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复习优秀课件(13张ppt)

合集下载

八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课件(22张ppt)

八上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课件(22张ppt)
结果: 迫使国民党主力退守至沈阳等孤城,被动 防御作战。
三、 解放战争的胜利
•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 (1)土地政策:__耕__者__有_其__田_________ • (2)土改措施_颁__布_《__中_国__土__地_法__大_纲__》_制__定_土_地_改__革_总路线 • (3)土地改革的意义:____________
• 材料二 我军第二年的作战基本任务是:举行全国 性的反攻,即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解放战争引向 国民党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 ——毛泽东《解放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 • (2)“我军第二年……打到外线去”的重大军
事行动是什么?结果怎样?
行动: 刘邓大军进入大别山区,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 略进攻的序幕。
毛泽东 赴重庆谈判。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与国民党签订了“双十协定”。
二、内战的爆发
1.爆发时间与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2.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 (1)时间: 1947年3月 (2)人民解放军的战略战术:
①作战目标: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②作战方针: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③作战方式: 运动战
3.粉碎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陕北解放区:
(1)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 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 (2)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对 陕北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山东解放区:华东野战军取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 4.由防御转入反攻:
1947年夏,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材料一 人民解放军作战十大原则 1.先打分散和孤立之战,后打集中和强大之敌。 2.先取小城市、中等城市和广大乡村,后取大城市。 3.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标,不以保守或夺取城市和地方 为主要目标…… 7.力求在运动中歼灭敌人。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综合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综合复习课件新人教版

时间:1947 年
法律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
人民解 放战争 的胜利
土地改革
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 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意义: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 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
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
取得抗日战争 的胜利,中华 民族由衰败走 向振兴
全面内战爆发, 给人民造成巨 大灾难,导致海 峡两岸至今分 离
专题一
专题二
【例1】 (2016内蒙古呼和浩特)国共关系直接影响着中国革命的 前途和命运,下面两党关系演变中,实现再合作的原因是( )
合作—分裂—再合作—再分裂 A.日本侵华加剧了民族危机 B.共产党改编红军停止了内战 C.国民政府改组缓和了矛盾 D.东北军和八路军实现了联合 解析:从历史上看,国共两党合作或者对抗,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的结果。国共两党的“再合作”是在日本大举侵略中国导致中国 的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实现的。为了共同抗日,国共 双方摒弃前嫌,再次合作,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战胜了日 本侵略者,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故选A项。 答案:A
解放了南京, 推翻了国民 党在大陆的 统治
专题一
专题二
【例2】 1948年10月,一位被俘的国民党军官感叹道:“这一招非 雄才大略之人是做不出来的。锦州好比一条扁担,一头挑东北,一 头挑华北,现在是中间折断了。”由此可知他感叹的战役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48年10月”“锦州”并结合所学知识, 可知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发起辽沈战役,迅速占领锦州这一战略 要地,截断了东北国民党军队向关内的退路。这一战役对后期战斗 的胜利至关重要。故选A项。 答案:A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优质课件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PPT优质课件

冰火两重天——国统区与解放区比较
国统区的经济状况
物价飞涨
100元纸币可买的商品
说明什么?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深受农民欢迎
饥 民
国统区学生的“反饥饿” “反内战”示威游行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解放区青年踊跃参加解放军
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430 万人
127 万人 1946年6月
东北 全境
长江中 下游以 北地区
华北 全境
国民党军 队主力基 本被消灭 ,大大加 速了人民 解放战争 在全国的
胜利
渡江战役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时间 1949年4月
经过 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 兵分三路,横渡长江。
结果
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 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 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小米加步枪
1亿多、小城镇、 乡村
国共实力对比悬殊,共产党如何去争取解放战争的胜利?
“谁赢得了农民,谁就会赢得中国,谁解决土地问题,谁就会 赢得农民”。
—1936年 毛泽东
一、解放区的土地改革
经 过:
1947年,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将抗战时期 的减租减息改为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分到土地后喜悦的农民
民 工 543万人 担 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 畜 76.7万头 船 只 8500只 筹 粮 9.6亿斤 挑 子 20.6万副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平津战役
时间 1948年11月-1949年1月①北平的和平解放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财

《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教学课件(31张PPT)优质课件

《解放战争专题复习》教学课件(31张PPT)优质课件

02 地点:东北 04 军队:东北人民解放军
淮海战役(1948.11.7 --
1949.1.10)
商丘
陈官庄
徐州
碾庄
双堆集
蚌埠
海州
肢中 解间 敌突 人破
01 时间:1948.11—1949.1
地点:以徐州(江苏)为中心
02 的广大地区
指挥员:刘伯承、邓小平、陈
03 毅
军队:中原解放军、华东解放
04 军
05 平解放)
主力决战: 三大战役 (1948 年 9月到1949 年 1 月)
战役名称 发起时间 指挥员 战果
共歼敌人 历史意义 数
辽沈 战役
淮海 战役
平津 战役
1948.9- 林彪、 解放东北
-11
罗荣桓 全境
1948.11 刘伯承、 奠定了长
--
邓小平、 江以南各
1949.1 聂荣臻 省解放的
B 绵延千里,直插入鄂、豫、皖三省交界地带,它就是大别山。大山无言,
却在1947年见证了( )
A.解放战争的打响
B.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
C.战略决战的开始
D.人民解放军彻底推翻了南京国民政府
2.下面的示意图有助于我们了解
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B.国民大革命的主要进程 C.人民解放战争的主要进程
C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发展的历程
THANKS
• 我们很容易遭遇逆境,也很容易被一次次的失败打垮。但是人生不容许我们停留在失败的瞬间,如果不前进,不会自我激励的话,就注定只能被这个世界抛弃。自我激励能力是人自我调节系统中 重要的组成部分,主要表现在对于在压力或者困境中,个体自我安慰、自我积极暗示、自我调节的能力,在个体克服困难、顶住压力、勇对挑战等情况下,都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具备自我激励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历史同步课件:3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历史同步课件:30张PPT

2、土地改革内容
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中 国土地法大纲》。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 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 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 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 展农业生产。
3、结果:
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 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C

C.北平
D.徐州
3.三大战役按开始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①平津战役 ②辽沈战役
D

③淮海战役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①③②
D.②③①
4.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 D ) A.北平解放 B.沈阳解放 C.上海解放
D.南京解放
5.淮海战役期间,中原、冀鲁豫等解放区共出动民工 543万人,征集担架20万副,大小车88万辆,挑子30万 副,牲畜76万头,总共筹运粮食达96000万斤。在战役 的第三阶段,参战兵力与后方支前民工的比例大大超 过了战役初期l:3的概算。这段材料最能说明解放战 争的胜利是由于( B ) A.国民党军队作战时物资匮乏 B.共产党军队深得民心,人民大力支持 C.国民党军队作战不够勇敢,妥协投降 D.共产党军事战术指挥得当
4、土地改革的意义
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 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 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 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 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1、挺进大别山——战略反攻1947年夏
武汉
南京
动脑筋
人民解放军为什么选择向大别山挺进?

2020中考历史复习课件:讲解 第二部分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54张PPT)

2020中考历史复习课件:讲解 第二部分 第七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共54张PPT)
了吃人的封建礼教,《阿 Q 正传》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
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茅盾的《 子夜 》象征性地暗示了作
家对中国社会性质的理性认识。
返回
2.绘画: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造诣精深。徐悲鸿在抗战 时期创作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鼓舞了民族士气。
3.音乐:聂耳的《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冼星海的《黄 河大合唱》等用音乐谱写了抗日救亡的时代最强音。 高分点拨:本考点稍为了解即可,对作品要结合时代去理解。
高分点拨:重庆谈判是抗战结束后国共双方为争取和平进 行的一次努力。虽然最终内战还是爆发了,但不能说重庆谈判 没有意义。
返回
材料 “本人此次来渝,系应国民政府主席蒋介石先生之 邀请,商讨团结建国大计。……目前最迫切者,为保证国内和 平,实施民主政治,巩固国内团结。国内政治上、军事上所存 在的各项迫切问题,应在和平、民主、团结的基础上加以合理 解决,以期实现全国之统一,建设独立、自由与富强的新中国。”
A.广州 B.重庆 C.西安 D.北平
返回
2. (2015 广东)历史图片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它能够再现历史。
下列图片反映出抗战胜利后人民的愿望是( D )
A.“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C.“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要求和平、反对内战,要求民主、反对独裁”
4.从历史照片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 方法。图 6 场景标志着 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返回
五年广东中 考
1.(2016 广东)1945 年 9 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 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 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 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B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复习课件(共20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  解放战争  复习课件(共20张PPT)

战役 治。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解放
(1)其他原因: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治上不得人心
国民党
战争
(2)自身原因:政治腐败、经济困难、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低下
迅速
(1)顺应了抗战以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是正义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
胜利
大力支持
共产党
的原
(2)以 毛泽东 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英明决策、灵活的战略战术
考点知识回顾
(续表)
主题
国民 党发 动内 战( 新增

爆发 标志 过程
重点 进攻
具体内容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 战爆发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 东解放区 的重点进攻

(3)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士气高涨
(1)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权,必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民心,否则就会衰亡 启示
(2) 人民群众 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典型例题】
从1946年下半年到1949年9月的3年中,烟台各县大批支前民工随军 支前,先后支援了鲁南战役、孟良商战役、潍县战役、济南战役、 准海战役、渡江战役等.以上信息表明了上述战役能够取得胜利的原 因是( ) A、国民党军队战斗力低下 B、国民党统治腐败 C、人民群众积极拥护和支持 D、解放军作战方针正确
景 行耕者有其田 的土地政策
解放 时
区的
1947年,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

土地
改革
(1)颁布 《中国土地法大纲》 。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24张PPT优质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七单元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课件 24张PPT优质课件

(1948.11.29
--1949.1.31)
北平和平解放
傅作 义
华北全境
基本解放
三大战役慨
况表
辽沈战役
平津战役
淮海战役
时间
解放区域
歼敌人数 主要战役地 点
敌军起义地 区
1948年9月— 11月
东北地区
47万+ 锦州 黑山 沈阳
长春
1948年11 月—1949年 1华月北地区
52万+ 张家口 新保安 天津
误过多
线力支持 区
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间就由弱 变强,打败国民党呢?
课堂小结 时间:1947年
人 土地 措施:《中国土地法大纲》 土地改革总路线
民 解 放 战 争
改革 结果:人民分得了土地,踊跃参军支持
三大 战役
辽解沈放战战役争1948.9 解放东北全 境淮海战役1948.11 奠定解放长江以

430
365 队:
攻 国民万党人的力2量80 严万重人削弱,共产
时 13党0 的力量万显人著增强,决战的 机 万人时机来到。

熟 1946年6 1947年6
二、三大战役和南京解放
千里跃进大 别山
1947年夏,刘伯承、
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
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天
险“蒋,介千石里两个挺拳进头大一别伸,山胸。膛
人间正道是沧桑。
想想看
解放战争开始时的力量对比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人
130万人
国民武党器:装备 接收10共0万产日党基:本上是步
①统治腐败,军失的装备①,战取略战术枪运
去民心
得美国器大用量得武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权,必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民心,否则就会衰亡 启示
(2) 人民群众 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被动防御作战,战略决战的时机日益成熟
辽沈战役
(1)时间:1948年9月—1948年11月 (2)领导者:林彪、罗荣桓 . (3)影响:解放了东北全境 .
淮海战役
(1)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2)领导者: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 (3)影响: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 的广大地区
(2)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挺进 大别 山
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 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千里挺进大别山,揭开了人民解放 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
(续表)
考点知识回扣
(续表)
主题
三 大 战 役
具体内容
背景
三大 战役 概述
历史 意义
人民解放军经过连续作战,歼灭了国民党军精锐200多万,国民党主力退守到沈阳、北平、徐州 等孤城,
役 势力退往台湾
解放 战争 迅速 胜利 的原

国民党 共产党
(1)其他原因: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政治上不得人心 (2)自身原因:政治腐败、经济困难、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低下
(1)顺应了抗战以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是正义的,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2)以 毛泽东 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英明决策、灵活的战略战术 (3)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士气高涨
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一 内战爆发(八上P110—113)
【课标要求】
知道重庆谈判,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的努力。认识国民党实行独裁、发动内战的本 质。了解中共中央转战陕北的史实。
考点知识回扣
主题
具体内容
目的
国民党
(1)为发动内战争取时间 (2)想在政治上舆论上获得主动,把不愿和平的罪名强加到中国共产党身上
单元 解放战争
【时空坐标】
【课时主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 重庆谈判只不过是蒋介石欺骗人民的手段。谋得政治资本和准备内战时间,才是蒋介石谈判的真实 目的。但是蒋介石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于1946年进攻中原解放区,挑起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 导解放区的军民,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之后展开战略进攻,发起三大战役,基 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 陆的统治,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无数的史实证明,只有中 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增)
考点知识回扣
主题
具体内容
解放区 结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经过艰苦的工作和 斗争,历时一年多的土地改革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的土地
改革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
(新增) 意义 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爆发 标志
过程
重点 进攻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政协决议,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 ,全面内战爆发
1946年10月,国民党军队占领张家口,全面进攻达到最高峰
1947年3月,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碎,开始发动对陕北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 的重点进 攻
考点知识回扣
(续表)
主题
解放 区军 民的 自卫 反击( 新增)
放 背景 耕者有其田 的土地政策
区 时间 1947年,中共召开全国土地会议



(1)颁布 《中国土地法大纲》 。大纲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

耕者有其田,按照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措施

(2)制定土地改革总路线 :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性剥削的
(新

时间
1946年1月10日
政治 协商
内容
会议讨论了建立联合政府、和平建国纲领、召开国民大会、修改宪法草案、整编军队等问题 ,并通过一系列决议,再一次确定了避免内战、和平建国 的方针

会议
影响
重庆谈判和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为中国实现民主统一、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
考点知识回扣
(续表)
主题
具体内容
国民 党发 动内 战(新 增)
共产党
为了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
时间 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
地点
重庆

(1)经过谈判,国共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 双十协定 ”
庆 内容 (2)双方同意以和平、民主、团结、统一 为基础,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由、富强 的新中国;

召开政治协商会议,邀集各党派代表和社会贤达协商国是,讨论和平建国方案
平津战役
(1)时间:1948年11月—1949年1月 (2)领导者:林彪、罗荣桓、聂荣臻 (3)影响:使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
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
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考点知识回扣
(续表)
主题
具体内容
渡江战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兵分三路,横渡长江,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国民党残余
背景 应对
结果
具体内容 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和敌强我弱的实际情况,毛泽东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的著名 论断 (1) 战略战术 :自卫战争 (2) 主要方式 :运动战 (3) 主要目标 :歼灭敌人有生力量 (4)作战原则和方针 :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 (1)解放区军民经过半年多的自卫反击战,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全面进攻 (2)毛泽东、周恩来等率领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出延安,转战陕北 (3)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 等战役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 进攻 (4)华东野战军在山东 孟良崮 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敌人对山东解放军的重点 进攻
考点知识回扣 考点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八上P114—118)
【课标要求】
知道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了解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的史实;知道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和南京解放;简析国民党南京政权覆灭和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考点知识回扣
主题
具体内容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减租减息政策改为实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