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系统流程及操作工艺

合集下载

凝结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

凝结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

凝结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
凝结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如下:
1. 凝汽器:凝汽器是凝结水处理系统中的主要设备之一,它通过冷却蒸汽来产生凝结水。

2. 凝结水泵:凝结水泵用于将凝结水升压并输送到后续的处理设备中。

3. 前置过滤器:前置过滤器用于去除凝结水中的大颗粒杂质和悬浮物。

4. 高速混床装置:高速混床装置用于去除凝结水中的离子,如钙、镁、钠等,以降低其硬度。

5. 轴封加热器:轴封加热器用于加热凝结水,以使其温度满足后续处理设备的要求。

6. 低压加热器:低压加热器用于进一步加热凝结水,以使其达到所需的温度和压力。

7. 除氧器:除氧器用于去除凝结水中的溶解氧和其他气体,以提高其纯度和质量。

8. 合格工艺冷凝液:经过上述处理后,凝结水已经达到了合格的标准,可以作为合格工艺冷凝液进行回收利用。

以上是凝结水处理系统的工艺流程,具体流程可能会因不同的处理要求和设备配置而有所不同。

污水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说明

污水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说明

一、污水水处理工艺流程及说明1、工艺流程↓ ↓ ↓冲洗水回到集水池→ 污泥外运2、工艺流程说明:污水经泵提升到集水调节池,水在调节池内得到水质、水量的调节并停留沉降,大量的煤泥沉降在池底通过行车式泵吸排泥机将污泥吸入污泥池中,调节池内的水再由泵提升通过管道混合器,同时在管道混合器前投加混凝剂PAC 和助凝剂PAM ,混合反应后,进入高效斜管沉淀池,生成大量的有机胶团将大部分悬浮物(浊度)在斜管沉淀池内下沉除去,沉淀池的上清液进入无阀过滤器,将水中不易沉降的固体物通过滤料的截留、拦截等作用进行过滤,沉淀后的原水中还含有颗粒很细的与水形成溶胶状态的有机悬浮物,这些物质中具有很强的聚合、沉降稳定性,不能用常规重力自然沉降法去除, 由无阀过滤器内的过滤介质(石英砂),拦截水中的胶体及水中很细的物质,确保出水水质。

出水进入清水池,在清水池中通过二氧化氯的强氧化作用把水中的细菌杀灭,经消毒后的水回用于井下防尘和消防等生产用水,多余的水溢流外排。

无阀过滤器为自动反冲洗式,当运行一个周期后滤层阻力加大,出水水量减少,此时滤池的虹吸上升水位升高到一定位置时无阀过滤器进行自动反冲洗。

反冲洗出回流到集水调节池重新处理。

集水调节池和混凝反应斜管沉淀池的污泥排入污泥浓缩池,经浓缩后用泵打入压滤机脱水后外运处置,污泥浓缩池的上清液回流到调节集水池。

二、生活污水工艺流程及说明1、工艺流程污水合并处理- 2 -- 3 - 2、工艺流程说明生活污水由管网收集汇流到污水处理站经格栅将水中的大颗粒杂物去除,去除后的颗粒物作垃圾处理,然后进入调节池,污水在调节池内调节水质、水量后由提升泵提升污水进入水解沉淀池,污水在水解初沉池有一定的沉淀停留时间,污水中细小的颗粒杂质能大部分的在初沉池沉降去除。

水解后的水自流进入曝气生物滤池,进行C/N 、N 二次生化处理,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去除,生化后的水进入砂滤池进一步去除截留去除水中细小物质,最后进入清水池后可直接回用或溢流外排。

钢铁行业水处理工艺简述

钢铁行业水处理工艺简述

钢铁行业水处理工艺简述钢铁工业水处理工艺简述一、烧结水系统1、系统工艺流程:(1) 工艺流程:↓加药↓补水a、生产循环用水→水池(冷却)→泵(旁滤)→设备用水点。

b、原水→软水制备→软水→泵→余热锅炉发生器。

(2) 工艺流程简述:根据各设备生产用水压力要求,泵房加压泵分高低压给水系统。

高压水系统主要供给烧结室设备冷却用水及小流量冲洗地坪,低压水系统主要供给混合、制粒室、机尾整粒电除尘、原料电除尘和抽风机室生产用水及设备冷却用水及一些地面洒水。

各系统用水经泵加压后送至设备用水点,使用后的水靠余压回流至泵房热水池,经上塔泵加压送至冷却塔冷却,冷却降温后的水流入冷水池,又经高低压系统生产给水泵送至设备使用,如此循环。

此外,为保证循环水水质要求,设稳定水质的加药装置和旁滤设施。

为供余热回收利用蒸汽发生器用水,原水需经过软化处理。

原水经过滤装置,进入软化装置,流入软水池,经软水加压泵供给设备使用。

2、主要设备:(1)泵房主要设备:各高低压加压水泵、冷却塔、加药装置、过滤器、起吊设备。

(2)软水站主要设备:过滤器、软化装置、软水加压泵。

二、炼铁水系统1、系统工艺流程:(1) 工艺流程:↓加药↓补水a、冷却壁、风口等生产循环用水→水池(冷却)→泵(旁滤)→设备用水点。

↓补水b、铸铁机生产循环用水→平流沉淀池→泵→铸铁机冷却用水点↓抓渣↓补水c、高炉冲渣水→渣沟→冲渣过滤池→集水井→泵→冲渣(2) 工艺流程简述:根据各设备生产用水压力及水质要求,系统分为净环和浊环给水系统。

其中净环给水泵房加压泵又分高中压给水系统。

高压给水系统主要供高炉冷却壁背部水管冷却、风口小套、铁口套、炉顶打水等设施的冷却用水。

中压给水系统主要供高炉鼓风机站风机电机、稀油站、冷却壁及风口、炉底冷却水、出铁厂、热风炉等设施的冷却用水。

以上高炉净环冷却高中压供水经设备冷却后,开式自流回循环泵站净环热水池,再由冷却上塔泵送至冷却塔,冷却降温后的水流入净环冷水池,再分别由高压循环水泵和中压循环水泵加压送往高炉高中压用水设备进行循环使用。

超纯水处理原理,工艺及技术简介

超纯水处理原理,工艺及技术简介

超纯水处理原理, 工艺流程及技术简介1.超纯水制备原理威立雅实验室超纯水器通常由原水预处理系统、反渗透纯化系统、超纯化后处理系统三部分组成。

预处理的目的主要是使原水达到反渗透膜分离组件的进水要求,保证反渗透纯化系统的稳定运行。

反渗透膜系统是一次性去除原水中98%以上离子、有机物及100%微生物(理论上)最经济高效的纯化方法。

超纯化后处理系统通过多种集成技术进一步去除反渗透纯水中尚存的微量离子、有机物等杂质,以满足不同用途的最终水质指标要求。

2.原水预处理系统预处理系统通常由聚丙烯纤维(PP)过滤器和活性炭(AC)过滤器组成。

对硬度较高的原水还需加装软化树脂过滤器。

PP滤芯可高效去除原水中5μm以上的机械颗粒杂质、铁锈及大的胶状物等污染物,保护后续过滤器,其特点是纳污量大, 价格低廉。

AC活性炭滤芯可高效吸附原水中余氯和部分有机物、胶体,保护聚酰胺反渗透复合膜免遭余氯氧化。

软化树脂可脱除原水中大部分钙镁离子,防止后续RO膜表面结垢堵塞,提高水的回收率。

3.反渗透纯化系统反渗透(Reverse Osmosis,简称RO)是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一种高新膜分离技术,具有一次分离度高、无相变、简单高效的特点。

反渗透膜“孔径”已小至纳米(1nm=10-9m),在扫描电镜下无法看到表面任何“过滤”小孔。

在高于原水渗透压的操作压力下,水分子可反渗透通过RO半透膜,产出纯水,而原水中的大量无机离子、有机物、胶体、微生物、热原等被RO膜截留。

通常当原水电导率<200μS/cm时,一级RO纯水电导率≤5μs/cm,符合实验室三级用水标准。

对于原水电导率高的地区,为节省后续混床离子交换树脂更换成本,提高纯水水质,客户可考虑选择二级反渗透纯化系统,二级RO纯水电导率约1~5μS/cm,与原水水质有关。

4.超纯化后处理系统①混床离子交换纯化柱混床离子交换纯化柱由阴离子交换树脂和阳离子交换树脂按比例混合而成。

阳离子交换树脂用其H+交换去除水中的阳离子,阴离子交换树脂用其OH-交换去除水中的阴离子,在混床树脂中被交换出来的H+和OH-结合生成H2O,因此混床离子交换纯化柱可用来深度去除RO纯水中尚存的微量离子。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

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处理工艺流程

饮用水处理工艺流程一、给水处理工艺流程概述给水处理的任务是通过必要的处理方法去除水中杂质,使之符合生活饮用或工业使用所要求的水质。

水处理方法应根据水源水质和用水对象对水质的要求胡定。

在给水处理中,有的处理方法除了具有某一特定的处理效果外,往往也直接或间接地兼收其它处理效果。

为了达到某一处理目的,往往几种方法结合使用。

本节仅列出几种主要给水处理方法,以便于读者对给水处理有一概括的了解。

1.沉淀和消毒这是以地表水为水源的生活饮用水的常用处理工艺。

但工业用水也常需沉淀工艺。

沉淀工艺通常包括混凝、沉淀和过滤。

处理对象主要是水中悬浮物和胶体杂质。

原水加药后,经混凝使水中悬浮物和胶体形成大颗粒絮凝体,而后通过沉淀池进行重力分离。

过滤是利用粒状滤料截留水中杂质的构筑物,常置于混凝和沉淀构筑物之后,用以进一步降低水的浑浊度。

完善而有效的混凝、沉淀和过滤,不仅能有效地降低水的浊度,对水中某些有机物、细菌及病毒等的去除也是有一定效果的。

根据原水水质不同,在上述沉淀工艺系统中还可适当增加或减少某些处理构筑物。

例如,处理高浊度原水时,往往需设置泥沙预沉池或沉沙池;原水浊度很低时,可以省去沉淀构筑物而进行原水加药后的直接过滤。

但在生活饮用水处理中,过滤是必不可少的。

大多数工业用水也往往采用沉淀工艺作为预处理过程。

如果工业用水对沉淀要求不高,可以省去过滤而仅需混凝、沉淀即可。

消毒是灭活水中致病微生物,通常在过滤以后进行。

主要消毒方法是在水中投加消毒剂以灭致病微生物。

当前我国普遍采用的消毒剂是氯,也有采用漂白粉、二氧化氯及次氯酸钠等。

臭氧消毒也是一种消毒方法。

“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可称之为生活饮用水的常规处理工艺。

我国以地表水为水源的水厂主要采用这种工艺流程。

如前所述,根据水源水质不同,尚可增加或减少某些处理构筑物。

2.除臭、除味这是饮用水净化中所需的特殊处理方法。

当原水中臭和味严重而采用沉淀和消毒工艺系统不能达到水质要求时方才采用。

水处理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水处理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

水处理工程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水处理工程的施工工艺及施工方法是确保水处理设备和系统能够正确安装和运行的关键步骤。

本文将简要介绍水处理工程施工的一般工艺和常用方法。

1. 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水处理工程施工之前,需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以确保施工能够顺利进行。

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确定施工区域和范围- 检查工程图纸和设计规范- 准备所需的施工设备和材料- 确认施工人员的安全要求和培训- 确定时间计划和工作进度2. 施工工艺水处理工程的施工工艺通常包括以下步骤:2.1 基础施工在施工现场进行土地平整和基础建设,确保水处理设备有一个稳固的支撑。

2.2 设备安装按照设计图纸和规范要求,安装水处理设备,并确保设备的正确连接和定位。

2.3 管道连接根据水处理系统的布局,安装和连接管道系统,并且进行密封和测试以确保管道系统的完整性和效果。

2.4 电气安装根据水处理设备的需求,安装电气设备和控制系统,并进行布线和连接。

2.5 调试和验收完成设备安装和管道连接后,进行设备的调试和系统的验收,确保水处理工程能够正常运行。

3. 施工方法针对不同的水处理工程,有多种施工方法可供选择。

常用的施工方法包括:- 挖掘法:适用于土石混合的基础施工和埋地管道的铺设。

- 预制法:将水处理设备和管道在工厂预先制作好,然后进行现场组装和安装。

- 悬挂法:将部分或全部的水处理设备悬挂在支撑结构上,以节省空间和提高安装效率。

- 冷却水浸渍法:适用于某些特殊工艺要求,利用冷却水对设备进行特殊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设备运行性能。

结论水处理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法对于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系统的高效性非常重要。

通过适当的施工前准备、施工工艺的选择和施工方法的应用,可以保证水处理工程的顺利完成并达到预期的效果。

除盐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除盐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除盐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除盐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
除盐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将含有大量盐分的水转化为可以供人类使用的淡水的过程。

这个系统通常应用在海水淡化、水处理厂以及植物的灌溉系统中。

首先,海水或含有盐分的水被泵送到处理厂,经过初步的过滤和沉淀,将悬浮物和杂质去除。

然后,水会通过反渗透膜,这是一种高效的技术,其原理是利用高压将水从盐水中挤出,从而分离出盐分和其他溶解物。

反渗透膜可以过滤掉绝大部分盐分和杂质,得到相对较为纯净的淡水。

接下来,淡水会经过再处理,利用离子交换技术或其他方法进一步降低水中的盐分浓度。

最终,经过处理的水将会被送至水储罐或直接供给用户使用。

在整个过程中,监控和调节系统的参数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控制反渗透膜的操作压力和通量,以及适时更换或清洗反渗透膜等,都会直接影响到除盐效果和系统的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除盐水处理系统工艺流程通过一系列工艺步骤,能够有效地将盐水转化为可供人类使用的淡水,为缓解淡水资源短缺问题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原理

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原理

水处理工艺流程及原理水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资源,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等原因,水源的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

因此,水处理工艺成为保障饮用水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介绍水处理工艺的流程及原理。

一、水处理工艺流程1.预处理水处理的第一步是预处理,其目的是去除水中的悬浊物和微生物等杂质,以减轻后续处理工艺的负担。

常见的预处理工艺包括:格栅除污、沉淀池、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等。

2.絮凝在此步骤中,化学药剂被 dosin 到水中以帮助颗粒污染物形成较大的团块,使其变得更容易被过滤或沉淀。

常见的絮凝剂包括聚合氯化铝、高岭土、铁氧化物等。

3.沉淀沉淀的目的是将絮凝后形成的团块和混凝剂一起沉淀到水中底部,此步骤中将使用沉淀池或静态沉淀器。

4.过滤经过沉淀后,水中的悬浮固体和污染物已经减少,但仍需进一步处理以去除颗粒状物质。

常见的过滤器包括砂滤器、活性炭过滤器、微孔膜滤器等。

5.消毒水中仍有一些细菌、病毒等微生物会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因此必须加入消毒剂对水进行消毒处理。

消毒剂的常见类型包括氯、臭氧、紫外线等。

6.清洗处理后的水通过管网输送至各用户处,但在输送前需要进行管道清洗,以确保水质的安全卫生。

二、水处理原理1.物理作用物理性处理技术主要通过物理方法去除悬浮物和颗粒物,如沉淀、过滤和飘浮于水表面的泡沫等。

2.化学作用化学性处理主要通过添加化学药剂,产生凝聚作用,迫使水中的杂质和污染物结合成较大颗粒,使其更容易被去除。

3.生物作用生物性处理工艺一般通过微生物活动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和有机物,包括生物接触氧化法、好氧/厌氧处理等。

4.混合作用有时两种或多种处理技术结合使用,以达到更有效的处理效果,如沉淀-过滤法和沉淀-浮选法等。

三、结尾水处理工艺是保证饮用水质量的重要方式,各种处理工艺的流程和原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水源不同、水质不同以及实际应用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

未来,我们应该加强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获得合格的油、气产品,需将伴生水与油气 进行分离,分离后的伴生水中,含有一定量的原油 及其他杂质,这些含有一定量原油和其他杂质的伴 生水称之为含油污水。
§7-1 含油污水水质及处理标准(续1)
1.含油污水水质 含油污水一般偏碱性,硬度较低,含铁少,矿 化度高。 含油污水中含有以下有害物质: (1)分散油:油珠在污水中的直径较大,为 10~100μm,易于从污水中分离出来,浮于水面而 被除去。 这种状态的油占污水含油量的60%~80%。
第七章 水处理系统
海上油田注水,主要采用了注海水、注污水和 地下水,到目前为止,还未进行过混注,但随油田 进一步开发,也有可能采取海水、地下水、污水混 注方式。
本章重点叙述含油污水及注入水处理的目的、 方法和流程。
§7-1 含油污水水质及处理标准
一、含油污水水质、处理目的及要求
海上油田污水来源于在油气生产过程中所产出 的地层伴生水。
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日最大排放极限 (mg/L)
0.032

0.032

0.00056

0.012

0.080
铬总量
0.008

0.0018

0.020

0.080
氰化物
0.020

0.120
§7-1 含油污水水质及处理标准(续12)
其他国家允许的海上采出水外排最大含油量
从15 mg/L~100 mg/L不等,见表7-2。
表7-2 部分国家采出水排放含油量水质标准
国别 规范(或允许排放含量) 平均含油量(mg/L)
最大含油量 (mg/L)
法国
规范
20
挪威
允许排放量
30
39
西班
规范(地中海)
60
100

荷兰
规范
40
英国
§7-1 含油污水水质及处理标准(续3)
(4)污水中含有的阳离子常见的有Ca2+ 、Mg2+、 Ba2+、Sr2+ 等,阴离子有、 、 等。这些离子在水中 的溶解度是有限的。
一旦污水所处的物理条件(温度、压力等)发生 变化或水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均可能引起结垢。
(5)污水中还可能含有溶解的、 、 等有害气 体,其中氧是很强的氧化剂,它易使二价铁离子氧化 成三价铁离子,从而形成沉淀。
1985年8月,美国环境保护局(EPA)规定 20m水深以内的水域采出水排放为零(50FR34592, 1985年8月26日)。
§7-1 含油污水水质及处理标准(续9)
进入90年代后,EPA对采出水外排实行许可证 制,对允许外排的水域向石油开发商颁发许可证。 先后两次下调外排水质。
1993年3月,EPA以改进后的气浮技术为依据, 其中包括上游重力分离和加药处理,对海洋采出水 外排做了严格的规定:
§7-1 含油污水水质及处理标准(续8)
二、外排水质标准
一般来讲,在油田开发中、后期,采出水量 逐步增大,特别是注水开发的后期,出水率高达 80~90%。采出水中所含的主要是油和脂及其它溶 解化合物。含油采出水如不处理,排入水体会导 致污染,破坏生态平衡。因此,必须对采出水进 行处理,达标后才能排放。
§7-1 含油污水水质及处理标准(续6)
对回注的污水水质要求是:达到本油田规定的 注水水质标准。
3.COD污水处理指标 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机物和无机物,在生物 和化学反应过程中,消耗了水中的氧气,这种耗氧 指标叫BOD(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 即生化 需氧量。而测试BOD的方法往往需要五天时间。
水处理系统流程及操作工艺
路漫漫其悠远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悲伤
第七章 水处理系统
海上油田处理系统,包括含油污水处理系统、 用于注海水的海水处理系统、注水及生活所用浅 层地下水处理系统、以及收集冲洗甲板水及雨水 的辅助污水处理系统等。
海上油田的含油污水处理系统,均采用闭式。 辅助性污水处理系统采用开式。
§7-1 含油污水水质及处理标准(续7)
COD(Chemical Oxygen Demand)即化学需氧 量,同样反映水中物质耗氧情况,且由于COD测 试的方法只需几小时,所以往往应用COD指标来 控制污水指标。
BOD和COD测试方法,可依照国标执行: GB11914-89[ 水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重铬 酸盐法)] 和GB7488-87[ 水质五日生化需氧量 的测定(稀释与接种法)] 。
*将油和脂合计的最大含量从72mg/L调到42 mg/L;
*月平均排放含量也从42mg/L下调到29mg/L。
§7-1 含油污水水质及处理标准(续10)
在加州,EPA还增加了对某些重金属和酚总量 的控制,见下表。
1995年1月9日,EPA第六区(得克萨斯州和路 易斯安娜州)颁布了最新得国家污水排放控制规范 (NPDES)总体许可条例。
§7-1 含油污水水质及处理标准(续4)
也能与铁反应生成碳酸铁沉淀,与铁反应则生 成腐蚀产物——黑色的硫化亚铁。
(6)污水中常见的细菌有硫酸盐还原菌、腐生 菌和铁细菌。这些细菌均能引起对污水处理、回注 设备及管汇的腐蚀和堵塞。
§7-1 含油污水水质及处理标准(续5)
2.含油污水处理的目的及要求 含油污水经过处理后,要进行排放或者作为油 田回注水、人工举升井动力液等。 处理含油污水的目的是要求排放水或回注水达 到相应的排放或回注标准,同时应充分考虑防止系 统内腐蚀。 排放的污水水质要求是:渤海海域排放污水含 油量小于30mg/L;南海海域为小于50mg/L。
条例规定总矿化度(TDS)不超过3000mg/L的 条件下,外排采出水中油月平均含量为25mg/L,日 最大含量为35mg/L。
§7-1 含油污水水质及处理标准(续11)
表7-1 EPA国家污水排放控制规范(NPDES)的 许可规定(加州海上)
污水排 放物
油和脂
日最大排放极限 (mg/L)
42
污水排 放物
§7-1 含油污水水质及处理标准(续2)
(2)乳化油:其在污水中分散的粒径很小, 直径为0.1~10μm,与水形成乳状液,属于O/W “水 包油”型乳状液。这部分油不易除去,必须反相破 乳之后才能将其除去,其含量占污水含油量的 10%~15%。
(3)溶解油:油珠直径小于0.1μm。 由于油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为5~15mg/L, 这部分油是不能除去的。其占污水含油量的 0.2%~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