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物质的制备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十章 化学实验基础 第3节 物质的制备课时跟踪练

第3节物质的制备课时跟踪练一、选择题1.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时,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A.制氧气时,用Na2O2或H2O2作反应物可选择相同的气体发生装置B.制氯气时,用饱和NaHCO3溶液和浓硫酸净化气体C.制乙烯时,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D.制二氧化氮时,用水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解析:用Na2O2和水反应制取氧气,与用在MnO2催化下分解H2O2制取氧气的发生装置相同,A项正确;饱和NaHCO3溶液显碱性,能与氯气反应,B项错误;相同条件下,乙烯的密度与空气的密度相差不大,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乙烯,C项错误;NO2与水发生反应3NO2+H2O===2HNO3+NO,产生的NO仍是有毒气体,故不能用水吸收含NO2的尾气,D项错误。
答案:A2.用下列装置制取并收集NO2气体,其中最合理的是( )解析:铜与浓硝酸反应的产物是NO2,其密度比空气的大,因此应利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NO2气体,导气管应长进短出,这样才能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尽,且还要防止倒吸,只有C 项符合。
答案:C3.某学生想利用如图装置(烧瓶位置不能移动)收集下列气体:①H2②Cl2③CH4④HCl⑤NH3⑥NO⑦NO2⑧SO2,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烧瓶是干燥的,由A进气收集①③⑤B .烧瓶是干燥的,由B 进气收集②④⑥⑦⑧C .在烧瓶中充满水,由A 进气收集①③⑤⑦D .在烧瓶中充满水,由B 进气收集⑥解析:由A 进气,应该收集密度比空气小且不和空气反应的气体,①③⑤可以用此方法收集,A 项正确;由B 进气,应该收集密度比空气大且不和空气反应的气体,②④⑦⑧可以用此方法收集,B 项错误;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小,且应该由A 进气,因此C 、D 两项错误。
答案:A4.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解析:A 项,除去粗盐溶液中的不溶物用过滤的方法,玻璃棒下端应紧靠过滤器中三层滤纸一侧,错误;B 项,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为固体加热制气体,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错误;C 项,除去CO 气体中的CO 2气体,气流方向应为长管进气,短管出气,错误;D 项,乙酸乙酯的制备演示实验图示正确。
高中化学专题- 物质制备的实验探究

课时跟踪检测(五十) 物质制备的实验探究(实践课)1.(2021·湖北省选考模拟演练)无水FeCl 3是常用的芳香烃取代反应催化剂,它具有易水解、易升华的性质。
铁粉与氯气反应制备无水FeCl 3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E 和G 用来收集产物。
回答下列问题:(1)通入氯气后,A 中观察到有酸雾产生,C 中P 2O 5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E 、G 处收集产物是利用了FeCl 3________的性质。
(3)实验过程中若F 处出现堵塞,则在B 处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通过________(填简单操作),使实验能继续进行。
(4)I 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某同学用 5.60 g 干燥铁粉制得无水FeCl 3样品13.00 g ,该次实验的产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室中还常用SOCl 2与FeCl 3·6H 2O 晶体共热制备无水FeCl 3,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检验水合三氯化铁原料中是否存在FeCl 2的试剂是________。
2022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第十章化学实验第三讲常见物质的制备课时跟踪练

课时跟踪练32一、选择题1.图1是实验室合成溴苯并检验其部分生成物的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苯和液溴在A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r 2――→FeBr 3+HBrB .实验中C 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是因为溴具有挥发性C .D 、E 、F 均具有防倒吸的作用,其中F 不可以用图2所示装置代替D .D 中石蕊试液慢慢变红,E 中产生浅黄色沉淀解析:实验室制取溴苯的反应为+Br 2――→FeBr 3+HBr ,在题图1所示的A 中进行,A 项正确;苯、溴苯、溴、HBr 均易挥发,溴苯、溴均会溶于苯,溴苯溶于苯无色,少量溴溶于苯为浅红色,B 项正确;D 、E 、F 均具有防倒吸的作用,F 的作用是尾气处理,不影响性质探究了,可用题图2所示装置代替,C 项错误;产物有HBr 且不溶于C 中的苯,那么HBr 到D 中后溶于水显酸性,使石蕊溶液变红,HBr 来到E 中后生成浅黄色的AgBr 沉淀,D 项正确。
答案:C2.(2020·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第三次模拟)实验室制备和提纯硝基苯过程中,下列实验或操作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实验装置A 配制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B 在55 ℃水浴温度下发生硝化反应制备硝基苯C 用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反应产物并分离出粗硝基苯D 将粗硝基苯蒸馏提纯此应将浓硫酸注入浓硝酸中,错误;B 项,题图中所示是苯加入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酸中,在50~60 ℃水浴中加热,发生硝化反应,操作正确;C 项,粗硝基苯中含有的杂质是硝酸、苯、浓硫酸,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碱洗,然后水洗,硝基苯难溶于水,应选用分液的方法用分液漏斗分离,错误;D 项,蒸馏时,冷却水的进出方向为“下进上出”,错误。
答案:B3.(2020·安徽马鞍山第二次模拟)在一定条件下,向Al 2O 3和过量C 粉的混合物中通入氯气,可制得易水解的AlCl 3,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尾气吸收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装置分液漏斗中药品为稀盐酸B .b 装置中盛装的是浓硫酸C .实验结束时,先熄灭d 处的酒精灯D .e 装置可以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洗气瓶代替解析:本实验为制备AlCl 3的实验,a 装置为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制取氯气的装置,b 、c 为洗气装置,分别除去HCl 和水蒸气,d 装置为制备AlCl 3的装置,反应的方程式为2Al 2O 3+6Cl 2+3C=====△4AlCl 3+3CO 2,e 为尾气处理装置,并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d 中,据此分析解答。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

数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
结束
10.解:(1)证明:∵f(x)的图像与 x 轴有两个不同的交点, ∴f(x)=0 有两个不等实根 x1,x2, ∵f(c)=0,∴x1=c 是 f(x)=0 的根, c 11 又 x1x2=a,∴x2=aa≠c, 1 ∴a是 f(x)=0 的一个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
结束
1 1 (2)假设a<c,又a>0, 由 0<x<c 时,f(x)>0, 知
1 fa>0
与
1 fa=0
矛盾,
1 1 1 ∴a≥c,又∵a≠c,∴a>c.
数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
结束
(3)证明:由 f(c)=0,得 ac+b+1=0, ∴b=-1-ac.又 a>0,c>0,∴b<-1. 二次函数 f(x)的图像的对称轴方程为 b x1+x2 x2+x2 1 x=- = < =x2=a, 2a 2 2 b 1 即- <a.又 a>0,∴b>-2, 2a ∴-2<b<-1.
2
∴cn 随 n 的增大而减小.∴cn+1<cn. 答案:cn+1<cn
数学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
结束
9. 证明: 要证 d+ a< b+ c, 只需证( d+ a)2<( b+ c)2, 即 a+d+2 ad<b+c+2 bc, 因 a+d=b+c,只需证 ad< bc, 即 ad<bc,设 a+d=b+c=t, 则 ad-bc=(t-d)d-(t-c)c=(c-d)(c+d-t)<0, 故 ad<bc 成立,从而 d+ a< b+ c成立.
2019版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10章 化学实验 第二板块 跟踪检测(三十九)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气

跟踪检测(三十九)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气体的制备1.下列仪器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是(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④⑤ D.①②⑥解析:选B ①试管常用于物质的制备、发生装置;②普通漏斗常用于过滤,可用来分离固液混合物;③分液漏斗常用于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④托盘天平常用于称量固体的质量;⑤蒸馏烧瓶常用于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⑥研钵常用于固体药品的研磨,不能用来分离。
2.为达到下列实验目的,所采用的方法正确的是( )A.分离饱和食盐水和沙子的混合物——过滤B.分离水和汽油的混合物——蒸馏C.从硝酸钾和氯化钾混合液中获取硝酸钾——蒸发D.从溴水中提取溴——分液解析:选A 沙子不溶于水,食盐溶于水,则利用过滤法可分离,故A正确;水和汽油的混合物分层,则利用分液法分离,故B错误;硝酸钾、K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同,若蒸发均从溶液中析出,应利用结晶法分离,故C错误;溴水不分层,不能利用分液分离,溴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溶于水,应利用萃取分液,故D错误。
3.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22项,乙酸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乙酸乙酯不溶于水,也不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且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很小,分液后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上层,正确;C项,CaO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碳酸钙不与水反应,不符合除杂原则,错误;D项,胶体能透过滤纸,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既能透过滤纸又能透过半透膜,因此应该用渗析的方法,错误。
4.为了净化和收集由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气体,从图中选择合适的装置并连接。
其中连接顺序合理的是( )A.a—a′→d′—d→e B.c—c′→d—d′→gC.b—b′→d—d′→g D.d—d′→c—c′→f解析:选B 盐酸和大理石制得的CO2气体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除氯化氢用饱和NaHCO3溶液,除水蒸气用浓硫酸,CO2比空气密度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CO2气体。
5.(2018·潍坊一模)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KNO3粉末中含有少量的NaCl杂质,可用重结晶法提纯B.向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并不断搅拌制备Fe(OH)3胶体C.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该溶液一定含有SO2-4 D.将pH试纸浸入待测溶液后取出,与标准比色卡进行对比,测得pH约为2解析:选A A项,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故除去KNO3粉末中少量的NaCl用重结晶的方法,正确;B项,向沸水中滴加饱和的FeCl3溶液加热煮沸得到Fe(OH)3胶体,不能搅拌,错误;C项,加入BaCl2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溶液中可能含有SO2-3、SO2-4或Ag+,错误;D项,测定pH的方法是将一小片pH试纸放在表面皿上,用玻璃棒或胶头滴管将待测液滴在试纸上,再将变色的试纸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数值,错误。
实验三十九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制备

实验三十九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制备1. 掌握酚类物质硝化原理和方法;2. 掌握水蒸汽蒸馏的操作。
芳香族硝基化合物一般是由芳香族化合物直接硝化制得的。
根据被硝化物的活性,可以利用稀硝酸、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来进行硝化。
C O NO 2 HNO 3 H 2 S O 4 H2O 50~55 + + 芳香族化合物的硝化反应和卤代反应一样,是一个亲电子取代反应,以苯的硝化为例,它是按下面的历程进行的:混合酸中浓硫酸的作用主要是有利于硝基正离子的生成,因而提高了反应速率。
硝化反应的速率和其他的芳香族亲电子取代反应一样,要受芳环上已有取代基团的影响,芳环上如已有了一个第二类取代基(间位定位基),硝化反应便难于进行,因此可以控制在一元硝化阶段。
如果要在苯环上引入第二个硝基,就需要更为强烈的反应条件。
例如用硝基苯制备间二硝基苯时,通常使用发烟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酸作为硝化剂,反应温度也要高一些。
NO 2 NO 2 H 2 S O 4 C O NO 2 HNO 3 + 发烟()浓95 相反芳环上如已有一个第一类取代基(邻对位定位基),使硝化反应容易进行。
例如苯酚的硝化比苯容易得多,只需要用稀硝酸,在室温下就可顺利地进行。
苯酚硝化后得到的产物是一个邻硝基苯酚和对硝基苯酚的混合物。
由于邻硝基苯酚通过分子内的氢键能形成螯合环沸点较对位的为低,同时在沸水中的溶解度较对位的小得多,易随水蒸汽挥发,因此可借水蒸汽蒸馏来将这两个异构体分开。
HNO 3 + H 2 SO 4 2 NO 2 + + + + H 3 O + HSO 4 - 2 NO 2 + NO 2 H [ ] NO 2 + H + OH NO 2 2 0 OH + HNO 3 NO 2 OH + (稀)℃O N O H O 副反应:OH O O O O [O] (红色)+ 250mL 三颈瓶、滴液漏斗、直形冷凝管、蒸馏头、热水漏斗、减压抽滤装置、烧杯、锥形瓶等苯酚14.1g、浓硫酸21mL、硝酸钠23g、浓盐酸在250mL 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60mL 水,慢慢加入21mL 浓硫酸(38g,0.34mol)及23g 硝酸钠(约0.27mol) [注1] ,将烧瓶置于冰水浴中冷却。
高考化学轮复习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题(含解析)

目夺市安危阳光实验学校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物质结构与性质”选考题1.钛及其化合物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1)基态T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能量最高的能级符号是______。
与钛同周期的元素中,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与钛相同的有________种。
(2)钛比钢轻,比铝硬,是一种新兴的结构材料。
钛硬度比铝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
(3)催化剂M能催化乙烯、丙烯、苯乙烯等的聚合,其结构如图所示。
①M中,碳原子的杂化形式有________种。
②M中,不含________(填标号)。
a.π键b.σ键c.配位键d.氢键e.离子键(4)金红石(TiO2)是含钛的主要矿物之一,具有典型的四方晶系结构。
其晶胞结构(晶胞中相同位置的原子相同)如图所示。
①4个微粒A、B、C、D中,属于氧原子的是________。
②若A、B、C的原子坐标分别为A(0,0,0)、B(0.69a,0.69a,c)、C(a,a,c),则D的原子坐标为D(0.19a,________,________);钛氧键键长d=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解析:(1)基态Ti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24s2,能量最高的能级符号为3d。
钛的3d能级上有2个未成对电子,第四周期元素中,基态原子的未成对电子数为2的元素还有Ni(3d84s2)、Ge(4s24p2)、Se(4s24p4),共3种。
(2)钛、铝均为金属晶体,其硬度取决于金属键强弱。
Ti原子的价电子数比Al多,金属键更强,因此钛硬度比铝大。
(3)①M 的结构如图,1类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2,2类碳原子的杂化类型为sp3。
②M 中,C—C键、C—H键、C—O键、Ti—Cl键属于σ键,苯环中存在大π键、Ti与O间存在配位键,M中不存在氢键与离子键。
山东科技版高中化学课后习题(含答案)课时规范练33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课时规范练33物质的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基础巩固1.(2019全国3,12)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解析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除杂、混合物的分散等化学基础知识。
氯气溶于水生成盐酸和次氯酸,两种酸均可与碳酸钠反应生成NaCl和NaClO,故Cl2通入碳酸钠溶液中得不到次氯酸溶液,A 项错误;MnO2可增大过氧化氢剖析天生氧气的速率,B项正确;由于乙酸可与碳酸钠反响,但乙酸乙酯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中溶解度较小,故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可用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静置分层后再分液即可到达除杂的目标,C项正确;饱和亚硫酸钠溶液可与浓硫酸发生反应Na2SO3+H2SO4(浓)Na2SO4+H2O+SO2↑,D项正确。
2.(2020陕西汉中质检)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或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A.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 mL有机物X,加热后未出现砖赤色沉淀,说明X中不含醛基B.室温下向苯和少量苯酚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适量浓溴水,振荡、静置后过滤,可除去苯中的少量苯酚C.向无色的淀粉KI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酿成蓝色,说明氧化性:Cl2>I2D.向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少量30%的H2O2溶液,红色退去,向退色后的溶液中再补加NaOH溶液,不显红色,说明H2O2因显酸性而使溶液退色解析用新制Cu(OH)2查验醛基时,需要在碱性条件下举行,该实验中NaOH的量不足,故无论有机物X中是否含有醛基都不会孕育发生砖赤色沉淀,A项无法达到实验目的;苯酚和浓溴水反应天生三溴苯酚沉淀,三溴苯酚可溶于苯,不能用浓溴水撤除苯中的苯酚,应该用NaOH溶液和苯酚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苯酚钠,然后用分液要领撤除,B项无法达到实验目的;凭据实行征象知,Cl2将I-氧化为I2,氧化剂是Cl2,氧化产物是I2,则氧化性是Cl2>I2,C项可以达到实验目的;因为该反应中H2O2的量较少,混合溶液中NaOH过量,混淆溶液呈碱性,但溶液退色,阐明酚酞产生了反响,该实验体现了H2O2的氧化性,D项无法到达实行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物质的制备(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1 •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装置①是洗气装置,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B •实验室用装置②制取氨气C .装置③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D •装置④中X 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 2•以下各种尾气吸收装置中,不适合于吸收 HCI 气体,而且不能防止倒吸的是 ()A B C D3.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所用药品和干燥剂都正确的是( )选项制取的气体药品干燥剂 A H 2 Zn 和稀盐酸 浓 H 2SO 4 B H 2S FeS 和稀盐酸浓 H 2SO 4 C HCI 固体NaCl 和稀硫酸碱石灰DNH 3NH 4Cl 和熟石灰 P 2O 54•下列气体组(括号内为杂质)可用如图装置提纯的是( )A . H 2S (HCI ) C . C 2H 6(C 2H 4)5.下列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① ② ③ ④ccTgB. NO2(CO2)D. CO2(H2S)AL气体a b c dCO2 稀盐酸CaCO3 饱和Na2CO3溶液浓H2SO4Cl2 浓盐酸MnO 2 NaOH溶液浓H2SO4SO2 稀H2SO4 Cu 品红溶液浓H2SO4H2 稀盐酸锌粒NaOH溶液浓H2SO4A. CO2B. Cl 2C. SO2D. H2& (2013安徽江南十校联考)实验是研究化学的基础,下列图中所示的实验方法、装置或操作中正确的是(B .收集并吸收多余的C12D .吸收HCI制盐酸6•下图装置可用于制取、提纯并收集表格中的四种气体(a、b、c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其中可行的是()选项气体 a b cA NO2 浓硝酸铜片NaOH溶液B SO2 浓硫酸Cu 酸性KMnO 4溶液C NH3 浓氨水生石灰碱石灰D CO2 稀硝酸CaCO3 浓硫酸7. (2013大连双基测试)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表中的四种气体(图中加热及气体收集装置均已略去;必要时可以加热;a、b、c、d表示相应仪器中加入的试剂)。
A .除去杂质气体C02C.干燥C12上述方法中可以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是(A B D(1)若烧瓶中盛装锌片,分液漏斗中盛装稀硫酸,则:①当仪器连接顺序为 A T B T B T D 时,两次使用B 装置,其中所盛的药品依次是CuO 、无水CuS04粉末。
此实验的目的是D 装置的作用是②为了使B 中CuO 反应充分,在不改变现有药品的条件下,可采取的方法有 种).③加热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2)若烧瓶中盛装Na 2O 2固体,分液漏斗中盛装浓氨水,慢慢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则:①烧瓶内产生的气体主要有(写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用产生的气体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各装置按气流方向从左到右的连接顺序是 (填字母).T E 。
A .干燥S02B .实验室制取并收集 02C .装置气密性的检查D •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液9•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气体制备、净化和收集装置。
若依据反应 C02f + H 2O 制取一氧化碳,则合理的装置组合为10. (12分)如图是用于气体制备、干燥、性质验证、尾气处理的部分仪器装置 夹持固定装置均已略去)。
请根据下列要求回答问题。
浓硫酸H 2C 2O 4==^==CO f +A .①⑤⑧B .③⑤⑦C .②⑤⑥D .③④⑧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 55分)(加热及②( )NaOE]溶液③试管B 中的反应方程式为11. (12分)实验室欲制取少量 NaHCO 3与NH 4CI 。
实验步骤如下:NIL COzNH 3 NaCl饱和食 盐水沉址勒一旣落]于燥|——N EI HCO,请回答:⑴步骤I 、川中需用到氨气,下列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氨气的是(2)步骤I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若用图甲装置进行该沉淀反应,实验时,须先从 __________ (填“a 、’ “ b 或 “ c”管通入 。
(3)有人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步骤川所得的晶体中含有 NH 4。
具体操作是取少量晶体于硬质试管中,对晶体部位加热,并在 __________ (填“A 或 “B”处放置 ______ 试纸, 观察现象。
12. (14分)(I )某同学拟用如图所示装置分别制取 H 2和NO 。
而实验室只有水、浓硫酸、浓硝酸、铜片。
① 制取H 2时,还缺少的固体试剂是 _________ (填名称),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制取NO 时,请你从上述试剂中为他选择比较合理的试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产生的气体需要用 __________ 法收集。
(n )有一份两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白色混合物,分别取适量该混合物置于三支试管中进行 实验。
① 加热第一支试管中的白色混合物,试管口有水滴凝结② 向第二支试管中逐滴加入 4mol L"的NaOH 溶液至过量,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气机淀反应过龍 ——谑臧——结晶1(填序号)。
Ml.fl图甲图泡产生,反应结束后试管中还有白色不溶物③向第三支试管中逐滴加入 4 mol L'盐酸,同时不断振荡试管,有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反应结束后得到无色透明溶液(1)符合以上实验现象的是________ 混合物(填序号)。
A.NaHCO3、AgNO3B.BaCl2、MgCO 3C.NH4HSO3、MgCl 2 6H2OD.NH4CI、Ca(HCO3)2(2)该混合物中的某一物质水溶液的pH<7 ,该物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化学式);(3)该混合物在实验②中产生白色不溶物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 。
13. (12分)在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可以制得纳米级碳酸钙。
下图所示A〜E为实验室常见的仪器装置(部分固定夹持装置略去),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实验室若用NH4CI和熟石灰作试剂来制取、收集干燥的NH3,则需选用上述仪器装置中的_______ (填装置序号)。
若要制取、收集干燥的CO2,请选择装置并按气流方向连接各仪器接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向浓CaCl2溶液中通入NH3和CO2制纳米级碳酸钙时,应先通入的气体是____________ ,若实验过程中有氨气逸出,应选用下列___________ 装置回收(填代号)。
写出制纳米级碳酸钙的化学方程式(3)试设计简单的实验方案,判断所得碳酸钙样品颗粒是否为纳米级答案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1•选D 装置①作洗气装置时,应长进短出;制取氨气时的药品不能选择氯化铵,因为加热生成的氯化氢和氨气在试管口处反应重新生成氯化铵;制备氢氧化亚铁时,胶头滴管D正确。
要伸入溶液中;由于氨气在四氯化碳中溶解度很小,可以防止倒吸,2.选B B 选项中,倒扣的漏斗伸入液面以下太多,不能起到防倒吸的作用。
3•选A H2S气体不能用浓硫酸干燥,B错;固体氯化钠和浓硫酸反应制HCI,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C 错;氨气是碱性气体,不能用P2O5 干燥,D 错。
4•选C 分析该装置的特点,其由一个洗气瓶和一个干燥管组成。
洗气瓶中溶液用来除去杂质气体,干燥管用来除去由洗气瓶中引入的水蒸气,但要注意碱石灰不能干燥酸性气体。
碱石灰在吸收水蒸气的同时,H2S、N02、CO2等酸性气体也可被吸收,故A、B、D选项不正确。
5•选C A选项,导气管应该“长进短出”;B选项,CI2密度比空气密度大,CI2会直接进入Na0H 溶液,收集不到气体;D 选项,HCI 易溶于水,发生倒吸。
6•选D A项,氢氧化钠溶液会吸收生成的N02,不正确;B项,铜与浓硫酸反应需要加热,且酸性高锰酸钾能氧化S02,该装置不可行;C项,碱石灰是固体干燥剂,而题给的装置适用于液体干燥剂,不正确。
7•选D 制备C02时不能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吸收HCI,因为C02能与饱和碳酸钠溶液反应,应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A错误。
除去CI2中混有的HCI气体不能用Na0H溶液,因为CI2也能与Na0H溶液反应,应用饱和食盐水,B错误。
铜与稀硫酸不反应,不能用于制备S02,C 错误。
&选C 碱石灰可与S02发生反应,A错误;。
2应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B错误;向左推针筒活塞,装置内气体压强增大,长颈漏斗中液面上升,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保持不变,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C 正确;乙醇和乙酸互溶,无法通过分液法而分离, D 错误。
9•选D 由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可选③作为制取装置。
除去C02可选用④或⑤装置,要收集C0只能用⑧装置,故合理的装置组合为③④⑧或③⑤⑧。
10.解析:(1)①装置A中锌片与稀硫酸反应产生H2,装置C是对H2进行干燥,然后依次通过分别盛有Cu0、无水CuS04粉末的装置B ;通过Cu0时,氢气与Cu0反应生成Cu和H20 ;通过无水CuS04粉末时,可以检验生成的水。
故实验目的是验证H2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装置D的作用是防止空气中的水分进入装置B,干扰产物H2O的检验。
②使B 中Cu0 反应充分,在不改变现有药品的条件下,可以减缓A 中产生氢气的速率,如控制硫酸的滴入速率、控制烧瓶的温度等。
③加热前必须检验装置中空气是否排尽或检验氢气是否纯净。
(2)①滴入浓氨水,则Na202与H20反应生成02,放热使氨水挥发,氨气逸出。
②做氨的催化氧化实验,装置A为。
2、NH3的发生装置,由于产生的。
2、NH3中含有水蒸气,需要通过装置D 干燥后进入装置B 发生催化氧化反应。
答案:(1)①验证H2的还原性并检验其氧化产物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装置,干扰H2 氧化产物的检验②控制分液漏斗的活塞,使稀H2SO4缓慢滴下(或在烧瓶中加水或将烧瓶放入冰水中或用冰毛巾捂着烧瓶等,其他合理答案亦可给分)③检验装置中空气是否排尽或检验氢气是否纯净催化剂(2)①02、NH3 ②A T D T B ③4NH3+ 5O2=====4NO + 6出011.解析:(1)a中NH4CI受热分解生成的HCI和NH3在试管口遇冷又重新生成NH4CI, 碱石灰起不到吸收HCI的作用。
c中反应装置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⑵实验时应先通入NH3再通入CO2,NH3极易溶于水,故应从a管通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