因和感染途径有多种, 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什么是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定义
社区获得性肺炎指在社区中 感染的肺炎,与医院没有直 接相关。
发病原因和感染途径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发病原因 可以是细菌、病毒或真菌感 染。感染途径主要是呼吸道 传播。
预防措施
预后和生活保健
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措施包括 接种疫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措施, 同时注意生活保健,保持健康的 生活方式。
结语
1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害和重要性
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危害和重要性,有助于提高认识并采取预防措施。
2
建议和调研建议
建议加强公众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认识和预防,开展相关调研。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是指在社区中获得的、在医院外发生的肺炎。

它是一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通常由细菌、病毒或真菌引起。

正确的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因此,了解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标准对临床医生至关重要。

一、临床表现。

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通常表现为急性起病,伴有发热、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可能伴有呼吸困难、乏力、全身不适等症状。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仔细询问患者病史和症状,对相关症状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以便进行正确的诊断。

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一般情况、皮肤粘膜、呼吸情况等,并进行心、肺、腹部等系统的详细检查。

通过体格检查,医生可以发现患者的呼吸频率、心率、肺部啰音等情况,从而辅助诊断。

三、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是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

X线检查可以帮助医生发现肺部实变、浸润、渗出等病变,有助于确定病变的范围和部位。

此外,CT检查也可以提供更加详细的影像学信息,对于复杂病例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四、实验室检查。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断还需要借助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血生化、痰培养、血培养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炎症指标、病原体情况等,有助于确定诊断和治疗方案。

五、其他辅助检查。

对于部分疑难病例,可能需要进行其他辅助检查,如支气管镜检查、支气管肺泡灌洗、病原体抗原检测等,以帮助确定诊断。

综上所述,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需要综合运用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估。

只有正确的诊断,才能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因此,医生在临床实践中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合理选择检查手段,以期早日确诊并制定科学的治疗方案。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

3
CAP的定义和诊断
一、定义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指在 医院外罹患的感染性肺实质炎症(含肺泡壁,即广义上的肺间 质),包括具有明确潜伏期的病原体感染而在人院后平均潜伏 期内发病的肺炎。
2024/1/4
4
CAP的定义和诊断
二、成人CAP的发病率及病死率
9
2024/1/4
10
02 Part Two CAP病情严重程度评价、住 院标准及重症CAP诊断标准
2024/1/4
11
CAP病情严重程度评价、住院标准及重症 CAP诊断标准
一、CAP病情严重程度评价
严重程度评分表 • CURB-65(C:意识障碍,U:尿素氮,R:呼吸,B:血压,
65:年龄) • CRB-65 • 肺炎严重指数(pneumonia severity Index ,PSI) • CURXO评分 • SMART-COP评分
2024/1/4
49
07 Part seven 特殊类的CAP
2024/1/4
50
特殊类型CAP
一、特殊病原体
病毒性肺炎 • 常见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
毒、人偏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 • 2009以来 H1N1与季节性病毒株H3N2共同流行。 • 近年人感染禽流感(H5N1、H7N9、H10N8)肺炎和输
入性中东冠状病毒肺炎(MERS)出现。 • 结合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早期诊断、早期抗病毒及
合理的支持对症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手段。
2024/1/4 51
2024/1/4
52
特殊类型CAP
一、特殊病原体
军团菌肺炎 • 易感人群:老年、男性及吸烟者、伴有慢性心肺基础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简称CAP),是指在社区或家庭环境中感染的一种肺部感染疾病。

它是一种由不同的病原体引起的肺部感染,通常表现为咳嗽、胸痛、咳痰、发热等症状。

以下是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相关名词的解释。

1. 社区获得性肺炎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中被某种病原体感染引发的肺部感染。

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微生物。

CAP 通常由呼吸道内的细菌引起,例如肺炎链球菌等。

2. 病原体 (Pathogen)病原体是指能引起疾病的任何生物体。

在社区获得性肺炎中,病原体可以是细菌、病毒、真菌或其他微生物。

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肺炎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方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3. 肺炎链球菌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肺炎链球菌是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

它是一种球状细菌,常常存在于上呼吸道和咽喉部位。

肺炎链球菌感染可以导致肺炎等严重疾病,特别是在年轻儿童、老年人和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中。

4. 临床症状 (Clinical Symptoms)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症状通常包括咳嗽、胸痛、咳痰、发热等。

其他症状可能还包括气促、乏力、全身不适等。

病情重的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呼吸困难、嗜睡、意识障碍等严重症状。

5. 诊断 (Diagnosis)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通常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结果。

医生可以通过听诊肺部、进行血液检查、咳痰培养或胸部X光等来确定诊断。

有时还可能需要进行病原体的分离与鉴定。

6. 抗生素 (Antibiotics)抗生素是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药物。

针对不同的病原体,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根据患者的年龄、病情和抗生素耐药性等因素,医生也可能会调整抗生素的种类和剂量。

7. 预防 (Prevention)预防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有效方法是接种相关疫苗。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新认识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新认识

临床研究进展
个体化治疗策略
随着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的认识加深,研究者们正在探索个体化治疗策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原体类型、病情严 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
联合治疗研究
针对一些难治性或复发性肺炎,研究者们正在研究联合治疗策略。联合治疗旨在通过多种药物的协同作用,提高对病 原体的清除效果,降低耐药性的产生。
临床实践指南更新
随着研究进展的不断更新,相关的临床实践指南也在不断修订和完善。这些指南为临床医生提供了治疗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最新建议和标准操作流程,有助于提高治疗的一致性和效果。
科研成果与展望
科研成果
近年来,科研人员在社区获得性肺炎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这些成果包括对病原体致病机制的深入了解、 新型诊断技术的开发以及治疗策略的改进等。这些成果为进一步推动社区获得性肺炎的防治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持。
影像学检查
02
03
实验室检查
X线或CT显示肺部斑片状浸润影 或实变影。
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 例增加,C反应蛋白升高。
鉴别诊断
肺结核
肺结核患者常有低热、盗汗等结 核中毒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肺 部结节或肺门淋巴结肿大,痰液
检查可发现抗酸杆菌。
肺癌
肺癌患者常有长期吸烟史,影像学 检查可见肺部肿块或肺门淋巴结肿 大,痰液或支气管镜活检可确诊。
预防措施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01
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减少病原体在空气中的浓
度。
加强个人防护
02
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避免接触病人,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提高免疫力
03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

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解释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下发生的肺炎,是一种由细菌、病毒或其他微生物引起的呼吸道感染。

以下是社区获得性肺炎名词的解释:1. 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中获得的肺炎,包括细菌性、病毒性、真菌性和其他类型的肺炎。

病人通常在发生症状的48小时内就就诊。

2.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是一种高度传染性的病毒性肺炎,可引起肺功能衰竭和死亡。

SARS在2002-2003年间爆发,并造成全球大规模传播。

3. 中东呼吸综合征(Middle East Respiratory Syndrome,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是一种由冠状病毒引起的病毒性呼吸系统疾病,于2012年在沙特阿拉伯最早被报告。

该病毒可导致严重的肺部感染,并且有致命的风险。

4. 流感(Influenza)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感染,表现为发热、咳嗽、头痛和疲劳等症状。

流感病毒可以引起全球性大流行。

5. 病原菌(Pathogen)病原菌是指可以引起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

6. 化疗(Chemotherapy)化疗是使用化学药物来治疗癌症或其他疾病的方法。

化疗药物通常会破坏正常细胞和癌细胞,导致一些副作用。

7. 抗生素(Antibiotics)抗生素是一类可以杀死或抑制细菌生长的药物。

它们可以用于治疗细菌感染,但对病毒感染无效。

8.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免疫系统是人体防御外部病原体和异物的系统,由各种细胞和分子组成。

免疫系统可以识别和消灭入侵的病原体,防止疾病的发生。

9. X线检查(X-ray)X线检查是使用X射线技术来观察身体内部的一种检查方法。

它可以帮助医生检查肺部是否有发生炎症或其他异常。

10. CT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CT扫描是一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产生高清晰度的三维影像,用于检查人体内的器官和组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区获得性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是指在院外由细菌、病毒、衣原体和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所引起的。

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伴或不伴咳痰和胸疼。

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
主要涉及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和病毒4大类。

细菌最常见。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毒病原有甲、乙型流感病毒,1、2、3型类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和腺病毒等。

其他微生物病原有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和鹦鹉热衣原体等。

就细菌病原来说,社区获得性肺炎,除结核杆菌和军团菌可直接通过飞沫将菌吸入到肺实质,假单胞菌可直接定居于气管外,其余均为通过吸入来自自体咽喉部的感染因子而获得的。

临床较为常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细菌病原是肺炎链球菌、结核分枝杆菌、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军团菌、克雷伯杆氏菌和卡他摩拉克菌等。

就细菌而言,社区获得性肺炎与医院内获得性肺炎相反,主要是由革兰阳性菌所致,其中以肺炎链球菌最为常见,其阳性率占已知病原的40%~60%,其次为结核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

80%的病源为单一致病菌,20%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致病菌,少数结核病人可检查到多种病原体,这可能表明原来的共生菌在结核病人身上可能成为致病菌。

重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多发生在60岁以上者且多具某些基础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疾患,这些患者则有较大比例(20%~30%)的病源为革兰阴性杆菌。

而在青年人群中,院外细菌性肺炎的致病菌则不同,大部分以革兰阳性菌感染为主。

少部分患者为:无病原学依据,约占30%~50%,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在入院前使用过抗生素治疗或是由于所用检测手段不完备所致。

临床表现:
1. 前驱症状:相当一部分病人有明确的受凉或过度疲劳的诱因,其前驱症状主要有鼻炎样症状或上呼吸
道感染的症状,如鼻塞、鼻流清涕、喷嚏、咽干、咽痛、咽部异物感、声音嘶哑、头痛、头昏、眼睛热胀、流泪及轻度咳嗽等。

并非每一个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都会有前驱症状,其发生率依病原体不同一般在30%~65%之间。

2.全身毒血症
绝大多数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都会不同程度地出现全身毒血症样症状,如畏寒、寒战、发热、头昏、头痛、全身肌肉和关节酸痛、体乏、饮食不佳、恶心、呕吐;重症患者还可出现神志障碍或精神症状。

3.呼吸系统症状
即咳嗽、咳痰、咯血、胸痛、呼吸困难五大症状。

并非每一个患者或每一种病原体所致的肺炎都会同时出现以上五大症状。

如支原体肺炎常表现为干性呛咳,重者伴胸骨后疼痛;病毒性和浆细胞性肺炎咳嗽可逐渐加重,但胸痛和气促较少见,年轻人发作时常表现为典型的急性症状,而老年或重症患者咳嗽、咳痰较少,甚至常无明显呼吸道症状,免疫缺陷患者肺炎发病早期可仅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发热、不安,也可无明显呼吸道症状。

典型的肺炎链球菌肺炎可咳铁锈色痰,葡萄球菌肺炎时有咳脓血痰,克雷白杆菌肺炎患者咳痰可呈砖红色,铜绿假单胞菌肺炎脓痰中可带淡绿色,厌氧菌肺炎患者可咳脓性恶臭痰。

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临床上所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在呼吸道症状表现上以轻型或不典型者为多。

4.肺外症状
肺炎除直接导致呼吸道症状外,还可出现肺外症状,如肺尖部病变可反射性引起肩臂痛,后部病灶可刺激后胸膜表现为腰背部疼痛,少数下叶肺感染刺激横膈可出现上腹疼痛并向肩部放射,可同时有嗳气和呃逆。

全身毒血症可在某一个系统表现更为突出,如剧烈头痛、恶心、呕吐频繁及重症患者的神志障碍和精神症状显著等。

以上肺外症状发生率虽不高,但容易转移人们的注意力而发生误诊,在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应给予重视。

5.并发症症状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并发症不多见,随着大量强有力广谱抗生素的应用,出现并发症的频率还在继续下降,但也并未完全消失。

临床上仍可见胸膜炎或脓胸、脑膜炎、心包膜炎、心内膜炎、腹膜炎,经血行早期播散还可引起关节炎、乳突炎、中耳炎、鼻窦炎,重症或败血症患者还可合并休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

另一方面,由于大量广谱抗生素的应用,还产生了一些过去少见的并发症,如继发病毒感染,弱毒力条件致病菌感染,以及菌群失调性二重感染和耐药菌株感染等,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新问题。

因此,在我们注重肺炎本身的症状表现同时,不可遗漏其并发症的存在,尤其是在经过正规的符合病原体的抗感染治疗后,如体温不降,或热退后又复升,或伴症状加重、白细胞数升高等情况时,应考虑到有发生并发症的可能性。

6.肺部体征
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体征随病变的部位、大小及病程的不同和是否存在并发症而表现不一。

常见体征表现为以下4个方面。

(1)一般体征如体温高、急性热病容、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难,重症患者可有神志改变。

(2)肺部实变体征如病侧胸部呼吸运动减弱、语颤增强、叩诊发浊、呼吸音减低、语音传导增强、病灶部位出现管性呼吸音及吸气相湿啰音等。

(3)肺外体征如发绀、轻度黄疸、腹胀、上腹压痛、单纯疱疹等。

此类体征临床上相对少见。

(4)并发症体征视具体的并发症种类而异。

治疗:
1、抗菌药物治疗:一经诊断即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

不必等待细菌培养结果,首选青
霉素。

1.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治疗最好是根据药敏试验及时选用适当的抗菌药物。

对敏感菌株仍以青霉素G为首选。

国内外耐药菌株日趋增多,一般易选耐β-内酰胺酶的青霉素制剂,如苯唑西林(苯甲异恶唑青霉素)或红霉素、氯霉素静脉滴注。

另外若上述抗生素加用阿米卡星或妥布霉素肌内注射等,可产生协同作用,加强抗菌效果。

如出现耐甲氧苯青霉素菌株其对各种青霉素(包括耐青霉素酶者和不耐酶者)及头孢菌素均耐药。

可选用万古霉素、利福平、夫西地酸(褐霉素)及磷霉素等。

此时仍会敏感。

疗程宜持续4~6周。

2.铜绿假单胞菌所致社会获得性肺炎
早期联合应用敏感的抗生素是治疗的关键。

一般选用庆大霉素、妥布霉加羧苄西林、呋布西林或哌拉西林静脉给药。

亦可应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哌酮、头孢他啶(头孢噻甲羧肟),或应用氧氟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

对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可取得良好疗效。

3.肺炎克雷白杆菌所致社区获得性肺炎
尽管占比重不大,亦应给予重视。

对该菌治疗应尽早选用有效抗生素,如羧苄西林、哌拉西林、阿米卡星、头孢他啶(头孢噻甲羧肟、复达欣)静脉点滴。

用药量宜足,疗程宜长直至病变痊愈。

用时应加强支持疗法。

4.有明显基础(或潜在)疾病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
(如慢性支气管炎、嗜酒者、高龄体弱者,患流感者,糖尿病或神志障碍者以及免疫功能失调者等)必须首先诊断病因,并予相应处理,因为上述诸多因素均系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卡他摩拉克菌及革兰阴性菌感染的最危险的因素。

对这类患者开始即应选用第二代头孢菌素(头孢呋辛);对免疫失调者、住过院并接受了革兰阳性菌抗生素治疗者,又患社会获得性肺炎后,可一开始即使用更广谱抗生素治疗。

如第三代头孢菌素,头孢哌酮或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可取得较好疗效。

疗程均以5~7天为妥。

2、支持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补足足够蛋白质、热量及维生素。

3、并发症处理:经抗菌药物治疗后,体温应在数日内逐渐消退,若体温降而复生,或
3天后仍然不降者,应考虑肺外感染,如:脓胸、心包炎、关节炎、患者耐药、混合菌感染、药物热或并存其他疾病。

预防:对社区获得性肺炎采取综合预防措施是很重要的。

对有慢性疾病患者应适当注意加强营养支持疗法,改善宿主防御机制,增强宿主免疫功能,如每年用流感疫苗,或肺炎球菌疫苗,此疫苗对85%~90%细菌感染有效,其抗原诱导产生特异性抗体增加调理作用,吞噬作用和白细胞、其他吞噬细胞的杀肺炎球菌作用。

肺炎疫苗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

对非宿主因素,注意在流感流行中,尽量限制暴露于人群中;在危险人群中,采用最有效抗流感A病毒的药物如金刚烷胺,或和金刚烷胺同类药。

也可采用被动免疫治疗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可降低细菌感染危险性;如γ-球蛋白以低剂量预防为妥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