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整理)7月全国自考社会学概论试卷及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详解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详解

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详解一、选择题1.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行为B. 社会行为C. 社会结构D. 社会行为和社会结构答案:D2. 社会化过程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维持社会秩序B. 促进个体发展C. 传承文化D. 以上都是答案:D3.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什么?A. 财富B. 权力C. 声望D. 以上都是答案:D4. 以下哪项不是社会控制的手段?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个人意愿答案:D5. 社会问题的特征是什么?A. 普遍性B. 社会性C. 争议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简答题1. 简述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会网络、社会规范、信任等社会结构获得的资源和能力。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能够促进信息流通、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社会凝聚力等方面。

2. 描述社会化过程中的几种主要社会化类型。

答案:社会化类型主要包括初级社会化(儿童期的社会化)、次级社会化(成年后进入新角色或环境的社会化)、反社会化(个体脱离社会规范的过程)和再社会化(个体适应新环境或角色的社会化)。

三、论述题1. 论述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答案:现代社会中家庭结构经历了从传统的大家庭向核心家庭、单亲家庭、同居家庭等多样化家庭形式的转变。

这些变化对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家庭功能的分化、家庭成员角色的重新定义、家庭内部权力关系的调整等。

四、案例分析题1. 案例:某城市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忽视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需求,导致社会不公和冲突。

问题:请分析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正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答案:城市规划中的社会公正问题主要体现在资源分配不均、忽视弱势群体需求等方面。

改进建议包括:制定包容性政策,确保低收入群体的住房权益;加强公众参与,使城市规划更加透明和民主;建立多元化住房供应体系,满足不同收入层次的需求。

结束语:通过本次社会学概论试题的练习,我们不仅复习了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还通过案例分析和论述题,锻炼了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能力。

精选全文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最新

精选全文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最新

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最新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研究的中心问题是:A. 社会结构B. 社会功能C. 社会变迁D. 社会行为答案:C2. 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是:A. 社会控制B. 社会整合C. 社会稳定D. 社会适应答案:D3. 社会分层的依据是:A. 经济地位B. 政治地位C. 文化地位D. 所有以上答案:D4. 社会资本是指:A. 个人的社会关系网络B. 社会的物质财富C. 社会的精神财富D. 社会的政治权力答案:A5. 社会运动的特点是:A. 组织性B. 群众性C. 目的性D. 所有以上答案:D6. 社会问题的特征包括:A. 社会性B. 普遍性C. 危害性D. 所有以上答案:D7. 社会控制的手段包括:A. 法律B. 道德C. 习俗D. 所有以上答案:D8. 社会结构的功能包括:A. 维持社会秩序B. 促进社会进步C. 保障社会稳定D. 所有以上答案:D9. 社会化的过程包括:A. 初级社会化B. 次级社会化C. 再社会化D. 所有以上答案:D10. 社会研究方法主要有:A. 定性研究B. 定量研究C. 案例研究D. 所有以上答案:D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化的过程及其重要性。

答案: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的过程,包括初级社会化、次级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初级社会化主要发生在家庭和学校,次级社会化发生在工作场所和社会团体,再社会化则是在个体经历重大生活变化时进行的社会化。

社会化对于个体适应社会、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描述社会结构的组成要素及其功能。

答案:社会结构由社会制度、社会群体和社会规范等要素组成。

社会制度规定了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社会群体是社会成员的集合体,社会规范是社会成员行为的准则。

社会结构的功能包括维持社会秩序、促进社会整合和保障社会稳定。

3. 阐述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解决途径。

答案:社会问题的产生通常与社会结构的不完善、社会制度的缺陷、社会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以及社会价值观念的冲突有关。

社会学概论试题讲解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讲解及答案

社会学概论试题讲解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个体行为B. 社会行为C. 自然现象D. 经济现象答案:B2. 社会结构是指什么?A. 社会中的个体关系B. 社会中的组织形式C. 社会中的等级制度D. 社会中的权力分配答案:B3. 功能主义认为社会的基本功能是什么?A. 维持社会秩序B. 促进社会变革C. 推动经济发展D. 实现个人自由答案:A4. 社会化是指个体如何适应社会的过程,以下哪项不是社会化的内容?A. 学习语言B. 形成价值观C. 获得社会地位D. 学习科学知识答案:D5. 社会问题通常是指什么?A. 社会中的普遍现象B. 社会中的正常现象C. 社会中的异常现象D. 社会中的个体问题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社会化的过程和重要性。

答案:社会化是个体从出生到成年,通过与社会环境的互动,学习社会规范、价值观念、行为模式等,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社会化的重要性在于它帮助个体了解社会规则,形成社会角色,促进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2. 描述社会分层的基本特征。

答案:社会分层是指社会成员根据一定的标准被划分为不同的社会等级或阶层。

其基本特征包括:等级性、不平等性、相对稳定性和动态性。

等级性指社会成员被分为不同的等级;不平等性指不同等级之间存在资源分配的不平等;相对稳定性指社会分层结构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动态性指社会分层结构会随着社会变迁而发生变化。

3. 解释社会资本的概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答案:社会资本是指个体或群体通过社会网络、社会信任、规范和价值观等社会关系获得的资源和优势。

社会资本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包括促进信息流通、降低交易成本、增强社会凝聚力和信任度,以及推动社会创新和合作。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1. 论述现代社会中社会问题的主要类型及其解决途径。

答案:现代社会中的主要社会问题包括贫困、失业、犯罪、教育不公、环境污染等。

2023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2023年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和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全国2023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旳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旳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旳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旳位置上。

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旳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1分,共30分)在每题列出旳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种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旳对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属于斯宾塞重要社会学代表著作旳是CA.《实证哲学教程》孔德B.《社会动力学》C.《社会静力学》《社会学原理》《社会学研究》D.《政治经济学批判》马克思2.马克斯·韦伯认为,社会学旳研究对象是BA.社会发展B.社会行动C.社会心态D.社会问题3.达伦多夫旳代表著作是DA.《社会行动旳构造》帕森斯B.《社会理论与社会构造》默顿C.《冲突旳社会功能》科塞D.《工业社会旳阶级和阶级矛盾》4.艾尔弗雷德·舒茨创立了AA.现象学社会学B.后现代社会学C.理解社会学韦伯D.符号社会学米德、布鲁默、戈夫曼5.在广州长兴里万木草堂开设“群学”旳是AA.康有为B.梁启超C.章太炎《社会学》D.谭嗣同《仁学》6.在社会学旳研究措施中,田野调查指旳是DA.试验法B.问卷调查C.文献法D.实地研究7.定量分析旳资料整顿旳环节是AA.审查、分类和编码、汇总B.汇总、分类和编码、审查C.审查、汇总、分类和编码D.分类和编码、审查、汇总8.人类发明出来旳一切物质产品和非物质产品旳总和被称为BA.自然资源B.文化C.人口D.环境9.某种文化元素随同社会交往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采借或吸取旳过程,被称为C P89A.文化采借B.文化冲突C.文化传播D.文化震惊10.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常有一种倾向,常将自己旳生活方式、信奉、价值观、行为规范当作是最佳旳,是优于其他民族旳,这被称作AA.文化中心主义B.文化优越主义C.文化排斥主义D.文化相对主义11.再社会化也称DA.二级社会化B.文化反哺反向社会化C.继续社会化D.重新社会化12.在社会化旳有关理论中,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发展分为B P97A.两种水平四个阶段B.三种水平六个阶段C.四种水平八个阶段D.五种水平十个阶段13.社会角色旳饰演一般要经历旳过程是C P105A.角色领悟→角色期待→角色实践B.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期待C.角色期待→角色领悟→角色实践D.角色实践→角色领悟→角色期待14.在合作旳类型中,金钱借贷属于CA.指导性合作B.制度化旳老式合作C.契约式合作D.自发性合作15.社会网络旳形态以个人在社会网络中获得旳利益来辨别,可以分为BA.稳固形态和松散形态B.互利形态和互补形态C.封闭形态和开放形态D.集中形态和分散形态16.配偶双方或配偶一方曾有过婚史,并且配偶双方或一方将与前夫或前妻所生旳子女带到新旳家庭,这种家庭被称为CA.丁克家庭B.断代家庭C.重组家庭D.残缺家庭17.以群体组员旳归属为原则,群体可以分为DA.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B.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C.内群体和外群体组员对群体旳心理归属D.组员群体和参照群体18.在组织过程中,组织组员之间通过多种形式旳交往以传达思想、观点、态度、感情或情报旳过程是BA.组织设计B.组织沟通C.组织控制D.组织决策19.“X”理论和“Y”理论旳提出者是AA.麦克雷戈B.巴纳德组织平衡论C.法约尔组织旳行政管理方面D.洛斯奇超“Y”理论20.在解释集体行为旳理论中,奥尔森提出旳是AA.搭便车理论B.价值累加理论斯梅尔瑟C.资源动员理论麦卡锡和扎尔德D.乌合之众理论勒庞21.根据劳动旳二重性,劳动可以分为C P167A.有薪劳动和无薪劳动B.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C.详细劳动和抽象劳动D.重要劳动和次要劳动22.在消费旳社会学理论中,凡勃伦提出旳是DA.消费文化论B.消费社会论鲍德里亚C.生活风格理论韦伯D.炫耀性消费理论23.在都市群研究旳理论中,麦吉提出旳概念是C P196 都市群(戈特曼)A.田园都市霍华德B.组合都市格迪斯C.城镇融合区D.都市区域24.中国城镇化发展中旳大起大落阶段是BA.1949-1957年B.1958—1977年C.1978年至今D.1978—2023年25.在体质形态上具有共同生活遗传特性旳人群被称为B P208A.等级B.种族C.阶层D.种姓26.1949-1952年中国旳基本阶级格局包括C P216 新中国成立前7个改革开放后10个A.两个阶级B.三个阶级C.四个阶级工人、农民、小资产、资产D.五个阶级27.农民因拆迁离开了本来旳村子,迁到另一种村庄继续务农,这种流动属于AA.水平流动又叫横向流动B.构造流动C.自由流动D.竞争流动28.在默顿旳失范理论中,既放弃了社会鼓励旳目旳,也抛弃了社会承认旳手段,这是AA.退缩主义B.形式主义C.反叛D.革新者29.社会问题是一种被相称多旳人认为是偏离于他们所持有旳价值观念旳社会状况,这种观点来自于社会问题研究理论中旳BA.社会解组理论B.价值冲突理论C.社会病理学D.社会建构理论30.在社会现代化理论中,美国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提出旳是D P266-267A.世界体系理论沃勒斯坦B.信息社会论施赖贝尔、托夫勒、奈斯比特C.依附理论霍布森D.后工业社会论二、多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题2分,共10分)在每题列出旳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规定旳,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旳对应代码涂黑。

浙江7月自考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7月自考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社会学试题课程代码:10010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人口资源是指在特定地域内具有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关系的人的总和。

2.文化交流是指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相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冲突与融合的过程。

3.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起来进行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集体。

4.所谓科层制,是指建立在法理型统治基础上的,以正式规则为管理主体的,具有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方式。

5.社会变迁,是___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_____的关系基本形态的变异。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14分)1.社会学年鉴学派的创始人是()。

A.涂尔干B.孔德C.斯宾塞D.韦伯2.美国社会学家霍曼斯和布劳创立了()。

A.结构功能理论B.交换理论C.冲突理论D.符号互动理论3.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是社会唯实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认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

A.社会关系B.个人的社会行为C.社会事实D.社会4.1922年梁启超在()一文中把文化定义为“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

”A.《普通文化学史》B.《文化论》C.《东西方文化及其哲学》D.《什么是文化》5.在社会化环境因素中,具有特殊价值的是()。

A.家庭B.学校C.工作单位D.大众媒体6.常人方法学的创始人是()。

A.米德B.戈夫曼C.库利D.加芬克尔7.内群体和外群体是以成员对群体的()为标准而进行的一种群体分类。

A.关系结构B.群体的规模C.心理归属D.互动关系8.()是从人际关系理论发展而来的,其代表人物有巴纳德和麦克雷戈。

7月浙江自考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浙江自考社会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7月自学考试社会学试题课程代码:10010一、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社会学的本土化是一种使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社会学理论与研究方法的学术过程。

2.定性研究是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归纳、分类、比较,进而对某个或某类现象的_________和_________作出概括的一种分析方法。

3.人口质量是对人口资源的质的规定性,包括人口的_________、_________和思想道德素质。

4.文化传播是指某种文化元素随同_________而扩散,为其他社会所_________的过程。

5.米德是_________理论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是《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个在大学里开设社会学课程(或讲授社会学)的人是()A.科尔曼B.哈贝马斯C.涂尔干D.帕森斯2.人格是_________的统一体。

()A.人的个性与社会共性B.需要与满足C.理想与现实D.自我与他我3.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埃里克森将人的心理成长过程划分为_________阶段。

()A.四个B.五个C.六个D.八个4.群体是人们通过某种_________联结起来进行共同生活和感情交流的集体。

()A.社会制度B.社会契约C.社会关系D.其他5._________是由一对夫妇与父母和未婚子女聚居生活的家庭。

()A.核心家庭B.主干家庭C.联合家庭D.单亲家庭6.人际关系理论认为_________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要素。

()A.人B.工作程序C.物质资源D.效率7._________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最基本的社会制度。

()A.文化制度B.经济制度C.政治制度D.家庭制度8.社区的构成要素包括_________、区位、经济、文化、组织等五个基本要素。

7月全国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7月全国自考社会学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社会学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003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后工业社会论认为,处于社会中心地位的是( )A.科学技术B.理论知识C.信息技术D.专业与技术人员2.认为失范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的安定和发展是不利的,于是想寻求对个人实行外在控制的力量和途径的学者是( )A.涂尔干B.孔德C.斯宾塞D.韦伯3.对社会发展总的方向、大目标、主要步骤与重大措施的设想是( )A.有计划的社会变迁B.社会发展计划C.社会现代化D.全球化4.我国把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改为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时间是( )A.1982年B.1983年C.1981年D.1984年5.不是直接从研究对象那里收集所需资料,而是通过收集现存的以文字、数字、符号、画面等信息形式出现的文献资料,分析和探讨各种社会现象的一种研究方法是( )A.问卷调查B.实地研究C.社会实验方法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6.社会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后,始终是以社会调查研究所取得的经验知识作为学科发展基础的,这是社会学的( )A.整体性特征B.综合性特征C.实证性特征D.应用性特征7.1891年,在教学大纲分类学科中提出“群学”之名的中国人是( )A.严复B.谭嗣同C.康有为D.梁启超8.阶级斗争理论被认为是最早,也是最深刻、最系统的冲突论。

它的提出者是( )A.马克思B.雷克斯C.霍曼斯D.帕森斯9.从文化传播开始的两种文化之间互相沟通、采借、冲突与融合的过程,是指( )1A.文化交流B.文化混合C.文化交往D.文化比较10.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是( )A.基本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1.一个人从一种生活方式向另一种生活方式转变与适应的过程,是( )A.基本社会化B.正向社会化C.重新社会化D.反向社会化12.针对稀有资源的斗争称( )A.合作B.交换C.竞争D.冲突13.相距365厘米以上的距离,是( )A.亲密距离B.个人距离C.社会距离D.公众距离14.“刮风不是文化,利用风力发电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A.创造性B.习得性C.共享性D.累积性15.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A.0—10人B.0—20人C.0—30人D.0—40人16.科层制最大的优点在于( )A.明确的职位等级体系B.专业化程度高C.行政管理效率高D.量才录用17.第三部门组织与私人组织的最根本的区别在于( )A.利润最大化B.非营利性C.提供公共物品D.是一个独立组织18.被视为克服“市场失灵”最有效的机制是( )A.股份制公司B.公共部门C.政府D.第三部门19.下列哪种现象是教育制度的负功能的表现?( )A.社会控制B.应试教育模式C.文凭功能D.社会选择20.社区的首要功能是( )A.社会化功能B.社会保障功能C.社会控制功能D.经济生活功能221.解释了全貌研究方法的命题是( )A.分析“社会”和“社区”两种对立的社会联系形式的类型B.综合性的记录调查,较少理论分析C.描述社区的各个不同部分并解释这些不同部分的相互关系D.把社区视为人类聚居生活的特殊的空间现象22.城市有别于乡村的根本特征是( )A.工业化水平高B.精神生活丰富C.集中度高D.全面的有机组合23.人的出身、地位或资格,一般具有继承性和不可更改性。

【2024版】《社会学概论》测试题及答案

【2024版】《社会学概论》测试题及答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学概论》测试题及答案班级姓名成绩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第1题人类生活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群体形式是( )A. 家庭B. 邻里C. 伙伴D. 同事【正确答案】 A第2题霍桑实验的进行产生了( )A.科学管理理论B.人际关系理论C.组织行为理论D.权变理论【正确答案】 B第3题科层制属于典型的( )A. 魅力型统治形式B. 卡列斯玛型统治形式C. 传统型统治形式D. 法理型统治形式【正确答案】 D第4题“分工理论最早的阐发者”是( )A. 卢梭B. 亚当·斯密C. 马克思D. 赫勒【正确答案】 B第5题社会互动中最重要的符号系统是()A. 语言B. 面部表情C. 手势D. 图形或数字【正确答案】 A第6题下列关于我国家庭生命周期的新变化,表述错误的是( )A. 家庭空巢期开始凸现B. 家庭建立时间由晚变早C. 生育期由长变短D. 家庭的生命周期有延长趋势【正确答案】 B第7题确定一个社区大体上的地域范围或疆界的客观标志是( )A. 社区中心的服务范围B. 社区人员流动范围C. 行政区划D. 其他【正确答案】 A第8题标志着社区研究开始的著作是( )A. 《一个农业社区的社会解剖》B. 《社区与社会》C. 《社区权力结构》D. 《中等市镇》【正确答案】 B第9题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土文化的过程是( )A. 文化传播B. 文化采借C. 文化濡化D. 文化交流【正确答案】 B第10题在金钱借贷方面的合作应属于()A. 自发性合作B. 制度化的传统合作C. 指导性合作D. 契约式合作【正确答案】 D第11题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互惠行为的是()A. 中国通过谈判加入WTOB. 商业活动中的买卖活动C. 夫妻在感情上的相互理解和支持D. 大学生参加“科技支农”的志愿者活动【正确答案】 D第12题由于生产技术或社会体制方面的变革而引起的规模较大的社会流动属于( )A. 结构性流动B. 自由流动C. 垂直流动D. 水平流动【正确答案】 A第13题美国的斯莫尔1895年创办了( )A. 《美国社会学杂志》B. 《社会学年刊》C. 《社会学年鉴》D. 《社会学杂志》【正确答案】 A第14题一个不懂宴会礼仪的人参加宴会感到局促不安,不能顺利地交往,反映了文化的( )A. 物质要素B. 精神要素C. 语言符号D. 规范体系【正确答案】 D第15题依照一定的社会组织结构建立起来的利益群体是()A. 机构性利益群体B. 社团性利益群体C. 自组性利益群体D. 政治与社会权利利益群体【正确答案】 A第16题托夫勒的代表作是()A. 《第三次浪潮》B. 《大趋势》C. 《社会劳动分工论》D. 《变动中的政治格局》【正确答案】 A第17题现代社会是一个更加()的社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国2018年7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社会学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03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一方面,作为理智上构造的概念工具,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抽象性,因而与经验事实不同;另一方面,它作为考察现实的概念工具,又是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的概括和抽象。

这个概念工具是指【】
A.理想类型
B.科层制
C.社会行动类型
D.理解社会学
2.作为社会学科恢复重建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提出要建设中国自己的社会学的学者是【】
A.许仕廉
B.吴文藻
C.费孝通
D.孙本文
3.《自杀论》一书是用一种社会事实(社会因素)去解释另一种社会事实(自杀)的范例,其作者是【】
A.涂尔干
B.孔德
C.斯宾塞
D.韦伯
4.确定预定社会目标及其达到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与手段,以及对社会目标、行动与手段的合理性可行性评价的过程,这是社会学的【】
A.描述性功能
B.解释性功能
C.预测性功能
D.规范性功能
5.根据一定的研究假设,在有控制的条件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发现或证实社会现象变量之间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称为【】
A.问卷调查
B.实地研究
C.社会实验方法
D.非介入性研究方法
6.职位和由职位发生的权利义务以及行为规范、行为模式的总和,是由个人与社会的结合而
1
产生出来的而且比个人更具体的概念,称为【】
A.角色
B.地位
C.身份
D.职业
7.“刮风不是文化,利用风力发电才是文化”,指的是文化的【】
A.创造性
B.习得性
C.共享性
D.累积性
8.一种文化接受或吸收另一种文化的某些文化元素或文化丛,融入本文化的过程,是【】
A.文化交流
B.文化采借
C.文化冲突
D.文化融合
9.再社会化又称作【】
A.基本社会化
B.继续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0.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是【】
A.基本社会化
B.再社会化
C.重新社会化
D.反向社会化
11.金钱借贷方面的合作属于【】
A.传统合作
B.自发性合作
C.指导性合作
D.契约式合作
12.人们相距122厘米到365厘米之间,是属于【】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公众距离
13.既得利益集团是指对什么享有支配权的社会阶层?【】
A.行业特殊资源
B.经济资源
C.公共资源
D.政治资源
14.初级群体的规模一般在【】
A.10人以下
B.30人以下
C.50人以下
D.100
15.】
2
A.血缘关系
B.领养关系
C.亡故
D.入赘
16.公共部门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存在的缺陷一般统称为【】
A.效率低下
B.市场失灵
C.政府失灵
D.社会不公平
17.家庭制度中最重要的基础是【】
A.家庭财产继承制度
B.婚姻制度
C.生育制度
D.亲子制度
18.社会结构内部运作不协调和由于矛盾而产生的压力,叫做【】
A.社会张力
B.社会危机
C.社会失范
D.社会失调
19.某学者指出,在交通繁忙的市中心规划建设商业中心将造成城市发展的不平衡。

他主要运用了【】
A.区位探究法
B.社会体系探究法
C.社会冲突探究法
D.社区行动探究法
20.芝加哥学派提出的一系列社区研究理论中,最基本的模式变量始终是【】
A.城市空间格局
B.土地价格
C.人文区位结丛
D.社会体系
2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制度实施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功能扭曲
B.完美的制度可以全面涵盖和制约人们所有的行为并调节所有的关系
C.“制度化逃避”是形式上的制度和现实中的制度的矛盾体现
D.形式上的制度和现实中的制度两者可以完全重合
22.科层制建立的基础是【】
A.魅力型统治
B.传统型统治
C.法理型统治
D.世袭制统治
2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国家所谓“超工业化”导致了大批蓝领工人向白领工人的转移,这样的社会流动属于【】
A.自由流动
B.结构性流动
3
C.水平流动
D.代际流动
24.韦伯在他的社会分层理论中提出,区分地位群体的依据是【】
A.经济标准
B.政治标准
C.社会标准
D.文化标准
25.放弃了社会鼓励的目标,也抛弃了社会认可的手段,这种偏差行为被称为【】
A.形式主义
B.退缩主义
C.创新
D.反叛
26.通常不依靠国家的暴力来实现,而是依靠教育、依靠社会舆论和个人的内心信念来促使人们遵守道德规范的控制方式是【】
A.法律控制
B.道德控制
C.习俗控制
D.宗教控制
27.个人将社会规范内化为自己持有的观念,从而自觉地按照社会规范的要求约束自己的社会行为的社会控制,被称为【】
A.外在控制
B.内在控制
C.微观控制
D.制度化控制
28.社会解组理论解释社会问题的角度是【】
A.社会控制
B.社会结构
C.社会价值
D.社会规范
29.奉行新法西斯主义、集权主义、种族主义和反国家主义,其突出表现是仇外、排外、袭击外籍工作人员的组织是【】
A.极“左翼”恐怖组织
B.极“右翼”恐怖组织
C.民族主义恐怖组织
D.黑社会恐怖组织
30.全球化的开始阶段是【】
A.15世纪末期到18世纪中期
B.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70年代
C.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D.20世纪60年代后期到现在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
4
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31.社会关系分析的社会学视角包括【】
A.初级社会关系和次级社会关系
B.结合关系与对立关系
C.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D.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E.个人与群体的关系
32.宗教的正向功能具体表现为【】
A.促进社会团结,维持社会秩序
B.振奋民众精神,促进社会发展
C.寻求生活意义,为个人提供精神安慰
D.惩罚
E.威慑
33.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
A.生活技能社会化
B.价值观念社会化
C.政治社会化
D.行为社会化
E.角色社会化
34.构成交换的要素有【】
A.目标
B.付出
C.回报
D.效益
E.价值
35.偏差行为的负功能有【】
A.干扰正常的社会生活秩序
B.损害个人和社会的利益
C.减弱他人遵从规范的意愿
D.破坏社会成员间的相互信任
E.有助于社会预警
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36.社会化
37.群体
38.社会制度
39.社会流动
40.失范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41.简述社会的基本要素。

5
42.简述科层制的特征。

43.拟剧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44.简述我国家庭结构的类型。

45.简述现代城市社区生活方式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46.试分析第三部门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47.联系实际阐述单位制的消解与城市社区建设之间的关系。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