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免疫系统

第十二章 免疫系统
第十二章 免疫系统

第十二章 免疫系统

一、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淋巴细胞的分类及各类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掌握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熟悉淋巴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熟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组成、分布和功能特点;了解抗原提呈细胞与免疫的关系,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扁桃体的结构特点。

二、试题部分

(一)、填空题

1.胸腺是培育形成细胞的器官,骨髓是培育形成细胞的器官,然后细胞分别迁移到相应部位。

2.T细胞可分为三个亚群.( )、( )和( )。

3.脾的白髓包括、和( )。

4.含有大量( )的组织称淋巴组织,可将其分为( )和( )两种,后者又被称为( )。

5.淋巴结的皮质由( )、( )及( )构成。

6.淋巴结副皮质区又称,位于皮、髓质交界处,主要由组成,此区含有特殊的血管,即,是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组织的通路。

7.淋巴结的皮质淋巴窦窦壁最内层有

细胞,其外有薄层和

纤维及一层扁平的细胞。

8. 脾的实质分为( )和( )。

9. 脾血窦的窦壁由一层( )的内皮细胞排列而成,细胞间隙,内皮外有不完整的( )及环行( )围绕。

10.动脉周围淋巴鞘是围绕动脉的淋巴组织,相当于淋巴结的

区,为胸腺依赖区,含有大量的细胞。

11.人类的中枢淋巴器官包括

和。

(二)、单选题

1.构成免疫系统的核心成分是( )

A.淋巴细胞

B.巨噬细胞

C.浆细胞

D.肥大细胞

E.交错突细胞

2.中枢淋巴器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培育效应性T细胞或B细胞

B.淋巴细胞增殖不受抗原的直接影响

C.出生前结构、功能未发育完善

D.较周围淋巴器官发生早

E.均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为支架

3.艾滋病病毒特异性地破坏何种细胞而导致免疫瘫痪( )

A.辅助性T细胞

B.抑制性T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

D.记忆性B细胞

E.初始B细胞

4.关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描述哪项错误( )

A.具有较强的吞噬作用

B.参与免疫应答

C.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D.来源于血液内的单核细胞

E.包括血窦内皮细胞和网状细胞

5.抗原提呈细胞存在于( )

A.淋巴小结和弥散淋巴组织

B.表皮和肠上皮

C.结缔组织和淋巴小结

D.弥散淋巴组织和表皮

E.以上均对

6.淋巴结的毛细血管后微静脉位于( )

A.淋巴小结

B.小梁

C.髓索

D.门部的结缔组织内

E.副皮质区

7.关于淋巴小结的结构特征哪项错误( )

A.生发中心分为暗区和明区

B.抗原刺激可使淋巴小结增大增多

C.主要由B细胞、巨噬细胞和滤泡树突状细胞构成

D.不含T细胞和浆细胞

E.淋巴小结的小结帽含有记忆性B细胞

8.关于T细胞的特征,哪项错误( )

A.由胸腺培育形成

B.集中分布于胸腺依赖区

C.可区分出数个功能不同的亚群

D.在抗原刺激下能引起增殖

E.与细胞免疫有关,与体液免疫无关

9.关于B细胞的特征,哪项错误( )

A.由脾及淋巴结培育形成

B.在抗原刺激下能转化增殖

C.能分化形成记忆细胞

D.能转变为分泌抗体的浆细胞

E.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10.关于周围淋巴器官的特征,哪项错误( )

A.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作为微细支架

B.由中枢淋巴器官供应淋巴细胞

C.淋巴细胞的增殖必需有抗原物质的刺激

D.可分胸腺依赖区和非胸腺依赖区

E.淋巴小结是周围淋巴器官内固定不变的结构

11.关于血-胸腺屏障的特征,哪项错误( )

A.位于胸腺髓质及皮质内的血管

B.能阻止血液内大分子物质进入胸腺

C.内皮是连续性的,有紧密连接和完整的基膜

D.血管周隙中有巨噬细胞

E.外周是一层连续的上皮细胞

12.脾内发生细胞免疫应答时( )

A.脾小体增多增大

B.脾索增大

C.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

D.边缘区扩大

E.脾血窦窦腔变大

13.脾内发生体液免疫应答时( )

A.脾小体增多增大

B.脾索增大

C.动脉周围淋巴鞘增厚

D.边缘区扩大

E.脾血窦窦腔变大

14.关于脾的血液通路,哪项错误( )

A. 脾动脉入脾后即为中央动脉

B.中央动脉穿行于白髓中

C.中央动脉的小分支开放于边缘区

D.中央动脉末端形成笔毛微动脉入脾索

E.笔毛微动脉的终末开放于脾索内

15.下列哪种细胞不属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

A.结缔组织内的巨噬细胞

B.血液中的粒细胞

C.肺内的尘细胞

D.神经组织的小胶质细胞

E.淋巴组织内的交错突细胞

16.下列哪种细胞无吞噬功能( )

A.组织细胞

B.肾脏球内系膜细胞

C.网状细胞

D.尘细胞

E.肝巨噬细胞

17.脾的胸腺依赖区是()

A.脾小体

B.动脉周围淋巴鞘

C.白髓

D.脾索

E.边缘区

18.下列哪个器官无皮质和髓质结构之区分()

A.肾上腺

B.肾

C.胸腺

D.卵巢

E.脾

19.存在于血-胸腺屏障的血管周隙内的细胞是( )

A.胸腺细胞

B.中性粒细胞

C.浆细胞

D.巨噬细胞

E.以上都不对

(三)、多选题

1.关于免疫系统的功能,正确的是( )

A.产生抗体

B.产生效应性淋巴细胞

C.清除入侵的抗原

D.形成凝血因子

E.清除自身改变了抗原的细胞

2.哪些结构是淋巴细胞从血液进入淋巴组织的通道( )

A.微动脉

B.中间微动脉

C.微静脉

D.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E.边缘窦

3.关于胸腺上皮细胞的特征哪些正确( )

A.形成适合培育T细胞的微环境

B.分泌数种激素以诱导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C.能培育巨噬细胞的吞噬消化能力

D.参与血-胸腺屏障形成

E.构成胸腺小体

4.关于副皮质区的结构特征正确的是( )

A.是一片弥散的淋巴组织

B.位于淋巴小结和髓质之间

C.含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D.有许多B细胞及巨噬细胞

E.新生动物去胸腺后,此区显示空竭状

5.关于脾小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属于白髓的结构

B.是脾内的淋巴小结

C.含大量的B淋巴细胞

D.小结帽朝向动脉周围淋巴鞘

E.健康人的脾小体较少

6.关于脾血窦的描述哪些正确( )

A.由长杆状内皮细胞围成

B.血流迅速

C.内皮细胞间有较宽的间隙

D.内皮细胞外基膜不完整

E.窦周围有许多巨噬细胞

7.脾血窦的结构特点是( )

A.内皮细胞外基膜不完整

B.内皮细胞之间连接紧密

C.基膜外有网状纤维围绕

D.血细胞不能穿过血窦壁

E.腔面为立方形内皮细胞围成

8.下列哪些细胞参与组成免疫系统( )

A.浆细胞

B.网状细胞

C.抗原提呈细胞

D.白细胞

E.弥散淋巴组织

9.关于胸腺皮质的特征,正确的是( )

A.上皮细胞数量少

B.上皮细胞间有许多桥粒连接

C.上皮性网状细胞可分泌胸腺激素

D.胸腺细胞多

E.胸腺细胞是T细胞的前身

10.关于胸腺的特征,正确的是( )

A.能产生多种激素

B.培育各类T细胞

C.性成熟后胸腺的功能渐达高峰

D.在出生时即切除胸腺,将缺乏细胞免疫功能

E.切除胸腺后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不受影响

11.关于脾的结构特征,正确的是( )

A.是人体最大的周围淋巴器官

B.位于淋巴循环的通路上

C.是成体的主要造血器官

D.无皮质髓质之分

E.其淋巴组织的分布规律与淋巴结不同

12.关于脾的功能正确的是( )

A.清除血液中的病原体

B.清除血液中衰老的红细胞

C.通过平滑肌的收缩调节脾内血流量

D.脾血窦具有贮血的功能

E.无造血功能

13.抗原刺激后局部淋巴结内常见的变化为( )

A.淋巴小结增大增多

B.淋巴窦内巨噬细胞增多

C.副皮质区扩大,有丝分裂相增多

D.效应性T细胞输出增多

E.髓索内浆细胞增多

14.脾内B细胞的聚集处为( )

A.脾小体

B.边缘区

C.脾索

D.脾血窦

E.动脉周围淋巴鞘

15.淋巴结内B细胞聚集于( )

A.淋巴窦

B.淋巴小结

C.毛细血管周围

D.髓索

E.副皮质区

16.淋巴组织( )

A.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为支架

B.网状组织支架内只有淋巴细胞

C.有弥散淋巴组织和淋巴小结两种类型

D.无血管分布

E.无巨噬细胞

17.下列哪些细胞参与构成屏障( )

A.Ⅰ型肺泡细胞

B.星形胶质细胞

C.胸腺上皮细胞

D.脾血窦内皮细胞

E.睾丸支持细胞

18.下列哪些结构内可见巨噬细胞()

A.脾索内

B.肺泡腔内

C.淋巴窦内

D.胸腺屏障内

E.肝血窦内

(四)、名词解释

1.边缘窦

2.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3.胸腺小体

4.脾小体

5.动脉周围淋巴鞘

6.副皮质区

7.边缘区

8.次级淋巴小结

(五)、简答题

1.什么是血-胸腺屏障?简要概括其组成。

2.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及意义。

3.简述淋巴结内的淋巴通路。

4.简述毛细血管后微静脉的结构及功能。

(六)、论述题

1.试述淋巴结皮质的光镜结构和功能意义。

2.试述脾白髓的组织结构及功能意义。

(七)、思考题

1.中枢淋巴器官与周围淋巴器官的有何区别?

2.什么是抗原提呈细胞,体内主要有哪些,分布在何部位?

三、答案与题解

(一)、填空题

1.T B

2.辅助性T细胞抑制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3.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边缘区

4.淋巴细胞弥散淋巴组织淋巴小结淋巴滤泡

5.浅层皮质副皮质区皮质淋巴窦

6.胸腺依赖区T细胞 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7.内皮基质网状网状

8.白髓红髓

9.长杆状大基膜网状纤维

10.中央副皮质区T

11.胸腺骨髓

(二)、单选题

1.A

2.B

3.A

4.E

5.E

6.E

7.D

8.E

9.A 10.E

11.A 12.C 13.A 14.A 15.B

16.C 17.B 18.E 19.D

(三)、多选题

1.ABCE

2.DE

3.ABDE

4.ABCE

5.ABCE

6.ACDE

7.AC

8.ACD

9.AB C DE 10.ABDE 11.ABD

12.ABCD 13.ACDE 14.ABC

15.BD 16.AC 17.ABCE

18.ABCDE

(四)、名词解释

1.中央动脉侧支分支而成的一些毛细血管,其末端在白髓和边缘区之间膨大形成的小血窦,称为边缘窦。它是血液内抗原以及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

2.是指来源于骨髓内的幼单核细胞,经分化后形成多种具有吞噬作用的一类细胞称为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3.散在分布于胸腺髓质内,由胸腺小体上皮细胞呈同心圆状排列而成,是胸腺髓质

的特征性结构。

4.位于脾的动脉周围淋巴鞘的一侧,主要由大量B细胞构成。发育较大的淋巴小结也呈现生发中心的明区与暗区,帽部朝向红髓。

5.动脉周围淋巴鞘是指中央动脉周围有厚层的弥散淋巴组织,由大量T细胞和少量巨噬细胞于交错突细胞等构成,相当于淋巴结的副皮质区,但无毛细血管后微静脉。

6.副皮质区又称胸腺依赖区,是位于淋巴结皮质深层的弥散淋巴组织,主要为T细胞,当机体执行细胞免疫功能时,该区细胞大量增殖,区域扩大。此区常有毛细血管后微静脉通过,是血液内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

7.位于白、红髓交界处,含有T细胞、B 细胞及较多巨噬细胞,此区有边缘窦。是脾内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捕获、识别抗原和发生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

8.有生发中心的称次级淋巴小结,抗原刺激后出现。分暗区和明区,暗区为较大的B细胞,明区为中等大的B细胞,还有巨噬细胞和滤泡树突细胞。顶部小结帽为记忆性B细胞。

(五)、简答题

1.答题要点:胸腺皮质的毛细血管及其周围结构具有屏障作用,称为血-胸腺屏障,它由下列结构组成:(1)连续毛细血管内皮及其内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2)内皮周围连续的基膜;(3)血管周隙,其中含有巨噬细胞;(4)上皮基膜;(5)一层连续的胸腺上皮细胞。

2.答题要点:外周淋巴器官和淋巴组织内的淋巴细胞可经淋巴管进入血流,循环于全身,它们又可通过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再回淋巴器官或淋巴组织,如此周而复始,使淋巴细胞从一个淋巴器官到另一个淋巴器官,从一处淋巴组织至另一处淋巴组织。这种现象称为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再循环有利于识别抗原,促进免疫细胞间的协作,使分散于全身的淋巴细胞成为一个相互关连的统一体。

3.答题要点:淋巴从输入淋巴管进入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部分渗入皮质淋巴组织,然后渗入髓窦,部分经小梁周窦直接流入髓窦,继而汇入输出淋巴管。

4.答题要点:毛细血管后微静脉是紧接毛细血管的微静脉,管壁结构似毛细血管,但管径略粗,内皮细胞呈柱状或立方形,内皮细胞间隙较大,是血液内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组织的重要通道,使淋巴细胞在体内不断地再循环。在淋巴结内主要分布在皮质深层,在胸腺内位于皮、髓质交界处。

(六)、论述题

1.答题要点:淋巴结皮质位于被膜下方,由浅层皮质、副皮质区及皮质淋巴窦构成。(1)浅层皮质:含淋巴小结及小结之间的弥散淋巴组织,是皮质的B细胞区。发育良好的淋巴小结可见生发中心及小结帽。(2)副皮质区:位于皮质深层,此区又称胸腺依赖区,为较大片的弥散淋巴组织,其淋巴细胞主要为T细胞,还有交错突细胞、巨噬细胞和少量B细胞。此区内有许多高内皮静脉,是淋巴细胞再循环途径的重要部位。(3)皮质淋巴窦:包括被膜下窦和小梁周窦。窦壁通透性很高,淋巴细胞可以出入,窦腔内迂回曲折,分布着大量巨噬细胞,起到滤过淋巴液的作用。

2.答题要点:脾的白髓由动脉周围淋巴鞘、淋巴小结和边缘区构成。(1)动脉周围淋巴鞘为中央动脉周围的弥散淋巴组织,主要分布着T细胞,是脾内的胸腺依赖区,当

执行细胞免疫应答时,细胞大量增殖,动脉周围淋巴鞘显著增厚;(2)淋巴小结也叫脾小体,在动脉周围淋巴鞘的一侧,主要分布着B细胞,当执行体液免疫应答时,淋巴小结增大增多(3)边缘区位于白、红髓交界处,含有T细胞、B细胞及较多巨噬细胞,此区有边缘窦。是脾内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捕获、识别抗原和发生免疫应答的重要部位。

(七)、思考题

1.答题要点:(1)组成不同:中枢淋巴器官包括骨髓和胸腺;周围淋巴器官包括淋巴结,脾和扁桃体。(2)发生时间不同:前者发生较早,出生前已发育完善;后者发生较晚,出生后数月才逐渐发育完善。(3)与抗原的关系不同:前者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与抗原刺激无关;后者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与抗原刺激有关。(4)功能不同:前者是淋巴细胞早期分化的场所,不断地产生处女型淋巴细胞;后者是进行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2.答题要点:抗原提呈细胞是指能捕获和处理抗原,并将抗原传递给淋巴细胞的一类细胞,是免疫应答中的重要辅佐细胞。包括:结缔组织中的巨噬细胞,表皮内的朗格汉斯细胞,消化道和扁挑体上皮内的微皱褶细胞,淋巴器官内的交错突细胞、滤泡树突细胞。

第四章 免疫球蛋白剖析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 第一节基本概念 1、抗体:B淋巴细胞在有效的抗原刺激下分化为浆细胞,产生具有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功能的免疫球蛋白,这类免疫球蛋白称为抗体。 1937年,Tiselius用电泳方法将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及γ球蛋白等组分,其后又证明抗体的活性部分是在γ球蛋白部分。因此,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抗体又被称为γ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实际上,抗体的活性除γ球蛋白外,还存在于α和β球蛋白处。 20世纪40年代初期,Tiselius和Kabat用肺炎球菌多糖免疫家兔,证实了抗体活性与血清丙种球蛋白组分相关。肺炎球菌多糖免疫家兔后可获得高效价免疫血清。然后加入相应抗原吸收以除去抗体,将除去抗体的血清进行电泳图谱分析,发现丙种球蛋白(γ-G)组分明显减少,从而证明了抗体活性是存在于丙种球蛋白内。 2、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统称为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 区别: 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并不都是抗体。如骨髓瘤蛋白,巨球蛋白血症、冷球蛋白血症等患者血清中存在的异常免疫球蛋白结构与抗体相似,但无抗体活性。 免疫球蛋白可分为分泌型(secreted Ig,SIg)和膜型(membrane Ig, mIg)。 前者主要存在于血清及其他体液或外分泌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后 者是B细胞表面的抗原识别受体。 第二节免疫球蛋白结构

一、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 (一)重链和轻链 免疫球蛋白分子是由两条相同的重链(heavy chain,H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light chain,L链)通过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X 射线晶体结构分析发现,IgG分子由3个相同大小的节段组成。 1. 重链 分子量约为50~75kD,由450~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免疫球蛋白重链恒定区由于氨基酸的组成和排列顺序不同,故其抗原性也不同。据此,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即IgM、IgD、IgG、IgA和IgE,其相应的重链分别为μ链、δ链、γ链、α链和ε链。不同的同种型具有不同的特征,包括链内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连接寡糖的数量、功能区的数目以及铰链区的长度等。同一类Ig根据其铰链区氨基酸组成和重链二硫键的数目和位置的差别,又可分为不同的亚类。如IgG可分为IgG1~IgG4;IgA可分为IgA1和IgA2。IgM、IgD和IgE尚未发现有亚类。 2.轻链 免疫球蛋白轻链的分子量约25 kD,由21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轻链可分为两型,即κ(kappa)型和λ(lambda)型,一个天然Ig分子上两条轻链的型别总是相同的,两型轻链的功能无差异。不同种属中,两型轻链的比例不同,正常人血清免疫球蛋白κ:λ约为2:1,而在小鼠则为20:1。κ:λ比例的异常可能反映免疫系统的异常,例如人类免疫球蛋白λ链过多,提示可能有产生λ链的B细胞肿瘤。根据λ链恒定区个别氨基酸的差异,又可分为λ1、λ2、λ3和λ 4 四个亚型。 (二)可变区和恒定区 通过分析不同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的氨基酸序列,发现重链和轻链靠近N端的约110个氨基酸的序列变化很大,称为可变区(variable

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

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用户与权限管理规范 一、总则 (一)目的 加强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管理,规范系统用户与权限,保障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安全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二)依据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 《卫生系统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 《预防接种工作规范》 《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 《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三)适用范围 “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包括预防接种、疫苗管理、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冷链设备4个业务管理子系统和综合管理系统。 本规范适用于使用“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的所有机构和用户,包括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乡级防保组织和预防接种单位、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及其它有关机构和用户。 二、用户管理 (一)用户类型

1、系统管理员 国家、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系统管理员,授权管理“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用户,是履行用户管理与服务职能的唯一责任人。 2、审计管理员 国家、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审计管理员,授权“中国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安全审计,是履行系统安全审计的责任人。 3、业务管理员 国家、省、市、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设立业务管理员,授权分配业务子系统用户权限,是履行所管业务子系统的权限分配、建立角色等职能的责任人。 4、普通用户 各级根据业务需求,由系统管理员建立普通用户,由业务管理员授权,是执行相应业务工作的责任人。 (二)用户职责 1、系统管理员 负责本级的业务管理员、普通用户以及下一级系统管理员的用户账号管理,县级系统管理员还需负责辖区内乡级普通用户的账号管理。包括各类用户的创建、有效性及密码等维护管理,分配业务子系统,为所管用户提供账号使用的操作培训和技术指导等。 2、审计管理员 负责本级及下一级操作安全审计,县级审计管理员还需负责辖区

亲和层析技术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及发展

亲和层析技术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及发展 摘要:近几十年来,亲和层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广泛应用于生物分子(如结合蛋白、酶、抑制剂、抗原、抗体、激素、激素受体、糖蛋白、核酸及多糖类等)及组织(如细胞、细胞器、病毒等)的分离和纯化,是蛋白质组学研究中重要的技术之一。介绍了亲和层析的基本类型及配体合成的研究进展,概述了亲和层析技术在蛋白质组学以及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和发展动态。 关键词:亲和层析;基本原理;类型;应用 亲和层析(amnitychromaloSraphy)是利用偶 联亲和配体的亲和吸附介质为固定相亲和吸附目 标产物,使目标产物得到分离纯化的液相层析法, 近几十年来,亲和层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并在生 物技术产品、生物分子及组织的分离和纯化领域 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现已广泛用于分离纯化蛋 白质、肽、酶及其底物和抑制剂、抗体及抗原、核酸 及其特异性作用物、激素及受体、细胞及细胞表面 物等等”。基于此,本文针对亲和层析的基本类 型,配体的选择和亲和层析在生物学特别是蛋白 质组学中的应用等方面作一介绍。 1 亲和层析的类型 亲和层析柱中被固定的配体是决定亲和层析 成功的关键因素。根据配体与生物大分子之间相 互作用体系不同,可以把亲和层析分为以下4种 类型。 1.1 生物亲和层析(BAFC) 生物亲和层析是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生物特 异性相互作用物质对的亲和层析。通常具有高的 选择性。典型的物质对有酶-底物、酶-抑制剂、 激素—受体等。 1.2 免疫亲和层析(1AFC) 利用抗原抗体中的一方为配体,亲和吸附另 一方的分离系统,称免疫亲和层析,免疫亲和层 析应用相当广泛,许多典型的亲和层析纯化蛋白 质的过程已经使用了单克隆抗体作为亲和配体, 目前,利用抗体-抗原模式,有可能得到每一种目

2-2第四章+补体(2)第五章免疫系统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教案

第四章补体系统 (本次课主要采用讲授、多媒体、启发式、归纳教学法) 第二节补体系统的激活 生理状态下,补体各成分以酶前体(酶原)或非活性的状态存在于体液中。 思考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酶和酶原到底有什么关系? 一、经典途径(CP):(PPT以动画的形式展示其全过程) 请学生先自学3分钟(并对比图示) 激活物:Ag-IgG1-3/IgM,(C1) 总结具有酶活的分子有三个C1s,C4b2b,C4b2b3b 攻膜复合体10个分子组成C5bC6C7C86C9; 游戏:学生每个人扮演一个补体成分,说出补体成分出现的顺序。 二旁路途径: 激活物:脂多糖,酵母多糖,肽聚糖等作为激活物(C3b) 具有酶活的分子C3bBbP C3bBb3b 多种蛋白质成分参加:B因子,D因子,P因子C3后同经典途径 三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途径: 激活物:病原体表面甘露糖残基,岩藻糖残基(MBL) 具有酶活的分子MASP-2,C4b2b,C4b2b3b C4开始同经典途径 四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 思考题:为什么平常大家都喜欢抄小路? 旁路途径,MBL途径快:抗体产生之前激活旁路途径,参与非特异免疫,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 经典途径的高通量,协助抗体产生免疫效应,在感染的中后期发挥作用。 第三节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了解) 一、溶菌和溶解细胞作用 二、调理作用 三、炎症介质作用 四、免疫粘附作用 第五章免疫系统

(本次课主要采用讲授、多媒体、启发式、归纳教学法) 第一节免疫器官 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构成 一、免疫器官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一)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筛选与成熟的场所。它包括骨髓、胸腺 1、骨髓是造血多能干细胞所在地、人及哺乳类动物B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2、胸腺是T细胞分化、成熟场所;腔上囊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是禽类B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二、外周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脾脏、扁桃体及皮肤粘膜淋巴相关组织等。 (一)淋巴结的免疫功能有:①滤过、清除淋巴液中抗原异物的作用。②是T、B淋巴细胞居留增殖的场所。 ③是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场所。④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二)脾脏的功能有:①滤过、清除血液中抗原异物的作用。②是T、B淋巴细胞居留增殖的场所。③是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场所。④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三)皮肤、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免疫功能主要可概括为:①构成机体防御外来抗原的第一道防线。②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作用。 第二节免疫细胞 (一)T淋巴细胞 一T细胞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1T细胞受体:TCRαβ是T细胞表面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也是所有T细胞的特征性表面标志。 TCRαβ-CD3复合受体分子 2TCR辅助受体:CD4/CD8 3粘附分子:是一类介导细胞与细胞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间相互接触和结合的分子。 参与细胞识别,细胞活化信号转导和淋巴细胞归巢等活动。 分为整合素家族,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粘附分子等。 CD28,CTLA-4,LFA-2,LFA-1,CD40L 4丝裂原受体 5细胞因子受体 二T细胞亚群及其功能 1初始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T细胞(领会其表面标志和主要功能) 2CD4Th细胞,CD8CTL细胞,CD4CD25调节T细胞 (二)B淋巴细胞 一B细胞表面分子及其功能

生物医学亲和层析相互作用

生物医学亲和层析相互作用 1概述 亲和层析属于液相色谱,它是以共价偶联了亲和配体的介质为固定相来吸附或研究与其发生相互作用的分子。亲和配体可以是蛋白分子、酶、抗体、抗原,也可以是一段DNA或RNA序列、仿生染料、酶的底物或抑制剂、小分子化合物(如药物或激素)等。很多亲和配体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将偶联了配体的介质装在柱子中,可以很好的用于分离、检测或研究复杂样品中的目标分子。亲和层析介质主要由三部分组成:配体、间隔壁、基质。配体是决定亲和层析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配体的类型,可以将亲和层析进行分类,如凝集素亲和层析、硼酸盐亲和层析、免疫亲和层析、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等。在设计和使用亲和层析柱时,偶联配体所使用的基质的类型也很重要。以琼脂糖或纤维素等多糖类物质为基质的亲和层析介质常用于样品预处理或者靶分子的分离纯化。这种基质易于修饰和活化,有利于基质和配体的偶联,并且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稳定性,非特异性吸附少。但是这种基质的机械性能较差,在使用时柱压不能太高,分辨率和效率相对于高压系统也较低。对于高压液相亲和层析,可以使用二氧化硅颗粒或者整体柱材料为基质。采用这种基质的亲和层析柱可以用于HPLC或与其他分析方法(如质谱)联合运用。 2亲和层析应用的常见方式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处理缓冲液以利于目标分子与配体的结合。将处理好的样品上到亲和层析柱上,与配体无相互作用或作用弱的分子从柱子上穿出;然后通过更改流动相的pH或添加竞争剂,使目标分子与配体解离从而被洗脱下来。根据目标分子的性质,可以通过紫外吸收、荧光、质谱等方法对其进行检测。亲和层析的分离过程简单、快速,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广泛用于生物医学和药物分析中样品的分离和预处理。另外,除了可以利用亲和层析的吸附作用来富集目标分子外,同样也可以利用亲和层析来去除样品中影响分析的分子。如在蛋白组学的研究中,可以用亲和层析柱先去除白蛋白、IgG等高丰度蛋白,再研究低丰度蛋白。 3凝集素亲和层析 凝集素是一种非免疫来源的蛋白质,能识别并结合特定类型的糖基,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中。凝集素亲和层析以偶联了凝集素的基质为固定相,常用的凝集素有伴刀豆凝集素A(ConA)、麦胚凝集素(WGA)、榴莲凝素等,它

第四章抗感染免疫

第四章抗感染免疫一、选择题 【A型题】 1.外毒素的感染免疫是依靠抗毒素的哪种作用机制 A.调理作用 B.黏附作用 C.灭活作用 D.清除作用 E.以上都不是 2.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有: A.菌苗 B.疫苗 D.类毒素 E.抗毒素 3.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是: A.激活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增多 B.激活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GMP增多 C.抑制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减少 D.抑制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GMP减少 E.以上都不是 4.正常体液中作用革兰阳性菌的抗菌物质是: A.补体 B.防御素 C.溶菌酶 D.白细胞素 E.血小板素 5.能激活补体旁路途径使之发挥防御作用的物质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血浆凝固酶

D.组蛋白 E.酯酶 发挥局部抗感染的作用机制是: A.通过免疫调理作用增强免疫力 B.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 C.直接与病原体结合使之不能定植于黏膜 D.直接破坏病原体使之失活 E.中和病原体的毒素作用 7.通过与补体C3b将细菌和吞噬细胞联结而发挥免疫调理作用的抗体是: 8.在多数情况下IgG的保护作用大于IgM,其原因是: 分子小,易入炎症区 含量高,作用强 无免疫调理作用 半衰期短 可激活补体 9.溶菌酶不能单独破坏革兰阴性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肽聚糖无五肽桥 B.肽聚糖外有外膜保护 C.肽聚糖为二维构型 D.肽聚糖含量少 E.胞质周围间隙中酶可破坏溶菌酶 10.目前尚无特异的防治内毒素致病的措施,其原因是内毒素: A.作用无组织特异性 B.作用于胞内 C.抗原性弱,不能制成疫苗 D.引起化学性中毒

E.一次产量较大 11.病毒入侵机体后最早产生的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免疫分子是: A.sIgA B.IFN C.中和抗体 D.IgM E.补体结合抗体 12.抗病毒感染中起局部免疫作用的抗体是: A.IgG B.IgM C.IgA D. SIgA E.IgE 13.常用于制备病毒灭活疫苗的试剂是: A.氯仿 B.乙醚 C.酚类 D.甲醛 E.过氧化氢 14.病毒中和抗体的作用是: A.直接杀伤病毒 B.阻止病毒吸附 C.阻止病毒核酸转录 D.阻止病毒脱壳E.阻止蛋白合成 15.下列哪种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A.流感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腺病毒 D.脊髓灰质炎病毒 E.人乳头瘤病毒 16.在以下病毒中,机体内虽有特异性抗体,但仍可感染并发病的是: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流感病毒 D.甲型肝炎病毒 E.柯萨奇病毒 17.新生儿血中测出下列哪类抗体可诊断为宫内感染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 18.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产生特异性杀伤的主要免疫细胞是: A.CD4+T B.CD8+T C.Mφ D.NK E.中性粒细胞 19.下列哪种抗病毒免疫方式属获得性非特异免疫 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B.补体及病毒抑制物 C.生理年龄状态 D.干扰素 E.屏障作用 20.病毒感染后无法获得持久免疫力的最重要原因是: A.无病毒血症 B.抗原易变异 C.表浅感染 D.短暂感染 E.免疫耐受21.干扰素的特性是: A.无种属特异性 B.由宿主基因编码 C.能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 D.抗病毒作用比特异性抗体强 E.需IgG和补体辅助抗病毒 22.一般认为抗病毒免疫效应最强的是: A.干扰素 B.病毒抑制物 C.IgG抗体 D.细胞免疫效应 E.IgM中和抗体23.下列哪种病毒不会透过血脑屏障

第四章抗感染免疫

第四章抗感染免疫 一、选择题 【A型题】 1.外毒素的感染免疫是依靠抗毒素的哪种作用机制? A.调理作用 B.黏附作用 C.灭活作用 D.清除作用 E.以上都不是 2.用于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有: A.菌苗 B.疫苗 C.BCG D.类毒素 E.抗毒素 3.霍乱肠毒素的作用机制是: A.激活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增多 B.激活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GMP增多 C.抑制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AMP减少 D.抑制肠黏膜腺苷酸环化酶使cGMP减少 E.以上都不是 4.正常体液中作用革兰阳性菌的抗菌物质是: A.补体 B.防御素 C.溶菌酶 D.白细胞素 E.血小板素 5.能激活补体旁路途径使之发挥防御作用的物质是: A.外毒素 B.内毒素 C.血浆凝固酶 D.组蛋白 E.酯酶 6.sIgA发挥局部抗感染的作用机制是: A.通过免疫调理作用增强免疫力 B.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 C.直接与病原体结合使之不能定植于黏膜 D.直接破坏病原体使之失活 E.中和病原体的毒素作用 7.通过与补体C3b将细菌和吞噬细胞联结而发挥免疫调理作用的抗体是: A.IgM B.IgA C.IgG D.IgD E.IgE 8.在多数情况下IgG的保护作用大于IgM,其原因是: A.IgG分子小,易入炎症区 B.IgG含量高,作用强 C.IgM无免疫调理作用 D.IgM半衰期短

E.IgG可激活补体 9.溶菌酶不能单独破坏革兰阴性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 A.肽聚糖无五肽桥 B.肽聚糖外有外膜保护 C.肽聚糖为二维构型 D.肽聚糖含量少 E.胞质周围间隙中酶可破坏溶菌酶 10.目前尚无特异的防治内毒素致病的措施,其原因是内毒素: A.作用无组织特异性 B.作用于胞内 C.抗原性弱,不能制成疫苗 D.引起化学性中毒 E.一次产量较大 11.病毒入侵机体后最早产生的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免疫分子是: A.sIgA B.IFN C.中和抗体 D.IgM E.补体结合抗体 12.抗病毒感染中起局部免疫作用的抗体是: A.IgG B.IgM C.IgA D. SIgA E.IgE 13.常用于制备病毒灭活疫苗的试剂是: A.氯仿 B.乙醚 C.酚类 D.甲醛 E.过氧化氢 14.病毒中和抗体的作用是: A.直接杀伤病毒 B.阻止病毒吸附 C.阻止病毒核酸转录 D.阻止病毒脱壳E.阻止蛋白合成 15.下列哪种病毒感染人体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A.流感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腺病毒 D.脊髓灰质炎病毒 E.人乳头瘤病毒 16.在以下病毒中,机体内虽有特异性抗体,但仍可感染并发病的是: A.脊髓灰质炎病毒 B.单纯疱疹病毒 C.流感病毒 D.甲型肝炎病毒 E.柯萨奇病毒 17.新生儿血中测出下列哪类抗体可诊断为宫内感染? A.IgG B.IgA C.IgM D.IgE E.IgD 18.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产生特异性杀伤的主要免疫细胞是: A.CD4+T B.CD8+T C.Mφ D.NK E.中性粒细胞 19.下列哪种抗病毒免疫方式属获得性非特异免疫? A.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B.补体及病毒抑制物 C.生理年龄状态 D.干扰素 E.屏障作用 20.病毒感染后无法获得持久免疫力的最重要原因是: A.无病毒血症 B.抗原易变异 C.表浅感染 D.短暂感染 E.免疫耐受21.干扰素的特性是: A.无种属特异性 B.由宿主基因编码 C.能直接发挥抗病毒作用 D.抗病毒作用比特异性抗体强 E.需IgG和补体辅助抗病毒 22.一般认为抗病毒免疫效应最强的是: A.干扰素 B.病毒抑制物 C.IgG抗体 D.细胞免疫效应 E.IgM中和抗体23.下列哪种病毒不会透过血脑屏障? A.乙脑病毒 B.麻疹毒素 C.乳头瘤病毒 D.可萨奇病毒 E.埃克病毒 24.关于干扰素,下列叙述哪项不正确? A.是一组具有高活性的多功能堂蛋白 B.可由病毒及其它干扰素诱生剂诱生 C.不能由病毒寄生的宿主细胞产生 D.产生后对邻近的细胞可发生作用 E.其作用发生早于抗体 25.关于干扰素的叙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疫苗、注射器和AEFI)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疫苗、注射器和AEFI) 用户操作手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年3月

目录 1疫苗管理 (2) 1.1NIP疫苗计划 (2) 1.2疫苗出入库管理 (5) 1.3疫苗出入库查询 (12) 1.4统计分析 (14) 1.4.1疫苗计划数量 (14) 1.4.2疫苗出入库数量 (16) 1.4.3疫苗过期预警 (18) 2注射器管理 (20) 2.1NIP注射器计划 (20) 2.2注射器出入库管理 (23) 2.3注射器出入库查询 (29) 2.4统计分析 (31) 2.4.1注射器计划数量 (31) 2.4.2注射器出入库数量 (33) 2.4.3注射器过期预警 (35) 3AEFI管理 (37) 3.1AEFI个案查询/录入 (37) 3.2群体性AEFI查询/录入 (53) 3.3统计分析 (63) 3.3.1AEFI分类 (63) 3.3.2AEFI报告县数 (65) 3.3.3AEFI季节分布 (67) 3.3.4AEFI年龄分布 (69) 3.3.5AEFI<1岁儿童月龄分布 (72) 3.3.6AEFI间隔分布 (74) 3.3.7AEFI疫苗分布 (76) 3.3.8AEFI疫苗批号分布 (79) 3.3.9AEFI临床诊断分布 (81) 3.3.10一般反应的症状分布 (83) 3.3.11AEFI报告/调查及时率 (85) 3.3.12AEFI个案完整率 (87) 4用户档案管理 (89)

1 疫苗管理 “疫苗管理”的主要功能是实现对疫苗的批次及出入库管理。 1.1 NIP疫苗计划 功能说明 该模块主要完成的功能是通过选择“地区”,“计划年度”实现对具体地区在某年度内NIP疫苗计划信息的查询。同时,也可以对NIP疫苗计划的信息执行添加、查看、修改和删除操作。 进入方式 点击左侧功能树【疫苗管理】 【NIP疫苗计划】,进入NIP疫苗计划查询列表界面,如下图所示: NIP疫苗计划查询列表界面 每页最多显示20条信息记录,可以在输入框中输入数字来确定每页显示的信息条数量,同时还可以点击“首页”、“上页”、“下页”、“末页”进行翻页操作,也可以在文本框中输入页码,实现页面直接跳转。 界面说明 页面整体上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为查询条件输入区域,下半部分列表区域显示接种单位信息,并提供对信息的修改、查看和删除操作。下面对该页面中的几大功能分别进行说明。 :完成的功能:根据指定的查询条件,查询浏览符合条件的NIP疫苗计划信息。操作

医学遗传学习题(附答案)第12章免疫遗传学

第十二章 免疫遗传学 一)选择题( A 型选择题) 1.决定个体为分泌型 ABO 抗原者的基因型是 。 A .i/i B .I B /I B C .Se/se D .se/se E .I A /I B 2.孟买型个体的产生是因为 基因为无效基因。 A .I A B .I B C .i D .Se E .H 3. Rh 血型的特点是 。 A .具有天然抗体 B .无天然抗体 C .具有 8 种抗体 D .具有 3 种抗体 E .由 3 个基因编码。 4. Rh 溶血病很少发生于第一胎的原因是 。 A .Rh 阳性的胎儿血细胞不能进入母体 B .母体初次致敏,未能产生足量的抗体 C .母体具有足量的抗体,但不能进入胎儿内 D .胎儿组织能够吸收母体的抗体 E .以上都不是 5. HLA-A 、HLA-B 和 HLA-C 编码一类抗原的重链,而轻链则由 编码 A .HLA-E B .HLA-F C . HLA-G D .β2微球蛋白基因 E . HLA -Ⅱ类基因 6. HLA-L 、 HLA-H 、 HLA-J 和 HLA-X 这些基因均因突变而无表达产物,它们被称 为。 A .假基因 B .非经典基因 C .MIC 基因 D .补体基因 E .肿瘤坏死因子基因 D .单一型 E .单位点 8.同胞之间 HLA 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是 7.在同一染色体上 HLA 各座位等位基因紧密连锁, 完整传递,这种组成称为 A .单倍体 B .单倍型 .单体型

9.父子之间 HLA 完全相同的可能性是 10.与无丙种球蛋白血症疾病相关的基因是 D .缺乏 γ球蛋白 E .细胞免疫缺陷 14.HLA 复合体所不具有特点是 E .是与疾病关联最为密切的一个区域 15.HLA - I 类基因区中的经典基因包含 D .5组基因 E 17. I A 基因的编码产物为是 A. D- 半乳糖转移酶 B. L- 岩藻糖转移酶 C. 胸苷激酶 D. 乳糖转移酶 E. N- 乙酰半乳糖胺转移酶 A . 0 B .1/4 C . 1/2 .3/4 .1 B . 1/4 C .1/2 D .3/4 .1 A .酪氨酸蛋白激酶基因 B .补体基因 HLA 基因 D .红细胞抗原基因 .21-羟化酶基因 11.ABO 抗原的决定与下列 基因无关 A .MIC B .I A I B i I B .Se 12.Rh 血型系统由 基因编码。 A . hsp70 B .RHD C .I A I B i .MIC E . Se 13.新生儿溶血症多数由 原因造成。 A .HLA 不相容 .ABO 血型不相容 .Rh 血型不相容 A . 是人类基因组中密度最高的区域 B . 是免疫功能相关基因最集中的区域 C . 是最富有多态性的一个区域 A .1 个基因位点 .2 个基因位点 D .4 个基因位点 .5 个基因位点 16. ABO 抗原物质由 基因所编码 A .2 组基因 B .4 组基因

病理学-电子教案-第12章 结核疾病

第十二章结核疾病 第一节传染病概论 (1) 一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1) 二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 (2) 第二节结核病(tuberculosis) (3) 一概述 (3) 二肺结核(tuberculosis of lung) (6) 三血源性结核(hematogenous tuberculosis) (11) 四肺外结核 (12) 名词解释 (15) 问答题 (16) 第一节传染病概论 一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细菌、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真菌、寄生虫 传染病流行过程必备三环节 传染源:受感染的人群和动物; 传播途径:消化道,呼吸道,虫媒,接触,母婴(水源,食物;空气飞沫;昆虫叮咬;血制品,输血;污染器官,移植) 易感人群:对某种传染病的免疫水平低下而使该疾病流行。 病原体在宿主体内播散的特点: (1)病变发生在远离病原体入口处组织。脊髓灰质炎:消化道摄入病毒,肠壁内繁中枢运动神经原损害入血 (2)一时性低毒或无毒病原体——免疫力抑制不发病;持续进入血流—菌血症—致病 (3)胎盘-胎儿途径病原体通过宫颈、血流达妊娠子宫感染胎儿:爱滋病

二病原微生物致病机制 病原微生物伤害宿主细胞方式:1 进入细胞—引起细胞死亡; 2 内外毒素杀伤细胞; 3 引起免疫反应 以病毒细菌为例 (一)病毒致病机制 1 只感染特定的细胞:在细胞内复制,繁殖—损伤细胞,如HBV、乙脑、脊隋灰质炎 2 进入靶细胞方式:识别靶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并结合,病毒或病毒基因组、多聚酶进入靶细胞 3 病毒进入细胞后复制:复制的病毒体直接释放或发芽形式释放,感染其他细胞 4 潜伏感染和持续感染:潜伏感染 -- 病毒复制有时流产—不能完成复制全部环节持续感染–HBV可以持续在肝细胞内复制, 5 病毒损害宿主细胞机制:(1)抑制宿主DNA、RNA和蛋白合成 (2)病毒插入宿主细胞质膜,损害其完整性(HIV与T4融合) (3)病毒复制后溶解宿主细胞(HCV-肝细胞) (4)在受感染的细胞表面表达的蛋白质,引起免疫系统识别,攻击被感染的细胞(HBV) (5)损伤宿主细胞抗病原微生物能力(HIV—T4) --造成机会性感染 (6)病毒杀死一种细胞,导致依赖此细胞的细胞死亡(灰质炎-神经原-骨骼肌) (7)引起细胞增生、转化(HBV、EBV、HPV) (二)细菌致病机制 1 细菌黏附细菌表面黏附素与靶细胞受体结合—细菌进入细胞第一步 革兰阴性菌(大肠杆菌):细菌纤毛顶上小分子量蛋白决定其黏附特性 革兰阳性菌(球菌):磷脂壁酸为亲水性,与纤维连接蛋白结合 2 细胞内细菌感染与病毒不同广泛感染宿主细胞少见,巨噬细胞表面受体识别细菌表面抗体Fc段和补体等调解素进入巨噬细胞 3 细菌毒素内毒素:革兰阴性菌:细胞壁外层结构中的脂多糖,核心多糖链, 脂质A具有抗原性—引起机体发热,白细胞升高,促进细胞释放细胞因子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技术手册)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 门诊应用手册 河北世窗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2012年2月 技术支持热线:400-600-1850

第一部分:系统应用简介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应用贯穿于日常疫苗接种工作整个周期当中,疫苗接种工作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对辖区内适龄儿童的统一管理,即对辖区内的符合 疫苗接种条件儿童的统一管理,包括常住儿童、流动儿童和临时接种儿童;另一个就是 对所管理儿童的疫苗接种工作,包括应种儿童的计算和预约、疫苗接种、接种信息修改 和查漏补种等。 儿童信息管理:在儿童信息管理方面系统实现儿童个案和接种记录的网络共享,任何一名纳入系统管理的儿童在任何接种单位都可以得到信息共享,解决了异地接种、流 动接种困难问题。系统平台通过新增儿童信息、儿童信息列表、导出儿童基本信息等功 能实现对儿童个案信息的录入、修改和导出功能。 疫苗接种:以接种单位的接种日为中心,在接种日之前为疫苗接种准备阶段;接种日当天为应种儿童的疫苗接种阶段;接种日完成之后为接种后的整理阶段。通过这三个阶 段的工作组成一个完整的接种周期。具体如下: 1、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需要整理出符合条件的应种儿童,并对这些儿童进行预约 通知,同时根据应种儿童的实际应种疫苗情况准备疫苗和接种器材; 2、疫苗接种阶段:即接种日当天,需要根据儿童的应种疫苗准确的为儿童接种疫苗; 3、整理阶段:需要对接种日当天的接种数据进行整理、汇总、记录。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可以应用于整个接种周期,在各个环节上为应用单位提供解决方案,具体如下: A、准备阶段:通过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5.0接种预约管理-5.1发送短信息通知操作 界面,可以由系统平台为应用者自动计算并查询出符合条件的应种儿童,此操作只需 要应用者设定条件,无需人工计算;查询出应种儿童之后,系统可以以群发手机短信 的方式对应种儿童进行预约,手机短信预约具有覆盖率广、及时率、准确率高等特点, 从而大大的节省了人工预约的工作量。 B、疫苗接种阶段:由于每一名适龄儿童的个案信息和接种记录都已经纳入了系统,因 此在接种日当天,工作人员只需要根据儿童基本信息(生日、父母姓名简拼等)或者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操作手册

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疫苗、注射器和) 用户操作手册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08年3月

目录 1疫苗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1.1疫苗计划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2疫苗出入库管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3疫苗出入库查询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统计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1疫苗计划数量.................................................................................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2疫苗出入库数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1.4.3疫苗过期预警................................................................................. 错误!未指定书签。2注射器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2.1注射器计划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2注射器出入库管理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3注射器出入库查询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统计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1注射器计划数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2注射器出入库数量 ......................................................................... 错误!未指定书签。 2.4.3注射器过期预警 ............................................................................. 错误!未指定书签。3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3.1个案查询/录入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2群体性查询/录入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统计分析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1分类.................................................................................................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2报告县数.........................................................................................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3季节分布.........................................................................................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4年龄分布.........................................................................................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5<1岁儿童月龄分布 .......................................................................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6间隔分布.........................................................................................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7疫苗分布.........................................................................................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8疫苗批号分布.................................................................................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9临床诊断分布.................................................................................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10一般反应的症状分布.................................................................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11报告/调查及时率............................................................................ 错误!未指定书签。 3.3.12个案完整率..................................................................................... 错误!未指定书签。4用户档案管理................................................................................................... 错误!未指定书签。

第十二章 免疫系统

第十二章 免疫系统 一、教学大纲要求 掌握淋巴细胞的分类及各类淋巴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掌握胸腺、淋巴结和脾脏的结构特点和功能;熟悉淋巴组织的分类及其结构特点,熟悉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组成、分布和功能特点;了解抗原提呈细胞与免疫的关系,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和意义,了解扁桃体的结构特点。 二、试题部分 (一)、填空题 1.胸腺是培育形成细胞的器官,骨髓是培育形成细胞的器官,然后细胞分别迁移到相应部位。 2.T细胞可分为三个亚群.( )、( )和( )。 3.脾的白髓包括、和( )。 4.含有大量( )的组织称淋巴组织,可将其分为( )和( )两种,后者又被称为( )。 5.淋巴结的皮质由( )、( )及( )构成。 6.淋巴结副皮质区又称,位于皮、髓质交界处,主要由组成,此区含有特殊的血管,即,是淋巴细胞进入淋巴组织的通路。 7.淋巴结的皮质淋巴窦窦壁最内层有 细胞,其外有薄层和 纤维及一层扁平的细胞。 8. 脾的实质分为( )和( )。 9. 脾血窦的窦壁由一层( )的内皮细胞排列而成,细胞间隙,内皮外有不完整的( )及环行( )围绕。 10.动脉周围淋巴鞘是围绕动脉的淋巴组织,相当于淋巴结的 区,为胸腺依赖区,含有大量的细胞。 11.人类的中枢淋巴器官包括 和。 (二)、单选题 1.构成免疫系统的核心成分是( ) A.淋巴细胞 B.巨噬细胞 C.浆细胞 D.肥大细胞 E.交错突细胞 2.中枢淋巴器官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 A.培育效应性T细胞或B细胞 B.淋巴细胞增殖不受抗原的直接影响 C.出生前结构、功能未发育完善 D.较周围淋巴器官发生早 E.均以网状细胞和网状纤维为支架 3.艾滋病病毒特异性地破坏何种细胞而导致免疫瘫痪( ) A.辅助性T细胞 B.抑制性T细胞 C.细胞毒性T细胞 D.记忆性B细胞 E.初始B细胞 4.关于单核吞噬细胞系统的描述哪项错误( ) A.具有较强的吞噬作用 B.参与免疫应答 C.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 D.来源于血液内的单核细胞 E.包括血窦内皮细胞和网状细胞 5.抗原提呈细胞存在于( )

第二章免疫系统

第二章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immunesystem)是动物机体执行免疫功能的机构。 由三大部分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相关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 第一节免疫器官 和其他免疫细胞发生、分化、成熟、定居和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根据功能的不同,免疫器官可分为: 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immuneorgan)、外周免疫器官(peripheralimmuneorgan) 一、中枢免疫器官 又称初级免疫器官(primaryimmuneorgan),是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胸腺、法氏囊 共同特点: 1.在胚胎发育的早期出现; 2.具有诱导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也是淋巴干细胞增殖分 化为免疫活性细胞的场所; 3.如果在新生期切除这类器官,可造成淋巴细胞因不能正常的发育分化而机体 缺乏具有功能的淋巴细胞,出现免疫缺陷、免疫功能低下甚至丧失。 (一)骨髓 是各种血细胞和 功能:1.是机体最重要的造血器官,出生后所有的血细胞来自于骨髓多能干细胞; 2.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和分化的场所。 3.对于人和哺乳动物而言,骨髓也是参与体液免疫的重要器官,是发生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二)胸腺 是T淋巴细胞发育成熟的场所。 不同动物的胸腺其大小、形态、数量、存在位置不同: 大多位于胸腔前纵隔中,分左右两叶,猪、马、牛、犬、鼠等可延伸至颈部直达甲状腺; 鸡的胸腺为左右两侧每侧6—7个球状物,呈念珠状,位于两侧颈沟中; 鸭、鹅的胸腺为颈部两侧各5个叶。 胸腺退化的情况 1、生理性退化(ageinvolution) 又称年龄性退化 胸腺的大小因年龄不同而差异很大,就其与体重的相对大小而言,在初生时最大, D.毒性药物 E.应激反应 F.其它因素:肿瘤,器官移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