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六字诀的吐纳法

合集下载

六字诀吐纳养生法

六字诀吐纳养生法
中医养生“六字诀”嘘呵呼呬吹嘻
2011-11-210532健康网
分享到
核心提示:六字诀根据中医学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理论以及天人合一之观点整理而成。
强调吐纳,先呼后吸。即呼气时用“嘘、呵、呼、呬、吹、嘻”6个不同字的发音口形吐气,造成胸腹部不同压力,分别影响肝、心、脾、肺、肾、三焦,结合意念和动作屈伸开合,导引体内气血循经运行,达到通经导滞,解毒散结,调整人体阴阳气血之虚的功效。
吹字功可对治腰膝酸软,盗汗遗精、阳痿、早泄、子宫虚寒等肾经疾患。
嘻字功理三焦
嘻,读(Xī)。口型为两唇微启,舌稍后缩,舌尖向下。有喜笑自得之貌。
呼气念嘻字,足四、五趾点地。两手自体侧抬起如捧物状,过腹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并向头部托举,两手心转向上,指尖相对。吸气时五指分开,由头部循身体两侧缓缓落下并以意引气至足四趾端。重复六次,调息。
外感伤风、发热咳嗽、痰涎上涌、背痛怕冷、呼吸急促而气短、尿频而量少,皆可以呬字功治之。
吹字功补肾气
吹,读(chuī)。口型为撮口,唇出音。
呼气读吹字,足五趾抓地,足心空起,两臂自体侧提起,绕长强、肾俞向前划弧并经体前抬至锁骨平,两臂撑圆如抱球,两手指尖相对。身体下蹲,两臂随之下落,呼气尽时两手落于膝盖上部。下蹲时要做到身体正直。呼气尽,随吸气之势慢慢站起,两臂自然下落垂于身体两侧。共做六次,调息。
呼字功可以治疗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
呬字功补肺气
呬,读(si)。发音:呬字从俗读四;正音为戏,五音配商,读如夏,声短气长。口型:开口张腭,舌尖轻抵下腭。
呼气念呬字,两手从小腹前抬起,逐渐转掌心向上,至两乳平,两臂外旋,翻转手心向外成立掌,指尖对喉,然后左右展臂宽胸推掌如鸟张翼。呼气尽,随吸气之势两臂自然下落垂于体侧,重复六次,调息。

《六字诀吐纳法》(唐代孙思邈所传)

《六字诀吐纳法》(唐代孙思邈所传)

《六字诀吐纳法》(唐代孙思邈所传)“六字诀”是孙思邈所传下来的一种吐纳法。

它是通过嘘、呵、呼、四、吹、嘻六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唇齿喉舌的用力不同,以牵动不动的脏腑经络气血的运行。

预备式:两足开立,与肩同宽,头正颈直,含胸拔背,松腰松胯,双膝微屈,全身放松,呼吸自然。

呼吸法顺腹式呼吸,先呼后吸,呼所读字,同时提肛缩肾,体重移至足跟。

调息每个字读六遍后,调息一次,以稍事休息,恢复自然。

一、嘘字功平肝气嘘,读(Xū)。

口型为两唇微合,有横绷之力,舌尖向前并向内微缩,上下齿有微缝。

呼气念嘘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缓缓抬起,手背相对,经胁肋至与肩平,两臂如鸟张翼向上、向左右分开,手心斜向上。

两眼反观内照,随呼气之势尽力瞪圆。

呼气尽吸气时,屈臂两手经面前、胸腹前缓缓下落,垂于体侧。

再做第二次吐字。

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作一次调息。

嘘气功可以对治目疾、肝肿大、胸胁胀闷、食欲不振、两目干涩、头目眩晕等症。

二、呵字功补心气呵,读(Kē)。

口型为半张,舌顶下齿,舌面下压。

呼气念呵字,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掌心向里由小腹前抬起,经体前到至胸部两乳中间位置向外翻掌,上托至眼部。

呼气尽吸气时,翻转手心向面,经面前、胸腹缓缓下落,垂于体侧,再行第二次吐字。

如此动作六次为一遍,作一次调息。

呵气功治心悸、心绞痛、失眠、健忘、盗汗、口舌糜烂、舌强语言塞等心经疾患。

三、呼字功培脾气呼,读(hū)。

口型为撮口如管状,舌向上微卷,用力前伸。

呼字时,足大趾轻轻点地,两手自小腹前抬起,手心朝上,至脐部,左手外旋上托至头顶,同时右手内旋下按至小腹前。

呼气尽吸气时,左臂内旋变为掌心向里,从面前下落,同时右臂回旋掌心向里上穿,两手在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两手内旋下按至腹前,自然垂于体侧。

再以同样要领,。

右手上托,左手下按,作第二次吐字。

如此交替共做六次为一遍,做一次调息。

呼字功治腹胀、腹泻、四肢疲乏,食欲不振,肌肉萎缩、皮肤水肿等脾经疾患。

呼吸吐纳六字诀传统养生法,形神合一常练健康长寿

呼吸吐纳六字诀传统养生法,形神合一常练健康长寿

呼吸吐纳六字诀传统养生法,形神合一常练健康长寿在中医传统养生中,呼吸吐纳是最基本且重要的养生方法。

它以呼吸吐纳为主,辅以简单肢体动作来调节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改善脏腑功能,增加肢体灵活性,进而达到身心的安康。

如六字诀结合四时五脏阴阳的观念,应四季变化,补五脏不足,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呼吸吐纳的养生方法,简单易学,实用方便,借自然之气养后天之形,为生命输送精气神。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加练习,让我们更健康地生活。

六字诀又称为六字气诀,包括“嘘、呵、呼、呬、吹、嘻”这六个字。

它是以呼吸吐纳为主并辅以简单肢体动作。

最早记载见于南北朝时陶弘景所著《养性延命录》中,该方法在众多导引功法中独具特色。

众所周知,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是导引法的一项基本要求,也是对中医学形神合一健康观的应用。

如果直接从呼吸这一纽带入手,辅以肢体动作,对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不仅可以起到调节作用,还可以改善脏腑功能,增加肢体灵活性,进而达到身心安康。

传统养生健身气功——六字诀(完整演示)预备势起势嘘字诀改善肝脏功能的方法——嘘字诀呵字诀改善心脏功能的方法——呵字诀呼字诀改善脾脏功能的方法——呼字诀呬字诀改善肺脏功能的方法——呬字诀吹字诀改善肾脏功能的方法——吹字诀嘻字诀调理三焦功能的方法——嘻字诀来源:代金刚. 跟代金刚一起练:不累、不痛、不生病.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7.在中医传统养生中,呼吸吐纳是最基本且重要的养生方法。

它以呼吸吐纳为主,辅以简单肢体动作来调节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改善脏腑功能,增加肢体灵活性,进而达到身心的安康。

如六字诀结合四时五脏阴阳的观念,应四季变化,补五脏不足,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呼吸吐纳的养生方法,简单易学,实用方便,借自然之气养后天之形,为生命输送精气神。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多加练习,让我们更健康地生活。

六字诀又称为六字气诀,包括“嘘、呵、呼、呬、吹、嘻”这六个字。

它是以呼吸吐纳为主并辅以简单肢体动作。

六字诀真气运行吐纳法

六字诀真气运行吐纳法

六字诀——真气运行吐纳法李少波真气运行西安推广中心徐耀东六字诀也称六字气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真气运行进行吐纳的一种养生方法。

因功法操作的核心内容为呼吸,吸有一,呼有六,呼有六是呼气吐字(念诀),诀有六种不同的变化,故被称为“六字诀”或“六字气诀”。

六字诀用“嘘(属木应肝)、呵(属火应心)、呼(属土应脾)、呬(属金应肺)、吹(属水应肾)、嘻(应三焦)”。

六字分别与相应脏腑相应,某经有病即念相应之字治之,可防病于未然,治疗于方始,方便易行,疗效显著。

明代太医龚延贤在其医书《寿世保元》中指出:“六字气诀,治五脏六腑之病。

其法以呼字而自泻去脏腑之毒气,以吸字而自采天地之清气以补之,当日小验,旬日大验,年后万病不生,延年益寿。

”一、六字诀流传的悠久历史六字诀养生法在我国流传已有悠久的历史。

据《道藏玉轴经》记载:五脏六腑之气,因五味薰灼不和,又六欲七情,积久生疾,1内伤脏腑,外攻九窍,以至百骸受病,轻则痼癖,甚则盲废,又重则丧亡。

故太上悯之,“以六字气诀治五脏六腑之病”。

这就明确指六字诀为老子所创,庄子曾指出:“吹响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

”可见从创编传承至今已有二千三百多年历史。

后名医华佗继承六字诀并传授给其弟子吴普,在授广陵吴普《太上老君养生诀?服气吐纳六气第二》中指出呬:呬主肺,肺连鼻,五脏受风即鼻塞,有疾作,呬吐纳治之。

呵:呵主心,心连舌。

五脏心热,舌干,有疾作,呵,吐纳治之。

呼:呼主脾,脾连唇,论云:脾温即唇焦,有疾作,呼,吐纳治之。

嘘:嘘主肝,肝连耳,论云,肝盛即目赤,有疾作,嘘,吐纳治之。

吹:吹主肾,肾连耳,论云:肾虚即耳聋。

有疾作,吹,吐纳治之。

嘻:嘻主三焦,有疾作,嘻吐纳治之。

据《宋史?艺文志》载《华佗老子五禽六字气诀》中医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钱超尘、温长路主编。

即在南北朝时,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有这样的描述:“纳气有一,吐气有六。

纳气一者谓吸也,吐气六者谓吹、呼、唏、呵、嘘、呬,皆出气也。

中医呼吸吐纳养生法六字诀

中医呼吸吐纳养生法六字诀

中医呼吸吐纳养生法六字诀中医呼吸吐纳养生法六字诀,包括调息、运气、调心、修身、养性、调神。

这些六字诀是中医传统养生的核心要点,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可以达到促进身体健康、调整心态、提升内在修养的效果。

调息是中医养生的基本功,通过调整呼吸节奏和深浅,可以达到调整身心状态的效果。

我们可以尝试深呼吸,吸气时慢慢蓄气,呼气时缓慢呼出,以达到放松身心、舒缓压力的目的。

运气是指通过运动来调理身体,增强体质。

中医认为,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调节体内气血运行等。

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如散步、太极拳、瑜伽等,坚持锻炼,以达到保持身体健康的效果。

调心是指调整心态,保持一颗平和、宽容的心。

中医认为,情绪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过度的压力、焦虑会导致身体出现各种不适。

可以通过冥想、放松音乐、读书等方式,舒缓心情,提升心理素质。

修身是指修养身体和心灵,追求内在的修养和道德品质。

中医认为,修身可以提升个人的气质和修养,使人更加有魅力和内涵。

我们可以通过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养成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提升自己的修养和素质。

养性是指通过调养身体,保持身心的平衡。

中医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注重顺应天地之道。

可以根据四时的变化,调整饮食、作息以及穿衣等方面的习惯,以适应环境的变化,增强自身的抵抗力和适应能力。

调神是指通过精神修养,达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

中医认为,内心的宁静和调和对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冥想、静心、听音乐等方式,调节自己的情绪和能量,保持身心的平衡。

总之,中医呼吸吐纳养生法六字诀是一套科学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调整呼吸、运动身体、调整心态、修养身体和心灵、养护身心。

只有通过坚持实践,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些六字诀给我们带来的健康和幸福。

因此,我们应该将其作为生活的指导准则,积极地进行实施和推广。

中医呼吸吐纳养生法六字诀

中医呼吸吐纳养生法六字诀

中医呼吸吐纳养生法六字诀中医呼吸吐纳养生法六字诀,是中医传统养生的重要方法之一。

通过合理呼吸和吐纳练习,可以改善身体健康,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缓衰老。

以下是对这六个关键词的详细解释和指导。

呼吸,是人体生命活动中最基本的一环。

中医呼吸养生强调“吸气如呼气,呼气如吸气”。

换言之,我们需要做到吸气和呼气的过程要充分、缓慢、平稳。

吸气时,应使肺部充满空气,并感到腹部有轻微的膨胀;呼气时,要逐渐放松吐气,完全排空。

吐纳,是指人体通过遣发心神,调节呼吸来达到调理身体的目的。

传统吐纳法包括“泥丸”和“调意”的两种方法。

泥丸吐纳是通过指导患者用意识将身体各部分集中在一个区域,达到调整全身气血运行的目的。

调意吐纳是通过意识的调整,使呼吸与意念同步,从而调整机体的生理状态。

养生,是指通过调整饮食结构、作息时间、心理状态等多方面的养护方法,达到促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医养生强调阴阳平衡,脏腑协调,通过调理气血、调整情志、养护精神,提高身体的自愈能力。

六字诀在中医养生中有着丰富的意义。

首先,呼吸和吐纳是调整气血运行的重要手段,通过合理的呼吸和吐纳可以达到调整气血平衡的目的。

其次,吐纳可以帮助调节情绪,增强心理平衡,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

再次,养生不仅仅是单纯的调理身体,更要注重内外调和,注重身心合一。

如何将中医呼吸吐纳养生法融入日常生活中呢?首先,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摄入各种营养物质,注意食物的荤素搭配,避免暴饮暴食。

其次,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要学会调整呼吸,保持舒缓的呼吸方式,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此外,还要注重锻炼身体,适度参与各种运动,增加身体的代谢率,促进气血运行。

总之,中医呼吸吐纳养生法六字诀是一种生活中实用且易于执行的养生方法。

通过呼吸和吐纳的相关锻炼,可以调整人体的气血运行,提高身体的免疫力,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要想在生活中融入这种养生法,我们需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调整饮食结构,注意情绪的平衡,积极参与适度锻炼。

六字诀百科

六字诀百科

六字诀百科
六字诀,即六字诀养生法,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养生方法,为吐纳法。

它的最大特点是:强化人体内部的组织机能,通过呼吸导引,充分诱发和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来抵抗疾病的侵袭,防止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过早衰老。

六字诀是在呼气的同时,结合默念“嘘、呵、呼、呬、吹、嘻”六个字的读音进行锻炼的气功功法。

又称“六字气诀”、“六字延寿诀”、“祛病延年六字诀”和“六字呼吸法”等。

如为了季节养生或治疗,可采用季节用字法,春季做嘘字以清肝明目,夏季做呵字以清心火,秋季做呬字以润肺金,冬季做吹字以滋肾水,一年四季做呼字,以利于脾胃运化。

六字诀呼吸吐纳养生健身法

六字诀呼吸吐纳养生健身法

六字诀呼吸吐纳养生健身法
六字訣呼吸吐納養生健身法——-噓、呵、呼、呬、吹、嘻六字訣氣功療法
六字訣養生法,是我國古代流傳下來的一種養生方法,為吐納法。

它的最大特點是:強化人體內部的組織機能,通過呼吸導引,充分誘發和調動臟腑的潛在水平來抵抗疾病的侵襲,防止隨著人的年齡的增長而出現的過早衰老。

六字訣呼吸就是在呼吸時發出噓、呵、呼、呬、吹、嘻六個聲音,通常每次呼吸發一個聲音。

六字訣也叫六字氣訣,這裡有強調呼吸鍛煉的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功六字诀的吐纳法
气功六字诀的吐纳法
六字诀的吐纳法为鼻吸口呼,匀细柔长。

但在吐气时是否出声的问题上,认识各不相同。

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气声逐字”是出声的,孙思邈也基本沿用其法,而唐代胡愔以后的大多数文献改为呼吸皆应令“耳不得闻其声”。

“养气功六字诀”主要应用的是发声法。

认为,临床应用时发声比不发声收效快;只有发声才能区分宫、商、角、徵、羽,才能配合五脏,更好地治病,并称其为“风呼吸”。

但同时也要求:“初学者,一定要出声,便于气机通畅和掌握口型;等口型正确、腹式呼吸练熟了,自然呼吸深长……真气调动起来,水到渠成,就不期然而然地不出声了。

” 课题组认为,陶弘景与孙思邈的吐气出声法主要应用于治疗疾病,而后世“吐气无声”则是治病与养生相结合并向养生应用转变。

古人常称六字诀为“六字气”“六气诀”或“六字气诀”。

这说明,气息为六字吐气时的关键,而不是声音。

发声是气息由慢变急、由清变浊的表现,中医认为它偏重于泻法的作用。

织梦好,好织梦
另外,是否出声还与是否配合动作及导引动作的特性有关。

动作有力、转折停顿明显的,自然应以出声为好,像武术家对六字诀等声法的运用;而静功或动作舒缓、圆转自然者,则应以不出声为好。

具体运用上应区别对待,辩证施功。

对于“健身气功·六字诀”,根据习练对象的不同,要求并不一样。

总的要求是,“吐气不出声”。

具体来说,对于初学者,可以吐气出声,主要是为便于口型校正,防止憋气;功法熟练后,则应逐渐转为吐气轻声,乃至匀细柔长的无声状态。

织梦好,好织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