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教案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设计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相对论改变了人类对宇宙的认识。
这位伟大的科学家也有着非常平易近人的一面。
本课程将通过讲述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感受科学家与普通人之间的联系。
1.2 课程目标(1)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认识他的贡献。
(2)通过故事,感受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梗概一次,爱因斯坦在一家餐厅里,遇到一个好奇的小女孩。
小女孩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非常感兴趣,爱因斯坦耐心地给她讲解。
两人交谈甚欢,爱因斯坦还送给了小女孩一本自己的签名书。
这个故事展现了爱因斯坦关爱下一代、普及科学知识的精神。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他的贡献以及他与小女孩的交流。
(2)教学难点: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相对论的基本概念。
(2)案例分析法:分析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爱因斯坦的精神品质,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
3.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爱因斯坦的图片、生平事迹等相关资料。
(2)视频:播放有关爱因斯坦的纪录片,增加学生的直观感受。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激发学生的兴趣。
4.2 讲解故事详细讲述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引导学生了解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
4.3 分析讨论组织学生讨论爱因斯坦的精神品质,以及如何在生活中践行。
4.4 总结课程总结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和他的贡献,强调他关爱下一代、普及科学知识的精神。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5.2 课后作业:布置有关爱因斯坦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他的事迹。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设计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和成就。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家与普通人之间的联系。
1.2 教学内容爱因斯坦的生平简介爱因斯坦的成就和贡献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背景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和对科学的贡献。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科学家与普通人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爱因斯坦的生平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背景和成长经历。
培养学生对爱因斯坦的尊敬和崇拜之情。
2.2 教学内容爱因斯坦的出生和家庭背景爱因斯坦的学习和学术生涯爱因斯坦的成就和贡献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爱因斯坦的生平背景和成长经历。
图片展示法:展示爱因斯坦的照片和重要事件。
第三章:爱因斯坦的成就和贡献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和对人类的贡献。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追求真理的精神。
3.2 教学内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爱因斯坦的光电效应理论爱因斯坦对原子弹的贡献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爱因斯坦的科学成就和贡献。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爱因斯坦的科学理论对人类的影响。
第四章: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背景和情节。
培养学生对爱因斯坦的人文关怀和亲近感。
4.2 教学内容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相遇和交流爱因斯坦对小女孩的关怀和帮助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意义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情节。
角色扮演法:引导学生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
第五章:总结与反思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培养学生对科学家和科学研究的深入思考和理解。
5.2 教学内容对爱因斯坦的生平、成就和贡献进行总结。
对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进行反思和讨论。
5.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回顾和总结学习内容。
第六章:科学家与普通人的联系6.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科学家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他们的人性和情感。
2023最新-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最新9篇)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最新9篇)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这次漂亮的为亲带来了9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如果能帮助到您,将不胜荣幸。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篇一说出你心中的伟大——我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苏教版第十一册)教材简析:《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一文讲述的是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
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全文共8个小节,以“相撞、相遇、相邀、相处”为顺序展开故事,一个是伟大的科学家,一个是平凡的小女孩,但并没有因为彼此身份的悬殊而使得他们形同陌路。
细读此文,既可以从平实的字里行间感受到大科学家的普通之处,又可以真切体味到爱因斯坦为了潜心研究科学事业而不拘小节的伟大一面。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重在"悟"字。
在读书中悟,在对话中悟,在讨论交流时悟,在悉心思考时悟。
既要感悟语言文字本身,又要感悟实实在在的文本,既要感悟其内在的思想情感,又要文本的价值追求。
因此在教学本课中,试图通过学生对"伟大"一词的"悟",让学生亲近文本,走进文本。
设计过程:一、读读议议————父亲心中的“伟大”1、读读(1)自读课文,找出最能表明爱因斯坦身份的一句话。
出示:“孩子,你今天撞着了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他是爱因斯坦!”(2)指名多人读,读出父亲的兴奋。
(3)全班齐读。
2、议议(1)小女孩的父亲为什么如此兴奋?(2)小女孩父亲心中的“伟大”是什么?师引导:为人类做出贡献的,在社会上有名望地位的。
二、想想问问————小女孩心中的“伟大”出示句子:“女孩直纳闷:这个连衣服也穿不整齐的人,怎么能是‘最伟大的人’呢?”1、想想(1)想想小女孩会对她父亲或者其他人说些什么。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优秀6篇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优秀6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教案篇一《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后反思今天结束了这篇课文,感觉星期一上课有点精神游离,多花了点时间帮学生找回状态。
这是这个单元我最喜欢的文章,带着学生读读演演,一节课过得很愉快。
学生在课上客串小女孩的天真,爱因斯坦的谦虚;在想象爱因斯坦的蓬乱,一塌糊涂的书房;在辩解伟大与十全十美的区别……当然,课堂并非一直是热闹的。
一开始,朗读出现只有两三个人举手的场面。
对于这样的文章,我是有点意外的,角色扮演,不应该是孩子喜欢的形式吗?不过,这样的尴尬在几个孩子尝试读之后就消失了。
有了带头羊,再加上后文爱因斯坦的童心与女孩的天真,孩子们真正被文中人物所吸引,课文变得更形象了。
下了课,我在想如果第一节课后就布置孩子自习后面的段落,以课本剧的形式表演(文章浅显易懂),那第二课时也许会更生动,以此减少些直接的课本分析,课堂效率会更高。
唯一疑惑的是,课文为何一会以小女孩的口吻叙述,一会以小姑娘的口吻叙述?《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事业,不拘生活小节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难点:从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中感悟人物的思想情感和品格。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同学们,老师今天想送大家一条有关成功的秘诀(出示名言:“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途径和方法+不说空话”,生齐读),谁愿意来读一读?(指名读)同学们,你们都想成功吗?(想)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记住这条秘诀吧!(齐去)知道这句名言出自哪位名人之口吗?(板书:爱因斯坦)你能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你所了解的爱因斯坦吗?(生介绍)师简介“爱因斯坦”(出示文字资料:爱因斯坦(1879—1955)德国人,世界著名物理学家。
他的相对论对世界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物质粒子可以转变为巨大能量的理论,已由原子弹、氢弹的威力得到确证。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教案设计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优秀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爱因斯坦的生平和成就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价值观1.2 教学内容爱因斯坦的生平介绍爱因斯坦的物理学贡献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和成就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理论和贡献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互动和启示2.2 教学难点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理论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故事中的深层含义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和物理学理论案例分析法:分析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的启示和价值观3.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爱因斯坦的图片、视频和相关资料故事书:提供《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文本讨论卡片:分发给学生在小组讨论时使用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导入引入主题,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和成就,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4.2 讲解讲解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理论和贡献,包括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分析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探讨其中的启示和价值观4.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分发讨论卡片,引导学生就故事中的启示和价值观进行讨论各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分享和交流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和积极性学生理解度: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和物理学理论的理解程度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满意程度5.2 教学反馈根据教学评价的结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促进教学相长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解答他们的疑惑,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爱因斯坦相关视频资料爱因斯坦的演讲和论文科学博物馆网站和资源6.2 教学材料《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故事文本爱因斯坦的图片和海报小组讨论卡片第七章:教学安排与进度7.1 教学安排第一课时:介绍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和成就第二课时:讲解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理论和贡献第三课时:分析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第四课时:小组讨论和分享7.2 教学进度第一周: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和成就第二周: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理论和贡献第三周: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第四周:小组讨论和分享第八章:教学拓展与深化8.1 教学拓展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邀请科学家或专家进行讲座安排学生进行科学实验活动8.2 教学深化引导学生深入研究爱因斯坦的物理学理论鼓励学生阅读爱因斯坦的著作和论文指导学生进行科学写作和研究报告第九章:教学反思与改进9.1 教学反思反思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有效性思考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9.2 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的结果,调整教学计划和内容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反馈10.1 教学评估评估学生对爱因斯坦的生平事迹和物理学理论的掌握程度评估学生对爱因斯坦与小女孩故事的理解和启示评估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和分享的积极性和表现对学生进行鼓励和表扬,为他们下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目标与内容: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确保目标具有可衡量性、具体性和可实现性,以便于在教学过程中进行评估和调整。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教案篇一一、教材简析:《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第十册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讲述了大科学家爱因斯坦与一个小女孩偶然相遇并相处的生活片段,表现了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忽略生活小节的平凡而伟大的品格,以及他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课文情节简单,语言朴实,抓住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生动,人物性格突出,充满童趣,适合学生阅读、感悟。
课文也配有插图,能帮助学生进入课文情境。
爱因斯坦,谁人不知,无人不晓。
他是科学界的巨人,高高在上、不可企及。
他是“伟大”的化身,世人崇拜的天才。
他与一个普通的小女孩,年龄、地位、名誉等悬殊甚远,但是他们之间却发生了如此有趣的故事。
在文中,我们见识了他的另一面。
在备课中,我花了很多心思。
在不断地思考中,我觉得教学时要重在“悟”字,在读书中悟,在对话中悟,在讨论交流时悟,在悉心思考时悟,既要感悟语言文字本身,又要感悟实实在在的文本。
既要感悟其内在的思想情感,又要感悟文本的价值追求。
我试图引导学生通过感悟不同角度的描写来体会爱因斯坦的为人。
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更为立体地了解人物,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懂得扣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刻画进行揣摩,让学生亲近文本,走进文本,去认识一个“立体”的爱因斯坦。
因此,我确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用“一面……一面……”造句。
2、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培养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人物特点的学习能力,体会说话必须做到言之有据。
3、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研、不拘生活小节的平凡而又伟大的品格和关爱孩子、乐于与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重点是通过语言文字,感悟爱因斯坦伟大的人格魅力。
教学难点是对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的全面理解,让学生建立起丰满而又立体的爱因斯坦这一人物形象。
二、多角度认识人物特点认识一个人需要多种不同的角度吗?在生活中,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本课学习中也是如此。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感受他关爱下一代的品质。
2.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的心态。
二、教学内容1. 爱因斯坦生平简介2. 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3. 爱因斯坦关爱下一代的品质4. 科学家的社会责任5. 学生分组讨论与实践活动三、教学重点1. 爱因斯坦的人格魅力2. 学生关爱他人、尊敬科学家的意识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深刻理解爱因斯坦关爱小女孩的行为背后所体现的品质。
2. 如何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尊敬科学家的情感。
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爱因斯坦生平简介、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
2. 讨论法:分组讨论爱因斯坦关爱下一代的品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关爱他人。
3. 实践法: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关爱他人、尊敬科学家的意识。
4.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生动展示爱因斯坦关爱小女孩的场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
六、教学过程1. 导入:介绍爱因斯坦生平,激发学生对爱因斯坦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述爱因斯坦与小女孩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爱因斯坦关爱下一代的品质。
3. 案例分析:分析爱因斯坦关爱小女孩的行为背后所体现的品质,引导学生学习尊敬科学家。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关爱他人的实践活动,如帮助同学、关心弱势群体等。
七、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关爱他人、尊敬科学家的品质。
八、作业布置1. 写一篇关于关爱他人的心得体会。
2. 调查身边尊敬科学家的事例,与同学分享。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关爱他人、尊敬科学家的品质。
十、课后拓展1. 让学生阅读更多关于爱因斯坦的资料,了解他的科学成就。
2. 推荐学生观看关于科学家的纪录片,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3. 组织学生参观科学博物馆,增强他们对科学家的尊敬之情。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和积极性。
2023最新-《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优秀4篇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优秀4篇作为一名老师,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牛牛范文的小编为您带来的4篇《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我们不妨阅读一下,看看是否能有一点抛砖引玉的作用。
爱因斯坦和小女孩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能找到文中体现爱因斯坦伟大的重点词语及句子。
3、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悟爱因斯坦的潜心研究、关爱孩子、童心爱心、谦虚真诚、平易宽容。
教学重难点:能找出文中体现爱因斯坦伟大的词语及句子,并用自己的语言批注。
教学过程:课前热身----穿衣歌:衣领翻翻好纽扣对对齐袖子拉拉平裤子穿穿正鞋带系系后大步朝前走一、检查预习:1号上黑板用一个词语写出你认为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2号默写词语:衣衫不整整整齐齐一塌糊涂布置房间检查并点评:伟大、不拘小节,这些,都是爱因斯坦具有的品质。
其实,爱因斯坦优秀的品质还有许多,等待我们去发现。
二、自主学习:你觉得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词语哪些句子能够看出?请自读全文,在书上找一找画一画写一写,写出自己的批注感悟。
(潜心研究、关爱孩子、童心爱心、谦虚真诚、平易宽容。
)汉字有温度,词语有情感。
孩子们都有一双明亮的眼睛。
用你最明亮的眼睛去发现吧。
重要句子画一画,句子中的重要词语打上五角星,在旁边写上你的想法。
眼睛越亮的孩子找到的答案会越多。
三、合作讨论:小组3人交流讨论,互补答案。
四、交流展示:说说爱因斯坦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哪里发现?边交流边练读。
五、总结点评:从冷不丁一撞地相遇,到互教互学地相处,再到诚心诚意地相邀,六十岁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和十二岁的小姑娘偶然相遇并快乐相处的生活片段,让我们认识到了女孩的天真可爱,更认识到了这位谦和而宽容、真诚而坦荡的科学家。
这是一段伟大的趣谈,更是一段伟大的佳话。
六、检测达标:你喜欢爱因斯坦吗?十岁的你想跟他说些什么?在爱因斯坦的图片前,写下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学生小结:各人的看法都是正确的,因为各人都有自己的看问题的角度。
2、自由表现:选择一个部分,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情朗读、角色表演、边读边演)来表现出你对课文的理解。
教
后
记
3、结合讨论“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体会说话必须做到言之有据。
教学重难点
通过探究式阅读,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教学准备
有关爱因斯坦的资料。
预习要求
找出有关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句子。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旁注
一、揭示探究主题
1、名言激趣:爱因斯坦是名人,老师先送大家一句他的名言(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老师看大家能否结合课文,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呢?
2、揭示主题:关于爱因斯坦是不是“最伟大的人”,父亲、小女孩、爱因斯坦自己和你有什么看法?(可分成4个小主题,通过阅读课文、找资料来得出自己的看法。)
4、我们的看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后小结。
四、总结表现结果
五、作业
课堂作业:课后练习4、5
实践作业;与人合作,写成课本剧并进行角色表演。
板书设计
4、爱因斯坦和小女孩
最伟大的人
父亲 我们
自主围绕课文提问
小女孩的看法
1、先各自读书,研究重点主题;再研究另一个主题。
2、小组合作:交流、完善结果,要求有一人说出结果。
课题
18、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课时
2-1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生字新词,能用书后的词语造句。
3、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重难点
学会生字新词,理清课文脉络。
教学准备
爱因斯坦画像。
预习要求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收集资料。
教师活动内容、方式
学生活动内容、方式
旁注
一、猜题导入
1、板书课题
3、分段,说说段意。
4、概括小标题。
完成作业。
注意采用多种方法,不读解释
时间的先后顺序
教
后
记
课题
18、爱因斯坦与小女孩
课时
2-2
授课日期
教学目标
1、理解人物语言、动作和外貌描写的作用。
2、通过探究式阅读,自主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爱因斯坦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和关爱孩子、乐于和孩子相处的一颗童心。
3、明确重点:应该以哪一个为重点研究主题?
二、自主探究主题
三、交流推进探究
1、父亲的看法;认为是——引导学生展示上节课收集的资料,进行证明。
2、小女孩的看法:认为不是——读第2自然段,说自己的理由。
辩论:爱因斯坦为什么连衣服也穿不整明什么?
小结:谦虚是他成为伟大的人的一个原因,谦虚就是伟大的人更伟大。
2、质疑。
二、初读感知
1、指导学生读课文。
2、读后检查;让学生选读一段,了解读通情况;用一句话说说自己读后的收获。
三、巩固字词
1、音:指读生字并组词,正音辨形(蓄——畜)
2、形:认识“裹”的字型规律(有:哀、衷)
3、义:读第3题,说说词义。
四、再读理序
板书 相撞——相遇——相邀——相处
五、作业
课堂作业:1、抄写词语
展示上节课收集的资料,进行证明。
根据第2、3段,说说自己的理由
(潜心科学研究,不拘生活小节的品质)
角色表演,表现、体会爱因斯坦对孩子的关爱(让学生选一个内容表演,评价是否表现出爱因斯坦的两个品质。)——朗读,表现(选一个部分读)
(天真、可爱,不迷信权威,与人交往有礼貌,有办法等。)
读有关句子——说说自己的认识(谦虚)
2、辨字组词(自己编题)
3、分段,写段意。
实践作业:找资料,写一段介绍爱因斯坦的话。
读题。
就题目猜测应该写些什么,想表现谁。
1、自由读文,说明要求:读通、读顺;能说出课文写了什么、想表现谁;说出自己最想说的一句话。
选读一段。
读生字并组词
读第3题,说说词义。
1、分节指读
2、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