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现实案例谈谈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当人们看到某人有某种言谈和行动,就认为他持有某种与之一致的态度,或认为已知一个人对某事持有某种态度,也就一定会有某种一致的行为紧随其后。这种简单的、不大合乎实际的、将态度与行为混为一谈的推论大多数时候都是不准确的,但是这种现象在生活中却是极为普遍的。

态度是个人对他人、对事物的较持久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态度不是天生就有的,是在人的活动中形成的,是由一定的对象引起的,它是可以改变的。

行为是指人在环境的影响下,引起的内在心理变化和心理变化的外在反应。或者说,人的行为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般情况下,态度决定行为,行为是态度的外部表现,态度决定着人们怎样加工有关对象的信息,决定着人们对于有关对象的体验,也决定着人们对有关对象进行反应的先定倾向。态度是行为的决定因素,也是预测行为的最好途径。但是态度和行为在特殊的个体和环境下也会相互冲突。然而个体的行为一旦形成也会对态度产生反作用,如一个人,先有某种行为(无论主动或被动),长时期的行为下来,养成了自然而然的习惯后,开始真正改变态度。

在3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拉皮尔(R.T.Lapiere,1934)曾进行过一项著名的现场研究,他偕同一对年轻的中国留学生夫妇在美国西海岸旅行一万多英里,住宿过66家旅社,在184家餐馆用饭,受到很好的接待,其中多数甚至以"比平常更关心"的方式子以款待,只有一次遭到拒绝。当时的美国普遍存在着对黑人与对亚洲人的种族歧视,特别是在很少有东方人居住的地方更是如此,所以预计会遇到许多困难。但出现的情况使研究者感到非常意外,为此促使他继续作深入调查。

六个月后,他分别向上述光顾过的250家餐、旅馆分别寄去了两种问卷。问卷中都有如下问题:"你是否愿意在你们的商店中把中国人作为顾客来加以接待?"为了避免对方因接待过华入而生怀疑,以致作出不真实的回答,特给其中的一半餐馆、旅馆寄第二种掩护性问卷,其中除上述问题外又插入一些是否愿意接待德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等的问题。同时,他给许多未光顾过的餐馆、旅馆也寄发了问卷,把它们当作控制组。

完成了信息搜集、选择之后,人们就将信息放在一起形成关于人和事的完整印象。这一步骤也不是象合理推理模式所说的那么逻辑、正确,它也会出现错误。第一,使用少量信息形成判断;第二,所运用的信息本身是错误的,这方面的错误一方面来源于上一阶段搜集、选择信息的不足和错误,另一方面仍是由先前经验造成的。在信息整合之前,先前经验已影响其形成了某种印象;人在整合信息的过程中,便将那些不符合该印象的信息去掉,将那些模糊的信息解释为对印象的支持。

在形成判断的过程中,人们不可能运用理性推理模式。在多数时间里,社会信息是不可靠、不完整、甚至是有偏差的。即便这些信息既可靠、完整、又无偏差,社会知觉者本人也不能作到不出错误。不过,人的推理经常会发生变化,当现实反馈与推理不符合时,人们就要修改自己的判断。例如你认为某人很好交际、

很外向,但你在另一些场合中却发现她沉默少语,或者一位更熟悉她的人告诉你她的确有些内向,你就要改变你的判断。人们在加工社会信息时十分注重效率,他们总想快刀斩乱麻,尽快完成信息加工,这就避免不了会发生许多错误。

事实上,不仅态度能够影响我们的行为,而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到我们的态度,这在现实生活中以及科学研究中都已经得到了证实。人们的行动可以改变先前的认识、感受和意向,特别是当人们觉得自己对该行动负有责任的时候。两个本来互有偏见的社会群体,一旦有了相互间的更多接触和沟通,原有的偏见就可能会有所改变。承担新的社会角色,从事于该角色所规定的行为,也将使人们产生新的态度。

态度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概念,它有强度、成分、方向等等因素,这些构成在对行为的关系上作用是不同的,有研究认为态度不是与行为无直接关联,而因为态度是一个积累和强弱的过程,当态度强度达到域限,则自然容易引起相应的行为。同样,态度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内容,他们对于行为的作用也不一样。

1. 态度强度与行为的关系

态度表达的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可能某两个人的判断完全相同,但是他们的“强——弱”程度可能不同,则可以说这两个人态度相同,而态度强度不同。而同样的态度,强度大的更容易引发相应的行为。

Fazio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态度和行为的关系。他认为态度强度决定了态度是否被激活,进而形成内部的驱动力,并且这种强度决定了这种驱力是否进一步引发相应行为。他发现与经验相关的记忆形成的态度容易提取,引发相应的行为反应时间间隔要短。所以他认为可提取性强的态度是行为的影响因素。而这种可提取性就是态度强度的一个指标。

态度强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很多,其中归纳的比较全面并且普遍接受的是七因素说,影响态度强度的七个因素是:(1)重要性;(2)可接受性;(3)坚实的知识;(4)细节的呈现;(5)确定性强,记忆容易提取;(6)评价的极端性;(7)不冲突。如果这些强度够强烈,则会引发一定的行为,并且相应的行为不易改变。并且这些态度强度对行为的作用都是不一样的。

态度的强度不仅直接与行为相关联,同时也可以作为态度的方向性和行为之间的中介,态度越强烈,行为出现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个理论的研究还是延续了态度强度和行为的直接关联,也有大量的实验支持了态度强度对行为的直接关系,因此这个理论成为态度行为关系理论中另一个较好的理论。

2.态度的成分与行为的关系

关于态度的研究,还有关于其成分的说法,即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但是关于这两种成分的关系现在的研究还是比较模糊。有的研究认为态度的认知成分和情感成分是各自独立的,有的则认为态度这两种成分是交叉影响的。因此关于态度的这两种成分与行为关系的研究也就错综复杂。Farley等人的研究是分别研究这两种成分对于行为的影响,情感性指导下比认知指导下的态度与行为的相关高。而Schleicher等人的研究则针对态度的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一致性对行为的影响,他的研究结果是态度的情感成分和认知成分一致性作为态度(工作满意感)和行为(工作绩效)的中介变量,我们可以看到当态度的情感与认知成分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