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黄河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归纳总结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中国最重要的河流之一。
它流经我国西北地区的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河南等省区,全长约5464千米,流域面积约75万平方千米。
黄河不仅是我国重要的水资源,还对中国的经济、农业和文化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下面就是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的归纳总结。
一、黄河的地理特征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全长仅次于长江。
它发源于青藏高原,源头位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核桃沟。
黄河的上游是高原区域,水势湍急,水量较少。
中游是黄土高原,这一段水流较为平缓。
下游是大平原地区,河势平缓,水量丰富。
黄河的主要支流有渭河、洮河、底格里河等。
同时,黄河还有两个重要的支流:汉江和滹沱河。
二、黄河的重要性1.水资源和农业:黄河是我国最大的灌溉面积,向沿岸的农田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黄河流域的农田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
2.经济发展:黄河流域拥有多个重要的工业城市,例如郑州、洛阳、石家庄等。
黄河的水力资源也得到了充分利用,建设了多个水电站。
3.历史和文化: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也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
沿黄河流域有众多的重要历史遗迹,例如兵马俑、龙门石窟等。
三、黄河的治理与问题黄河是我国自古以来进行过多次的治理和修筑工程。
其中最著名的是1950年代开始实施的黄河治理工程。
这一工程主要目的是解决黄河的泛滥问题,并保护流域的农田和城市。
通过修建堤坝、挖掘渠道等措施,成功地保护了沿岸区域,并稳定了黄河的水位。
然而,由于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的需求,黄河的水资源仍面临压力,同时水污染也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
四、黄河的灾害黄河的泛滥是一个严重的自然灾害问题。
由于黄河的河道高度较低,土壤的容水量较小,加之降雨量较大,使得黄河发生泛滥的次数较多。
黄河泛滥不仅会损坏农田和城市的建筑物,还会导致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因此,黄河治理工作至关重要,可以通过修建水利设施、改善防洪体系等途径来减少灾害。
五、黄河的环境保护为了保护黄河的环境,减少水污染和改善水质,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黄河课件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三节《河流》黄河课件教学内容:一、黄河的概况1. 地理位置:黄河位于中国北方,是中国的第二长河。
2. 发源地: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的巴颜喀拉山。
3. 流经地区:黄河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省份。
4. 全长和流域面积: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流域面积约为752,443平方公里。
二、黄河的流域特点1. 地形地貌:黄河流域地形复杂,包括高原、山脉、平原等地貌。
2. 气候特点:黄河流域气候多样,南北差异较大,总体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
3. 水文特征:黄河水量较大,但季节性波动明显,夏季洪水期水位较高,冬季则相对较低。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黄河的地理位置、发源地、流经地区、全长和流域面积等基本概况。
2. 学生能够理解黄河流域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水文特征。
3.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黄河流域的地图,培养观察和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黄河的基本概况和流域特点。
难点:黄河流域的地形地貌和水文特征。
教具与学具准备:1. 地图:黄河流域地图。
2. 课件:黄河的相关图片和图表。
3. 练习题:关于黄河的地理题目。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利用课件展示黄河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黄河的美丽景色。
2. 提问学生对黄河的了解,激发学生对黄河的兴趣。
二、黄河的概况:1. 通过课件介绍黄河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发源地、流经地区、全长和流域面积。
2. 引导学生观察黄河流域地图,指出黄河流经的重要省份。
三、黄河的流域特点:1. 通过课件介绍黄河流域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水文特征。
2. 结合地图和图片,解释黄河流域的地形地貌特点,如高原、山脉、平原等。
3. 分析黄河流域的气候特点,如温带大陆性气候的表现。
4. 讲解黄河的水文特征,如水量季节性波动的原因。
四、随堂练习:1. 给定一道关于黄河地理位置的练习题,要求学生回答。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解答和讲解。
《地理八年级上黄河》课件

三、黄河文化
黄河文化的概念解析
黄河文化是指在黄河流域地区 产民俗风情等方面的 文化现象。
黄河文化的人文景观
黄河流域拥有众多的人文景观, 如壶口瀑布、古代运河和河岸、 传统村落等,这些景观体现了 中国古代文明和人们与河流的 关系。
黄河文化与中国文化 的渊源
黄河的流域范围
黄河的流域范围广阔,总面积约为7.5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流的流域,在西部山地 到东部平原的过程中形成了多样的地形地貌。
黄河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
黄河流域地形地貌多种多样,包括高山、山地、平原、丘陵等,其特征对于黄河的水文特征 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影响。
二、黄河的水文特征
1
黄河的水文特征介绍
黄河是中国最长的河流之一,总长约5464千米,流量大且不稳定,以黄河上游 的山洪和中国东部地区的降雨为主要水源。
2
黄河的水变化
黄河的水位和水量在不同季节和年份会发生显著变化,从低水位到高水位的变化 会对周围的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不同的影响。
3
黄河的洪水灾害
黄河的洪水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具有破坏性和影响力,需要采取 适当措施来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
黄河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与中国其他地区的文 化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共同塑 造了中国的历史、价值观和传 统。
四、黄河保护
1 黄河的生态系统问题
黄河面临着许多生态系统问题,如水污染、水资源短缺和湿地退化等,需要采取措施保 护黄河的生态平衡。
2 黄河保护的重要性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对于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保护黄河不仅关乎 中国,也是全球生态系统保护的一部分。
3 黄河保护的现状和发展展望
目前,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黄河,但仍面临许多挑战。未 来,需要继续努力以促进黄河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人教版初二上册地理-黄河-课件

全长:5464千米。 流经 九省区 四大的形区 源头-----------河口---------孟津----------入海口
上 游 中 游 下 游
二、黄河的奉献
1、哺育了古老的华夏文明,被誉为“母亲河”
● ●
2、塑造了平原 奉献了丰富的灌溉水源
● ●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3、制造了丰富的水能资源
● ●
龙羊峡、李家峡、刘家峡、青铜峡
4、创造了美景
● ●
晋陕峡谷
壶口瀑布
河套平原
宁夏 平原
塞上江
小浪底
三门峡
龙羊峡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
黄河干流上水电站景观图
制造“ 峡谷” 风 光
龙羊峡
刘家峡
青铜峡
黄河晋 陕大峡 谷的乾 坤弯。 它把峡 谷的弯 曲美展 现的淋 漓尽致。
:
我知道了 …… 我明白了……
我想说……
课后探究
若你是当今大禹,你对 黄河有什么治理方法?
11.5亿吨
退耕还林还草,再造秀美山川
开封北郊柳园口的“悬河”景观
“悬河” 的危害? 如何解 决?
扰沙船只在河南范县黄河上进行人工扰沙清淤作业
小浪底水利工程的任务:
调水调沙、减淤、防洪、供水、发电灌溉。
2009年3月18日,空军轰炸机在黄河内蒙古达 拉特旗河段炸冰凌。
请你说一说
关于黄河
做黄河的医生
三、黄河的问题及治理
上游? 荒漠化严重 中游? 洪水威胁
“地上悬河” 下游?
严重的水土流失 断流
凌汛
——还草还林
黄土高原上的黄河
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37.7千克/立方米)
黄河到陕县 已携带多少 亿吨泥沙?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是我们的母亲河。
八年级地理关于黄河的知识点有哪些呢?下面是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地理黄河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一)1、黄河,像一头脊背穹起,昂首欲跃的雄狮,从青藏高原越过青、甘两省的崇山峻岭;横跨宁夏、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奔腾于晋、陕之间的高山深谷之中;2、破龙门而出,在西岳华山脚下调头东去,横穿华北平原,急奔渤海之滨。
3、它流经9个省、区,汇集了40多条主要支流和1000多条溪川,行程5464公里,流域面积达75万多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二大河。
4、全流域年平均降水400毫米左右,而黄河平均年径流总量仅574亿立方米,在中国河流中居第八位。
5、流域内,连同下游豫、鲁沿河地区共有2亿多亩耕地,1亿左右人口。
黄河水利资源丰富,流域内地下矿藏众多,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在这里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
6、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维系炎黄子孙的血脉.是中华民族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感的象征。
八年级地理黄河知识点(二)1、上游在兰州的黄河第一桥内蒙古托克托县河口镇以上的黄河河段为黄河上游。
上游河段全长3472千米,流域面积38.6万平方千米,流域面积占全黄河总量的51.3%。
2、上游河段总落差3496米,平均比降为10河段汇入的较大支流(流域面积1000平方千米以上)43条,径流量占全河的54%;上游河段年来沙量只占全河年来沙量的8%,水多沙少,是黄河的清水来源。
3、上游河道受卿山、西倾山、青海南山的控制而呈S形弯曲。
黄河上游根据河道特性的不同,又可分为河源段、峡谷段和冲积平原三部分。
4、从青海卡日曲至青海贵德龙羊峡以上部分为河源段。
河源段从卡日曲始,经星宿海、扎陵湖、鄂陵湖到玛多,绕过阿尼玛卿山和西倾山,穿过龙羊峡到达青海贵德。
该段河流大部分流经于三四千米的高原上,河流曲折迂回,两岸多为湖泊、沼泽、草滩,水质较清,水流稳定,产水量大。
八年级上册地理 黄河

水位变化与降雨、上游来水、水库调节等因素有关。在雨季 和上游来水期,水位上升;在旱季和下游来水期,水位下降 。
黄河的含沙量和泥沙来源
含沙量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每年携带大量泥沙进入下游地区。
泥沙来源
黄河的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特别是上游的黄南、黄北地区。这些地区的黄 土质地疏松,易受侵蚀,形成大量泥沙。
长度
黄河全长约5464公里,是中国第 二长的河流。
流量
黄河的流量较小,年平均流量约为 257亿立方米。
流域面积
黄河的流域面积约为74.4万平方公 里。
02
黄河的水文特征
黄河的水量和水位变化
水量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水量较大,但年际和季节变化较大 。在雨季和上游来水期,水量充沛,而在旱季和下游来水期 ,水量减少。
。
生态退化
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 导致黄河流域的生态系统退化严
重。
可持续发展
气候变化和生态退化对黄河流域 的可持续发展构成威胁,需要采
取有效措施应对。
THANKS
感谢观看
黄河流域的土地荒漠化问题
植被破坏
过度开垦、采矿和放牧导 致黄河流域的植被遭受破 坏,土地荒漠化严重。
土壤侵蚀
荒漠化土地的土壤侵蚀加 剧,肥力下降,农业生产 受到严重影响。
生态恶化
土地荒漠化导致黄河流域 的生态系统恶化,生物多 样性减少。
黄河流域的气候变化和生态退化问题
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导致黄河流域的气 候异常,干旱、洪涝等灾害频发
黄河是黄河流域的主要水源,为沿岸 的农田提供了灌溉水源,保障了农业 生产和粮食安全。
发电
黄河的干支流水能资源丰富,通过建 设水电站,如小浪底、三门峡等,为 周边地区提供电力能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PPT_黄河

•
2.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生活实际,去 真切地 感悟这 种人间 真情, 并让学 生体会 爱的伟 大,从 而也能 奉献爱 心。
•
3.该组散文诗短小精巧,富含诗意哲 理,把 纷繁的 事物经 过高度 浓缩, 使之呈 现出简 洁美, 给人以 启迪, 令人从 中品味 出诗意 。
•
4.诗人柯蓝没有用长者身份灌输自己 的想法 ,而是 以孩子 的口吻 ,从孩 子的视 角去观 察生活 ,认识 生活, 想象生 活,感 怀生活 ,拉近 了沟通 的距离 ,增强 了亲切 感。
成经 为黄 世土 界高 上原 含, 沙泥 量沙
下游地上河
地上河示意图
凌汛
洪水泛滥
地上河
断流
污染
黄河的现代 “流行病”
• 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 治理黄河
•
1.本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位老人收养弃 婴的感 人故事 。本课 的教学 旨在引 导学生 关注自 己的生 活实际 ,去真 切地感 悟这种 人间真 情,并 让学生 体会爱 的伟大 ,从而 也能奉 献爱心 。
•
5.全篇笔锋自然流畅,语言亲切活泼 ,抒情 色彩极 为浓重 ,容易 打动读 者感染 读者, 读后能 给人以 启迪与 思考。
•
6.童 年 生 活 , 是无 忧无虑 ,天真 烂漫的 时光, 对它的 描摹更 能激起 学生的 共鸣, 相似年 纪发生 的事情 也会更 具说服 力,更 能使学 生体会 作者丰 富的情 感,能 引导学 生健康 的成长 。
中国的河流——
黄河的干流水系图
黄河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
华北平原
泾渭分明
比喻界限清楚和是 非分明
概
况
篇
黄河为什么不能称为第二大河
我 国
河 长度 流域面积 流量(亿 名 (千米) (万平方千 立方米)
八年级地理总结黄河知识点

八年级地理总结黄河知识点黄河,中国第二长河,全长5464公里,发源于青藏高原,流经中国九个省区,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
黄河对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在八年级地理学习中,黄河也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黄河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便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黄河的发源地和流经地黄河发源于青海省的巍山,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河南、山东和河北九个省区。
从发源地的巍山到黄河入海口的东营,全长5464公里。
黄河流域面积达75万平方公里,其覆盖的地区包括了中国的北方平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
二、黄河的地质特征1. 黄河是中国北方最大的河流,是长江之后中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第六长河。
2. 黄河的水质较为混浊,呈黄色,因此得名“黄河”。
3. 黄河流域靠近青藏高原,河床比较高,蚕食作用严重,河流年年淤积,形成了黄河泥沙平原。
4. 黄河泥沙矿化程度很高,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农业土地,赋予了黄河流域得天独厚的农业条件。
三、黄河的地理特征1.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之一,对中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
2. 黄河下游地区是中国的粮食和棉花主产区,对中国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3. 黄河流域的黄土地区容易出现水土流失和其他环境问题,如沙漠化和水资源短缺等。
四、黄河的历史渊源1. 远古时期,黄河流域是中国一段重要的文化区域,这里诞生了许多重要的文化,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和夏文化等。
2. 在中国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中,黄河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例如,夏朝的建立、西周的灭亡、商朝的崛起以及秦朝的统一等。
3. 由于黄河的泥沙丰富,是中国最重要的农业区域之一。
因此,中国的许多古代农业文明都诞生于黄河流域,如殷墟和夏商周文明等。
五、保护黄河的现状和问题黄河是中国十大河流之一,也是世界著名的河流之一。
但随着中国的社会经济的发展,黄河所面临的保护挑战也越来越多。
随着黄河流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推进,黄河所面临的水资源短缺等问题也逐渐严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上册地理《黄河》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学生通过学习上一节长江,对学习河流的方法有一定的了解,本节教材主要从中国第二长河,“母亲河”的奉献中国的忧患,根治黄河四方面概况了黄河的整体地势特征本节的教学对学生今后学习我国的水资源,水能源,生态环境的保护西部大开发等知识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由于具备了学习地理的一般方法,具有了一定的读图和析图的能力,同时学生学过《长江》一课,对河流的学习方法有了了解,为学习本课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但学生对于本课提及的地上河的成因的分析及产生的危害和治理的分析,还不够具体和深入,需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进一步探究完成。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读图说出黄河的发源地、流经省区、注入的海洋、长度和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并了解黄河的开发利用状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读图用图能力,学会用地图等资料,说明黄河的基本概况;能解释黄河各河段产生灾害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基本方案,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整理分析地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黄河治理的案例,帮助学生初步形成因地制宜、兴利除弊的观念;逐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人地协调观念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不断增强民族自豪感和社会责任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分析黄河的水文特征,了解黄河当前所面临的问题,探究黄河开发和治理的方案。
难点:运用有关资料和已有知识储备,探究黄河成为地上河的成因和黄河的治理措施。
分析:从了解黄河下游“地上河”的成因过程中可体现出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地关系的不协调,从而可引出治黄的根本措施,所以“地上河”的成因是本节的重点。
黄河的水资源和水能资源都很丰富,如果利用好这些资源将有利于加快西北内陆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合理利用也将产生一系列问题,所以黄河的开发是本节的另一个重点。
现实中,因为人为破坏生态环境等原因使黄河中游水土流失严重,下游形成“地上河”且近年出现断流现象,这是人地关系不和谐的后果,也影响了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所以黄河的治理是本节的重点,也是难点。
五、教学方法学法:(1)自主探究这是教学的准备阶段,我设计学案了提前发下去,为学生预习和自主学习提供了帮助。
(2)合作交流我采用组内交流、组际交流、同桌交流等多种教学组织形式,给每一个学生以机会。
教法:(1)目标重现:重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把握,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分析评价能力。
(2)自主学习,通过小组内展示预习学案,检测预习效果(3)合作探究,通过做综合题来联系所学的知识,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精讲点拨,对于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疑问、重难点、易错的、易混的、易漏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探究。
(5)巩固检测,针对学生对本节课的检测查漏补缺,提高学习效率。
六、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观看黄河录像导出本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3分钟)[引入]用课件播放黄河景观视频,激昂的音乐伴着滚滚黄河水展现在学生眼前。
[教师过渡]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在古代就有许多文人墨客歌颂过它。
请同学们展示搜集的有关黄河的诗。
[学生展示]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等等。
[师过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河。
(二)(10分钟)[课件出示]黄河探险[教师]先请同学们完成学案上的题:读图思考。
[课件展示]黄河流域图“动态移入”法首先画好黄河“几”字形状作为文本。
[师]“黄河的干流像什么形状?”[生]像个巨大的“几”字。
[师]鼠标点击动态移入地图上黄河的原位契合并重复几次。
[学生自主学习]请学生读“黄河流域水系略图”,并在小组内总结以下几个问题。
1.找出黄河的发源地和入海口:巴颜喀拉山脉和渤海;2.读课本及地图,明确黄河干流的长度和形状:5500多千米;3.找出黄河干流流经的省区: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共九个省区;[课件出示中国地形图]4.看看黄河流经了哪些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5.在图上明确黄河上、中、下游的分界点:内蒙古自治区河口镇和河南旧孟津;6.找到黄河的主要支流:汾河和渭河,并请学生注意,这两条支流分别位于黄河的哪一个河段。
[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由各小组充分讨论后,派代表上台交流。
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黄河的简图,并根据自己画的图进行讲解。
[学生活动]自探空间:为什么说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而不是第二大河?学生讨论、回答]黄河仅仅是长度居全国第二位,而年入海水量却远远少于长江、珠江。
[师]黄河源于雪域高原,曲折东流,注入渤海湾,那么,它有哪些主要特征?(三)[课件出示] 黄河的水文特征(10分)[师]请学生自学课本49-50页的阅读来找出正确答案。
[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总结出上游的水文特征—水能资源丰富。
[师活动]学生总结的同时在黄河水系图出现黄河上游发源地的录像。
[师过渡]要求学生读“中国地形图”,假如你是一个水电站建设专家,你应该把水电站建在黄河的哪些河段,才能充分发挥黄河的水能资源?[学生活动:各抒己见]各小组讨论,派代表上台交流,得出问题的答案:“在从龙羊峡到青铜峡这一河段,因为它位于第一、第二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教师活动]出示“黄河流域水系图”,让学生从地图上找出黄河的主要水电站,印证学生的结论。
最后课件展示有关黄河水电站建设的图片。
[课件出示]2.中游的水文特点[提问]俗话说“跳进黄河也洗不清”,结合黄河流经的地形区,想一想为什么会这样?[师生互动](1)提出问题:黄河中游段流经什么地形单元?(学生思考讨论)(2)鼠标移至黄河中游段点击,出现黄土高原的景观图,沟壑纵横,支离破碎,一片疏松的黄土景象印入学生眼帘。
(3)点击鼠标播放黄河中游段水文特征、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视。
学生可以看到滚滚黄河水把大量泥沙冲入河中,并配以片中解说。
(4)再提出问题:黄河中游段水文特征又是如何?为什么会这样?(学生思考讨论)[学生讨论、回答]黄土覆盖且疏松、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缺乏植物保护是导致黄河中游含沙量特大的主要原因。
[补充]黄河每年输入下游的泥沙达16亿吨。
如果把这些泥沙筑成高宽各一米的长堤,其长度是地球与月球距离的3倍,可绕赤道27圈。
黄河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约4000万吨,相当于全国每公顷耕地被冲走375千克肥料。
所以,一位外国朋友惊讶地说:黄河流走的不是泥沙,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不是微血管出血,而是主动脉破裂。
[转折提问]黄河中游大量的泥沙流到哪里去了?请看黄河下游的水文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形成“地上河”的原因。
[师生互动]让学生观察黄河流域图,并提出问题:下游流域面积宽窄如何,有无支流?①学生思考讨论,得出流域面积窄、少支流,再进一步提出问题:其原因是什么?②学生看动画演示“地上河”形成过程,并仔细听解说。
③要求学生说明下游“地上河”的形成与中游的水土流失有什么关系?[学生讨论]得出分析结论:黄河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带来了大量泥沙,,下游流经华北平原,河床宽坦,水流缓慢,泥沙淤积,使河床平均高出两岸地面4-5米,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四)[多媒体动画]地上河的形成过程。
[课件出示]3.地上河[提问]这样的“悬河”有什么危害?[学生讨论回答]会引起洪水灾害。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15分钟)1.[课件出示]学以致用20XX年是我省历史上少见的多雨年份,全省平均降雨920毫米,较历年同期偏多38%,为1916年以来同期第二位。
大量的降雨给我省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
据统计,全省有101个县(市、区)、1004个乡镇受灾,受灾人口2086万人,受淹城市3个,倒塌房屋13.52万间,,直接经济损失127.86亿元。
最为严重的是,由于受“华西秋雨”的影响,9月中旬河南兰考县蔡集生产堤决口,导致我省东明县南滩2个乡镇、135个村、9.68万人被水围困,23289间房屋损坏倒塌。
东明段黄河大堤经历了一个多月高水位浸泡,多处发生严重险情,全省抗洪形势一度十分严峻。
试分析黄河发洪水的原因?[学生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略)[教师归纳]1.黄河下游为地上河。
2.夏季风的进退规律反常,流域内普降暴雨。
[学生小组合作探究]2.[过渡]我们分析了黄河带来的忧患以及形成的原因,那么假如你就是水利部长,你怎样治理黄河?(学生回答)一方面在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控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
另一方面,在下游修筑堤坝,加固黄河大堤。
[教师归纳]1.中上游大力开展水土保持(造林种草、打坝淤地,修筑梯田);2.下游修筑堤坝,加固大堤;3.修筑防洪工程治沙、防洪并举。
[学生阅读]课本51页黄河小浪底工程。
[师总结]小浪底水利工程是黄河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他在防洪和治沙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黄河下游的洪涝灾害由60年一遇减少到千年一遇。
[师转折]黄河除了洪水灾害外,还存在哪些问题?(凌汛、断流等)[小组合作探究]3.[课件出示]以下学习提纲(1)什么是黄河凌汛?它有哪些危害?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消除凌汛的危害?(2)黄河为什么会断流?如何解决黄河断流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从地形、气候、人文等方面考虑来分析问题。
[学生讨论回答分析](略)达标检测检测:出示达标题(五)(5分钟)[师]谈谈你这节课的收获[学生]回答(略)(六)(2分钟)(教师出示课件)请同学们对照本节课的总结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