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PPT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公共危机管理》共78页PPT资料80页PPT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课件:《公共危机管理》共78页PPT资 料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END
课件:《公共危机管理》共78页PPT资 料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的不公。 ——西 塞罗 57、法律一旦成为人们的需要,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公共危机管理概述课件

国际合作与交流
总结词
国际合作与交流有助于提升我国公共危机管理能力, 引进先进理念和技术,共同应对全球性危机挑战。
详细描述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合作与交流在公共危机管理中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通过参与国际组织、加入国 际条约等方式,我国可以与其他国家共享资源、技术和 经验,共同应对全球性危机挑战。同时,国际合作与交 流也有助于引进先进的危机管理理念和技术,提高我国 公共危机管理水平。此外,国际合作与交流还有助于加 强国家间的互信与合作,共同维护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 定。
法律法规建设与完善
总结词
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公共危机管理的基石,能够规 范和指导危机应对行为,保障公众权益和社会秩序。
详细描述
法律法规建设与完善是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关键环节。首 先,要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部门 的职责和权力,规范危机应对程序和行为。其次,加强 执法力度,确保法律法规得到有效执行。同时,要完善 监督机制,对危机应对过程进行全程监督,防止权力滥 用和不当行为。此外,还要加强普法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03
公共危机管理的主要方法与技 术
信息收集与分析
信息收集
建立全面的信息收集机制,包括 监测、预警系统等,确保及时获 取危机相关信息。
数据分析
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深入分析, 识别危机发展趋势、影响范围和 潜在风险。
资源整合与调度
资源评估
全面评估现有资源,包括人力、物资、设施等,确定资源需 求和缺口。
案例三:某大型活动安全保障
总结词
周密部署、全面保障
详细描述
为确保某大型活动的安全顺利进行,政府提前制定安全保障方案,加强安保力量部署,严格控制人员 进出,有效预防和应对了各种安全风险。
公共危机管理培训教材PPT课件( 40页)

9
三、公共危机管理及其原则
公共危机的分级与责任主体
10
公共危机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 (1)预防为主,防救结合。 – (2)以人为本,生命第一。 – (3)依靠科学,快速反应。 – (4)社会动员,全民参与。 – (5)军民结合,平战结合。 – (6)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 – (7)信息公开,引导舆论。
28
决策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的重心体现在对决策者 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上,作为一种机制,主要 在于选拔具有相应能力和素质的决策者,并为 危机决策行为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危机决策者应当具有特殊的素质:
– 其一,需要具有决断与创新能力。 – 其二,需要前瞻性的推断能力。 – 其三,灵活应变能力。
11
第二节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
一、公共危机的预防 二、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准备 三、公共危机的响应 四、公共危机后的恢复
12
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减缓或预防
准备
响应
恢复
13
一、公共危机的预防
所谓的“减缓”或“预防”,是指减少影响人类生命、财 产的自然或人为风险,包括实施建筑标准、推行灾害保险、 管理土地的使用、颁布安全法规等措施,减少公共危机发 生的可能性或限制公共危机的影响范围或程度。 预防是公 共危机管理的基石。
公共卫 社会安 生事件 全事件
公共危机基本特征
突发性和紧迫性; 不确定性; 危害的易扩散性。
按照发生原因、机理、过程、
8
分类
性质和危害对象不同
公共危机可以依据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 等因素而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在我国,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一般被分为四级,即Ⅰ级 (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 级(一般)。社会安全事件是不分级的。这是因为 社会安全事件的演进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表现出 明显的“蝴蝶效应”。
三、公共危机管理及其原则
公共危机的分级与责任主体
10
公共危机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 (1)预防为主,防救结合。 – (2)以人为本,生命第一。 – (3)依靠科学,快速反应。 – (4)社会动员,全民参与。 – (5)军民结合,平战结合。 – (6)安全效益与经济效益兼顾。 – (7)信息公开,引导舆论。
28
决策机制
公共危机管理决策机制的重心体现在对决策者 的能力和素质的要求上,作为一种机制,主要 在于选拔具有相应能力和素质的决策者,并为 危机决策行为提供相应的制度保障。
危机决策者应当具有特殊的素质:
– 其一,需要具有决断与创新能力。 – 其二,需要前瞻性的推断能力。 – 其三,灵活应变能力。
11
第二节 公共危机管理过程
一、公共危机的预防 二、公共危机管理中的准备 三、公共危机的响应 四、公共危机后的恢复
12
公共危机管理的过程包括四个阶段:
减缓或预防
准备
响应
恢复
13
一、公共危机的预防
所谓的“减缓”或“预防”,是指减少影响人类生命、财 产的自然或人为风险,包括实施建筑标准、推行灾害保险、 管理土地的使用、颁布安全法规等措施,减少公共危机发 生的可能性或限制公共危机的影响范围或程度。 预防是公 共危机管理的基石。
公共卫 社会安 生事件 全事件
公共危机基本特征
突发性和紧迫性; 不确定性; 危害的易扩散性。
按照发生原因、机理、过程、
8
分类
性质和危害对象不同
公共危机可以依据性质、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 等因素而被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在我国,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一般被分为四级,即Ⅰ级 (特别重大)、Ⅱ级(重大)、Ⅲ级(较大)和Ⅳ 级(一般)。社会安全事件是不分级的。这是因为 社会安全事件的演进呈现出非线性的特点,表现出 明显的“蝴蝶效应”。
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第三版)PPT (3)[20页]
![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第三版)PPT (3)[20页]](https://img.taocdn.com/s3/m/50d79213aa00b52acfc7cae9.png)
·危机管理团队在组织内属于常设机构,负责处理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其职责大致有制订危机管理计 划、实施危机管理计划、处理计划外的危机。危机管理团队在彻底研究组织所面临的风险之后开始制订危 机管理计划。为此,危机管理团队需要收集不同种类的危机资料,以及潜在危机预警和预防危机行动所需 的资料。当危机真正来临时,危机管理团队就将危机管理计划付诸实施。当计划赶不上变化时,危机管理 团队必须及时做调整,处理危机管理计划以外的紧急状况,视危机当时的状况临时决策。
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第三版) 6.1 公共危机预防体系 6.1.3 制订危机管理计划
(3)建立危机处理小组。
(2)设立危机管理目标。
(1)确定危机事件。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4)制订危机备选方案。 (5)拟订危机行动计划。
(6)制订危机沟通计划。
(7)建立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
公共部门危机管理(第三版) 6.1 公共危机预防体系
2
应根据不同对象的 特点,有针对性地 开展危机管理科普 教育培训。
5
4
6 应积极配合新闻
媒体,主动开展
科普宣教工作。
危机管理科普宣教,应以典型 案例为抓手,增强公众的公共 安全意识和法制意识。
应开展公共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农村、 进企业、进机关、进学校活动,加强 应急知识的科教普及,提高公众的预 防、自救和互救能力。
目前,对脆弱性的特质已有了比较一致的认识:脆弱性是在灾害发生前即存在的条件,在灾害发生 时涌现;脆弱性表现为包括抗灾能力和恢复能力在内的适应性;脆弱性也是在特定环境中的受灾敏感 性;脆弱性是决定灾难性质与强度的基本要素。
脆弱性本身所具有的复杂性、耦合性、时变性和不确定性,使其分析评估技术在空间和 时间分布上都存在许多困难,可以建立一个持续改进完善的脆弱性评估减控循环模型。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讲解课件

MPRR:减缓(Mitigation)、预防(Prevention)、 反应(Response)、 恢复(Recovery)
罗伯特·希斯:4R:减少(Reduction)、预备(Readiness)
反应(Readiness)、恢复(Recovery)
第9页,共42页。
斯蒂文·芬克“四阶段论”
(四)危机管理的阶段分析模型 (1)危机潜在期:公共关系工作是预防;
危机公共关系则是危机的一种处理手段,即将公 共关系手段运用于危机管理过程中。
第14页,共42页。
一、公共关系危机的定义
(五)公共关系危机的定义
2.公共关系危机的定义: 罗森塔尔认为:公共关系危机的本质是形象危机、 信誉危机。
其典型的表现形态是舆论危机:
即社会传媒和社会公众对组织的负面态度和负面意 见的 公开报道、流传和表达。
(三)按性质划分 按公共关系危机性质划分,可以分为产品危机、服务 危机、信任 (誉)危机、舆论(媒体关系)危机、形象 危机、品牌危机等。
第28页,共42页。
第二节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实务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实务属于概念性章节,
为下面极为重要的一节做铺垫,要把握好相 关原则方法,在案例分析题 中可能会用到相 关的原则去分析做答。
(4)危机恢复期:危机解决期,组织更需要保持警惕,及时总 结经验,进行有效的预警,防止危机的复发。
第10页,共42页。
一、公共关系危机的定义
(四)危机管理的阶段分析模型 米特罗夫危机管理五阶段:
(1)信号侦测——识别新的危机发生的警示信号并采取预防措施; (2)探测和预防——组织成员搜寻已知的危机风险因素并尽力
第31页,共42页。
二(、一公)共公关共系关危系机危管机理预的防操—作—程事序前管理 一是预防危机发生的而最好办法是平时注重组织的良好管理,塑
罗伯特·希斯:4R:减少(Reduction)、预备(Readiness)
反应(Readiness)、恢复(Recovery)
第9页,共42页。
斯蒂文·芬克“四阶段论”
(四)危机管理的阶段分析模型 (1)危机潜在期:公共关系工作是预防;
危机公共关系则是危机的一种处理手段,即将公 共关系手段运用于危机管理过程中。
第14页,共42页。
一、公共关系危机的定义
(五)公共关系危机的定义
2.公共关系危机的定义: 罗森塔尔认为:公共关系危机的本质是形象危机、 信誉危机。
其典型的表现形态是舆论危机:
即社会传媒和社会公众对组织的负面态度和负面意 见的 公开报道、流传和表达。
(三)按性质划分 按公共关系危机性质划分,可以分为产品危机、服务 危机、信任 (誉)危机、舆论(媒体关系)危机、形象 危机、品牌危机等。
第28页,共42页。
第二节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实务 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实务属于概念性章节,
为下面极为重要的一节做铺垫,要把握好相 关原则方法,在案例分析题 中可能会用到相 关的原则去分析做答。
(4)危机恢复期:危机解决期,组织更需要保持警惕,及时总 结经验,进行有效的预警,防止危机的复发。
第10页,共42页。
一、公共关系危机的定义
(四)危机管理的阶段分析模型 米特罗夫危机管理五阶段:
(1)信号侦测——识别新的危机发生的警示信号并采取预防措施; (2)探测和预防——组织成员搜寻已知的危机风险因素并尽力
第31页,共42页。
二(、一公)共公关共系关危系机危管机理预的防操—作—程事序前管理 一是预防危机发生的而最好办法是平时注重组织的良好管理,塑
突发公共事件与政府危机管理(PPT 32页)

公共危机管理 项目制教学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 长沙行政学院
三、把握危机管理的核心任务与基本原则 固然重要,但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社会的全 然无忧。危机管理的最佳途径是寓危机管理 于常态管理之中,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民主科学决策,从而减少甚至避免危机的发 生。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 长沙行政学院
衷心感谢各位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 长沙行政学院
建立并完善政府危机管理体系
一案三制(预案、法制、体制、机制)
寓危机管理于常态管理之中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 长沙行政学院
危机前阶段的重点(难点)
预防与准备
避免: 默默无闻避免危机得不到奖励 轰轰烈烈解决危机成为英雄
建立 正向的领导干部考核与激励机制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
危机中阶段长沙行政学院
□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阐述个人观点
□不要对记者说悄悄话
□不要被记者激怒和争论 □不要节外生枝
不能“失声” 假话不能说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 长沙行政学院
突发公共事件
应急处置六原则
1、快速反应 2、以人为本 3、权威介入 4、信息沟通
危机后阶段中共长沙市委党校 长沙行政学院
学习反思、亡羊补牢
□善后处理(安置、重建、恢复、补偿、心理 干预等);
(危机管理最严峻的阶段)
确立目标:坚持以人为本 快速反应:尽快实现对转折点的有效控制
三项工作重点 迅速决策、有效沟通、资源配置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 长沙行政学院
信息沟通是危机管理的核心
与上下级的沟通 与群众的沟通 与媒体的沟通等
媒体沟通舆论引导策略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 长沙行政学院
一、第一时间原则 (及时主动)
案例研讨
中共长沙市委党校 长沙行政学院
公共安全危机管理课件4

德尔菲法实例
预测今后5年内影响我国公众安全感的主要因 素。要求对列出的五种因素进行排序,找出 预防的重点。
A 暴力犯罪 B 群体性骚乱 C 事故灾难 D 食品卫生 E 自然灾害
德尔非法第一轮原因分析结果
位次 专家
1
2
3
4
5
01
A
B
C
D
E
02
B
E
C
A
D
03
A
C
D
E
B
04
C
D
A
B
E
05
D
C
B
E
A
06
第三节 风险评估与脆弱性分析
(Risk Assessment & Vulnerability Identification)
四、威胁评估
(一)辨识威胁的种类及主体 (二)收集威胁主体相关数据 (三)预测威胁主体的目的
第三节 风险评估与脆弱性分析
(Risk Assessment & Vulnerability Identification)
对风险威胁的感知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
第三节 风险评估与脆弱性分析
(Risk Assessment & Vulnerability Identification)
二、风险分类
(一)按损失承担者分类,风险可以分为个人风险、 家庭风险、企业风险、政府风险、社会风险等。 (二)按损失标的物来分,风险可以分为人身风险, 财产风险,环境风险等。 (三)按风险的来源分类,风险可以分为自然风险、 技术风险等。
五、脆弱性分析
Any weakness that can be exploited by an adversary to gain access to an asset.
公共危机管理课件(PPT 51张)

海耶士(Richard E.Hayes)认为,危机管理是指 一种适应性的管理与控制过程。
强调控制
第十四章 公共危机
14
危机管理的涵义
雷米(John Ramee)认为,危机管理是指组织 针对危机的发展阶段作不同的因应管理措施。
芬克(Steven Fink)认为,任何防止危机发生的措施, 皆为危机管理;任何为了消弭危机所产生的混乱与疑 虑,而使人更能主宰自己命运的手段或措施,皆可称 为危机管理。
强调管理措施和手段
第十四章 公共危机
15
公共危机管理
n公共危机管理是指以政府为主体的公
共部门运用公共权力、整合公共资源, 有效地预防、控制、处理和消弭公共 危机的一种动态的、全方位的管理过 程。
第十四章 公共危机
16
(四)公共危机管理研究的理论
组织形象修复理论
焦点事件理论
情境危机理论 社会燃烧理论
危机首先是决策危机:控制与失控之间
第十四章 公共危机 7
危机的涵义
荷兰莱登大学危机研究专家乌里尔-罗森 塔尔(Rosenthal)认为: 危机就是对一个社会系统的基本价值和行 为准则架构产生严重威胁,并且在时间压 力和不确定性极高的情况下,必须对其做 出关键决策的事件。
快速决策、风险决策
第十四章 公共危机 8
第十四章 公共危机
12
(三)公共危机管理
• 危机管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包括了危机 前的预警管理,危机中的应急处置,以及 危机后的善后处理,是全方位、全过程的 管理行为。危机管理的任务包括:处理事 故、控制事态、协调关系、重塑形象。
第十四章 公共危机 13
危机管理的涵义
格林(Green)认为危机管理的任务是尽可能控制事态, 在危机事件中把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在事态失 控后要争取重新控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