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共36页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演变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与演变中国古代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独特的文明之一。

它源远流长,沉淀着丰富而独特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从古代文明的起源、主要特点以及演变过程入手,为您描绘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华夏族群在黄河流域逐渐形成独特的文化体系。

这个时期的人们开始耕作,发展了农业文明。

农业生产的进步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社会逐渐从领袖原始社会向农业社会过渡,社会组织形式也开始出现了分工和等级制度。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在商代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留存的朝代,其统治中心在黄河流域。

商代人民创造了象形文字,开始了文字记载的历程。

同时,商代社会经济逐渐繁荣,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地位也逐渐提高。

这一时期的商代文明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同时也为后来的文明铺平了道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不同文明的交流,周代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的又一次飞跃。

周代以礼制和分封制为特征,建立了一个以君主为核心的国家体系。

周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都有重大的发展。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文化经典,如《易经》、《尚书》和《诗经》。

这些经典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汉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

汉朝在实施中央集权的同时,也推行了一系列具有影响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

在汉朝,科举制度得到了建立和完善,这使得知识分子脱离了世袭的身份,通过考试进入官方地位,使得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相对松动。

此外,汉代还出现了伟大的科学家和发明家,如张衡和蔡伦,他们的发明和创新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文明逐渐进入了魏晋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分界点,标志着中国古代文明开始出现大规模的分裂。

在这一时期,隋朝和唐朝的兴起重新统一了中国,使得古代文明得以继续发展。

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时期。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板块四第十一单元第29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2025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板块四第十一单元第29讲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③古代印度文明
发展 公元前3千纪,诞生于印度河流域的大平原上。公元前6世纪,
过程 恒河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政治
形成种姓(等级)制度
宗教:佛教是印度重要的思想流派,对种姓制度形成了一定程
度的冲击;文学:《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是世界上著 文化
名的史诗;数学: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提出了
农业和 影响: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畜牧业 成就: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
的产生 中国和中南美洲分别培育出芋头、水稻和粟、玉米和南瓜等
社会分工
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商业的发展、文化创造的出现
城市
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 城市
(2)标志
及关于洪水和方舟的传说;古希腊地区多山少平原,
陆上交通不便,三面环海,工商业和海外贸易繁荣,
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国家,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雅典是民主政治的典型,形成公民意识,留下具有人
文色彩的哲学和文化。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希腊文明分别是大河文明和海洋
文明的代表,体现了地理环境对早期文明的影响。
5. 思考 ·情境问题 观察下面两图并结合所学知识,思考: 象形文字和楔形文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古代世界的帝国 (1)波斯帝国 ①兴起与扩张:公元前6世纪,起源于伊朗高原,随后建立起地跨亚非欧 三大洲的帝国。 ②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和行省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官僚体系和税收系统。
(2)亚历山大帝国
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入侵波斯帝国,灭亡波斯后,建立 扩张
了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 继承波斯帝国的基本制度,宣布君权神授,将政治、军事等大 统治 权集于一身,地方实行行省制,推广希腊文化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ppt课件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形成-ppt课件

一、追溯时间,文明起源
观察两组图片,说说经过了漫长的时间后,人类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
不同的社会 分工
人口集中居住
逐渐进入文明社会
约70万年前古人类活动场景想象图
约5000多年前良渚文化相关场景 城墙与城壕
(护城河)
一、追溯时间,文明起源
【问题探究】根据课本,梳理人类是如何从5000多年前一步步进入文明社会的,
高耸的城墙、宽阔的 城壕、大型水利设施 为城市生活提供了安 全和便利。
标志3: 国家的产生
二、不同地域,文明多元 1.“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西辽河流域
内蒙古
西辽河
辽宁
牛河梁遗址地理位置
西辽河流域附近还有,距今 约9000年的“小河西文
化”、约8000年的“兴隆 洼文化”、约7000年的
“赵宝沟文化”、约5000 年的“小河沿文化”。
牛河梁遗址中心大墓
牛河梁遗址
牛河梁遗址属于西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距今
约5500-5000年。
遗址中有祭坛、女神庙和埋葬着贵族的积石冢,
反映了红山文化晚期的社会分化和祭祀礼仪。
二、不同地域,文明多元 2.“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长江中下游区域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瓶窑
镇,距今约5300-4300年。地处浙西山地丘陵与杭嘉
陵墓区
作坊与居住区
阶级分化的体现
良渚古城平面结构图
特点①:良渚社会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统治者较强的调动、组织能力。
二、不同地域,文明多元 2.“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长江中下游区域
观察良渚的墓葬中的随葬品,说说这反映了什么历史信息?
1. 等级越高, 墓葬品越多。 2. 高等级墓 葬中的随葬 品象征着权 力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共45张ppt)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共45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农业和畜牧业发展的史实及其影响,从 1.知道早期人类文
历史解释的角度认识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标志。 明的产生。
2.结合文明古国的文明特征及文化成就,从史料实 2.了解各文明古国
证的角度认识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发展的不同特点,
【特别提示】《汉谟拉比法典》的内容、特点及地位 1.内容 (1)社会等级:古巴比伦王国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 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2)家庭奴隶制:是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大特征,奴隶主要来自战俘, 可以买卖。男性家长对奴隶有生杀予夺之权,对妻子儿女有绝对权威, 在欠债时甚至可以将妻儿送去抵债。 (3)经济领域: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说明商 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③ 文 化 科 技 : 西 亚 的 __楔__形__文__字____ 是 世 界 上 最 古 老 的 文 字 , 《__吉__尔__伽__美__什____》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在与经常泛滥的洪水斗争 的过程中,诞生了著名的洪水和__方__舟____传说。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 制,用于测量土地、计算粮食产量和人工。
【图解历史】阶级和国家的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1.概况 (1)诞生区域:最初的文明分别出现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 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以及欧洲 巴尔干半岛南部和___爱__琴__海___地区。 (2)发展状况:在这些古代文明中,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把持国家 权力,剥削奴隶和平民。 (3) 特 征 : 古 代 各 个 文 明 基 本 独 立 发 展 , 表 现 出 明 显 的 ___多__元___ 特 征。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课件资料

《中华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先秦、秦汉》课件资料


耕作方式
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铁犁、 犁壁、犁评)

耕作技术 垄作法、代田法、耕耙耱(耕耙)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稻麦轮作的一年两熟、一年 三熟
生产方式
粗放经营(氏族公社集体生产、奴隶集 根本模式 体耕作)、精耕细作(以家庭为单位、男
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经济构成 以种植业为主,家庭饲养业为辅,兼有家庭纺织业
世界万物是相对的,自然无为,“齐物”的 观点,“逍遥”的人生态度
孔子
“仁”为核心,强调以德治民,“克己复 礼”,“有教无类”
儒家 孟子 “仁政”,民贵君轻,性本善
荀子
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君 舟民水,人之性恶
法家
商鞅韩非子
以法治国,主见加强君主集权,嘉奖耕战, “法”“术”“势”三合一
答案:D
[第三步:预测押题不可少]
1.“单就宗教而言,周人还有一点与殷人大不同,祖先的
世界与神的世界逐渐分离,成为两个范畴的问题。”这
集中体现于西周实行的
()
A.世袭制
B.分封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C.宗法制
D.井田制
解析:商王以神权巩固王权,与商代“重神”相比,周代更 加重视利用血缘关系来巩固政权,“祖先的世界与神的世界 逐渐分离”,逐渐演化出完整的宗法制,选C项。
(2)宗法制: ①目的: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内部纷 争,巩固国家统治。 ②作用:把“国”和“家”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保证了 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 的稳定和团结。 ③ 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宗法制理解中的几个要点 (1)一个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2)两个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 长”。 (3)三个宗法形式:家谱,宗祠,族规。 (4)四个重要观念:“亲亲尊尊”,“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男尊女卑”,“裙带风气、荫庇心态”。

专题01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56页PPT

专题01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56页PPT
——单卫华、赖红卫、张相军《中国廉政文化史》 【问题】 根据材料,概括秦朝监察制度的主要特点。
二轮·历史
二轮·历史
三、传统文化的奠基与科技文化的发展 1.思想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儒、墨、道、法等学派纷纷登场, 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 (2)春秋末期的孔子开创儒家学派,经过孟子和荀子的发展,战国后期儒学成 为蔚然大宗。 (3)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大兴儒学,儒家思想成 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科技文化 (1)科技:西汉造纸术发明,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数学、医学、农学等成就 非凡。 (2)汉字:商代甲骨文出现,中国文字成熟。 (3)文学:春秋时期,我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具有现实主义特色; 战国时期,屈原发明楚辞体;汉朝时,楚辞盛行,并创造出以楚辞为基础的新 文体——赋。
二轮·历史
主题深化 西周与秦朝政治制度的比较
二轮·历史
主题深化 战国时期,平民阶层的崛起
战国时期,随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崩溃,贵族逐渐衰落,平 民阶层崛起,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对战国时期历史的发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军事领域:春秋时期的战事由贵族支配,对他们来说,威 信和“面子”更重于实际所得。战国时期的战事由职业的 将领所支配,这些人一般是由平民组成的,成为战场上的主 导力量。 (2)政治领域:春秋时期,贵族主导的政治体系开始崩溃。 随着郡县制的推行,官僚体系开始代替贵族体系,拥有治国 之才和军事才能的平民成为官僚体系的成员,推动了战国 时期各国的政治改革运动。
二轮·历史
深化拓秦展朝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
(1)最高统治者权威的树立。 (2)官僚体系取代宗族体系。 (3)中央对地方垂直管理,地方服从中央。
二轮·历史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ppt课件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与初步发展先秦秦汉ppt课件

法 家
韩非 子 商鞅
以法治国,主张加强君主集权,奖励耕战,“法”“术” “势”三合一
墨 家
墨子 “兼爱”“非攻”“尚贤”“节用”
(3)意义 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知识拓展 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1)中国:和谐、统一。 (2)世界:和平、发展。 (3)个人:修身、养性。
2.任何思想都有阶级性,必然与一定的社会阶层相联 系,结合百家争鸣中各派的主张说明这一观点。 提示:道家:没落的贵族利益;法家:新兴地主阶级; 墨家:劳动人民。 3.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出现产生了什么 影响? 提示:政治上,中央集权制。经济上,重农抑商。思想上, 民本思想。科技上,实用科学的形成。
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形成了严格 的大宗、小宗体系
纳贡赋和随从作战的义务
(1)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 (1)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
作用
—士”的等级序列
断和特权地位
(2)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 (2)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和
周王成为“天下共主”
团结
关系
互为表里,政治权力和血缘关系相互巩固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内容 ①确立皇帝制度:皇帝总揽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 ②中央政府实行三公九卿制:三公指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 ③地方行政机构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都由皇帝任免。县以 下设乡、里等基层机构。 (2)特点:权力高度集中。 (3)影响: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 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对此后两千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 生了重要影响。
学法点睛 古代农业的“二、三、四”
2.手工业
(1)行业 ①冶炼:夏、商、西周青铜铸造业发达;春秋晚期,冶铁业出现;西 汉,用煤冶铁;东汉,发明水排。 ②制瓷:商朝已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烧制出成熟的青瓷。 ③纺织:商周时期,丝织业就已出现,西汉丝绸通过丝绸之路外销。 (2)经营 ①官营手工业:夏商周秦汉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手工业生产的主 导地位,生产规模大,产品质量高,但效率低下。 ②家庭手工业:随着小农经济的出现,家庭手工业兴起,其产品主 要用于个人消费和交纳赋税。 ③私营手工业:春秋战国时期兴起,产品主要供民间消费。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ppt完美版(统编版)1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ppt完美版(统编版)1

罗马出土的汉代丝绸
新疆出土的罗马纺织品
中 国 出 土 罗 马 金 币
总督在有关辖区的行政、司法、财政、军事以及对外交往中,
享有非常大的自主权,有些时候,与一个独立的君主无异......在
波斯行省之下,并无县、乡等更基层的行政体系(与中国从中央到 地方基层完备的官僚体系形成对照)随着地方总督世袭变得越来越
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和发展
课程标准:认识古代各帝国的区域性影响和不同文明之间的早期联系(帝国范 Nhomakorabea、统治)
(文明交流)
1、农耕文明与希腊海洋文明的扩展,加强交流联系形成区域性大帝国。 2、各帝国的统治及征服又推动了文明的进一步交流。
一、古代文明的扩展
文明类型
农耕文明
北非埃及文明:
叙利亚、巴勒斯坦,曾达两河流域
马其顿亚历山大帝 国
前336--前323年 (前4世纪)
马其顿、小亚细亚、 埃及、两河流域、 灭波斯,征服印度 河流域
罗马帝国 1—2世纪繁荣
前27年—4世纪(395年) 5世纪 1453年
征服了从西班牙到两河流域 的整个地中海周边地区,地 中海变成罗马内海。
君主专制制度:君权神授, 君主专制制度、行省制。交通。 政治、军事大权集于一身。 罗马法。
冒险探索的性格 人文精神
三、探究——文明多元的原因
请以古希腊文明为例,概括影响文明多元的因素有哪些?
史地料理条1 件 史国料家制2 度 史经料济类3 型 史民料族性4 格
山地、
吸收欧亚非文明
海岛、欧亚非要冲地带
城邦、小国寡民
直接参与民主政治
工商业经济
平等观念
冒险探索的性格
人文精神
辉煌文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