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素质特征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表现

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表现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与归宿,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意义重大。
下面是精心为你准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表现,希望对你有帮助!1、智力正常。
这是大学生学习、生活与工作的基本心理条件,也是适应周围环境变化所必需的心理保证,因此衡量时,关键在于是否正常地、充分地发挥了效能:即有强烈的求知欲,乐于学习,能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
2、情绪健康。
其标志是情绪稳定和心情愉快。
包括的内容有,愉快情绪多于负性情绪,乐观开朗,富有朝气,对生活充满希望;情绪较稳定,善于控制与调节自己的情绪,既能克制又能合理宣泄;情绪反应与环境相适应。
3、意志健全。
意志是人在完成一种有目的的活动时,所进行的选择、决定与执行的心理过程。
意志健全者在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顽强性和自制力等方面都表现出较高的水平。
意志健全的大学生在各种活动中都有自觉的目的性,能适时地作出决定并运用切实有准备的方式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能采取合理的的反应方式,能在行动中控制情绪和言而有言行,而不是行动盲目、畏惧困难,顽固执拗。
4、人格完整。
人格指的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人格完善就是指有健全统一的人格,即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
一是人格结构的各要素完整统一;具有正确的自我意识,不产生自我同一性混乱,以积极进取的人生观作为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的、需要、目标和行动统一起来。
5、自我评价正确。
正确的自我评价乃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大学生和自我观察、自我认定、自我判断和自我评价,做到自知,恰如其分地认识自己,摆事实正自己的位置,既不以自己在某些方面高于别人而自傲,也不以某些方面低于别人而自惭,面,能够自我悦纳,喜欢自己,接受自己,自尊、自强、自制、自爱适度,正视现实,积极进取。
6、人际关系和谐。
良好而深厚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与生活幸福的前提。
其表现为。
乐于与人交往,既有广泛而深厚的人际关系,又有知心朋友;在交往中保持独立而完整的人格,有自知自明,不卑不亢;能客观评价别人和自己,善取人之长工补己之短,宽以待人,乐于助人,积极的交往态度多于消极态度,交往动机端正。
心理素质特征

心理素质特征一、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
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
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
1、心理素质概念: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
其中的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
对内制约着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外与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影响主体的行为表现。
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衡量:性格品质的优劣、认知潜能的大小、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内在动力的大小及指向。
对内体现为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对外影响行为表现的优劣。
2、心理素质良好体现:良好的个性:自知、自信、自强、自律、乐观、开朗、坚强、冷静、善良、合群、热情、敬业、负责、认真、勤奋等正常的智力: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力正常.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心理应变、竞争协作、承受挫折、调适情绪、控制行为的能力积极而强烈的内在动力:合理的需要、适度的动机、广泛的兴趣、适当的理想、科学的信念。
健康的心态:智力正常、情绪积极、个性良好、人际和谐、行为适当、社会适应良好适当的行为表现:符合角色、群体、社会规范,道德和法规[2]心理素质是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素质之一,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
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
心理素质作为中国本土化的一个重要学术概念,目前已经拥有了其专业的英文名“psychological quality”。
3、心理素质简介: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等。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
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
心理素质极高的女生的特征

心理素质极高的女生的特征心理素养极高的女生的特征11、和善有良知一个层次高的女人首先是是和善有良知的,只有和善的原则才能带领一个女人做最好的自己。
良知来自对自我的了解与灵魂的洗礼。
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暗面,而有良知的人敢于正视到隐藏在内心的恶魔,从而能发觉和制约它们的良知、理性和善意,这是她们的才智之处。
正如此次网红殴打孕妇早产,其母竟然可以在一旁观看而不加阻挡。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任由女儿心里面的恶发气,而不加以克制,从而丢失天良,从而暴露其女低下的层次。
真正层次高的女人肯定会懂得用内在良知引导自己的行为,从而让自己获得内心的安定与平安,也赢得四周人的敬重。
2、擅长选择真正层次高的女人其次大福气是擅长选择,没有谁能够随随意便胜利,真正层次高的女人会坚持做自己,这种要求来自对自我发觉与自我塑造。
一个真正层次高的女人肯定是不断选择做自己的过程。
哈利波特作者罗琳讲解并描述到,我们的选择远比我们的实力更能表明我们是怎样的人。
假如我们不想成为芸芸众生的人只需做一件事,便是对自己不再散漫;而是应当听从内心的呼喊:“成为真实你自己!”一个懂得选择的人往往会比其他人更简单走出自己的路。
心理学发觉,女性相对比男人更简单自卑,在做决策的时候会心情化,极有可能因为心情错失自己成长机会。
而擅长选择的女人则是感性和理性兼具两个特质。
就像《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假如没有选择成为作家,或许这世上就少了一个如此优秀的儿童作家。
而正是敢于直面内心的选择,我们才不会辜负自己,辜负岁月,从而成为最好的自己,这是我们对自己最好的嘉奖与祝愿。
3、内心平和真正高层次女人第三个优点则是内心平和。
真正内心平和的人,才能在心里装下满满的华蜜。
平和的人,看得开,放得下,想得明白,过得潇洒。
能容,能忍,能让,能宽恕,心平气和。
一个人,若真正明白通透了,行事就会豁达,内心就会平安,有欲而不执著于欲,有求而不拘泥于求,活得潇洒,活得自由。
心理素质名词解释

心理素质名词解释心理素质是指人的思维,情感和行为特征的总和,它是人的内在特质,影响着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心理素质可以从两个层面来描述:一是优势层面,即拥有正面心理素质,如主动性、弹性、同理心、敏锐性等;二是劣势层面,即拥有消极心理素质,如焦虑、抑郁、情绪不稳定、责任心不足等。
优势心理素质是指具有正面、有益的心理特征。
主动性是指个体的行动表现出的积极性,它代表着个体的创造力和参与力;弹性是指个体在遇到挫折时能够快速恢复和适应环境,尽快确定行动方案并立即解决问题;同理心是指个体能够真实地感受他人的情绪,能够以客观的态度理解他人;敏锐性是指个体对大环境及周围环境的变化具有较强的敏感度,能够迅速反应并相应地采取行动。
消极心理素质是指拥有负面、有害的心理特征。
焦虑是指个体感到紧张,害怕发生不好的事情,情绪不稳定是指个体情绪在一定的时间内发生巨大的变化;抑郁是指个体长期处在低落沮丧的状态;责任心不足是指个体对自身和他人的责任感较弱。
心理素质在中学生成长中非常重要,它不但会影响学生的学业表现,还会对学生未来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当学生有完善的心理素质时,他们就会更有信心去承担责任,更有能力去解决问题,更有热情去探索未知的领域。
因此,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非常重要的。
家长应该用爱与尊重的方式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学校也应该加强心理教育,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培养学生正确的心理素质,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多有利的条件;学生本身也应该从身边的人学习,做到积极开朗,努力学习,克服挫折,从而培养自己良好的心理素质。
总之,心理素质是人的内在特质,势必会影响个体的心理和行为。
家长、学校和学生本身都应该为培养学生的优势心理素质付出努力,减少学生消极心理素质的影响,从而使学生长大成才。
关于心理素质的描述

关于心理素质的描述1.引言1.1 概述心理素质是指个体在面对各种生活和工作压力时所展现出的心理状态和应对能力。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面对各种挑战和压力时需要更强大的心理素质来应对。
心理素质不仅仅是对抗负面情绪和心理压力的能力,还包括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和适应能力等方面。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源,例如工作上的压力、人际关系的冲突、经济压力等等。
在这些压力面前,拥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帮助个体更好地应对和调节情绪,减轻负面情绪的影响,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心理素质的好坏对个人的整体发展和幸福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在个人生活中起到重要作用,也对社会和组织具有积极的影响。
拥有较高的心理素质的个体往往更具有抗压能力和适应能力,能更好地处理困难和挫折,同时也更能够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工作场所中,提高员工的心理素质可以有效减少工作压力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提升工作效率和团队合作力。
因此,对心理素质的描述和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心理素质的定义和重要性,我们可以更好地意识到心理素质的重要性,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培养和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以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压力。
同时,社会和组织也应该重视心理素质的培养,为个体提供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促进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内容:文章结构是指整篇文章的组织架构和逻辑顺序,它是保证文章内容清晰、有条理的重要依据。
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心理素质进行概述,概括性地介绍心理素质的含义和作用。
通过引入相关背景信息,引起读者的兴趣和阅读的欲望。
正文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包括心理素质的定义和心理素质的重要性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将明确心理素质的定义,阐述心理素质的内涵和外延,包括心理素质的构成要素和影响因素。
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心理学理论和研究成果,对心理素质的重要性进行详细论述,说明它在个体和社会层面的意义和作用。
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准

良好心理素质的标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四、不脱离现实环境;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增强心理素质的方法(1)自我肯定。
人要不断地否定和肯定自己才能进步,而否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肯定方向发展,自我肯定,保持坚定的信念,往往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但是切莫本末倒置,切记不切合实际的自负。
(2)抛弃自卑。
自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缺乏成功的体验;二是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估;三是自我评估偏颇。
要抛弃自卑,首先要战胜自我,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要有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要对自己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
(3)增强自信。
(4)心理调节和情绪调节。
(5)提高心理素质具体来说要从七个方面入手:包括自我意识训练、智力训练、情感调控、意志培养、个性塑造、学习指导和交往指导七个方面。
自我意识训练自我意识及其意义自我意识是对自己身心活动的觉察,即自己对自己的认识,具体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如身高、体重、体态等)、心理特征(如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如自己与周围人们相处的关系,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与作用等)。
总之,自我意识就是自己对于所有属于自己身心状况的认识。
由于个体能洞察自己的一切,因而能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
自我意识的成熟被认为是个性基本形成的标志,它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自我意识是个体社会化的结果,同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又进一步推动个体的社会化。
由于自我意识在人发展过程中是循序渐进进行的,是在自我意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三种心理成份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过程中发展的,所以,心理素质教育是在其自我意识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结合我们的日常生活、学习和劳动,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促进我们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和调整自我,促使我们自我意识健康发展。
心理自我分析范文

心理自我分析心理篇一心理素质分析:性格特征:热心、真诚、坦率、守信、踏实,善于体谅人和理解人,乐于助人,善于进取,勇于开拓;责任感过于强烈,合群性一般。
气质特征:以抑郁质为主的混合型。
情绪发生慢而强,言语动力无力,富有自我体验。
精力充沛,坚忍、执着。
情绪特征:情绪稳定乐观,情感丰富而深刻,情绪调节能力良好。
思维特征:思维深刻、思维逻辑性和思维批判性强,思维广度、灵活性一般。
思维富有创造性。
理由:1、个性上的一些优点,适合从事心理健康教育。
如热心、真诚、坦率、守信、善于体谅人和理解人,乐于助人等性格特点都是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有利条件。
3、热爱心理辅导工作。
现阶段许多中小学生迫切需要得到帮助,而心理教育的专业人才紧缺,因而有一种强烈责任感和使命感。
如果能利用自己的专长为学生提供一些帮助,那将是我最大的满足。
再说投身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事业可以使自身的价值得以充分的体现。
心理自我介绍篇二我,一个活泼开朗的帅气小男孩。
一张圆似皮球的脸蛋,一双真挚的大眼睛,流露出我平时的一些淘气,身穿运动装是我的最爱。
但美中不足的就是个子矮了点。
我是一个非常外向的人,虽然平时淘气了点,但非常有正义感。
有一次,我在马路边看见一个乞讨的人向一位时髦的千金大小姐乞讨,却被那位小姐训斥了一番。
我看了,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冲了上去,愤怒地对她说:“老奶奶本来就是穷人,问你要钱,你可以找一个理由来拒绝,为什么要这样对老奶奶呢?是,你是有钱,外表的确漂亮,但你的内心却是无比的丑陋。
”这时,旁人都围了上来,大姐姐赶紧捂着脸匆匆的走了。
我赶紧把妈妈给我的零花钱给了老奶奶。
在周围人的赞许声中我悄悄地离开了。
我的爱好广泛,像长跑,跳高,跳远,踢球这些课外活动我都爱。
但周末骑滑板车是我的最爱,它能给我带来无穷乐趣。
每次周末写完作业,我就会拉着妈妈奔向游乐场去玩一玩,至少得玩两个小时。
最厉害的一次,我两周就磨透了两双鞋。
读到这里,大家一定会认为我很调皮,捣蛋。
简要说明医务人员应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简要说明医务人员应有什么样的心理素质
1.积极的情感和稳定的情绪
情感和情绪是个体对客观的人和事的内心感受和态度,具有可塑性强及易于变动的特点。
积极的情感和稳定的情绪是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形成的,主要表现在有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能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具有高尚的道德感。
2.良好的能力素质
能力是直接影响人优质高效地完成社会活动的个性心理特征。
它包括一般能力和专业能力。
医务人员应具备以下最基本的能力:一是全面掌握和运用医学知识的能力和技能;二是要有敏锐的观察力;三是要有良好的记忆力;四是要有优美的语言能力;五是要有正确的思维能力。
3.坚强的意志
意志是人自觉地调节行动去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医务人员在从事医学科技过程中,如果没有坚强的克服困难、顽强拼搏的意志是很难完成任务的。
一是要有明确的目标和求达标的坚强意向,坚持胸怀大目标、高标准和求实精神;二是要有坚定的毅力和旺盛的精力,以坚韧不拔、百折不挠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去攻克医学科技难关;三是积极的果断性,如在病人病情突变时,医务人员应当机立断,采取有力措施抢救;其四是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抑制消极的情绪和冲动。
4.良好的气质和性格
气质是人生来所具有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人对客观现实稳定的态度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无论何种气质与性格,都是可以在实践中努力发展和形成优秀的心理品质的。
医务人员应当培养自己勤奋求实、热情开朗、勇敢坚毅、耐心细致、刚柔相兼、宽容大度和诚实正直的良好性格,在医疗实践中认真负责,尽职尽责,努力工作,完成白衣天使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素质特征一、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
以自然素质为基础,在后天环境、教育、实践活动等因素的影响下逐步发生、发展起来的。
心理素质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
1、心理素质概念:肖汉仕教授认为;心理素质是在遗传基础之上,在教育与环境影响下,经过主体实践训练所形成的性格品质与心理能力的综合体现。
其中的心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心理适应能力与内在动力。
对内制约着主体的心理健康状况,对外与其他素质一起共同影响主体的行为表现。
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衡量:性格品质的优劣、认知潜能的大小、心理适应能力的强弱、内在动力的大小及指向。
对内体现为心理健康状况的好坏,对外影响行为表现的优劣。
2、心理素质良好体现:良好的个性:自知、自信、自强、自律、乐观、开朗、坚强、冷静、善良、合群、热情、敬业、负责、认真、勤奋等正常的智力: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注意力正常.较强的心理适应能力: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心理应变、竞争协作、承受挫折、调适情绪、控制行为的能力积极而强烈的内在动力:合理的需要、适度的动机、广泛的兴趣、适当的理想、科学的信念。
健康的心态:智力正常、情绪积极、个性良好、人际和谐、行为适当、社会适应良好适当的行为表现:符合角色、群体、社会规范,道德和法规[2]心理素质是人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素质之一,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的“合金”。
简单地说,心理素质是以生理素质为基础,在实践活动中通过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而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的综合。
心理素质作为中国本土化的一个重要学术概念,目前已经拥有了其专业的英文名“psychological quality”。
3、心理素质简介:从心理学角度讲:心理素质包括情感,信心,意志力,和韧性等等。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
心理素质包括人的认识能力、情绪和情感品质、意志品质、气质和性格等个性品质诸方面。
心理是人的生理结构特别是大脑结构的特殊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心理素质具有人类素质的一般特点,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
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人的心理素质显得越来越重要。
在学校和家庭教育中重视对少年儿童的心理素质教育,也成为社会和时代的要求\。
根据上述定义,心理素质由如下五个方面组成:4、心理素质组成部分:心理潜能现在国内外的一般共识是,每个人生来都具有一定的潜能,特别是现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还肯定,每个人生来都具有优秀的潜能;每个人都亟欲把自己的潜能发挥出来或得到实现;每个人只要自己努力都可以充分发挥或实现自己的潜能。
潜能并不神秘,它是人的心理素质乃至社会素质赖以形成与发展的前提条件或某种可能性。
或者说,正因为人具有一定的潜能,所以就能把他们培养成为真正的人,而动物没有此种潜能,所以虽然花费九牛二虎之力,也不能使它们向着人的方向发展。
心理能量亦称心理力量或心理能力,也可简称为能或力。
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包括精神)都有一定的能量,即都是有“力”的。
人也是如此,“人生莫不有力”(《论衡·效力》),可称之为人力。
人是一个系统它又是由身体系统与心理系统构成的,而这两个子系统也是有力(能量)的,前者为体力即身体之能力,后者为心力即精神之能力。
这种心理能量乃是人的心理素质的体现,也是用意识来调节的能量作用,其大小强弱也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水平。
心理特点特点、特性、特征、属性等是一回事,都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某种东西。
人的心理活动总具有自己的特点,可以把它归结为六对:客观性与主观性的统一、受动性与能动性的统一、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共同性与差别性的统一、质量与数量的统一、时空性与超时空性的统一、人的各种心理现象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如感知的直接性与具体性,思维的间接性与概括性,情感的波动性与感染性,意志的目的性与调控性,等等。
心理特点也是心理素质的具体标志。
心理品质心理品质与心理特点有联系,但二者也有区别,不能混为一谈。
它并非心理活动本身所固有,而是后天习得的。
品质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个别差异,即人与人之间各具有不同水平的心理品质;一是培养标准,即要求人们的心理所应当达到的水平。
几乎每一种心理现象都具有一定的品质,如记忆的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备用性,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情感的倾向性、多样性、固定性、功效性,意志的自觉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性,等等。
心理品质的优劣最能表现出人的心理素质的水平。
心理行为人们无论简单的行为还是复杂的行为,归根结底都受人的心理的支配,都是人的心理的外部表现。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一切行为都可以称为心理行为。
这种心理行为是心理素质的标志,通过它可以检验心理素质水平的高低。
而且,前述心理素质的四个组成因素如心理潜能、能量、特点、品质等,也都会明显地或不明显地在行为上反映出来。
可见,心理行为是构成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成分。
由上所述,心理潜能、心理能量、心理特点、心理品质与心理行为的有机结合,称为心理素质。
而这五个方面又都蕴含在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之中。
也就是说,所谓培养心理素质,就是要发挥、发展、培养、提高、训练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
5、提高心理素质的方法:提高心理素质是需要有意志力的,它需要一个过程,也需要不断的努力与锻炼。
(1)、自我认识-了解自己的心自我认识是主观自我对客观自我的认识与评价,自我认识是自己对自己身心特征的认识,自我评价是在这个基础上对自己作出的某种判断。
正确的自我评价,对个人的心理生活及其行为表现有较大影响。
如果个体对自身的估计与社会上其它人对自己客观评价距离过于悬殊,就会使个体与周围人们之间的关系失去平衡,产生矛盾,长期以来,将会形成稳定的心理特征--自满或自卑,将不利于个人心理上的健康成长。
自己的心理素质究竟如何?我想这是一个想要提高心理素质的人首先要对自己问的问题。
心理素质体现的方面不一定一样,有些方面是强项,而有些方面可能是弱项。
例如有的学生一到考试就焦虑,看到题目就忘答案,越做越紧张。
而可能他在人际交际上却轻松自如,即便遇到十分棘手的人际问题,他也能不急不躁,游刃有余的化解开来。
因此,首先要先看清楚,哪些是自己心理把握能力的弱项,哪些是强项。
中国有句俗话,叫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所以看清自己的弱项和强项是第一步。
只有看清楚了缺点才有改正它的目标和动力。
(2)、把握自己的情绪情绪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最直接也是最真实的外在反映,有什么样的心理活动就会有什么样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
一个正常的人,在他遭受屈辱,义愤填膺的时候绝对不会开怀大笑,一个正在同自己心爱的伴侣花前月下的时候绝对不会恼羞成怒。
那么一个人在面对困境、面对挫折的时候,他会表现出怎么样的情绪来呢?其实通常情况下最常见的无非就是:紧张、焦虑、烦躁、失落和抑郁等消极情绪体验,试想在这样的情绪体验下,能做好什么样的事情呢?再有能力的人又能发挥出多高的水平来呢?因此把握自己的情绪是有效克服和提高心理素质的关键。
(3)、提高受挫力挫折教育作为现在的新的教育理念,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
我个人认为,适当的挫折不但有助于更好的认识自我,也能很好的培养心理素质。
为什么这么说呢?人其实是个感知耗损型的动物,人对同一事物的感觉,随着次数的增加和时间的推移,会由激烈逐渐趋于平缓,感觉敏感度会形成一个下滑的趋势。
6、心理素质标准马斯洛认为良好的心理素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具有充分的适应力;二、能充分地了解自己,并对自己的能力做出适度的评价;三、生活的目标切合实际;四、不脱离现实环境;五、能保持人格的完整与和谐;六、善于从经验中学习;七、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八、能适度地发泄情绪和控制情绪;九、在不违背集体利益的前提下,能有限度地发挥个性;十、在不违背社会规范的前提下,能恰当地满足个人的基本需求。
7、增强心理素质的方法:1)自我肯定。
人要不断地否定和肯定自己才能进步,而否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向肯定方向发展,自我肯定,保持坚定的信念,往往是事业成功的关键。
(2)抛弃自卑。
自卑需要三个条件:一是缺乏成功的体验;二是缺乏客观公正的评估;三是自我评估偏颇。
要抛弃自卑,首先要战胜自我,为自己树立一个目标,要有坚强的信念,相信自己的能力,同时要对自己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估。
(3)增强自信。
(4)心理调节和情绪调节。
具体方法:提高心理素质具体来说要从七个方面入手:包括自我意识训练、智力训练、情感调控、意志培养、个性塑造、学习指导和交往指导七个方面。
测试题以下八道心理素质测试题,每题只能一个选择,然后根据括号内的分数累加起来,看看总分是多少,就能大致了解心理素质和应付能力。
1.你骑车闯红灯,被警察叫住;后者知道你急着要赶路,却故意拖延时间,这时你———a.急得满头大汗,不知怎么办才好 b.十分友好地、平静地向警察道歉 c.听之任之,不作任何解释2.在朋友的婚礼上,你未料到会被邀请发言,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你———a.双手发抖,结结巴巴说不出话来 b.感到很荣幸,简短地讲几句 c.很平淡地谢绝了3.你在餐馆刚用过餐,服务员来结账,你忽然发现身上带的钱不够,此刻,你会———a.感到很窘迫,脸发红 b.自嘲一下,马上对服务员实话实说 c.在身上东摸西摸,拖延时间4.假如你乘坐公共汽车时忘了买票,被人查到,你的反应是———a.尴尬,出冷汗 b.冷静,不慌不忙,接受处理 c.强作微笑5.你独自一人被关在电梯内出不来,你会———a.脸色发白,恐慌不安 b.想方设法自己出去 c.耐心地等待救援6.有人像老朋友似的向你打招呼,但你一点也记不起他(她)是谁,此时你———a.装作没听见似的不答理 b.直率地承认自己记不起来了 c.朝他(她)瞪瞪眼,一言不发7.你从超市里走出来,忽然意识到你拿着忘记付款的商品,此时一个很像保安人员的人朝你走过来,你会怎么办?a.心怦怦跳,惊慌不措 b.诚实、友好地主动向他解释 c.迅速回转身去补付款8.假设你从国外回来,行李中携带了超过规定的烟酒数量,海关官员要求你打开提箱检查,这时你会———a.感到害怕,两手发抖 b.泰然自若,听凭检查 c.与海关官员争辩,拒绝检查心理素质测试题答案选a得0分,选b得5分,选c得2分1.(0~25分)你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比较差,很容易失去心理平衡,变得窘促不安,甚至惊慌失措。
2.(25分~32分)你的心理素质比较强,性情还算比较稳定,遇事一般不会十分惊慌,但有时往往采取消极应付的态度。
3.(32~40分)你的心理素质很好,几乎没有令你感到尴尬的事,尽管偶尔会失去控制,但惫自来说,你的应变能力很强,是一个能经常保持镇静,从容不迫的人。
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
一个人的心理素质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经过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影响而逐步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