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0-14采用国际标准讲义.

合集下载

电压跌落、短时中断和电压渐变抗扰度试验的要点及其对策(26页)

电压跌落、短时中断和电压渐变抗扰度试验的要点及其对策(26页)

b) 电压跌落(图示例子在tS时间內跌至额定值的40%。图中tr为 电压上升时间,tf为电压下降时间),均方根值图 图1 电压跌落(举例)
2009-9-14 QIANZHENYU 9
图2 短时中断(tr为电压上升时间,tf为电压下降时间,tS为电压跌落持续时间)
2009-9-14
QIANZHENYU
峰值冲击电流的容量(对 对试验仪器没有限定。但是对于250V至600V的电源,试验 电压渐变无要求) 仪器的最大峰值电流不超过 1000A;对 200V 至 240V 的电 源,试验仪器的最大峰值电流不超过500A;对100V至120V 的电源,试验仪器的最大峰值电流不超过250A。
2009-9-14 QIANZHENYU
a. 由IEC61000-2-4标准来分类; b. 由产品委员会来规定,对于直接或间接联到公共电网的设备,试 验电平不应低于2级; c. “250/300周波”,其中“250周波”用于50Hz的试验;“300周波”用 于60Hz的试验。
2009-9-14
QIANZHENYU
8
a) 电压跌落(图示例子在25个周波內电压减小至额定值的70%, 例中跌落在电压过零处发生),正弦波形图
2009-9-14
图4 采用电子开关控制两个独立调压 器的试验仪器
QIANZHENYU
13
电子开关可以由可控硅或双向可控硅来担当,由于这种电 子开关通常被设计成电压过零时接通,电流过零时断开, 所以只能模拟起始和跌落电压为0°和180°的情形。尽管 这种线路不能模拟任意角度的起始相位,但已能满足一般 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电压跌落和中断试验的要求,所以还是 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当电子开关采用 MOSFET 和 IGBT 担当时,用该线路还能 模拟起始相位为任意角度的电压瞬变情形。 线路中的调压器可以人工调整,也可以设计成由电动机自 动调整。 当用电动机控制电压的连续调节时,还能模拟电压渐变现 象,只是由于电动机和调压器调节部分的惯性,渐变的调 节过程不能做得太快。

ISO TS16949 2009质量体系培训解读

ISO TS16949 2009质量体系培训解读
Page 22 of 62
二、程序文件2/2
• • • • • • • • • • • WHO---由谁来执行、谁来负责? 明确工作/任务的对象。 WHEN---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什么时候检查? 明确工作/任务的时间表。 WHERE---在哪里干,哪里开始?哪里结束? 明确工作/任务的空间位置和变化。 WHY--- 这样干的必要性是什么?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告诉下级事 情的重要性可以使他更负责任!或受到激励。 明确任务的目的。 HOW---如何做?应该用什么方法做? 工作/任务完成的程序/方法设计。 有时候还加上:HOW MUCH:做多少?做到什么程度为好?
Page 6 of 62
ISO/TS16949的发展历程

3/3
• 1996年,IATF开始协调和制定汽车工业通用的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ISO/TS 16949是以一个以ISO 9001、 AVSQ (Italian)、 EAQF (French) 、 QS 9000 (U.S.) 和 VDA6.1 (German) 为基础的共同的汽车工业质量 体系要求;
Page 4 of 62
ISO/TS16949的产生背景
3/4
QS 9000
+ + +
VDA 6.1
=$$$$
EAQF
AVSQ
是否可以有一个汽车工业通用的 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让我们可以面对:QS 9000 + VDA 6.1 + EAQF + AVSQ
Page 5 of 62
ISO/TS16949的发展历程
Page 13 of 62
五大工具之一、基础统计过程控制(SPC)
主要阐述统计过程控制及过程能力分析的有关方法。如何构造和使用计量型数 据控制图表(定量的数据或测量)-R(均值及极差),-S图,中位数以及X-MR (单值及移动极差)图;如何使用计数型数据(定性数据或计数值)的集中控 制图:P图、nP图、C图及u图进行分析。 SPC统计方法的工序控制是借助统计学的手段对生产工序进行分析评价,根据 反馈信息采取措施来达到控制质量的目标。它可以产生下列效用: 1.它对设计和工序能力提供可靠的估计,评价具体设计和工艺是否能达到设计 目标和质量要求; 2.它能帮助识别来自系统的“固有的”波动的特殊原因,通过确定波动的量值, 确定工序中最明显的不正常波动“统计控制”界限判断工序是否受控; 3.它为工序提供一个“早期报警”系统,防止废品的产生;

GBT1.1-2009课程课件

GBT1.1-2009课程课件

资料性 补充要素
规范性
技术要素
资料性附录
规范性附录
了解GB/T 1.1-2009的结构 帮助理解标准内容
等同采用国际标准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标准的 结构不能发生变化
标准的层次极其编号示例 部分 × × × ×.1 章 5 条 5.1 条 5.1.1 段 [无编号] 列项 列项符号;字母符号a)、b)和下一层次的数字符号1)、2) 附录 附录 A
3.GB/T 1.1-2009的结构和标准的基
本概念及原则
注意区分标准结构中规范性和资料性的不同
在GB/T 1.1-2009中,突出强调要区分“规 范性(normative)”和“资料性 (informative)”的不同。 规范性:就是如要声称符合标准就必须遵守 的; 资料性:就是提供的一些辅助的信息。 为此,整个标准都围绕着必须遵守还是仅提 供一些信息这样一个基本思想。
——在其范围所规定界限 内按需要力求完整;
——清楚、准确、相互协 调; ——充分考虑最新技术水 平; ——为未来技术发展提供 框架; ——能被未参加标准编制 的专业人员所理解。
基本原则
要求 统一性是标准编写及 表达方式的最基本的要求, 统一性强调的是内部的统 一 , 即一项标准内部或一 系列相关标准内部的统一: ——标准结构的统一; ——文体的统一;
技术法规
有人说,中国没有技术法规,有人说,中国的技术法规就是强 制性标准。都不正确。 中国有大量的法律、法规、管理办法、检定规程、部委办局令 等都是技术法规,如:产品质量法,计量法,锅炉压力容器管理办 法等58个规定,计量器具进口的检定要求等18个。 我国3念
1987年以来,为适应标准化工作发展 的需要 , 国家标准局陆续发布了一系 列“标准编写规定”的国家标准。

标准编写讲义(2009)定稿

标准编写讲义(2009)定稿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一、基本概念1.标准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经一个公认机构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2.标准化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是包括制定、发布与实施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二、标准的分类(见表1)表1 标准的分类三、强制性标准1.强制性标准的定义保证人体健康、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是强制性标准。

2. 强制性标准的范围1)WTO/TBT技术法规的五个方面:——国家安全;——防止欺诈;——保护人身健康和安全;——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

2)我国强制性标准的范围(《关于加强强制性标准管理的若干规定》2002.3)强制性标准应贯彻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主要以保障国家安全、防止欺骗、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保护动植物的生命和健康、保护环境为正当目标。

强制性标准的内容应限制在下列范围:——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要求;——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技术要求;——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要求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工程建设的其他要求;——污染物排放限值和环境质量要求;——保护动植物生命安全和健康的要求;——防止欺骗、保护消费者利益的要求;——维护国家经济秩序的重要产品的技术要求。

3. 强制性标准的形式及编写1)强制性标准的形式——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全文强制;——标准的部分技术内容需要强制时,为条文强制;2)强制性标准的编写应符合有关规定,并在适当的位置说明是全文强制还是条文强制。

4. 强制性标准的审查必须采用会议审查形式,人数不能少于12人。

标准化知识讲义

标准化知识讲义

标准化知识讲义1 基础知识1.1 什么是标准化为了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目的改进产品过程或服务的适用性,防止贸易壁垒,并促进技术合作。

1.2 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标准化工作的任务是制定标准、组织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

1.3 标准化的基本目的标准化的基本目的是使社会以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消耗,谋求尽可能大的社会效益和最佳秩序。

1.4 什么是标准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的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

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

标准的制定和应用已遍及人们生产和工作的各个领域如工业、农业、矿业、建筑、能源、信息、交通运输、水利、科研、教育、贸易、文献、劳动安全、社会安全、广播、电影、电视、测绘、海洋、医药、卫生、环境保护、金融、土地管理等等。

1.5 标准的分类1.5.1 标准按级别分类根据标准适用范围和审批权限的不同,《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其制定部门分别是:(1)国家标准由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理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

(2)行业标准由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3)地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编制计划,组织草拟,统一审批、编号、发布,并报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4)企业标准由企业组织制定。

企业产品标准须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1.5.2 四级标准之间的关系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

对没有国家标准而又需要在全国某个行业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行业标准。

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9年第2号(总第142号)--批准224项国家标准的公告

国家标准批准发布公告2009年第2号(总第142号)--批准224项国家标准的公告
2009-03-13
2009-09-01
70
GB/T 23270.2-2009
信息与文献 开放系统互连 馆际互借应用协议规范 第2部分:协议实施一致性声明(PICS)条文
2009-03-13
2009-09-01
71
GB/T 23271-2009
二硫化钼
2009-01-05
2009-11-01
72
GB/T 23272-2009
运动保护装备要求 第1部分:登山动力绳
2009-02-06
2009-07-01
68
GB/T 23269-2009
信息与文献 开放系统互连 馆际互借应用服务定义
2009-03-13
2009-09-01
69
GB/T 23270.1-2009
信息与文献 开放系统互连 馆际互借应用协议规范 第1部分:协议说明书
基于文件的电子信息的长期保存2009-03-32009-09-01
23
GB/T 23284-2009
缩微摄影技术 16mm和35mm卷式缩微胶片使用的影像标记(光点)
2009-03-13
2009-09-01
24
GB/T 23305.3-2009
造船 船体结构单元的拓扑 第3部分:单元间的关系
2009-03-09
气缸 成品检验及验收
2009-03-16
2009-11-01
52
GB/T 23253-2009
液压传动 电控液压泵 性能试验方法
2009-03-16
2009-11-01
53
GB 23254-2009
货车及挂车 车身反光标识
2009-03-06
2009-07-01

TS16949:2009权威讲解(完整版)

TS16949:2009权威讲解(完整版)

内部资料
第6页,共236页。
《TS16949标准宣贯资料》
4
一、TS 16949:2009概况
TS标标准准本体构成
顾客特殊要求 TS的补充要求
ISO9001:2008
顾客特殊要求 * TS标准的一部分且由顾客指定
TS16949的补充要求 *在国际上通用的汽车产业界的要 求
ISO9001:2008标准要求 *标准的基本部分
GB/T 18035为我国转化的国家标准 。
第5页,共236页。
一、TS 16949:2009概况
2009年6月15日 IATF宣布ISO/TS16949:2009版标准正 式颁布,建立在9001:2008版基础上
4、标准的组成 TS16949是国际汽车行业的技术规范,是基于ISO9001
的基础,加进了汽车行业的技术规范。
产品与过程的监视与测量SP8
文件与记录管理SP1
人力资源管理SP2
生产设备与工具工装SP4
第17页,共236页。
不合格品控制SP9 计量管理SP5
外包计量设备外委鉴定
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
过程联系
AP
CD
Input E
Output E

组织
PROCESS E
AP

Input A
Output
CD
第11页,共236页。
以过程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
COP(顾客导向过程)的设定
❖ 汽车相关 Supply Chain ( IATF: 建议案)
市场分析/顾客要求的分析P 报价单/投标 P 订单/接受 P 产品设计/工程设计 P 产品/工程妥当性确认 P
产品生产 P 交付 P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培训资料课件

标准的结构和编写gbt112009培训资料课件
标准的结构和编 写gbt112009培 训资料课件
目录
• 培训课程介绍 • gbt112009标准概述 • 标准的编写规则和规范 • 标准的语言和表达 • 编写实例和分析 • 培训总结和展望
01
培训课程介绍
课程背景和目标
背景
GB/T 112009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规定了金属及其他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的基本原则、试验室条件 、试验设备、试样制备、试验程序、数据处理和试验报告等要求。为了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 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
参与标准编写工作
积极参与标准编写工作,提高自己的实践能 力和经验。
学习更多标准编写技巧
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加培训班等方式学习 更多标准编写的技巧和方法。
学习其他相关标准
学习其他相关的标准,了解不同标准之间的 差异和联系。
THANKS
感谢观看
04
标准编写实践经验分享
01
经验1
在编写标准前,需要对相关领域 进行深入调研,了解实际需求和
存在的问题。
03
经验3
在编写标准时,需要遵循科学原 则和程序,确保标准的科学性和
公正性。
02
经验2
在编写标准时,需要注重内容的 清晰度和实用性,尽可能避免使
用复杂的术语和表述方式。
04
经验4
在编写标准后,需要进行严格的 审核和试验,确保标准的准确性
标准编写工作的展望和建议
01
加强标准编写技能 培训
加强对标准编写人员的技能培训 ,提高他们的编写能力和水平。
02
完善标准编写流程
完善标准的编写流程,包括制定 编写计划、组织编写人员、确定 编写内容和格式等。
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用国际标准的标准编写
逄征虎
二○○九年十月十六日
采用国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标准的标准编写
一、基本概念
二、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
三、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划分
四、采用国际标准的方法
五、变动的表述和标示
六、一致性程度的标示方法
七、等同采用ISO或IEC标准的编号方法
引言
编制标准的途径: ——完全自主制定;
——以其他标准为基础制定。
引言
企业标准 国际标准
专业协会标准
本标准
区域标准
我国国家标准
其他国家标准
引言
标准是技术传播主要载体之一。
标准相对于专利等其他技术传播载体的优点:
——代表主流技术,降低市场风险; ——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市场前景良好; ——免费获得和应用,绝大部分不涉及专利。 标准的采用即技术的传递。
一、基本概念
一、基本概念

——Standards users
WSSN
The World Standards Services Network acts as a gateway to the Web servers of standards organizations around the world. The objective of WSSN is to simplify access to international, regional and national standards information available via the Web.
1.国际标准
GB/T 20000.1的2.3.2.1.1―国际标准” 的定义 “由国 际标准化组织或国际标准组织通过并公开发布的标 准”
——ISO、IEC、ITU的标准 ——ISO(WSSN) 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的标准 国际计量局(BIPM) 、食品法典委员会(CAC) 、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 、国际海事组织(IMO) 、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 、世界卫生组织 (WHO) 等48个组织。
―规范性文件的应用 规范性文件在生产、贸易 等方面的使用” [GB/T 20000.1-2002的2.10.1]
标准的直接应用 [GB/T 20000.1-2002的2.10.1.1 ]
“不管某标准是否被其他规范性文件采用而对该标准 的应用”
标准的间接应用 [GB/T 20000.1-2002的2.10.1.2 ]
Other international/regional organizations with related activities
一、基本概念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ing Bodies
BIPM – Bureau international des poids et mesures Scope: Units, standard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physical quantities.
一、基本概念
5.适用性 “产品、过程或服务在具体条件下适合规 定用途的能力”
包括:——可用性; ——兼容性; ——健康; ——品种控制; ——互换性; ——安全;
——产品防护;——环境保护; ——相互理解等等。
一、基本概念
6.编辑性修改
在不变更标准技术内容条件下允许的修改
7.技术性差异 在标准技术内容上的不同 8.(标准的)结构 章、条、段、表、图和附录的排列顺序
一、基本概念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ISO 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 IEC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 ITU International standardizing bodies Regional standardizing bodies National members of ISO and IEC
BISFA – International Bureau for the Standardization of Manmade Fibres Scope: Specification and testing of man-made fibres. CCSDS – Consultative Committee for Space Data Systems Scope: Space-related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data handling techniques. CODEX – 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 ……
“通过另一个采用了某标准的规范性文件作为媒介而 对该标准的应用”
一、基本概念
4.采用与应用
采用是基础,应用才能实现标准的真正意义。
从采用到应用是一个全面复杂的过程: 收集相关标准,翻译,与现行标准对比分析, 试验验证,技术论证与协调,制定标准,改进 生产工艺和检验技术,改进生产设备和检验设 备,技术培训,生产,销售,使用,再改进等。
采用需解决的两个问题
——如何处理采用与被采用标准之间的关系? 涉及采用原则
——如何表明采用与被采用标准之间的关系?
涉及采用方法;一致性程度的划分; 技术性差异的说明;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二、采用国际标准的原则
—— 制定我国标准应当以相应国际标准 ( 包括即 将制定完成的国际标准 ) 为基础;除非这些 国际标准由于基本气候、地理因素或者基本 的技术问题等原因而对我国无效或不适用。 ——对于国际标准中通用的基础标准、试验方法 标准应当优先采用,且尽量等同采用。对于 产品标准、服务标准,则需更多考虑标准应 用的环境和条件而确定不同的一致性程度。
一、基本概念
1.国际标准
其他国际组织的标准
ISO、IEC、ITU的标准
一、基本概念
2.采用 adoption ―〈国家标准对国际标准〉以相应国际 标准为基础编制,并标明了与其之间差异的 国家规范性文件的发布” [GB/T 20000.2-2009的3. 2 ]
一、基本概念
3.应用 applica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