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_细菌概述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_第二章细菌概论1

二、细菌的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1)概念 (2)功能 (3)基本成分: 肽聚糖(粘肽) 聚糖骨架 G+ 四肽侧链 五肽交联桥 G-
N-乙酰胞壁酸 N-乙酰葡萄糖胺
二、细菌的结构 (一)细菌的基本结构 1.细胞壁 (1)概念 (2)功能 (3)基本成分 (4)G+菌与G-菌细胞壁的结构特点
形成过程
不是繁殖形式
1.概念: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 菌体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 2.形成条件: 营养物质的缺乏 3.特点: 抵抗力强
1.概念:是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胞质脱水浓缩,在 菌体内形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小体。 2.形成条件: 营养物质的缺乏 3.特点: 抵抗力强 芽胞外壁 外膜 芽胞壁 核心部分 内膜 皮质层 芽胞壳
比较G+菌和G-菌细胞壁的结构特点。
实验一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丛毛菌
周毛菌
1.概念:是某些细菌表面附着的细长弯曲的丝状物。 2.种类: 蛋白质 3.化学成分: 4.功能: 运动器官 5.意义: (1)鉴别细菌 (2)用于细菌分型 (3)与细菌致病力有关 伤寒杆菌有鞭毛 痢疾杆菌无鞭毛
鞭毛 菌毛
1.概念: 某些细菌体表遍布着的比鞭毛细短而直硬的丝状物。
2.化学成分:蛋白质
膜磷壁酸 壁磷壁酸
革兰阴性菌
脂多糖 外 脂质双层 膜 脂蛋白 肽聚糖 胞质周围间隙
肽聚糖
细胞膜
细胞膜少。 肽聚糖: 外 膜: 脂蛋白、脂质双层、脂多糖。
1.青霉素能够杀死G+菌, 还是G-菌?
2.溶菌酶能够杀死G+菌, 还是G-菌? 3.什么情况下细胞壁受 损而细菌不会破裂?
革兰阳性菌
[病原生物学] 第2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病原生物学] 第2章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6879aeaff90f76c660371a0d.png)
只要能破坏肽聚糖结构或抑制其合成的物 质,都有杀菌或抑菌的作用。
• 溶菌酶能水解聚糖骨架中的糖苷键;
• 青霉素、头孢霉素可抑制五肽交联桥与 四肽铡链末端第四位D-丙氨酸的连接;
• 万古霉素、杆菌肽可抑制四肽侧链的连 接。
人体细胞无细胞壁、也无肽聚糖,故这些 物质对人体细胞无破坏作用。
2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
病原生物学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学习目标
1、掌握:细菌的大小与基本形态;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 2、熟悉:细菌的实验室诊断 3、了解:细菌感染治疗的基本原则
概念
细菌(bacterium)是属原核生物界(prokaryotae)的一种单细胞微生物,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泛指各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狭义上则专指其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细菌,是本章讨论的主要对象。 它们形体微小,结构简单,有细胞壁和原始拟核,无核仁和核膜,除核糖体外无其他细胞器。
(三)细胞质(cytoplasm)
3,胞质颗粒 是细菌贮存的营养物质。一 般在细菌营养供应充足时,胞浆颗粒较多, 能源缺乏时减少或消失。
较常见的是异染颗粒,成分是RNA和多偏 磷酸盐,嗜碱性强,经染色后颜色明显不 同于菌体的其他部位,。白喉棒状杆菌有 此颗粒,可作为细菌鉴别的依据。
(四)核质(nuclear material)
2,核糖体 又称核蛋白体。是蛋白质的合 成场所。细菌核糖体沉降系数为70s,由 50s和30s两个亚基组成。链霉素能与细菌 核糖体30s小亚基结合,红霉素能与50s大 亚基结合,使核糖体失去功能,从而干扰 蛋白质的合成,导致细菌死亡。
但真核生物(包括人类)细胞的核糖体为 80s,由60s和40s两个亚基组成,所以上 述抗生素对人体细胞蛋白合成无影响。
细菌学:第二章 细菌的分类形态和进化

免疫学技术
• 2、酶免疫技术 • 利用抗原、抗体反应高度特异性和酶
促反应高度敏感性,通过肉眼或显微 镜观察及分光光度计测定,达到在细 胞或亚细胞水平上示踪抗原或抗体部 位,及对其进行定量目的。
免疫学技术
• 3、免疫印迹技术
↓ cDNA序列测定
↓ 反推rRNA序列 – 细菌基因组16S rDNA 可以直接以PCR 放大,然后测序
Eubacteria (真细菌界)
Archaebacteria (古细菌界)
Eukarya (真核生物界)
利用16SrRNA建立分子进化树
• 同一菌种的各个细菌,在某些方面仍有一定的差异, 可再分成亚种(subspecies)
☆分类是根据微生物的相似性和亲缘关系,将微生物归入不同的分类类群。 ☆鉴定是确定一个新的分离物属于已经确认的分类单元的过程。
☆命名是根据国际命名法规给微生物分类单元以科学的名称。
5 界 论
6 界 论
8 界 论
三域学说
古古生生菌菌
– 系统分类学Phylogenetic Classification
• 亚种以下的分类等级为型(type),以区别某些特殊 的特征。
• 例如:抗原结构不同而分的血清型(serotype);对 噬菌体敏感性不同的噬菌体型(phagetype);对细菌 素敏感性不同的细菌素型(bacteriocin-type),生化 反应和某些生物学性状不同的生物型(biotype)。
4)rRNA在细胞中含量大(约占细胞中RNA的90%),也易于提取;
5)16SrRNA普遍存在于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中(真核生物中其同 源分子是18SrRNA)。因此它可以作为测量各类生物进化的工具。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二章细菌概述练习题下复习课程

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二章细菌概述练习题下病院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考纲要求:一、理解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概念二、理解常用物理灭菌方法及应用范围三、掌握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四、掌握细菌的感染途径及感染范围习题链接:一、名词解释1.消毒2.灭菌3.感染4.医院感染5.毒血症6.菌血症二、填空题1.细菌毒力由和构成。
2.荚膜本身没有毒性作用,但具有和的作用。
3.细菌的侵袭性物质包括和。
4.细菌的致病因素除了毒力外,还与和有关。
5.感染的来源(传染源)包括和。
6.传染病流行与传播的三个基本环节包括、、。
7.显性感染根椐病情缓急不同,可分为和。
8.正常菌群转变为条件致病菌的特定条件有、、。
10.煮沸法消毒时加入碳酸氢钠是为了和。
11.紫外线杀菌的机理是。
12.用途最广,效果最好的化学消毒剂是。
三、单选题1.最常用最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是()A.煮沸法B.间歇灭菌法C.高压蒸汽灭菌法D.巴氏消毒法2.人体中没有正常菌群存在的部位是()A.皮肤B.口腔C.结肠D.血液3.紫外线杀菌最有效的波长是()A.200~300nmB.265~266nmC.270~280nmD.250~260nm4.高压蒸汽灭菌法灭菌不适用的是()A.手术衣B.牛奶C.纱布D.手术器械5.热力杀菌的原理是()A.氧化作用B.蛋白质变性凝固C.电解质浓缩D.细菌溶解6.高压蒸汽灭菌法最常用的方法是()A.620C,30minB.1000C,5minC.121.30C,15~20minD.1000C,1~2h7.用于皮肤消毒的乙醇浓度是()A.60~70%B.70~80%C.70~75%D.90~95%8.能治疗和紧急预防由外毒素引起的疾病的是()A.外毒素B.内毒素 C。
类毒素D.侵袭性酶 E.抗毒素9.毒性强,具有选择性毒害作用的是()A.荚膜B.菌毛C.鞭毛D.内毒素E.外毒素10.内毒素的毒性成分是()A.特异性多糖B.脂多糖C.脂质 AD.脂蛋白E.核心多糖11.能被甲醛脱毒成类毒素的物质是()A.外毒素B.内毒素C.透明质酸酶D.血浆凝固酶E.溶纤维蛋白酶12.病原菌致病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A.基本结构B.特殊结构C.毒力D.侵入门户E.侵入数量13.关于细菌外毒素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化学成分是脂多糖B.免疫原性弱C.毒性弱D.对组织器官有选择性毒害作用14.与细菌致病性无关的物质是()A.荚膜B.菌毛C.鞭毛D.芽孢E.侵袭素15.与内毒素作用无关的是()A.发热反应B.白细胞反应C.肌肉松驰性麻痹D.DICE.休克16.能产生细胞毒素的细菌是()A.白喉棒状杆菌B.破伤风梭菌C.霍乱弧菌D.产气荚膜梭菌E.肉毒梭菌17.用于预防接种的生物制品是()A.抗毒素B.类毒素C.内毒素D.外毒素E.抗生素18.能引起内毒素休克的细菌成分是()A.菌体抗原B.鞭毛抗原C.脂蛋白D.脂多糖 ,E.肽聚糖19.具有毒性作用,只有在菌体裂解后才能释放的物质是()A.外毒素B.内毒素C.类毒素D.细菌素E.抗毒素20.隐性感染者携带某些病原体,但不出现临床症状,称为()A.健康携带者B.恢复期携带者C.病人D.易感者E.不感染21.属于内源性传染的是()A.病人传染B.带菌者传染C.空气传染D.带菌的动物传染E.潜伏感染四、简答题1.简述常用的热力灭菌法2.简述全身感染的临床类型3.简述细菌感染的途径综合分析题毒素是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对机体有毒害作用的物质,包括内毒素和外毒素。
(食品微生物)第2章_微生物主要类群1细菌

35
2.颗粒状的内含物(inclusions) :
● 糖原和淀粉粒:主要的碳素和能源储藏物质, 可用碘液着色检查。 ● 异染粒:细菌特有的磷素养料贮存。 ● 聚β-羟基丁酸:一种与类脂相似的碳源和能源 贮存。 ● 硫滴和硫粒:某些化能自养的硫细菌贮存的能 源物质。 ● 磁粒:是少数磁性细菌细胞内特有的串状的 Fe3O4的磁性颗粒。
28
细胞质膜结构图解
Diagram of the structure of cytoplasmic membrane
磷脂(占20%~30%),蛋白质(占50%~70%)
29
具运输功能的整合蛋白(integral protein)或内嵌蛋白(intrinsic protein)
具有酶促作用的周边蛋白(peripheral protein)或膜外蛋白(extrinsic protein)
大型1.0~1.25 × 3~8 um 中型0.5~1.0 × 2~3 um 小型0.2~0.4 × 0.7~1.5 um 螺旋菌:以宽度×长度计算
11
1.3 细菌的构造
细胞质 菌毛
细菌鞭毛 核糖体
细胞质膜
荚膜 细胞壁
12
1.3 细菌的构造
一、细胞壁
包在表面较坚韧略具有弹性的结构,占菌体干重的10-25%。
23
革兰氏染色(Gram Staining)
结晶紫染色1分钟 细胞为紫色
碘液媒染1~3分钟 全部细胞仍为紫色
乙醇脱色(约30秒) G+细胞为紫色 G-细胞为无色
番红花液复染1~2分钟 G+细胞为紫色 G-细胞为红色
24
25
26
二、细胞质膜和内膜系统
1.细胞质膜及其结构
(完整版)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第二章细菌概述

质粒
染色体外遗传物质,与遗传变异有关
胞质颗粒
异染颗粒等,可鉴别细菌
异染颗粒
质粒
细菌核蛋白体
电镜照片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1 .荚 膜 Capsule
化学组成: 多糖或多肽
功能: 抗吞噬作用 粘附作用 抗有害物质损伤作用
产汽荚膜杆菌
2 .鞭 毛 Flagellum
•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 1、充足的营养物质:水、含碳化合物、含 氮 化合物和无机盐是基本的营养成份。生长因子。
• 2、合适的酸碱度:多数病原菌生长繁殖的最适 pH为7.2~7.6 。
• 3、适宜的温度:多数病原菌最适宜的温度是 37℃。
• 4、必需的气体环境: 主要指氧和二氧化 碳。
细菌根据对氧的需要,可把细菌分为
肽聚糖含 占细胞壁干重 占细胞壁干重5%-
量
50%-80% 20%
磷壁酸 有
无
外膜
无
有
提问: G+ 、G-菌的肽聚糖结构有什么不同?
细菌L型(补充内容)
细胞壁缺陷细菌
形成条件
细胞壁中肽聚糖结构受理化或生物因素 的直接破坏或合成抑制而形成。
生物学特性
形态多形性
染色革兰阴性
培养高滲培养基 菌落油煎蛋样
G-菌肽聚糖仅1~ 3层,但有外膜。
G+菌肽聚糖含量 高,可达50层。
G+ 菌 肽聚糖结构
聚糖骨架 : N-乙酰葡萄胺 N-乙酰胞壁酸 四肽侧链 : L-丙、D-谷、L-赖、D-丙 五肽交联桥 :五个甘氨酸
G- 菌肽聚糖结构:
G G
四肽侧链
M
细菌概述-吴瑞芳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二、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与药物反应的关系
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以及溶菌酶都具有具有杀 菌作用。那么他们对什么样的细菌作用好 呢
??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二、细菌的结构 G+和G-菌细胞壁差异:
特征 强度 厚度 肽聚糖层数 肽聚糖含量 磷壁酸 外膜 结构 革兰氏阳性菌 较坚韧 厚,20~80nm 多,可达50层 多,可占胞壁干重50~80% + 三维空间(立体结构) 革兰氏阴性菌 较疏松 薄,5~10nm 少,1~3层 少,占胞壁干重10~ 20% + 二维空间(平面结构)
1,细菌的基本结构:
细胞壁 (CW cell wall ) 细胞膜(CM cell membrane ) 细胞质(CP cytoplasm) 核质(Nm nuclear material)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二、细菌的结构
细菌的基本结构——1,细胞壁
细胞壁为细菌表面比较复杂的结构。位于细胞最外层, 包围整个菌体的一层坚韧而具有弹性的膜壁,称 为细胞壁。
• 一、细菌的形态
单 生 杆 菌
杆菌
双 杆 菌
杆 菌 的 排 列 方 式
链 杆 菌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一、细菌的大小与形态
3,螺旋状菌
1.弧菌:菌体只有一个弯曲,呈弧状或逗 点状。如霍乱弧菌。 2.弯曲菌:菌体有2-3个弯曲,呈燕状,如空肠弯曲 菌。 3.螺菌:菌体有数个弯曲,如鼠咬热螺菌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结构 二、细菌的结构
细胞壁主要功能
• • • • • ① 维持细菌固有形态 ② 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③ 完成菌体内外物质交换 ④ 决定菌体抗原性 ⑤ 某些成分与致病性有关:SPA、M蛋白
第二章1细菌的结构与功能

原核生物的细胞膜 中一般不含胆固醇 而是含有hopanoid
hopanoid类甾醇的作用 稳定细胞膜的结构
hopanoid被认为是地球上含量最丰富的生物分子
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
④ 糖和其它成分
糖:糖蛋白和糖脂 功能:影响细胞的抗原性和免疫性。 微量元素的功能:
参与膜蛋白和磷脂的结合作用; 与酶在膜上的催化活性有关。
复染
革兰氏阳性反应 革兰氏阳性菌(G+)
革兰氏阴性反应 革兰氏阴性菌(G-)
+菌细胞壁的结构 3、G
一、细胞壁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
厚度:20~80nm 肽聚糖 重量:50%~90%
(2) 磷壁酸
(1) 肽聚糖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化学结构模式图
β
(1) NAM + G 菌 NAG 的 肽 聚 糖 结 构
藿烷类化合物
二、细胞膜
1、细胞膜的化学成分
① 磷脂(lipid):含两性的磷脂酰甘油
G-菌含磷脂酰乙醇胺;分枝杆菌含磷脂酰肌醇。 磷脂酰甘油中的脂肪酸可区分为饱和与不饱和脂肪酸 膜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这两种脂肪酸相对含量的高低: 低温型微生物含较 多 的不饱和脂肪酸; 高温型微生物含较 多 的饱和脂肪酸。
原生质球
7、细胞壁缺陷细菌
L-型细菌(bacterial L-form):
某些细菌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由于基 因突变而产生的无壁类型。
L-型细菌的菌落
细胞壁缺陷细菌的特点
对环境条件敏感:低渗、振荡、离心、通气 有鞭毛而不运动; 不被噬菌体侵染; 能够再生:
在适宜条件下,生长繁殖形成菌落,并恢复产生 新细胞壁转为正常细菌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游离于细胞质
质粒(plasmid):染色体外遗传物质
胞质颗粒:酶类、中间代谢物、营养储藏物等
1. 核糖体
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每个细菌约 有1万个核糖体
2. 质粒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 闭合环状双链DNA 携有遗传信息,控制细菌某些特定性状 能自行复制、传给子代 可作为基因工程载体,通过接合或转导等 人工改造方式转移至受体菌
杆形
杆菌
中:2~3 m长
小:0.6~1.5 m长
弧菌:2~3 m 长
螺旋状
螺旋菌
螺菌:3~6 m 长
细 菌 的 基 本 形 态
菌体形态
球菌 :菌体呈球形或近似球形。根据其分裂的方向 及随后互相间的连接方式又可以分为单球菌、双球菌、 四联球菌、八叠球菌、链球菌和葡萄球菌等
双球菌:在一个平面上分裂成双排列,如肺炎双 球菌、脑膜炎双球菌
荚膜
细胞膜 细胞壁
特殊结构
保护
基本结构
说出细菌与动、植物 细胞相比最大的不同 是什么?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二、细菌细胞的构造与功能
1构造
基本构造
细胞壁 细胞膜
特殊构造
细胞质
核质
荚膜 鞭毛 菌毛 芽孢
细菌细胞壁
定义 是位于细菌细胞 膜外的一层坚韧 而富有弹性的结 构,主要成分为 肽聚糖。 功能
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检查细菌的动力。 1、3:有动力 2:无动力
(3)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单个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成 肉眼可见的细菌集群,称之菌落。不同细 菌形成的菌落大小、形状、颜色不同,即 菌落特征,有利于鉴别细菌种类 。 菌苔: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密集生长时多 个菌落相互练成一片称为菌苔。
菌毛:又称纤毛、伞毛、线毛或须毛,是一种长在
细菌体表的纤细、中空,短直且数量较多的蛋白质类 附属物,具有使细菌体附着于物体表面的功能。 分类: 1、普通菌毛:遍布于菌体表面,短而直,具 有粘附作用,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 2、性菌毛:数量少,只有1-4根,长而粗, 仅见于少数革兰氏阴性菌的雄性菌株中,传递遗 传物质(如:耐药性质粒。) 雄性菌(F+):有性菌毛(供体菌) 雌性菌(F-) :无性菌毛(受体菌)
细菌结构总结
核糖体
核质(拟核) 菌毛
胞质颗粒 鞭毛 荚膜
质粒 细胞膜
细胞壁
1. G-菌细胞壁组成中不包括( )。 A、脂蛋白 B、磷壁酸 C、脂多糖 D、肽聚糖 2.具有下列哪一结构的细菌抵抗力最强( ) A、外膜 B、菌毛 C、鞭毛 D、芽胞 3.具有黏附作用的细菌结构是( )。 A、菌毛 B、荚膜 C、芽胞 D、鞭毛
细 菌 菌 毛
普通菌毛图
性菌毛图
有菌毛的很多细菌都是致病菌 借助菌毛可以牢固的粘附在宿主的呼吸道、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等的黏膜上,进一步定植和致病。
芽孢:某些细菌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细胞质
脱水浓缩在菌体内形成的一个圆形或椭圆形 壁厚、含水量低、抗逆性强的休眠构造。。
原细胞壁 残留细胞质 芽孢厚壁 芽孢细胞质
1、维持细菌的固有 外形,提高机械强度 2、阻拦大分子有害 物质进入细胞 3、参与细胞内外的 物质交换 4、具有免疫原性以 及对抗生素和噬菌体 的敏感性。
分类
革兰氏阳性菌(G+)
革兰氏阴性菌(G-)
G+
菌细胞壁模拟图
G+(革兰氏阳性 )细菌的细胞 壁 胞壁厚,肽聚 糖多达50-100 层;还有磷壁 酸。
荚膜的功能: 1、有抗原性,可作为细菌
鉴别和分型的依据。
2、防止噬菌体吸附和裂解, 抗(如白细胞)吞噬作用。 3、荚膜多糖具有粘附作用, 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龋齿)
4、信息识别、储藏养料等
细 菌 鞭 毛
鞭毛: 某些细菌菌体上附着的细长丝状、
波状弯曲的的蛋白质附属物即为鞭毛。是细 菌的运动器官。
专性需氧菌:必须在有氧的环境下生长繁殖,如 霍乱弧菌;
微需氧菌:在低氧分压(5%~6%)环境中生长最好, 如幽门螺杆菌。
专性厌氧菌:必须在无氧环境中才能生长,如破 伤风杆菌。 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或无氧环境中都能生长,大 多数病原菌属于此类。
二、 细菌的繁殖方式和速度
细菌的增殖方式和速度
二分裂 三分裂
芽孢——细菌的休眠体
电 镜 下 细 菌 的 芽 孢
芽孢:由于每一个细胞内仅能形成一
个芽孢,一个芽胞发芽也只生成一个菌 体,细菌数量并未增加,因而芽胞不是 细菌的繁殖方式。
芽胞结构模式图
芽胞的大小、形状、位置等随菌种而异,有重要的鉴别意义。
肉毒梭菌
破伤风梭菌
炭疽芽胞杆菌
芽孢形成意义
1、芽孢的大小、形状和在菌体中的位置随 菌种而异,可用于鉴别细菌, 2、对高温、干燥、化学消毒剂和辐射等理 化因素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3. 胞质颗粒
储存多糖、脂类、多磷酸盐等营养成分 酶类、中间代谢物等各种大分子物质。
核质(拟核)-----细菌的遗传物质
无定形,无核膜、核仁 一条大型的环状双链DNA分子, 一般不含蛋白质。 具有细胞核的功能,决定细菌 性状和遗传特征
细菌的特殊结构
荚膜 鞭毛 菌毛
芽孢
(1)荚膜: 是某些细菌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壁外的一层粘液性物质。 化学成分为多糖或多肽。
肺炎双球菌
脑膜炎双球菌
链球菌:在一个平面上分裂,成链状排列, 如溶血性链球菌
葡萄球菌:多个不规则平面上分裂,菌体无秩序堆 积呈葡萄状排列,如金黄色葡萄球菌
菌体形态
杆菌:菌体多数呈直杆状或弯曲。其细胞外形较球菌 复杂,常见的有短杆状、棒杆状、螺杆状等。
不同杆菌的大小、长短、粗细很不一致。
大 中 小
在人类登上月球之前,美国向月球发射了一颗人造 卫星,卫星上携带了一台电视摄像机。两年半后, 美国的阿波罗12号飞船到达了月球,宇航员把这台 摄像机带了回来。在严格的无菌条件下,把摄像机 的一小块塑料隔离板放在营养液中,几小时后观察 ,在培养液中发现了一串串链球菌。它25分钟繁殖 一代,据此可以推算出,至少有一个链球菌生活在 这个摄像机上。在人类登上月球以前,这个链球菌 竟然在月球那么严酷的环境下不吃不喝生活了两年 半!我们不得不佩服细菌的生活能力呀!
生长因子:B族维生素,嘌呤,嘧啶,氨基酸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一、细菌生长繁殖的条件
1、营养物质:水、含碳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无 机盐是基本的营养成份,还有生长因子 。 2、酸碱度:多数病原菌生长繁殖的最适pH为 7.2~7.6 。 3、适宜的温度:多数病原菌最适宜的温度是 37℃。
4、气体: 主要指氧和二氧化碳。细菌与人类不同, 并非所有细菌的生长都需要氧气,根据对氧的需 要,可把细菌分为四类:
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①均匀混浊生长 ②沉淀生长③菌膜生长
菌膜
对照
菌沉淀
均匀浑浊
(2) 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经常用于做动力试验:即将细菌穿刺接 种于半固体培养基中,经培养后,无鞭毛 的细菌沿穿刺线生长,穿刺线清晰;有鞭 毛的细菌则沿穿刺线向周围扩散生长,穿 刺线模糊不清,用于检查细菌的动力
6.细菌的三种基本形态为:-------7.细菌的基本结构有 8.细菌的特殊结构有 。
。
第二节 细菌的生长繁殖与变异
细菌所需营养物质
水:可以做溶剂、媒介、原料、导体
碳源:是菌体含碳物的骨架,并提供能量
氮源:合成蛋白质,核酸、酶 无机盐:
构成菌体成分
调节渗透压和pH值 酶活性不可缺少的成分
分类:根据鞭毛的数量与位置
1、单毛菌 2、双毛菌 3、丛毛菌 4、周毛菌
鞭毛菌分类丛毛菌单菌双毛菌周毛菌
鞭毛的意义
1、细菌的运动器官(螺旋论) 2、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具有免疫原性,可 用于鉴别细菌 3、与致病性有关
在鞭毛的驱动下,细菌的相对运动速度比 猎豹还快! 猎豹:每小时110公里,(30.56米/秒) =每分钟1500倍体长 细菌:最高可达每秒100um =每分钟3000倍体长
磷壁酸
外膜 青霉素、溶菌酶
有
无 敏感
无
有 不敏感
细胞膜
细胞膜:是位于细胞壁内侧紧包在细胞质外面 的一层柔软并富有弹性的半透性生物膜。 功能:参与细胞内外物质交换;是合成细胞壁 和糖被有关成分的重要场所;参与细胞的呼吸 过程,是细胞的产能基地;是细菌生物合成的 场所等。
细胞质:被细胞膜包围的除核区以外一切半透
细菌的芽胞是迄今所知的抵抗力最强的 生命单位。 •一般细菌在80 ℃水中迅速死亡,而细菌的 芽胞在100 ℃水中能耐受2小时以上 •芽胞在70%乙醇中能存活20年 •人类细胞勉强可以耐受500 照射,芽胞则 能耐受100万 •干燥对芽胞几乎无任何影响
芽孢的抵抗恶劣环境的本事可能高得出乎我们的想象 有一个真实的事情:
101岁高龄的炭疽杆菌受害幸存者
杜樟林
红楼梦中 林黛玉死 于结核杆 菌引起的 结核病
金黄葡萄球菌 能引起扁桃体炎
酸奶可口是因为里面含有大量的乳酸菌
列文虎克和他观察和描绘的小动物:“ little Animalcules”
细菌(bacterium)是属原核生物界的一种 单细胞微生物,有广义和狭义两种范畴。 广义上泛指各类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 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 次体。 狭义上则专指其中数量最大、种类最多、 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细菌,是一类细胞细短(直 径约0.5 m ,长度约为0.5~5 m)、结构简 单、胞壁坚韧、主要靠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 性较强的原核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