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处方的产生和发展概况研究现状与应用背景

合集下载

运动处方 (1)

运动处方 (1)

运动处方
2.美国运动处方 美国军医库珀(Kenneth H.Cooper)用了4年时间进行健
身于健康关系的研究,于1968年出版了《有氧代谢运动》(后 被译成25种文字,发行了1200万余册,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 用):他创造了耐力锻炼健身方法“12分钟跑步测试法”。
运动处方
3.德国运动处方 德国的Hollmann研究所,从1954年起,对运动处方的理论
和实践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成果显著。制定出健康人、中老 年人、运动员、心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肥胖病等的运动处 方。
(三)运动处方的分类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
健身运动处方 竞技运动处方 康复运动处方
二、运动处方的基本要素
运动处方
基本要素
运动目的 运动项目 运动强度 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带 运动频率 注意事项
运动处方
12分钟跑测验的方法 ① 最好用400米的田径跑道,每隔20米或50米用标志表示。 ② 测验前应做充分的准备活动。 ③ 测验中出现不适或异常症状,应减慢速度或停止运动。 ④ 完成12分钟跑后,应在进行放松整理活动,不要即刻 停止运动。 ⑤ 记录受试者在12分钟内所跑的距离。
12分钟跑测验的评定标准
(一)运动目的 1.促进生长发育,提高身体素质。 2.增强体质,提高体适能,延缓衰老。 3.防治某些疾病,保持健康。 4.丰富生活,调节心理,提高生活质量。 5.掌握运动技能和方法,提高竞技水平。
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
(二)运动类型 1、耐力性项目(有氧运动项目)
此类运动项目能有效增强或改善心血管系统和代谢功 能,提高体能,预防冠心病、肥胖症和动脉硬化等病症。 锻炼的项目有快走(步行)、慢跑、骑自行车、游泳、爬 山、跳绳、划船、登楼梯、滑冰和滑雪等。

淡谈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处方的未来发展趋势

淡谈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处方的未来发展趋势

淡谈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处方的未来发展趋势一、前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运动处方作为一种有效的健康管理方式备受关注。

而在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处方也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本文将从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处方的概念、发展历程、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处方的概念体医融合是指将传统医学和现代科技手段有机结合,形成一种新型的医疗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运动处方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可以帮助人们预防和治疗多种慢性病和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运动处方是指通过对个体身体状况、生理功能以及心理状态等进行评估,制定出适合个体特点的运动计划,并通过监测和调整来达到预期效果的一种健身方式。

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改善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还可以改善心理状态、减轻压力等。

三、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处方的发展历程运动处方作为一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其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

当时,美国医生William G. Anderson首次提出了“运动处方”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

此后,运动处方被广泛应用于肥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预防和治疗中。

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和科技手段的不断更新,运动处方也得到了进一步发展。

目前,许多国家都已经将运动处方纳入到公共卫生管理中,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和标准。

四、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处方的现状在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处方已经成为一种非常重要的健康管理方式。

目前,许多医院和健身机构都已经开设了专门的运动处方服务,并且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使用这种服务。

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比如,在制定运动处方时,往往只考虑了身体状况,而忽略了个体心理状态的差异;另外,在监测和调整运动计划时,缺乏科学的手段和方法。

五、体医融合背景下运动处方的未来发展趋势在未来,随着科技手段的不断更新和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运动处方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未来发展趋势:1. 运动处方将会更加个性化。

(医学课件)运动处方

(医学课件)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xx年xx月xx日contents •运动处方的概述•运动处方的制定•运动处方的实施•运动处方的应用•运动处方的未来发展目录01运动处方的概述运动处方是指基于医学和运动科学,针对个体的健康状况、运动目的和风险承受能力,制定的个性化运动方案。

定义运动处方是一种科学、系统的运动管理方式,通过评估、制定、实施和调整方案,以促进个体身体健康、预防和治疗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概念定义与概念发展历程自20世纪50年代起,运动处方逐渐受到全球关注,各国纷纷开展相关研究,推动运动处方的应用和发展。

起源运动处方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医学界开始关注体力活动与健康的关系。

现状与趋势现代运动处方已经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如临床医学、康复医学、体育健身等。

未来,运动处方将更加注重个体化、综合化和精细化。

运动处方的历史与发展运动处方的作用与意义•作用•改善身体健康状况:科学合理的运动可以增强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柔韧性,预防和治疗慢性疾病。

•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运动可以帮助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增强自信和自尊,提高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交流与参与:运动可以作为一种社交活动,促进人际交流,增进社会和谐。

•意义•转变健康观念:强调个体化、综合性的健康管理方式,将运动作为健康生活的一部分。

•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通过运动处方降低医疗成本,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推动体育产业发展:运动处方可以促进体育健身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社会经济效益。

02运动处方的制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运动史和身体功能等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处方,以满足患者的具体需求。

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个体化原则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应逐步增加,以使身体逐渐适应和增强。

渐进性原则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应根据个体差异进行适当调整,以不引起过度疲劳为宜。

适量性原则运动处方的制定流程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职业、健康状况、运动史和身体功能等,以便制定合适的运动处方。

国内外运动处方研究现状

国内外运动处方研究现状

国内外运动处方研究现状运动处方是指在医学专业和运动科学领域,根据个体身体状况和需求,制定一系列合理的运动计划和推荐来改善身体健康和促进康复的活动。

运动处方的研究旨在探索不同人群、不同运动方法和不同运动强度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国内外运动处方研究的现状。

国内研究方面,运动处方的研究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

一些大型的运动处方干预研究项目得到了国家级和省级的资助,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例如,中国科学院体育科学与健康中心开展了一项名为“运动处方与中老年慢性病关系研究”的项目,研究了不同人群中常见慢性病与运动处方的关系,并提出了相应的康复方案。

另外,在运动处方的研究中,新兴技术的应用也得到了关注和探索。

例如,北京体育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结合大数据分析技术,对长期进行有氧运动处方的人群进行了跟踪和数据分析,为个性化的运动处方制定提供了科学依据。

国外研究方面,发达国家在运动处方领域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完善。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健康人群运动处方”计划,对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进行了系统研究。

该计划主要包括为儿童、青少年、成年人和老年人制定适宜的运动处方,并强调了运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

此外,国外还有一些权威的学术研究机构,如美国心脏协会和美国运动医学学会,定期发布针对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指南。

这些指南基于对大量临床研究的综合分析,为医生、康复师和健身教练等提供了科学和可行的运动处方建议。

综上所述,运动处方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促进人们采取更加科学、合理的运动方式,从而改善身体健康和促进康复。

国内外在运动处方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如缺乏大样本、长期跟踪的研究数据和个体化运动处方的制定。

未来的研究需要进一步深入,以更好地推动运动处方的发展和应用。

运动医学PPT课件 第七章 运动处方

运动医学PPT课件 第七章  运动处方
1.步行 是最常用的训练方式,容易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 运动损伤小;但训练过程相对比较单调和枯燥。体弱者或心肺功 能减退者缓慢步行可收到良好的效果。快速行走可达到相当高的 训练强度。
第二节 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
2.健身跑(慢跑) 是当今世界上最流行的有氧代谢运动方 法,运动强度大,训练耗时短,健身效果明显,且简便易行,不 受器材条件的限制。但对下肢关节及相关的肌肉和韧带的负荷明 显增大,不适于患有骨关节疾病的老年人。
第一节 运动处方概述
l9世纪瑞典的Peter. H. Ling使运动处方治疗系统化,在采用抗阻 练习以发展肌力中,对运动负荷、重复次数等进行定量。1854年, William 建议心脏病患者做有控制的体操与步行训练,以促进心脏 功能的恢复。
现代意义的运动处方始于20世纪50年代。20世纪60年代末到70 年代初,美国军医肯尼斯·库珀(Kenneth Cooper)提出了著名的 耐力测试法——12分钟跑,并且出版了《有氧代谢运动》这一极具 影响力的著作。库珀首先提出了有氧运动这一重要概念,被尊称为 “有氧运动之父”。
第一节 运动处方概述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引入西方运动处方的概念和理论,许多 学者结合我国国民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开展了大量的基础和应 用研究,特别是近十余年来,在运动处方的普及和推广方面取得了 长足的进步。如今,运动处方已被广泛应用于群众健身运动和多种 慢性疾病的防治领域。但与国外相比,在运动处方的基础性研究以 及开发与应用方面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第二节 运动处方的主要内容
(二)主观用力感觉法 主观用力感觉(ratings of perceived exertion, RPE)的概念首 先由瑞典生理学家Borg提出,并且制订了RPE分级标准。RPE是用主 观感觉来反映运动强度的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是监测个体对运动 负荷耐受能力的一个可靠指标。不同强度时的RPE分值乘以10,大 约相当于当时的心率值。RPE等级表(category RPE scale)分为6~ 20级,共15个级别,见下表。

国内外运动处方研究现状

国内外运动处方研究现状

国内外运动处方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国外对运动处方的研究起步较早,而且涉及面广,运动处方将疾病与运动相结合,为学生、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患者制定详细的运动处方,使公众得到科学的治疗和锻炼。

最早的运动处方是20世纪50年代由德国的肖立赫及英国里兹大学的R. E.摩根和G. T.亚当逊等建立的巡回运动法,以极限体力的50%或70%为运动强度,要求运动员在每个运动姿势按一定顺序连续重复运动,不同的运动需要不同的运动负荷。

德国霍尔曼研究所从1954年开始对运动处方进行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制定了适合高血压、肥胖、糖尿病的健身康复运动处方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首次使用了运动处方一词。

在不久的将来,运动处方将成为体育科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

为了探索一种能使学生充分发挥潜能,开发各种能力并取得实际成果的教育模式,美国和日本率先将医学、运动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领域的知识,引入体育教育教学,打破了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

美国医学科学家Kenneth H. Coope 研究了身体健康与健身之间的关系,1986年,出版了如《有氧运动》《有氧代谢运动》《有氧运动得分制》《12分钟体能测验》等书籍,进一步推动了有关运动处方的研究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美国政府于1990年开始实施国家健康计划——《健康公民2000年》,并将运动处方作为提高公民体质的有效方式,进行推广。

以猪饲道夫为首的日本运动生理学家,提出开发运动处方,促进了健身运动处方在日本的推广,带动了大众体育的广泛发展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1965年,由铃木慎次郎领导的运动处方委员会成立。

20世纪70年代,出版了《日本健康运动处方》《运动处方》促进了运动处方在日本体育教学领域的普及与发展,后来,伊藤郎等出版了《从运动生化到运动处方》、《从生理学基础到运动训练、运动处方》等书籍,对运动处方的研究和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对日本执行运动处方和大众健身运动起到了很大的影响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体育理论课】_-2016、2运动处方概述

【体育理论课】_-2016、2运动处方概述

运动处方概述一、运动处方的发展史、现状和概念(一)运动处方的发展史和现状1954年,美国生理学家卡波维奇(KARPOVISH)首次提出“运动处方”的概念。

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正式采用“运动处方”这一术语,并得到了国际上认可。

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引入运动处方的概念和理论,并在体育院校给体育保健专业的学生开设了此门课程,进入21世纪,国内外均有很大的进展,由应用于康复领域,发展到预防和健身领域。

与国外运动处方研究相比,我国尚缺乏大样本、大规模、多指标、长时间追踪、多学科之间的协作研究。

(二)运动处方概念运动处方概念为:由康复医师、康复治疗师(士)以及体育教师、社会体育健身指导员、私人健身教练等,根据患者或体育健身者的年龄、性别、一般医学检查、康复医学检查、运动实验、身体素质/体适能测试结果,按其年龄、性别、健康状况、身体素质,以及心血管、运动器官的功能状况,结合主客观条件,用处方的形式制订对患者或体育健身者适合的运动内容、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达到科学地、有计划地进行康复治疗或预防健身的目的。

简单地说:运动处方是根据个体的健康、体力状况及心血管功能状态,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和运动量,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

二、运动处方的目的(一)指导人们有目的、有计划进行科学锻炼。

运动处方要求体育锻炼遵循科学、安全、有效、个性化,针对运动个体制定运动项目、强度、时间和频度。

(二)促进体质健康和疾病康复可以指导锻炼,使肌肉力量、耐力、爆发力、身体的灵敏性、技巧性、平衡性、柔韧性等素质和运动能力加强;把运动当作康复疗法的一种手段,严格地按处方进行,可以大大提高运动中的安全感,尽可能少地出现意外危险。

三、运动处方的分类(一)根据处方的应用目的可分为四类:1、健身运动处方;2、治疗性运动处方;3、康复性运动处方;4、竞技训练运动处方。

(二)根据运动处方作用于人体组织系统可分为五类:1、力量运动处方;2、心肺功能运动处方;3、速度运动处方;4、灵敏协调性运动处方;5、柔韧性运动处方。

运动处方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应用研究

运动处方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应用研究

运动处方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大学生群体中,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

随着社会发展和经济条件的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水平逐渐提升,但同时也伴随着长时间的学习和工作压力,导致身体健康状况出现问题。

据统计,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着较高的肥胖率和运动不足问题,这些不良生活习惯已成为威胁大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运动处方的应用进行研究,旨在探讨运动处方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作用及影响因素,为大学生身体健康提供科学的指导和参考。

希望通过本研究可以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更为有效的指导,促进大学生群体的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运动处方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及价值。

具体目的包括:1. 探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了解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和需求,为设计合理的运动处方提供依据。

2. 研究运动处方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的作用机制,分析其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和学业表现的影响。

3. 探讨运动处方设计的原则和方法,从科学性、个性化和可行性等方面进行考量,为制定有效的运动处方提供指导。

4. 评估运动处方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实施效果,探讨其在提升大学生整体健康水平和促进学习工作的效果。

通过以上目的的研究,旨在为完善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指导方案,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习能力。

1.3 研究意义大学生是一个重要的群体,他们正处于身心发育和成长的关键阶段。

课外体育锻炼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很多大学生由于学业压力和社交活动等原因,缺乏正确的运动指导和计划,导致体育锻炼效果不佳,甚至出现运动损伤和健康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运动处方在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中的应用效果,为大学生提供科学合理的运动指导,提高他们的运动质量和生活质量。

通过深入研究运动处方的设计原则和方法,评估其在大学生体育锻炼中的实施效果,并分析影响因素,为今后的运动处方设计和实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处方的产生和发展概况,在1953 年, 西德的黑廷格和缪拉等发表了不同强度、不同持续时间和频率运动对人体产生不同影响的论文, 引起了世界各国在体育过程中应用运动处方的广泛关注。

随后, 德国的肖立赫以及英国里兹大学的R. E. 摩根和G. T. 亚当逊等, 创造了一种巡回锻炼法——是最初的运动处方模式。

巡回锻炼中, 以极限体能的50%或70%为运动强度, 要求锻炼者按一定顺序绕设立的各个锻炼站连续重复地进行锻炼, 并要求不同的运动项目锻炼的负荷不同。

该方法既可发展速度, 又可发展耐力和力量, 全面锻炼身体。

综合运用重复锻炼、间歇锻炼等方法。

这些都与后来研究的运动处方原则相符合, 所以巡回锻炼法本身就是按运动处方原则制定的一种健身运动处方。

摩根和亚当逊在研制巡回锻炼法中, 还提出超量负荷的具体办法, 即巡回锻炼一段时间后再测定极限体能, 然后继续按极限负荷的50%原则确定锻炼负荷。

这是首次提出人体运动产生适应性反应后,怎样调整运动量和负荷量的问题,是对运动处方研究取得的突破性的重大进展。

德国阿肯是世界性跑步热的积极倡导者, 他于1947 年倡导“长距离慢跑” , 即健身跑。

1967年创立了国际老年长跑协会。

他对耐力运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提出利用医疗步行、健身跑防治心脏病和癌症的运动处方。

德国霍尔曼(Ho llm ann)研究所自1954 年对运动处方的理论和应用进行研究, 制定出健身运动处方以及心肌梗塞、高血压病、肥胖症、糖尿病的康复运动处方。

Ho llm ann 教授明确指出, 在几年之内, 至少在不久的将来,“为人脑制定运动处方”将是体育运动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

60 年代中期, 劳伦斯和他的同事们应美国太空署的要求, 为宇航员制定运动处方。

他们根据体质变化不断调整运动量。

自1965 年起对宇航员实行了一套全新的锻炼方案——运动处方。

8 年之后, 有3 位宇航员历时28 天太空飞行健康归来。

这是运动处方在航天生理学的应用中取得的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成果。

美国医学家Kenneth H. Cooper 对健身与健康关系进行研究, 于1986 年发表了《有氧代谢运动》、《12 分钟体能测验》及《有氧运动得分制》等专著, 其中《有氧代谢运动》已被译成25 种文字, 为世界许多国家所采用, 对人类保健医学和运动医学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日本以猪饲道夫为首的运动生理学家1965 年倡议研制运动处方。

随后建立了一个以铃木慎次郎为首的运动处方研究委员会, 并在该委员会的领导下, 全国各地设立了二十几个研究小组, 进行运动处方的研制和应用实验。

70 年代出版的《运动处方》、《日本健康运动处方》以及之后的伊藤朗等人出版的《从生理学基础到运动训练、运动处方》、《从运动生化到运动处方》等书, 对日本运动处方的研究推广和健身运动的兴起起了积极的作用。

加拿大受美国体育科学发展的影响, 也十分重视对运动处方的研制、应用。

里德、汤姆森合著的《健身运动处方》(Exer2cise P rescr ip t io F itness)一书, 是具有代表性的应用研究。

2运动处方的应用及发展前景目前运动处方的应用主要可分为4 大类。

预防健身运动处方: 不同年龄人群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 预防疾病为目的的处方。

竞技运动处方: 以提高身体素质和竞技水平为目的的处方。

康复体育运动处方: 用于病人和残疾者以治疗疾病、康复机体为目的的处方。

健美运动处方: 以健美形体为目的的运动处方。

随着运动处方研究与应用的逐步深入和完善, 发展趋势在广度上, 趋向多学科综合性的应用与推广; 在深度上, 趋向多学科交互渗透, 对运动处方各要素(运动种类、强度、时间、频率、周期等)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 如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内分泌学、免疫学等学科最新技术和成就, 解决运动生理的实际问题。

如应用有关受体、递质、细胞水平氧化代谢等技术, 研究运动延缓衰老、预防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糖尿病、退化性关节炎等疾病的影响与机理等。

2.1此外, 运动处方在应用和发展中还呈现如下趋势。

健身运动处方已成为各国实施健康计划的重要内容健身运动处方的研究已具有较完整、成熟的理论和实践。

许多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应用健身运动处方提高国民的体质和健康素质。

美国政府从1990 年开始实施一个全国性健康计划:《健康公民2000 年》。

计划包括3 个总目标、22 个子目标。

在22 个子目标中, 体育目标排在第1位。

该目标的引导机构是美国总统体育与健康委员会。

该委员会组织专家制定出指导性《成年人有氧锻炼健身运动处方》, 指导大众科学健身, 使运动处方的应用成为实施体育健康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措施)。

日本从80 年代开始, 提出体育发展的两项基本任务: 一是推广应用运动处方的理论和方法, 二是改善体育设备。

并在大、中、小学的学校体育中推广运动处方, 他们改变了传统的以运动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方法, 确立了现代体育科学方法——以身体为中心的体育教学方法: 健康诊断—体力测定—确定锻炼目标—选择运动项目—制定运动处方—实施校内、外锻炼。

按照以增强体质为中心的指导思想, 体育教师指导学生制定运动处方2. 2健身处方的任务由单一健身发展到追求身心全面的健康近年, 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 健身运动处方的应用呈现出强度和缓、身心全面、质量精细的特点。

运动方式不再仅强调强度, 过去那种快节奏的健美操、超长距离跑步已渐渐以每周3~4次的半小时以上轻松和缓的健美操、瑜珈与太极拳、慢跑、快走等形式代替。

有氧代谢运动的创导者库珀博士指出, 我们不再仅仅注重心血管系统的健康, 肌肉力量与躯体柔韧性同样是全身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

身心全面, 包括精神与身体和谐发展、通过锻炼解除心理压力、提高对现代生活的适应能力等, 成为制定健身处方的追求目标, 也成为人们运动所期望的目标。

运动处方已深入美国、加拿大、德国等经济发达国家的家庭、社会。

这些国家设立体力测验中心和健身运动俱乐部。

只要交中等费用, 健康指导员就给开一个健身运动处方。

1998 年美国首创运动生理学会(A SEP) , 运动生理专业者在美国可以从事健身俱乐部的指导、青年会的康复指导员、心脏康复指导员以及州、地区、国家运动代表队的助导或顾问等, 这些都标志着运动处方在运动生理学应用领域成长的一个新起点。

2. 3预防和治疗现代文明病成为健身处方的共同任务运动不足是现代人的三大弊病之一, 所导致的骨质疏松、退化性关节炎、肌萎缩症、颈椎病、肩周炎、腰、腿痛等症, 与运动不足有关的现代文明病或称成年人病, 如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胃溃疡、肥胖症、神经官能症、脑血管病等等, 至今没有特效药可治愈。

这些疾病已成为世界健康的大敌。

通过健身运动处方, 可以有效地预防和减少这些疾病的发生; 在康复医学中, 康复运动处方可以有效地加快这些疾病的康复。

因此, 预防和康复现代文明病、运动不足症等已成为健身运动处方和康复运动处方的共同任务。

3我国运动处方应用的影响因素及面临的问题目前在我国能开出和执行严格正规的运动处方的机构很少, 导致竞技、康复、科学健身、健美所需要的科学运动处方不能及时开出, 即使一些运动生理学专业工作者或康复指导师为运动员、健身者或患者开出某些运动处方, 也不同程度上得不到严格的实行。

从而阻碍了我国运动处方应用的进程。

3. 1社会发达程度的影响社会的文化、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健康认识和标准的主要因素。

由于实施运动处方的主体运动处方的研究现状及应用前景是人本身, 而每个人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及采取的对策, 受所受教育程度、经济条件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目前我国文盲的数量占全国总人口数量的比例还很大, 经济状况远不及发达国家, 对运动处方的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和理解的片面都是处方实施的障碍, 同时经济收入还没有达到进行科学健身的消费水平的要求。

3. 2理论研究滞后较注重生物学的局部和微观的实验性研究, 而缺乏宏观的、整体发展方向的研究。

由于运动处方的理论研究、理论体系的形成、理论指导实践都相对地滞后, 没有为人们及时提供人体科学化的锻炼程序的理论依据, 导致人们对运动处方的概念理解偏差, 运动处方解决运动实践中关键问题的作用难以体现。

3. 3应用型专业人才欠缺在发达国家有较严格的心肺功能评定、关节肌肉、体能评定、代谢检查、各种影像学检查依据, 专业指导者能据此开出有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的运动处方, 并且如出现问题, 专业指导者也有法律依据。

但在我国由于缺少这方面的依据, 专业指导者很少直接开出运动处方, 而是以建议和口嘱的形式向患者提出。

这就大大削弱了运动处方的作用, 使病人最终依赖药物, 加大了病人的经济负担, 大大降低了运动康复在全民健身、康复保健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目前我国已开设许多健身场馆, 但普遍存在缺乏懂健身指导、懂康复体育的运动人体科学专业人才的落后状况, 这也严重制约着运动处方的科学应用。

参考文献:[1 ] 任建生. 体育科学学科的发展与未来: 运动处方研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C ].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9.[2 ] Kenneth H. cooper, 胡大一编译. 健身秘诀[M ]. 北京: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0.[3 ] 日本体育科学中心编, 吕帆编译. 日本健身运动处方[M ]. 北京: 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0.[4 ] 刘纪清. 实用运动处方[M ]. 哈尔滨: 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1993.[5 ] 卓大宏主编. 中国康复医学[M ]. 北京: 华夏出版社, 1990.[6 ] 任建生. 心血管运动生理与运动处方[M ].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1996.28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0 年第5 期四川体育科学2003年第4 期·20·我国运动处方的研究现状Present Situation of Research on ExercisePrescription in China Mainland摘要:本文拟对目前国内进行运动处方的研究现状予以分析,以了解现行运动处方的研究热点和重点,试图发现运动处方研究的薄弱环节,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运动处方;国内;现状Abstract: In this thesis, the writer makes a whole study 0f the present situation 0f the research inexercise prescription so as to get a better knowledge 0f t11e hot spots and key spots 0f study in thisarea in China Mainland. Also,the writer points out several links of research in the field for better research in the future.Keywords: Exercise Prescription;China Mainland;Present Situation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A前言运动处方,是对从事体育锻炼的人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及体力测验),按其健康、体力以及心血管功能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的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即运动处方[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