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2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
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悲愤。
形象的意义
1.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
(身份)
答
题 2.形象的基本特征
步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骤
3.形象的意义
(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评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 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 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 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诗歌四看
• 看题目 • 看作者 • 看正文 • 看注释
诗歌3W
• What:写了什么,意象、意境 • Why:为什么写,情感内容 • How:怎么写,表达技能,语言风格
的热点考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低频考点是鉴赏古
点
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唐宋诗
诗歌选材多样化,打破以唐诗宋
考情 词是命 词元曲为主,以名家名作为主的格局,
分析 题的热 而是兼顾各朝代的各类诗歌情势,如宋
点选材 诗、清诗、清词等,并关注非名篇名作。
鉴赏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看
一 看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
• 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 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爱好之情。 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 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 的诗人形象。
•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 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 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2023届高考语文复习-古诗词鉴赏形象

思乡类
月亮、鸿雁、莼羹鲈脍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捣衣双鲤
王安石《泊船瓜州》)
愁苦类
梧桐、芭蕉、流水、猿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猴、杜鹃、斜阳、乌鸦 李清照《声声慢》)
爱情类
红豆、莲、连理枝、比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翼鸟
白居易《长恨歌》)
战争类
投笔、长城、楼兰、柳 营、请缨、羌笛
(唐)王建
画”“香薰一架
书”,分别写出了 将军住处的清幽安 静和书斋的素净雅 致,表现了将军的 文人趣味。
②运用衬托,用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薰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③通过“吟 哦”“任狂 疏”“爱读英雄 传”等动作、神 态描写,写出了 李将军的豪放和
咏物诗
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
一类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
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
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结构作用
根据在诗歌中的位置,有针对性地分析(具体见前面“景物描 写的作用”)。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减字木兰花 秦观
天涯旧恨,独自凄凉人不问。欲见回肠,断尽金炉小篆 香。 黛蛾注长敛,任是春风吹不展。困倚危楼,过尽飞鸿 字字愁。
[注] 黛蛾:黛画的蛾眉,指美眉。
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首词营造的意境。
咏物诗运用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通过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描绘 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以物喻人。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古代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种:热点1 人物形象(一)、人物形象的鉴赏技巧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了解诗人的有关资料是鉴赏诗歌形象的前提。
诗人的有关资料主要包括生平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诗歌具体的创作背景等。
吟咏物象的诗更需关注诗人的生平经历。
如赏析陶渊明的诗歌,就必须了解他的一生,抓住“隐者”、喜爱菊花、向往自然、厌倦官场生活关键点。
2.聚焦关键词语,分析人物特点一般来说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一些描写手法,如语言、动作、细节描写等。
所以鉴赏形象时要结合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概括人物的特点。
而抓住描绘人物言行情态的关键词语,揣摩诗人心理,概括形象特点更是一条捷径。
如赏析《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抓住“诗卷”“纶巾鹤氅”等对人物的描写,就能概括出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
再如鉴赏朱庆馀《闺意献张水部》“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第三句的“问”含蓄而生动地刻画了诗人应试前向主考官打听情况时忐忑不安的心理。
3.区分人物形象,挖掘典型意义要区分诗中人物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还是诗人之外的形象。
如《怀天经、智老,因访之》中的人物形象就是诗人自己。
还要注意分析作者塑造人物的典型意义。
(二)、人物形象的鉴赏思路首先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形象(意象)的总体特征和意义;然后以此为“论点”,抓住形象的具体特点或个性特征,结合诗句进行分析论证。
【答题步骤】找到诗人描绘的形象的有关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结合诗歌主旨分析诗人为什么要描绘这一形象;指出描绘形象的作用或效果。
古代诗歌讲究情景交融,“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是古代诗歌的一个最基本的特征,也是命题者关注的热点之一。
诗歌中的景物形象是为了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精心选择的,一般包括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和色彩描写等。
这些景物承载着作者的主观感情。
如:热点2 景物形象【特别提醒】诗歌中的湖光山色、田园桑林、大漠孤城之类景物,因往往不再是纯自然界的景物,而是融合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所以它们常常寄托了诗人对社会生活的感悟和看法。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复习课件

(2)鉴赏诗歌中的人物形象解题 思路:
通过人物(肖像、神态、语言、动 作、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 环境)、情节,把握人物的身份、性 格、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对所写人物 的态度。
(3)鉴赏诗歌人物形象试题特点
a、提问方式:
①这首诗歌刻画了一个什么形象? (请简要分 析) ②这首诗歌中的“xx”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 感情?
b、分析步骤:
首先快速阅读整首诗,确定所要概括形象的身份。 其次通过对诗的内容的分析,描述形象特征。 最后结合诗歌主旨分析形象的意义。
例:
观 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回看 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诗人刻 画这一形象的用意是什么?
答:1、首先确定人物身份:“将军”
2、其次分析得出人物特征是:意气风发,英姿 飒爽,骁勇善战
3、塑造形象的意义:作者借助这一形象表达了 渴望效命疆场,期盼建功立业壮志豪情。
小结: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答题步骤
1 、快速确定人物身份。 2 、概括形象的基本特征。 3、归纳形象寄托的作者的情感、理想、 追求、品性等
高考语文复习
古代诗歌鉴赏:人物形象
一、古代诗歌的形象
分类:①人物形象 ②事物形象 ③景物形象
二、人物形象
(1)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
①自身形象
②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 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物的一个眼神、 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 化,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
高考古诗鉴赏人物形象专题训练与答案(参考)

高考古诗鉴赏人物形象专题训练与答案古代诗歌鉴赏:形象鉴赏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一)怎么分析人物形象1、知人论世,结合背景。
2、把握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等细节描写。
3、注意景物、典故、修辞等对人物情感的丰富性。
(二)诗词中常见的几种人物形象以人物自身分类1、女孩形象:或直率、大胆、泼辣,或娇羞、腼腆、怯弱,或可爱、天真、青纯,或灵巧、聪明、智巧。
情感:对爱情的执着追求、热切憧憬,对爱情浮现时的惊喜、欢跃,羞怯、腼腆,迟疑、担心。
2、思妇形象:老公远游或出征,自个儿独守空房,正逢春花秋月之时,看到眼前之景,想到自个儿美好的青春年华,想到身在外地的老公,登楼凭栏,感慨诸多。
情感:对老公的思念、牵挂,嗔怪埋怨,自个儿的孤独寂寞,春光难留、青春易逝的伤心;战争对百姓的损害,希翼家人团聚,憧憬和平幸福。
3、客居者形象:宦游在外、贬谪他乡或远游异地者,春秋季节或传统节日,怀乡思远,对景伤情。
情感: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旅途的艰辛凄苦,客居的孤独寂寞;怀才别遇,壮志难酬,仕途坎坷的感叹;关注民生,担忧国事,心系朝廷;随遇而安,闲适淡然,旷达别拘。
4、军旅者形象:身处军营的将士或取道边塞的诗人,看到环境恶劣的险水高山,雄浑悲壮、凄凉肃杀的战场,或开赴前线的浩荡军队,心有所感者。
情感:身处边关者对故乡及亲人的思念,戍边日子的枯燥艰辛,战场的悲壮,战争的残酷;黩武恃强的别满,将军贪功无能,只知享乐,别知体恤的怨愤;盛赞高昂的士气,隆重的军容,勇猛无敌,杀敌报国,保卫国家,建功立业者。
5、隐居闲适者形象:多为谪居离职、悠游闲居、仕途绝望或别屑为官者。
情感:喜欢自然山水、自然真趣,憧憬和平宁静、闲适自得的隐居日子;体现了遗世独立、乐观旷达、与世无争、潇洒飘逸的情怀;歌颂劳动日子,质朴勤劳的百姓及与百姓的深厚情谊;对腐朽现实的别满,黑暗腐败官场的厌恶;自个儿怀才别遇,壮志难酬,深受排挤的苦闷愤恨。
6、登高者形象:以思妇、少年志士和仕途别畅者(被贬或别仕的中老年者)情感:思妇———(见上2)少年———远大抱负、以才自许、建功立业、报效国家中老年———壮志难酬、抱负别展、备受排挤、老而无成、知音缺少、针砭时弊、思乡怀远。
2020高考诗歌鉴赏(一)之形象意境类课件 (共28张PPT)

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报国无
门的感慨。 分析
情感
高考真题演练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 县)。
(1)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 要分析。(4分)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 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 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 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
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 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
考点简说 写什么? 怎样写?
一、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为何写?
即从内容、形式、思想感情三方面入手解答题目
1、了解古典诗词的发展变化。 《诗经》开创了现实主义的传统,曾为汉乐府民歌、 建安诗人、杜甫、白居易直至宋元明清的一代又一代 诗人所发扬光大。特征: 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反映人民的愿望。 《楚辞》开创了浪漫主义的传统,并为李白、李贺、 苏轼、辛弃疾、陆游、龚自珍等优秀诗人继承并发扬 光大。特征: 善用丰富的想象、夸张、象征等手法,重在抒发主 观感情。
4
①唐诗题材丰富多彩。有希望建立军功的、反映边塞生 活的、描绘山水田园的,也有献诗以求引荐的、离别思 乡的,到唐末宦官专权,藩镇割据,战乱频繁,生灵涂 炭,文人悯之,于是悯农诗又兴起。总之,唐代是我国 古代诗歌创作的颠峰时期。 ②北宋诗重义理。 ③南宋诗重抒爱国情,南宋偏安江南,中原沦于敌手, 这一时期的忧国爱国题材就成为当时诗词中的时代强音。 南宋末年以及明朝末年的汉族爱国诗人面对异族入主中 原,纷纷表现出时危显臣节的气势。因此诗歌之中多重 忠义。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课件

示例二:颔联展现了一个英勇胆大、武艺高强的英雄形象;(2分)“千骑
虏” “百重围”写出
,以反衬少年的胆大艺高。
(2分)“收” “出”一字表现了少年收服上千敌骑、冲出百重包围的高超
武艺。(2分)
送子由使契丹 苏 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竹轩诗兴 张镃(zī)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竹轩诗兴 张镃(zī)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象
物形象的特征. (借助诗中意象。)
③知人论世,关注背景,结合情感进行分析。 (学会知人论世)
④借助重要词语或典故或虚写,运用想象,感知形象。
这首词中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是如何塑造的?请简要赏析。
苏轼
绿槐高柳咽新蝉,薰风初入弦。碧纱窗下水沉烟,棋声惊昼眠。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然。玉盆纤手弄清泉,琼珠碎却圆。
【注】①水沉:指沉水香。古人用它来熏室内。
形象:词中塑造了一个娴雅、活泼,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女子形象。 手法:①上片用环境描写烘托人物:琴棋、熏香之家写其情趣雅致,绿槐高柳 的庭院写其性情沉静。
②下片用细节(动作)描写表现人物:赏雨赏花写其兴奋好奇,纤手弄 泉写其活泼天真。
布置作业
野 歌(李贺)
本读前六句是怎样运用对比手法勾勒精卫形象的?请简要分析。 1、“终年”与“寸诚”对比,表现了决心之坚; 2、细石与大海对比,表现了抱负之大; 3、任务重与性命轻对比,表现了命运之悲。
2025届高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鉴赏之形象鉴赏+课件

杜甫形象:生活贫苦、热情真诚、率真纯朴的诗人形 象。 曹操形象:求贤若渴、惜时如金、具有一统天下理想 的志士形象。 陆游形象:客居京城、百无聊赖、落寞孤独、看透世 态炎凉、始终矢志不渝的爱国斗士形象。 李清照形象:天涯沦落、形影相吊、漂泊孤独的女子 形象。 周瑜形象:年轻有为,从容闲雅,雄才大略的儒将形 象。 劳动者形象:辛勤劳动,吃苦耐劳、以农事为重的农 民形象。 士兵形象:渴望建功立业、力竭苦战、不畏生死、不 顾荣誉、思亲念家的战士形象。 离人形象:思家念亲、感慨时光流逝青春不再,归家 遥遥无期的孤独寂寞的离人形象。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插秧歌杨万里 宋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 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 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声声慢·寻寻觅觅
李清照 】宋
[答案] 琵琶女 年老色衰 沦落江湖 作者(白居易) 怀才 不遇 沦落江湖 忧愁痛苦
念奴娇·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 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 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4.2024年全国三套试卷均未涉及形象内容,属于轮考题型。
人物形象p247
古典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往往以片段的形式表现出来,它可以是人 物的一个眼神、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是 一个典型的细节。因此,鉴赏人物形象应以人物(肖像、行动、语言、 神态、心理)、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为依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014年广东卷)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miǎo ]①。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 沙鸥小。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 【注】①杪:树梢。
•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
答题思路:先总体概括,再进行细节分析,最后点明场景与氛围。
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
形象
【考点1】: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解说】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
要善于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 情,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
考点阐释
诗歌作品的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 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 象。因此,形象是作者思想情感的载体。所以要把 握诗歌的主旨,形象是必须要把握的。
前四句描写了一幅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春天的傍晚,词人在江别 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天边浓云片片, 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词人心中不觉愁云惨淡。
半笔生底落明魄珠已无成处翁卖,,独闲立抛书闲斋掷啸野形晚藤象风中。。是什么 注:徐渭,字文长,号青藤居士。天资聪颖(,概才华括横形溢,象诗文)书画 傲了派戏的现 孤剧(1老傲状皆)佳人狂的诗,形放落(歌然象魄的终塑结气。 ;生形造概(但合不2了象得;“)诗首一志三独的句个于句四立特既功饱句书分名写尝征以斋。析出辛啸“了酸)晚明以、风珠往怀””生才一为活不喻句(的遇,却形思辛而写既点酸又想象出指态也狂了画内的写放度一中容意出孤)或义
【答案】:诗中的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高洁不俗、洒脱放达的高人逸 士形象。(特点+身份)前四句通过对幽僻、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 表现了陆鸿渐的高洁不俗。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述,侧面 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性格—具体分析)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 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义或情感)
•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 【注】①居士:指文人雅士。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2)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4分)
①“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 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②“亭角寻诗满袖风 ” “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 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这诗首歌词描前两写句了回一忆个当被年闲在抗置金不前用线的的抗战斗金生英活雄:形“关象河。梦断 诗何中处”人是物说曾一经觉金醒来戈,铁关马河,要驰塞不骋知疆在场何,处现,意在谓虽脱被离弃了置前线形; 不过门“人“用这的尚尘心暗未在,一感旧消天但形慨貂灭山仍象。?,,”胸的自身是怀塑己老说衰沧报造尘鬓洲国,土”先积之表表斑满志达达的从,了了慨军壮叹心自时志,系己穿“未的抗壮天酬貂金志山、皮前未”报大代国线酬衣指无。、。抗门下诗报金的片歌国前幽表通无线愤达。。象的意义敌
(2012安徽卷)
最爱东山晴后雪 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①本诗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晴后雪>二.绝句》中 的一首。
提问: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答:这首诗刻画了一位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
反思总结: 正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二: 借助侧面烘托(人物所处的环境)
• 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 • 对刻画人物所起的作用。 •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些景
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
2、从人物的神态、行动、语言、心理、处境等角度入手分 析,关注反映感情的词语(情语)。
3、注意环境(时间、地点、天气、周围景物)对刻画人物 所起的作用。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理解这 些景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常见艺术形象
1.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形象。 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 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
(1)正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
抓住诗词对人物的正面(直接)描 写(语言动作、外貌、心理、神态)
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归来每日斜。
(注:带郭,意即靠近外城。)
问: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1、这首诗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试概括这首诗中人物形象特点,并简要分析。 3、通过诗中的形象塑造,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鉴赏人物形象——思维切入点
弄 人物形象描摹:写了谁?
清
形象概括:特征+身份
诗 歌 形
人物形象刻画:有什么特征? 结合诗句(手法)具体分析人物形象
象 人物形象塑造:有什么意义? 三
形象类鉴赏方法
• 1、设问方式
• (1)分析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 • (2)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是怎样的? • (3)这首诗中,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 (2014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
• 寻诗两绝句 • 陈与义
• 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人物形象
诗
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形
事物形象
象
景物形象
A、 诗中的抒情主人公 即诗人自己,“诗化的作者”
B、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
事物形象
(主要是咏物诗)
意象(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
(偏重写景的诗歌)
考查类型
一、人物形象的鉴赏 二、景物形象的鉴赏 三、事物形象的鉴赏
一、人物形象的鉴赏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中的人物形象。 题葡萄图 徐渭
分析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案】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驿度节而思念家人的形象。(要点一) “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 膝枯坐的身子, (要点二)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 “还应说着远行人”既说明诗人对家人的思念也体现了家人对诗人 的思念。(要点三)
反思总结: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陈与义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北栅儒先只固穷。
忽忆轻舟寻二子,纶巾鹤氅试春风。
【注】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诗中“禅伯”指大圆洪智,“儒先” 指叶天经。
(1)请简要概括诗中诗人的形象特点。(3分)
【答案】:诗人客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情趣高雅(1分); 在杏花春雨时荡舟寻访“病”“穷”老友,珍视友情(1分);在二 月春风时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风流俊逸(1分)。
试分析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赏析】
(1)、诗后附有“幽州台”的注释,这就暗示:诗人登临的是燕昭王 招纳贤才之地。如今昭王不再,贤才无举,登临此地,作者怎不感慨
万千,怎不唏嘘长叹?领会了注释的深意,我们对词意就不难理解, 人物形象也不难把握了。
(2)、抓人物语言:“念”、“悠悠”,抓抒情主人公的神态: “独”“怆然而涕下”。
2013年辽宁卷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叶声轻逐篆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过,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篆烟:盘香的烟缕。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6分)
【答案】:塑造了闲适、洒脱、高雅的诗人形象。(步骤一)通过 对“竹轩”“柴门”“狭径”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表现 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倦卧”“闲吟”等反映了诗人洒脱 的生活态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现出诗人的高雅的人生 志趣。(步骤二)
此诗描绘了怎样的景物?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 答:此诗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 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 鸯在沙洲上静睡不动(步骤一)。这是一幅明净绚 丽的春景图(步骤二)。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 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步骤三)。
诗人形象。(步骤一)诗人只顾追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 夕阳中凝望东山。(步骤二)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 看到诗人对东山雪景充满喜爱之情。(步骤三)
2012年(湖北卷)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8.爱恨情愁、儿女情长的形象。
作业:
• 1、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注释] 幽州台:即蓟北楼、燕台,为战国时燕昭王所建,原名黄金台,是 燕昭王招纳贤才之地。
试分析登幽州台歌(陈子昂)中所塑造的人物形象.
• 2、预习《诗歌鉴赏之景物形象》
反思总结: 正确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三: 知人论事,关注背景
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所处时代的特征等,尤 其是具体的创作背景。要特别注意注释、题目等 , 做到合理联想。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