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和髓外浆细胞瘤

合集下载

浆细胞瘤描述

浆细胞瘤描述

14
免疫球蛋白
15
免疫球蛋白的种类
16
免疫球蛋白的功能
17
◆ 免疫球蛋白、M蛋白、M成分是相同概念吗?区别和联系 ?
◆ M蛋白又叫做monoclonal Protein, monoclonal immunoglobulin, myeloma protein, or M- spike。
◆ M蛋白是浆细胞或B淋巴细胞单克隆恶性增殖所产生的一 种大量的异常免疫球蛋白,其本质是一种免疫球蛋白或免 疫球蛋白的片段。因其多见于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巨球蛋白血症(macroglobulinemia)及恶性 淋巴瘤(malignant lymphoma),都是以M开头的疾病, 故称为“M蛋白”。
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继发性)
多发性骨髓瘤
浆细胞瘤
骨孤立性浆细胞瘤(原发于骨骼) 髓外浆细胞瘤(原发于髓外)
巨球蛋白血症
重链病
淀粉样变性
◆ 反应性浆细浆胞细增胞多增症生:程度有限(骨髓浆细胞<10%),且分化良好,免疫 球蛋白多为多克隆性,仅少数为单克隆性且增多程度有限。本身不引起临床 症状。原发病治愈后,浆细胞增多症状消失。
◆ 很少发生脏器扩散:肝、肺、胸腺、乳腺、子宫、膀 胱、前列腺、甲状腺、腮腺、牙龈、心脏等处扩散极 少见报道。
◆ 罕见报道发展为浆细胞白血病。
◆ 一般不伴有异常免疫球蛋白增多,但当发生广泛扩散 时,血和尿中可能出现免疫球蛋白的异常增多。
38
治疗
◆ EMP对放疗高度敏感,首选放射治疗。特殊情况也可考虑 手术切除。原发灶在头颈部时,单用放疗,避免手术治疗 ;原发灶在头颈部以外,可考虑手术完全切除。
正常 少见 少见
36

孤立性浆细胞瘤21例

孤立性浆细胞瘤21例

孤 立性 浆 细胞 瘤 (oi r ls ayo a S ) Slaypam ctm ,P 是 t
1年 内死 亡 2例 , ~ 2 3年 5例 , 5年 以上 者 1 3例 , 最 长生 存时 间达 1 . ,中位 生存 时 间为 6 45年 . 7年 ( 表
12 。 , )
表 1 1 5例 E MP 患者 临床 资 料
蛋 白阳性 。对 每例 患者 均做左 、 右髂 前 及髂 后 上嵴 、
胸骨 、 椎骨 棘 突等 多 部位 穿 刺 、 检 、 X光 或全 身 活 骨 骨 显像 ( 除病变 部位 ) 未见异 常 。仅 2例 于 晚期发 均 展 为 多发 性骨 髓 瘤 ( ut l m eo a MM)距 发 病 m lpe y lm , i ,
维普资讯 6 0 卷
中 国 肿 瘤 临 床
・1・ 3 9
孤 立 性 浆 细 胞 瘤 2 例 1
白元松 孙 步彤 张秀梅 吉林 大学 中 日联谊 医 院肿瘤 血液 科 ( 春市 1 0 3 ) 长 3 0 1
关键词 浆细胞瘤 髓 外性 孤 立性
1 ~ . m。 5例 E . 68 2 c 1 MP中病 变 累及鼻 腔 、 副鼻 窦而 引 起 鼻 塞 、 出血 6例 , 鼻 扁桃 体 2例 , 龈 及 眼 眶各 1 牙 例, 同时伴 颈 淋 巴结 肿 大 2例 ; 肠 3例 , 并 肠 梗 结 合
阻 2例 ; 肺伴 胸腔 积液 及 肾上腺 各 1例 ( 1 。6例 表 ) S B侵 犯 胸 椎 、 椎 、 骨 及 下颌 骨 各 1例 , 管 状 P 腰 耻 长 骨 2例 ( 2 , 表 ) 伴骨 痛及 骨 质溶骨 性损 伤 。均经病 理 证 实 为浆细 胞瘤 。 3例 血清 M 蛋 白阳性 , 2例尿 本周

孤立性肋骨浆细胞瘤1例报告

孤立性肋骨浆细胞瘤1例报告

孤立性肋骨浆细胞瘤 1例报告摘要:患者,男性,59岁,体检发现右侧肋骨占位,胸部CT示右侧第4肋骨见膨胀性骨质破坏,呈灶泡样改变。

患者无明显胸痛、胸闷等临床表现,既往无外伤史,一般状况及血常规、肝肾功能未见异常,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行单孔胸腔镜下肋骨肿瘤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尚可,根据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右侧第4肋骨浆细胞瘤。

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及扩散征象。

关键词:骨肿瘤;浆细胞瘤;肋骨;诊断孤立性骨浆细胞瘤(solitary plasmacytoma of bone,SPB)是浆细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骨恶性肿瘤【1】,占浆细胞瘤发生率的6%-7%,以累及脊柱位置多见,尤其是胸椎好发,腰椎次之【2】,发生于肋骨的较为罕见,其特征表现为一个或两个的孤立性骨病变,没有疾病传播的征象。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胸外科于2020年3月9日收治了1例右侧第4肋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患者,接受肋骨病灶及部分壁层胸膜的切除,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9岁,以“发现右侧肋骨占位3天”为主诉,于2020年3月9日收入院;否认肝炎、结核病史,否认重大外伤史,否认食物及药物过敏史;有吸烟史及饮酒史。

入院时体格检查见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廓皮肤未见皮疹、淤血斑及溃疡灶,呼吸规则,双肺呼吸动度及语颤均等,双肺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

胸部CT(2020-03-09 延边医院)示:右侧第4肋骨见膨胀性骨质破坏,呈皂泡样改变,骨皮质变薄,内可见残留骨性间隔,骨质破坏周围无明显硬化带,局部无骨膜反应(图A、B)。

结合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右侧第4肋骨肿瘤。

经我科医师会诊后,建议手术治疗,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后,于2020年3月12日在全身麻醉下行单孔胸腔镜下肋骨肿瘤切除术。

术中逐层暴露至第4肋骨,可见肿块位于第4肋骨并向胸腔内生长,连同肿瘤向两边扩大切除第4肋骨,冲洗创面,留置负压吸引管,逐层关胸。

术后给与充分镇痛、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

髓外浆细胞瘤

髓外浆细胞瘤

髓外浆细胞瘤
髓外浆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起源于深层组织中的浆细胞。

这种疾病通常发生在骨髓以外的位置,比如淋巴结、脾脏、肝脏等处。

髓外浆细胞瘤的发病机制不太清楚,但可能与免疫系统异常有关。

症状
患有髓外浆细胞瘤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包括:
•多发性骨痛
•贫血
•骨折风险增加
•肿块或肿胀
•心慌和呼吸困难(如果瘤体压迫心脏或肺部)
诊断
诊断髓外浆细胞瘤通常需要进行一系列临床检查,包括:
•血液检查:检查患者的血液中是否存在异常的浆细胞或其他异常指标
•骨髓活检:通过穿刺骨髓获取样本检查浆细胞瘤细胞
•影像学检查:如X光、MRI、CT等,以帮助确定瘤体的位置和规模
治疗
髓外浆细胞瘤的治疗通常包括化疗、放疗和手术等方式。

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将根据病情、患者的整体健康状况以及病变的位置而定。

化疗可以通过静脉输注药物或口服药物的方式进行,而放疗则主要针对瘤体局部进行照射。

预后
髓外浆细胞瘤的预后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肿瘤的类型、位置和病变的严重程度等。

早期诊断和积极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存活率。

然而,髓外浆细胞瘤的治疗过程可能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心理和社会支持也非常重要。

总的来说,髓外浆细胞瘤是一种严重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医生和患者应该共同努力,制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九例孤立性浆细胞瘤影像学分析论文

九例孤立性浆细胞瘤影像学分析论文

九例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分析【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3)03-0272-01【摘要】:孤立性浆细胞瘤(sp)属于单发浆细胞肿瘤,临床上较为少见。

通过总结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特点,有助于提高影像诊断准确性。

本文报道了我科于2005年至2010年间,经住院手术或病理活检共收治确诊的sp病例9例,其中胸椎1例、骶骨3例、髂骨3例、额顶叶1例以及脾脏1例。

【关键词】:计算机体层摄影术;孤立性浆细胞瘤;x线;磁共振成像浆细胞瘤是以浆细胞异常增殖为特征的恶性肿瘤。

常见的浆细胞瘤是一种转移性疾病,表现为在身体多个部位同时出现病灶特征,该类浆细胞瘤一般被称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

而少数浆细胞瘤患者(3-5%)表现为由单克隆性浆细胞瘤增殖引起孤立性浆细胞骨瘤(solitary plasmacytoma of bone, spb)造成的单一性骨损伤,或者由于孤立性髓外浆细胞瘤(solitary extramedullary plasmacytoma, sep)造成的软组织肿块[1]。

moulopoulos等人通过对以往spb病例核磁共振成像数据的分析总结[2,3],发现至少25%经确诊为spb的患者在随后治疗过程中出现了浆细胞瘤病灶的扩散,这意味着spb存在较大的风险发展为mm。

spb病变常见于腰椎、肋骨或颅骨,不同部位不同类型的浆细胞瘤临床特征及预后均不同,缺乏特征性的影像学表现,极易与淋巴瘤,pnet、转移瘤等混淆,有必要通过总结加深该病的影像学认识,进而提高诊断和鉴别的能力。

1 对象与方法浙江省东阳市人民医院于2005年至2010年间收治7例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以及2例髓外浆细胞瘤。

其中,女4人,男5人。

年龄23-76岁,平均52.8岁。

发生于胸椎1例,髂骨3例,骶骨3例,额顶叶1例,脾脏1例。

所有病例均行x线,ct以及mr检查。

浆细胞瘤 病情说明指导书

浆细胞瘤 病情说明指导书

浆细胞瘤病情说明指导书一、浆细胞瘤概述浆细胞瘤(plasmacytoma)是来源于骨髓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具体病因尚不明确。

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局部肿块、疼痛、贫血、溶血等症状。

临床可分为孤立性浆细胞瘤、骨外浆细胞瘤两种类型。

其中,部分孤立性浆细胞瘤可经积极治疗后治愈,亦有孤立性浆细胞瘤发展为多发性骨髓瘤或侵犯邻近淋巴结。

骨外浆细胞瘤预后优于孤立性浆细胞瘤,60%~70%的患者存活期在10年以上。

英文名称:plasmacytoma其它名称:无相关中医疾病:暂无资料。

ICD 疾病编码:暂无编码。

疾病分类:血液系统疾病是否纳入医保:部分药物、耗材、诊治项目在报销范围,具体报销比例请咨询当地医院医保中心。

遗传性:可能与遗传有关发病部位:全身,其他常见症状:局部肿块、疼痛、贫血、溶血、出血、头晕、头痛、视力下降、听力减退、昏迷、意识障碍、淋巴结肿大、肝肿大、脾肿大主要病因:病因迄今尚未明确检查项目:血常规、凝血四项、血液生化检查、骨髓活检、血清免疫学检查、肿瘤组织活检、MRI 平扫、MRI 增强扫描、脑血管造影重要提醒:浆细胞瘤可发展为多发性骨髓瘤,恶性度极高,需早发现、早治疗。

临床分类:WHO 将浆细胞瘤分为孤立性浆细胞瘤与骨外浆细胞瘤两类。

1、孤立性浆细胞瘤原发于骨骼的单个孤立浆细胞瘤,以局部骨骼肿物伴疼痛为特征,约占全部恶性浆细胞瘤的3%。

2、骨外浆细胞瘤又称髓外浆细胞瘤,原发于骨骼、骨髓之外任何其它部位的浆细胞瘤,约占全部浆细胞瘤的4%,临床症状取决于髓外浆细胞瘤发生部位。

二、浆细胞瘤的发病特点三、浆细胞瘤的病因病因总述:浆细胞瘤病因尚不清楚。

现有研究表明浆细胞瘤有易感基因遗传现象。

亦有研究怀疑浆细胞瘤与丙肝病毒、人疱疹病毒8型(HHV-8)相关,但并未得到公认。

基本病因:暂无资料。

危险因素:暂无资料。

诱发因素:暂无资料。

四、浆细胞瘤的症状症状总述:浆细胞瘤病因尚不清楚。

现有研究表明浆细胞瘤有易感基因遗传现象。

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彭俊红;周利华;黄利华;刘松;郭俊林;王慧明【期刊名称】《白血病·淋巴瘤》【年(卷),期】2013(40)6【摘要】目的分析不同部位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X线、CT和MRI表现,进一步认识与提高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诊断准确率。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发生于椎体、肱骨、肋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病例,总结分析其影像学表现。

结果12例孤立性浆细胞瘤为肋骨3例、胸椎6例、肱骨3例,其中1例肱骨发生病理性骨折。

X线及CT表现为穿凿样溶骨性骨质破坏、膨胀性生长,边界较清,其中1例骨皮质增厚、硬化,所有均未见明显骨膜反应。

与肌肉信号相比,MRI在T1 WI表现为稍低信号,T2 WI表现为高信号,所有均未见瘤周水肿,但可见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浸润,5例可见软组织肿块形成,增强明显强化。

结论 X线平片对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诊断敏感度较低;CT能清晰显示瘤体内增厚的骨嵴或残存的骨质;MRI可明确髓腔内外病变与周围软组织的关系。

平片、CT和MRI三者联合综合评价有助于提高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诊断准确性。

【总页数】4页(P584-587)【作者】彭俊红;周利华;黄利华;刘松;郭俊林;王慧明【作者单位】武汉市普爱医院放射科;武汉市普爱医院病理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3.3【相关文献】1.骨孤立性浆细胞瘤影像学表现 [J], 刘德浩;郁万江2.颅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J], 侯欣怡;高京生;高培毅3.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分析 [J], 祝爽;宋杨;凃国建;李月洁;张伟;陈东4.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影像学表现 [J], 刘铁芳;许霖5.髓外浆细胞瘤和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9例 [J], 刘小平;刘晓玲;任予;扬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浆细胞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浆细胞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

浆细胞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浆细胞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癌症是每个人都很恐惧的疾病,得上此病,无疑是一场灾难。

它可发生于身体的几乎各个部位,如果癌症发生在浆细胞,便成为浆细胞瘤。

临床上将该病定义为发生于骨髓以外的恶性浆细胞的增生。

该病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称为骨的孤立性浆细胞瘤,另一种叫做髓外浆细胞瘤。

其中孤立性浆细胞瘤较多发,临床诊断中,一般依靠典型症状进行诊断,下面来了解一下本病的诊断方法。

孤立性浆细胞瘤的症状诊断:1.临床表现以局部骨骼肿物伴有疼痛为特征。

最常受侵犯的部位是脊椎骨骼。

2.其他好发部位依次是骨盆、股骨、肱骨、肋骨,而颅骨受侵罕见。

3.在X线影像上,病变多呈“多孔状”或“肥皂泡状”溶骨性病变,病变边界不像多发性骨髓瘤溶骨性病变那样锐利、清晰。

4.少数患者表现为受损部位骨质硬化。

病理性骨折可发生在受损骨骼部位。

5.除孤立的骨骼浆细胞瘤外,其他骨骼无病变。

6.骨髓象和血象正常。

7.仅10%—20%的孤立性浆细胞瘤患者伴有血和尿中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增多,大多数患者无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其多肽链亚单位(轻链)增多,也无贫血、高钙血症、高粘滞综合征、肾功能损害等症状。

浆细胞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髓外浆细胞瘤的症状诊断:1.中位发病年龄为55岁,男女比例为2:1。

2.中位生存期为68个月。

3.80%以上发生于头颈部,尤以上呼吸道受累多见,常见部位包括鼻腔、鼻旁窦、鼻咽部、扁桃体等。

临床症状为鼻塞、鼻衄、声嘶、咯血、流泪、面部肿胀、嗅觉下降、呼吸困难等,尤以鼻塞、鼻衄最为多见。

4.无论发生于何处,浆细胞瘤均为占位性病变,在鼻腔主要体征是:肿块呈息肉样增生或黏膜下弥漫性增厚,色暗红或灰黄,表面光滑,质地中等。

5.亦可发生于甲状腺、肺、消化道、肝、脾、胰腺、睾丸、皮肤等,但较罕见。

6.12%的病例可致邻近骨组织的破坏。

7.影像学检查可见软组织块影,邻近骨质可因肿瘤压迫、推挤而移位或破坏。

浆细胞瘤的诊断依据是什么?患者无全身表现,骨髓及周围血象正常,尿中无Bence-Jones蛋白,尿常规、肾功能无改变,全身骨骼无病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o r d e r t o d e l a y t h e i r p r o g r e s s i o n t o MM .
s u b j e e t w o r d s B o n e n e o p l a s ms
P l a s ma c y t o ma
容易 发展 为多发 性骨 髓 瘤 治疗选 择 广泛 切除 或彻底 刮 除 , 瘤 腔 用液 氨或 酚等 灭活后 植 骨或 骨 水泥 充
填, 术启 辅 以放疗 侵 袭 型者 需辅 以化疗 , 以 延缓 播散 为多 发性 骨髓 瘤 。
主题 词 骨 肿 瘤 浆 细 胞 瘤 多 发 性 骨 髓 瘤
a n e mi a,h y p e r c a l e e mi a o r r e n a l i n v o l v e me n t .Th e a v e r a g e f o l l o w- u p p e r i o d wa s 1 1 2 mo n t h s( f r o m 6 t o 3 6 0 mo n t h s ) .Fi hy — f o u r p e r c e n t o f p a t i e n t s wi t h SBP a n d 4 0 o f p a t i e nt s wi t h EM P d e v e l o p e d MM ,


本组 4 4例 平 均 随 访 1 中 , l 3例 播 散 为 MM , 播 散 时 间在 术 后 1 1  ̄2 4 2个 月 。术 后 6 ~1 3个 月 局 部 复 发 3例 , 术后 2 4 ~1 4 0个 月 在 远 隔 部 位 出 现
Mu l t i p l e my e i o ma
多发性骨髓瘤 ( Mu l t i p l e my e l o ma , MM ) 常 见, 而骨 的孤立性 浆 细胞 瘤 ( S o l i t a r y p l a s ma c y .
作肴 单位 : 3 1 0 0 0 9杭 州, 浙江 医科大 学 附属 第二 医院骨科
( 橱迪生、 范j 睡武 、 附 惠 民、 何荣新、 叶招 明 、 黄宗坚) , 病理 科
t o ma o f b o n e ,S P B) 与髓 外浆细 胞 瘤( E x —
t r a me d u l l a r y p l a s ma e y t o ma , EM P ) 则 罕
Ab s t r a c t Am o n g p l a s ma c e l 1 d i s o r d e r s ,s ol i t a r y p l a s ma c y t o ma ( s o l i t a r y p [ a s ma c y t o ma o f on b e , S PB a n d e x t r a me d u i l a r y p l a s ma c y t o ma,EM P)i s r a i ,  ̄a s c o mp a r e d wi t h mu l t i p l e my e l o ma( MM ) .Fu r ・ t he r mo r e,t h e 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e e n s o l i t a r y p l a s ma c y t o ma a n d MM r e ma i n s u n c l e a r . Be t we e n 1 9 6 0 a n d 1 9 9 4,2 4 p a t i e n t s wi t h S P B a n d 2 0 wi t h EM P we r e t r e a t e d . Th e c it r e r i a f o r d i a g n o s i s w ̄ k - e:( 1 ) no e v e ・ d e n c e o f o t he r l e s i o n s b a s e d o n c l i n i c a l a n d r a d i o l o g i c e x a mi n a t i o ns +( 2 ) b i o p s y e v i d e n c e o f a p l a s ma c e l l n e o p l a s m I( 3 ) b o n e ma r r o w b i o p s y s p e c i me n wi t h n e g a t i v e f i n d i n g s( 1 e s s t h a n 1 0 p  ̄s ma c e l l s )f( 4 ) n o
o r a t i o n .Ad j u v a n t c h e mo t h e r a p y s h o u l d b e g i y e n i f t h e t u no r u t t u r n s o u t t o b e p o o r l y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d ,i e n
h o we v e r ,t h e r e wa s n o s i g n i f i c a n t s t a t i s t i c a l d i f f e r e n c e e we b e n S PB a n d EM P ( P> O . 0 5 ) .W e s u g g e s t ・ e d t h a t ol s i t a r y p l a s ma c y t o ma s b e c l a s s i f i d e a s t wo t y p s ,[ e a t e nt a n d a g g r e s s i v e . Th e f o r me r wa s h i s t o - L o gi c a l l y we l l ・ d i I I e r e n t l a t d e p l a s ma c y t o ma . Th e l a t t e r wa s p o or l y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e d t u mo r s whi c h e a s i l y p r o gr e s s t o M M . Th e t r e a t me n t o f c h o i c e i s wi d e e x c i s i o n o r t ho r o u gh c u r e t t a g e ,b y c r y o g e n i c ne c r o s i s wi t h l i q u i d n i t r o g e n o r c a u t e r y o f t h e b o n y wa l t wi t h p h e n o l a n d t h e c a v i t y f i l l d e wi t h b o n e ra g f t s o r c e . me n t a t l o n . Al l p a t i e n t s wi t h a p p a r e n t l y i s o l a t e d p i a s ma c y t o ma s h o u l d r e c e i v e l o c a l r a d i o t h e r a p y a  ̄ t e r o p -
新病 灶 3例 ( 表 1 ) 。
表 1 2 4倒 S P B 随 访 结 果
1 .本 组 4 4倒 符 合 下 列 诊 断 标 准 : ( 1 ) 临 床 与 放 射 学 检查 未 发现 另 外病 变 ; ( 2 ) 活 检 证 实 为 浆 细胞瘤 ; ( 3 ) 骨髓检 查 阴性 ( 浆细 胞< l o ) ; ( 4 ) 无贫血 、 高血 钙 或 肾受 累证 据 。 2 . S P B年 龄最 小 2 5岁 , 最大 5 9岁 , 平 均 4 3 . 6岁 ; 男l 8倒 , 女 6例 。 E MP年 龄 在 2 2 ~7 8 岁, 平均 5 9 . 2岁 ; 男 l 6例 , 女 4例 。 两组 均 男 多 女少, 发病年龄 E MP 比 S P B大 。 3 .发 病 部 位 , S P B 四 肢 与 躯 干 骨 各 占 一 半, 脊 椎 骨 4例 ( 颈 1 、 胸 2 、 腰 1 ) , 锁 骨 4例 , 颌 骨、 肱骨、 肋 骨 各 3例 , 股 骨 与 胫 骨 各 2倒 , 胸 骨、 肩胛骨 、 颅骨 各 1例 。 E M P罹 患 部位 以 头 颈 部 多见 , 鼻 腔 7例 , 咽 喉 壁 4例 , 泪 阜 与 锁 骨 上 窝 各 1例 , 膪 窝 与 椎 管 内 硬 膜 外 各 2例 , 乳房 、 胸 壁、 腋 窝 各 1例 。 4 .根 据 浆 细 胞 瘤 细 胞 的 分 化 程 度 可 分 为 高分化 和低分化 。 我 们将 高 分 化 者 定 为 潜 伏 型 , 低 分 化 者 定 为 侵 袭 型 。属 潜 伏 型 l 9例 ( S P B 8 例、 E MP 1 1例 ) , 肿 瘤 细 胞 分 化较 好 , 表 现 为 浆 细胞 较 成熟 、 核 为 圆 形 或 椭 圆形 , 分 布均 匀 , 胞 浆 丰富; 属 侵袭 型 2 5例 ( S P B 1 6例 、 E MP 9 例) , 镜 下 浆 细胞 分 化 较 差 , 细胞大小不均 , 核 不 规则 , 呈 多 形 多 核现 象 。 5 . 1 1倒 ( S P B 8例 、 E MP 3例 ) 存 档 的 石 蜡 块 标 本 经 流 式 细 胞 分 析 技 术 测 定浆 细胞 瘤 细 胞 核 D NA 含 量 , 结 果 DNA 二 倍 体 4例 , 异倍体 7
S o l i t a r y p l a s ma c y t o ma s o f b o n e a n d e x t r a me d u l l a r y P | a s ma c y t o ma s Y a n g Di s h e n gt F a n S h u n wu t Hu i mi n t e t a 1 .n S e c o n d Af f i l i a t e d Ho s p i t a 1 . t Z h e j an i g Me d i c a l Un i v e r s i t y t Ha n g z h  ̄3 1 0 0 0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