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3)

合集下载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近日,我们院儿科门诊出现了一些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引起了我们的关注。

经过分析
和讨论,我们发现这些处方存在以下问题:
一、过度用药
一些处方中,药品的种类非常多,且用量很大,存在着过度用药的问题。

例如,某些
处方中同时出现多种抗生素和退烧药,容易导致儿童抵抗力下降,进而引起抗药性。

同时,过度用药还会增加儿童肝肾负担,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

二、用药不合理
有些处方中,药品的选择和用法不合理。

例如,将抗生素作为治疗感冒的一线药物使用,而忽略了感冒是病毒引起的疾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

此外,还有一些处方中,将含
有阿司匹林的药品用于儿童治疗发热,这是极不安全的,容易导致儿童出现严重的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

三、剂量错误
在一些处方中,药品的剂量使用不当,容易导致药品的疗效降低或出现副作用。

例如,某些处方中给予儿童过高的药物剂量,导致药物在儿童身体中积累过多,引起严重的不良
反应。

以上问题的存在,主要与我们医师在开处方时缺乏正确的用药知识密切相关。

因此,
我们应该加强用药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及时更新药物治疗技术和疾病诊疗指南,在接诊患
者时进行详细询问和检查,以确保开出的处方准确、安全和有效。

同时,我们还应该加强
监督和检查,对存在问题的处方进行追踪评估,及时纠正错误,保证儿童患者得到正确的
治疗。

不合理处方评析

不合理处方评析

临床常见不合理用药实例解析背景处方评析,是药剂科开展的对用药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进行审核,是临床药学工作中的关键环节。

处方评析工作能够改进医疗质量,提高药品临床管理和临床药物治疗水平,促进医院的医疗管理制度优化,降低患者的医药负担。

今天,咱们就分享临床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解析。

患者信息:女,45 周岁临床诊断:孕产妇高血压,特指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注释:妊娠高血压(3月)1.马来酸依那普利片(10mg*20)用法:口服qd(1日1次)1次1片2.左甲状腺素钠片(50ug*100)用法:口服bid(1日2次)1次1片1.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

(1)左甲状腺素钠片处方剂量、用法不正确,单次处方总量不符合规定。

解析:左甲状腺素钠片应该将一天需求量早晨1次顿服,空腹服用。

建议调整给药频次。

2.有用药禁忌。

(1)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有用药禁忌。

解析:依那普利增加妊娠期女性胎儿致畸风险,妊娠期妇女禁止使用。

请更换其他降压药物。

患者信息:男,6 周岁临床诊断:上呼吸道细菌感染注释:无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156.2mg*6袋)用法:口服tid(1日3次)1次156.2mg 2.复方甲氧那明胶囊(60粒)用法:口服tid(1日3次)1次1粒1.无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1)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无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解析: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未行青霉素皮试或注明皮试结果。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在首次开始使用前必须先进行青霉素皮试。

2.有用药禁忌(1)复方甲氧那明胶囊有用药禁忌解析: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为复方制剂,每粒胶囊中含以下成份:盐酸甲氧那明、那可丁、氨茶碱、马来酸氯苯那敏。

那可丁是罂粟属植物鸦片中提取得到的。

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禁用于未满8岁的患儿。

2024。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改进措施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改进措施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及改进措施摘要在门诊西药房中,由于处方用药的不合理使用,给患者身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

本文主要分析了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并探讨了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此来保证用药处方的质量,进一步提高医疗行为的标准化和规范性,旨在增强医院门诊的服务水平。

关键词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改进措施在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为了确保疗效的提升,医疗人员必须规范用药标准,在用药时要保证药物安全、有效。

一般来说,合理化的药物使用能保证患者的人身安全,提高患者治愈率,减少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医疗技术水平的有效提升,国际上开发了各类新型药物。

因此,医疗人员在治疗患者的同时,由于不合理用药等问题的出现,为新型药物的推广带来了严重阻碍。

用药处方是一种较为专业的医学文件,处方的准确合理直接关系着相关医疗人员的职业能力和水平,对医疗人员的职业生涯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1]。

1 门诊西药房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在门诊西药房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产生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药物选择、联合用药、药物剂量、用药次数、给药方式以及用药间隔时间等不合理状况,具体为:①药品选择不合理。

由于部分药物的适用人群存在差异性,如氟喹诺酮类药物孕妇和患儿不能食用,一旦服用的话,可能会对这类人群造成软骨伤害[2]。

因此,医疗人员在用药时要予以谨慎的态度。

②联合用药不合理。

在临床治疗中,医疗人员对药物适应性缺乏了解,药物联合用药能够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各类药物的有效性。

③药物剂量不合理。

由于医疗人员对患者病情的掌握不全面,在指导患者用药时,可能会出现剂量不合理的现象,如偏大或偏小,剂量偏大可能会增加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几率,剂量过小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疗效。

④用药次数不合理。

如部分医生为患者注射克林霉素磷酸酯时,1次/d,这种用药次数极为不合理。

由于克林霉素半衰期较短,成人的血清消除为3 h左右,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不良反映,影响患者病情的康复[3]。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3)

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3)

细胞色素P伽酶的诱导剂,而环孢素是 CYP3A4的底物,利福平与环孢素合
用,能使后者的血药浓度降低,疗效明 显减弱。故当利福平与环孢素合用时, 须定期检查血中环孢素水平并相应调
整环孢素的剂量13】。 4结论
我院处方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为 用法用量不当、使用药物不当,配伍禁 忌,重复用药,用药问隔不合理,药物产
387—390. pediatric
{筋昊晶晶、邢昌赢,尿路感染研究进
(收稿:20昕一12—03;修曰:∞O泓卿,:
‘立
(上接第52页)
4 to
f2】陈莲珍,王淑洁,王青,等.多中心合 理用药国际指标对照研究一现场调 查Ⅱ】.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
438—440.
版社,1998,29.
59Ⅲ,我院药房的川足约2∥条,该处方
中川足用量为6条,约12 g,超出常用 量。
要用于支气管哮喘和喘息性支气管炎。
该药15岁以上患者2粒tid,8~15岁用 量减半。但该药禁用于8岁以下婴幼 儿及哺乳期妇女,其对婴幼儿用药的安 全性值得重视。 3.3配伍禁忌 例4 46岁男性患者,诊断为“发热 查因,咽喉炎”,用药:“0.9%NS 100lIll+ 乳糖酸红霉素针1.8 g静脉滴注bid”。 氯化钠注射液中含有大量的氯离子,可 置换乳糖酸根离子,结合后形成溶解度 比乳糖酸红霉素溶解度小5倍的盐酸
qd和泮立苏(泮妥拉唑钠)
qd·7。”头孢呋辛钠静注或肌注给药的
半衰期为80 min,约89%的药物在给药
8 h内经肾排泄。故对肾功能正常者应
mgbid”。兰索拉唑与泮立苏胶囊(泮
妥拉唑钠)同属质子泵抑制胃酸分泌
药,竞争同一作用部位,联用无协同作
用。 例7 15岁男性患者,诊断“急性支 气管炎”。用药:“惠菲宁溶液(美敏伪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

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分析引言儿科门诊是医院中的重要部门之一,负责处理涉及儿童健康的各种疾病和问题。

在一些医院的儿科门诊中,存在着一些用药不合理的处方现象。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深入分析和研究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处方现象对于提高医疗质量,提升医院声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用药不合理的原因分析1. 医生处方行为不规范一些医生在儿科门诊处方时存在用药不合理的行为。

有些医生处方时缺乏系统的诊断,盲目开具处方,甚至存在着一定的药品滥用行为。

这些医生往往对药物的适应症、不良反应和禁忌症了解不够,选用药量大、频率高、疗程长的药物,导致患者用药风险加大。

2. 患者用药不规范部分家长在孩子患病时,私自购买药物给孩子服用,忽视医生的治疗建议,造成用药不规范。

有的家长听信广告或邻居朋友的建议,盲目使用药物,导致儿童用药超量、伤肾伤肝。

3. 药品供应链不规范儿科用药不合理的原因还在于一些药品供应链不规范。

有些医生在处方时受到药品销售商的影响,给予药品推销,而非根据病情选择。

这种现象严重影响了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导致了用药不合理的现象。

二、用药不合理的影响用药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儿童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健康。

一方面,长期用药不合理容易产生耐药性,增加了治疗难度,延长了病程。

用药不合理还容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

用药不规范还会造成医患关系的紧张,增加医疗纠纷的发生。

一些不良的用药行为容易导致患者家长对医生的不信任,影响医院声誉。

三、解决措施针对我院儿科门诊用药不合理的现象,应采取以下解决措施:1. 强化医生用药监管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生用药合理使用的考核制度,严格监督医生开具处方行为。

对于用药不合理的医生要给予相应的处罚,并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医生的用药合理使用水平。

2. 加强患者用药宣传教育医院应加强患者用药宣传教育,提升患者对用药的认识和理解。

加强对家长的用药指导和宣传,提醒家长不要盲目使用药物。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

不合理用药处方点评分析在临床医学领域,不合理用药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医生开出的药方如果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往往会给患者带来健康风险和经济负担。

因此,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有助于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

首先,不合理用药常见于药物种类的选择。

例如,某些患者可能会出现感冒发热的症状,但医生却开出了过多的抗生素,这种情况下存在明显的不合理用药。

抗生素是针对细菌感染的药物,对于病毒感染并不起作用,过度使用抗生素容易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增加治疗难度。

因此,在处方中合理选用药物种类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药物剂量和频次也是不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方面。

有些医生在开药时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或者主观意愿来确定药物剂量和频次,而忽视了患者的具体情况。

比如,一些老年患者肾功能减退,需要调整药物的剂量和频次,否则容易出现药物积聚导致中毒。

因此,医生在开药时应该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病情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剂量和频次。

另外,药物配伍也是不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问题。

有些药物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同时服用容易产生不良反应。

比如,抗凝药和水杨酸类药物同时服用容易引起出血等问题。

因此,在开药时医生应该充分考虑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合理的药物配伍。

总的来说,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点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有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生的用药水平,才能有效防止不合理用药带来的风险和负面影响。

希望医生们能够重视这一问题,做好药物处方的评估和调整,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

2015年1月门诊不合理处方分析根据《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以下简称《规范》)对我院2015年1月的门诊处方进行抽查。

发现我院不合理处方主要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

对我院门诊存在的典型的不合理处方存在的的分析如下。

1.不规范处方我院1月门诊不规范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少诊断或诊断不全、处方量超过规定未注明原因。

1.1诊断不全或缺少诊断《规范》规定开具处方未写临床诊断或临床诊断书写不全的,为不规范处方。

我院12月门诊处方仍然医师在开具处方时没有注明诊断或者诊断不全。

如处方—1中,某85岁女性,临床诊断为心律失常,但开具的药物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该患者确有心律失常,但开具的药物明显是治疗细菌感染,应补充相应的细菌感染的诊断。

如处方-2中,某30岁女性,诊断空白,应补充相应的诊断。

1.2处方量超过规定未注明原因《规范》规定,处方一般不得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对于某些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用量可适当延长,但医师应当注明理由。

但由于一些医师没有写规范处方的意识,即使知道自己开具的处方中慢性病药物有超量的情况,也没有注明理由。

如处方-3中,某46岁女性,临床诊断为系统性红斑狼疮,本处方药品用量大于7天。

虽然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慢性病,但医师未注明理由,仍属不规范处方。

2.不适宜处方我院7月门诊不适宜处方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给药途径不适宜、给药频次不适宜及重复给药。

2.1给药途径不适宜如处方-4中,某38岁男性,临床诊断为神经衰弱,可能合并有冠心病,开具的药品硝酸甘油片,注明的给药途径为口服。

硝酸甘油片口服因肝脏首过效应,生物利用度仅为8%,舌下含服立即吸收,生物利用度80%,所以给药途径应该改为“舌下含服”。

2.2给药频次不适宜如处方-5中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络活喜),注明的给药频次为“bid”,不符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药代动力学,因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的消除半衰期很长,为35-50h,根据药品说明书及药品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应将给药频次修改为一日一次。

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

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

aa1×1
Sig:aa1 ,ivgtt,st。
【分析】20%甘露醇注射液为过饱和溶液,与电解
质等配伍,可因为盐析作用而析出药物结晶而影
响药物效果,故该药物应单独滴注。
14
4、有配伍禁忌
【典型处方13】
R:Inj 5%GS 500ml
Inj VitC 2.0
Inj VitB6 0.2
Inj VitK1 10mg
药物为同一药物的不同旋光异构体。任选其中 一种药物即可达到治疗的目的,而不需同服。 该处方属于典型的重复用药处方。
24
6、重复给药
【典型处方23】
R:Tab Aminophylline 0.1×100# Sig:1# ,tid,po。
阿斯美胶囊 60# Sig:1# ,tid,po。
【分析】阿斯美胶囊为一复方制剂(每片含氨茶
生的几率,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
30
8、联合用药增加毒性
Inj Pencillin 800万u
Inj NS 250ml 头孢曲松钠针 3.0
aa1×3
Sig: aa1,ivgtt,qd。 【分析】青霉素与头孢曲松均为β-内酰胺类抗生
素,作用机制相同,可因竞争共同的靶位而产 生拮抗,甚至诱导耐药菌株产生,不但其治疗 效果起不到相加作用,而且增加了毒性,同时, 同类药间存在交叉耐药性。
门、急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分析
• 浙江台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 • 朱齐兵
1
不合理用药处方类型
1、用药与临床诊断不符 2、用法用量不当 3、剂型与给药途径不符 4、有配伍禁忌 5、有潜在意义的药物相互作用 6、重复给药 7、同类药物或作用机制类似的药物联用 8、联合用药增加毒性 9、其它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8年1月第5卷第1期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赵林梅(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扎鲁特旗人民医院药剂科,内蒙古通辽029100)・医疗管理・【关键词】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a)一095—022006年6~lO月,本院药监小组以《抗菌药物应用指导原则》、《临床药理学》及文献资料为依据,每月随机抽查一日门诊处方,其中,6月110l张,7月l203张,8月l109张.9月l008张,10月l107张。

进行合理用药(特别是合理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情况归类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在抽取的5528张处方中,共发现不合理用药处方153张,不合格率2.76%,主要表现在如下几方面:1药物之间潜在相互作用的配伍禁忌1.1药理拮抗包括:①阿奇霉素f或罗红霉素)+头孢克肟、甲砜霉素+头孢克肟治疗咽喉炎,属于抗菌药物之间不合理联用。

由于大环内酯类及氯霉素类同属速效抑菌药,该类药物可迅速阻断细菌细胞蛋白质合成,使细菌处于静止状态,而头孢克肟是繁殖期杀菌剂,对静止细胞作用甚微;前者能促进细菌细胞壁黏肽氨基酸的摄取,加速细胞壁合成,后者可与细菌细胞壁黏肽合成中转酶结合,阻止氨基酸交连,影响细菌细胞壁合成,作用相反。

故如需联合使用可先用杀菌剂,过一定时间后再用抑菌剂。

②1种或2种抗菌药物与丽珠肠乐或食母生联用治疗胃肠疾病,属于抗菌药物与其他药物不合理联用。

由于后者是活菌制剂。

抗菌药物能杀灭活性菌而使其失效。

故宜分开服用。

③奥美拉唑+果胶铋治疗胃溃疡。

质子泵抑制剂能阻断胃细胞微泌管膜上的质子泵,使H+排出受阻,口服后胃部pH快速上升接近中性,而果胶铋必须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形成铋盐沉积而起保护溃疡、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故联用后果胶铋失效。

④八面体蒙脱石微粒+口服抗菌药物治疗腹泻,由于前者能覆盖于胃肠黏膜,影响抗菌药物作用,同时可吸附抗菌药物从粪便排出,故应分开服用。

⑤吗丁啉+山莨菪碱+雷尼替丁治疗胃炎。

吗丁啉能促进胃肠蠕动,可减少雷尼替丁胃中滞留时间而降低其疗效,山莨菪碱是抗胆碱药,能抑制胃肠蠕动.与吗丁啉作用相反。

1.2毒性相加包括:①罗红霉素+特非那丁治疗口腔炎。

由于大环内酯类药物抑制细胞色素P一450酶系,阻滞这两种药物正常代谢,增加发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律失常的概率,禁止联用。

②胺碘酮+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

胺碘酮能延长动作电位,对窦房结、房室结及房室传导系统有明显抑制作用:美托洛尔为B受体阻滞剂,能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力和输出量,作用于窦房结,使其自律性降低,房室传导减慢。

两者合用作用相加,可加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如需联用必须减量并做心电图监测。

2重复用药2.1抗菌药物重复使用包括:①阿奇霉素+罗红霉素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环丙沙星+诺氟沙星治疗行碎石术后的病人。

以上两种联合用药皆属同类药物重复使用,其抗菌谱重叠,疗效不能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增加。

②头孢地嗪+甲硝唑+门冬氨酸洛美沙星用于阑尾炎术前。

三联抗菌药物仅适用于个别情况,上述三联抗菌谱重叠,且可增加细菌耐药性和二重感染的发生率.应停用门冬氨酸洛美沙星【1】。

2.2中成药重复使用包括:①复方血栓通+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心血管疾病。

由于两者主要成分皆含有三七、丹参,合用可造成三七、丹参过量。

穿心莲内酯+穿王消炎片+炎立消+复方新诺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三种中成药皆以清热解毒为主,需辨证用药选其一,另加西药抗菌药物。

且穿心莲内酯为穿心莲提取物,穿王消炎片为穿心莲+了哥王,属重复使用穿心莲。

此处方既不经济,又不合理。

②通心络+银杏叶+复方丹参治疗脑梗死,由于三者药性相近,需辨证用药,长期联用增加病人负担。

2.3其他药物重复使用如一张治疗2岁半幼儿感冒的处方:咳特灵1粒(含氯苯那敏1.4mg,粒),每天3次;爱德儿康2片(含氯苯那敏0.5mg,片),每天3次;氯苯那敏2mg,每天3次。

1d氯苯那敏服用量达13.2mg,按氯苯那敏每天常用量0.35mg,kg,2岁半幼儿按体重10妇计算,超量近4倍。

2.4用量、用法不合理包括:①由于骨科病人疼痛难忍,故给予双氯芬酸缓释片及布洛芬缓释片,每天3次,易发生积蓄中毒。

②波依定、皿治林不能掰开使用,但个别处方出现半粒,每天1次.可能出现短时间内药物过量,而且药品无法维持原来时间。

③一般只用于小儿的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和头孢克肟颗粒剂出现在成人处方上,由于价格较高,增加病人经济负担。

④头孢硫脒针1g,每天1次,静脉常用量2∥次,每天2~4次;头孢地嗪针0.5g,每天1次,静脉注射常用量1.0g,每天2次;克林霉素针0.6g,每天1次,静脉用法常用量0.6~1.2州,分24次使用。

由于上述三种药品皆属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须每次足量。

且多次给药才能达到有效杀死细菌,减少耐药性产生。

⑤奥美拉唑,每天1片,晚上服用。

质子泵抑制剂对功能活跃的“活性泵”结合力强,对“静息泵”亲和力差,质子泵更新在夜间活跃,新生质子泵活性强,加上早晨是壁细胞兴奋期,此时产生大量“活性泵”,故早晨餐前服药抑酸作用最强翻。

2.5选药不合理如未满8岁的幼儿(6岁)使用甲方甲氟那明胶囊(阿斯美)治疗支气管哮喘,但该药禁用于8岁以下婴幼儿及哺乳期妇女,其对婴幼儿用药的安全性值得重视。

3不合理用药影响因素分析据调查分析,产生不合理用药有以下几个因素:①部分临床医师对部分药品临床应用指征掌握不全面.合理联合用(下转第159页)2008年1月第5卷第1期・交流园地・以腹胀为主的急性阑尾炎诊治分析张秀莲1。

田德清2(1.北京市顺义区血站,北京101300;2.北京市顺义第二医院外科,北京101309)【关键词1腹胀;急性阑尾炎【中图分类号】R656.8【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a)一159—01以腹胀为首要表现的急性阑尾炎早期不易确诊,症状、体征典型时,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我院2006年6月~2007年6月收治急性阑尾炎216例,其中18侧以腹胀为首要表现。

现对这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18例,男12例,女6例,年龄42~68岁,平均年龄54岁。

1.2发病早期临床表现患者突发持续性全腹或下腹部胀满,腹部不适。

阵发性加重。

不能确切指出不适位置。

有的伴纳差、恶心、呕吐,有的伴排少量稀软大便。

体格检查:全腹软,多处压之不舒服,无固定压痛点及肌紧张,叩诊呈鼓音,多数患者肠鸣音活跃。

有1例于发病近48h呈胸膝卧位,舡门指诊触及直肠右前方有较显著的压痛。

1.3发病晚期临床表现发病2~3d后表现为固定右下腹痛。

体格检查:触及右下腹有较显著的压痛及肌紧张。

有1例患者先是腹胀.继而出现麻痹性肠梗阻,5d后才出现右下腹痛。

体格检查:右下腹饱满,触及一固定的压痛性肿块,边界不清。

2结果2.1诊断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在发病48h后确诊,急性阑尾炎17例,阑尾周围脓肿l例。

2.2治疗结果17例急性阑尾炎确诊后,立即行阑尾切除手术。

病理结果: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或急性坏疽性阑尾炎。

术后均顺利出院。

l例阑尾周围脓肿,进行保守治疗,右下腹局限性包块消散后出院,疗程近3周。

3讨论本组病例18例,占所统计病例216例的8.33%。

按二项分布计算,95%可信区间为5.27%一11.39%,说明以腹胀为首要表现的急性阑尾炎发病数相对较少,但不是偶发病例。

这类患者腹胀持续时间长。

早期无典型的固定右下腹痛及肌紧张,不易在发病早期确诊。

症状、体征典型时,阑尾已化脓或坏疽.甚至出现弥漫性腹膜炎、麻痹性肠梗阻、感染性休克等并发症,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以腹胀为首要表现的急性阑尾炎,发病机制如下:阑尾腔阻塞,为克服梗阻而强蠕动.因牵涉性体壁痛致肠蠕动增强,所以多数患者早期表现肠鸣音活跃【11。

迷走神经受刺激,可出现恶心、呕吐;腹腔渗出,刺‘激直肠,可出现排便感增加;细菌繁殖,肠道菌群失调,细菌产气增多,分泌内外毒素,毒素吸收,胃肠功能紊乱,肠壁水肿,肠内容物运行不畅,细菌产气,肠内容物发酵产气,所以患者感觉全腹或下腹部胀满不适翻。

以腹胀为首要表现的急性阑尾炎。

患者年龄均偏大。

因为老年人机体反应慢,生理功能及免疫功能低下。

对炎症反应迟钝,痛觉不灵敏,更易出现胃肠功能紊乱。

临床表现轻而病理改变重。

通过回顾分板本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我们的诊治体会是:以腹胀为首要表现的急性阑尾炎发病数相对较少,右下腹圈定压痛出现较晚。

临床工作中,遇有腹胀、腹部不适及伴有相应胃肠道症状,年龄偏大,查体表现腹软,多处压之不适,并被排除其他临床科室疾病的患者.应考虑急性阑尾炎的诊断。

做肛门指诊,观察病情变化,一经确诊,如无手术禁忌,立即手术切除阑尾。

【参考文献】fl】陈孝平.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06'723.【2】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上册【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1230.6(收稿日期:2007—10—11)(上接第95页)药意识不强,复方制剂(包括中成药)成分了解不全面;②用药方法不当,临床医师普遍都存在求保险的心态,盲目大剂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无明确指征合用药,无针对性地预防用药。

③不做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凭经验盲目使用抗生素,乐于选用价格昂贵或者进口的抗生素及其他药品,忽视了抗茵药物的特性及抗菌谱。

④对已确认的病毒性疾病为了保险起见也给予抗生素。

⑤药师对不合理处方把关能力差,临床知识缺少,判断能力有限,未能严格把关。

⑥与病人依从性有关,如使用部分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时,由于病人拒绝一天多次用药或因经济原因未能足量、多次给药。

因此,为保障病人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充分发挥药品治疗作用,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应积极开展处方分析工作,提高医生、药师水平,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1】廖洪菊,陈学高,徐莉珠,等.住院病人抗生素应用现状调查闭,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0,9(2):79—80.【2]李瑜元质子泵抑制剂研发新进展明.中国处方药,2006,5:30_32.(收稿日期:2007—10—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