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tsg 81—2022)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tsg 81—2022)《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TSG 81—2022)是出台于2022年3月1日,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旨在从安全和质量角度出发,为全面提升场(厂)内专用机动车安全运行提供有效技术支撑的技术规程。
本规程适用于国内场(厂)内专用机动车的相关设计、生产、安装、安全技术改造及特种设备安装具备转向和行驶功能的机动车辆,不适用于可以载客的车辆、农用载运汽车和工程机械车。
Ⅰ、设计1.1专用机动车应当符合国家有关交通安全标准和技术规范要求,同时考虑到场(厂)内的具体操作环境,综合符合用途、性能和安全等要求。
1.2专用机动车的设计应满足有关规定的安全性能要求,除保证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不发生事故外,还应当考虑被碰撞、超载或车辆在非正常操作状态下的性能。
Ⅱ 产品质量2.1专用机动车的生产应当具备完整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生产出的车辆达到质量要求,满足安全性能指标。
2.2 所有专用机动车要求必须实行合格证制度,产品出厂前应经过严格的检验,确保质量合格。
Ⅲ、安装和检验3.1 专用机动车的安装应当符合生产厂家的安装要求,满足安全、可靠的要求。
3.2 专用机动车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检验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安装质量达到规定要求,不得投入使用前果不合格。
Ⅳ、安全使用4.1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使用前,应当携带有效凭证,由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鉴定、审核后方可使用。
4.2 专用机动车的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一定技术和安全操作能力,并应当在没有受到不安全因素的情况下操作,不得在安全事故发生时继续使用,并立即制止不安全行为。
Ⅴ、安全保护5.1 在使用专用机动车时,应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防止发生意外、对工作人员等采取强制性的安全措施,遏制丧失安全措施。
5.2 专用机动车应当携带安全装置,防止事故和危险源发生,保证操作人员安全,严禁在安全装置未完好的情况下操作车辆。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管理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管理一、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定义2009年1月24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签署公布了《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根据该决定作相应的修订,重新公布。
新修改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
《条例》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监察明确纳入调整范围。
《条例》第九十九条规定: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除道路交通、农用车辆以外仅在工厂厂区、旅游景区、游乐场所等特定区域使用的专用机动车辆。
二、厂(场)内车辆的安全技术规章制度(一) 厂(场)内车辆的安全规章制度1、岗位责任制。
明确使用单位负责人、专职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维修工的各自职责。
2、出车工作制度。
明确出车工作时间,出车工作内容,出车工作人员。
3、定期检查、检修制度。
4、安全操作规程。
5、维护保养制度。
6、制定厂(场)内车辆事故应急预案。
并能有效运转。
7、事故报告制度。
8、厂(场)内车辆安全工作记录。
每个工作日结束由专职管理人员检查后签字。
9、检查记录。
保证记录完善。
包括:定期检验、定期自行检验、日常使用状况、日常维护保养、运行故障和事故等记录。
(二) 厂(场)内车辆的使用与管理1、厂(场)内车辆使用单位的技术员必须对厂(场)内车辆的安全技术管理负责。
应指定具有厂(场)内车辆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负责安全技术管理工作。
2、厂(场)内车辆安全技术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
①贯彻执行厂(场)内车辆安全使用技术规程。
②编制厂(场)内车辆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
③参加厂(场)内车辆的交车验收。
④检查厂(场)内车辆的使用、维修和安全附件校验情况。
⑤厂(场)内车辆的检验、维修、改造和报废等技术审查。
⑥编制厂(场)内车辆年度定期检验计划,并负责组织实施。
⑦向主管部门报送当年厂(场)内车辆变动情况的统计报表、厂(场)内车辆定期检验实施情况,存在问题。
⑧厂(场)内车辆事故的调查分析和报告。
TSG N0001-2017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TSG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 TSG N0001—2017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pecial Purpose Motor Vehicles in Defined Fields Safety and Technical Supervision Regulatio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2017年1月16日前 言2014年10月颁布的《特种设备目录》实施后,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定义和监管范围需要进一步明确。
2015年11月,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简称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依据《特种设备安全技术规范制定导则》中安全技术规范“紧急制定”的规定,向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下达《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起草任务书。
2015年12月,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组织有关专家成立起草组,在上海召开了起草工作会议,形成《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草案。
2016年1月,在北京召开了专题会议,经过相关专家专题研讨,形成《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送审稿。
2016年2月和12月,送审稿提交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与节能技术委员会两次审议,经修改后形成报批稿。
2017年1月16日,本规程由国家质检总局批准颁布。
本规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明确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监管范围,规定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设计、制造、改造、修理、使用、检验的基本安全要求。
本规程颁布施行后,将根据具体情况,适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本规程主要起草单位和人员如下: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吴占稳 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 傅顶和 苏州益高电动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吴国军 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 王 英 上海龙工控股有限公司 谢英华柳州五菱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张 威 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景为科 钱剑雄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尚 洪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h t t p ://w w w .a q s i q .g o v .c n /目 录1 总则 (1)2 设计、制造、改造与修理 (2)3 使用安全管理 (11)4 检验 (13)5 附则 (16)附件A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产品合格证 (17)附录aa 叉车产品数据表 (18)附录ab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产品数据表 (19)附件B 叉车检验项目表 (20)附件C 非公路用旅游观光车辆检验项目表 (21)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h t t p://ww w.aq si q.go v.cn/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1 总 则1.1 目的 为了保障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使用,预防和减少事故,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制定本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解读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解读摘要:一、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概述1.定义与分类2.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的重要性二、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解读1.规程的目的和意义2.规程的主要内容a.车辆设计与制造要求b.车辆使用与维护要求c.驾驶员培训与考核要求d.事故应急处理要求3.规程的关键要点a.车辆安全性能要求b.驾驶员操作规程c.安全防护设施d.安全管理制度三、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管理措施1.企业安全管理责任2.驾驶员安全培训与考核3.车辆定期检查与维护4.事故应急预案与演练四、案例分析与启示1.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案例2.事故原因分析3.事故防范与改进措施正文: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解读一、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概述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在厂区内用于生产、施工、运输等作业的机动车辆。
这类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工作环境复杂,容易发生事故,因此,对其安全性能有严格的要求。
二、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解读1.规程的目的和意义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旨在确保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事故的发生,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
2.规程的主要内容a.车辆设计与制造要求:规程对车辆的设计、制造过程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保证车辆安全性能。
b.车辆使用与维护要求:规程详细规定了车辆在使用过程中的操作要求,以及日常维护保养的方法和周期,确保车辆始终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
c.驾驶员培训与考核要求:规程要求驾驶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掌握安全操作技能,并通过考核后才能驾驶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
d.事故应急处理要求:规程对发生事故时的应急处理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3.规程的关键要点a.车辆安全性能要求:规程对车辆的制动、转向、灯光等安全性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以保证车辆在各种工况下的安全运行。
b.驾驶员操作规程:规程详细规定了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操作要求,包括起步、行驶、停车等各个环节。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随着工业生产和物流业的发展,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越 来越广泛,但其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亟需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监察规程。
定义与范围
定义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是指在 厂矿、物流园区、车站、港口等 特定区域内使用的,具有特殊功 能和结构的机动车辆。
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新出厂的场(厂) 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监察 ,以及在用场(厂)内专用机动 车辆的监督检查。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 技术监察规程》
• 引言 •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
要求 •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使用
管理
•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 监察制度
•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 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引言
目的和背景
目的
为了规范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监察,提高其安全性能,保障人 民生命财产安全。
02
场(厂)内专用机动动车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要求,并具备完整的技 术资料。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的设计、制造、改造、维修应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行业 标准和企业标准。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应按照规定进行检验、检测,确保其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车辆结构要求
吊销许可证
对于情节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可以依法吊 销相关许可证。
罚款
对于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可以依法进行罚款。
移送司法机关
对于涉嫌犯罪的行为,应当依法移送司法机 关处理。
05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 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01
02
03
智能化技术
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 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提高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 的安全性和效率。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规程1、专用机动车应凭<<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方能使用,在设备显著位置张贴在检验有效期内的《安全检验合格》标志;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并应建立专用机动车安全技术档案。
2、专用机动车作业人员必须经培训,考试合格,持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发给的有效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方可操作;未经专门训练和考试不合格,不得操作。
3、操作者要熟悉所操作的专用机动车的用途、装备、操作方法和保养规则;作业时要正确配戴手套、安全帽、穿上安全鞋,不能穿宽松的衣服。
4、在开车前,检查燃油储油量;检查油管、水管、排气管及各附件有无渗漏现象;检查工作油箱的容量是否达到规定的容量;检查车轮螺栓紧固程度及各轮胎气压是否达到规定值;检查转向及制动系统的灵活住和可靠性;检查电气线路是否有搭铁,接头是否有松动现象,喇叭、转向灯、制动灯及各仪表工作是否正常。
如发现有失灵、损坏或缺陷现象,应修理后操作,起动前先确认专用机动车周围无人,起动时转动方向盘看车辆是否转动正常,慢慢踩下调速踏板,保持适当的起动加速,不能突然起动、制动或转向。
5、搬运时负荷不得超过规定值,货叉间距和位置应合适,叉子须全部插入货物下面,并使货物均匀地放在叉子上,不许用专用机动车的单个叉尖挑货物;专用机动车有载行驶时,应避免紧急制动。
6、起动,转向、行驶、制动和停止时,都必须要按操作顺序进行,在潮湿、光滑不平或倾斜的路面上行驶时要减速,特别在转向时必须减速。
7、在坡道行驶时,应小心行驶,有载:上坡应向前行驶,下坡应倒退行驶;无载:上坡应后退行驶,下坡应前进行驶,上、下坡忌转向;专用机动车在行驶时,请勿进行装卸作业。
8、装货行驶时,应把货物尽量放低,车的门架向后倾,同时注意行人,障碍物和坑洼路面等;货物起升和下降时,速度不宜太快;行驶时(有载或空载),货叉和地面的距离应保持在150~200mm。
9、当运载庞大货物时,视线不好必须倒车行驶或由他人引导;在车间行驶时速度不能大于5km/h。
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驾驶技术(叉车安全驾驶技术)

⑷每日投入运行前,应由驾驶人员对厂机的制动、转向机、喇 叭、灯光和液压装臵是否灵敏可靠进行全面检查,在对厂机 全面情况正常后,方能正式启动。坚持“五不出车”(即制 动、转向、喇叭、灯光和安全装臵不正常不出车),严禁带 病出车。 ⑸厂机应靠右侧行驶。起步时要查看周围情况,确认无人员或 障碍物后,再鸣号起步。 ⑹不允许装运易燃易爆危险品,如遇特殊情况,必须经安全管 理部门同意,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⑺厂机严禁超载、超速或超长、超宽、超高装载。 ⑻厂机转弯、进入车间、库房或狭窄地段时,应减速慢行。
⑼厂机在斜坡路面停车时,应拉紧手制动刹住车辆。厂机不 得停放在纵坡大于5°的路段上。 ⑽厂机不得在坡道上转弯,也不得横跨坡道行使。 ⑾厂机会车时,应空车让重车,支线车让干线车,室内车让 室外车,让一切执行任务的消防车、救护车。 ⑿同方向行驶时,前车与后车必须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 ⒀厂机在行驶过程中发现异状、异声或异味时,应立即靠边 停车检查。 ⒁工作完毕后,必须将厂机驶入指定的地点,按序停放整齐, 并做好清洁工作。驾驶员离开司机室,应切断电路,取下 钥匙。 ⒂厂机在行驶过程中发生事故,驾驶员必须立即采取措施, 进行抢救,保护现场。车辆不得移动位臵,并及时报告有 关部门进行处理。
四、叉车安全操作规程
(一)宁波市特种设备协会制定的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 作规程 1、总则 ⑴管理由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驾驶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 训,取得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颁发的特种 设备作业人员证书方能操作。严禁无证驾驶。 ⑵严禁酒后驾驶。驾驶员在行驶中必须思想集中,谨慎驾 驶,不准吸烟、饮食或闲谈。 ⑶多班制运行时,驾驶人员在上下班前后应办理交接班手 续。
叉车载货在水平的运输过程中,经常会在进出仓库、交会 车、道路变化或发现故障时采取制动措施使车辆减速停车。 制动时产生的惯性力,是叉车纵向稳定性受到破坏的外力。 因此驾驶员在载货水平运输过程中,要做到将货叉降至离地 300MM左右。
特种设备安全知识

2、起重机械事故发生原因
(1)重物坠落
(2)起重机失稳倾翻
(3)金属结构的破坏
(4)挤压
(5)高处跌落
(6)触电
(7)其他伤害
3、起重机械事故应急措施
(1)非正常载荷造成起重机械倾翻事故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和起机械制造、维修单位维保人员到达现场,进行施救。
⊙对于专用搭载乘客的场(厂)内机动车安全要求高
3、场内专用机动车辆工作分类
(1)按动力特点分类
1)内燃车辆。 2)电动车辆。 3)内燃电动车辆。
(2)按照功能、结构特征分类
1)汽车。为机场、港口、游览场所、工矿企业等场内载货、载客运行的车辆。
2)轨道式搬运车辆。应用于工厂、矿山、建筑工地、铁路和港口货场、林区等处对成件货物进行短距离运输。主要包括工矿内燃机车、工矿电机车和电动平车。
除此之外,设计温度一律按最高温度选取。设计温度值不得低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高金属温度;对于0℃以下的金属温度,则设计温度不得高于元件金属可能达到的最低金属温度。
容器设计温度(即标注在容器铭牌上的设计介质温度)是指壳体的设计温度。
4)介质;按它们对人类毒害程度,又可分为极度危害(I)、高度危害(Ⅱ)、中度危害(Ⅲ)、轻度危害(Ⅳ)四级;按它们对容器材料的腐蚀性可分为强腐蚀性、弱腐蚀性、非腐蚀性。
⊙爆炸发生后,不但事故设备被毁,而且还波及周围的设备、建筑和人群 。
⊙压力容器发生爆炸、撕裂等重大事故后,有毒物质的大量外溢会造成人畜中毒的恶性事故 ,可能会引起重大火灾和二次爆炸。
2、压力容器发生原因
⊙ 设计不合理
⊙ 安装及其附属
⊙ 运行中违反劳动纪律、违章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单选)(本题:1分)国家对场(厂)内机动车辆的设计制造实行()制度。
A.资格审核B.许可生产C.年度审核D.统一管理答疑:参考答疑:【解柝】国家对场(厂)内机动车辆的设计制造有严格的要求,实行许可生产制度。
场 (厂)内机动车辆的设计、制造单位,必须取得生产许可证或者安全认可证,才能生产相应种类的场(厂)内机动车辆。
第2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单选)(本题:1分)新增、大修、改造的场(厂)内机动车辆在正式使用前,首先必须进行()。
A.验收检验B.审查登记C.维修保养D.人员培训答疑:参考答疑:【解析】新增、大修、改造的场(厂)内机动车辆在正式使用前,首先必须进行验收检验,合格后到当地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登记,经审查批准登记建档、取得场(厂)内机动车辆牌照,方可使用。
第3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单选)(本题:1分)在用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定期检验周期为()。
A. 3个月B. 6个月C. 1年D. 2年答疑:参考答疑:【解析】在用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定期检验周期为1年。
场(厂)内机动车辆使用单位应按期向所在地的取得资格的检验机构申请在用场(厂)内机动车辆的安全技术检验。
第4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单选)(本题:1分)使用单位每年对所有在用的场(厂)内机动车辆至少进行()次全面检查。
A. 1B. 2C. 3D. 5答疑:参考答疑:【解析】使用单位应进行场(厂)内机动车辆的年度检查。
每年对所有在用的场(厂)内机动车辆至少进行1次全面检查。
停用1年以上、发生重大车辆事故等的场(厂)内机动车辆,使用前都应做全面检查。
第5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单选)(本题:1分)对于叉车等起升高度超过()m的工业车辆,必须设置护顶架。
A. 1B. 1.5C. 1.8D. 2答疑:参考答疑:【解析】对于叉车等起升高度超过1.8m的工业车辆,必须设置护顶架,以保护司机免受重物落下造成伤害。
第6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单选)(本题:1分)高处作业除了正常防护用品外,还应佩带()。
A.工作服和工作鞋B.安全帽和手套C.安全帽和工作服D.安全带和工具包答疑:参考答疑:【解析】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作业前应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工作服、工作鞋和手套,高处作业还必须佩戴安全带和工具包。
第7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单选)(本题:1分)在装卸履带式起重机、挖掘机、压路机时,拖车与地面夹角不应大于__,装卸履带式推土机、拖拉机时,不应大于。
()A. 10°;20°B. 15°; 20。
C. 15°;25°D. 20°;25°答疑:参考答疑:拖车搭设的跳板应结实,与地面夹角:在装卸履带式起重机、挖掘机、压路机时,拖车与地面夹角不应大于15°,装卸履带式推土机、拖拉机时,不应大于25°第8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单选)(本题:1分)两台以上压路机同时作业时,前后间距不得小于()m。
A. 1B. 2C. 3D. 5答疑:参考答疑:【解析】两台以上压路机同时作业时,前后间距不得小于3m,在坡道上不得纵队行驶。
第9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单选)(本题:1分)推土机短途行走转移时,距离不宜超过()km。
A. 5B. 10C. 15D. 30答疑:参考答疑:【解析】推土机长途转移工地时,应采用平板拖车装运。
短途行走转移时,距离不宜超过10 km,并在行走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和润滑行走装置。
第10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单选)(本题:1分)叉车的蓄电池一般为()。
A.太阳能电池B.氢电池C.铝电池D.铅酸蓄电池答疑:参考答疑:【解析】叉车的蓄电池一般为铅酸蓄电池,电解质为硫酸和水溶液,其为酸性、有毒物质,因此,在蓄电池周围工作时,应穿防护服,戴防护镜。
第11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单选)(本题:1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检验结论中,合格的判断标准是:重要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中不合格项不超过()项。
A. 1B. 3C. 5D. 8答疑:参考答疑:重要项目全部合格,一般项目中不合格项不超过5项。
第12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单选)(本题:1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检验检修的准备中,检验现场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坡度不超过()。
A. 5%B. 10%C. 20%D. 25%答疑:参考答疑:检修现场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坡度不超过10%。
第13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多选)(本题:2分)场(厂)内机动车辆出厂时应附有()。
A.厂商介绍B.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清单C.使用维护说明书D.生产许可证明E.出厂合格证答疑:参考答疑:【解析】场(厂)内机动车辆出厂时应附有出厂合格证、使用维护说明书、备品备件和专用工具清单,合格证上除标有主要参数外,还应标明车辆主要部件(如发动机、底盘)的型号和编号。
P165第14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多选)(本题:2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的项目包括()。
A.场(厂)内机动车辆作业和维修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B.场(厂)内机动车辆维护、保养、检查和检验制度C.单位规章D.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作规程E.司机守则答疑:参考答疑:【解析】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制度的项目包括:①司机守则;②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操作规程;③场(厂)内机动车辆维护、保养、检查和检验制度;④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⑤场(厂)内机动车辆作业和维修人员安全培训、考核制度。
第15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多选)(本题:2分)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包括()。
A.车辆出厂技术文件B.安全驾驶记录C.使用、维护、保养、检查和试验记录D.车辆及人身事故记录E.安全技术监督检验报告答疑:参考答疑:【解析】场(厂)内机动车辆安全技术档案的内容包括:①车辆出厂技术文件;②安装、修理记录和验收资料;③使用、维护、保养、检查和试验记录;④安全技术监督检验报告;⑤车辆及人身事故记录;⑥车辆的问题分析及评价记录。
第16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多选)(本题:2分)使用单位对场(厂)内机动车辆每月检查的检查项目包括()A.安全装置、制动器、离合器的可靠性和精度B.电气、液压系统及其部件的泄漏情况及工作性能C.动力系统和控制器D.重要零部件的状态E.各类安全装置、制动器、操纵控制装置、紧急报警装置的安全状况答疑:参考答疑:【解析】每月检查的检查项目包括:①安全装置、制动器、离合器等有无异常,可靠性和精度;②重要零部件(如吊具、货叉、制动器、铲、斗及辅具等)的状态,有无损伤,是否应报废等;③电气、液压系统及其部件的泄漏情况及工作性能;④动力系统和控制器等。
E项,每日检查是在每天作业前进行,检查各类安全装置、制动器、操纵控制装置、紧急报警装置的安全状况。
第17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多选)(本题:2分)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涉及安全的主要部件包括()。
A.座椅B.高压胶管C.转向器D.护顶架E.轮胎答疑:参考答疑:【解析】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涉及安全的主要部件包括;①高压胶管;②货叉;③链条;④转向器;⑤制动器;⑥轮胎;⑦安全阀;⑧护顶架;⑨其他,包括稳定支腿、挡货架、货物稳定器、(翻)料斗锁定装置、前倾自锁阀。
第18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多选)(本题:2分)下列关于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作业前准备的说法,正确的有()。
A.检查清理作业场地,确定搬运路线,清除障碍物;室外作业要了解天气情况B.安全防护装置不完整或已失效的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不得使用C.起步前,车旁及车下应无障碍物及人员D.特殊情况下,可以使用报废原件和超载作业E.启动后应进行重点检查。
答疑:参考答疑:【解析】D项,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必须按照出厂使用说明书规定的技术性能、承载能力和使用条件,正确操作,合理使用,严禁超载作业或任意扩大使用范围;E项,启动前应进行重点检查。
第19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多选)(本题:2分)下列关于单斗挖掘机安全操作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在拉铲或反铲作业时,履带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2.Om,轮胎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0mB.履带式挖掘机短距离自行转移时,应低速缓行,每行走1000〜2000m应对行走机构进行检查和润滑C.作业时,挖掘机应保持水平位置D.作业中不得打开压力表开关,且不得将工况选择阀的操纵手柄放在高速档位置E.当液压缸伸缩将达到极限位时,应动作平稳,不得冲撞极限块答疑:参考答疑:【解析】A项,在拉铲或反铲作业时,履带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0m,轮胎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5m; B项,履带式挖掘机转移工地应采用平板拖车装运,短距离自行转移时,应低速缓行,每行走500 ~ 1OOOm应对行走机构进行检查和润滑。
第20题:第四节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安全技术(多选)(本题:2分)下列关于静作用压路机安全操作技术的说法,正确的有()。
A.当土的含水量超过50%时不得碾压,含水量少于10%时,宜适当洒水B.在新建道路上进行碾压时,应从中间向两侧碾压,距路基边缘不应少于0.5mC.碾压傍山道路时,应由外侧向里侧碾压,距路基边缘不应少于0.5mD.压路机碾压的工作面,应经过适当平整E.压路机转移工地距离较远时,应采用汽车或平板拖车装运答疑:参考答疑:BDE静作用压路机安全操作规程1.压路机碾压的工作面,应经过适当平整,对新填的松软路基,应先用羊足碾或打夯机逐层碾压或夯实后,方可用压路机碾压。
2.当土的含水量超过30%时不得碾压,含水量少于5%时,宜适当洒水。
3.工作地段的纵坡不应超过压路机最大爬坡能力,横坡不应大于20°。
4.应根据碾压要求选择机重。
当光轮压路机需要增加机重时,可在滚轮内加砂或水。
当气温降至0℃时,不得用水增重。
5.轮胎压路机不宜在大块石基础层上作业。
6.作业前,各系统管路及接头部分应无裂纹、松动和泄漏现象,滚轮的刮泥板应平整良好,各紧固件不得松动,轮胎压路机还应检查轮胎气压,确认正常反方可启动。
7.不得用牵引法强制启动内燃机,也不得用压路机拖拉任何机械或物件。
8.启动后,应进行试运转,确认运转正常,制动及转向功能灵敏可靠,方可作业。
开动前,压路机周围应无障碍物或人员。
9.碾压时应低速行驶,变速时必须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