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课程教案
感统训练教案范文

感统训练教案范文教案:感统训练一、教学目标:1.了解感觉统合的概念和作用。
2.了解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3.掌握感觉统合训练的基础动作,并能正确操作。
二、教学内容:1.感觉统合的概念和作用。
2.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3.感觉统合训练的基础动作。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课堂讲解介绍感觉统合的概念和作用。
2.实践法:通过训练动作的示范和学生的跟随练习,进行实际操作。
四、教学过程:1.感觉统合的概念和作用(20分钟)(1)引入感觉统合的概念和作用,引导学生思考感觉统合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通过示意图和实例,解释感觉统合的定义和作用,如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运动协调性等。
2.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和技巧(30分钟)(1)介绍感觉统合训练的常见方法,包括平衡练习、眼球运动、固定目标等。
(2)讲解感觉统合训练的技巧,如逐渐增加难度、注意安全、定期复习等。
3.感觉统合训练的基础动作(50分钟)(1)示范并讲解平衡练习的基础动作,包括单脚站立、闭眼站立、跳跃等。
(2)让学生进行跟随练习,并逐渐增加难度。
(3)示范并讲解眼球运动的基础动作,包括追踪运动、扫视运动等。
(4)让学生进行跟随练习,并注意正确的眼球运动方式。
(5)示范并讲解固定目标的基础动作,如瞄准靶心、接球等。
(6)让学生进行跟随练习,并逐渐提高准确度。
五、教学总结与反思:1.感觉统合训练对于提高学习能力和运动协调性具有重要作用。
2.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和技巧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在训练过程中要注重安全,逐渐增加难度,并定期进行复习和巩固。
六、教学扩展:1.鼓励学生每天进行简单的感觉统合训练,帮助提高学习能力和运动水平。
2.介绍高级的感觉统合训练方法和技巧,如平衡球训练、跳绳训练等。
七、板书设计:感觉统合训练概念和作用:-提高学习能力-增强运动协调性训练方法和技巧:-平衡练习-眼球运动-固定目标基础动作:-单脚站立-闭眼站立-跳跃-追踪运动-扫视运动-瞄准靶心-接球八、教学资源准备:1.投影仪和电脑。
感觉统合教案模板(精选)

感觉统合教案模板(精选)教案是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而制订的一套教学计划和教学行动的指南,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和基础。
一个好的教案能够帮助教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提高教学效果。
下面给出一个精选的统合教案模板,供参考:一、教案基本信息:教学科目:教学年级:教学单位:教学时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二、教学准备:教学工具:教学素材:教学资源:三、教学环节设计:1.导入引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引导问题或者图片、视频等形式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新知讲解:依据所教知识点,利用教材、PPT、实物等进行逐步讲解,帮助学生全面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3.情景体验:通过设计一些情景活动或实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体验所学知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4.拓展延伸:启发学生思考,展开与所学知识点相关但更加深入和广泛的讨论,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和独立思考。
5.小结归纳: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让学生重新回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课后作业:布置一些有针对性的作业,让学生在家中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评价:1.教学效果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答题情况、互动参与等来评价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自评和互评:让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合作能力。
3.教学反思与改进:教师根据学生评价结果和自己的教学经验,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找出问题并进行改进。
以上是一个简单的统合教案模板,可以根据具体学科和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
同时,教案模板只是教案制订的参考,具体的教学活动和步骤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安排和设计。
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总)

第1章:感觉统合训练概述1.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1.2 感觉统合训练的重要性1.3 感觉统合训练的目标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二)第2章: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2.1 感觉统合理论的发展2.2 大脑神经发育与感觉统合2.3 感觉统合训练与儿童发展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三)第3章: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与技巧3.1 视觉统合训练3.2 听觉统合训练3.3 触觉统合训练3.4 本体感觉统合训练3.5 前庭感觉统合训练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四)第4章: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设计4.1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原则4.2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实例4.3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的实施步骤第5章:感觉统合训练的评估与调整5.1 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评估方法5.2 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评估指标5.3 感觉统合训练的调整策略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六)第6章:感觉统合训练的教案设计6.1 教案设计的要点6.2 教案设计的基本结构6.3 教案设计实例解析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七)第7章: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与指导7.1 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步骤7.2 感觉统合训练的指导策略7.3 感觉统合训练的注意事项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八)第8章:感觉统合训练的家长沟通与合作8.1 与家长的有效沟通8.2 家长在家乡的辅助训练8.3 家长反馈意见的收集与处理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九)第9章:感觉统合训练的特殊情况处理9.1 儿童的特殊需求9.2 感觉统合训练的调整与适应9.3 特殊情况下感觉统合训练的安全保障儿童感觉统合训练教案(十)10.1 成功案例分析10.2 遇到问题的解决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与重要性(第一章)2. 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基础(第二章)3. 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与技巧(第三章)4. 感觉统合训练活动设计(第四章)5. 感觉统合训练的评估与调整(第五章)6. 感觉统合训练的教案设计(第六章)7. 感觉统合训练的实施与指导(第七章)8. 感觉统合训练的家长沟通与合作(第八章)9. 感觉统合训练的特殊情况处理(第九章)对于每个重点环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如下:1. 感觉统合训练的概念与重要性:本环节重点解释感觉统合训练的定义,以及它在儿童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感觉统合 教案

感觉统合教案教案标题:感觉统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感觉统合的概念和重要性;2. 掌握感觉统合对儿童发展的影响;3. 培养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4. 提供适当的感觉统合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内容:1. 感觉统合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感觉统合对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影响;3. 感觉统合活动的设计和实施。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利用图片、视频或实物等引起学生对感觉统合的兴趣和好奇心;2. 引导学生思考感觉统合对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知识讲解:1. 介绍感觉统合的定义和基本原理;2. 解释感觉统合对儿童学习和发展的影响,包括注意力、专注力、动作协调等方面的提升。
活动设计: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完成一个感觉统合活动设计,并进行展示;2. 感觉统合游戏:设计一系列感觉统合游戏,如平衡球游戏、触觉盲人接物游戏等,让学生在游戏中锻炼感觉统合能力;3. 制作感觉统合工具:指导学生制作简单的感觉统合工具,如触觉板、听觉盒等,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感觉统合的概念。
活动总结:1. 学生展示他们设计的感觉统合活动,并进行互动讨论;2. 总结感觉统合对学生的重要性,并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继续锻炼感觉统合能力。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2. 学生完成一份简短的反思作业,回答感觉统合对他们学习和发展的影响。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家中继续进行感觉统合活动的实践;2. 提供更多的感觉统合资源和游戏,供学生进一步探索感觉统合的世界。
教学资源:1. 图片、视频或实物等引入活动所需材料;2. 感觉统合游戏和工具的制作材料;3. 反思作业的模板或指导问题。
教学反思:1. 教学活动是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对感觉统合的兴趣和好奇心;2. 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参与程度是否达到预期目标;3. 教学资源和材料是否充分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实践。
感统训练教案模板(共6篇)

感统训练教案模板(共6篇)第1篇:感统训练教案感觉统和训练方法感觉统合训练简案(一)[教学名称]大滑板上的倒溜滑梯[适用范围]前庭不足\\\\平衡感不足\\\\本体感不足[基本方法]让儿童俯卧在圆形滑车上头朝下,由大滑板的高处向下滑行.[注意事项]头部向下滑行时,儿童易害怕,可以在滑下后到达位置处用软垫保护他的安全.不强迫做,要尽量增加兴趣.[训练时间]每次约30分钟,每周进行.[延伸活动]在下滑的地方放一些小球,在滑行中让儿童抓球.......对儿童手眼协调及运动企划能力的训练很有帮助.(二)[教学名称]圆形滑车游戏[适用范围]前庭重力不足\\\\本体感不足[训练方法]俯卧在圆形滑车上。
,用双手力量往前或往后划行,或左右旋转.俯卧在圆形滑车上,用双脚用力蹬墙......[训练时间]每次约10---15分钟[延伸活动]急旋转,让儿童坐在滑车上.......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一)(一)前庭平衡*重度异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陀螺游戏5分钟4、大龙球10分钟,每周5-6次*轻中度异常1、大滑板+小滑板30分钟2、吊缆游戏10分钟3、大陀螺游戏5分钟4、踩踏石游戏10分钟5、大陀螺游戏5-10分钟,每周3-4次*家庭训练游戏1、小滑板游戏10-15分钟2、趴地推球(学前儿童趴地推球)50次/天,逐渐增加至500次/天(二)脑神经生理抑制困难*重度失常1、大滑板游戏,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4、乌龟垫10分钟,每周5次*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2、大龙球的按摩挤压10分钟3、3、万象组合----跳、爬、钻、投10分钟,每周34-次。
*家庭训练计划1、趴地推球50次---500次/天2、多玩沙、水、土、每周1次3、深呼吸:每天睡眠前深呼吸4、听一些节奏慢的音乐5、慢拍球游戏(三)触觉防御*重度失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轻中度异常1、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游戏15分钟3、大龙球游戏10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按摩球游戏10分钟2、抓痒游戏5分钟3、多洗澡、按摩、挤压游戏4、多做户外活动5、用暖风机吹头、身体、多用梳子梳头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二)(四)发育期运用障碍*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跳袋10分钟3、跳床10分钟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跳床10分钟3、羊角球10分钟4、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羊角球10分钟2、跳绳10分钟3、跳床10分钟4、蜗牛平衡板(五)视觉空间和形态部分*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3、摇滚翘翘板5分钟4、蜗牛平衡板5、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吊缆(吊袋插棍)15分钟3、摇滚翘翘板5分钟4、蜗牛平衡板5、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蜗牛平衡板游戏2、摇滚翘翘板、投球游戏3、大龙球游戏(六)重力不安全症*重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陀螺5分钟3、羊角球游戏10分钟4、大龙球游戏10分钟5、跳床10分钟6、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轻中度失常1、大滑板、小滑板游戏30分钟、2、大陀螺5分钟3、羊角球游戏10分钟4、大龙球游戏10分钟5、跳床10分钟6、万象组合----跳、走、爬、钻、投15分钟*家庭训练计划1、跳床2、跳袋3、羊角球4、跳绳、(以上项目任选训练时间30分/天)感觉统合训练计划?(三)教学内容:趴地推球教材分析:孩子前庭不足会出现身体活动受影响,笨手笨脚.不听指挥,视觉神经系统都会扭曲,形成阅读及听写上,书上写上困难.教学目标:通过感统训练使孩子逐渐走出前庭神经不佳,学习困难的困境,逐渐提高身体行动及左右脑思考陷入混乱局面。
感觉统合教材教案

感觉统合教材教案教案标题:感觉统合教材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感觉统合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对感觉统合的认知和意识。
3. 提供学生参与感觉统合活动的机会,以促进他们的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
4.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解释感觉统合的概念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运用感觉统合技巧来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参与感觉统合活动并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成果。
教学准备:1. 感觉统合教材和资源。
2. 感觉统合活动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3. 学生分组所需的准备工作。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感觉统合的概念和重要性。
解释感觉统合是指大脑将不同感觉输入整合为有意义的信息的过程。
- 引导学生思考感觉统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例如如何感知和适应环境。
2. 理论讲解(10分钟)- 通过图表、图片或视频等多种形式向学生展示感觉统合的过程和机制。
- 解释不同感觉系统(视觉、听觉、触觉等)如何相互作用和整合。
- 引导学生思考感觉统合困难可能对个体的学习和行为产生的影响。
3. 感觉统合活动(2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并为每个小组提供感觉统合活动的材料和工具。
- 活动示例:让学生闭上眼睛,用手触摸不同形状和纹理的物体,并尝试猜测是什么物体。
学生可以通过触摸、听觉和观察等感觉来整合信息。
-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并在活动结束后分享他们的经验和成果。
4. 活动总结(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感觉统合活动的过程和体验。
- 讨论学生在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和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感觉统合技巧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
5. 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他们在感觉统合活动中的体验和收获。
- 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感觉统合技巧,并列举一些例子。
教学延伸:1.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可以选择适当的感觉统合活动,如触摸、听觉或视觉活动。
2. 可以邀请专业人士或学生家长分享他们对感觉统合的理解和经验。
感觉统合课程教案

感觉统合课程教案一、引言本教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参与感觉统合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发展感觉统合能力和促进多个感觉系统之间的协调。
通过多样的感觉体验和活动,学生将能够提高自己的感觉统合能力,增强动作协调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二、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不同感觉输入的感知能力和反应能力。
2.促进学生的感觉统合能力,提高动作协调和平衡能力。
3.增强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
4.培养学生对不同感觉体验的积极态度和自信心。
三、教学准备1.安排合适的教室空间、装备和材料,确保安全。
2.准备各种感觉刺激材料,如色彩明亮的球体、沙袋、平衡板等。
3.提前准备相关活动的介绍和指导资料。
四、教学内容1. 感觉统合介绍•通过图文展示,介绍感觉统合的概念和重要性。
•用简单易懂的语言解释感觉统合的作用,如帮助我们感知和理解世界、促进身体协调等。
2. 感觉统合活动感觉输入活动•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感觉输入,如触摸不同表面的材料、举起重物、听不同类型的音乐等。
•引导学生观察自己的体验,并讨论不同感觉输入对情绪和注意力的影响。
感觉整合活动•使用感觉统合工具,如平衡板、沙袋等,进行感觉整合活动。
•引导学生进行平衡、协调和灵敏性练习,提高身体控制和反应能力。
感觉调节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各种感觉调节活动,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感觉调节需求,提高自我调节能力。
3. 活动评估•通过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度和表现,评估他们的感觉统合能力和改进空间。
•备注学生在不同活动中的表现,为后续个别指导和辅助提供依据。
五、教学方法1.感觉统合活动体验法: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感觉输入和活动,并通过观察和反思来理解感觉统合的重要性。
2.小组合作法:将学生分为小组,通过合作完成感觉整合活动和互相观察评估,促进交流和互动。
六、教学时长本教案建议的教学时长为5个课时,每个课时45分钟。
七、教学扩展1.鼓励学生在家中练习感觉统合活动,提供家庭作业和指导资料。
感统课程教案

感统课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感觉统合的基本概念,理解感觉统合在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运用感觉统合理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感官协调能力和身体运动能力,促进身心健康。
4.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感觉统合理论简介2.感觉统合训练方法3.感觉统合训练实践4.感觉统合训练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感觉统合理论的基本概念、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2.教学难点:感觉统合训练实践、感觉统合训练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感觉统合理论的基本概念和感觉统合训练方法。
2.案例分析法:分析感觉统合训练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
3.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实践。
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感觉统合训练的感受和心得。
五、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引入感觉统合在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讲解感觉统合理论:讲解感觉统合的定义、发展历程和重要性。
3.感觉统合训练方法:介绍感觉统合训练的方法和技巧。
4.感觉统合训练实践:组织学生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实践,如平衡木、蹦床等。
5.感觉统合训练在生活中的应用:分析感觉统合训练在生活中的应用案例,如运动、学习等。
6.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感觉统合训练的感受和心得,分享彼此的经验。
7.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引导学生将感觉统合训练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六、教学评价1.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实践表现和小组讨论情况。
2.成果评价:评价学生感觉统合训练实践的成果,如平衡能力、协调能力等。
3.学生自评:引导学生自我评价感觉统合训练的收获和不足。
4.家长评价:了解家长对孩子感觉统合训练效果的反馈。
七、教学资源1.教材:感觉统合训练相关教材。
2.教学用具:平衡木、蹦床、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等。
3.多媒体资源:感觉统合训练视频、图片等。
八、教学建议1.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调整感觉统合训练的难度和强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觉统合课程教案
学习目标:以游戏为主,增强宝宝运动企划能力,提高自信心,完善素质
教师要求:活泼、自然,动作舒展,善于鼓励宝宝
感统课流程
1、健康操音乐律动
2、问好介绍一下自己
3、心灵手巧精细动作(操作一)
4、开心时光器械运动(操作二)
5、图形闪卡物、图形、字符
6、妈妈和我亲子游戏(操作三)
7、我有巧手美劳活动(操作四)
4-6个月宝宝感统课程
体操:宝宝
体态律动:闪烁小星
闪卡:苹果、字母A、数字1
操作一:伸手抓玩具/自己扶瓶吃奶/打哇哇/对敲玩具/换手/铃铛藏猫猫/球掉下去了/单指拨/辅音MAMA WAWA PAIPAI/敲一敲什么会响/认识带帽子的妈妈/听名拿玩具(二择一)
操作二:太极盘转一转
操作三:毛巾荡秋千(荡秋千,荡秋千,荡到左,荡到右,荡到床上翻跟头)/翻翻身-宝宝视野更开阔(俯卧支撑找玩具)/拉大锯/蹬一蹬叫一叫/举高高/骑大马/玩手玩脚心灵巧/我有小手拍一拍/大龙球(大龙球,摇摇摇,摇的宝宝乐陶陶)/什么在响(一手系红布条,一手系铃铛)/捏一捏(勺子,海绵,鼓槌)/捏一捏(捏一捏,捏一捏,捏捏宝宝的大拇指,捏一捏,捏一捏,捏捏宝宝的食指......)
操作四:小背篓(小背篓,圆溜溜,妈妈背着走一走,走一走,走一走,跑一跑,跑一跑,跳一跳,跳一跳,摇一摇,摇一摇,蹲一蹲,蹲一蹲,走一走,走一走,高高兴兴回到家)
7-10个月感统课程
体操:宝宝被动操
体态律动:动物模仿节奏
闪卡:水果图片、动物图片、几何图形片
操作一:抓线球/认五官/玩具藏猫猫(两个杯子)/捏小豆豆入小瓶子/指认东西(饼干、书、娃娃、积木)/投篮练习/认识表情/虫虫飞(虫虫飞,虫虫飞,飞到南山喝露水,露水喝不到,回来吃青草)/拨拨打算盘/抠小洞(自做小动物)/搭套盒/寻找盖着的玩具
操作二:穿越阳光隧道
操作三:骑大马(骑大马,哒哒哒,一跑跑到外婆家,见了外婆问声好,外婆对我笑哈哈)/六面图片纸盒/送小鸡回家(塞卡片)/宝宝哪里去了/拉小鸭/敲敲铝板琴/打节奏(幸福拍手歌)/找找铃铛摇一摇(四处走)(33 55| 33 1|33 55|33 1|2 22|77 5|1 11|1 0)/我和妈妈藏猫猫/开飞机/赶小猪/大家一起 say hello&bey bey
操作四:儿歌(一只小青蛙)
11-14个月感统课程
体操:全身按摩,伸屈肘运动,伸屈腿回旋运动
律动:幸福拍手歌
闪卡:彩色和黑色的水果图片,相对应的3、4种水果及其他的字卡
操作一:扔到桶里听一听(金属、线团、积木)/捡玩具入筐/玩球(软、硬)/推不倒翁(不倒翁,真有趣,左晃晃,右晃晃,晃来晃去不跌倒)/小球从哪里掉出来的/什么东西可以吃/敲小鼓唱歌/翻书、看书/拉绳子运积木/喂妈妈/撕面条/握笔画线条
操作二:滚大龙球(扶腋下-独立)
操作三:大脚和小脚/爬一爬,打个滚/听音乐宝宝对拍球(33 30|11 10|5 3|5 0|66 60|44 40 |2 7|2 0|33 30|11 10|5 3|5 0|44 40|22 20|7 5|1 0|)/开小汽车(红绿灯)/搓汤圆(做汤圆,做汤圆,请把汤圆搓一搓,轻轻的搓,重重的搓(揉、拍、捶))/拉小车(宝宝在妈妈后面,手牵手走)/接球/越跳越高(扶腋下)/宝宝钻山洞/宝宝坐飞机/搭房子/小小足球运动员
操作四:儿歌十个手指头/手掌画(画手套、点帽子、滚珠画)
15-18个月感统课程
体操:竹竿操(上肢、侧身、下蹲、跳跃运动)
律动:拍拍乐(宝宝与家长面对面站好)
第一节:1-4拍双手叉腰点头四次 5-8拍家长与宝宝双手对拍两次(重复3个8拍)
第二节:1-4同上 5-8拍互相拍肩两次(重复)
第三节:1-4同上 5-8拍拍脸两次(重复)
第四节:1-4同上 5-8拍拍腹部两次(重复)
第五节:1-4同上 5-8拍宝宝转身,妈妈拍背两次(重复)
第六节:1-4同上 5-8拍拍腿两次
第七节:1-4双手对拍 5-8拍五指张开,手臂伸直举至头顶再放下
闪卡:水果及英文字卡
操作一:听指令找物/猪牛小鸭在农场/摘桃子(小猴小猴去摘桃,一二一二跳的高,红红桃子被我摘,送给妈妈真正好)/六面盒(模仿叫声,快速转动)/五官的用途(眼睛、耳朵、嘴、电视、喇叭、录音机)/猜猜是什么(牛奶、橙汁、白水)/区别长与短/揉面团/摸嵌板(正三圆)/哄娃娃(洗脸、刷牙、盖被睡觉)/巧手串串乐/白菜印花
操作二:走平衡木
操作三:快乐小蜗牛(出示字卡SNAIL)(小蜗牛,真正慢,走路好像不动弹,小蜗牛,真奇怪,背着房子去游玩,小蜗牛爬呀爬,爬来爬去不见远)(妈妈背着宝宝)/小刷子刷刷刷(刷子/排笔/海绵)/钻山洞/妈妈躲在墙后面/水里的游戏(浮与沉)/爬树/蹲下来采蘑菇/射门(妈妈做门)/学小鸭子走路(DUCKDUCK嘎嘎,肚子饿了嘎嘎,不喊爸,不喊妈,摇摇摆摆捉鱼虾)(妈妈用响板)/点数1、2、3(投沙包入篮)/捉妈妈的尾巴/接球、滚球
操作四:看样学样
19-22个月感统课程
体操:长高了,变矮了(双臂上举,下蹲)
打气(半握拳,双臂向下屈伸)
感官课程
学习目标:通过对宝宝感官能力的训练达到知识的增长,借助蒙台梭利专业教具的操作,
认知形状、大小、粗细、色彩、光滑粗糙、软硬、冷热、听觉、味觉、嗅觉、空间方位、
二、学习目标:数概念练习:10以内数与量的认识、几何图形
奥尔夫音乐班课程简介
适合年龄:2.5岁~6岁
教学目标:采用国际流行的奥尔夫音乐教育法,通过融合语言、游戏、体态律动、唱歌、乐器演奏、即兴创作表演等综合艺术形式,积累音乐经验,带领幼儿进入神奇的音乐殿堂,培养和深化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提高生活品质。
课程流程
1、节奏问好(通过最熟悉的问好掌握节奏)
2、律动(节奏感的练习)
3、复习上周曲目(使课程具有连贯性)
4、学习新的曲目
5、结合曲目学习乐器的演奏及配乐
6、根据歌曲的律动进行表演(对音乐的欣赏)
7、游戏表演(在游戏中感知音乐的节奏)
8、结合课堂进行美术练习
9、结束再见(礼仪教育)
奥尔夫音乐A班课程简介
奥尔夫音乐B班课程简介
奥尔夫音乐第一期和第二期总结:在学习节奏的基础上,引发宝宝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入节奏的概念,同时尊重儿童的特点,以活泼、生动的方法,激发宝宝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也提高了宝宝的模仿意识。
奥尔夫音乐C班课程简介
学习目标: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质的飞跃,引导对音乐的理解,在学习音符的基础上,
奥尔夫音乐D班课程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