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污染RO膜性能特点

抗污染RO膜性能特点
抗污染RO膜性能特点

抗污染RO膜性能特点

抗污染RO膜是GE公司研制专用在过滤自来水超低压芳香族聚酰胺复合膜元件。其脱盐率可达97%。因而出水水质高,经济实用性强。

抗污染RO膜性能特点与规范

膜元件适用于含盐量约500ppm以下的自来水及市政用水等水源的脱盐处理。

主要用途:主要应用于家庭、医院、实验室纯水装置等小型系统中。

抗污染RO膜使用注意事项:

1、表中所列的产水量为平均值,单根膜元件产水量误差在±15%之内。

2、测试条件并非最佳使用条件,具体请向我公司技术人员咨询。

3、膜元件进水应逐渐升压,升压到正常运行状态的时间应不少于60秒。

4、初装新膜应低压冲洗两小时以上,RO纯水排放掉。

5、注意避免在产品水侧产生背压。

6、所有的膜元件出厂前都经过严格测试,并采用GE公司专用保护液进行储藏处理,真空包装,外包装为硬纸箱。

7、在储存和运行中禁止添加任何对膜元件有影响的化学药剂,查阅最新版本的技术手册、设计指南,或者向膜技术专家咨询。

如何解决4040反渗透膜污染物

如何解决4040反渗透膜污染物 美国陶氏反渗透膜高消耗品,每一个变化都是非常高的消费记录。所以我们会认为反渗透膜可以使用的时间更长,从而减少改变频率?事实上,只要我们了解4040反渗透膜的污染和清洗方法我认为所有这些问题得到解决,然后由纯水机介绍反渗透膜的污染和清洗方法。 美国陶氏反渗透膜 1.反渗透设备中的主要部件美国陶氏反渗透膜的污染物 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后,美国陶氏反渗透膜元件会受到在给水中可能存在的悬浮物质或难溶物质的污染,这些污染物中最常见的为碳酸钙垢、硫酸钙垢、金属氧化物垢、硅沉积物及有机或生物沉积物。 污染物的性质及污染速度与给水条件有关,污染是慢慢发展的,如果不早期采取措施,污染将会在相对短的时间内损坏膜元件的性能。定期检测系统整体性能是确认膜元件发生污染的一个好方法,不同的污染物会对膜元件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2.污染物的去除

污染物的去除可通过化学清洗和物理冲洗来实现,有时亦可通过改变运行条件来实现,作为一般的原则,当下列情形之一发生时应进行清洗。 2.1在正常压力下如产品水流量降至正常值的10~15%。 2.2为了维持正常的产品水流量,经温度校正后的给水压力增加了10~15%。 2.3产品水质降低10~15%。盐透过率增加10~15%。 2.4使用压力增加10~15% 2.5RO各段间的压差增加明显(也许没有仪表来监测这一迹象)。 3.常见污染物及其去除方法: 3.1碳酸钙垢 在阻垢剂添加系统出现故障时或加酸系统出现而导致给水PH升高,那么碳酸钙就有可能沉积出来,应尽早发现碳酸钙垢沉淀的发生,以防止生长的晶体对膜表面产生损伤,如早期发现碳酸钙垢,可以用降低给水PH值至3.0~5.0之间运行1~2小时的方法去除。对沉淀时间更长的碳酸钙垢,则应采用RT-818A清洗液进行循环清洗或通宵浸泡。 应确保任何清洗液的PH值不要低于2.0,盃则可能会RO膜元件造成损害,特别是在温度较高时更应注意,最高的PH不应高于11.0。查使用氨水来提高PH,使用硫酸或盐酸来降低PH值。 3.2硫酸钙垢 RT-818B清洗剂是将硫酸钙垢从反渗透膜表面去除掉的最佳方法。 3.3金属氧化物垢 可以使用上面所述的去除碳酸钙垢的方法,很容易地去除沉积下来的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铁)。 3.4硅垢 对于不是与金属化物或有机物共生的硅垢,一般只有通过专门的清洗方法才能将他们去除, 3.5有机沉积物 有机沉积物(例如微生物粘泥或霉斑)可以使用RT-818C清洗剂去除,为了防止再繁殖,认可的杀菌溶液在系统中循环、浸泡,一般需较长时间浸泡才能有效,如反渗透装置停用三天时,最好采用消毒处理,

造成RO膜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方式

1.造成RO膜污染的原因有哪些? 反渗透运行时,进水中含有的悬浮物质、溶解物质以及微生物繁殖等原因都会造成膜元件污染。反渗透系统的预处理应尽可能的除去这些污染物质,尽量降低膜元件污染的可能性。造成膜污染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新装置管道中含有油类物质和焊接管道时的残留物,以及灰尘且在装膜前未清洗干净; ●预处理装置设计不合理; ●添加化学药品的量发生错误或设备发生故障; ●人为操作失误; ●停止运行时未作低压冲洗或冲洗条件控制得不正确; ●给水水源或水质发生变化。 ●污染物的种类、发生原因及处理方法请参见下表。 反渗透膜污染的和种类、原因及处理方法 污染物种类原因对应方法 堆积物胶体和悬浮粒子等膜面上的堆积提高预处理的精度或采用 UF/MF 结垢由于回收率过高导致无机盐析出调整回收率,加阻垢剂生物污染微生物吸附以及繁殖定期杀菌处理 有机物的吸附荷电性/疏水性有机物和膜之间的 相互作用 膜种类的选择需正确 2.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清洗方式有哪些? 反渗透和纳滤系统的清洗可分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 物理清洗也可叫物理冲洗,冲洗是采用低压大流量的进水冲洗膜元件,冲洗掉附着在膜表面的污染物或堆积物。 冲洗的要点: a.冲洗的流速 装置运行时,颗粒污染物逐渐堆积在膜的表面。如果冲洗时的流速和制水时的流速相等或略低,则很难把污染物从膜元件中冲出来。因此,冲洗时要使用比正常运行时更高的流速。通常,单支压力容器内的冲洗流速为: ●8英寸膜元件:7.2-12m3/h; ●4英寸膜元件:1.8-2.5m3/h。 b.冲洗的压力 正常高压运行时,污染物被压向膜表面造成污染。所以在冲洗时,如果采用同样的高压,污染物仍会被压在膜表面上,清洗的效果不会理想。因此在冲洗时,应尽可能的通过低压、高流速的方式,增加水平方向的剪切力,把污染物冲出膜元件。压力通常控制在0.3MPa以下。如果在0.3MPa以下,很难达到一定的流量时,应尽可能控制进水压力,以不出产水或少出产水为标准。一般进水压力不能大于0.4MPa。

反渗透膜污堵原因的分析

反渗透膜污堵原因的分析 及处理措施 郭红利 (神华宁煤集团煤炭化学工业分公司甲醇厂) 摘要:甲醇厂脱盐水系统反渗透装置反渗透膜污堵速度快等问题进行分析和采取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反渗透装置;原理;多介质过滤器;超滤装置;清洗;污染反渗透技术是当今最先进、最节能、效率最高的分离技术。以高分子分离膜为代表的膜分离技术作为一种新型、高效流体分离单元操作技术,30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飞速发展,已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 1 反渗透除盐工作原理 反渗透亦称逆渗透(RO)。是用一定的压力使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反渗透膜(或称半透膜)分离出来(见图1)。因为它和自然渗透的方向相反,故称反渗透。根据各种物料的不同渗透压,就可以使大于渗透压的反渗透法达到分离、提取、纯化和浓缩的目的。 反渗透膜是由具有高度有序矩阵结构的聚合纤维素组成的。它的孔径为0.1纳米-1纳米,即一百亿分之一米(相当于大肠杆菌大小的千分之一,病毒的百分之一)。 反渗透装置的特点是常温条件下,可以对溶质和水进行分离或浓缩,因而能耗低;杂质去除范围广,可去除无机盐和各类有机物杂质;较高的水回用率;分离装置简单,容易操作和维修。

图1 反渗透除盐原理示意图 2 反渗透膜污堵的原理 原水中均含有一定浓度的悬浮物和溶解性物质。悬浮物主要是无机盐、胶体和微生物、藻类等生物性颗粒。溶解性物质主要是易溶盐(如氯化物)和难溶盐(如碳酸盐、硫酸盐和硅酸盐)金属氧化物,酸碱等。在反渗透过程中,进水的体积在减少,悬浮颗粒和溶解性物质的浓度在增加。悬浮颗粒会沉积在膜上,堵塞进水流道、增加摩擦阻力(压力降)。难溶盐在超过其饱和极限时,会从浓水中沉淀出来,在膜面上形成结垢,降低RO膜的通量,增加运行压力和压力降,并导致产品水质下降。这种在膜面上形成沉积层的现象叫做膜污染,膜污染的结果是系统性能的劣化。需要在原水进入反渗透膜系统之前进行预处理,去除可能对反渗透膜造成污染的悬浮物、溶解性有机物和过量难溶盐组分,降低膜污染倾向。对进水进行预处理的目的是改善进水水质,使RO膜获得可靠的运行保证。 目前我厂脱盐水岗位反渗透膜污堵速度快,几乎每周清洗一次(清洗频次见表1),清洗完后产水量很快恢复,但运行一周后产水量从120m3/h降到80m3/h,必须清洗否则影响制水(清洗步骤见表2),

反渗透膜常见污染物及去除方法

反渗透膜常见污染物及去除方法 常见污染物及去除方法 1、碳酸钙垢 在阻垢剂添加系统出现故障时或加酸系统出现而导致给水、PH 升高,那么碳酸钙就有可能沉积出来,应尽早发现碳酸钙垢沉淀的发生,以防止生长的晶体对膜表面产生损伤,如早期发现碳酸钙垢,可以用降低给水PH值至3.0~5.0之间运行1~2小时的方法去除。对沉淀时间更长的碳酸钙垢,则应采用RT-818A清洗液进行循环清洗或通宵浸泡。 注:应确保任何清洗液的PH值不要低于2.0,否则可能会对RO 膜元件造成损害,特别是在温度较高时更应注意,最高的PH不应高于11.0 。查使用氨水来提高PH ,使用硫酸或盐酸来降低PH 值。 2、硫酸钙垢 RT-818B清洗剂是将硫酸钙垢从反渗透膜表面去除掉的最佳方法。 3、金属氧化物垢

可以使用上面所述的去除碳酸钙垢的方法,很容易地去除沉积下来的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铁) 。 4、硅垢 对于不是与金属化物或有机物共生的硅垢,一般只有通过专门的清洗方法才能将他们去除,有关的详细方法请与莱特莱德公司联系。 5、有机沉积物 有机沉积物(例如微生物粘泥或霉斑)可以使用RT-818C清洗剂去除,为了防止再繁殖,可使用经海德能公司认可的杀菌溶液在系统中循环、浸泡,一般需较长时间浸泡才能有效,如反渗透装置停用三天时,最好采用消毒处理,请与公司协商以确定适宜的杀菌剂。 6、清洗液 清洗反渗透膜元件时建议采用RT-818系列RO膜系统清洗剂。确定清洗前对污染物进行化学分析十分重要的,对分析结果的详细分析比较,可保证选择最佳的清洗剂及清洗方法,应记录每次清洗时清洗方法及获得的清洗效果,为在特定给水条件下,找出最佳的清洗方法提供依据。

反渗透膜常见污染物及其主要去除方法

反渗透膜常见污染物及其主要去除方法 防止反渗透膜污染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在任何情况下不要让带有游离氯的水与复合膜元件接触,如果发生这种接触,将会造成膜元件性能下降,而且再也无法恢复其性能,在管路或设备杀菌之后,应确保送反渗透膜元件的给水中无游离氯存在。在无法确定是否有游离氯时,应通过化验来验证。应使用亚硫酸氢钠溶液来中和残余氯,并确保足够的接触时间以保证反应完全。 2.在反渗透膜元件担保期内,建议每次反渗透膜清洗应在与协商后进行,至少在第一次清洗时,现场服务人员应在现场。 3在清洗溶液中应避免使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因为如果使用可能会造成膜元件的不可逆转的污染。 反渗透膜故障诊断: 常见污染物及其去除方法 硫酸钙垢 清洗液2是将硫酸钙垢从反渗透膜表面去除掉的最佳方法。 金属氧化物垢

可以使用上面所述的去除碳酸钙垢的方法,很容易地去除沉积下来的氢氧化物(例如氢氧化铁)。 硅垢 对于不是与金属氧化物或有机物共生的硅垢,一般只有通过专门的清洗方法才能将他们去除, 碳酸钙垢 在阻垢剂添加系统出现故障时或加酸系统出现故障而导致给水PH值升高,那么碳酸钙就有可能沉积出来,应尽早发现碳酸钙垢沉淀的发生,以防止生长的晶体对膜表面产生损伤,如早期发现碳酸钙垢,可以用降低给水PH至3.0~5.0之间运行1~2小时的方法去除。对沉淀时间更长的碳酸钙垢,则应采用柠檬酸清洗液进行循环清洗或通宵浸泡。 注:应确保任何清洗液的PH值不要低于2.0,否则可能会对RO膜元件造成损害,特别是在温度较高时更应注意,最高的PH不应高于11.0。可使用氨水来提高PH,使用硫酸或盐酸来降低PH值。 有机沉积物

COD对反渗透的影响

COD对反渗透的影响 1反渗透系统的流程与运行情况 1.1水特点 水质特点为低浊度、高有机物,从历年的水质来看,夏季水质较好,每年的1、2、11、12是水质最差的季节,COD(锰法)最高达到15mg/l且腐植质、胶体类大分子有机物占较大比例,含盐量在700mg/l左右,正常情况下,原水的含盐量在400 mg/l左右。 1.2反渗透设备的进水水质要求 反渗透膜采用陶氏公司的CPA3型抗污染复合膜,对反渗透设备的进水控制要求较严,进水水质为:SDI≤4,COD〈2mg/l,浊度〈1NTU。 1.3反渗透设备的流程 根据原水水质及进水水质的控制要求,设计流程为无阀滤池出水----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精密过滤器(滤芯为4.5μm)--高压变频泵---反渗透—预脱盐水箱---预脱盐水泵---后续的离子交换设备,2*130t/h的反渗透装置膜组件16/9排列,设计脱盐率》97%,回收率75%。 1.4反渗透系统的运行特点与清洗周期 2004年1月,二期2*130t/h反渗透装置移交运行,膜进水水质控制在SDI 为3.5-4之间,浊度小于1NTU,进水COD的含量在活性碳更换初期可达到要求,但有多个月份维持在3mg/l左右,超过进水水质要求,且有时在测定SDI的膜片上能发现有一层绿色粘状的有机物,一套反渗透装置每月制水量在5万吨左右。 膜的运行特点是随着运行时间的增加,反渗透装置进水压力逐渐升高,透水量降低,出力下降较快,脱盐率无变化,6个月即达到清洗周期。 2反渗透膜清洗 2.1污染物的确定 (1)从系统运行状况来看,表面上系统压差下降不明显,膜的脱盐率无变化,但实际上随着膜的进口压力提高,在同样的浓水排放流量下,膜的进水流量下降较快,导致膜的出力直线下降。因此膜存在严重的污堵现象。

反渗透膜污染及解决办法

反渗透膜污染及解决办法 反渗透是最精密的膜法液体分离技术。反渗透装置,在脱盐工艺中已成功运行十二年。本人总结出以下反渗透膜污染的几点原因,并提出几点主要的解决办法。 反渗透膜污染 使用反渗透膜为卷式复合结构,它由三层组成,如下图所示: (一)、反渗透膜膜性能的损坏,而造成膜污染。 1、聚酯材料增强无纺布,约120μm厚; 2、聚砜材料多孔中间支撑层,约40μm厚; 3、聚酰胺材料超薄分离层,约0.2μm厚。 根据其性能结构,如渗透膜膜性能损坏有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1、新反渗透膜的保养不规范;2、保养符合要求下,贮存时间超出1年;3、停运状态下,反渗透膜保养不规范;4、环境温度在5℃以下;5、系统在高压状态下运行;6、关机时的操作不当。 (二)、水质变化频繁而造成膜污染。

原水水质同设计时的水质有变化,使预处理负荷加大,由于进水中含无机物、有机物、微生物、粒状物和胶体等杂质增多,因此膜污染机率增大。 (三)、清洗不及时与清洗方法不正确而造成膜污染。 在使用过程中,膜除了性能的正常衰减外,清洗不及时与清洗方法不正确也是导致膜污染严重的一个重要因素。 (四)1、没有正确投加药剂。 复合聚酰胺膜在使用中,因为聚酰胺膜耐余氯性差,在使用中没有正确投加氯等消毒剂,加上用户对微生物的预防重视不够,容易导致微生物的污染。 (五)、膜表面磨损。 膜元件被异物堵塞或膜表面受到磨损(如沙粒等) ,此种情况要用探测法探测系统内元件,找到已经损坏元件,改造预处理,更换膜元件 反渗透膜污染的现象 在反渗透操作过程中,由于膜的选择透过性,使得某些溶质在膜面附近发生积聚,从而发生膜污堵现象。常见的污堵征兆有以下几种:一种是生物污堵(症状逐渐出现)有机沉积物主要是活

反渗透膜的污染及防治

反渗透膜的污染及防治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保定 071003) 摘要:文章介绍了反渗透技术在丰泰发电厂的应用,分析了反渗透膜元件的污染机理及预防措施,提出了相关的 中图分类号:TU99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921(XX)11—0081—02 反渗透水处理技术是当代先进的水处理脱盐技术,它广泛应用于电力、化工、石油、钢铁、市政、环保等行业,应用于生产锅炉补给水合饮用水,淡化海水,制备电子超纯水,反渗透相对于传统水处理系统有以下优点:①反渗透水处理技术操作简单和运行经济,易于掌握。②它的使用,延长了传统的交换设备的再生周期,减少了酸碱的排放量,有利于当地环境保护。③可以大大降低运行人员的劳动强度,可以进一步提高整个水处理工艺的运行水平和自动化程度。④反渗透技术可以用作水质比较差的工艺。 1 我厂锅炉补给水系统采用反渗透预脱盐加二级除盐系统,以满足两台2×200MW机组对合格除盐水的正常使用需求,系统工艺流程如下:

原水→多介质活性炭→保安过滤器→高压泵→反渗透 反渗透安系统设计产品水出力2×50m3/h,每列按一级二段6×3排列,每列共有压力容器9个,每个压力容器内装有6根膜元件。采用膜元件为DOW公司生产的BW30-365涡卷式复合膜,此膜有芳香聚酰胺等高分子有机物合成,具有稳定性好,脱盐率高,抗有机物污染能力强,不易压实,对氧化物质和悬浮物要求严格等特点,设计回收率75%,脱盐率5年内〉97%。 反渗透装置的预处理设备有一级加药PAC,主要作用是消除原水中含有的悬浮物、胶体、颗粒及细菌等,在反渗透入口有阻垢剂加药系统,可以防止溶质的结垢和起到结垢成分的分散作用。 四台多介质过滤器用于滤除经一级加药后形成的矾花和原水中的悬浮物、颗粒,以保证反渗透系统给水对SDI、浊度的要求。三台活性炭过滤器是吸附多介质过滤器无法支除的余氯,以防止反渗透膜受其氧化降解,同时还吸附水中的有机物等污染物,进一步降低SDI值。每套反渗透装置前配备一套保安过滤器,以支除水中5u以上的颗粒物,保证 2 2.1

反渗透膜元件重度污染的判断和解决方法

反渗透膜元件重度污染的判断和解决方法反渗透系统因其先进的技术及经济特性,已形成国内各行业庞大的用户群。反渗透膜元件作为深层的过滤手段,其表面不可避免的会残留有胶体、微生物、杂质颗粒及难溶盐类在其表面的析出,因此,在多种领域使用的反渗透。 反渗透膜元件作为深层的过滤手段,其表面不可避免的会残留有胶体、微生物、杂质颗粒及难溶盐类在其表面的析出,因此,在多种领域使用的反渗透装置,一旦投入使用,最终都需要清洗,只是清洗周期的长短不同而已。然而,在线清洗作为一种反渗透系统清洗保养、冲击性杀菌以及定期保护的手段,在面临反渗透膜元件重度污染时就显得无能为力,这个时候就需要对反渗透膜元件进行离线清洗。 1.反渗透膜元件重度污染的原因、特征 虽然反渗透系统的设计中都会有一定程度的富裕量,以保证在紧急时刻不至于因为反渗透系统的产水量或脱盐率下降、反渗透系统压差升高而使得供水不足而对安全生产造成威胁,但实际上也正是由于这些富裕量的存在才使得有时候隐藏的故障不能 够及时的表现出来,这样最终可能就演变为反渗透膜元件的重度污染。 2.反渗透膜元件重度污染的概念

指反渗透系统进水中所含的悬浮物、胶体、有机物、微生物及其它颗粒对RO膜产生的表面附着、沉积污染或者水中的化学离子成分在膜表面因浓差极化等因素导致的离子积大于溶度积 后的化学垢类生成等现象。重度污染则指污染后的单段压差大于系统投运初期单段压差值的2倍以上、反渗透系统产水量下降30%以上或者单支反渗透膜元件重量超过正常数值3公斤以上的情况。 3.反渗透膜元件的离线清洗方式及步骤 3.1 首先用性能优良的备用膜元件替换反渗透系统上的待 清洗膜元件,以保证反渗透系统不停止运行,保证整个生产工艺的持续稳定。 3.2 反渗透膜元件性能测试: 对每一支膜元件单独测试其各项性能指标,包括:脱盐率、产水量、压差、重量等,并作好测试前记录脱盐率、产水量和压差测试条件:符合不同类型膜厂商提供的标准。 3.3 系统清洗前了解系统目前运行状况; 3.4 采集运行反渗透系统的各参数指标,作好原始记录; 3.5 根据用户原水全分析报告、性能测试结果及所了解的系统信息判断清洗流程;

抗污染反渗透膜优势详细说明

抗污染反渗透膜优势详细说明 近年来反渗透膜应用越来越广泛,而抗污染膜作为RO膜的一种,德兰梅尔抗污染RO膜其卓越的抗污染能力,受到大家广泛关注。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下抗污染反渗透膜技术优势。 技术优势 抗污染反渗透膜具有强效的抗污染能力,广泛应用于海水淡化、浓缩提纯、化工等行业,德兰梅尔作为世界著名膜生产厂家,拥有先进的膜生产技术。2011年,德兰梅尔公司对抗污染膜有了新的研究,开发出拓夫TM系列抗污染RO膜,它是目前抗污染膜中最先进的抗污染技术,具有产水量更高,持久的耐化学性,抗污染能力更强等优势,并通过多次实验和实际应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受到各界的青睐。

抗污染RO膜适用于较严格的预处理,但给水中仍含有有机物等污染物的领域,新型抗污染RO膜具有卓越的抗污染能力和可清洗特性。由于其膜片呈电中性,大大减少了细菌、微生物在膜表面的吸附。 抗污染反渗透膜特点 1、运行压力低,产水量高,除盐性能好。 2、具有较宽的给水流道,具有强效的抗污染性能,且化学清洗后的恢复性更高。 3、可用于海水淡化、高浓度苦咸水脱盐、发电厂锅炉补给水等各种工业用水处理或污水处理工程当中。 4、维护保养简便,使用寿命更长。 抗污染RO膜如何选择? 抗污染膜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拓宽膜的流通通道,增加膜的抗堵塞能力而达到抗污染的目的。另外一种则是通过膜表面改性,使其呈负电性、正电性或电中性,通过电性同性相斥的原理来减少膜表面污染物的沉积。 第一种膜通常普遍适用,而第二种膜抗污染作用的发挥,则要根据水质的特性。特别是含有大量药剂成分的水质中,反渗透膜的表面特性非常关键。因为表面电荷的吸附污堵是很难清洗的。

反渗透膜污染分析及清洗保养方法

反渗透膜污染分析及清洗保养方法 反渗透膜是一种模拟生物半透膜制成的具有一定特性的人工半透膜,是反渗透技术的核心构件。反渗透技术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其他物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因此能够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类、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 一、反渗透膜污染种类介绍 1、颗粒状污染:泥沙、前处理滤料细末等; 2、生物性污染:细菌、病毒、藻类等; 3、有机物污染:铁、铝氧化物等; 4、无机物污染:碳酸盐类垢、硫酸盐类垢、氟、硅垢等。 一种情况是洗后效果不明显,一种是洗后当时效果还可以,但运行不久即恢复到原来的水平上,究其原因:是因为药剂仅是将垢体松解,而未能溶解,因而用不了多长时间,又污堵了。例如:我们常见到反渗透装置一、二段压差明显升高,用一般方法清洗,几乎很难将压差降下来。其原因一般就是复合垢的缘故,可能是生物的尸体产生的胶体或蛋白质将小颗粒特吸附,粘结于表面也可能是前处理、预处理的絮凝剂阻垢剂添加过量而积存于隔网孔隙内,日久成垢,影响产水量和脱盐率。再者,也可能是系统设计中,浓差比选择偏小而使泥沙淤积在道道中而形成污染,还有其他一些异常情况也会造成一、二段压差的明显升高。 反渗透膜的压差升高,产水量减少,脱盐率下降,一般多为无机盐垢所致。根据水质,有单纯某一种如碳酸盐垢。而许多情况下,不仅只是一种,而是多种如碳酸盐、硫酸盐、硫酸盐垢有硫酸钙、硫酸银、硫酸钡还有硅垢,如冬天气温低或深井水温低,还可能复合硅垢。此外有些地区氟化物污垢也是有实例可证的。 综上所述,由于污染情况不同,用一种或简单的几种方法和药剂是不能很好的解决污染问题的。清洗膜元件需要讲究对症下药,如果采用了错误的清洗药剂和清洗方法,将导致难以挽救的损失。例如对于清洗碳酸盐类垢与硫酸盐类垢就截然不同,如果用反了,清洗过的膜就再也恢复不了原有性能指标,因此选择正确的清洗药剂和方法的前提是正确分析了解污垢的性质、种类和程度,这项工作非专业的清洗队伍是很难胜任的。

浅析反渗透膜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研究探讨Research 280 浅析反渗透膜污染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罗美莲 (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湖南衡阳421002) 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9)09-0280-01 摘要:在反渗透系统运行过程中反渗透膜污染对其良好的运行有着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反渗透膜系统运行中需要对其污染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同时也应当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利用合适的清洗方式从而有效的保障反渗透膜系统性能。 关键词:反渗透膜;污染;清洗;膜元件 0 前言 现阶段反渗透膜的应用范围不断地扩大,并且其使用规模也在不断的扩大,反渗透膜系统在工业生产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反渗透系统污染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主要是针对反渗透膜污染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提出对反渗透膜污染有效的处理方法。 1 关于处理反渗透膜污染的意义 结合我国国情来讲我国在水资源的拥有向相对较为短缺,因此对于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反渗透技术的应用使得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可持续利用。伴随着反渗透膜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对于其所处理的水源质量也逐渐的下降,因此膜污染的情况也逐渐的增多。所以需要对膜污染的具体原因进行有效的分析,并且采用有效的措施进行对膜污染予以处理从而保障反渗透系统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 2 关于膜污染原因及类型分析 通过对反渗透膜污染的因素进行有效的总结可以了解到其污染原因可以大致概括为:物理性质的污染和化学性质的污染以及有机物污染。所谓的物理性质的污染指的是原水中的悬浮物在反渗透膜的表面进行了沉降,从而导致反渗透膜的堵塞。其悬浮物包括金属物质和非金属物质以及胶体物质。化学污染主要指的是膜内存在部分有害的化学物质。有机物污染主要是指的因为细菌粘泥、菌类、有机物等吸附在了膜表面或者膜的孔内从而造成的污染。对于造成反渗透膜污染的污染物质来讲,有机物污染是导致反渗透膜性能衰减的重要因素。 然而膜污染造成的通量衰减又常常与浓差极化现象造成的可逆通量下降交织在一起,导致了膜分离性能的再次减弱。 2.1关于有机物污染 对于反渗透膜系统应用过程中来讲,有机物污染是下阶段反渗透领域较难处理的一种污染。原水中存在的有机物或之前的处理工序中对有机药剂的添加不合理产生成膜污染的情况。对于反渗透膜物质本身来讲,其属于有机材料,因此其会引起细菌和藻类生长与发展。反渗透进水中存在大量的有机物质,该些有机物质的存在也会引起微生物的滋生。如果进水中投放过量的含磷类的有机阻垢剂,同时由于反渗透给水温度条件,从而会推动微生物的快速生长。一旦膜表面出现大量的微生物时,则该些微生物将会覆盖住膜表面以及其阐述的粘液会引起膜孔的堵塞,从而导致膜的脱盐性能衰减,以至于造成膜在应用阶段压差升高,产水量逐渐的下降,同时还会对反渗透膜的脱盐层进行一定程度的破坏此类型的破坏属于不可逆的。 2.2关于胶体污染 对于反渗透膜来讲造成其污染与堵塞的重要原因是胶体污染。所谓的胶体,一般指的是水中的无机和有机的悬浮物混合成的粒子,其无法进行自然沉降。同时因为该些粒子吸附了大量的离子从而造成其自身带点。对于反渗透系统来讲,一旦胶体和悬浮物含量较高,将会造成反渗透系统污染与堵塞从而降低了系统的产水量。 2.3关于化学结垢 在反渗透系统运行阶段,导致反渗透膜结构的主要因素盐分浓度。因为浓差极化引起附近膜表面溶质的浓度短时间内升高,很难溶解沉降或者溶度积较低的物质因为浓差极化令其覆盖在膜表面并且结垢,造成边界层流体阻力增加,造成传质推动力受到影响,给水中的金属离子溶解度相对较低,以至于浓水中该部分物质的浓度超过了其自身的溶解度而析出,产生沉积物并且覆盖在了膜表面和模孔中。膜污染通常情况下是由于化学结垢、胶体污染以及有机物污染交织在一起造成的,从而造成膜分离性能受到影响。 2.4操作不规范引起的污堵 在对反渗透系统的应用过程中,进水浓水力道中会出现浓差极化的情况,流道中无机物和有机物的浓度相对较高。因此当系统停止运行以后,无机物由于沉降会在流道中产生结垢,高浓度的淤积物会推动微生物的滋生以及快速的繁殖。此时如果为进行快速的降压以及展开有效的清洗因为膜浓水侧的无机盐的浓度大于原水,经会导致污染物在膜表面沉积,引起结垢以至于污染膜。 2.5预处理系统故障 一旦反渗透给水前处理系统出现短路或者故障时,将会丧志处理能力,进水中存在大量的悬浮物质和胶体,反渗透本体进水浊度和於塞指数大大高于反渗透给水水质标准,导致悬浮物质和胶体在膜表面上出现非晶体沉淀的情况,堵塞反渗透膜进水通道,从而引起膜污染。 3 关于反渗透膜污染的解决措施 3.1预防措施 对于反渗透系统进水水源来讲,其主要分为地下水、地表水和污水处理厂出水。进水中存在大量的污染物。进水中污染物质的类型以及性质和其自身的浓度还有反渗透膜自身的材料决定了反渗透膜受污染的原因。结合具体情况原水的水质,进行反渗透膜污染的类型以及出现原因分析,通过选择科学合理的预防手段,能够对反渗透膜的污染起到一定的作用。 3.2化学结垢的处理措施 原水中本身存在大量的结垢粒子,为了有效的防止膜结垢,假如水量较大一般情况下使用添加石灰软化的措施,如果水量相对较小能够采取添加酸对进水的酸碱值精心降低,并且投加适当的阻垢剂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处理。 3.3关于反渗透系统的清洗 反渗透系统在应用阶段,尽管水质能够达到正常需求的标准,并且日常也采取了有效的管理措施,但是反渗透膜会受使用时间的影响进而逐渐的出现膜污染的情况。由于污染物随长时间的几类,运行压力以及跨膜压差的不断的升高,其产水量会受到大幅度的影响,从而导致膜性能不断的衰减。针对此类情况应当及时的采用清洗的方式进行维护膜组件的状态。对于反渗透膜的清洗通常分为物理形式的清洗和化学形式的清洗。所谓的物理形式的清洗方式指的是对不会对污染物的性质不会产生影响,经过低压和大流量的水对膜展开有效的清洗,把膜表面的污染物质和沉积物质清洗掉。如果反渗透膜污堵情况极为严重时,物理形式的清洗方式无法满足清洗的效果则需要采取化学形式的清洗措施:水质下降10%-15%;进水和浓水压差达到初始值的1.5倍;通常情况下产水量会相应的减少。 4 结束语 反渗透膜污染的因素多种多样,想要有效的解决污染应当明确造成反渗透系统的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处理方式,同时结合原水水质的特点加强预处理,从而有效的降低反渗透系统进水污染物,最大程度的降低对反渗透膜污染程度,有效的降低反渗透膜出现污染的发生的概率。 参考文献 [1]张雨山,魏杨杨,曹震,张慧峰,姚颖.反渗透膜的研究进展与展望[J].化学工业与工程,2015,3205:8-19. [2]毛永灏.钢厂废水再生的反渗透膜污染控制策略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7. [3]杨久坡.反渗透膜微生物污染特性及其控制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7. [4]魏文宇,杨军.延长反渗透运行周期案例分析[J].工业水处理,2016,3607:108-110. [5]马蕊,张盼,孙伟,聂国欣,李薇.反渗透膜污染预测模型的改进[J].化工环保,2012,3202:133-136. 作者简介:罗美莲(1984.12- ),女,汉,湖南省娄底市,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给排水工程,创新创业教育。 衡阳市科技计划项目《MBR-RO工艺处理中药制药废水回用中膜污染研究》(S2018N903101922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