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学前儿童的意志

合集下载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8章 儿童情绪(韩宏莉201208)

儿童发展心理学第8章 儿童情绪(韩宏莉201208)

Lucas帅气可爱,在镜头前一点都不怯生
Lewis等有关陌生人的研究
时间:1974。 被试:7—19个月的婴儿。观察婴儿对不同对象的 反应。 处理水平:陌生的成年男子、成年女子、陌生儿 童(4岁的女孩)、母亲,儿童自己在镜子里的像。 结果显示:陌生人不一定让婴儿害怕,儿童与陌 生人的距离越近,消极情绪越大;儿童与父母越 近,积极情绪越大。 婴儿对陌生儿童显示了积极的、温和的反应,他 们只是对陌生的成人感到害怕。
“诱发性微笑;逗引性微笑”:
美国伊林沃思:42天为临界点,不迟于56天
(3)有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个月以后:婴儿 对熟悉的人比不熟悉的人有有更多的微笑 ,这 属于真正意义上的社会性微笑。
2.哭
在乳婴儿学会语言之前,哭声是表达需要的唯一方式。 乳婴儿的哭:生理性的啼哭;心理性啼哭 乳婴儿啼哭有5种原因:饥饿、瞌睡、身体不佳、心 理不适、感到无聊。

二、婴儿的情绪表达
哭和笑是婴儿表达情绪最直接的手段,是实现情 绪交流功能最重要的手段。
1.笑:婴儿的笑是与人交往,吸引成人照料的基本手段。
笑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1)自发性微笑( 生理性微笑):婴儿出生1-2天就有 笑的反应,往往与生理的满足有关 。一个月以内 (2)无选择的社会性微笑:4周-4个月 ,他们对熟悉人 与陌生人的逗引都可以报以微笑,是不加区分的

克服害怕的几种方法
对抗性条件作用:把一些能唤起害怕情绪反应的刺激
与愉快的活动同时并存,最后以愉快活动所产生的积 极的情绪克服由害怕刺激引起的消极反应。(兔子与 吃饭) 系统脱敏法:指在身体放松的情况下,安排患者逐渐
地接近所害怕的对象。(逐渐提高刺激强度)
模特塑造法:模特或榜样不仅能使儿童获得良好的行

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

学前心理学(第二版)教材课后题及答案

全国学前教育专业(新课程标准)“十二五”规划教材学前儿童心理学(第二版)钱峰汪乃铭主编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概述一、掌握以下概念无条件反射条件反射客观环境遗传素质1无条件反射P7:无条件反射是先天固有的、由遗传而来的反射2条件反射P7: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习得的反射3客观环境P8:人所处的客观现实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涵盖很广;社会环境则包括家庭、团体、各种人际关系、社会规范、风俗习惯等。

4遗传素质P9:遗传素质是指有机体通过遗传获得的生理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解剖生理特征二、.什么是心理的实质?答:1.脑是心理的器官 2.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3.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三、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哪些?请结合实例进行说明。

答:P9 制约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但基本上可以归纳为两类,一类是遗传方面的因素(如低能儿、痴呆儿),另一面是环境方面的因素(狼孩玛卡)。

实例省略。

第二章:学前儿童的注意一、掌握以下概念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答:无意注意P13: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不经意”,既没有自觉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的努力。

有意注意P14: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刻意”。

它具有自觉的目的,并和意志努力相联系。

注意的范围P16: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

是指在同一瞬间所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稳定性P17:注意稳定性指有把握对象的时间的长短。

二、注意与人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具体情况加以说明。

答:P17注意对于动物来说具有极重要的生存意义;对人类来说,由于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了语言的参与,注意更具有了特殊意义。

概括说,注意有下列三种功用:其一,选择功用。

(听课)。

其二,保持功用。

(画画)。

其三,调节和监督功用。

(搭积木)由上可知,注意对于人的生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它使人能随时察觉外界的变化,集中自己的心理活动,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更好地适应和改造客观世界。

第八章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试题及答案

第八章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试题及答案

第八章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试题及答案第八章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试题及答案您的真实姓名: [填空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某托儿所训练刚入所的孩子早上来时向老师说“早上好”,下午离所时说“再见”,结果许多孩子先学会说“再见”,而问“早上好”则较晚才学会,其重要原因是由于孩子早上不愿与父母分离。

这是() [单选题] *A情绪的社会化B情绪的分化C情绪对儿童心理活动的动机作用D情绪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作用(正确答案)2. 高兴时语调激昂,节奏轻快;悲哀时语调低沉,节奏缓慢。

这属于() [单选题] *A.面部表情B.身段表情C.言语表清(正确答案)D.肢体表情3. 对事物的好奇心和新异感,对认识活动初步成就的欣慰体验等属于() [单选题] *A.理智感(正确答案)B.道德感C.责任感D.美感4. 关于情绪和情感与认识过程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题] *A.没有对事物的认识就不能产生情绪和情感(正确答案)B.当人们回忆学业和事业的成就时会产生愉快情绪体验,这是与想象相联系的情绪情感C.单纯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能够产生情绪和情感D.与认识过程相比,情绪和情感具有较强的随意性5. 微笑表示满意、赞许和鼓励,怒目圆睁表示对事物持否定态度。

这体现了情绪和情感的()。

[单选题] *A.适应作用B.动机作用C.调节作用D.信号作用(正确答案)6. “孩子的脸,六月的天”说明儿童的情绪情感具有() [单选题] *A、不稳定性(正确答案)B、可控性C、深刻性D、社会性7. 下列选项中属于情绪状态中应激的有()。

[单选题] *A、某人失去亲人后长时间心情郁闷状态B、正常行驶的汽车意外地遇到故障时,司机紧急刹车(正确答案)C、战士们演习中取得好成绩,这一段都很有劲头D、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狂喜万分8. 某人在商场购物时,既喜欢质量高的商品,又嫌价钱太贵。

这种心理冲突属于()。

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意志与意志行动)

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意志与意志行动)
意志过程比较深刻,都是铭刻在心里的。但幼儿由于心理 发展水平较低,意志过程往往表现为直接外露的意志行动 ,意志内化的水平很低,所以我们可以通过直接观察幼儿 的外部行动表现来了解幼儿的意志发展。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 第二学时(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
主讲人:徐文俊
儿童NN发展心理学
二、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
• 幼儿坚持性的培养 幼儿坚持性的发展一方面受到成熟因素的影响,另一
方面与家长和教师的教育培养也有紧密的联系。 在幼儿坚持性的培养过程当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
方面入手: 首先,选取幼儿感兴趣的内容,合理的安排活动,明
确任务的目的,为幼儿创设坚持性行为的环境;
其次,为幼儿提供难易适当的任务,避免幼儿因为完 不成任务而产生挫败感;
大的质变,可以说是意志行动的萌芽。这个时候幼儿能够 坚持的指向一个目标,并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去克服困难, 排除障碍。
这个时期幼儿的意志行动往往是作为方法和手段而出 现的。
• 探索中的意志行动 1岁以后,幼儿活动能力增强,活动范围扩大,幼儿
开始进行各种探索周围环境和世界的尝试,他们会有意识 的用一些动作去引起事物的变化,用各种方法去摆弄物体 ,在这种探索的过程中,幼儿会保留那些有效的方法和操 作。
幼儿的意志行动建立在幼儿有意行动的基础上,有意 行动是指幼儿后天学会,自觉意识到的主动的行动。
意志行动是一种特殊的有意行动,幼儿不仅要自觉意 识到行动的目的和过程,还需要努力克服行动中的困难。
在幼儿阶段,幼儿的意志行动发展基本处于比较低级 的阶段。
• 意志行动的萌芽 大约在8个月左右,幼儿动作有意性的发展出现了较
第二节
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发展 第三学时(儿童坚持性的发展)

第八章--学前儿童的意志PPT课件

第八章--学前儿童的意志PPT课件

2020/3/29
12
4.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学前 儿童意志发展的主要指标)
坚持性也称之为持久性,是指 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 照既定目的去行动。
★儿童的坚持性是随着年龄的增 长而提高的。
★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在 四到五岁,也是在这个年龄 ,外界条件对幼儿坚持性的 影响最大。应抓紧对这个年 龄幼儿坚持性的培养。
★一岁以后,在儿童的动作中,意志行动的特征更为明显。
2020/3/29
9
(三)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1. 学前儿童需要发展的特点: (1) 开始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 (2) 优势需要有所发展。 ★幼儿需要结构模式:
2020/3/29
10
2. 学前儿童动机发展的特点
进入幼儿期以后,孩子的活 动动机有了较大发展。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马斯洛
实现抱负等。
2020/3/29
4
(三) 意志行动中的动机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因和动力。它说明人为什
么要行动的问题。 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动机具有三种功能: (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节功能。 (四) 意志行动中的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是指个人在做某件实
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
2. 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怎样? 3. 心理冲突有哪些类型? 4. 什么是优良的意志品质? 5.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6. 怎样培养学前儿童的意志品质?
2020/3/29
To DO: 15
2020/3/29
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 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 们可爱的本能。 ——【法】卢梭
人的动机与七种层次的需要:
1.生理的需要: 饥饿、口渴等;

《学前儿童的意志》课件

《学前儿童的意志》课件
家长和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前儿童 自主选择、自主决策、自主完成任务 等方式,培养他们的自觉性。
培养学前儿童的果断性
总结词:果断性是指学前儿童 在行动中能够迅速而明确地做 出决定,并采取行动的能力。
培养学前儿童的果断性,需要 家长和教师引导学前儿童在面 对选择时能够迅速做出决定,
并鼓励他们勇于承担后果。
心理过程。
意志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集中表现。
意志具有目的性、自觉性、果断 性、坚持性和自制性等特征。
意志的重要性
意志对个体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具有 重要影响,能够推动个体克服困难、 实现目标,提高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 能力。
意志品质的发展对于个体的心理健康 和社会适应能力也具有重要意义。
03
让学前儿童有机会自主选择和决策,培养其独立性和自主性。
引导孩子自我评价和反思
建立评价标准
引导学前儿童了解评价标 准,如行为规范、道德准 则等,让他们明白什么是 好的行为和不好的行为。
鼓励自我评价
鼓励学前儿童对自己的行 为进行评价,让他们意识 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
促进反思和改进
引导学前儿童反思自己的 行为,并鼓励他们积极改 进自己的不足之处,培养 其自我完善的能力。
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与学前儿 童讨论、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劣 、教授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式 ,帮助学前儿童学会迅速做出 决定。
家长和教师还可以通过鼓励学 前儿童勇于尝试新事物、勇于 冒险等方式,培养他们的果断 性。
培养学前儿童的坚持性
培养学前儿童的坚持性,需要家长和教师引导 学前儿童在面对困难时能够坚持不懈,并鼓励
《学前儿童的意志》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什么是意志? •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阶段 • 学前儿童意志品质的培养 • 学前儿童意志培养的策略与方法 • 学前儿童意志培养的实践案例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幼儿学习动机

学前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幼儿学习动机

直接近景性动机主要是由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引 起,表现为对所学习的学科内容或学习活动的直接 兴趣和爱好。这种动机主要是由好奇、认知的需要 引起的,往往比较具体、强烈而有效。
Page
32
第二节 学习动机理论
LOGO
学习行为是如何受学习动机影响的?大致可以归为三 类:
第一类看法强调诱因的直接作用,如斯金纳的强化论, 属于行为主义观点; 第二类看法强调需要的直接作用,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 论,属于人本主义观点; 第三类看法强调需要和诱因并不产生直接作用,而是通 过学生对需要、诱因以及与学习活动本身相关的因素 的意识和思考作中介而起作用,如自我效能感理论、 成就动机理论和动机归因理论等,属于认知观点。
Page
15
LOGO 中介因素使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1.激活功能 当学生对于某些知识或技能产生迫切的学习 需要时,就会引发学习内驱力,唤起内部的激动 状态,产生焦急、渴求等心理体验,并最终激起 一定的学习行为。
Page
16
LOGO
2.定向功能
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为出 发点,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初始状态时就 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推动学生为达到 这一目标而努力学习。
Page 39
三、动机归行为结果进行分 析,推论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的过程。
理解学生对成功或失败所给予的原因或归因是 一种鉴别控制学生行为的动机类型的方法。
归因理论的指导原则和基本假设就是:寻求理 解是行为的基本动因。
Page
40
LOGO
美国的韦纳认为,学生在对自己的成功和失败进 行归因时,通常会归于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 这四种主要原因;并且归因过程主要是按照控制源、 稳定性、可控性三个维度来进行。

学前儿童的意志

学前儿童的意志

即使颠仆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
1. 独立性
2.坚韧性
3.果断性
4.自制力
坚韧性表现为长时间地相信自己的决定的合理性,并坚持不懈 地克服困难,为执行决定而努力。 与坚韧性相反的是顽固执拗和见异思迁即一遇到困难就放弃或 改变自己的决定,见异思迁、虎头蛇尾、碰到挫折就打退堂鼓。
影响坚韧性的因素:
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
上课时睡意袭来,控制自己,驱赶睡意 1. 明确的目的 周六上午到教室复习功课,克制同学邀去逛街 的欲望
2.意志调节行动 3.克服困难
复习学前心理学,记概念,背知识点,头昏眼 花,克制住放弃的愿望。
1.明确的目的
事先要了解自己行为的目的和后果。
“不能象无头的苍蝇一样乱撞”、 “不能混一天算一天”,这样三年的收获和长进不大。 “有志者立长志,无志者常立志”


人物 曹雪芹 司马迁 司马光 达尔文 哥白尼 李时珍 徐霞客 马克思
主要成就 《红楼梦》 《史记》 《资治通鉴》 《物种起源》 《天体运行论》 《本草纲目》 《徐霞客游记》 《资本论》
所用时间 10年 19年 19年 28年 30年 27年 27年 40年
(三)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
系 (一)意志与认识过程
意志行动中的选择和个体的决策有关。所

决策,就是为了优化地达到目标而对若干 个准备行动的方案进行选择。
1.确定行动的目的。选择正确的目的
2.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和方式。
3.做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
(六)意志品质
人主要的意志品质有独立性、坚韧性、果断性、自制力。 人们的意志品质是衡量个体意志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存在着巨大的个 别差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o DO:
要爱护儿童,帮他们做游 戏,使他们快乐,培养他 们可爱的本能。 ——【法】卢梭
二、 学前儿童意志的培养
1.培养孩子良好的兴趣 2.鼓励和增加孩子的自信心 3.启发自我锻炼 4.鼓励孩子做好每一件事 5.通过实践锻炼孩子的意志 6.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帮助 孩子实现目标
思考与练习
1. 掌握以下概念: 意志 意志行动 坚持性 手眼协调 独立性 果断 性 坚韧性 自制性 2. 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怎样? 3. 心理冲突有哪些类型? 4. 什么是优良的意志品质? 5.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有什么特点? 6. 怎样培养学前儿童的意志品质?
(二) 意志行动中的需要 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和不平衡状态,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 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性源泉。
人的动机与七种层次的需要: 1.生理的需要: 饥饿、口渴等; 2.安全的需要: 脱离危险,保障生命安全、 财产安全等; 3.归属和爱的需要: 爱别人,得到爱; 4.尊重的需要: 自尊、自重、取得别人的 赞扬与承认等; 5.认知的需要: 求知、理解、探究等; 6.美的需要: 对称、整齐、美的欣赏与创 作等; 7.自我实现的需要: 胜任工作,发挥潜能, 实现抱负等。
3.学前儿童自觉行动目的发展的特点 幼儿初期 幼儿中期 幼儿末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o行动缺乏明确的 o行动目的逐渐形 o能够提出比较明 目的,其行动带有 成,但不够稳定。 确的行动目的。 很大的冲动性。 o逐渐提出行动目 o不仅能提出个人 o不假思索就开始 的,开始尝试着在 目的,也能提出共 行动,因而行动是 某些活动中独立地 同目的,而且,在 混乱而无条理。 预想行动的结果, 稳定的游戏兴趣方 o行动往往是由外 确定行动任务。 面,他们的个人目 界的影响和当前感 o能在活动中独立 的与共同目的能统 知到的情景所决定,提出自己的个人目 一起来。 已开始的行动容易 的,而且还能提出 停止或易改变方向。相当多的共同目的。
(二)意志与情绪 认识、情绪和意志是密切联系、彼此渗透的。 三、 意志行动的主要心理成分 (一) 意志行动中的态度、兴趣
态度 态度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 心理倾向。→肯定与否定两个基 本方面。 态度是认知与情感有机结合的 产物。 在个体的态度体系中,包含着 各方面的众多的稳定态度。 态度的形成为行为反应做好了 准备。 兴趣 兴趣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的一种 高度积极的肯定态度。→直接兴 趣与间接兴趣 兴趣是认知与情感有机结合的 产物,属于态度的范畴。 所体现的只是肯定的态度倾向, 不包括否定态度,比一般的肯定 态度更积极。 对行为有更直接积极的影响。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意志
一、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一) 学前儿童有意运动的发生及其特点 有意运动又称随意运动,它是人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主动去支 配自己的肌肉运动。 ★儿童有意动作发生的主要标志:手眼协调动作的发生(同时,是 婴儿用手的动作有目的地认识世界和摆弄物体的萌芽,也是 儿童的手成为认识器官和劳动器官的开端。) (二) 学前儿童意志行动的萌芽 整个学前期,儿童的意志行动也只是处于比较低级的阶段。 ★ 八个月左右,儿童动作有意性的发展出现较大质变,可以说 是意志行动的萌芽。 ★一岁以后,在儿童的动作中,意志行动的特征更为明显。
第八章
学前儿童的意志
第一节 意志的概述
一、 什么是意志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为, 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 ★三个基本特征: 1.明确的目的。 2.意识调节行动:发动/制止。 3.克服困难(外部困难和内部困难)。 二、 意志与认识、情感的关系 (一) 意志与认识过程 1.意志是在认识过程的基础上产生的。 2. 意志对认识过程也有很大的影响。
4.学前儿童坚持性的发展(学前 儿童意志发展的主要指标) 坚持性也称之为持久性,是指 在较长时间内连续地自觉按 照既定目的去行动。 ★儿童的坚持性是随着年龄的增 长而提高的。 ★坚持性发生明显质变的年龄在 四到五岁,也是在这个年龄 ,外界条件对幼儿坚持性的 影响最大。应抓紧对这个年 龄幼儿坚持性的培养。
(六) 意志行动中的选择与决策 1.确定行动的目的(非常重要)。 2.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和方式。 3.做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 (七) 意志行动的实现(关键) 采取积极行动去达到预定目的的 同时,还要制止那些不利于达 到目的的行动,会遇到内部困 难和外部困难。
(八) 意志行动中的意志品质 构成意志力的稳定因素称为意志品质。人的意志品质存在着很大 的个别差异。意志品质是衡量一个人意志坚强与否的尺度。 ★主要的意志品质有: 1.独立性。一个人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不屈从于周围人的 压力,按照自己的信念、知识和行为方式行动的品质。 2.果断性。一个人善于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地采取决定和执行 决定的品质。 3.坚韧性。一个人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战胜各种困难,不屈 不挠地向既定目标前进的品质。 4.自制性。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行动的品质。
(三) 学前儿童意志的发展 1. 学前儿童需要发展的特点: (1) 开始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整体结构。 (2) 优势需要有所发展。 ★幼儿需要结构模式:
2. 学前儿童动机发展的特点 进入幼儿期以后,孩子的活 动动机有了较大发展。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动机互不相干到形 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 (2) 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 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 优势。 (3) 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发 展到内部动机占优势。
马斯洛
(三) 意志行动中的动机 动机是指直接推动个体行为的内部动因和动力。它说明人为什 么要行动的问题。 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动机具有三种功能: (1)激发功能。 (2)指向功能。 (3)维持和调节功能。 (四) 意志行动中的抱负水平 抱负水平是指个人在做某件实 际工作之前估计自己所能达到 的成就目标。 抱负水平制约着一个人的意志 行动。
(五) 动机斗争或心理冲突 动机的形成过程相对复杂,能够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客观事物 (目标)往往并不是一个,这就需要做出选择,由此出现动 机斗争或心理冲突。 从形式上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1.双趋冲突——“鱼与熊掌吾欲兼得而不能。 2.双避冲突——不得不选择其一。 3.趋避冲突——既想追求又想回避。 从内容上看可分为两类: 1. 原则性动机冲突。 2. 非原则性动机冲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