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2.1《整理与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教案

人教新课标六年级数学下册6.2.1《整理与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教案一. 教材分析《整理与复习—平面图形的认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复习的。
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对平面图形有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可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图形的初步知识,对一些基本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平面图形,如菱形、圆等,可能还不是很熟悉。
此外,学生在平面图形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问题。
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平面图形有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使学生对平面图形有更系统、更全面的认识。
2.难点:对一些特殊的平面图形的理解和计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一些平面图形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2.准备一些关于平面图形的计算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平面图形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平面图形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呈现本节课要复习的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引导学生说出这些图形的特征。
3.操练(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关于平面图形的计算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查他们对平面图形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关于平面图形的问题,如:如何计算一个复合图形的面积?如何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还是梯形?通过讨论,巩固学生对平面图形的认识。
5.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除了我们已经学过的平面图形,还有哪些特殊的平面图形?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一些特殊的平面图形,如菱形、圆等。
《平面图形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平⾯图形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平⾯图形的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平⾯图形的整理与复习教学⽬标:(1)从点、线、⾯三个⾓度,让学⽣对这部分知识进⾏梳理,明确平⾯图形主要是从“边、⾓、特性、周长和⾯积”这⼏个⽅⾯展开探索与研究。
(2)通过整个⼩学阶段有关于平⾯图形知识的⽐较,不仅理清各图形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周长与⾯积计算⽅法的推导过程及区别,让学⽣在动态的想象中进⼀步体会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感悟成长。
(3)通过实例进⼀步明确周长与⾯积的区别,以及数量与数量之间的关系,并适度拓展,让学⽣感受到学⽆⽌境。
教学重点:明确平⾯图形主要是从“边、⾓、特性、周长和⾯积”这⼏⽅⾯展开探索和研究。
教学难点:是在静态与动态的想象中体会各种图形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学⽣学习活动:⾃主学习,完成学习单,并⼩组交流。
⾃主学习:(课前预习)1、说说我们学习过的平⾯图形,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有哪些相关的知识?⽤⾃⼰喜欢的⽅式写下来。
2、写写我们学过哪些图形的周长、⾯积公式:3、⽤图表⽰出各种图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并试说说推导过程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谈话导⼊1.谈话关于平⾯图形,我们都学过哪些知识?(学⽣⾃由回答,教师板书) 预设⽣1:我们学过“线”“⾓”“形”等知识。
⽣2:线包括直线、射线、线段。
⽣3:⾓包括锐⾓、直⾓、钝⾓、平⾓、周⾓。
⽣4:形指图形,包括直线图形和曲线图形。
⽣5:直线图形包括三⾓形(按⾓分、按边分)、四边形(梯形、平⾏四边形、长⽅形、正⽅形)、多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6:曲线图形包括圆、圆环和扇形教师根据学⽣的回答板书:(学⽣不⼀定能按这样的顺序回答,⽼师要加以引导)2.导⼊刚才结合⼤家的回答,我们⽐较完整地构建了平⾯图形的认识这⼀知识体系,⽽且上节课我们已把线和⾓梳理好了。
接下来,我们⼀起复习关于形的相关内容。
⊙回顾与整理:(利⽤课前的复习提纲,回顾已学过的平⾯图形知识,再⽤⾃⼰喜欢的⽅式表⽰出来,可以制成⼩报、思维导图、表格式等等)⼩组交流:带着⾃⼰的知识梳理图(报、表)找⾃⼰的⼩伙伴说说⾃⼰的整理过程,还有整理时遇到的困难;学习别⼈的优点,找出⾃⼰的不⾜。
平面图形的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认识复习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这些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完善认知结构。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平面图形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积累学习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经验和方法,发展简单的推理能力,增强空间观念。
3、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空间与图形领域学习内容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产生继续探索学习的积极性,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重点:加深对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基本特征的认识,进一步理解这些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完善认知结构。
难点:画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理解有关特殊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以及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一、回顾整理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围成的平面图形?先画出相关的图形,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互相说一说。
(提示学生在作图时使用规范的用具)2、如果把这些平面图形分成两类,你打算怎样分?先分一分,再和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并分小组汇报。
根据学生汇报后板书:一类: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一类:由曲线围成的平面图形。
3、追问:由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都可以称作什么图形?如果把多边形进一步分类,可以怎样分?曲线图形有哪些?板书: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圆4、请同学们在你们刚才画的平面图形上作高,(提示学生作高时要使用三角尺)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作高的?二、知识深化(一)三角形1、提问:关于三角形的知识你能想到些什么?和小组的同学说一说。
2、根据学生的交流出示下面的图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3、提问:(1)你是怎样理解上面这些图形的?(2)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什么样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3)能不能找到一个三角形既不是锐角三角形,也不是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小组交流后指名回答。
明确:把三角形按角的特征分类,可以分成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
7.15平面图形的认识回顾与整理(一) 教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7.15平面图形的认识回顾与整理(一)一、复习目标1、在练习中,经历对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有关知识系统复习与整理的过程。
2、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有关知识,能用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回顾与复习的好习惯,查漏补缺,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
二、课时安排1课时三、复习重难点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有关知识,能用直线、线段、射线、角、垂线、平行线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一)知识梳理讨论交流:生:小组讨论:1、直线、射线和线段各有什么特征?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怎样的两条直线相互垂直?怎样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2、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计量角的大小的单位是什么?怎样用量角器量角、画角?师生交流,生展示讨论结果。
知识回顾:1、把线段的一端(),就得到一条射线。
2、把线段的()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
3、射线、直线和线段相比①();②()。
4、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
5、从一点引出的两条射线可以组成()。
角通常用符合“()”表示。
6、先把量角器的中心点与()重合,0°刻度线和()重合,再看看()所对的刻度是多少,这个角就是()。
7、垂线的画法:①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和()重合;②使三角板的()过点A。
用笔顺着三角板的另一条直角画出已知直线的()。
8、平行线的画法:画平行线时可以在()上画;也可以沿着()的对边画。
(二)题型、方法归纳与典例精讲1、射线与角例:右图中有几条射线?组成了几个角?你能指出每个角的顶点和边吗?2、用量角器量角例:用量角器量出下面各角的度数3、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例:你能把右边的图形补充成长方形吗?(三)随堂检测1、要把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钉几枚钉子?为什么?2、从A地到B地有三条路,走那条路最近?3、在天然气主管道两侧的A、B两个小区各接一条管道与主管道连通,怎么接用材料最节省?在图中画出来?4、画一画,填一填5、先估计下面每个角的度数,再用量角器量一量。
平面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平面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明确复习内容师:同学们,我们学了六年的数学知识,都学到了不少,但是我们学过之后还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复习,以达到巩固和提高。
今天我们就对图形与几何中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进行复习。
(揭示课题:平面图形的认识)二、整理与复习(整理成思维导图)(一)复习线1、师:这是什么?师:这是一个点。
同学们想想,这个点向两边无限滚动起来会变成什么?(预设:线直线)(根据学生的回答连点成线)师:直线有什么特征?(预设:没有端点、不可度量、向两端无限延伸)师:线,除了直线外,还有哪些线?(预设:射线、线段、平行线、垂线)师:射线、线段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预设:射线有1个端点不可度量向一端无限延伸线段有2个端点不可度量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师:怎样的位置关系叫平行?(永不相交,注意:同一平面内)怎样的位置关系叫垂直?(垂足)3、判断:(1)一条射线长7m。
()(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二)复习角1、角的概念师:两条直线相交还出现了一个什么图形?(预设:角)什么是角?请看仔细。
(演示“角的形成”动画)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师:这是什么角?(预设:锐角)除了锐角之外,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角?(预设:直角钝角平角周角)(演示平角、周角)师:平角、周角各多少度?(180°、360°)2、判断:(1)角的两条边画得越短,角越小。
()(2)大于90°的角是钝角。
()(三)复习形1、师:刚才我们复习的这些图形都是不封闭图形。
现在请你在这组平行线之间加两条直线组成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
学生活动:(预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师:什么是三角形?(预设: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什么是四边形?(预设: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什么是六边形?(预设:六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我们就把它们统称为多边形。
师:这些图形里面,哪个图形最不一样?(预设:三角形)为什么?(三角形只有三条边)师:那我们就先来复习三角形。
《平面图形的整理复习》教学设计[修改版]
![《平面图形的整理复习》教学设计[修改版]](https://img.taocdn.com/s3/m/30753e94ddccda38366baf4f.png)
第一篇:《平面图形的整理复习》教学设计《平面图形的复习》教学设计泸溪县明德小学:李春慧【教学内容】线与角。
课本86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整理与复习“线与角”的有关知识,回顾直线、射线、线段、角的意义及其测量等知识。
能区分直线、射线和线段。
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和相交关系。
会用量角器量指定角的度数,会画指定度数的角,知道各角之间的大小关系。
2.通过列表、画图、测量、比较、交流等方法整理与复习“线与角”的有关知识,并通过一些典型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在整理与复习的过程中,通过回忆、讨论动手操作等各种活动,巩固所学知识,能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反思意识。
【教学重点】回顾直线、射线、线段的意义及特点,了解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关系。
明确角的定义、分类、关系及测量方法。
【教学难点】过某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量角与画角。
【教学准备】:量角器、直尺、三角板、圆规【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小学阶段我们认识了很多图形,还了解了一些图形的相关知识,今天我们就对这些图形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和复习。
(教师板书课题:图形的整理与复习)二、图形分类。
(回顾梳理构建联系)师:1想一想,我们都学过哪些图形呢?(指名回答)师:2 你能把学过的图形分分类吗?请同学们四人一小组合作进行分类。
师:3谁来说说,你是怎么分类的?(指名回答,课件板书:)师过渡:这节课我们重点复习线和角。
三、直线、射线和线段。
1、回顾:直线、射线和线段有什么联系和区别?①师:请同学们分别画出一条直线、射线和线段。
再互相说说它们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课件出示表格)学生画(课件出示图例)你们也是这样画的吗?②、它们的区别谁来说?(指名回答)我说这条直线长3cm对吗?为什么?③、课件出示数一数:下图一共有()条直线,()条射线,()条线段。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1平面图形的认识总复习|苏教版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7.2.1 平面图形的认识总复习|苏教版教案:平面图形的认识总复习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的第七章第二节第一部分,主要包括对平面图形的认识总复习。
本节课主要通过复习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包括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它们的分类和识别,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
二、教学目标1. 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点,能够正确识别和分类各种平面图形。
2.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点,能够正确识别和分类各种平面图形。
难点:理解和应用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图形卡片。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平面图形,如课本封面、桌面、衣服等,引导学生关注平面图形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复习:通过课件展示已学过的平面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引导学生回忆它们的性质和特点。
3. 分类与识别:让学生分组,每组发一些图形卡片,要求学生将卡片按照形状分类,并识别出每种图形的名称。
4. 练习:在学生掌握了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后,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找出图形中的对称轴、计算图形的面积等。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点:三角形:三边,三个角四边形:四边,四个角五边形:五边,五个角六边形:六边,六个角平面图形的分类和识别: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一般三角形矩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其他特殊图形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学生画出五种不同的平面图形,并标出它们的名称和性质。
答案:略2. 题目:给出一幅平面图形的图片,要求学生识别出图形的名称和特点。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复习平面图形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分类和识别,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
第六单元《图形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案

突破方法:设置实际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和强调,确保学生掌握核心知识。同时,关注学生的难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四、教学流程
最后,我觉得自己在课堂上的引导和启发作用还不够到位,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升。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学生们能够真正掌握图形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
突破方法:通过实例分析,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总结,加深对图形性质的理解;
(2)计算方法的运用:学生在计算图形的周长、面积、表面积和体积时,容易出错;
突破方法:加强练习,总结规律,让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3)图形变换的运用:学生在进行图形变换时,容易混淆变换规律;
突破方法: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图形变换的过程,加深对变换规律的理解;
5.对比立体图形的性质,如面数、顶点数、棱数等;
6.掌握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的计算方法;
7.梳理图形的变换,如平移、旋转、轴对称等;
8.综合运用图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将通过讲解、练习、互动等形式,帮助学生巩固图形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图形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核心素养目标:
五、教学反思
在这节课中,我发现学生们对图形的基本概念掌握得还不错,但在实际应用和计算方法上,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首先,我觉得在新课导入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图形,这个方法很有效,大家的兴趣都被调动起来了。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用简单的语言解释了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概念,并通过案例让学生们看到图形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不过,我注意到在讲解计算方法时,有些学生显得有些迷茫。今后,我需要在这个环节多花些时间,让学生们通过更多的练习来加深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面图形的认识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复习内容
师:同学们,我们学了六年的数学知识,都学到了不少,但是我们学过之后还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复习,以达到巩固和提高。
今天我们就对图形与几何中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进行复习。
(揭示课题:平面图形的认识)
二、整理与复习(整理成思维导图)
(一)复习线
1、师:这是什么?
师:这是一个点。
同学们想想,这个点向两边无限滚动起来会变成什么?
(预设:线直线)(根据学生的回答连点成线)
师:直线有什么特征?(预设:没有端点、不可度量、向两端无限延伸)师:线,除了直线外,还有哪些线?(预设:射线、线段、平行线、垂线)
师:射线、线段它们分别有什么特征?
预设:
射线有1个端点不可度量向一端无限延伸
线段有2个端点不可度量
2、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师:怎样的位置关系叫平行?(永不相交,注意:同一平面内)
怎样的位置关系叫垂直?(垂足)
3、判断:
(1)一条射线长7m。
()
(2)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
(二)复习角
1、角的概念
师:两条直线相交还出现了一个什么图形?(预设:角)
什么是角?请看仔细。
(演示“角的形成”动画)
角:从一点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师:这是什么角?(预设:锐角)除了锐角之外,我们学过的还有哪些角?
(预设:直角钝角平角周角)
(演示平角、周角)师:平角、周角各多少度?(180°、360°)
2、判断:
(1)角的两条边画得越短,角越小。
()
(2)大于90°的角是钝角。
()
(三)复习形
1、师:刚才我们复习的这些图形都是不封闭图形。
现在请你在这组平行线之间加两条直线组成我们学过的封闭图形。
学生活动:
(预设: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长方形、正方形)
师:什么是三角形?(预设:三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什么是四边形?(预设:四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什么是六边形?(预设:六条线段围成的封闭图形)
我们就把它们统称为多边形。
师:这些图形里面,哪个图形最不一样?(预设:三角形)
为什么?(三角形只有三条边)
师:那我们就先来复习三角形。
2、三角形的分类
师:我们都学过哪些三角形?
(预设: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师:那也就是说按角分类可以把三角形分成……?
(预设: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师:什么是钝角三角形?(预设: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师:有没有可能三个角都是钝角?那其余两个角是什么角?
直角三角形呢?锐角三角形呢?
师:还可以按……?
(预设:按边分类,等腰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2)练习
①三条长度分别是2cm、3cm、6cm的线段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
②把一个三角形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小三角形的内角和为90°。
()
③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拉动等腰三角形的顶点,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发生变化。
)
3、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1)小组讨论
师:剩下的图形都是四边形。
(都有四条边四个角)
小组讨论:
先说说这些四边形分别有什么特征?
再想想它们相互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最后用你们喜欢的方式把它们之间的关系表示出来。
(可以画一画或者简单的写一写)
提醒学生:速度要快!
(2)展示学生作品,反馈
师:为什么正方形要放在长方形里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长方形有什么特征?正方形、长方形又为什么放在平行四边形里面?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梯形为什么不放平行四边形里面?梯形有什么特征?
(3)师:有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还没有画在这组平行线之间,想想看是什么图形?(预设:圆形)
圆为什么没有画进去,圆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圆是由曲线组成的)
(课件演示:画圆)
(4)下面这些平面图形绕轴旋转一周,分别可以得到什么图形?
师: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分别会出现什么图形?
你们想的跟老师的一样吗?它们都是什么图形?
(预设:立体图形)
师:这里面我们学过哪些?(圆锥、圆柱)
我们还学过哪些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
三、回顾全课,课堂总结:点—线—面—体
师:刚才我们由点,想到线,再到面和体,复习了各种线、角、三角形等平面图
形的特征。
复习有很多种方法,通过一个知识点联想到相关联的知识点,从而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结成片,织成网,这是一种重要的复习整理方法。
希望同学们在这节课都能有所收获,学会梳理复习,学有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