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日本花道文化
日本花道

日本花道摘要花道,在日本,是一种传统的大众文化。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日本花道象征着生活的自然美。
通过日本花道可以了解日本的传统文化。
关键词: 日本花道感情自然美引言听说日本花道古今都非常有名,通过日本花道我们可以更深的了解日本的文化。
那我们现在一起来探讨一下日本花道。
1.日本花道日本的插花艺术,也就是日本花道有着悠久的历史,然而花道最早的起源却是中国佛教的供花。
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其天时,地理,国情,使之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各流派其特色和规模虽各有千秋,但基本点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花道受到日本个方面的重视,据说主要原因为“日本人对自然的一种心情”。
日本人民自古以来就热爱大自然。
他们甚至对一朵花,也要研究它的来龙去脉,观察它的形状姿态,喜欢它的千娇百媚。
这种深刻重视植物,甚至和植物心心相应的日本人特有精神,是发展花道艺术的主要原因。
花道的基本点,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这种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
2.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花道家不仅认为花是美丽,还觉得花反映了时光的推移和人们内心的情感。
花道所要呈现的是一件美的事物,同时也是一个表达的方式、修炼方式。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因此,从深处看,花道首先是一种道意,它逐步培养从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谐、有礼。
插花是将具有观赏价值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植物材料和非植物材料按照一定的构思、遵循一定的法则,插成一个优美的造型,借此表达一种主题,传递一种感情和情趣,使人看后赏心悦目,获得精神上的美感和愉快。
花艺之路,要以爱为根,以美为本,以真为魂,以勤为茎,将内涵美与外形美统一于造型之中,将人间正道与花道融为一体,不断惠美人群。
在日本天文元年相传的《池坊秘传》中,就有“花之心应为我之心也”。
日本文化之花道

日本文化之花道日本花道(華道:かどう),又称“生花”(生け花:いけばな),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
与茶道一样,花道也是在室町时代足利义政将军主政下的东山文化发展起来的。
四季分明的日本拥有各种各样的季节性花卉,而所谓的花道并非只是将自然中的插花素材剪下来供作装饰,它还融合了一种艺术的理念,即运用自然的容姿风采,或者插花时在插花素材的组合上贯彻天地人之形式。
花道随着时代的演变产生出许多不同的形式。
主要的有“立花”、“生花”、“投入”、“盛花”等。
插花的流派有几百个之多,其中最有名的的是池坊流、小原流、草月流这三个流派。
公元528年,随着佛教的传入,佛前供花也被传播到日本。
公元587年,圣德太子在寻找建设四天王寺的木材的路途中,梦见自己搭建了六角形的殿堂,用来奉纳自己的护持佛——如意观音像。
梦醒后,便在灵梦指引的地方修建了紫云山顶法寺,本堂称六角堂。
本堂北侧有一小池,相传圣德太子曾沐浴于此。
守护在这里的僧人在池边修建禅房,将「池坊」作为姓氏代代相传。
此后,六角堂主持池坊的佛前供花,慢慢被世人关注、赞赏。
十五世纪由立花名家专庆创造的池坊花是当今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
「碧山日録」中对池坊专庆宗师花道活动的记载,是关于池坊插花的最早文史资料。
日本宽政三年(1462)池坊流的开山祖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
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内,绮丽无比,顷刻专庆的池坊花在立花界获得很高的声誉。
十六世纪专应创作了《池坊专应口传》、专荣创作了《池坊专荣传书》。
通过专应、专荣的努力,池坊立花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
池坊花道是日本花道史上出现最早的流派,直到今天也仍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花道流派。
立花,室町时代时由池坊专庆所创,书院壁龛中的饰花即属此类。
使用的素材有松、桃、竹、柳、枫叶、扁柏等。
之所以称之为立花,乃是从草木自然伸展的姿态中取其直立的形态而来,然后再利用铁丝调整花草树木等素材的姿态,营造出不同的景致。
花道,原先是针对生花而言。
日本花道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一Hale Waihona Puke 花道起源,发展 二.花道的内涵 三.花道的精神 四.花道的艺术形式 五.花道的流派
花道的内涵
花道的宗教根源和它与生老病死的自然周期的紧密关联, 使得花道具备了深刻的精神内涵。 任何自然的物质都可能被使用。作为日本的一种传统艺 术,花道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象征语言和装饰概念; 在花道中使用自然的、生命短暂的花卉和枝干使得时间 维度成为创造活动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花道的实 践中,材料之间的关系、排列和布置的风格、容器的大小、 形状、质地、容量和颜色、展示的地点和场合等等都是至关 重要的因素。 花道被当作针对四季的变迁、时间和变化进行冥思的一 种形式。
盛花
字面意思是堆积花。景观造型是以一种自然主义的方式, 是现代插花艺术的主流。
花道的流派
花道的流派15世纪立 花名家池坊专庆创造的池坊 立花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
池坊流
15世纪立花名家池坊专庆创造的池坊立花 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池坊成了花道的代 名词。 直到今天,池坊立花仍是日本国内规模最 大的花道流派,据说其弟子有100万人。
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隋朝的佛堂供花
室町时代池坊专庆创立了立花花形
日本天应年间,专应 专应(人名)将插花的构想具体化。 专应 专应的后代专荣在整理茶花构成法的基础上,又提出了真、 真 副请、真隐、见越、流枝、前置即“七种工具插花 副、副请、真隐、见越、流枝、前置 法”。日本天正年间至元和年间一直很有名气的第一代专 好及宽永年间十分活跃的第二代专好又使插花枝艺有了很 大的发展,技法更加复杂。在七种工具的基础上又推出了 侗作、大叶、后围、木留、草留、会释。 扣、侗作、大叶、后围、木留、草留、会释 • 第二代专好 专好强调立花的基础为“真”。以“副”和 专好 “请”求对称。以“流枝”和“扣”求均衡。以“见越” 和“前置”求远近。由于插花技艺的进步,使插出的鲜花 比真花的姿态更富有变化,出于自然美又超出自然美。专 立花”。 好父子的插花技法经后人整理、发展,正式称“立花 立花 •
日本花道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花型

日本花道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花型日本*花在日本称为花道。
在漫长的历史阶段,日本*花艺术得到蓬勃发展,形成了许多的流派,每种流派都其代表花型。
下面小编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日本花道的主要流派及其代表花型吧!最古老,最大的流派有池坊花道会,其代表花型有“立华”“生花”“自由花”,其次为小源流,其代表花型有盛花和投入花;草月流也是主要流派,其不同点是主张*花材料的多样*,因此,其花型多为构思新颖,活泼多变的自由花。
五种基本花型中以“立华”和生花最富有日本花道的特点。
1、立华:是池坊流的代表花型。
意思为竖立着的花。
真正意境是表现自然山水之野趣。
一般由7-9枝花材构成,以松、桧、柏为主要花材,左右对称而竖立,构图严谨。
注意花材基部须竖直*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
立华采用的是松树、桃花、竹子、柳叶、红叶、扁柏等。
之所以称为立华,是从草木升高的姿势而采取竖立的形式,要用铁丝来调整花木素材的姿容,其意图在于再现一种自然的景致。
立华的构成复杂严谨,各枝条的位置和伸展方向都有一定的顺序,不可以前后倒置,一般由真、副、受、正真、见越、胴、控、流、前置等9个主枝和后围、木留、草留3种补枝组成,大型创作还有大叶、草道等,其构成“立华”的7~9个基本部分组合起来的花型图,就要在一个花瓶里把许多互相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材料配置好,以表现自然景*之美。
2、生花:是古流的代表花型,也称格花。
意思为生长的花。
花以真、副、体三主枝构成不等边三角形。
真代表天,副代表人,体代表地,天地调和而孕育生命。
生花的最大特点是花材少而精,构图简洁,运用流动的线条、精美的花器表再现花材生长的自然美。
注意花材基部仍须竖直*在一起,位于容器中间。
生花是使花保持生命力的表现方法,使用的是鲜花。
*户时代中期,作为招待客人的生花已经诞生,它主要被放在壁龛上。
和投入法、盛花不同之处在于茶花的器具象征着大地。
生花主要表现的并不是花木局部的美,而是其伸展开来的生命力。
品格高尚、绚丽、端庄是生花的特征。
浅谈日本社会花道文化

浅谈日本社会花道文化xx学院 xx班 xxx摘要:世间文化千千万万,各个国家有各个国家的文化,其中,日本文化中不得不提的当属花道文化。
花道,又被称为华道或日式插花,是日本传统的艺术、技艺,是“活植物花材”造型的一种艺术,是日本的传统文化之一,是日本经年积累的人民的智慧结晶,它不仅是一种传统的艺术,更是日本人民对生活的一种态度,体现了日本人的自然观、审美观和伦理道德观。
日月如梭,时代更迭,大自然千变万化,日本人的观念也发生了改变,但是日本人对于插花艺术的喜爱,对于花道的尊敬一直没有变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日本人民一边维护着传统花道,一边随着科技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对花道做出改革,从而使花道进步,跟上时代。
关键词:日本文化;花道;自然;人民生活日本花道历史悠久,日本花道源自于中国隋唐时期的“佛堂供花”;室町时代,“立花”花形被池坊专庆所创造;江户时代,“生花”花形出现在了日本人民面前;明治维新后期,“盛花.投入花”顺势而生;近现代,西化风潮席卷而来,“自由花”出现了。
在日本,花道不仅仅是日本文化,也不仅仅是一门艺术,日本妇女的道德品行、道德修养都与日本花道连接。
日本花道(插花)被认为是日本女性品德的象征,日本人把花道推崇为日本妇女的必修课。
在日本,数不胜数的花道培训班和花道学校在各个城市矗立,每年至少有几百万名女性学习花道(插花),更甚者,日本花道(插花)爱好者占日本总人口数的四分之一。
由此可见,花道是日本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日本花道拥有久远的历史,上至飞鸟时代,下至当前现代,由花道衍生所得出的道,已经超越了花道艺术本身,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已经被这种道渗透融入,这种道对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和国际文化交流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只有当我们对这种有日本花道衍生出的道理解的足够深的时候,我们才能与这个国家及其人民打交道,从而更深刻地去挖掘日本更深层次的内涵。
日本花道来自中国隋朝时期,中国一向有向佛祖供奉鲜花的习惯,后来,这种习惯和佛教一起被传入了日本,成为了日本花道的源头,成就了日本的花道,这就是日本最原始的花道。
聊聊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

聊聊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知止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書房和家作為工作一天之後聚神,內觀和內修之所,應宜清雅,戒奢豪,讓自己身心能徹底放鬆,止,而後方能觀。
欢迎关注最美文房,美得让你窒息!人类插花活动最早的文明佐证,起源于古埃及,据考古发现,远在公元前两千五百年,在古埃及法老贝尼哈桑的墓壁上就有瓶花睡莲的壁画。
花道在日本称为:华道。
起源于中国隋朝的佛堂供花,随着日本的遣隋使小野妹子而传入日本。
花道被日本人学习和改进,融入自己民族的文化和内涵,成为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奈良时代,平安时代发展成一门独立的艺术。
华道不仅要表达花的美态,也是形神兼备品味造型的插花。
日式插花除三个主枝外,花儿往往并不担任重要角色。
日式插画以花材用量少,选材简洁为主流。
它会以花儿的盛开、待放、含苞代表过去、现在、将来。
日本人强调花与枝叶的自然循环,生态美则是宇宙永恒的缩影。
若常以宽宏意境和深邃内涵从事插花艺术的表达,自然能直接体会道园艺家对植物本性的认识以至尊重的境界。
今天就带大家一起走进日本花道的三大流派:【一】池坊原意为池边僧舍,原本是日本遣隋使小野妹子皈依佛教成为高僧,驻六角堂而创于7世纪初。
在那里,作为礼佛仪式的一部分,规定“立花”这个插花样式的准则,即一种直立的正规样式,一般使用窄口高脚瓶或细高花瓶。
日本宽政三年,池坊插花术的开山祖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
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绚丽无比。
顷刻专庆的池坊插花术也因此而扬名,池坊立花也成为花道界的主流派。
01“立花”意为竖立着的花,以抽象的意念、枝条的空间伸展来模仿自然山水。
其结构是花道中最为严谨复杂的,一般有真、副、受、正真、见越、胴、控、流、前置九主枝和木留、草留、后围三补枝构成。
分为直真、徐真和双株立华三种。
其中:真代表深山,因此真之枝干多向后延伸,副和受都代表近处的山,见越是深山之后复见的层层山峦,多为幼枝向后长长的伸出,真正为耸立的峻岭(多为2-3花组成)胴是小山,控为山脚,流如流水表村落人间,前置为山麓近景,作为结束。
浅谈中日花文化比较

浅谈中日花文化比较浅谈中日花文化比较一、中日花文化概述(526字)1、中日花文化的同源异形“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花,作为美好的象征,一直贯穿着整个人类社会。
而这种自然的花卉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的被注入人们的思想和情感,形成了以花卉为中心的文化想象与生活,这就是花文化。
中日两国都被誉为“礼仪之邦”。
花自然也充斥着中日人民的生活。
由于地貌和气候的原因,中日的花草种类十分丰富,为花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而自中国隋朝时代的佛堂供花传到了,中日的花文化有了不同的形态。
2、中国花文化的发展中国是个幅员辽阔的国家,由于气候、地貌等各种自然条件的多样性,全世界3万多种花卉,我国就有2万余种,花草早已深深地扎入我们的生活。
书画作品中有花,文学作品中有花,中药配方中有花,甚至连日常生活中的服饰(衣服和饰品)也都充满了花的身影。
时至今日,人们对花依旧情有独钟,各地的花展、花市、花节盛况依然,不断发展。
3、日本花文化的发展日本地形狭长,气候温和,四季变化明显,春夏秋冬都有大量应季的鲜花开放。
在日本的一些祭祀活动中也常出现祭祀花的身影。
对于日本人来说,用鲜花来装饰房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而随着花道的发展,插花技术的提升,用各种花摆成各种不同的造型形成一种新的景观并代表各种不同的含义。
花道已经成为了日本女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二、中日花文化代表的比较研究(1097字)1、中国的“富贵牡丹”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花的民族,尤其钟爱牡丹。
牡丹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花卉,碗口大小的花朵,色彩鲜艳,芳香浓郁,而且品种繁多,素有“花中之王”的美称,契合了人们企盼美好、富贵的心愿和对平安祥和的向往,长期以来被人们当作富贵吉祥、繁荣兴旺的象征。
我国牡丹的栽培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初时作为药用,唐朝时开始繁盛于观赏,那时人们生活的富裕与情调使他们喜欢一切暖色调的事物,尤其是对牡丹如痴如狂,不断掀起观赏牡丹,歌颂牡丹的热潮。
而牡丹花开时节万紫千红,花香怡人。
论日本的花道-论文

中国某某信息学校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论日本的花道姓名:00班级、学号:0000班、00系(部):经济管理系专业:应用日语指导教师:0000开题时间:2008-06-25完成时间:2009-11-262009年11月26日目录课题论日本的花道一、课题(论文)提纲二、内容摘要三、参考文献论日本的花道00中文摘要:日本花道是独具日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之一,它是日本人民智慧的结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哲理。
它不仅代表一种技艺,同时更起到了陶冶情操、修炼精神的作用,反映出日本人的自然观、审美意识和伦理道德观念。
本文从日本花道的发展概况、特征以及禅的思想来阐述日本花道,从而使人在了解日本花道文化的同时看到日本民族精神给我们带来的深思与启示。
关键词:日本;花道;禅;发展0.引言日本花道?何谓花道,“花道”是日本国对插花艺术的特有称呼,实际上就是插花之意。
日本人习惯将品茶、习武、书法与插花等传技艺称之为“道”,即“茶道”、“剑道”、“书道”、“花道”等,正如我国唐宋时代盛行的“点茶”、“挂画”、“燃香”及“插花”被称之为“四艺”一样。
那么花道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1.日本花道的发展概况1.1日本花道的产生其实它同日本的茶道一样从一开始就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花道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佛教活动。
唐宋时代,中国有向佛祖“供奉鲜花”的习俗,后来这习俗和佛教一起传入日本。
这就是原始的花道,在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史书《古事记》中记载有当时供花的记述,花枝要向着天空摆放,以表示诚与信。
《万叶集》、《古今集》中也有“大宫人戴花冠”、“瓶中斜插花”的描述。
1.2日本花道的普及与发展插花艺术是在室町时代,在足利义政将军的统治下,作为东山文化发展为花道。
在日本,人们不仅把野地里的鲜花简单地摘下装饰一番,而且要设法展现一种艺术的观念,由此而产生了花道。
这种艺术再现了自然风貌,或者将鲜花的素材结构与天地人的形态相结合。
“插花”刚开始时并无章法,只是将花草放入瓶中,叫“投入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日本花道文化摘要:日本花道是日本传统特色文化之一,是日本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一种技艺,同时更可以陶冶情操、修炼精神,从中反映出日本人的自然观、审美观和伦理道德观念其间作为插花曾被日本人认为是具有生灵的东西. 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 日本人民的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对美的意识也随之变化, 但是通过花来追求自然的美这一花道的本质并没有改变, 伴随着科学及因艺技术的发达,一方面维护着自己的传统, 另一方面则适应着时代的要求在不断前进.关键词:日本文化、花道、自然为什么写这篇论文:在日本,花道不是单纯的插花,它与道德修养联系在一起,被推崇为日本妇女的必修课。
日本有许多花道学校和培训班,每年有几百万女性学习插花技术,插花爱好者更是多达日本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可见花道已是日本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当我们对日本花道精神有了足够的了解后,我们才能去挖掘去日本更深层次的内涵,从而有利与这个国家及人民打交道。
本论:一、花道--综合文化所谓“花道”就是截取树木、花草的技、叶、花朵, 艺术地播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 从而达到锻炼技艺、修养精神的境地。
它和歌道、书道、武道、茶道一样是日本自古以来传统文化的技艺之一。
日本主要地处温带. 季风气候明显. 但由于四面临海. 具有海洋性特征, 与亚洲同纬度地方相比, 冬季较温暖, 夏季较凉爽,降水比较丰沛, 这种优越的自然环境, 培育了日本人独特的市美意识, 也深深影响了日本人对大自然及人生的看法。
日本人认为花道是各个时代的人和大自然的叶话,是他们的人生观的反映。
二、花道—历史花道起源于中国古代的佛教活动。
唐宋时代,中国有向佛祖“供奉鲜花”的习俗,后来这习俗和佛教一起传入日本。
这就是原始的花道,在日本现存最古老的史书《古事记》中记载有当时供花的记述,花枝要向着天空摆放,以表示诚与信。
《万叶集》、《古今集》中也有“大宫人戴花冠”、“瓶中斜插花”的描述。
日本花道经历了古典插花艺术,自然主义插花艺术和现代插花艺术三个阶段。
1、室町时代—立花起初,插花人并不讲究花的华丽美,只求自然简朴,日本茶道宗师千利休在茶室里只插一轮向日葵或在花笼上画上几枝竹花。
从8-12世纪,插花逐渐摆脱了佛教色彩,演变为供人们欣赏的艺术。
室町时代,涌现出以插花为业的花道家,其中池坊专庆创立了“立花”插花术,并把它规范成一门独立的艺术。
专应的后代专荣在整理插花构成法的基础上,提出了真、副、副清、真隐、见越、流枝、前置的“七种工具插花法”。
再后来专好又进一步发展了插花技术,在七种工具的基础上又推出了扣、胴作、大叶、后围、木留、草留、会释,由于插花技艺不断的进步,使插出的鲜花比真花的姿态更富于变化,出于自然美又超出自然美。
15世纪,室町幕府的第八代将军足利义政崇尚简朴、自然,喜欢在室内的壁龛上摆放插花艺术品,这时期花道形式已成为日本各阶层人民都能接受和欣赏的艺术。
16世纪后期又推出了一种新的插花法“投入花”,其形式是把花材以最自然的方法插在花瓶里,使插花艺术更具自然美。
由于投入花较立花省工、省时、省钱,很快在中、下层町民间普及起来,并很快从茶道中分离出来,自成一派。
2、江户时代—花道到了江户时代,形成了许多插花流派,且都追求天、地、人“三才”的和谐统一。
江户时代后期把以前的“立花”、“生花”、“投入花”等统称为花道。
1717年,《花道全集》专著问世,使花道事业更为昌盛。
明治维新后,插花艺术更日臻完善。
19世纪90年代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盛花”,它更集中地呈现出自然美。
目前,花道从大方面可分两大派:一是传统的日本插花派,二是昭和时代兴起的用铁丝、玻璃、石头等材料造型的现代插花派。
花道艺术必须做到面、点、线呼应,主客枝相宜。
好的插花就像一个艺术品,既能陶冶身心,又是美的享受。
三、花道—流派1、池坊立花花道自中国传入日本后,根据日本人自身的喜好、欣赏的角度和四季花草的不同等因素产生了两、三千个流派。
其中15世纪立花名家池坊专庆创造的池坊立花是日本花道界最古老的流派。
1462年,池坊专庆应邀为武将佐佐木高秀插花。
几十枝鲜花插入金瓶内,顿时满屋生辉,绚丽无比。
于是专庆的池坊插花术在立花界获得很高的声誉。
因此池坊成了花道的代名词。
直到今天,池坊立花仍是日本国内规模最大的花道流派,据说其弟子有100万人。
2、未生流派未生流派是未生斋一甫在江户末期创立的另一花道流派。
它把儒家的天地人的统一作为插花的原理。
基本花形为体现天圆、地方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内,未生流派进行丰富多样的创造发挥。
其作品特点是简洁、明快。
如今未生流派内分支出斋家未生派、庵家未生派、院象未生派、嵯峨未生派、平安未生派、大阪未生派等多个支派。
3、未生流派明治末年,小原云心创立的小原流派至今仍是日本有代表性的花道流派之一。
云心自幼学习池坊派的插花技术,后来云心发现池坊派的插花重心过高,不够安稳,便创立了重心偏低的插花术。
但小原插花术一直受到正统派的指责。
尽管如此,小原流派的新颖造型,给插花技艺增添了时代感。
另外,云心在教学方法上也不同于其它流派那样逐个收弟子学艺,而是招收一批弟子,在自家中进行集体教授,这在当时可称得上是划时代的创举。
至今仍有不少日本人喜欢小原流派的自然主义插花术。
4、未生流派河原苍生创立的草月流派是战后兴起的新流派。
它和未生、小原流派一样,也是仅次于池坊流派的有影响的花道流派之一。
河原苍生批评了传统流派的形式保守、固定,提出了大胆、自由地使用花器,处理花材的新理论。
草月流派着眼于现实生活,将西方的艺术观点揉合在插花艺术之中。
铁丝、塑料、玻璃、石膏等是草月流派常用的插花辅助材料。
四、花道—特点1、融入生活日本花道吧花当成小孩子,认为花就像我们的孩子一样有的漂亮,有的不够漂亮,但都要让他们接受教育,所以要对不同的花有相同的态度.插花,是一个漫长的把花规范好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种享受,要用愉快的心情来完成.而在日本,插花已经成为一种高尚的精神享受,融入了人们的生活.街道上和小巷里都能看到放在路边的插花,家居、庭院、商场和公共场所的橱窗插花就更为普遍,卖鲜花及插花用品的商店到处可见且生意兴隆.2、体现自然日本花道使用的材料很广,包括树枝、葡萄藤、树叶、草、水果、种子和花,当然也包括干枯的植物.事实上,任何自然地物质都可能被使用.当代花道之中,甚至玻璃、金属和塑料都被人们使用.花材一般分为两大类:一是木本花和枝、一类是草本花和枝.花材是自然生长的,经过剪裁和艺术加工,要充分发挥其自然美,花性如茶性,日本的花道不仅传承了东方式插花的特点,而且还融入了茶道的神性,注重自然情趣,着力表现花材自然的形式美、色彩美.对待每一片叶、每一朵花都是顺其自然之势,或直或曲、或仰或俯,巧妙组合,使之各得其所,彼此和谐共处,宛如自然天成,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毫无刻意造作之气.即使修剪也不显露人工迹象.构图中无论何种造型,既有形式又不居于形式,既规范又不规范,以顺乎花枝自然之势、自然之趣以及合乎自然之理为原则.在保存花材原有自然形态之下,灵活插制,随意造型,达到“虽由人作,宛如天成”的境界.一切以自然为美,朴实为美,笑则如春花自开,言则如山泉吟诉,任由心境,毫不造作.五、花道—精神日本花道最早来源于中国唐朝的佛堂供花,传到日本后,其天时,地理,国情,使之发展到如今的规模,先后产生了各种流派,并成为女子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各流派其特色和规模虽各有千秋,但基本点都是相通的,那就是天、地、人三位一体的和谐统一。
这种思想,贯穿于花道的仁义、礼仪、言行以及插花技艺的基本造型、色彩、意境和神韵之中。
花道并非植物或花型本身,而是一种表达情感的创造。
因此,任何植物, 任何容器都可用来插花,任何人都可能漂亮地完成插花。
花道通过线条、颜色、形态和质感的和谐统一来追求“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因此,从深处看,花道首先是一种道意,它逐步培养从事插花的人身心和谐、有礼。
其次花道又是一种综合艺术,它采用园艺、美术、雕塑、文学等人文艺术手段。
花道还是一种技艺,可用来服务于家庭和社会。
最后花道是一种易于为大众所接受的,可以深入浅出的文化活动。
插花并不讲究花材的数量和花的华丽。
在古代和现代的一些茶室里,只插上一枝白梅或一轮向日葵等简单的花草就能营造一种幽雅、返朴归真的氛围。
另外插花的优劣还取决于插花的形态和不同的花材所呈现出的不同的精神。
如蔷薇花象征美丽与纯洁,百合花代表圣洁与纯真。
梅花象征高洁与坚毅,兰花高雅,被誉为“花中君子”,牡丹雍容华贵,杜鹃花婀娜多姿,桃花妩媚芬芳、荷花出污泥而不染,象征高尚品德。
而热爱大自然的日本人最爱的还是樱花,因为这是大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我的体会:日本花道文化源远流长,延续至今,更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它蕴含哲理,提高修养,它处处体现自然之美,更与日本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它发展到普及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从侧面表现出了一个民族的创新、进取、精益求精达到完善自我的精神,同时给与我们深思和启示.文化的发展、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思想的改革和进步.排除我们的民族情绪,不去讨论日本民族的残忍、杀气腾腾、性急而度量小的缺陷,我们可以看到日本民族更值得我们学习的方面.比如他们的服从、牺牲精神,强烈的集团意识.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了解到一个与想象中不同的日本.学期之末,我们的《日本文化史》课程也将结束,感谢成老师的授课,让我对日本有了一个全新的、不同的认识,从中获取了更多的知识.参考文献:[1]顾春芳, 勇王, 胡令远.花道[M]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2]李雪梅. 日本·日本人·日本文化[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3]大森和夫, 大森弘子.日本(上)[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4]杨伟.日本文化论[M]重庆出版社,2008.06.[5]王永娟.樱花的国度日本文化的面貌与精神[M]中国水利出版社,2005.[6]叶渭渠.日本文化史[M]. 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王勇. 日本文化模仿与创新的轨迹[M] 北京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8]佐岛群己.日本文化·社会·风土中日文本[M].成都市四川大学出版社,2002.[9]顾春方,胡令远.日本文化大讲堂[J] 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07.[10]刘丽芸,黄成洲.新编日本概论[G]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