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也有避难所

合集下载

吸引鸟类的水生植物?

吸引鸟类的水生植物?

吸引鸟类的水生植物可以为它们提供食物、栖息地和避难所。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吸引鸟类的水生植物:
1. 荷花(睡莲):荷花是一种美丽的水生植物,它们开放的花朵可以吸引各种鸟类来寻找食物,比如吸蜜鸟类和蜂鸟。

2. 芦苇:芦苇是一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提供了许多鸟类栖息和筑巢的地方,如红头潜鸭和燕鸻等。

3. 香蒲(芦荟):香蒲是一种高大的水生植物,它们可以为各种水鸟提供遮蔽和保护,如鹤类和鸊鹈等。

4. 鸳鸯菜:鸳鸯菜是一种水生植物,它们的果实可以吸引各种水鸟前来觅食,如鸳鸯和水鸡。

5. 香蒿:香蒿是一种水边常见的植物,它们的种子可以吸引种子食草鸟类,如斑鸫和石鵖。

在选择水生植物时,要根据当地气候、水质和鸟类种类等因素进行选择,以确保植物能够适合当地环境并有效吸引鸟类。

同时,保持水生植物的生长环境清洁和稳定也是吸引鸟类的重要因素。

植物生态学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植物生态学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植物生态学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植物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植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植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在生态保护中,植物生态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讨论植物生态学的重要作用和意义,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1.植物生态学在生态保护中的重要作用植物生态学研究揭示了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植物作为生态系统的基础,通过光合作用转化太阳能为化学能,并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地球的气候平衡和空气质量。

植物通过根系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维护了水资源的稳定性。

这些功能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健康至关重要。

其次,植物通过参与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驱动着生态系统的运行。

植物能够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并通过养分循环将其转化为生物可利用的形式。

同时,植物作为食物链的底层,是能量的最初转化者,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

植物的生长和分布具有指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作用,对于评估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最后,植物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植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群落之一,不仅是许多动物的食物来源,也是栖息地和避难所。

植物的多样性维持着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保障了生态系统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2.植物生态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植物生态学的研究成果在生态保护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植物生态学为自然保护区的建立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调查和研究植物的分布、种群数量和动态变化等信息,可以确定自然保护区的边界和管理措施,保护和维护珍稀、濒危植物群落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保障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其次,植物生态学在生态修复和生态恢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研究植物的物种组成、生态位和生态适应性等特征,选择合适的植物物种进行植被恢复,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

植物的移植和引种技术可以帮助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提高植物群落的多样性和稳定性。

生存大考验:抵御寒冷,动植物各有高招

生存大考验:抵御寒冷,动植物各有高招

生存大考验:抵御寒冷,动植物各有高招前言:生存大考验是指在野外生存中所遭遇到的困难、挑战和灾难。

在野外生存中,遇到的困难可能会是缺乏食物和水,还有恶劣的天气条件,特别是在寒冷的环境中。

为了更好地适应寒冷的环境,动植物都有各自的高招。

1. 恶劣天气条件下的人类在野外生存中,人类需要寻找合适的避难所,以此来保护自己。

当然,如果没有合适的避难所,人类也可以自己制造一个。

在寒冷的环境中,人类可以使用各种方式来保暖。

例如,使用树枝和树叶来制造需要的温暖,并用干草或皮毛来垫床,以便保暖。

此外,人类还可以制造火源,这不仅可以提供温暖,还可以烹饪食物。

动物们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来适应寒冷的环境。

一些动物会在寒冷的冬季进行冬眠。

冬眠是指,在温度非常低的情况下,动物会降低体温和代谢率,以此来减少体内储存的能量消耗。

同时,冬眠还有助于避免在冬季中无法找到食物和水的问题。

另一些动物会迁徙到更温暖的地方,以此避免寒冷和其他不良的天气条件。

例如,候鸟可以在寒冷的季节中从北极圈地区移动到南方。

这种方法使它们能够避免保存食物和水的问题,还可以寻找更好的生存环境。

一些动物会在寒冷季节中改变它们的行为。

例如,北极狐会在夏季中储存额外的食物和水,以便在寒冷的冬季中使用。

熊会存储食物,以此来在冬季时保持其体重和能量水平。

植物与动物不同,因为它们不能移动到更好的环境。

因此,对于植物来说,最好的方法是适应恶劣天气条件。

一些植物会从地下根茎中存储食物,以此在寒冷的冬季中使用。

其他植物会在寒冷的季节中减缓它们的生长,以此来保护它们的自身。

例如,树木会停止新的生长,以便它们可以储存更多的食物和水,并避免在寒冷的季节中遭受损失。

有些植物发达了在冬季中生存的能力。

例如,北极草可以在寒冷的季节中吸收更多的阳光,并能够产生更多的热量。

这使它们可以在冬季中生存,并有足够的能力在春季时重新生长。

结论: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无论是人类、动物还是植物都有各自的高招来生存。

那些植物有保护自己的方法

那些植物有保护自己的方法

那些植物有保护自己的方法
许多植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包括:
1. 果实:许多植物利用带刺的果实防止被动物吃掉,例如多刺梨和仙人掌。

2. 毒素:有些植物含有毒素以防止被动物捕食,例如毒蘑菇和铁线莲。

3. 叶子:植物的叶子可以具有保护性,例如荆棘和刺毛。

4. 水晶体:一些植物的叶子含有水晶体,这些水晶体能够吸收阳光并将其散布光芒,可能会刺激捕食者的眼睛。

5. 化学信号:植物释放出化学信号以通知附近的植物有捕食者存在,这些植物可以增强自己的保护力或以其他方式应对。

6. 肉质茎叶:一些植物具有肉质茎叶,在干旱的条件下它们可以长时间存储水分以满足植物的需求。

7. 参天木:参天木是一种高大的树木,它们可以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转化成氧气以防止空气中污染的扩散。

这些是一些常见的植物保护自己的方法,它们有助于植物在自然环境中生存下去。

植物防御的方法

植物防御的方法

植物防御的方法
1、挥发性化合物:植物能够释放出具有挥发性的化合物,如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这些化合物可以吸引有益昆虫,如授粉昆虫,同时也可以排斥或引诱捕食者来消灭植物的害虫。

2、植物碱:植物碱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真菌和抗昆虫的特性。

植物碱可以累积在植物的叶片、茎和根部中,形成一种有效的防御屏障。

3、苯丙素类化合物:苯丙素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抗氧化和抗菌特性的化合物。

它们可以帮助植物对抗病原体和昆虫的侵害,同时也有助于修复受伤组织。

4、树脂和树胶:当植物受到伤害时,它们可以分泌树脂和树胶来封堵受伤的部位。

这些物质具有抗菌和抗真菌的作用,同时也可以防止进一步的伤害和感染。

5、植物酶:植物酶是一类能够催化化学反应的蛋白质。

植物酶可以参与合成和降解化合物的过程,从而影响植物的化学防御。

例如,一些植物酶可以产生毒素来抵御害虫。

这些化学防御机制使得植物能够抵御害虫的攻击、病原体的感染和其他外界威胁的侵害。

不同的植物种类可能具有不同的化学防御机制,并且它们可以根据环境的变化而调整其防御策略。

化学防御是植物生存和繁衍的重要适应机制之一。

湖北神农架神农顶旅游攻略

湖北神农架神农顶旅游攻略

景区介绍:
神农架神农顶旅游区素有绿色宝库、植物基因库、天然动物园、百草药园、频危动植物避难所之美誉,区内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完好,生物种类多样,作为华中地区的一道天然屏障,是绝佳的自然生态旅游区。

神农顶风景区位于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西南部,总面积约883.6平方公里,山峰均在海拔3000米以上,堪称华中屋脊,景区是一个以保存完好的森林自然生态系统为背景,以生态多样性为特点,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主主题的`自然生态旅游区,是神农架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

旅游攻略:
神农顶大九湖三日游:
第一天:燕子垭、天门垭、红坪画廊、香溪源。

住木鱼镇;
第二天:木鱼镇返回鸭子口开始玩神农顶景区,可以深入到大九湖高山湿地,然后住上一天;
第三天:从大九湖经神农顶返回鸭子口,经过木鱼向南游玩神农祭坛等零散景点。

向南离开神农林区。

门票价格:
神农顶:140元/人;
大九湖:120元/人;
神农架滑雪场:50元/人。

开放时间:
6:30-18:30
最佳游览时间:
夏秋
到达方式:
从武汉、宜昌、十堰均可乘长途车至兴山县,再乘小巴从兴山县到达神农架木鱼镇;
从重庆可坐船在巴东港下船,巴东每天5:30有开往神农架的班车。

也可以在香溪码头(小型客轮才停留)下船,坐车到兴山后再坐车到神农架木鱼镇;
神农架林区内交通主要以包车为主,在木鱼镇和松柏镇有很多的旅游车可供租用,可坐5人左右,收费150~200元不等,旅游旺季价钱要高一些。

如果徒步进入,在公路上也可以拦截过往汽车代步。

秦岭植物园观后感

秦岭植物园观后感

秦岭植物园观后感As I strolled through the Qinling Botanical Garden, I felt a sense of awe and amazement. The vastness of the place, with its diverse plant species and beautiful landscapes, left me breathless. The garden, located in Zhouzhi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is a national-level botanical garden jointly established by the Shaanxi Provincial Government, the State Forestry Administration, th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and the Xi'an Municipal Government. Its vast area of 639 square kilometers makes it the largest botanical garden in the world, with clearly defined vegetation zones and an unparalleled natural beauty.The garden is home to a wide range of plant species, each with its unique beauty and charm. The autumn colors were particularly striking, with trees donning a rainbow of hues - yellow, red, white, and orange. The nursery was abuzz with blooming chrysanthemums, competing for attention, while the orchard was a sight to behold with apples hanging from every branch and grapes clustering on the vines. The猕猴桃 trees were also a highlight, with their quirky fruits seeming to pose and flirt with the visitors.The diverse plant species and the beautiful scenery at the Qinling Botanical Garden are a testament to the rich biodiversity of China. The garden not only provides a haven for plants but also serves asan important educational resource, allowing visitors to appreciate the wonders of nature and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serving our natural heritage.漫步在秦岭植物园,我感受到了敬畏和惊叹。

植物的自我保护例子

植物的自我保护例子

植物的自我保护例子
以下是一些植物的自我保护例子:
1. 毛刺:很多植物表面有毛刺,例如仙人掌和刺梨,它们能够阻止动物触碰、进食或攀爬。

2. 露珠叶面:一些植物的叶片表面上会聚集水滴,这些水滴能够改变光线折射,使得食草动物无法发现植物。

3. 毒素:一些植物能够产生毒素来阻止动物的吃食。

例如毒胡萝卜能够产生毒素,对食草动物有毒性。

4. 围捕:捕虫草和球蛛草等植物能够通过特殊结构捕捉昆虫,从而获取营养。

5. 仿制:有些植物模仿其他有毒植物的外观,以此来欺骗植食性动物,使其不敢靠近。

例如,非洲草原上的某些植物模仿毒蘑菇的外观,使得动物不敢吃它们。

6. 各种花色:早春花卉各具特色的颜色可吸引昆虫,以促进传粉而增加繁殖机会。

而其他花色则有助于隐藏不明显的花朵,以躲避掠食性昆虫。

这些都是植物为了自身的生存而演化出的自我保护策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也有避难所?中生代植物园为何惊现贵州
2010-09-17 08:49:10来源: 科技日报网络版暂无网友评论
浏览字号:大中小|打印本页|通过Email推荐给好友:
■ 将新闻进行到底
大面积的蕨类植物蜿蜒蔓布,把大地渲染成了浓淡不一的绿色,数不清的裸子植物郁郁葱葱,遍布在灵秀陡峭的山间,翠绿的苏铁绽放出一串串鹅黄色的花朵,高大的银杏在风中轻轻地摇动……
这些我们平时只有在远古生物复原图上才能有幸一见的中生代自然景观,居然神奇地出现在了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这些美丽的植物从遥远的中生代时期起就生存、繁衍于此,虽然历经大陆漂移、洋底扩张、板块运动等众多变迁,甚至是生物灭绝灾难的巨大冲击,却依然完好地留存至今,跨越了亿万年的历史和记忆。

如今,很多远古生物已经覆灭,不再重现,但是究竟还有多少远古生物幸存下来?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是否还能找到数亿年前远古生物的生活环境呢?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这个问题获得了答案,并且,一个“全球植物避难所”在当地正悄然兴建。

————发现————
远古生物的生存环境竟幸存在我们身边
这片被称为“中生代植物园”,也正在建设“全球植物避难所”的神奇土地,它的发现其实非常偶然。

在今年5月,由PNSO-啄木鸟科学小组(一个民间无国界科学普及兴趣小组)和DEEP-中国科学探险杂志社联合成立的“寻找中生代植物公园科学考察小组”走进了贵州省黔西南
州兴义市,通过对著名的万峰林风景区、马岭河大峡谷等地的中生代植物分布进行科学考察,在当地著名企业贵州醇酒厂厂区发现了大量的中生代植物群落。

据啄木鸟科学小组发起人之一、北京大学植物学博士生唐振庭介绍,科学考察小组进行了严谨的实地调查后发现,在占地6000多亩的土地上,分布着大量的中生代植物,比如蕨、凤尾蕨、蜈蚣草、贯众、蔓出卷柏、肾蕨、芒萁、乌蕨、苏铁、银杉等。

经过实地考察以及与黔西南州林业部门的详细座谈,科考小组最终确认这是一个保存完好的中生代植物园,远古生物的生存环境竟神奇地幸存在于我们的身边。

————疑问————
中生代究竟是个多么遥远的时代?
中生代究竟是个多么遥远的时代呢?地球如今已有46亿年的历史,其中,5.43亿年前是一个重要的分水岭,从那时起,地球上出现了大量的生物,此后的时段通称为显生宙。

而中生代,是显生宙的第二个代,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

中生代生物界的主要特点是以远古生物为代表的爬行类动物空前繁盛;植物界以裸子植物占据重要地位,晚古生代繁盛的种子蕨、楔叶类、科达类等大多衰落和绝迹,而裸子植物的银杏类、苏铁类、本内苏铁类、松柏类等的发展达到了顶峰。

因此,地史上又称中生代为“裸子植物时代”。

到了侏罗纪晚期,原始被子植物出现,裸子植物开始退居次要地位;到了晚白垩纪,被子植物迅速发展取代了裸子植物而居统治地位。

由于亿万年地质的变迁、环境的变化,很多生长于中生代的植物已经灭绝了,如今留存下来的松柏类、蕨类及石松类成为了中生代植物的显著代表。

中生代植物园为何惊现贵州?
为什么会在贵州西南州发现如此神奇、保留完整的中生代植物园?
三大成因存留中生代植物园。

石灰岩岩溶山地
唐振庭说,这有三大原因。

首先,从地质上看,黔西南州属于典型的石灰岩岩溶山地类型。

据考证,州内主要地层为三叠系、二叠系浅海相沉积地层,其间穿插有石炭系、泥盆系、第三系、第四系和白垩系地层;岩性以三叠系、二叠系碳酸岩为主,几乎遍布全州。

地貌类型主要为淋溶性喀斯特地貌和侵蚀性地貌两大类型。

这些特征说明,从中生代开始到现在,这里的地质形态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因此,很适合中生代植物的生长。

地理上的孤岛
其次,黔西南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应该是中生代植物可以完好地保留下来的重要原因。

从大范围看,黔西南位于北部湾海洋性气候所能影响到的最北界,本身就处在一条地理分界线上。

从小范围看,黔西南被两江一河所包围,是一个地理上的孤岛。

这两个重要因素使得大量产生于中生代的植物能够在这里存活并不断进化。

全世界现有蕨类植物12000余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我国是世界上蕨类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约有2600余种,以西南和华南地区种类较多。

贵州有蕨类植物770种,其中黔西南州分布有蕨类植物378种。

分布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有19科28属57种,其中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的有2科3属3种。

其中很多植物都是黔西南州的特有种。

正因如此,这些中生代植物集中出现在生态保护良好的贵州黔西南州,也不足为奇了。

山脉阻挡了大灭绝的冲击
最后,从现在已经出土的化石看,在距今两亿多年前的三叠纪,贵州兴义市以及周边地
区还处于一片汪洋之中,这里有着数量众多、种类极其丰富的古生物化石,这一地区不仅有着大量的东方肋鳞鱼、贵州中华真颚鱼等鱼类,还有着众多的海生爬行动物。

它们几乎包括了同时期世界各地海生爬行动物的所有门类,如肿肋龙类、欧龙类、幻龙类、盾齿龙类等。

这都表明,这里的生物一直被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养育。

兴义地区的化石以肿肋龙类和幻龙类为主,其中肿肋龙类的贵州龙更是世界闻名。

这些动物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生活在浅海,这表明在三叠纪中期,远古生物时代的黎明之际,兴义地区由于地质运动开始由海洋逐渐上升成为浅海,并很快成为陆地,而周围上升幅度较大的区域则形成山脉,把这里完全封闭成为一个稳定而孤立的小环境。

当时的动植物在这个小环境里被有效地保护起来。

在远古生物时代末,周围的山脉一定程度地减缓了白垩纪与古近纪之间大灭绝事件所造成的冲击,甚至阻挡了后来冰川时代寒冷气候的南下,这就使得大量的原始植物在这个“庇护所”一直稳定地繁衍生息,持续了亿万年,直至今日。

————连线————
邓朝义(“全球植物避难所”计划顾问、黔西南州林科所所长):
专家组已对现有的植物进行了全方位的普查,而植物的普查、记录和现场标识工作已基本完成。

现在,要是大家再走进“植物避难所”,便能看到很多植物旁边都有了精美的介绍牌子,上面清楚地写明了它的历史、分类等信息。

在完成现有植物的普查工作后,还将开始在专家的建议下大面积的引种现存的中生代植物,特别是一些稀有和濒危植物物种,让它们能够在这个避难所里获得繁衍生息。

吕植(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山水自然保护中心主任):
我国是全球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植物资源极其丰富,对植物的“就地保护”是非常必要的,除了对植物本身的保护外,还需对植物“栖息地”的保护、观察和监测。

目前,国家已经认识到植物保护的重要性,但是相关经费还是远远无法满足保护的实际需求。

张波(“全球植物避难所”计划发起人之一、中国科学探险协会副主席):
全球植物避难所的研究和实践,不仅有可能为我国其他地方的生态保护提供建议和方法,在植物保护上具有极好的范本意义,还将会在全球生态日益恶化的情况下,开辟一条独创的生态保护之路。

生态保护任重道远。

■ 新闻缘起
远古生物无法复活,那么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是否还能找到亿万年前远古生物生存的环境呢?北京大学植物学在读博士唐振庭近日在京透露:在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贵州醇酒厂厂区,发现了一个保存完好的“中生代植物公园”。

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对于在生态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中国首个公益性的“全球植物避难所”就此成立,并从2010年8月18日起向全球征集稀有及濒危植物。

最早发现这一现象的是著名古生物复原画家赵闯。

中国科学探险杂志社的总编辑余志川等看到赵闯拍摄的大量图片,又经相关专家初步鉴定后,决定组织专家详细考察。

考察后,科考小组认定,贵州醇酒厂厂区存在一个保护完好的“中生代植物公园”。

(据新华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