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瓷器的鉴赏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1.观察器型:通过观察瓷器的整体形状、比例、曲线等特点来判断其年代和制作地区。
2.观察瓷器上的纹饰:纹饰的种类、形态、线条是否流畅、图案是否对称等都可以提供重要的鉴别线索。
3.分析器器身的胎质:通过观察和感受瓷器的质地、光泽、质感等来判断其是否为真品。
4.检查瓷器的釉面:真品的釉面光亮平滑,假冒品的釉面常常存在不均匀或者粗糙的现象。
5.鉴别器器身的质地:真品的质地往往均匀细腻,而假冒品可能会有粗糙或者细腻不均等现象。
6.分析瓷器的胎釉结合处:真品的胎釉结合处常常较为平滑自然,而假冒品可能会存在明显的过度处理痕迹。
7.检查器壁的薄厚:真品的器壁往往较薄,而假冒品可能会存在厚重或不匀的现象。
8.针对藏品进行放大观察:使用放大镜等工具观察器身纹饰、边缘处理等细节,以确定其真伪。
9.检查器底的釉渍:真品的器底通常会有明显的釉渍,而假冒品可能会因为处理不当而显得异常干净。
10.观察瓷器的胎釉颜色:真品的胎釉颜色往往较为柔和且稳定,而假冒品的胎釉颜色可能会有明显的不均等现象。
11.分析釉面的龟裂情况:真品的釉面龟裂通常呈放射状,而假冒品可能存在网状或者不规则的龟裂现象。
12.检查瓷器的口沿:真品的口沿往往平整光滑,而假冒品可能会存在不规则或者粗糙的情况。
13.判断瓷器的烧制技术:通过观察瓷器的胎质、釉面等来判断其烧制技术,进而判断其真伪。
14.根据瓷器标志进行鉴定:瓷器标志包括款识、题款、款章等,通过对标志的认真研究可以得出更准确的鉴定结果。
15.对比历史文献和相关记录:通过研究历史文献和相关记录,对瓷器进行背景调查,获得更多的鉴定信息。
16.考察瓷器的流传渠道:通过研究瓷器的流传渠道,如名人、藏家、博物馆等,获取更准确的鉴定依据。
17.进行化学测试:使用科学分析方法,如碳14测年、元素分析等,对瓷器进行化学测试以确定其年代和制作工艺。
18.针对器物的瓷质进行测试:使用专业设备对瓷质进行测试,如硬度测试、X射线检测等,以确定其真伪和制作工艺。
古陶瓷鉴赏

古陶瓷鉴赏古陶瓷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历史上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陶瓷品种繁多、工艺高超、造型美观、艺术价值极高,因此一直备受收藏家和爱好者的关注和追捧。
本文将从古陶瓷的种类、特点、鉴赏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与介绍。
一、古陶瓷种类古陶瓷的种类很多,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不同的分类。
以下是根据历史时期和代表作品进行分类的示意:1. 先秦时期:主要有彩陶(如绘人图彩陶、舞蹈图案彩陶)、黑陶、红陶等。
2. 唐代官窑:包括定窑、钧窑、汝窑、宋徽、云龙窑、松洲窑等。
3. 元代官窑:主要有元青花、元官窑瓷器等。
4. 明代: 有青花瓷、五彩瓷、白瓷等。
5. 清代: 有粉彩瓷、釉里红、鹿顶等。
其中清代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瓷器品种繁多、工艺精湛、表现手法多样,被誉为“万紫千红、包罗万象”。
二、古陶瓷特点1. 色泽:古陶瓷的色泽丰富多彩,有红、黄、绿、蓝、白等多种颜色,其中以青花、五彩、釉里红、粉彩等为代表。
2. 纹饰:古陶瓷的纹饰非常丰富,包括花卉、人物、山水、动物和抽象图案等。
其中青花瓷器以绘制人物、花卉和山水为主题,五彩瓷器则以鲜艳的颜色和鲜明的造型为主。
3. 制作工艺:古陶瓷的制作工艺非常高超,历经千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多种独特的技术手法,包括器物造型、烧制、定稿。
其中青花瓷器的烧制过程更是独特,需要进行多次烧制,才能呈现出独特的青花纹饰。
三、古陶瓷的鉴赏方法1. 观察:古陶瓷鉴赏的第一步是观察,要仔细观察器物的形态、釉色和胎质等方面,从而初步判断器物的品质和时代。
2. 对比:在观察后,可以对不同的器物进行对比分析,以更加精细地了解它们的口径、底部、造型和纹饰等方面的差异。
3. 翻转:将器物翻转过来观察或倒立着看,可以进一步判断器物制作的工艺和品质等方面。
4. 摸感:用手去摸器物的质地和釉面,以此来判断它们的胎质和温度控制。
5. 气味:闻闻器物的气味,以此判断器物的材料和烧制时间等。
汉朝的陶瓷艺术青瓷与白瓷的鉴赏

汉朝的陶瓷艺术青瓷与白瓷的鉴赏汉朝的陶瓷艺术:青瓷与白瓷的鉴赏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也是陶瓷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在这个时代,青瓷和白瓷两种陶瓷成为当时陶瓷艺术的代表作品。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汉朝时期的青瓷和白瓷的鉴赏价值。
一、青瓷的鉴赏青瓷是汉朝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陶瓷之一,以其独特的绿色釉面而闻名。
它是用石英和长石等原料烧制而成,釉面呈现出明亮、饱满、透亮的绿色。
首先,我们可以从青瓷的造型和工艺来鉴赏它。
汉朝青瓷的造型多样,既有器物如罐、盆、碗等,也有雕塑品如人物、动物形象等。
无论是大型器物还是小型雕塑,青瓷都展现出高超的造型艺术和工艺技巧。
同时,观察其釉面的质感和纹理,能够感受到匠人们对于工艺极致追求的精神。
其次,青瓷的装饰也是鉴赏的一个重要方面。
青瓷的装饰多样,常见的有刻花、印花、绘画等手法。
这些装饰既可以是简洁大方的几何纹饰,也可以是精美细腻的人物、山水画。
无论是哪种装饰形式,都能够展现出汉代陶瓷艺术的魅力与精湛。
最后,青瓷的历史价值是不可忽视的。
作为汉朝的代表之一,青瓷承载着当时社会、文化的历史信息。
通过观赏青瓷,我们可以了解到汉朝时期的人民生活、审美趣味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研究古代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白瓷的鉴赏白瓷是汉朝时期另一种重要的陶瓷类型,以其洁白无暇的质地而闻名。
汉代的白瓷多是用高岭土烧制而成,其釉面白净光滑,具有特殊的触感。
同样,我们也可以通过白瓷的造型来进行鉴赏。
白瓷的造型多样,有的是纤细柔美的瓶、壶,有的是端庄大气的碗、盘。
这些器物的造型精美,线条流畅,展示出汉代陶瓷艺术的高度。
其次,白瓷的釉色和透明度也是鉴赏的重要因素。
正宗的汉代白瓷釉面白如玉,并具有一种半透明的质感。
在光线照射下,白瓷的釉面能够呈现出微微的光泽,给人以清新、雅致之感。
最后,白瓷的纹饰和装饰方式也是鉴赏的重点。
汉代的白瓷纹饰多以简洁、雅致为主,常见的有刻花、压花、印花等装饰手法。
这些纹饰既能够提升白瓷的艺术价值,也能够展现出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
古陶瓷鉴定方法简述

古陶瓷鉴定方法简述
古陶瓷的鉴定是一门复杂的学科,需要综合考虑陶瓷的材质、形状、纹饰、釉色、胎体、工艺特点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下面我将简要介绍古陶瓷的鉴定方法。
一、观察釉色
古陶瓷的釉色是鉴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观察釉色的深浅、光泽、透明度等特点,可以初步判断出陶瓷的制作年代、来源地区和制作工艺。
苏州窑的青花瓷釉色青翠透亮,而汝窑的釉色灰绿光泽。
二、观察胎体
古陶瓷的胎体是指未经釉饰的器物本体。
观察胎体的质地、断面和施釉方式可以初步鉴别出陶瓷的真伪。
真品汝窑胎体通透细密,而仿品胎体粗糙呈壳状;真品钧窑胎体呈青白色,而仿品胎体多为黄褐色。
三、观察纹饰
古陶瓷的纹饰是指在器物表面上的装饰图案。
通过观察纹饰的线条、造型、题材和布局,可以初步判断陶瓷的制作流派和风格。
唐三彩釉下彩的纹饰多为人物、动物、花卉等多彩绚丽的图案,而宋代的青白瓷纹饰则多为简约的植物纹样。
四、观察造型
古陶瓷的造型是指器物的形状、比例和结构。
通过观察造型的端庄、优雅、圆润等特点,可以初步判断陶瓷的制作工艺和审美风格。
唐代三彩马踏飞燕的造型典雅华丽,而元代青花白瓷的造型则多为粗犷朴实。
五、辅助手段
除了直接观察陶瓷的釉色、胎体、纹饰和造型外,还可以借助辅助手段进行鉴定。
比如可以利用光线、显微镜、紫外灯等工具进行观察和检测,以获取更多的细节信息。
同时还可以进行化学分析、放射性测年、样品对比等实验,以获取更科学的鉴定结论。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古瓷器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人们的喜爱和关注。
然而,由于市场上存在大量的仿制品和赝品,许多人在购买和鉴定古瓷器时常常感到困惑。
因此,本文将介绍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和鉴别古瓷器。
首先,要注意古瓷器的胎体。
真品古瓷器的胎体质地通常较为坚密,质地细腻,而仿制品的胎体往往质地较粗糙,易于辨别。
其次,可以通过观察古瓷器的釉面来鉴别真伪。
真品古瓷器的釉面通常光洁细腻,而仿制品的釉面常常呈现出不自然的光泽和纹理。
另外,还可以通过古瓷器的纹饰来进行鉴别。
真品古瓷器的纹饰通常流畅自然,而仿制品的纹饰则常常呈现出生硬和不连贯的特点。
此外,还可以通过古瓷器的器型来进行鉴别。
真品古瓷器的器型通常匀称端庄,而仿制品的器型常常存在各种不规则和变形。
另外,要注意古瓷器的釉色。
真品古瓷器的釉色通常自然柔和,而仿制品的釉色则常常呈现出过于艳丽和不自然的特点。
此外,还可以通过古瓷器的器底来进行鉴别。
真品古瓷器的器底通常整齐规整,而仿制品的器底则常常存在各种不规则和瑕疵。
古瓷器的胎足也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
真品古瓷器的胎足通常修整得当,而仿制品的胎足则常常存在瑕疵和不规则。
另外,还可以通过古瓷器的胎口来进行鉴别。
真品古瓷器的胎口通常整齐规整,而仿制品的胎口则常常存在各种不规则和瑕疵。
此外,要注意古瓷器的纹样。
真品古瓷器的纹样通常清晰自然,而仿制品的纹样则常常存在模糊和不连贯的特点。
古瓷器的釉面渍色也是鉴别真伪的重要依据。
真品古瓷器的釉面渍色通常自然均匀,而仿制品的釉面渍色则常常呈现出不自然和不均匀的特点。
另外,还可以通过古瓷器的器型比例来进行鉴别。
真品古瓷器的器型比例通常匀称端庄,而仿制品的器型比例则常常存在各种不规则和变形。
此外,还可以通过古瓷器的纹样比例来进行鉴别。
真品古瓷器的纹样比例通常匀称自然,而仿制品的纹样比例则常常存在不协调和不连贯的特点。
另外,要注意古瓷器的胎体比例。
各时期的瓷器鉴定方法

各时期的瓷器鉴定方法瓷器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在鉴定瓷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时期和风格特征来进行判断。
以下是各时期的瓷器鉴定方法:唐代瓷器以青绿釉为特征,常见的有唐三彩、白瓷、青瓷等。
鉴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观察形制:唐代瓷器形制多样,如高足杯、碗、盘、罐等。
需要观察器物的造型是否规整、端庄,制作工艺是否精湛。
2.釉色鉴别:唐代瓷器的釉色呈青绿色调,需注意釉面是否均匀一致,有无斑驳色调。
3.定年鉴别:通过瓷器上的纹饰、题款、款识等来确定瓷器的年代。
同时,结合历史记载和考古文物来进行辅助鉴定。
宋代瓷器以青瓷、白瓷、黑色瓷器为主要特征。
鉴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青瓷鉴别:宋代青瓷的釉质底色呈青绿色或青灰色,观察釉面的质地是否细腻,有无开裂、斑驳等情况。
2.黑色瓷器鉴别:宋代黑色瓷器以钧窑和哥窑最为著名。
观察黑色釉面的密度、均匀性,有无气泡、破损等情况。
3.斗拱足鉴别:宋代青瓷和白瓷常见斗拱足形式,观察器物的底足形制是否规整、精致。
4.定年鉴别:通过瓷器上的题款、款识、纹饰等来确定瓷器的年代。
结合时代背景和考古发现进行综合鉴定。
明代瓷器的特点是釉色多样,独具魅力。
鉴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颜色鉴别:明代瓷器釉色多变,有青、白、红、黄、蓝、紫等。
观察釉面颜色是否明亮、鲜艳,有无变色、斑驳等情况。
2.釉面质地鉴别:观察釉面的质地是否细腻,有无开裂、釉草等现象。
3.容量灰鉴别:明代常采用容量灰作为胎质,观察胎质的温润度和水波纹效果。
4.封底鉴别:明代瓷器通常有底款,观察底款的书写、印刷情况,结合历史资料进行核对。
清代瓷器的特点是造型端庄、款识规整。
鉴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青花鉴别:清代青花瓷是其重要特征,观察青花纹饰的晕边、晕点,有无模仿品的痕迹。
2.彩绘鉴别:清代常见五彩瓷,观察彩绘的色彩饱满度、釉面的均匀性。
3.定窑鉴别:清代常见定窑瓷器,观察釉面是否细腻光滑,有无瑕疵、破损等情况。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2篇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2篇第一篇: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古瓷器作为我国的传统工艺品,其历史可追溯至几千年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之一。
鉴定古瓷器的真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过程,下面介绍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
一、材质鉴别。
古瓷器的材质主要有瓷、陶、玉等,其中以瓷器最常见,它是以粘土烧制而成的,有一定的透光性。
二、器形鉴别。
不同的时期和地区,瓷器的器形也不尽相同,因此对瓷器的器形的认识,是鉴定古瓷器真伪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胎质鉴别。
古瓷器的胎质也是很重要的鉴定标准,胎质应该均匀细密,柔软而有弹性。
四、釉面鉴别。
古瓷器的釉面应该干净光滑,有一定的透光性,釉面是否凉带、开片、裂纹等也是鉴定古瓷器真伪的重要标准。
五、纹饰鉴别。
古瓷器的纹饰是非常重要的鉴定标准,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其纹饰风格也不相同。
六、装饰鉴别。
古瓷器的装饰包括:绘画、彩绘、雕刻、压花等,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其装饰风格和品种也各不相同。
七、款识鉴别。
古瓷器上的款识也是鉴定其真伪的重要标准之一,因为在古代,陶瓷艺术家往往会在瓷器上刻上自己的名字。
八、尺寸鉴别。
不同的时期和地区,瓷器的尺寸也不相同,因此通过比较瓷器的尺寸,对其时代的判定会有一定的帮助。
九、器重鉴别。
同一种瓷器,在不同的时期和地区,其器重也会有所不同,因此通过比较其器重,可以初步判断古瓷器的时代。
十、色彩鉴别。
不同的时期和地区,瓷器的色彩风格也会不同,因此对瓷器的色调、光泽度、调性、色彩深度等进行鉴别,可以更好地判断古瓷器的真伪。
十一、胎釉对比。
古瓷器的胎釉各具特色,因此通过对不同瓷器的胎釉进行对比鉴定,可以更好地判断其真伪。
十二、迹象鉴别。
古瓷器上的迹象,包括炉火纹、铁口痕、足底镜等,都是鉴定古瓷器真伪的非常重要的标准。
十三、器底鉴别。
古瓷器的底部通常都会刻上制作的时间、地点和制作者的名字等信息,通过对其底部的鉴别,可以帮助判断古瓷器的真伪。
十四、腰鉴别。
古瓷器的“腰”部是指瓷器腹部与底部之间的部分,这部分的形态也可以对古瓷器的时代、地区、制作工艺进行判断。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

古瓷器鉴定的26个方法1.外观鉴定:仔细观察瓷器的形状、大小、比例、纹饰等特征,判断其是否符合相应的历史时期和风格。
2.釉面鉴定:检查瓷器的釉面质地、光泽和颜色,辨别釉面是否均匀,有无瑕疵或划痕。
3.胎质鉴定:观察瓷器的胎体质地和颜色,辨别是否略带透明感、细腻均匀。
4.刻花鉴定:辨识瓷器上的装饰纹样的刻线是否细腻、自然,边缘是否规整。
5.颜色鉴定:注意瓷器的釉面和彩绘的颜色是否明丽自然,是否符合相应的历史时期和风格。
6.文字符号鉴定:辨识瓷器上的文字、图案或纹饰是否与相应历史时期和制作工艺相符。
7.年代鉴定:了解并对比不同历史时期的瓷器特征,通过形态、纹饰、风格等判断出大致的年代。
8.尺寸鉴定:对比瓷器的尺寸与同一时期或同一类型瓷器的标准尺寸,判断其是否符合规格。
9.比例鉴定:观察瓷器整体的比例是否协调、和谐,判断是否符合相应历史时期和风格。
10.细节鉴定:仔细观察瓷器的细节部分,如刻线、纹饰的细微变化或瓷器胎体的纹理,辨别其真伪。
11.纹饰鉴定: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纹饰样式,辨识瓷器上的纹饰是否符合相应的风格。
12.重量鉴定:称量瓷器的重量,并与同一时期或同一类型瓷器进行对比,判断其是否符合常态。
13.原产地鉴定:通过对比和了解各地的瓷器风格和特征,判断其原产地。
14.口径鉴定:测量瓷器口部的直径,与同一时期或同一类型瓷器的标准口径进行对比,判断其是否符合规格。
15.器形鉴定:观察瓷器的整体形状,判断是否符合相应历史时期和风格的特征。
16.器型鉴定:分析瓷器的种类和用途,辨识其所属的具体器型。
17.烧制工艺鉴定:研究不同历史时期和地区的烧制工艺,辨别瓷器的烧制方法和工艺特征。
18.斗转纹鉴定:通过观察瓷器上的斗转纹饰,辨识其制作工艺和技法。
19.徽记鉴定:辨识瓷器上的徽记或款识是否具备真伪特征。
20.年款图案鉴定:对比研究历史时期和风格中的年款图案,辨别瓷器上的年款是否真实匹配。
21.修复痕迹鉴定:观察瓷器表面是否有修复痕迹或修复过程中的痕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陶瓷鉴赏
世界各国人民都知道,China既有中国的意思,又有陶瓷的意思,所以中国是瓷器的故乡,在国际上而言,中国代表着瓷器。
而西方人真正开始了解中国,正是从张骞出使西域的丝绸之路开始的。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生产瓷器的国家。
一万年前已经有瓷器生产了,早在三千年前的商代就已经,开始烧制原始瓷器了,到了公元二世纪的东汉,特别是到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青瓷的烧造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了,
秦汉时期,汉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各地发现的秦汉时期的陶俑,如西安的兵马俑,以完美的艺术形式,生动逼真的神态,深刻地揭示了各种人物的内心世界,体现了我国雕塑艺术现实主义传统久远和雕塑艺术的高度发展。
隋唐时期,隋的朝代虽短,但在瓷器烧制上,却有了新的突破,不但有青瓷烧造,白瓷也有很好的发展。
唐朝时期,到了唐代,瓷器制作可为以蜕变到成熟的境界,而跨入真正的瓷器时代。
因为陶与瓷的分野,在乎质白坚硬或半透明,而最大的关键在于火烧温度。
唐代最著名的窑为越窑和刑窑。
宋朝时期,中国的陶瓷制作工艺在宋朝的繁荣下达到鼎盛时期。
宋代的稳定和文墨气息是各项技艺发展的基础。
宋代制陶手艺卓越,比较突出的瓷窑有定窑、汝窑、官窑、哥窑以及钧窑,这五大瓷窑代表了宋代乃至于中国历史上的最高水平,后世便有仿制也达不到宋时的高度。
定窑:烧瓷地点在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及东西燕山村。
曲阳县宋属定州,定州唐末、五代以来是义武节度使的驻地,是一个地区的政治中心,所以称其为定窑。
定窑宋代以烧白瓷为主,兼烧黑釉、酱釉、绿釉及白釉剔花器。
白釉装饰有刻花、划花与印花三种。
定窑产品的第二个特点即有刻、划、印的花纹,这是与唐代邢窑的白瓷明显不同的地方。
唐代邢窑白瓷多是素瓷,没有花饰。
汝窑:河南省是我国北方瓷器的重要产区,不少瓷窑集中在豫中地区。
宋代这里先后出现了几个驰名于时的瓷窑,临汝窑就是其中之一。
一部分烧宫廷用瓷,就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的汝窑;另一部分烧民间用瓷,为便于区别,今称为临汝窑。
汝窑的特点主要是:一、釉色青而润泽。
二、开创了青瓷印花的特殊风格。
三、通体有极细的纹片,宛如冰裂,蟹爪,但也有裂纹的。
四、底部有细小的支钉烧痕。
这是由于汝窑改变了定窑复烧的做法,用细小支钉托住。
官窑据说宋大观、政和年间,徽宗曾下令在汴京(今河南省开封)建窑烧瓷,供宫廷使用,这就是所谓“官窑”。
为了与南宋的官窑相区别,有时又称北宋官窑。
哥窑:哥窑是宋代著名的民窑。
相传当时有章氏兄弟二人,在浙江龙泉县境各设一窑烧瓷。
哥哥造的窑称哥窑,弟弟造的窑称弟窑。
哥窑产品的最大特点是,釉面有许多浅白的细小裂纹,称为“百圾碎”。
钧窑:钧窑建于北宋初年,窑址在今河南省禹县西张神镇。
钧
窑瓷器独特之处在于它是一种乳浊釉,釉内还含有少量的铜,不同
于耀州窑,也不同于汝窑,烧出的釉色带红,有如蓝天中的晚霞。
青色也不同于一般的青瓷,虽然色泽深浅不一,但多近于蓝色,是
一种蓝色乳光釉。
是青瓷工艺的一个创造和突破。
钧窑器皿的釉色比较丰富,五彩缤纷,艳丽绝伦。
有玫瑰紫,海棠红,茄皮紫,葱翠青以及天蓝,米色,月白,窑变等等。
其
中,以红,紫最为名贵,称为“钧红”,“钧紫”。
宋代钧窑创用铜的氧化物作为着色剂,在还原气氛下烧制成功铜红釉,为我国陶瓷工艺,陶瓷美学开辟了一个新的境界。
陶瓷是社会文明发展的产物,不同的陶瓷体现了当时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
历代陶瓷多是由它的款识来体现自身价值,深入了解历代陶瓷款识的基本规律和特征,如书写的内容及题款工艺手段,字体等,不仅可以为古陶瓷的鉴定辨别提供科学的一句,更重要的是能从中领略到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