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四) 对数的运算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四)  对数的运算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四)  对数的运算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四) 对数的运算

层级(一) “四基”落实练

1.若3a =2,则log 38-2log 36用含a 的代数式可表示为( ) A .a -2 B .3a -(1+a )2 C .5a -2

D .3a -a 2

解析:选A 由3a =2得a =log 32,所以log 38-2log 36=log 323-2log 3(2×3)=3log 32-2(log 32+log 33)=3a -2(a +1)=a -2.

2.化简 (log 23)2-4log 23+4+log 21

3

得( )

A .2

B .2-2log 23

C .-2

D .2log 23-2

解析:选B

(log 23)2-4log 23+4=(log 23-2)2=2-log 23.

∴原式=2-log 23+log 23-1=2-2log 23.

3.(多选)若x >0,y >0,则下列各式中,恒等的是( ) A .lg x +lg y =lg(x +y ) B .lg x 2=2lg x C.lg x n =lg x n

D .lg x 1n

=lg x

n

解析:选BD A 项,lg x +lg y =lg(xy ),B 项,lg x 2=2lg x ,C 项,lg x

n =lg x -lg n ,D

项,lg x 1n

=1

n lg x .

4.已知3x =4y =k ,且2x +1

y =2,则实数k 的值为( ) A .12 B .2 3 C .3 2

D .6

解析:选D 由3x =4y =k 得x =log 3k ,y =log 4k , 所以1x =log k 3,1

y

=log k 4,

所以2x +1

y =2log k 3+log k 4=log k 36=2, 所以k 2=36,又k >0, 所以k =6.故选D.

5.已知函数f (x )=?????

????12x ,x ≥0,f (x +2),x <0,则f ???

?log 21

5=( ) A.5

16 B .54

C.52

D .5

解析:选A ∵log 21

5<0,

∴f ????log 215=f ????log 215+2=f ????log 245, ∵log 24

5

<0,

∴f ????log 245=f ????log 245+2=f ????log 2165, ∵log 2165

>0,∴f ????log 2165=????122log 16

5

=(2-1)

2

log 165

=2

2

log 165

5

16

,故选A. 6.已知????17a =1

3,log 74=b ,则log 4948=________(用含a ,b 的式子表示). 解析:由????17a =13,得a =log 73,又b =log 74, ∴log 4948=lg 48lg 49=lg 3+2lg 42lg 7=log 73+2log 742=a +2b 2.

答案:

a +2

b 2

7.已知函数f (x )=

13x +1

,则f (log 2

3)+f ????log 419=________. 解析:∵log 23+log 41

9=log 23-log 23=0,

f (-x )+f (x )=13-x +1+13x +1=3x 3x +1+1

3x +1=1.

∴f (log 23)+f ????log 41

9=1. 答案:1

8.已知地震的震级R 与地震释放的能量E 的关系为R =2

3(lg E -11.4).若A 地地震级

别为9.0级,B 地地震级别为8.0级,则A 地地震释放的能量是B 地地震释放的能量的________倍.

解析:设A 地和B 地地震释放的能量分别为E 1,E 2,

则9=23(lg E 1-11.4),8=2

3

(lg E 2-11.4),

所以lg E 1=24.9,lg E 2=23.4,从而lg E 1-lg E 2=1.5,即lg E 1E 2=1.5,所以E 1

E 2

=101.5=1010,

即A 地地震释放的能量是B 地地震释放的能量的1010倍. 答案:1010 9.计算下列各题: (1)lg 2+lg 5-lg 8lg 50-lg 40

(2)2(lg 2)2+lg 2·lg 5+(lg 2)2-lg 2+1. 解:(1)原式=lg 2×58lg 5040=lg

5

4

lg 54=1.

(2)原式=lg 2(2lg 2+lg 5)+(lg 2)2-2lg 2+1

=lg 2(lg(2)2+lg 5)+

(lg 2-1)2

=lg 2(lg 2+lg 5)+|lg 2-1| =lg 2·lg(2×5)+1-lg 2 =lg 2+1-lg 2 =1.

10.抽气机每次抽出容器内空气的60%,要使容器内的空气少于原来的0.1%,则至少要抽几次?(已知lg 2≈0.301 0).

解:设抽n 次可使容器内空气少于原来的0.1%,原先容器中的空气体积为a , 则a (1-60%)n <0.1%a ,即0.4n <0.001, 两边取常用对数,得n ·lg 0.4<lg 0.001, ∴n >lg 0.001

lg 0.4=-32lg 2-1

≈7.5.

故至少要抽8次才能使容器内的空气少于原来的0.1%.

层级(二) 素养提升练

1.函数f (x )=ax 5-bx +1,若f (lg(log 510))=5,则f (lg(lg 5))的值为( ) A .-3 B .5 C .-5

D .-9

解析:选A lg(log 510)=lg ????

1lg 5=-lg(lg 5), 设t =lg(lg 5),则f (lg(log 510))=f (-t )=5. 因为f (x )=ax 5-bx +1, 所以f (-t )=-at 5+bt +1=5, 则f (t )=at 5-bt +1, 两式相加得f (t )+5=2,

则f (t )=2-5=-3,即f (lg(lg 5))的值为-3.

2.标准的围棋棋盘共19行19列,361个格点,每个格点上可能出现“黑”“白”“空”三种情况,因此有3361种不同的情况;而我国北宋学者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也讨论过这个问题,他分析得出一局围棋不同的变化大约有“连书万字五十二”种,即10 00052,下列数据最接近

3361

10 00052

的是(lg 3≈0.477)( )

A .10-37

B .10

-36

C .10

-35

D .10

-34

解析:选B 据题意,对336110 00052取对数可得lg 3361

10 00052

=lg 3361-lg 10 00052=361×lg 3-52×4≈-35.8,即可得3361

10 000

52

≈10-35.8. 分析选项:B 中10-36与其最接近,故选B. 3.方程lg(4x +2)=lg 2x +lg 3的解是________.

解析:原方程可化为lg(4x +2)=lg(2x ×3),从而可得4x +2=2x ×3,令t =2x ,则方程可化为t 2+2=3t ,即t 2-3t +2=0,解得t =1或t =2,即2x =1或2x =2,所以x =0或x =1.经检验,x =0与x =1都是原方程的解.

答案:x =0或x =1

4.已知x ,y ,z 为正数,3x =4y =6z ,且2x =py . (1)求p 的值. (2)求证:1z -1x =1

2y

.

解:(1)设3x =4y =6z =k (k >1). 则x =log 3k ,y =log 4k ,z =log 6k . 由2x =py ,得2log 3k =p log 4k =p log 3k

log 34.

∵log 3k ≠0,∴p =2log 34. (2)证明:1z -1x =1log 6k -1

log 3k

=log k 6-log k 3=log k 2.

又∵12y =12

log k 4=log k 2,∴1z -1x =12y .

5.若a ,b 是方程2(lg x )2-lg x 4+1=0的两个实根,求lg(ab )·(log a b +log b a )的值. 解:原方程可化为2(lg x )2-4lg x +1=0. 设t =lg x ,则方程化为2t 2-4t +1=0, ∴t 1+t 2=2,t 1·t 2=1

2

.

又∵a ,b 是方程2(lg x )2-lg x 4+1=0的两个实根, ∴t 1=lg a ,t 2=lg b , 即lg a +lg b =2,lg a ·lg b =1

2.

∴lg(ab )·(log a b +log b a )

=(lg a +lg b )·???

?lg b lg a +lg a lg b =(lg a +lg b )·(lg b )2+(lg a )2lg a ·lg b

=(lg a +lg b )·(lg a +lg b )2-2lg a ·lg b

lg a ·lg b

=2×22-2×

12

1

2

=12,

即lg(ab )·(log a b +log b a )=12.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1.在△ABC 中,a 、b 分别是角A 、B 所对的边,条件“a cos B ”成立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9·惠州模拟)在△ABC 中,a ,b ,c 分别是角A ,B ,C 所对的边.若A =π3,b = 1,△ABC 的面积为 3 2 ,则a 的值为( ) A .1 B .2 C.32 D. 3 3.(2019·“江南十校”联考)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已知a =23,c =22,1+tan A tan B =2c b ,则C =( ) A .30° B .45° C .45°或135° D .60° 4.(2019·陕西高考)在△ABC 中 ,角A ,B ,C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a ,b ,c ,若a 2+b 2 =2c 2,则cos C 的最小值为( ) A.3 2 B. 22 C.12 D .-1 2 5.(2019·上海高考)在△ABC 中,若sin 2 A +sin 2B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

2.2.1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 1、2-3 =18 化为对数式为( ) A .log 182=-3 B .log 18 (-3)=2 C .log 218=-3 D .log 2(-3)=1 8 2、在b =log (a -2)(5-a)中,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5或a<2 B .2<a <3或3<a <5 C .20 C .a>0,且a≠1 D .a>0,a =b≠1 5、若log a 7 b = c ,则a 、b 、c 之间满足( ) A .b 7=a c B .b =a 7c C .b =7a c D .b =c 7a 6、如果f(e x )=x ,则f(e)=( ) A .1 B .e e C .2e D .0 7、方程2log3x =1 4 的解是( ) A .x =19 B .x =x 3 C .x = 3 D .x =9 8、若log 2(log 3x)=log 3(log 4y)=log 4(log 2z)=0,则x +y +z 的值为( ) A .9 B .8 C .7 D .6 9、已知log a x =2,log b x =1,log c x =4(a ,b ,c ,x >0且≠1),则log x (abc)=( ) A.47 B.27 C.72 D.74 10、方程log 3(2x -1)=1的解为x =________. 11、若a>0,a 2 =49,则log 23a =________. 12、若lg(lnx)=0,则x =________. 13、方程9x -6·3x -7=0的解是________. 14、将下列指数式与对数式互化: (1)log 216=4; (2)log 13 27=-3; (3)log 3 x =6(x >0); (4)43=64; (5)3-2=19; (6)(1 4 )-2=16. 15、计算:23+log23+35-log39. 16、已知log a b =log b a(a>0,且a≠1;b>0,且b≠1).求证:a =b 或a =1 b .

语文浙江专版: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Word版含答案.doc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语言表达的简明、得体 1.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6分) (一)如今,许多外国人非常 ..①热衷于.②学习中文,有些还要学习使用筷子。他们把筷子 称之.③为东方饮食文化的象征。中国人对于筷子来说 ..④是.⑤再熟悉不过了,但其背后的文 化却未必人人清楚。筷子的历史起码 ..⑥有三千多年,其名称源自于.⑦江南水乡,筷子最早的名称为“箸”,但古代水乡船家忌讳言“住”,希望快快行船,故改“箸”为“筷”,并沿用至今。 (二)筷子有诸多美好寓意。民间吉祥话,说“筷子筷子,快快生子”;筷子送恋人,寓意“”;筷子送朋友,意味着“平等友爱,和睦同心”。使用筷子也有一些禁忌。如“执箸巡城”(满桌巡视,随意翻拣),“”(吮嘬筷子,品咂有声),“泪箸遗珠”(夹菜带汤,沿途淋漓),等等。 (1)文段(一)中有些加点的词语必须删去,请将其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 (2)在文段(二)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上下文内容相关、句式一致。(4分) 答: 答案:(1)①③④⑦(2)成双成对,永不分离品箸留声 2.阅读下面一段话,本着文字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把序号填在横线处)(4分) 深圳南方公司,①在改革开放形势的推动下,②为了避免对来深圳南方公司应聘的人以是否名牌大学毕业而选择录用的先入为主的弊端,以聚集人才,③今年招聘大学毕业生,不再问毕业学校。他们认为,④任何一个一流企业如果不注重选拔人才注入新鲜血液,⑤如果仅凭是否名牌大学选择人才的话,将很难发展。 (1)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画线处的序号),可简略为。 解析:本段文字主要介绍深圳南方公司用人的新理念,①是介绍时代背景,与选拔人才没有必然关系,应删去;④说的是“任何一个一流企业如果不注重选拔人才”,这与本公司用人的新理念没有关系,所以是多余的。②句冗长难以理解,应予以删减压缩。 答案:(1)①④(2)②为了避免先入为主的弊端 3.为使下面的语段简明顺畅,请指出必须改动和删掉的词语。(只填写应删词语的序号)(4分) 2018~2019年度,我校将扩大招生规模 ①,由原来的22个教学班级 ② 增加到28个。由于 我校教室本已十分 ③严重 ④ 不足,因此亟须新建教室。现在,虽然我们已多方进行 ⑤ 筹措,但经

2020版高考地理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含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 一、选择题 甲、乙两城市间的直线距离为590 km,连接甲、乙两城有三条交通线路。图a为甲、乙两城三条交通线沿线海拔随距离变化图,图b为影响交通运价的因素及关联图。据此完成1~3 题。 1.线路M、N、P对应的交通运输方式最可能的是( ) A.公路、高铁、高速公路 B.公路、航空、河运 C.高铁、高速公路、省道 D.航空、高铁、村村通 2.线路M沿线海拔变化最小,距离最短,下列关于线路M所对应的运输方式的说法最恰当的是( ) A.运价最低B.沿线多桥梁和隧道 C.沿线停靠站点最多 D.终点在乙城外32 km 3.结合图b中的四图,下列说法符合Ⅰ、Ⅱ、Ⅲ、Ⅳ特点的是( ) A.看Ⅰ图,运距、重量和运输方式相同,棉花的运价大于铁锭 B.看Ⅱ图,线路P上的运价大于线路M C.看Ⅲ图,重量相同的活鱼和杏仁运价相等 D.看Ⅳ图,其他条件相同,黄金单位重量运费小于铁锭 解析:1.C 2.B 3.A 第1题,读图可知,线路M长度距离最短,为622 km,但大于两地的直线距离,且海拔基本没有变化;线路N长度为651 km,海拔变化很小;即线路M、N具有距离近、线路平直的特点,说明级别较高,而且沿线海拔较低不可能是航空,有可能是高铁、高速公路。线路P长度为899 km,距离较长且沿线海拔变化大,有可能是省道。第2题,首先,依据上题确定,线路M为高铁。高铁的运费高;沿线站点最少;速度较快,

为了保证安全性,高铁线路一般较为平直,桥梁、隧道较多;终点距乙城距离从图中读不出来,高铁线路长度不可能等于两城市站点之间的直线距离。第3题,据Ⅰ图,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条件下,棉花的密度小于铁锭,故运费贵;据Ⅱ图,运距越长,运价越高,但P为省道,运费低,M为高铁,运费高;据Ⅲ图,活鱼在水中才可以存活,需要运输的重量更大,故运费更贵;据Ⅳ图,其他条件相同,黄金价格高,运费高于铁锭。 被誉为“天路”的青藏铁路已成功运营十多年。现今它如同一棵参天大树,正将更多的“枝叶”伸向广袤的雪域大地。其中,川藏铁路于2014年动工修建,计划在2025年全线建成通车,预估算投资超过2 000亿元。下图是青藏铁路旅客和货物周转量图。据此完成4~6题。 4.上图可以反映出( ) A.旅客和货物周转量均保持逐年增长 B.旅客周转量2014年增长最快 C.货物周转增长幅度超过旅客周转增长幅度 D.旅客周转总量超过货物周转总量 5.修建川藏铁路的意义为( ) ①重构了我国中西部区域发展格局 ②打造了西藏连接长三角、珠三角的便捷通道 ③使西藏成为连接东亚和南亚的“枢纽” ④与青藏铁路相比成本更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川藏铁路被称为“最难建设的铁路”,目前川藏铁路建设的最大制约因素是( ) A.高寒 B.冻土 C.成本 D.缺氧 解析:4.C 5.A 6.C 第4题,结合图示可明显看出,旅客和货物周转并非逐年增长;旅客周转量2007年增长最快。货物周转增长幅度超过旅客周转增长幅度。旅客周转总量与货物周转总量不具有可比性。第5题,成本不属于交通运输的意义。第6题,因为“青藏铁路已成功运营十多年”,意味着其当年所面临的高寒、缺氧、冻土等问题均已得到成功解决。由题中“预估算投资超过2 000亿元”可知,目前川藏铁路建设的最大制约因素是成本。

《对数与对数运算》教学设计

2.2.1 对数与对数运算(一) 教学目标 (一) 教学知识点 1. 对数的概念; 2.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二) 能力训练要求 1.理解对数的概念;2.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3.培养学生数学应用意识. (三)德育渗透目标 1.认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与相互转化;2.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3.了解对数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对数的定义. 教学难点 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假设 20XX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 a 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 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 20XX 年的 2 倍? 1 8% = 2 x=? 也是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你能看得出来吗?怎样求呢? 二、新授内容: aa 0,a 1 的b 次幂等于 N ,就是a b N ,那么数 b 叫做以 a 为底 N 的对 ⑴ 负数与零没有对数(∵在指数式中 ⑵ log a 1 0 , log a a 1 ; ∵对任意 a 0且 a 1, 都有 a 0 1 ∴log a 1 0 同样易知: log a a 1 ⑶对数恒等式 如果把 a b N 中的 b 写成 log a N , 则有 a logaN N . 定义:一般地,如果 数,记作 log a N b , a 叫做对数的底数, N 叫做真数. a b log a Nb 例如: 42 16 log 4 16 2 2 102 100 log 10 100 2 ; 探究: 1。 1 42 2 log 42 12 ; 是不是所有的实数都有对数? 10 2 0.01 log 10 0.01 2. log a N b 中的 N 可以取哪些值? 2. 根据对数的定义以及对数与指数的关系, log a 1 ? log a a ?

对数与对数的运算练习题及答案

对数与对数运算练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2-3=18化为对数式为( ) A .log 182=-3 B .log 18 (-3)=2 C .log 218=-3 D .log 2(-3)=18 2.log 63+log 62等于( ) A .6 B .5 C .1 D .log 65 3.如果lg x =lg a +2lg b -3lg c ,则x 等于( ) A .a +2b -3c B .a +b 2-c 3 C.ab 2 c 3 D.2ab 3c 4.已知a =log 32,那么log 38-2log 36用a 表示为( ) A .a -2 B .5a -2 C .3a -(1+a )2 D .3a -a 2-1 5. 的值等于( ) A .2+ 5 B .2 5 C .2+5 2 D .1+5 2 6.Log 22的值为( ) A .- 2 B. 2 C .-1 2 D.1 2 7.在b =log (a -2)(5-a )中,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 >5或a <2 B .2<a <3或3<a <5 C .2

10.若102x =25,则x 等于( ) A .lg 15 B .lg5 C .2lg5 D .2lg 15 11.计算log 89·log 932的结果为( ) A .4 B.53 C.14 D.35 12.已知log a x =2,log b x =1,log c x =4(a ,b ,c ,x >0且≠1),则log x (abc )=( ) A.47 B.27 C.72 D.74 二.填空题 1. 2log 510+log 50.25=____. 2.方程log 3(2x -1)=1的解为x =_______. 3.若lg(ln x )=0,则x =_ ______. 4.方程9x -6·3x -7=0的解是_______ 5.若log 34·log 48·log 8m =log 416,则m =________. 6.已知log a 2=m ,log a 3=n ,则log a 18=_______.(用m ,n 表示) 7.log 6[log 4(log 381)]=_______. 8.使对数式log (x -1)(3-x )有意义的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三.计算题 1.计算: (1)2log 210+log 20.04 (2)lg3+2lg2-1lg1.2 (3)log 6112-2log 63+13 log 627 (4)log 2(3+2)+log 2(2-3); 2.已知log 34·log 48·log 8m =log 416,求m 的值.

课时跟踪检测 (三十一) 任 意 角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一)任意角 层级(一)“四基”落实练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第一象限的角都是锐角 B.小于90°的角是锐角 C.2 019°是第三象限的角 D.2 019°是第四象限的角 解析:选C当α=390°时,位于第一象限,但α=390°不是锐角,故A错误; α=0°<90°但α不是锐角,故B错误; 2019°=5×360°+219°,∵219°是第三象限角, ∴2019°是第三象限的角,故C正确,D错误,故选C. 2.在0°到360°范围内,与角-120°终边相同的角是() A.120°B.60° C.180°D.240° 解析:选D∵与-120°终边相同角的集合为{α|α=-120°+k·360°,k∈Z}.取k=1,可得在0°到360°范围内,与角-120°终边相同的角是240°. 3.已知角2α的终边在x轴的上方,那么α是() A.第一象限角B.第一、二象限角 C.第一、三象限角D.第一、四象限角 解析:选C由题意知k·360°<2α<180°+k·360°(k∈Z),故k·180°<α<90°+k·180°(k ∈Z),按照k的奇偶性进行讨论.当k=2n(n∈Z)时,n·360°<α<90°+n·360°(n∈Z),所以α在第一象限;当k=2n+1(n∈Z)时,180°+n·360°<α<270°+n·360°(n∈Z),所以α在第三象限.故α是第一或第三象限角. 4.若角α=m·360°+60°,β=k·360°+120°,m,k∈Z,则角α与β的终边的位置关系是() A.重合B.关于原点对称 C.关于x轴对称D.关于y轴对称 解析:选Dα的终边和60°的终边相同,β的终边与120°的终边相同,∵180°-120°=60°,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 电场能的性质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三)电场能的性质 [A级——基础小题练熟练快] 1.(2019·湖北八校联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B.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时,动能一定增加 C.电场力做正功,带电粒子的电势一定降低 D.电场力做正功,带电粒子的电势能一定减少 解析:选D只有电场是匀强电场时,带电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做匀变速运动,A 错误;如果电场力做负功,则动能减小,B错误;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一定减小,负电荷从低电势向高电势运动,故C错误,D正确。 2.(2020·山东济南模拟)如图所示,等量异种点电荷P、Q连线中点 处有一电子,在外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现让电荷Q沿连线向右 移动一小段距离,此过程中电子一直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外力F逐渐减小,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B.外力F逐渐增大,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增大 C.外力F逐渐增大,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D.外力F逐渐减小,电子的电势能逐渐减小 解析:选D由题意可知,外力F向右,则电场力向左,可知P带正电,Q带负电;当电荷Q沿连线向右移动一小段距离时,电子所在的位置场强减小,电势升高,则电子受的电场力减小,外力F逐渐减小,电子的电势能降低,故选项D正确,A、B、C错误。 3.(2019·浙江东阳中学模拟)如图所示,MN是由一个正点电荷Q产生的 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一个带正电的粒子+q飞入电场后,在电场力的作用 下沿一条曲线运动,先后通过a、b两点,不计粒子的重力,则() A.粒子在a点的加速度小于在b点的加速度 B.a点电势φa小于b点电势φb C.粒子在a点的动能E k a小于在b点的动能E k b D.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E p a小于在b点的电势能E p b 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粒子受力应向左方,因粒子带正电,故电场线的方向应向左,故正点电荷Q应在N一侧,故a处的场强大于b处的场强,故粒子在a处的电场力大于b

高中生物: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 种群的特征与数量的变化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种群的特征与数量的变化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在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可用一定的数学模型表示 B.一个物种引入新的地区后,一定呈“J”型增长 C.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要尽量降低其K值 D.研究一个呈“S”型增长的种群的增长速率可预测其K值 2.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诱杀害虫的雄性个体,该害虫的种群密度将明显减小,其原因是() A.雄性个体数量减小使雌虫生殖能力下降 B.成虫个体数量大量迁出使幼虫个体数量减少 C.受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的影响,雌性个体也减少 D.种群的性别比例失调使种群的出生率下降 3.下列有关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的叙述,错误的是() A.通常自然界中的种群增长曲线最终呈“S”型 B.达到K值后种群的增长速率也可能为负值 C.种群增长的开始阶段不受自身密度的影响 D.相同的种群K值也可能不同 4.社鼠是主要生活在山地环境中的植食性鼠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社鼠与其天敌黄鼬的种群数量波动是不同步的 B.社鼠的种群数量总是处在环境容纳量之下 C.生活一段时间后,社鼠种群就会从增长型转变为衰退型 D.在食物十分充足的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一定呈“J”型增长 5.(2014·青岛模拟)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 A.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明显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 B.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 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S3点 D.(K-N)/K值为0.50 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6.下列对探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规律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用血球计数板计数酵母菌个数时,取适量培养液直接滴加到计数室内 B.对于压在一个方格界限上的酵母菌的处理方法是计数四条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数C.已知血球计数板的方格为2 mm×2 mm,若盖玻片下经稀释10倍的培养液厚度为0.1 mm,计数时观察值为M,则10 mL培养液中酵母菌的总数约为2.5 M×105个 D.与一般的生物实验一样,该探究实验也需要单独设置对照组 7.右图中曲线Ⅰ表示某种群的出生率,曲线Ⅱ表示其死亡 率。则() A.种群在c点之前呈“J”型曲线增长,c点之后呈“S”型曲 线增长 B.种群数量增长最快的时期是a点对应的时期 C.c点时此种群的个体总数达到环境容纳量 D.曲线表明种群数量变化受食物的影响 8.生态学家对某地区两个生物种群(Ⅰ和Ⅱ)的存活 率进行了调查,结果如右图所示。下列关于对种群Ⅰ和 Ⅱ实施重点保护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Ⅰ和Ⅱ都为7~10岁 B.种群Ⅰ和Ⅱ都为1~10岁 C.种群Ⅰ为0~1岁,种群Ⅱ为6~7岁 D.种群Ⅰ为1岁以后各年龄期,种群Ⅱ为7岁以后各年龄期 9.(2012·海南高考)某小组用样方法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随机取样 B.选择植物生长茂盛处取样 C.根据调查数据估算该种群密度 D.根据地段的形状确定取样方法 10.(2014·深圳模拟)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如下图),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教案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教案

课题:2.2.1对数与对数运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 (2)了解自然对数和常用对数; (3)掌握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4)对数的基本性质. (二)能力目标 (1)能用对数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归纳能力. (三)情感目标 (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认识事物的相互联系和相互转化. 教学重点:对数概念的理解,对数式与指数式的相互转化. 教学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讲解法,探究法,讨论法等. 教学准备(教具):彩色粉笔. 课型:新授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在2.1.2节例8中我们得到一个关系式13 1.01x y=?,其中x表示的是经过的年数,y表示的是那年的人口总数.我们可以看到利用这个关系式可以算出任意一个年头x的人口总数,反之,如果问哪一年的人口总数能达到18亿、20亿、30亿呢? 上述问题实际上就是从18 1.01 13 x =, 20 1.01 13 x =, 30 1.01 13 x =,…中分别求出x,(即 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那么x的值会是多少呢?是否有那么一种运算用底数和幂值来表示指数呢?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新内容——对数与对数运算.

(二)讲授新课 1、对数定义 一般地,如果x a N = (01a a >≠且),那么x 就叫做以a 为底N 的对数,记作 log a x N =, 其中a 叫做对数的底数,N 叫做真数,log a N 叫做对数式. 从上述定义要知道对数的记法为:log a N ; 读作:以a 为底N 的对数. 例如:4 2log 16=,读作2是以4为底16的对数(或 以4为底16的对数是2). 41 log 22 =,读作12 是以4为底2的对数(或以4为底2的对数是12 ). 1.01 18log 13 x =,读作x 是以1.01为底1813 的对数(或以1.01 为底1813 的对数是x ). 12 5log a =,读作5是以 1 2为底a 的对数(或以12 为底a 的对数是5). 1 4log 81 b =,读作4是以b 为底1 81的对数(或以b 为底 1 81 的对数是4). 2、两种特殊的对数 常用对数:以10为底的对数叫作常用对数,并把10log N 记作lg N . 自然对数:以无理数 2.71828e =为底的对数叫自然对数,并把log N e 记作ln N . 3、对数与指数间的关系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数就是一种记号,用底和幂表示对应的指数的记号,也就是指数式x a N =的另一种等价表示形式.即当01a a >≠且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1.已知数列{a n }的前n 项和为S n ,且S n =2(a n -1),则a 2等于( ) A .4 B .2 C .1 D .-2 2.按数列的排列规律猜想数列23,-45,67,-8 9,…的第10项是( ) A .-16 17 B .-18 19 C .-2021 D .-22 23 3.数列{a n }的前n 项积为n 2,那么当n ≥2时,a n =( ) A .2n -1 B .n 2 C.(n +1)2n 2 D.n 2 (n -1)2 4.对于数列{a n },“a n +1>|a n |(n =1,2,…)”是“{a n }为递增数列”的( )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5.(2012·北京高考)某棵果树前n 年的总产量S n 与n 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从目前记录的结果看,前m 年的年平均产量最高,m 的值为( ) A .5 B .7 C .9 D .11 6.(2013·江西八校联考)将石子摆成如图的梯形形状.称数列5,9,14,20,…为“梯形数”.根据图形的构成,此数列的第2 012项与5的差,即a 2 012-5=( ) A .2 018×2 012 B .2 018×2 011 C .1 009×2 012 D .1 009×2 011

7.已知数列{a n}满足a st=a s a t(s,t∈N*),且a2=2,则a8=________. 8.(2012·潮州质检)已知数列{a n}满足a1=1,a2=2,且a n=a n-1 a n-2 (n≥3),则a2 012= ________. 9.已知{a n}的前n项和为S n,且满足log2(S n+1)=n+1,则a n=________. 10.数列{a n}的通项公式是a n=n2-7n+6. (1)这个数列的第4项是多少? (2)150是不是这个数列的项?若是这个数列的项,它是第几项? (3)该数列从第几项开始各项都是正数? 11.已知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2n2+2n,数列{b n}的前n项和T n=2-b n.求数列{a n}与{b n}的通项公式. 12.(2012·东莞质检)数列{a n}中,已知a1=2,a n+1=a n+cn(n∈N*,常数c≠0),且a1,a2,a3成等比数列. (1)求c的值; (2)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 1.(2013·珠海质检)已知数列{a n}满足a1=1,a n+1a n=2n(n∈N*),则a10=() A.64B.32 C.16 D.8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 指 数

课时跟踪检测 (二十) 指 数 层级(一) “四基”落实练 1.计算: -x 3=( ) A .x -x B .-x x C .-x -x D .x x 解析:选C 由已知,得-x 3≥0,所以x ≤0,所以-x 3= (-x )·x 2= -x ·x 2= -x ·|x |=-x -x ,选C. 2.设2a =5b =m ,且1a +1 b =2,则m 等于( ) A.10 B .10 C .20 D .100 解析:选A ∵2a =m,5b =m ,∴2=m 1a ,5=m 1b ,∵2×5=m 1a ·m 1b =m 1a +1b ,∴m 2=10,∴m =10.故选A. 3.已知a >0,将 a 2a ·3 a 2 表示成分数指数幂,其结果是( ) A .a 12 B .a 56 C .a 7 6 D .a 3 2 解析:选C a 2 a ·3 a 2 =a 2÷23·a a ?? ???1 2=a 526 -=a 76,故选C. 4.计算(2n +1)2·??? ?122n +14n ·8 -2 (n ∈N *)的结果为( ) A.1 6 4 B .22n + 5 C .2n 2-2n +6 D .????122n - 7 解析:选D 原式=22n +2·2-2n -1(22)n ·(23)-2=21 22n -6=27-2n =????122n -7. 5.(多选)下列式子中,正确的是( ) A .(27a 3) 1 3 ÷0.3a - 1=10a 2

B.2233a b ?? ???-÷1133a b ?? ??? +=a 13 -b 1 3 C.[]()22+32(22-3)2 1 2 =-1 D.4 a 3 a 2a =24 a 11 解析:选ABD 对于 A ,原式=3a ÷0.3a -1= 3a 2 0.3 =10a 2,A 正确;对于B ,原式=1111 3333113 3 a b a b a b ???? ???????-++=a 13-b 13,B 正确;对于C ,原式=[(3+22)2(3-22)2] 12=(3+ 22)(3-22)=1.这里注意3>22,a 12 (a ≥0)是正数,C 错误;对于D ,原式= = a 1124 = 24 a 11,D 正确. 6.使等式 (x -2)(x 2-4)=(x -2)x +2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解析:若要等式成立.需满足x ≥2. 答案:[2,+∞) 7.计算:(0.008 1) 14 --????3×????560×130.2527818? ????? ????? ?? --+1 2 - -10×(0.027) 13 = ________. 解析:原式=103-3×????13+231 2--3=-83. 答案:-8 3 8.若a =2,b >0,则 12 2 12 a b a a b ++(a 12 -b 13 - )(a +a 12 b 13 - +b 23 - )的值为________. 解析:原式=a 3 2 +b -1+12a ?? ???3-13b ?? ??? -3=a 32+b -1+a 32-b -1=2a 32=2×232=4 2. 答案:4 2 9.计算下列各式: (1)(-x 13 y 13 -)(3x 12 - y 23)(-2x 16y 23 );

浙江专版2018年高中物理第18章原子结构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新人教版选修3_5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八)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一、单项选择题 1.对α粒子散射实验装置的描述,你认为正确的有( ) A.实验器材有放射源、金箔、带有荧光屏的放大镜 B.金箔的厚度对实验无影响 C.如果不用金箔改用铝箔,就不会发生散射现象 D.实验装置放在空气中和真空中都可以 解析:选A 若金箔的厚度过大,α粒子穿过金箔时必然受较大的阻碍而影响实验效果,B错;若改用铝箔,铝核的质量仍远大于α粒子的质量,散射现象仍能发生,C错;若放置在空气中,空气中的尘埃对α粒子的运动会产生影响,故D错。只有A对。 2.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正确反映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 ) 解析:选D 卢瑟福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的实验研究原子结构,即α粒子散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绝大多数α粒子穿过金箔后基本上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极少数α粒子的偏转角超过90°,有的几乎达到180°,也就是说它们几乎被“撞了回来”。能正确反映该实验结果的是选项D。 3.在卢瑟福的α粒子散射实验中,某一α粒子经过某一原子核附近时的轨迹如图中 实线所示。图中P、Q为轨迹上的点,虚线是过P、Q两点并与轨 迹相切的直线,两虚线和轨迹将平面分为四个区域。不考虑其他 原子核对该α粒子的作用,那么关于该原子核的位置,下列说法 中正确的是( ) A.可能在①区域 B.可能在②区域 C.可能在③区域 D.可能在④区域 解析:选A α粒子带正电,原子核也带正电,对靠近它的α粒子产生斥力,故原子核不会在④区域;若原子核在②、③区域,α粒子会向①区域偏;若原子核在①区域,可能会出现题图所示的轨迹,故应选A。 4.(福建高考)在卢瑟福α粒子散射实验中,金箔中的原子核可以看作静止不动,下列各图画出的是其中两个α粒子经历金箔散射过程的径迹,其中正确的是( )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案:(作:数应3班向世威) 《对数与对数运算(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所用教材:数学必修(一) 目次:人民出版社,2007年1月,第2版第4次印刷 1教材分析 1.1内容与内容解析 《对数函数》是普通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1第二章对数函数内容的第一课时,本节讲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性质主要是为后面学习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作准备。对数概念是在指数概念的基础上定义的,是继研究指数函数之后的另一种重要基本函数,它是在指数函数的基础上,对函数类型的拓广,同时在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及科研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1.2地位与作用解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理解对数的概念,从而进一步深化对对数模型的认识与理解,为学习对数函数作好准备。同时,通过对数概念的学习,对培养学生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面的课程中已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图像及其基本性质,在第二章又进一步学习了指数函数及其运算、图像和性质,特别是指数与指数幂的运算的学习,学生已多次体会了对立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思想,并且探究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得到了一定的锻炼。因此,学生已具备了探索发现研究对数定义的认识基础,本节课我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实例出发,从中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教会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探索和灵活运用类比、转化、归纳等数学思想的学习方法。 3教学目标 1.能初步判别具体函数是否为对数函数,了解对数的概念并能用语言刻画,以及对数与指数的关系;通过观察、分析掌握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2.(经历观察、分析、猜想、验证、证明、概括等数学活动),通过实例使学生认识对数的模型,体会引入对数的必要性;通过探究理解对数的性质。领悟从()的思想方法 3.感知对数的重要性,从“发现”中体验成功,进一步提高学习和探索的兴趣。同时培养严谨的思维品质和探究意识; 4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数函数概念的形成和初步应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对数性质的理解 5教法学法 以引导发现法为主,结合直观教学法和讲授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思考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的教学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教学中,采用讲讲练练的教学程序,运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转化策略,通过教师的讲,数学家对对数的痴迷激发学生好奇,从实际问题导入对数概念、对数符号,理解对数的意义,通过典型例题的讲授,充分揭示对数式与指数式间的关系,掌握求对数值的方法,通过学生典型习题的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对数式与指数式间的关系,掌握求对数的一些方法,在讲练结合中实现教学目标。 6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黑板 7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活动1 【教师】引例(3分钟) 1、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1)取5次,还有多长? (2)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

对数与对数运算

对数与对数运算 考纲导读 1.理解对数的概念,掌握对数的运算性质; 2. 能使用指数,对数的运算性质实行化简,求值,证明,并注意公式 成立的前提条件; 3.通过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以及不同底的对数运算化为同底对数运算 一、知识要点 (一)对数定义 b N N a a b =?=log . 说明: 1.0>a ,且1≠a 2.0>N 3.1的对数是零; 4.底数的对数等于1; 5.特别:.ln log ;lg log 10N N N N e == (二)对数公式 1. 恒等式 b a N a b a N a ==log ,log ; 2. 换底公式:log log log c a c N N a = 推论:1log log a b b a =, log log n n a a b b = (三)运算法则 (1)正因数的积的对数等于同一底数各个因数的对数的和; log ()log log a a a MN M N =+ (2)两个正数的商的对数等于被乘数的对数减去除数的对数; log log log a a a M M N N =- (3)正数的幂的对数等于幂的底数的对数乘以幂指数; log ()log n a a N n N =? (4)正数的正的方根的对数等于被开方数的对数除以根指数. 1log log a a N n =? 二、典型例题

例题1.计算:2 22log 4;log 8;log 32.并比较. 解析: 例题2.求)32(log )347(- +的值 解析: 例题3. z y x a a a log ,log ,log 用表示下列各式 35(1)log ;(2)log ;(3)log ;(4)log a a a a xy x y z yz 解析: (1) (2) (3) (4) 例题4.计算 (1)752log (42)? (2)lg (3) 227lg 2lg 2lg 5lg 50log 9;+?++ (4) lg2lg0.717()2?; (5)532 2log 339333 2log 2log log 25.-+- 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 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 正切函数的性质与图象 A 级——学考合格性考试达标练 1.当x ∈????-π2,π2时,函数y =tan |x |的图象( ) A .关于原点对称 B .关于y 轴对称 C .关于x 轴对称 D .无法确定 解析:选B 函数y =tan |x |,x ∈????- π2,π2是偶函数.其图象关于y 轴对称.故 选B. 2.函数y = tan x +1的定义域为( ) A.? ???k π-π4,k π+π4(k ∈Z ) B.? ???k π-π4,k π+π2(k ∈Z ) C.? ???k π-π3,k π+π2(k ∈Z ) D .??? ?k π-π4,+∞(k ∈Z ) 解析:选B 由题可得tan x +1≥0,即tan x ≥-1,解得x ∈? ???k π-π4,k π+π2(k ∈Z ). 3.已知函数f (x )=3tan ? ???ωx -π4的最小正周期为π2,则正数ω=( ) A .4 B .3 C .2 D .1 解析:选C ∵ω>0,∴T =πω=π2 ,∴ω=2,故选C. 4.函数y =tan ????12 x -π3在一个周期内的图象是下图中的( )

解析:选A 由函数周期T =π12 =2π,排除选项B 、D . 将x =2π3代入函数式中,得tan ????12×2π3-π3=tan 0=0.故函数图象与x 轴的一个交点 为??? ?2π3,0.故选A. 5.与函数y =tan ??? ?2x +π4的图象不相交的一条直线是( ) A .x =π2 B .y =π2 C .x =π8 D .y =π8 解析:选C 令2x +π4=k π+π2(k ∈Z ),得x =k π2+π8(k ∈Z ).令k =0,得x =π8 . 6.函数y =tan ??? ?π4+6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 解析:由π4+6x ≠k π+π2(k ∈Z ),得x ≠k π6+π24 (k ∈Z ). 答案:???? ??x ??x ≠k π6+π24,k ∈Z 7.函数y =tan ??? ?2x +π4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令k π-π2<2x +π4<k π+π2 ,k ∈Z , 解得k π2-3π8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化学反应速率解析

课时跟踪检测(二十四)化学反应速率 1.(2014·苏州模拟)下图所示为800 ℃时A、B、C三种气体在密闭 容器中反应时浓度的变化,只从图上分析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A是反应物 B.前2 min A的分解速率为0.1 mol·L-1·min-1 C.达平衡后,若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反应的方程式为:2A(g)2B(g) +C(g) 2.(2014·怀远联考)下列有关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铁片与稀盐酸制取氢气时,加入NaNO3固体或Na2SO4固体都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速率 B.等质量的锌片分别与同体积、同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硫酸反应,反应速率不相等C.SO2的催化氧化是一个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减慢 D.加入反应物,化学平衡常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 3.把在空气中久置的铝片5.0 g投入盛有500 mL 0.5 mol·L-1硫酸溶液的 烧杯中,该铝片与硫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率v与反应时间t可用如图坐标曲 线来表示。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0~a段不产生氢气是因为表面的氧化物隔离了铝和硫酸溶液 B.b~c段产生氢气的速率增加较快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温度升高 C.t>c时产生氢气的速率降低主要是因为溶液中c(H+)降低 D.t=c时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4.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2C(g)。若经2 s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1,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3 mol·L-1·s-1 ②用物质B表示的反应平均速率为0.6 mol·L-1·s-1 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 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1。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①④ C.②③D.③④ 5.(2014·福州模拟)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存在如下反应2SO2(g)+O2(g)催化剂 △ 2SO3(g)ΔH<0,某研究小组研究了其他条件下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上述反应的影响,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